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035919U - 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035919U
CN208035919U CN201820362311.6U CN201820362311U CN208035919U CN 208035919 U CN208035919 U CN 208035919U CN 201820362311 U CN201820362311 U CN 201820362311U CN 208035919 U CN208035919 U CN 208035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ding portion
sealing strip
windshield
mounting structur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6231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大鹏
杨龙江
关真林
赵聪
周志民
田志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6231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035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035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035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及汽车,包括:通风盖板和密封条;通风盖板包括:通风盖板主体、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密封条包括:密封条主体、啮合部和第三突出部;密封条主体设置于风挡玻璃向内的一侧,啮合部的一侧与风挡玻璃的一侧接触;啮合部的另一侧与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一侧接触,且在啮合部的另一侧设置有齿纹,第二突出部的另一侧与第三突出部接触。通过齿纹的设计,增加了增加啮合部与第二突出部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通风盖板和密封条之间的卡接力和预紧力,避免在外力作用下,出现通风盖板下沉或脱出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对汽车的产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前风挡和通风盖板的装配是汽车装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该环节需要汽车前风挡和通风盖板之间装配的密封性和牢固性较优。
目前,参照图1,示出了一种汽车风挡安装断面结构图,其中,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包括:汽车前风挡1、密封条2和通风盖板3,汽车前风挡1通过密封胶体与密封条2粘合,密封条2和通风盖板3则通过二者啮合结构的啮合连接,具体的,通风盖板3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第一凸起结构上设置有卡钩,密封条2对应的也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匹配的第二凸起结构,第二凸起结构与第一凸起结构啮合完成密封条2和通风盖板3的装配。
但是,在目前方案中,完成装配后,密封条2和通风盖板3之间的卡接力较小,易导致通风盖板3装配后脱落或下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密封条和通风盖板之间的卡接力较小,易导致通风盖板装配后脱落或下沉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所述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包括:
通风盖板和密封条;
所述通风盖板包括:通风盖板主体、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设置于所述通风盖板主体的一端;
所述密封条包括:密封条主体、啮合部和第三突出部;所述啮合部和所述第三突出部设置于所述密封条主体的一端;
所述密封条主体设置于所述风挡玻璃向内的一侧,所述啮合部的一侧与所述风挡玻璃的一侧接触;
所述啮合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一侧接触,且在所述啮合部的另一侧设置有齿纹,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突出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突出部的末端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三突出部的第一倒钩结构,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倒钩结构匹配的第二倒钩结构;
所述啮合部与所述第三突出部之间形成啮合区域,所述第二突出部设置于所述啮合区域,且所述第一倒钩结构和所述第二倒钩结构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倒钩结构的端部为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突出部背离所述啮合部的一侧设置有防溃缩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啮合部接触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一侧设置有锥形凸起结构,所述锥形凸起结构的材料为柔性密封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条还包括: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
所述第一支撑筋设置于所述密封条主体背离所述风挡玻璃的一侧;
所述第二支撑筋设置于所述第三突出部背离所述风挡玻璃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盖板还包括:第三支撑筋;
所述第三支撑筋设置于所述通风盖板主体背离所述风挡玻璃的一侧,且所述第三支撑筋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密封条中内嵌有密封条金属带。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条主体与所述风挡玻璃之间设置有丙烯酸胶体层。
