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92062U - 台车 - Google Patents

台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92062U
CN207292062U CN201720752063.1U CN201720752063U CN207292062U CN 207292062 U CN207292062 U CN 207292062U CN 201720752063 U CN201720752063 U CN 201720752063U CN 207292062 U CN207292062 U CN 207292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olley
load bed
movable castor
wheel
t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520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山丰明
白井谦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92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920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3/00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 B60B33/04Castors in general; Anti-clogging castors adjustable, e.g. in height; linearly shifting cas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3/00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3/02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involving parts being adjustable, collapsible, attachable, detachable or converti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台车。该台车是在货台下表面(14)安装多个脚轮的台车,具有:活动脚轮(30),构成为脚轮中的至少一个;姿势变更单元,能够将活动脚轮(30)的回旋轴线从垂直方向变更为相对于垂直方向而向台车的行进方向前倾的前倾方向;保持单元,以使回旋轴线沿着前倾方向的方式保持活动脚轮(30);及解除单元,解除由保持单元保持活动脚轮(30)的状态。

Description

台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车。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在货台下表面安装有多个脚轮的台车。在此,在一般的台车中,在矩形的货台下表面的四个角安装有脚轮,在货台的一端朝向货台上方而立起设置手推用的把手。在该台车中,设置在手推用的把手侧的脚轮为后轮,对向的两个轮为前轮。在该台车中,对于前轮安装相对于货台不回旋的固定脚轮,对于后轮安装相对于货台回旋自如的活动脚轮。由此,台车通过向把手施加方向转换的操作力而使活动脚轮回旋,来改变行进方向。
在这样的台车中,有可能会因来自路面的凹凸或横向的倾斜等而导致活动脚轮进行意外的回旋。因此,已知有为了抑制活动脚轮的意外的回旋而以提高直行稳定性为目的的台车(例如,日本特开2002-53045)。日本特开2002-53045中的台车被安装成构成为后方两个轮的活动脚轮的回旋轴线相对于垂直线向台车的行进方向前倾。即,使活动脚轮的安装面倾斜。由此,实现了台车的直行稳定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上述的台车虽然实现了直行稳定的提高,但是作为其反面而存在如下的担心。由于上述日本特开2002-53045的台车的活动脚轮以使安装面倾斜的方式安装,因此直行时的车轮接地点到货台的高度与转弯时的车轮接地点到货台的高度不同。即,转弯时的车轮接地点到货台的高度比直行时的车轮接地点到货台的高度高。这会导致,在改变台车的行进方向时,为了使活动脚轮回旋而需要向抬起货台的方向施力,从而操作力增大。因此,操作台车的作业者的作业负担有时会增加。尤其是,在装载重量大的货物的情况下,使活动脚轮回旋时的作业负担的增加变得显著。
