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957496U - 乘客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乘客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957496U
CN207957496U CN201721855485.8U CN201721855485U CN207957496U CN 207957496 U CN207957496 U CN 207957496U CN 201721855485 U CN201721855485 U CN 201721855485U CN 207957496 U CN207957496 U CN 207957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upporting arm
passenger conveyors
gasket
heighten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5548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957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957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乘客输送机,作业者在施工现场不进行焊接就能够安装桁架,容易进行通过垫片进行的支承角铁的高度调整。该乘客输送机通过以下安装方法来安装:在锚板(78)上预先焊接左右一对的固定部件(80、80),在左右一对的固定部件的外侧分别载置加高块(94),在加高块的上方以顶起的状态配置支承臂(701),在加高块和支承臂之间配置垫片座(84)和垫片(88),在垫片的上方载置支承臂,进行支承臂的高度调整,通过螺栓(92)将垫片座和垫片和支承臂固定为一体,在将支承臂顶起在加高块的上方的状态下,将加高块沿前后方向去除,将成为一体的垫片座、垫片以及支承臂载置到锚板的上方。

Description

乘客输送机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7-097892(申请日:05/17/2017)为基础,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的利益。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含该申请的所有内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乘客输送机的安装方法和乘客输送机。
背景技术
在将自动扶梯、移动的人行道等乘客输送机安装到建筑物的情况下,在建筑物上设置主体结构或者承受梁,在该主体结构或者承受梁的载置面上架设乘客输送机的桁架的支承角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84229号公报
然而,存在以下的问题点:在架设桁架的作业中,在施工现场进行焊接的作业对作业者来说负担大,另外,施工现场的环境面也不理想,而且,由垫片进行的支承角铁的高度调整难以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就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的安装方法和乘客输送机,作业者在施工现场能够不进行焊接地安装桁架,而且,由垫片进行的支承角铁的高度调整容易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乘客输送机的安装方法,在乘客输送机的桁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设有支承角铁,上述支承角铁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突出的左右一对的支承臂,将左右一对的上述支承臂载置到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上所载置的锚板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锚板上预先焊接左右一对的固定部件,在左右一对的上述固定部件的外侧分别载置加高部件,在上述加高部件的上方以顶起的状态配置上述支承臂,在上述加高部件和上述支承臂之间配置垫片座和垫片,在上述垫片的上方载置上述支承臂,进行上述支承臂的高度调整,通过螺栓将上述垫片座和上述垫片和上述支承臂固定为一体,在将上述支承臂顶起在上述加高部件的上方的状态下,将上述加高部件沿前后方向去除,将成为一体的上述垫片座、上述垫片、以及上述支承臂载置到上述锚板的上方。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安装方法安装的乘客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一种乘客输送机,在乘客输送机的桁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设有支承角铁,上述支承角铁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突出的左右一对的支承臂,将左右一对的上述支承臂载置到锚板上,上述锚板被载置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上,该乘客输送机的特征在于,通过以下的乘客输送机的安装方法来安装:在上述锚板上预先焊接左右一对的固定部件,在左右一对的上述固定部件的外侧分别载置加高部件,以顶起的状态将上述支承臂配置在上述加高部件的上方,在上述加高部件和上述支承臂之间配置垫片座和垫片,在上述垫片之上载置上述支承臂,进行上述支承臂的高度调整,通过螺栓将上述垫片座和上述垫片和上述支承臂固定为一体,在上述加高部件的上方将上述支承臂顶起的状态下,将上述加高部件沿前后方向去除,将成为一体的上述垫片座、上述垫片以及上述支承臂载置于上述锚板之上。
