CN208689768U - 一种电子书包架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书包架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89768U
CN208689768U CN201721442505.9U CN201721442505U CN208689768U CN 208689768 U CN208689768 U CN 208689768U CN 201721442505 U CN201721442505 U CN 201721442505U CN 208689768 U CN208689768 U CN 208689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hoolbag
folding rod
groove
ontology
fixtur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425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彦斌
方二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xu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xu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xu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xu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425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89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89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8976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书包架构,包括电子书包本体、支撑底座,以及连接电子书包本体与支撑底座之间的可折叠支撑结构,其中电子书包本体腔体内置电路主板以及触摸式显示屏,电子书包本体下表面向外伸出一条形凸块,所述条形凸块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所述第二折叠杆中部向内凹陷并延伸至第二折叠杆一端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折叠杆一端固定嵌入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辊轮,另一端固定嵌入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辊轮,所述第二折叠杆的另一端固定第三辊轮;所述支撑底座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三凹槽,所述第三辊轮嵌入所述第三凹槽。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通过折叠方便学生携带,折叠和支撑过程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书包架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书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书包架构。
背景技术
随着教学改革逐步扩大,各种针对相应教学法的设备也逐步丰富起来,但传统多媒体教学依然占据绝大多数学校的课堂,但在教学改革越发深入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在个性化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也体现的越发明显,已经不能满足老师针对课堂上的情况进行的个性化教学调整。并且多媒体教学构建场景单一,虽然形象但无法满足更多的需求,学校缺少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承载终端。这样会造成老师无法收集更多课堂有用的数据,而数据又会影响老师备课换件的时间和效率,也影响老师对每个课堂学生真正的学习质量。
现有的电子书包通常通过双向的通信连接,在老师上课时学生和老师双方的数据通过云服务器收集,在老师终端进行必要的分析,体现课堂环节学生掌握程度,为老师提供数据支持。然而现有技术中学生的电子书包通常为平板电脑,对于学生来说携带过程非常不方便,并且使用过程中使学生长时间处于低头状态,对学生的颈椎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能够携带方便,使用过程保证学生健康身姿的一种电子书包架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书包架构,所述电子书包包括电子书包本体、支撑底座,以及连接于所述电子书包本体与所述支撑底座之间的可折叠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电子书包本体成一腔体,内置电路主板以及触摸式显示屏,电子书包本体下表面向外伸出一条形凸块,所述条形凸块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所述第二折叠杆中部向内凹陷并延伸至第二折叠杆一端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折叠杆一端固定嵌入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辊轮,另一端固定嵌入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辊轮,所述第二折叠杆的另一端固定第三辊轮;
所述支撑底座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三凹槽,所述第三辊轮嵌入所述第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固定所述电子书包本体与所述第一折叠杆的第一固定杆、固定所述第一折叠杆与所述第二折叠杆的第二固定杆,以及固定所述第二折叠杆与所述支撑底座的第三固定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杆通过设置于所述电子书包本体的条形凸块外侧的第一卡块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折叠杆上的第二卡块固定所述电子书包本体与所述第一折叠杆。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凸块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第一折叠杆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二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杆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折叠杆上的第二卡块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折叠杆上的第三卡块固定所述第一折叠杆和所述第二折叠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叠杆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二卡块,所述第二折叠杆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三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上开设第四凹槽,在第四凹槽内侧壁设置第四卡块,所述第三固定杆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折叠杆上的第三卡块和所述第四卡块固定所述第二折叠杆和所述支撑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设有放置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的容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下表面设有背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书包通过内置于电子书包本体内置的 Socket,与教师授课端进行双向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本体通过可折叠支撑结构和支撑底座使电子书包实现折叠,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开设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使折叠后的电子书包更加轻薄,极易方便学生携带。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在使用时,电子书包的触摸式显示屏成一定角度展示在学生眼前,方便学生观看和操作,保证了学生使用过程的身姿,有利于学生的健康。