本实用新型鉴于这样的点而创立,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实现直行稳定的提高又能抑制转弯时的操作力的增大的台车。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台车采用如下的手段。首先,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台车是在货台下表面安装多个脚轮的台车,其中,具有:活动脚轮,轮构成为所述脚轮中的至少一个;姿势变更单元,能够将所述活动脚轮的回旋轴线从垂直方向变更为相对于垂直方向而向台车的行进方向前倾的前倾方向;保持单元,以使所述回旋轴线沿着所述前倾方向的方式保持所述活动脚轮;及解除单元,解除由所述保持单元以使所述回旋轴线沿着所述前倾方向的方式保持所述活动脚轮的状态。
根据该方案,台车具有将活动脚轮的回旋轴线从垂直方向变更为相对于垂直方向而向台车的行进方向前倾的前倾方向的姿势变更单元。该姿势变更单元将活动脚轮的回旋轴线从垂直方向变更为相对于垂直方向而向台车的行进方向前倾的前倾方向。而且,具有以使回旋轴线沿着前倾方向的方式保持活动脚轮的保持单元。因此,在台车行驶时,活动脚轮的回旋轴线被保持为前倾方向。因此,能实现台车的直行稳定的提高。而且,台车具有解除以使回旋轴线沿着前倾方向的方式保持活动脚轮的状态。即,能够将活动脚轮的回旋轴线切换为垂直方向。因此,活动脚轮的车轮接地点到货台的高度成为在直行时与转弯时没有不同的关系。因此,在改变台车的行进方向时,不需要为了使活动脚轮回旋而向抬起货台的方向施力,因此能抑制操作力的增大。
在所述活动脚轮的车轮被从所述车轮行驶的行驶面抬起时,所述姿势变更单元可以将安装面从平行位置向倾斜位置进行姿势变更,所述安装面是供位于所述货台下表面的所述活动脚轮安装的面,所述平行位置是在所述货台下表面与所述行驶面之间与所述货台下表面平行的位置,所述倾斜位置是相对于所述货台下表面倾斜的位置。所述保持单元可以将所述安装面保持在所述倾斜位置。所述解除单元可以解除所述安装面被保持在所述倾斜位置的状态。
根据该方案,台车具有能够将供活动脚轮安装的安装面从在货台下表面与行驶面之间与货台下表面平行的平行位置向相对于货台下表面倾斜的倾斜位置进行姿势变更的姿势变更单元。该姿势变更单元在车轮被从行驶面抬起时将安装面向倾斜位置变更。而且,具有保持安装面的倾斜位置的保持单元。因此,在台车行驶时,活动脚轮的安装面被保持在倾斜位置。因此,能实现台车的直行稳定的提高。而且,台车具有解除安装面被保持在倾斜位置的状态的解除单元。即,能够将安装面的倾斜位置切换为平行位置。因此,活动脚轮的车轮接地点到货台的高度成为在直行时与转弯时没有不同的关系。因此,在改变台车的行进方向时,无需为了使活动脚轮回旋而向抬起货台的方向施力,因此能抑制操作力的增大。
所述台车可以还具有将所述车轮从所述行驶面抬起的升降机构。
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将所述车轮从所述行驶面抬起的高度可以是在所述安装面为倾斜位置的姿势状态下所述车轮回旋而与所述行驶面接触时的高度。
根据该方案,通过升降机构将活动脚轮的车轮从行驶面抬起的高度是安装面为倾斜位置的姿势状态下车轮回旋而与行驶面接触时的高度。因此,活动脚轮的车轮在解除了升降机构时产生要返回到直行方向的力。因此,成为对台车的初始动作进行辅助的力。
所述升降机构可以通过维持将所述车轮从所述行驶面抬起的状态来保持所述货台的位置。
根据该方案,升降机构通过维持将车轮从行驶面抬起的状态来保持货台的位置。因此,具有将台车保持在规定的场所的功能,因此能够实现台车的便利性提高。
所述姿势变更单元可以具有能够使所述安装面在所述平行位置与所述倾斜位置之间转动的板状构件。所述保持单元可以具有能够在所述货台下表面和与所述货台下表面对向的所述板状构件的板面之间进退的填隙件。所述板状构件与所述填隙件彼此接触的部位的至少一方可以具有锥形状的锥形部位。
根据该方案,板状构件与填隙件彼此接触的部位的至少一方具有形成为锥形状的锥形部位。因此,成为填隙件的进退容易的构造。
所述台车可以还具有使所述货台移动时的把手部,所述解除单元可以构成于所述把手部。
根据该方案,解除单元通过构成于把手部而能实现操作性的提高。
所述姿势变更单元可以设置于所述把手部附近的活动脚轮。
根据该方案,适合装载重量大的货物的台车。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各方案的手段,能够提供一种既能实现直行稳定的提高,又能抑制转弯时的操作力的增大的台车。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及技术上和工业上的重要性,在这些附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要素。
图1是实施方式的台车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台车的仰视图。
