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73186U - 扶手箱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扶手箱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73186U
CN208073186U CN201820374120.1U CN201820374120U CN208073186U CN 208073186 U CN208073186 U CN 208073186U CN 201820374120 U CN201820374120 U CN 201820374120U CN 208073186 U CN208073186 U CN 208073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structure
unlock
button
cover boar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741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智睿
彭兵
林超
刘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741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73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73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73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扶手箱结构及汽车。该扶手箱结构,包括箱体结构,盖设于箱体结构上的盖体结构,以及用于锁合和开启盖体结构的解锁机构;盖体结构包括盖设于箱体结构顶部的盖体主体,铰接盖体主体于箱体结构上的铰接轴结构,以及设于铰接轴结构上的用于将盖体主体弹开的扭簧结构;解锁机构包括设于箱体结构顶部、并位于盖体主体外侧的解锁支架,设置于解锁支架上的解锁按钮结构,中部铰接于箱体结构侧壁或所述解锁支架上的解锁锁舌结构,以及开设于盖体主体侧面的锁槽,解锁锁舌结构一端与解锁按钮结构对应配合、另一端伸入箱体结构中并与锁槽对应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扶手箱结构及汽车,可自动开启扶手箱结构,操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扶手箱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扶手箱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扶手箱是一种安装在两个座椅中间的汽车配件,隶属于汽车内饰系统。其人性化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使汽车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时能够放置胳膊,从而能够使胳膊得到有效的休息不至于酸麻、僵硬。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良,扶手箱又多出了储物的功能,例如存放饮料、水杯等小物件,使得驾驶员在有需要时随手即可拿到这些小物件。但是,在传统技术中,这种汽车扶手箱一般设置成翻盖结构,往扶手箱中放置物品或从扶手箱中拿取物品时,需要用手将翻盖翻转起来,操作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扶手箱结构及汽车,可自动开启扶手箱结构,操作简单方便。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扶手箱结构,包括箱体结构,盖设于所述箱体结构上的盖体结构,以及用于锁合和开启所述盖体结构的解锁机构;
所述盖体结构包括盖设于所述箱体结构顶部的盖体主体,铰接所述盖体主体于所述箱体结构上的铰接轴结构,以及设于所述铰接轴结构上的用于将所述盖体主体弹开的扭簧结构;
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箱体结构顶部、并位于所述盖体主体外侧的解锁支架,设于所述解锁支架上的解锁按钮结构,中部铰接于所述箱体结构侧壁或所述解锁支架上的解锁锁舌结构,以及开设于所述盖体主体侧面的锁槽,所述解锁锁舌结构一端与所述解锁按钮结构对应配合、另一端伸入所述箱体结构中并与所述锁槽对应配合。
通过解锁机构可以将盖体结构和箱体结构锁紧,使盖体结构将箱体结构盖上密封住,便于在箱体结构中保存物品;也可以使盖体结构与箱体结构脱离,从而使盖体结构从箱体结构上移开,不再对箱体结构进行遮挡,便于从箱体结构中放入或取出物品。具体地,需要开启盖体结构时,可以按动设置在箱体结构顶部的解锁按钮结构,解锁按钮结构会下压解锁锁舌结构位于箱体结构外侧的一端,使得解锁锁舌结构位于盖体结构的锁槽中的一端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解锁锁舌结构的端部从锁槽中脱离,该盖体结构就会在设于铰接轴结构处的扭簧结构的作用下,将盖体结构自动弹起来,从而将盖体结构从箱体结构上打开;需要关闭盖体结构时,可直接向下按压盖体结构,使解锁锁舌结构的端部重新卡入盖体主体侧面的锁槽中,将盖体主体卡住锁紧,从而使盖体结构完全遮盖在箱体结构上。整个操作过程中,通过简单向下按压解锁机构或盖体结构,利用杠杆原理就可以实现对盖体结构的开启和关闭,简单方便。
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锁舌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箱体结构外侧并与所述解锁按钮结构对应的按压部,伸入所述箱体结构中并与所述锁槽对应配合的锁舌部,以及连接所述按压部和锁舌部的铰接部,所述铰接部铰接于所述箱体结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支架包括设于所述箱体结构顶部的解锁主架体,所述解锁按钮结构包括活动嵌设于所述解锁主架体上、并位于所述箱体结构顶部的按钮头部,以及与所述按钮头部连接、并突出于所述解锁主架体下方的按钮杆部,且所述按钮杆部与所述按压部对应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按钮杆部与所述按压部连接;