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风挡玻璃和所述的汽车风挡安装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及汽车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及汽车,包括:通风盖板和密封条;通风盖板包括:通风盖板主体、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密封条包括:密封条主体、啮合部和第三突出部;密封条主体设置于风挡玻璃向内的一侧,啮合部的一侧与风挡玻璃的一侧接触;啮合部的另一侧与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一侧接触,且在啮合部的另一侧设置有齿纹,第二突出部的另一侧与第三突出部接触。通过齿纹的设计,增加了增加啮合部与第二突出部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通风盖板和密封条之间的卡接力和预紧力,避免在外力作用下,出现通风盖板下沉或脱出的情况。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的断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通风盖板的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密封条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的断面示意图,汽车风挡安装结构设置于风挡玻璃10的一侧,该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包括:通风盖板20和密封条30。
具体参照图3,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盖板的断面示意图,通风盖板20包括:通风盖板主体201、第一突出部202和第二突出部203;第一突出部202和第二突出部203设置于通风盖板主体201的一端。
具体参照图4,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封条的断面示意图,密封条30包括:密封条主体301、啮合部302和第三突出部303;啮合部302和第三突出部303设置于密封条主体301的一端;密封条主体301设置于风挡玻璃10向内的一侧,啮合部302的一侧与风挡玻璃10的一侧接触;啮合部302的另一侧与第一突出部202和第二突出部203的一侧接触,且在啮合部302的另一侧设置有齿纹3021,第二突出部203的另一侧与第三突出部303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挡玻璃10可以为汽车的前风挡玻璃,并且可以在风挡玻璃10的一侧安装通风盖板20进行汽车内的通风操作,为了保证风挡玻璃10和通风盖板20的密封性和装配牢固性,可以在风挡玻璃10和通风盖板20之间设置密封条30,密封条30可以由有机材料制成,可塑性较好,通过密封条30包括的密封条主体301和啮合部302的一侧与风挡玻璃10进行连接,起到对风挡玻璃10的固定和支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好地制成和固定风挡玻璃10,还可以在风挡玻璃10的内侧设置垫块40,垫块40的一面与风挡玻璃10接触,垫块40的另一面设置在隔离层50上,垫块40可以由吸震材料制成,以提高对风挡玻璃10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通过对通风盖板20和密封条30结构的设计,使得密封条30的啮合部302与通风盖板20的第二突出部203接触,且在啮合部302上设置有齿纹3021,齿纹3021可以增加啮合部302与第二突出部203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通风盖板20和密封条30之间的卡接力和预紧力,使得当汽车风挡安装结构装配完成后,通过啮合部302表面的齿纹3021对第二突出部203施加的摩擦力,提升通风盖板20和密封条30之间的安装牢固度,避免在外力作用下,出现通风盖板下沉或脱出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包括:通风盖板和密封条;通风盖板包括:通风盖板主体、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密封条包括:密封条主体、啮合部和第三突出部;密封条主体设置于风挡玻璃向内的一侧,啮合部的一侧与风挡玻璃的一侧接触;啮合部的另一侧与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一侧接触,且在啮合部的另一侧设置有齿纹,第二突出部的另一侧与第三突出部接触。通过齿纹的设计,增加了增加啮合部与第二突出部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通风盖板和密封条之间的卡接力和预紧力,避免在外力作用下,出现通风盖板下沉或脱出的情况。
可选的,参照图4,第三突出部303的末端设置有垂直于第三突出部303的第一倒钩结构3031,参照图3,第二突出部203的末端设置有与第一倒钩结构3031匹配的第二倒钩结构2031。进一步参照图2,啮合部302与第三突出部303之间形成啮合区域A,第二突出部203设置于啮合区域A,且第一倒钩结构3031和第二倒钩结构2031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条30的啮合部302与第三突出部303可以为U型结构,二者之间形成啮合区域A,该啮合区域A用于安装通风盖板20的第二突出部203,起到导向和安装的作用,另外,通过第一倒钩结构3031和第二倒钩结构2031啮合,进一步增加了通风盖板20和密封条30之间的脱出力,防止通风盖板20受到外力脱出。
可选的,参照图3,第二倒钩结构2031的端部为锥形结构B,第二倒钩结构2031的端部设计为锥形结构B特征,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方便在装配通风盖板20时的导向和定位。
可选的,参照图3,第一突出部202背离啮合部302的一侧设置有防溃缩凹槽C。由于通风盖板20的生产工艺为注塑成型,因此为了防止通风盖板20表面产生缩痕,可以在通风盖板20的第一突出部202表面设计有防溃缩凹槽C,防溃缩凹槽C可以起到溃缩吸能的作用,提高通风盖板20的表面结构强度。
可选的,参照图4,啮合部302接触第一突出部202的一侧设置有锥形凸起结构3021,锥形凸起结构3021的材料为柔性密封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增加通风盖板20与前风挡10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漏雨,可以在密封条30的啮合部302与通风盖板20接触的位置处设计有锥形凸起结构3021,锥形凸起结构3021的材质优选为橡胶类,密封性效果极佳,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
可选的,参照图4,密封条30还包括:第一支撑筋304和第二支撑筋305;第一支撑筋304设置于密封条主体301背离风挡玻璃10的一侧;第二支撑筋305设置于第三突出部303背离风挡玻璃10的一侧。第一支撑筋304和第二支撑筋305与隔离层50接触,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
可选的,参照图3,通风盖板20还包括:第三支撑筋204;第三支撑筋204设置于通风盖板主体201背离风挡玻璃10的一侧,且第三支撑筋204与第一突出部202和第二突出部203连接。第三支撑筋204与隔离层50接触,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并且,由于通风盖板20的长度较长,将第三支撑筋204设计为分别与通风盖板主体201、第一突出部202和第二突出部203连接,可以增加该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可选的,参照图4,在密封条30中内嵌有密封条金属带30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条30的材料通常为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该材料具有优良的弹性和可塑性,但是结构强度较差,为了弥补其结构强度上的劣势,可以在在密封条30中内嵌有密封条金属带306,密封条金属带306可以由钢材料制成,能够大大提升密封条30的结构强度。