在上述乘客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加高部件是立方体,上述加高部件的高度与上述固定部件的高度相同,或者,比上述固定部件的高度高。
在上述乘客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加高部件的前后方向上开有长孔,一端部闭塞,另一端部开口,螺合于上述支承臂上的起重螺栓贯通上述长孔,接地于上述锚板,在去除上述加高部件时,在上述一端部侧拉出上述加高部件。
在上述乘客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与上述加高部件连续地在前后方向上排列有第2加高部件,上述第2加高部件的宽度尺寸比从上述固定部件到上述起重螺栓的距离小。
在上述乘客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加高部件是立方体,与上述加高部件高度相同。
在上述乘客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拉出用突部从上述第2加高部件的上部倾斜突出。
在上述乘客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拉出用突部是螺丝。
在上述乘客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拉出用突部从上述加高部件的上部倾斜突出。
在上述乘客输送机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乘客输送机是自动扶梯或者移动的人行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的侧面说明图。
图2是主体结构和支承角铁的俯视图。
图3是要在主体结构配置下垫片的立体图。
图4是要在下垫片载置锚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要在锚板上载置2个加高块和支承角铁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在锚板上载置2个加高块、顶起支承臂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7是在顶起了支承臂的状态下、要在2个加高块的上方插入垫片和垫片座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在顶起的状态下配置垫片座和垫片、进行支承臂的高度调整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9是稍微顶起支承臂、将垫片座和垫片固定到支承臂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要去除第1加高块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要去除第2加高块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去除2个加高块、顶起了支承臂状态的纵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建筑物,2…主体结构,3…载置面,10…自动扶梯,12…桁架,70…上支承角铁,72…下支承角铁,78…锚板,80…固定部件,84…垫片座,88…垫片,94…第1加高块,96…第2加高块,106…高度调整板,701…支承臂,702…加强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10进行说明。
(1)自动扶梯10
参照图1对自动扶梯10的构造进行说明。图1是从侧面观察自动扶梯10的说明图。
自动扶梯10的框架即桁架12跨越建筑物1的上层的主体结构2和下层的主体结构2地由上支承角铁70、下支承角铁72支承。对于该支承构造,后面将详细说明。
在位于桁架12的上端部的上层侧的机械室14内部设有:使梯级30运行的驱动装置18,左右一对的主驱动链轮24、24,左右一对的扶手驱动链轮27、27。该驱动装置18具有:马达20、减速器、安装于该减速器的输出轴的输出链轮、由该输出链轮驱动的驱动链22、使马达20的旋转停止并且保持停止状态的盘制动器。在该驱动链22的作用下,左右一对的主驱动链轮24、24旋转。左右一对的主驱动链轮24、24和左右一对的扶手驱动链轮27、27由未图示的连结带连结而同步旋转。另外,在上层侧的机械室14内部设有控制马达20、盘制动器等的控制部50。
在位于桁架12的下端部的下层侧的机械室16内设有左右一对的从动链轮26、26。在上层侧的左右一对的主驱动链轮24、24和下层侧的左右一对的从动链轮26、26之间架设左右一对的环形的梯级链28、28。在左右一对的梯级链28、28上等间隔地安装有多个梯级30。马达20旋转时,梯级30的前轮301在固定于桁架12上的未图示的引导导轨上运行,后轮302在固定于桁架12上的引导导轨25上运行。