应当理解,前述大体的描述和后续详尽的描述均为示例性说明和解释,并不应当用作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内容的限制。
附图说明
参考随附的附图,本实用新型更多的目的、功能和优点将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得以阐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书包的展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与教师授课端双向通信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本体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折叠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折叠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折叠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折叠的第三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示范性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功能以及用于实现这些目的和功能的方法将得以阐明。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对其加以实现。说明书的实质仅仅是帮助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综合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细节。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步骤。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书架构包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书包的展开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包括电子书包本体10、支撑底座30,以及连接于电子书包本体10 与支撑底座30之间的可折叠支撑结构20。在使用电子书包时,通过可折叠支撑结构20将电子书包本体10展开成一定角度展现在学生眼前。在不使用时,通过可折叠支撑结构20将电子书包本体10与支撑底座30叠合,方便学生的携带。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得意更加清晰的说明,需要对本实用新型实现与教师授课之间互动的过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与教师授课端双向通信的示意图,实施例中学生通过电子书包(101a、101b、…、101n)与教师授课端(教师白板)400进行双向通信,本实施例中采用Socket协议在无限局域网与学生进行双向通信。服务器300采集教师授课端400的数据信息,并且通过路由器200以无线的方式采集学生电子书包的数据信息(例如学生提交的作业信息,学生的个人身份信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的电路主板设有无限射频单元,路由器200内置实现与电子书包双向通信的Socket。路由器200学生电子书包进行数据交互,一方面将教师授课端的数据信息传至学生电子书包,另一方面将学生的数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下面实施例中重点说明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的结构,如图1所示,电子书包本体10成一腔体,内置电路主板以及触摸式显示屏。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本体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电子书包本体10下表面向外伸出一条形凸块11,条形凸块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112。
支撑结构20包括第一折叠杆21和第二折叠杆22,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折叠杆的结构示意图,第二折叠杆22中部向内凹陷并延伸至第二折叠杆22一端的第二凹槽223。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支撑底座的结构示意图,支撑底座30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三凹槽31。
下面结合图1、图3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第一折叠杆21一端固定嵌入第一凹槽112的第一辊轮213,另一端固定嵌入第二凹槽223的第二辊轮212,第二折叠杆22的另一端固定第三辊轮222,第三辊轮222嵌入第三凹槽31。支撑结构20还包括固定电子书包本体 10与第一折叠杆21的第一固定杆23,第一固定杆23通过设置于电子书包本体10的条形凸块11外侧的第一卡块111和设置于第一折叠杆21上的第二卡块211固定电子书包本体10与第一折叠杆21。优选地,实施例中条形凸块11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卡块111,第一折叠杆21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二卡块211。
支撑结构20还包括固定第一折叠杆21与第二折叠杆22的第二固定杆24,第二固定杆23通过设置于第一折叠杆21上的第二卡块211和设置于第二折叠杆22上的第三卡块221固定第一折叠杆21和第二折叠杆 22。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叠杆21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二卡块211,第二折叠杆22两侧分别设置第三卡块221。
支撑结构20还包括固定第二折叠杆22与支撑底座30的第三固定杆 25,支撑底座30上开设第四凹槽32,在第四凹槽32内侧壁设置第四卡块321,第三固定杆25通过设置于第二折叠杆22上的第三卡块221和第四卡块321固定第二折叠杆22和支撑底座30。优选地,支撑底座30设有放置第一固定杆23、第二固定杆24和第三固定杆25的容置槽33。更优选地,支撑底座30下表面设有背带,以方便学生携带。
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固定杆23、第二固定杆24 和第三固定杆25将电子书包本体支撑固定在学生眼前,供学生使用。当学生使用完毕后,将第一固定杆23、第二固定杆24和第三固定杆依次取下,然后通过第一折叠杆21和第二折叠杆22折叠后将电子书包本体10 叠合于支撑底座30上。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折叠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折叠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折叠的第三状态示意图。下面结合图6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的折叠过程进行说明。当学生使用完毕电子书包后,将三根固定杆分别由卡快上取下,首先顺时针旋转电子书包本体10,电子书包本体10绕第一辊轮213旋转后将第一折叠杆21嵌入到第一凹槽 112中。接着逆时针旋转电子书包本体10,电子书包本体10与第一折叠杆一起绕第二辊轮212旋转后,将条形凸块11嵌入到第二凹槽223中。之后顺手针旋转电子书包本体10,电子书包本体、第一折叠杆21和第二折叠杆22绕第三辊轮222旋转后,将第二折叠杆22嵌入到第三凹槽31中,完成折叠。第一固定杆23、第二固定杆24和第三固定杆25的放置于容置槽33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置槽33设有槽盖,电子书包本体 10的侧边设有与支撑底座30之间固定的卡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书包通过内置于电子书包本体内置的 Socket,与教师授课端进行双向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本体通过可折叠支撑结构和支撑底座使电子书包实现折叠,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开设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使折叠后的电子书包更加轻薄,极易方便学生携带。本实用新型电子书包在使用时,电子书包的触摸式显示屏成一定角度展示在学生眼前,方便学生观看和操作,保证了学生使用过程的身姿,有利于学生的健康。