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铰接部上的锁舌复位弹性件,且所述锁舌复位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按压部抵紧、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结构抵紧;
或者,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按钮杆部上的锁舌复位弹性件,且所述锁舌复位弹性件一端与所述解锁支架抵紧、另一端与所述按钮头部抵紧。
进一步地,所述按钮杆部与所述按压部间隙对应或接触对应,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铰接部上的锁舌复位弹性件,且所述锁舌复位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按压部抵紧、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结构抵紧。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解锁主架体下的解锁底座,所述解锁按钮结构位于所述解锁主架体下的部分、以及所述解锁锁舌结构位于所述箱体结构外的部分均罩设于所述解锁底座中。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主体包括分别铰接于所述箱体结构顶部两侧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所述解锁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解锁支架两侧的所述解锁按钮结构,两个分别铰接于所述箱体结构侧壁的两侧的所述解锁锁舌结构,以及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侧面上的所述锁槽,每个所述解锁锁舌结构一端与一个所述解锁按钮结构对应配合、另一端伸入所述箱体结构中并与一个所述锁槽对应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主体包括突出设于所述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侧边的遮缝板,当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盖合于所述箱体结构上时,所述遮缝板用于遮盖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主体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且所述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铰接于所述箱体结构顶部一侧。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扶手箱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
1、解锁机构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解锁,可将解锁按钮结构的Z向(竖直方向)运动通过解锁锁舌结构转化为X向(水平横向)运动,操作更加方便简单;
2、利用扭簧结构和锁舌复位弹性件结构,可以实现盖体结构的自动开启、以及解锁锁舌结构的自动复位,方便盖体结构的自动开启和闭合;
3、采用罩体结构对解锁锁舌结构进行罩设,可以实现解锁锁舌结构的隐藏式设计,使解锁机构更加可靠和美观;
4、在相邻的盖板之间设置遮缝板,可以对盖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巧妙隐藏,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扶手箱结构(盖体结构关闭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扶手箱结构(移除部分盖体结构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扶手箱结构(盖体结构打开过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扶手箱结构(盖体结构完全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扶手箱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扶手箱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0-箱体结构,200-盖体结构,210-第一盖体,212-锁槽,214-铰接轴结构,216-扭簧结构,218-阻尼器,220-第二盖体,300-解锁机构,301-解锁支架,310-解锁主架体,312-按钮安装孔,320-解锁按钮结构,322-按钮头部,324-按钮杆部,326-限位结构,328-导向杆,330-解锁锁舌结构,332-按压部,334-锁舌部,336-铰接部,338-锁舌复位弹性件,340-解锁底座,342-解锁孔,344-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扶手箱结构,包括箱体结构100,盖设于箱体结构100上的盖体结构200,以及用于锁合和开启盖体结构200的解锁机构300。通过解锁机构300可以将盖体结构200和箱体结构100锁紧,使盖体结构200将箱体结构100盖上并密封住,便于在箱体结构100中保存物品;也可以使盖体结构200与箱体结构100脱离,即使得盖体结构200从箱体结构100上移开,不再对箱体结构100进行遮挡,便于从箱体结构100中放入或取出物品。这样,就可以通过解锁机构300自动开启扶手箱结构,从而使得开启和闭合盖体结构更加简单方便,可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具体地,如图2至图4所示,上述箱体结构100设置为顶部开口的盒式结构,这样便于通过顶部开口往箱体结构100中放入和取出物品。如图5所示,而上述盖体结构200包括盖设于箱体结构100顶部开口的盖体主体,铰接盖体主体于箱体结构100上的铰接轴结构214,以及设于铰接轴结构214上的用于将盖体主体弹开的扭簧结构216。在扭簧结构216的弹力作用下,铰接于箱体结构100顶部侧边的盖体主体会自动翻转开,从而将盖体主体遮挡住的箱体结构100的顶部开口开启。而且,该盖体主体两侧可分别设置有一个铰接轴结构214、以及与该铰接轴结构214对应的一个扭簧结构216,从而使得该盖体主体受力均衡更便于开启。此外,上述盖体结构200还包括设于铰接轴结构214上的阻尼器218,该阻尼器218可与盖体主体或/和箱体结构接触,可使得盖体主体不会在扭簧结构216的弹力作用下突然弹开,以减缓盖体主体的开启过程,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效果。