在桁架12的左右两侧立设有左右一对的栏干36、36。在该栏干36的上部设有扶手导轨39,环状的扶手带38沿着该扶手导轨39移动。在栏干36的上层侧的正面下部设有上层侧的正面裙式护板40,在层侧的正面下部设有下层侧的正面裙式护板42,扶手带38的出入口即入口部46、48分别从正面裙式护板40、42突出。
在栏干36的侧面下部设有裙式护板44,梯级30在左右一对的裙式护板44、44之间运行。在上下层的裙式护板44的内侧面分别设有操作盤52、56和扬声器54、58。
扶手带38从上层侧的入口部46侵入正面裙式护板40内,经由引导辊群64架设到扶手驱动链轮27上,其后,经由引导辊群66在裙式护板44内移动,从下层侧的入口部48露出至正面裙式护板42外。而且,扶手驱动链轮27与主驱动链轮24一起旋转,从而扶手带38与梯级30同步移动。另外,具有用于对在旋转的扶手驱动链轮27上运行的扶手带38进行按压的按压部件68。
在上层侧的左右一对的裙式护板44、44的乘降口且机械室14的顶棚面水平地设有上层侧的乘降板32。在下层侧的左右一对的裙式护板44、44的乘降口且机械室16的顶棚面水平地设有下层侧的乘降板34。在上层侧的乘降板32的前端设有梳齿状的梳齿(コム)60,梯级30侵入该梳齿60。另外,在下层侧的乘降板34的前端也设有梳齿状的梳齿62。
(2)桁架12的支承构造
接下来,对桁架12的支承构造进行说明。此外,该支承构造的说明是自动扶梯10的组装作业已结束的时刻的状态的说明。
桁架12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上框件120(参照图1、图5、图6),左右一对的下框件122(参照图1),连结上框件120和下框件122的纵框件124(参照图1、图5、图6),连结左右一对的上框件120并且连结左右一对的下框件122的横框件126(参照图5、图6)。
如图2和图5所示,在与桁架12的前端部对应的上层侧的端部设有上支承角铁70。如图5所示,上支承角铁70包括:从桁架12的前端部处的左右一对的上框件120、120向前方延伸设置的支承臂701、701,沿该支承臂701、701固定的左右一对的加强部件702、702。
如图7、图9、图10所示,支承臂701是纵剖面L字状的,其包括上表面703和从上表面703的外端部向下方延伸配置的外侧面704。
如图7、图9、图10所示,加强部件702固定在支承臂701的上表面703和外侧面704的内侧。加强部件702是纵剖面H状的钢材,其包含上表面705、下表面706、将上表面705和下表面706纵向连结的连结部707。如图7所示,在加强部件702的下表面706且比连结部707靠内侧的位置贯通有多个螺栓孔708。
如图1所示,在与桁架12的后端部对应的下层侧的端部也设有下支承角铁72,下支承角铁72具有与上支承角铁70相同的构造。
如图1所示,为了支承自动扶梯10的桁架12的上支承角铁70和下支承角铁72,而在建筑物1的上层和下层分别设有主体结构2、2。如图3所示,主体结构2通过混凝土而形成为箱形,由形成为几乎水平的状态的载置面3、前壁4、左壁5、右壁6形成,上表面和后面开口。载置面3的左右方向的尺寸为形成于比上支承角铁70、下支承角铁72的左右方向的尺寸稍微大一些的尺寸的长方形。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主体结构2的上方配置有多张下垫片74。下垫片74是比主体结构2的载置面3稍微小一些的长方形,沿着前端部的左右方向开有多个螺栓孔76。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下垫片74的上方载置有锚板78。锚板78是比主体结构2的载置面3稍微小一些的尺寸的金属制的长方形板,沿着前端部的左右方向设有多个螺栓82,与下垫片74的螺栓孔76螺合。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在锚板78的上表面焊接左右一对的固定部件80。固定部件80的后端部与锚板78的后端部的位置一致,前端部延伸到螺栓82的附近。如图2所示,锚板78的固定部件80、80的左右方向的安装位置与左右一对的支承臂701、701的内侧对应。如图4、图5所示,固定部件80是将长方形的金属板弯曲,而由底板802和从底板802立设的立设板801构成的。底板802焊接在锚板78上。在锚板78上焊接固定部件80时,不是在设置自动扶梯10的施工现场进行,而是预先在工厂焊接好。如图6、图7、图8所示,立设板801的高度为hl。
在后述的第9工序之后,如图12所示,垫片座84、84分别载置在锚板78的左右两侧部和左右一对的固定部件80、80之间。如图7所示,垫片座84的平面形状是长方形的,螺栓孔86沿前后方向开有多个。
如图12所示,在垫片座84的上方载置有1张或者多张垫片88。如图7所示,垫片88是几乎与垫片座84相同的大小,开有螺栓孔90。
如图12所示,在垫片88的上方载置有支承臂701。如图7、图8、图9所示,螺栓92穿过加强部件702的螺栓孔708、垫片88的螺栓孔90、垫片座84的螺栓孔86,加强部件702、垫片88、垫片座84被一体地固定。
(3)第1加高块94、第2加高块96和高度调整板106
参照图5~图7对在上层的主体结构2安装桁架12的上支承角铁70时使用的加高部件即第1加高块94和第2加高块96和高度调整板106进行说明。如后述的第3工序那样,在锚板78的安装作业后,第1加高块94、第2加高块96载置在锚板78上所焊接的左右一对的固定部件80、80的左右两侧。