图3是从侧方示出台车进行通常行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从侧方示出通过台车的升降机构将活动脚轮的车轮从行驶面抬起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从侧方示出解除了台车的升降机构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从侧方示出解除单元将通过台车的保持单元保持安装面的倾斜位置的状态解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台车具有矩形的货台10。货台10通过钢铁制的方管而形成为矩形的框状。通过在该矩形的框状的一个面上覆盖钢板制的板构件而构成为载置货物的载货面。在作为载货面的货台上表面12的一端朝向货台10上方而立起设置有手推用的把手16。把手16将钢板制的管形成为大致U字状的门形状,将开口端部与货台上表面12刚性结合。在货台下表面14的四个角分别安装有脚轮。
在台车中,设置在手推用的把手16侧的两个脚轮构成为后轮,对向的两个脚轮构成为前轮。关于前轮,设有相对于货台10不回旋且仅在直行及后退方向上容许车轮旋转的固定脚轮20。关于后轮,设有通过相对于货台10回旋而在前后左右方向上都容许车轮旋转的活动脚轮30。由此,台车能够通过在左右方向上向把手16施加操作力而使活动脚轮30回旋,来改变行进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前轮的固定脚轮20及后轮的活动脚轮30都是左右同样的结构,因此主要使用左侧进行说明,而右侧则标注同样的标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作为前轮的固定脚轮20主要具有基体22、臂24、支轴26和车轮28。基体22由钢板制的平板构件构成,面向在货台下表面14的前方角部配设的支承托架29而与其连结。臂24是从基体22向铅垂下方空出一定间隔而延伸的一对构件。支轴26是架设在两个臂24的下端附近的轴状构件。车轮28是在行驶面F上滚动的构件,由支轴26枢轴支承为能够旋转。
作为后轮的活动脚轮30主要具有基体32、回旋臂34、支轴36和车轮38。基体32由钢板制的平板构件构成。回旋臂34是从基体32向铅垂下方空出一定间隔而延伸的一对构件,且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基体32回旋。支轴36是架设在回旋臂34的下端附近的轴状构件。车轮38是在行驶面F上滚动的构件,由支轴36枢轴支承为能够旋转。
接下来,说明活动脚轮30的安装结构。在货台下表面14的后方角部以左右一对的形式构成有支承活动脚轮30的支承托架40。支承托架40由钢板制的矩形的平板构件构成。支承托架40面向货台下表面14而与其连结。在支承托架40的后端侧构成铰链机构42。在支承托架40的下表面侧构成安装板44(板状构件)。安装板44是供活动脚轮30安装的构件。安装板44是钢板制的板状构件。安装板44平行地面对支承托架40。支承托架40与安装板44经由铰链机构42而连结。由此,安装板44成为通过以铰链机构42为中心进行转动而前端侧44A开口的结构。活动脚轮30的基体32连结于安装板44的下表面。在安装板44的前端侧设有与后述的旋转托架50卡合的被卡合部46。被卡合部46具有朝向前方而逐渐倾斜的锥形部位48(参照图3~6)。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板44中,与活动脚轮30的基体32面对的面是安装面45。
旋转托架50位于安装板44的前方侧,且被枢轴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支承托架40水平旋转。旋转托架50具有卡合部52(填隙件)、内卡挂部54、弹簧卡挂部56,卡合部52是从与支承托架40的旋转中心向三个方向呈放射状地延伸的臂状的部位。
卡合部52是与前述的设置在安装板44的前端的被卡合部46卡合的部位,顶端由锥形部位53(参照图3~6)形成。
弹簧卡挂部56在其中间部卡挂着弹簧58的一端。弹簧58的另一端卡挂于从支承托架40的前端向前方延伸出的安装片41。由此,旋转托架50构成为在图2的图示上向逆时针方向受到施力。即,旋转托架50向卡合部52进入安装板44和支承托架40的开口部的方向受到施力。
内卡挂部54是卡挂从设置在把手16附近的操作部18配线的第一线缆110的内构件110a的一端的部位。在此,第一线缆110为线状的内构件110a插通于管状的外构件110b的管内的双重构造。内构件110a的一端卡挂于旋转托架50的内卡挂部54。外构件110b的一端卡挂于支承托架40。内构件110a及外构件110b的另一端卡挂于把手16的操作部18。由此,通过向操作部18施加操作力而被转换成牵引内构件110a的力,第一线缆110使左侧的旋转托架50在图2的图示上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且,左侧的旋转托架50中的弹簧卡挂部56的顶端部57卡挂有用于使左右的旋转托架50的动作同步联动的第二线缆120的内构件120a的一端。在此,第二线缆120为线状的内构件120a插通于管状的外构件120b的管内的双重构造。内构件120a的一端卡挂于左侧的旋转托架50的弹簧卡挂部56的顶端部57。外构件120b的一端卡挂于左侧的支承托架40的安装片41。内构件120a的另一端卡挂于右侧的旋转托架50的弹簧卡挂部56的顶端部57。而且,外构件120b的另一端卡挂于右侧的支承托架40的安装片41。由此,伴随于左侧的旋转托架50的旋转,右侧的旋转托架50同步旋转。