而且,如图6所示,上述解锁机构300包括设于箱体结构100顶部、并位于盖体主体外侧的解锁支架301,设于解锁支架301上的解锁按钮结构320,中部铰接于箱体结构100侧壁上的解锁锁舌结构330,以及开设于盖体主体侧面的锁槽212,该解锁锁舌结构330一端与解锁按钮结构320对应配合、另一端伸入该箱体结构100中并与锁槽212对应配合。这样,在需要开启盖体结构200时,可以按动设置在箱体结构100顶部的解锁按钮结构320,解锁按钮结构320会下压解锁锁舌结构330位于箱体结构100外侧的一端,使得解锁锁舌结构330位于盖体结构200的锁槽212中的一端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解锁锁舌结构330的端部从锁槽212中脱离,该盖体结构200就会在设于铰接轴结构处的扭簧结构的作用下,将盖体结构200自动弹起来,从而将盖体结构200从箱体结构100上打开;需要关闭盖体结构200时,可直接向下按压盖体结构200,使解锁锁舌结构330的端部重新卡入盖体主体侧面的锁槽212中,将盖体主体卡住锁紧,从而使盖体结构200完全遮盖在箱体结构100上。整个操作过程中,通过简单向下按压解锁机构300或盖体结构200,利用杠杆原理就可以实现对盖体结构200的开启和关闭,简单方便。
而且,上述解锁支架301包括设于箱体结构100顶部侧边的解锁主架体310,以及罩设于该解锁主架体310下的解锁底座340,该解锁底座340还可固定于箱体结构100的侧壁上。这样,该解锁主架体310和解锁底座340形成罩体结构,上述解锁按钮结构320位于解锁主架体310下的部分、以及解锁锁舌结构330位于箱体结构100外的部分均可罩设于该解锁底座340中。通过设置该解锁主架体310和解锁底座340,可以对解锁机构300的大部分结构进行隐藏,结合箱体结构100,可以对解锁机构300实现隐藏设置,使得整个扶手箱结构更加美观;此外,也可以对解锁机构300进行保护,不容易对解锁机构产生误触、或意外损坏。同时,该罩体结构还能为解锁锁舌结构和解锁按钮结构提供支撑、限位、定位等。
而且,上述解锁主架体310上开设有按钮安装孔312,而上述解锁按钮结构320包括活动嵌设于解锁主架体310上、并位于箱体结构100顶部的按钮头部322,以及与按钮头部322连接、并突出于解锁主架体310下方的按钮杆部324。该按钮杆部324可罩设于解锁底座340中,且按钮杆部324与解锁锁舌结构330对应配合。通过向下按压解锁按钮结构320的按钮头部322,该按钮头部322可以沿着解锁主架体310上的按钮安装孔312向下移动,可以将与按钮头部322连接的按钮杆部324向下压,从而将与按钮杆部324对应的解锁锁舌结构330下压。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可将按钮头部322设置在箱体结构100的顶部正上方,这样可以直接从箱体结构100顶部上方去按动解锁按钮结构320的按钮头部(按钮头部322直接暴露在使用者的视线内,容易找到按钮头部322的位置),而无需使用者从箱体结构的侧面去按动按钮头部322(不容易看到按钮头部的准确位置,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扭转手臂,十分不便),使得使用者能够方便轻松地去按动操作该解锁按钮结构320。此外,该按钮头部322还可以与盖体主体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如二者均可以设置在水平平面上(即将按钮头部322和盖体主体均设置在箱体结构100的正上方)。此外,上述按钮头部322可以突出到按钮安装孔312的上方,且使得按钮头部322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按钮安装孔312的横截面面积,而上述按钮杆部324与按钮头部322连接的部分也位于该按钮安装孔312中,从而使得解锁按钮结构320不易从该按钮安装孔312中脱离。
此外,上述解锁底座340上设于解锁孔342,上述按钮杆部324伸入到该解锁孔342中,可对按钮杆部324进行限位和导向,使得在按压按钮头部322时,按钮杆部324会沿着解锁孔342上下移动,不会发生偏移。而且,该解锁按钮结构320还可包括设于按钮头部322上的导向杆328,该导向杆328与按钮杆部324并列设置。而且,上述解锁底座340上还设置有导向孔344,该导向杆328穿设在该导向孔344中。从而使得在向下按压解锁按钮结构320时,按钮杆部324会在导向杆328的导引下稳定可靠地向下移动,而不易发生偏移影响对解锁锁舌结构330的按压效果。此外,该解锁按钮结构320还可以包括设于按钮头部322或按钮杆部324上的限位结构326,该限位结构326与解锁主架体310或/和解锁底座340对应配合,使得在按动或者松开解锁按钮结构320时,解锁按钮结构320不会与解锁支架脱离。
而且,上述解锁锁舌结构330包括位于箱体结构100外侧并与解锁按钮结构320的按钮杆部324对应的按压部332(该按压部322位于解锁主架体310下方,也可罩设于解锁底座340中),伸入箱体结构100中并与锁槽312对应配合的锁舌部334,以及连接按压部332和锁舌部334的铰接部336,该铰接部336可铰接于箱体结构100上(也可铰接于解锁支架上,如铰接于解锁底座340上、并罩设于该解锁底座340中)。这样,在解锁机构300与盖体结构200锁合时,解锁锁舌结构330的锁舌部334会通过开设在箱体结构100侧壁上的通孔,伸入到开设在盖体主体的侧面上的锁槽212中,从而使得锁舌部334的端部与锁槽312内壁面抵紧,以限制盖体结构200的移动使其保持闭合于箱体结构100上的状态;而在向下按压解锁机构300的解锁按钮结构320时,该解锁锁舌结构330的按压部332会被按钮杆部324向下按压,使得解锁锁舌结构330绕着铰接部336旋转,就可以使锁舌部334向上旋转翘起,从而使得位于锁槽312中的锁舌部334从锁槽312中滑出,从而使得解锁锁舌结构330脱离与盖体主体的连接,实现盖体结构200的解锁。