可选的,密封条主体301与风挡玻璃10之间设置有丙烯酸胶体层307。为了便于使密封条主体301与风挡玻璃10之间的装配简单、牢固,可以在密封条主体301与风挡玻璃10之间设置有丙烯酸胶体层307,在粘合的基础上提升了密封条主体301与风挡玻璃10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汽车包括风挡玻璃和所述的汽车风挡安装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及汽车,包括:通风盖板和密封条;通风盖板包括:通风盖板主体、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密封条包括:密封条主体、啮合部和第三突出部;密封条主体设置于风挡玻璃向内的一侧,啮合部的一侧与风挡玻璃的一侧接触;啮合部的另一侧与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一侧接触,且在啮合部的另一侧设置有齿纹,第二突出部的另一侧与第三突出部接触。通过齿纹的设计,增加了增加啮合部与第二突出部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通风盖板和密封条之间的卡接力和预紧力,避免在外力作用下,出现通风盖板下沉或脱出的情况。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所述汽车风挡安装结构设置于风挡玻璃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包括:
通风盖板和密封条;
所述通风盖板包括:通风盖板主体、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设置于所述通风盖板主体的一端;
所述密封条包括:密封条主体、啮合部和第三突出部;所述啮合部和所述第三突出部设置于所述密封条主体的一端;
所述密封条主体设置于所述风挡玻璃向内的一侧,所述啮合部的一侧与所述风挡玻璃的一侧接触;
所述啮合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一侧接触,且在所述啮合部的另一侧设置有齿纹,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突出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突出部的末端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三突出部的第一倒钩结构,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倒钩结构匹配的第二倒钩结构;
所述啮合部与所述第三突出部之间形成啮合区域,所述第二突出部设置于所述啮合区域,且所述第一倒钩结构和所述第二倒钩结构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倒钩结构的端部为锥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背离所述啮合部的一侧设置有防溃缩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啮合部接触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一侧设置有锥形凸起结构,所述锥形凸起结构的材料为柔性密封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还包括: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
所述第一支撑筋设置于所述密封条主体背离所述风挡玻璃的一侧;
所述第二支撑筋设置于所述第三突出部背离所述风挡玻璃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盖板还包括:第三支撑筋;
所述第三支撑筋设置于所述通风盖板主体背离所述风挡玻璃的一侧,且所述第三支撑筋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密封条中内嵌有密封条金属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主体与所述风挡玻璃之间设置有丙烯酸胶体层。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风挡玻璃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风挡安装结构。
CN201820362311.6U 2018-03-16 2018-03-16 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08035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2311.6U CN208035919U (zh) 2018-03-16 2018-03-16 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62311.6U CN208035919U (zh) 2018-03-16 2018-03-16 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035919U true CN208035919U (zh) 2018-11-02

Family

ID=63948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62311.6U Active CN208035919U (zh) 2018-03-16 2018-03-16 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0359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17911Y (zh) 一种汽车线束护套
JP2000190736A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のシ―ル構造
US9381948B2 (en) Cowl top cover
CN104890483A (zh) 一种用于安装汽车空调进气格栅和前风挡玻璃的卡条
CN204775031U (zh) 一种上安装装饰板结构
JP2010006255A (ja) カウルサイドシール
CN110573367A (zh) 带嵌条的挡风玻璃以及发动机罩通风孔与带嵌条的挡风玻璃的连接结构
CN208035919U (zh) 一种汽车风挡安装结构及汽车
JP5968754B2 (ja) グラスラン
JP2005112092A (ja) 自動車用ドア構造
CN207523424U (zh) 汽车窗框密封定位组件
CN211223253U (zh) 一种车载旗杆安装结构及车辆
JP2006192975A (ja) カバー部材のフロントフェンダー取付部構造
JP2018047858A (ja) 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CN205086657U (zh) 汽车车门上密封件
CN202507905U (zh) 汽车车门密封条
CN205097900U (zh) 用于汽车上的密封件
CN204108935U (zh) 汽车遮阳板支架的固定装置
CN106314309A (zh) 一种上安装装饰板结构
JP6244997B2 (ja) バスバーの取付構造
JPS61247513A (ja) 自動車のウインドガラス取付構造
CN210337769U (zh) 一种汽车车顶行李架
CN110758567B (zh) 一种驾驶室顶盖密封安装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全地形车
CN220517958U (zh) 一种车门防水膜、汽车车门及汽车
CN215751853U (zh) 一种天窗侧围密封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