升降机构60是具有如下的位置保持功能的机构:通过双重的管构件的伸缩而使活动脚轮30的车轮38从设置于行驶面F的位置稍微上浮,通过在抬起了货台10的状态下进行保持,而将台车保持为不移动。升降机构60具有双重重叠的内侧管及外侧管和使内侧管构件相对于外侧管滑动移动而伸长的脚踏板62。外侧管的上端连结于货台下表面。在升降机构60中,通过踩踏脚踏板62而内侧管朝向下方滑动移动,在内侧管的下端与行驶面F紧贴的状态下将货台10抬起。脚踏板62具有将伸长后的长度暂时固定的固定功能,将台车的货台10保持在抬起后的位置。若解除脚踏板62的固定功能,则在夹装在内部的弹性体的施力下成为双重的管构件重叠的缩小状态,车轮38再次与行驶面F接触而成为能够行驶的状态。
接下来,使用图3~6来说明台车的工作内容。需要说明的是,图3~6为了浅显易懂地图示台车中的活动脚轮30的动作而示意性地图示了各结构。图3示出台车的初始状态。安装有活动脚轮30的安装板44的安装面45是与支承托架40平行的平行位置45A的状态。因此,活动脚轮30的回旋轴线31是垂直的。
如图4所示,通过踩踏升降机构60的脚踏板62而将货台10抬起。此时,安装板44因自重而以铰链机构42为中心进行转动,成为前端侧开口的状态。由此,在通过升降机构60将车轮38从行驶面F抬起时,安装板44成为在货台下表面14安装活动脚轮30的安装面45相对于货台下表面14倾斜的倾斜位置45B的姿势(姿势变更单元)。于是,旋转托架50的卡合部52通过弹簧58的施力而进入安装板44的前端与支承托架40之间并与被卡合部46卡合。在此,旋转托架50通过弹簧58的施力、卡合部52与被卡合部46的摩擦阻力而保持与被卡合部46卡合。而且,活动脚轮30被升降机构60抬起。因此,活动脚轮30因自重而以回旋轴线31为中心回旋至与行驶面F接触的位置。
如图5所示,旋转托架50通过弹簧58的施力、卡合部52与被卡合部46的摩擦阻力而保持与被卡合部46卡合(保持单元)。因此,安装板44维持倾斜位置45B的姿势。在该状态下,若解除升降机构60的脚踏板62的固定功能,则产生活动脚轮30的车轮38要从回旋的位置返回到直行方向的力。因此,台车整体产生直行方向的力,因此成为对初始动作进行辅助的力。活动脚轮30的回旋轴线31成为向台车的行进方向前倾的状态,因此能实现台车的直行稳定的提高。另一方面,活动脚轮30在安装面45为倾斜位置45B的情况下,转弯时的从车轮38的接地点到货台10的高度比直行时的从车轮38的接地点到货台10的高度高。因此,为了使台车转弯,需要有将货台10抬起的力。
如图6所示,通过对操作部18(解除单元)(参照图1)进行操作,左右的旋转托架50向卡合部52从被卡合部46脱离的方向旋转。即,克服弹簧58的施力而使旋转托架50的卡合部52从安装板44的被卡合部46离开。因此,安装面45的倾斜位置45B的保持状态得到解除。因此,安装面45从倾斜位置45B变更为平行位置45A。由此,在使台车转弯时不再需要有将货台10抬起的力,转弯时的操作力不会增大。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台车,具有能够将供活动脚轮30安装的安装面45在货台下表面14与行驶面F之间从与货台下表面14平行的平行位置45A向相对于货台下表面14倾斜的倾斜位置45B进行姿势变更的姿势变更单元。该姿势变更单元在通过升降机构60将车轮38从行驶面F抬起时将安装面45向倾斜位置45B变更。而且,具有保持安装面45的倾斜位置45B的保持单元。因此,在台车行驶时,活动脚轮30的安装面45保持倾斜位置45B。因此,能实现台车的直行稳定的提高。而且,台车具有将保持单元保持安装面45的倾斜位置45B的状态解除的操作部18(解除单元)。即,能够将安装面45的倾斜位置45B切换为平行位置45A。因此,从活动脚轮30的车轮38的接地点到货台10的高度成为在直行时与转弯时没有不同的关系。因此,在改变台车的行进方向时,无需为了使活动脚轮30回旋而向抬起货台10的方向施力,因此能抑制操作力的增大。
另外,通过升降机构60将活动脚轮30的车轮38从行驶面F抬起的高度是在安装面45为倾斜位置45B的姿势状态下车轮38回旋而与行驶面F接触时的高度。因此,活动脚轮30的车轮38在解除了升降机构60时产生要返回到直行方向的力。因此,能成为对台车的初始动作进行辅助的力。
另外,升降机构60具有通过维持将车轮38从行驶面F抬起的状态来保持货台10的位置的位置保持功能。因此,具有将台车保持在规定的场所的功能,所以能够实现台车的便利性提高。