而且,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解锁按钮结构320的按钮杆部324可与解锁锁舌结构330的按压部332直接连接在一起,在通过按压按钮头部322使按钮杆部324下压时,按钮杆部324可以直接带动解锁锁舌结构330的按压部332下移。而且,该解锁机构300还包括锁舌复位弹性件338。在一些情况下,该锁舌复位弹性件338可设于解锁锁舌结构330的铰接部336上,且该锁舌复位弹性件一端可与按压部332抵紧、另一端可与箱体结构100抵紧(或与解锁支架抵紧,即上述的锁舌复位弹性件还可以与解锁底座340内壁接触或连接),从而使得在将解锁锁舌结构330下压后,解锁锁舌结构330及解锁按钮结构320可在该锁舌复位弹性件338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此外,在另一些情况下,该锁舌复位弹性件可设于按钮杆部324上,且该锁舌复位弹性件一端可与解锁主架体310抵紧、另一端可与按钮头部322抵紧。这样,也可以使得在按压解锁按钮结构320后,解锁按钮结构320及解锁锁舌结构330能够在该锁舌复位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此外,也可以在解锁按钮结构320和解锁锁舌结构330上同时分别设置一个锁舌复位弹性件。
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解锁按钮结构320的按钮杆部324可与解锁锁舌结构330的按压部332间隙对应或接触对应,即使得按钮杆部324不与按压部332直接连接,但是二者可以相互接触或者具有一定的间隙,而在通过按压按钮杆部324时,可以使按钮杆部324下移而与按压部332接触并将其向下压。而且,该解锁机构300还可包括锁舌复位弹性件。在一些情况下,该锁舌复位弹性件可设于铰接部336上,且该锁舌复位弹性件一端可与按压部332抵紧、另一端可与箱体结构100抵紧(或与解锁支架抵紧,即上述的锁舌复位弹性件还可以与解锁底座340内壁接触或连接)。这样同样可以通过所述复位弹性件将解锁锁舌结构330弹起复位,同时还可将解锁按钮结构320弹起复位。此外,也可以在解锁按钮结构320和解锁锁舌结构330上同时分别设置一个锁舌复位弹性件。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该锁舌复位弹性件可设置为复位弹簧,或设置为复位弹片,或设置为复位扭簧。而且,如当该锁舌复位弹性件设置在铰接部336上时,该锁舌复位弹性件可设置为复位弹片,或复位扭簧;如当该锁舌复位弹性件设置在按钮杆部324上时,该锁舌复位弹性件可设置为复位弹簧。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盖体主体包括分别铰接于该箱体结构100顶部两侧的第一盖板210和第二盖板220。对应地,上述解锁机构300包括两个分别设于解锁支架的解锁主架体310两侧的解锁按钮结构320,两个分别铰接于箱体结构100侧壁的两侧的解锁锁舌结构330,以及分别开设于第一盖板210和第二盖板220侧面上的锁槽212,每个解锁锁舌结构330一端(即按压部332)与一个解锁按钮结构320对应配合、另一端(即锁舌部334)伸入箱体结构100中并与一个锁槽212对应配合。即在本实施例中,将盖体主体设置为两瓣对开的盖板,可从两侧分别将盖板打开。而且,可以设置两套解锁按钮结构320和解锁锁舌结构330,分别与两个盖板对应。而且,两套解锁按钮结构320和解锁锁舌结构330可以相互独立设置,这样可以分别对两个盖板进行打开或关闭。此外,也可以将两套解锁按键结构320和解锁锁舌结构330连接为一体,即将两个解锁按键结构或/和解锁锁舌结构连接为一体,可以同时打开或关闭两个盖板。
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盖体主体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盖板210和第二盖板220,且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铰接于箱体结构100顶部一侧。即将盖板主体设置为相互铰接的两个盖板,并将其中一个盖板与箱体结构100铰接在一起,而解锁机构300同与箱体结构100铰接的盖板对应配合,也可分别与两个盖板对应配合。即解锁机构300可仅仅包括一套解锁按钮结构320和解锁锁舌结构330,该解锁锁舌结构330的锁舌部与开设于与箱体结构100铰接的盖板上的锁槽212对应配合;此外,解锁机构也可包括两套解锁按钮结构320和解锁锁舌结构330,一套解锁按钮结构320和解锁锁舌结构330与铰接于箱体结构100的盖板对应,另一套与另一个盖板对应。同理,这两套解锁按钮结构320和解锁锁舌结构330可以相互独立设置,也可以连接为一体。
此外,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上述两种实施例进行相互结合,即上述盖体主体包括分别铰接于该箱体结构顶部两侧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而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还可以包括与箱体结构顶部一侧铰接的主盖板,以及与主盖板铰接的分盖板(还可以包括与分盖板铰接的分盖板)。
而且,上述盖体主体包括突出设于第一盖板或/和第二盖板侧边的遮缝板,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盖合于箱体结构上时,该遮缝板用于遮盖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缝隙。此外,还可以在盖板主体周侧设置折叠板,对盖板主体与箱体结构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从而,可以对整个扶手箱结构的缝隙进行遮挡,使扶手箱结构更加美观大方。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扶手箱结构。该扶手箱结构及汽车,通过设置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解锁的解锁机构,可将解锁按钮结构的Z向(竖直方向)运动通过解锁锁舌结构转化为X向(水平横向)运动,操作更加方便简单;利用扭簧结构和锁舌复位弹性件结构,可以实现盖体结构的自动开启、以及解锁锁舌结构的自动复位,方便盖体结构的自动开启和闭合;采用罩体结构对解锁锁舌结构进行罩设,可以实现解锁锁舌结构的隐藏式设计,使解锁机构更加可靠和美观;在相邻的盖板之间设置遮缝板,可以对盖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巧妙隐藏,美观大方。而且,能够方便地从正上方开启解锁机构,从而实现扶手箱结构的自动开启,操作方便简单,体验良好。