第1加高块94是金属制的立方体的块,如图6~图8所示,预先将高度设定为h0(其中,h0≥hl),hl如上述那样是固定部件80的立设板801的高度。另外,如图2和图5所示,在第1加高块94的上表面,沿着长边方向(前后方向)设有长孔98。长孔98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到下表面,后端部开口,前端部闭塞,里部的内圆周形成为半圆形。
如图5所示,第2加高块96是立方体的金属制的块,如图2、图6~图8所示,与第1加高块94在前后方向上排列载置。倾斜面100沿前后方向形成在第2加高块96的侧面和上表面相交的上端部(参照图7)。在该倾斜面100上设有螺孔,拉出用突部即拉出用螺丝102向斜上方突出地与之螺合。第2加高块96的高度是与第1加高块94相同的高度。另外,如图2所示,第2加高块96的宽度尺寸比从固定部件80到起重螺栓104的距离小。
如图8所示,高度调整板106沿横框件126的上表面立设,其高度与第1加高块94相同地被设定为h0。在组装后,高度调整板106被砂浆、乘降板32或者乘降板34覆盖。
(4)桁架12的安装方法
参照图2~图12对在上层的主体结构2上安装桁架12的上支承角铁70的方法进行说明。此外,下支承角铁72的安装方法也与上支承角铁70相同。
(第1工序)
在第1工序中,如图3所示,作业者在主体结构2的载置面3上载置一张或者多张螺栓孔76开口的长方形板状的下垫片74。载置下垫片74的目的有两个。第1个目的是为了调整上支承角铁70的高度,第2个目的是为了水平地调整载置面3。
(第2工序)
在第2工序中,如图4所示,作业者在下垫片74的上方载置板状的锚板78。此时作业者使螺栓82贯通螺栓孔76,隔着下垫片74,在将下垫片74与锚板78一体化的状态下将锚板78固定在主体结构2的载置面3上。
(第3工序)
在第3工序中,如图5所示,作业者将第1加高块94和第2加高块96如图2所示那样沿前后方向排列地载置在焊接于锚板78的左右一对的固定部件80、80的左右两侧。此外,如图7所示,拉出用螺丝102的倾斜突出方向是固定部件80的方向,从拉出用螺丝102固定部件80的上方突出。其理由是,因为作业者手持该拉出用螺丝102将第1加高块94和第2加高块96拉出到前方。
(第4工序)
在第4工序中,接着图5的状态,将第1加高块94以及第2加高块96载置到锚板78上之后,作业者在左右一对的第1加高块94、第2加高块96的上方载置左右一对的支承臂701、701。
(第5工序)
在第5工序中,作业者使起重螺栓104穿过分别开口于左右一对的支承臂701的前端的螺栓孔。接下来,作业者使起重螺栓104贯通第1加高块94的长孔98,接地于锚板78。而且,如图6所示,作业者使左右一对的起重螺栓104旋转,将左右一对的支承臂701、701从第1加高块94、第2加高块96顶起。
(第6工序)
在第6工序中,如图7所示,从第1加高块94和第2加高块96顶起支承臂701、701的状态下,作业者从内侧即固定部件80的方向将垫片座84插入并载置于第1加高块94、第2加高块96的上方。接下来,如图7所示,为了进行高度调整,从内侧将1张或者多张垫片88插入到支承臂701的下表面706和垫片座84的缝隙。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图8所示,第1加高块94、第2加高块96的设定高度h0比固定部件80的立设板801的高度hl设定得高,因此,如图7所示,垫片座84和垫片88能够从固定部件80的方向简单地插入。接下来,降下支承臂701,在垫片88的上方载置支承臂701,进行高度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所示,高度调整板106的上端部从地面调整到h0的高度。由于该高度调整板106具有与设定高度h0相同的高度,因此高度调整板106的上端部的高度从地面的高度进行高度调整以成为设定高度h0的话,去除高度h0的第1加高块94、第2加高块96之后,在锚板78、垫片座84、垫片88的上方载置支承臂701。于是,高度调整板106的上端部成为与地面相同的高度。此外,高度不匹配的情况下,再一次顶起支承臂701,调整垫片88的张数。
(第7工序)
在第7工序中,如图9所示,作业者在结束了高度调整后,使螺栓92螺合于加强部件702的螺栓孔708、垫片88的螺栓孔90、垫片座84的螺栓孔86,将加强部件702、垫片88、垫片座84固定为一体(各螺栓孔参照图7)。而且,作业者以起重螺栓104稍稍顶起左右一对的支承臂701、701,如接下来的工序中进行说明那样,拔出第1加高块94、第2加高块96。
(第8工序)
在第8工序中,如图9所示,作业者使垫片座84、垫片88、加强部件702成为一体后,用起重螺栓104顶起左右一对的支承臂701、701而成为从第1加高块94和第2加高块96浮起的状态,作业者用手拿着从第2加高块96倾斜地突出的拉出用螺丝102,如图10和图11所示,将第1加高块94和第2加高块96一起向前方拉出。如图10所示,在拉出第1加高块94的情况下,即使起重螺栓104存在,由于长孔98的后端部开口,因此也能简单地向前方拉出。另外,如图11所示,第2加高块96的宽度尺寸比从固定部件80到起重螺栓104的距离小,能够起重螺栓104不成为障碍地简单地拉出第2加高块96。
(第9工序)
在第9工序中,如图12所示,作业者使起重螺栓104旋转并降下而去除起重螺栓104,将支承臂701、垫片88、垫片座84载置到锚板78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已经进行高度调整,因此即使降下,支承臂701也会载置于设定的高度。