另外,安装板44(板状构件)与卡合部52(填隙件)彼此接触的部位的至少一方具有形成为锥形状的锥形部位48、53。因此,成为卡合部52(填隙件)的进退容易的构造。
另外,操作部18(解除单元)通过构成于把手(把手部)而能实现操作性的提高。
另外,适合装载重量大的货物的台车。
以上,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定,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通过升降机构60将活动脚轮30抬起的高度是车轮38回旋而与行驶面F接触时的高度,但也可以不是车轮38回旋而与行驶面F接触时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顺畅地辅助台车的初始动作,在活动脚轮30被抬起时,优选活动脚轮30回旋而与行驶面F接触。
只要多个脚轮中的至少一个是活动脚轮的结构即可。固定脚轮、活动脚轮的数量没有限定。
虽然示出了在卡合部52(填隙件)具有锥形部位53且在安装板44(板状构件)的被卡合部46具有锥形部位48的结构,但锥形部位也可以仅构成在卡合部或非卡合部中的一方侧。
虽然示出了在操作部18中作为线缆而利用第一线缆110进行牵引的结构,但在应用线缆的情况下,牵引方法可采用各种结构。
另外,只要是左右的旋转托架50同步联动的结构即可,线缆的配线结构可以应用各种结构。
虽然作为将旋转托架50的卡合部52与安装板44的被卡合部46的卡合状态解除的结构而示出了通过第一线缆110的牵引而使旋转托架50转动的结构,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手动解除的方法。例如,也可以是直接用手或脚使旋转托架50转动而进行解除的结构。

Claims (8)

1.一种台车,在货台下表面(14)安装多个脚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所述脚轮中的至少一个活动脚轮(30);
姿势变更单元,能够将所述活动脚轮(30)的回旋轴线(31)从垂直方向向前倾方向变更,所述前倾方向是相对于垂直方向而向台车的行进方向前倾的方向;
保持单元,以使所述回旋轴线(31)沿着所述前倾方向的方式保持所述活动脚轮(30);及
解除单元,解除由所述保持单元以使所述回旋轴线沿着所述前倾方向的方式保持所述活动脚轮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活动脚轮的车轮(38)被从所述车轮(38)行驶的行驶面(F)抬起时,所述姿势变更单元能够将活动脚轮安装面(45)从平行位置(45A)向倾斜位置(45B)进行姿势变更,所述安装面(45)是供位于所述货台下表面(14)的所述活动脚轮(30)安装的面,所述平行位置(45A)是在所述货台下表面(14)与所述行驶面(F)之间与所述货台下表面(14)平行的位置,所述倾斜位置(45B)是相对于所述货台下表面(14)倾斜的位置,
所述保持单元将所述安装面(45)保持在所述倾斜位置(45B),
所述解除单元解除所述安装面(45)被保持在所述倾斜位置(45B)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车,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将所述车轮(38)从所述行驶面(F)抬起的升降机构(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台车,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升降机构(60)将所述车轮(38)从所述行驶面(F)抬起的高度是在所述安装面(45)处于所述倾斜位置(45B)的姿势状态下所述车轮(38)回旋而与所述行驶面(F)接触时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60)通过维持所述车轮(38)被从所述行驶面(F)抬起的状态来保持所述货台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姿势变更单元具有能够使所述安装面(45)在所述平行位置(45A)与所述倾斜位置(45B)之间转动的板状构件(44),
所述保持单元具有能够在所述货台下表面(14)和与所述货台下表面(14)对向的所述板状构件(44)的板面之间进退的填隙件(52),
所述板状构件(44)与所述填隙件(52)彼此接触的部位中的至少一方具有锥形状的锥形部位(48、5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使所述货台移动时的把手部(16),
所述解除单元(18)构成于所述把手部(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姿势变更单元设置于所述把手部(16)附近的活动脚轮(30)。