此外,还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术语“下”、“上”、“前”、“后”、“左”、“右”、“内”、“外”、“顶”、“底”、“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等所指示的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第一”、“第二”等术语,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结构部件。这些术语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扶手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结构,盖设于所述箱体结构上的盖体结构,以及用于锁合和开启所述盖体结构的解锁机构;
所述盖体结构包括盖设于所述箱体结构顶部的盖体主体,铰接所述盖体主体于所述箱体结构上的铰接轴结构,以及设于所述铰接轴结构上的用于将所述盖体主体弹开的扭簧结构;
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箱体结构顶部、并位于所述盖体主体外侧的解锁支架,设于所述解锁支架上的解锁按钮结构,中部铰接于所述箱体结构侧壁或所述解锁支架上的解锁锁舌结构,以及开设于所述盖体主体侧面的锁槽,所述解锁锁舌结构一端与所述解锁按钮结构对应配合、另一端伸入所述箱体结构中并与所述锁槽对应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锁舌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箱体结构外侧并与所述解锁按钮结构对应的按压部,伸入所述箱体结构中并与所述锁槽对应配合的锁舌部,以及连接所述按压部和锁舌部的铰接部,所述铰接部铰接于所述箱体结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支架包括设于所述箱体结构顶部的解锁主架体,所述解锁按钮结构包括活动嵌设于所述解锁主架体上、并位于所述箱体结构顶部的按钮头部,以及与所述按钮头部连接、并突出于所述解锁主架体下方的按钮杆部,且所述按钮杆部与所述按压部对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杆部与所述按压部连接;
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铰接部上的锁舌复位弹性件,且所述锁舌复位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按压部抵紧、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结构抵紧;
或者,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按钮杆部上的锁舌复位弹性件,且所述锁舌复位弹性件一端与所述解锁支架抵紧、另一端与所述按钮头部抵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杆部与所述按压部间隙对应或接触对应,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铰接部上的锁舌复位弹性件,且所述锁舌复位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按压部抵紧、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结构抵紧。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扶手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支架还包括罩设于所述解锁主架体下的解锁底座,所述解锁按钮结构位于所述解锁主架体下的部分、以及所述解锁锁舌结构位于所述箱体结构外的部分均罩设于所述解锁底座中。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扶手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主体包括分别铰接于所述箱体结构顶部两侧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所述解锁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所述解锁支架两侧的所述解锁按钮结构,两个分别铰接于所述箱体结构侧壁的两侧的所述解锁锁舌结构,以及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侧面上的所述锁槽,每个所述解锁锁舌结构一端与一个所述解锁按钮结构对应配合、另一端伸入所述箱体结构中并与一个所述锁槽对应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扶手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主体包括突出设于所述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侧边的遮缝板,当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盖合于所述箱体结构上时,所述遮缝板用于遮盖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的缝隙。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扶手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主体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且所述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铰接于所述箱体结构顶部一侧。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扶手箱结构。