(第10工序)
在第10工序中,虽然未图示,但作业者在包括左右一对的支承臂701、701的主体结构2的内部覆盖砂浆盖,由砂浆覆盖该砂浆盖从而结束安装作业。
(5)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顶起的加强部件702和支承臂701之间插入垫片座84和垫片88的情况下,通过第1加高块94、第2加高块96来加高插入位置,因此插入位置成为比固定部件80的立设板801高的位置,容易进行插入作业。
另外,高度调整板106的高度h0设定得与第1加高块94、第2加高块96的高度h0相同,因此配合该高度调整板106地进行高度调整,从而能够与载置于锚板78的状态相同地进行高度调整。
另外,第1加高块94、第2加高块96能够从左右一对的支承臂701、加强部件702的下方简单取下。特别是,作业者能够用手拿着从第2加高块96倾斜地突出的拉出用螺丝102,将第1加高块94和第2加高块96向前方简单地拉出。另外,由于拉出用螺丝102向固定部件80的上方突出,因此不妨碍支承臂701的载置,易于手持。
另外,在自动扶梯10的施工现场不进行焊接就能够在建筑物1的主体结构2上安装桁架12的上支承角铁70和下支承角铁72。由于锚板78和固定部件80在工厂预先焊接,因此作业者不需要在现场进行焊接,作业容易进行,并且,环境方面也优异。
(6)变更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加高块是2个,但也可以是一个。
另外,加高块是三个以上也可以。多个的情况下,在第2个、第3个加高块上倾斜地安装好拉出用螺丝102。
另外,该拉出用螺丝102不是1根而是2根以上也可以。
另外,也可以在第1加高块94上也设置拉出用螺丝10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建筑物1上设置主体结构2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由铁筋构成的承受梁也能够适用本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适用于自动扶梯10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取代它而适用于移动的人行道。
在上述内容中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该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示的,并不意在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形态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实用新型的范围、要旨,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均衡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乘客输送机,在乘客输送机的桁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设有支承角铁,上述支承角铁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突出的左右一对的支承臂,将左右一对的上述支承臂载置到锚板上,上述锚板被载置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上,该乘客输送机的特征在于,
通过以下的乘客输送机的安装方法来安装:
在上述锚板上预先焊接左右一对的固定部件,在左右一对的上述固定部件的外侧分别载置加高部件,
以顶起的状态将上述支承臂配置在上述加高部件的上方,在上述加高部件和上述支承臂之间配置垫片座和垫片,
在上述垫片之上载置上述支承臂,进行上述支承臂的高度调整,
通过螺栓将上述垫片座和上述垫片和上述支承臂固定为一体,
在上述加高部件的上方将上述支承臂顶起的状态下,将上述加高部件沿前后方向去除,
将成为一体的上述垫片座、上述垫片以及上述支承臂载置于上述锚板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高部件是立方体,
上述加高部件的高度与上述固定部件的高度相同,或者,比上述固定部件的高度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加高部件的前后方向上开有长孔,一端部闭塞,另一端部开口,
螺合于上述支承臂上的起重螺栓贯通上述长孔,接地于上述锚板,
在去除上述加高部件时,在上述一端部侧拉出上述加高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加高部件连续地在前后方向上排列有第2加高部件,
上述第2加高部件的宽度尺寸比从上述固定部件到上述起重螺栓的距离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加高部件是立方体,与上述加高部件高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拉出用突部从上述第2加高部件的上部倾斜突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拉出用突部是螺丝。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拉出用突部从上述加高部件的上部倾斜突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乘客输送机是自动扶梯或者移动的人行道。