CN201720752063.1U 2016-07-25 2017-06-26 台车 Active CN20729206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45270A JP6249059B1 (ja) 2016-07-25 2016-07-25 台車
JP2016-145270 2016-07-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92062U true CN207292062U (zh) 2018-05-01

Family

ID=60685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52063.1U Active CN207292062U (zh) 2016-07-25 2017-06-26 台车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49059B1 (zh)
CN (1) CN207292062U (zh)
WO (1) WO20180212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12693B1 (ja) * 2021-02-17 2021-08-04 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荷物運搬台車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56506A (ja) * 1994-12-08 1996-06-18 Sekisui House Ltd 移動キャスター
JPH1148978A (ja) * 1997-08-06 1999-02-23 Meiwa Denki:Kk 車輪のロック機構
JP2001130204A (ja) * 1999-11-06 2001-05-15 Hisatoho Oogawara 自在キャスタと自在キャスタを取り付けた車両
JP2005349906A (ja) * 2004-06-09 2005-12-22 Honko Mfg Co Ltd 運搬用台車
GB2439731B (en) * 2006-06-30 2009-03-04 James Pollard Castor assembly
KR101017729B1 (ko) * 2006-07-14 2011-03-02 박경희 무베어링 캐스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16090A (ja) 2018-02-01
JP6249059B1 (ja) 2017-12-20
WO2018021208A1 (ja) 2018-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89464B2 (ja) 車椅子
WO2018155027A1 (ja) 昇降装置
CN109923009A (zh) 用于移动有轮物体的运输工具
CN207292062U (zh) 台车
JP6856190B2 (ja) 昇降キャスタおよび台車
ES2432349T3 (es) Máquina para cambiar neumáticos y método para levantar una rueda para cargarla sobre la misma máquina para cambiar neumáticos
JP2018016316A (ja) 台車
ITMI20011722A1 (it) Piattaforma elevatrice a pantografo con dispositivi di autosollevamento per lo spostamento
JP3116915U (ja) 柩運搬車
JP3110171U (ja) 荷受台昇降装置
US20090057635A1 (en) Motorcycle righting jack
JP2548629B2 (ja) トラッククレーン
JP3227195U (ja) 自動車用ジャッキ
JP2000142413A (ja) ドラム缶運搬車
JP2007297143A (ja) 高所作業車
CN108738317A (zh) 升降装置
JP2012236479A (ja) リヤカー
KR200247811Y1 (ko) 대차 견인용 전동차
JP2710112B2 (ja) 車 両
JP2005289442A (ja) 車輌積付け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S6157472A (ja) スペアタイヤ保持装置
JP2002178734A (ja) 産業車両
JPS6122957Y2 (zh)
JP3626925B2 (ja) 低床式トレーラの昇降床の支持装置
JPS63279940A (ja) 大型タイヤ運搬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