CN201820374120.1U 2018-03-19 2018-03-19 扶手箱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08073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74120.1U CN208073186U (zh) 2018-03-19 2018-03-19 扶手箱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74120.1U CN208073186U (zh) 2018-03-19 2018-03-19 扶手箱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73186U true CN208073186U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46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74120.1U Active CN208073186U (zh) 2018-03-19 2018-03-19 扶手箱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7318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2121A (zh) * 2019-08-30 2019-11-08 上海华特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开式双扶手锁止机构
CN110962751A (zh) * 2019-12-26 2020-04-07 富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中央通道对开式扶手箱
CN111688587A (zh) * 2020-05-07 2020-09-22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开式扶手箱
CN111907965A (zh) * 2019-05-07 2020-11-10 河淳株式会社 垃圾箱
CN113492743A (zh) * 2020-03-19 2021-10-1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安装在车辆的控制台上的扶手组件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7965A (zh) * 2019-05-07 2020-11-10 河淳株式会社 垃圾箱
CN110422121A (zh) * 2019-08-30 2019-11-08 上海华特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开式双扶手锁止机构
CN110422121B (zh) * 2019-08-30 2024-04-30 上海华特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开式双扶手锁止机构
CN110962751A (zh) * 2019-12-26 2020-04-07 富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中央通道对开式扶手箱
CN110962751B (zh) * 2019-12-26 2024-04-19 富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中央通道对开式扶手箱
CN113492743A (zh) * 2020-03-19 2021-10-1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安装在车辆的控制台上的扶手组件
CN111688587A (zh) * 2020-05-07 2020-09-22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开式扶手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73186U (zh) 扶手箱结构及汽车
US10100560B2 (en) Console for vehicle interior
DE102014107148A1 (de) Zweiseitig öffnende Armlehnenanordnung und damit ausgestattetes Fahrzeug
CN104717853B (zh) 具可掀式盖体的组合件及其可移动的转轴模块
US10059271B2 (en) Component for a vehicle
CA2577383A1 (en) Electrical floor box cover with slide locks
WO2007011774A3 (en) Interchangeable face plate
JPH0714080Y2 (ja) 車両用仕切板
GB2317371A (en) Vehicle luggage compartment floor structure.
GB2536670A (en) Rectractable handle arrangement
CN106285244B (zh) 一种隐藏式外门拉手锁止结构
RU2008141771A (ru)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с багажником и исполнительным органом
CN210234833U (zh) 一种汽车储物箱
KR101585485B1 (ko) 차량의 사이드리드 구조
US6435572B1 (en) Double pawl console latch
CN207128771U (zh) 一种具有顶置收纳腔室的车载式行李箱
CN206734134U (zh) 一种汽车地毯
KR20210058554A (ko) 자동차용 슬라이딩 암레스트
JP5122926B2 (ja) リッド開閉機構
CN211809368U (zh) 一种汽车门饰雨伞收纳结构
CN216636343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储物盒结构
KR102273995B1 (ko) 암레스트의 락킹 구조
JPH0512453Y2 (zh)
CN220682256U (zh) 收纳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3007899U (zh) 车门储物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