必须说明的是,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以外,本实用新型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实施方式,这里披露的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和实践仅是示例性说明,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子书包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书包包括电子书包本体、支撑底座,以及连接于所述电子书包本体与所述支撑底座之间的可折叠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电子书包本体成一腔体,内置电路主板以及触摸式显示屏,电子书包本体下表面向外伸出一条形凸块,所述条形凸块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所述第二折叠杆中部向内凹陷并延伸至第二折叠杆一端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折叠杆一端固定嵌入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辊轮,另一端固定嵌入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辊轮,所述第二折叠杆的另一端固定第三辊轮;
所述支撑底座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三凹槽,所述第三辊轮嵌入所述第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书包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固定所述电子书包本体与所述第一折叠杆的第一固定杆、固定所述第一折叠杆与所述第二折叠杆的第二固定杆,以及固定所述第二折叠杆与所述支撑底座的第三固定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书包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通过设置于所述电子书包本体的条形凸块外侧的第一卡块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折叠杆上的第二卡块固定所述电子书包本体与所述第一折叠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书包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凸块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卡块,所述第一折叠杆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二卡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书包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杆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折叠杆上的第二卡块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折叠杆上的第三卡块固定所述第一折叠杆和所述第二折叠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书包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杆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二卡块,所述第二折叠杆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第三卡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书包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上开设第四凹槽,在第四凹槽内侧壁设置第四卡块,所述第三固定杆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折叠杆上的第三卡块和所述第四卡块固定所述第二折叠杆和所述支撑底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书包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设有放置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的容置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书包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下表面设有背带。
CN201721442505.9U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电子书包架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89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2505.9U CN208689768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电子书包架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2505.9U CN208689768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电子书包架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89768U true CN208689768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74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4250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89768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电子书包架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89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91213A (zh) 一种艺术教育教学展示装置
CN102157077A (zh) 一种多媒体互动式教学方法和装置
CN205984017U (zh) 一种数学专用示教板
CN110136495A (zh) 一种生物课堂用教学展示装置
CN207544638U (zh) 新型多媒体讲台
CN208689768U (zh) 一种电子书包架构
CN206684956U (zh) 一种政治教学图片展示装置
CN205106859U (zh) 一种电子课桌
CN211181135U (zh) 一种多功能英语教学演示板
CN209018267U (zh) 艺术设计展示装置
CN204010359U (zh) 一种便携式物理授课装置
CN209859400U (zh) 一种英语学习模型教学装置
CN210324659U (zh) 一种大数据互动教学实训平台
CN209447378U (zh) 一种中文英译对照讲解展示装置
CN207924946U (zh) 一种安装有对比区的中外美术史教学装置
CN205845351U (zh) 一种思想政治教学教具
CN205003436U (zh) 一种用于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便携式投影幕布装置
CN213070171U (zh) 一种互动式思政教育显示装置
KR20150002268U (ko) 실물화상기를 구비한 교탁
CN208433134U (zh)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展示装置
CN216158617U (zh) 一种多屏互动系统
CN214705066U (zh) 一种数学师范生课堂教学用展示装置
CN211699544U (zh) 一种经济师学习用的多媒体装置
CN214377150U (zh) 一种教学用折叠式演示装置
CN208655061U (zh) 英语教学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