CN201721855485.8U 2017-05-17 2017-12-27 乘客输送机 Active CN20795749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97892A JP6370007B1 (ja) 2017-05-17 2017-05-17 乗客コンベアの取り付け方法と乗客コンベア
JP2017-097892 2017-05-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957496U true CN207957496U (zh) 2018-10-12

Family

ID=63104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55485.8U Active CN207957496U (zh) 2017-05-17 2017-12-27 乘客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70007B1 (zh)
CN (1) CN20795749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89970B1 (ja) 2022-07-11 2023-06-12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スカレータの支持構造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下支持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90675A1 (ja) * 2012-06-21 2013-12-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JP2014051372A (ja) * 2012-09-07 2014-03-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乗客コンベヤのトラス支持装置、及び乗客コンベヤのトラス支持装置の設置方法
JP6017940B2 (ja) * 2012-11-30 2016-11-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
JP6199425B2 (ja) * 2016-03-04 2017-09-2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及びその取り付け方法
JP6562859B2 (ja) * 2016-03-25 2019-08-21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乗客コンベアの据え付け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70007B1 (ja) 2018-08-08
JP2018193173A (ja) 2018-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4640C (zh) 混凝土板成型系统
CN201411635Y (zh) 防撞栏模板施工台车
CN207957496U (zh) 乘客输送机
JP2015101472A (ja) 乗客コンベア用フレーム支持構造
CN210048350U (zh) 乘客输送机
KR101872265B1 (ko) 교량의 해체방법
JP4329535B2 (ja) 張出し床版用移動作業車
JP5456837B2 (ja) エスカレータ
CN205906910U (zh) 乘客传送装置
CN207932874U (zh) 乘客输送机
CN207903724U (zh) 乘客输送机
JP2002070313A (ja) トラベリング工法
JP2010037085A (ja) エレベータの据付作業床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H1121822A (ja) 片持架設作業装置
JP4054469B2 (ja) プロテクター移動方法およびプロテクター
JP6650416B2 (ja) 乗客コンベア及び乗客コンベア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
JP2000247565A (ja) 乗客コンベア
CN205820667U (zh) 乘客输送机
CN106006337B (zh) 乘客传送带
CN215368617U (zh) 一种电梯井提升式操作平台
JP7032491B2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耐震化方法及び耐震化部品
JP2005343641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本体フレーム構成用構造体
JP3100932B2 (ja) コンクリート橋構築用の移動式作業足場及びその移動方法
JP5647631B2 (ja) 機械式駐車装置及びその組立工法
JP7148040B2 (ja) 階段の固定方法及び階段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