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13211U - 一种双下叉内走链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下叉内走链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13211U
CN206813211U CN201720390091.3U CN201720390091U CN206813211U CN 206813211 U CN206813211 U CN 206813211U CN 201720390091 U CN201720390091 U CN 201720390091U CN 206813211 U CN206813211 U CN 206813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hain
fixedly connected
vehicle frame
middl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900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luda Vehicle Industr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LUDA BICYCLE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LUDA BICYCLE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LUDA BICYCLE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900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13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13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132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下叉内走链车架,包括车架主体、靠近链条一侧的上叉管和下叉管,上叉管的一端与下叉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上叉管的另一端与车架主体的中管的上端固定连接,下叉管的另一端与五通组件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一下叉管,第一下叉管两端分别与上叉管和中管固定连接,第一下叉管设有至少链条通过的中空腔体,两端分别设有链条进出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下叉内走链的车架结构,使得链条不外露,可以保护链条在雨水的冲刷下,不易生锈,同时可以预防部分灰尘的进入,使链条不易腐蚀;采用了双下叉的焊接的方式,使其车架更加牢固,骑行更加安全;链条一部分内走车架,另一部分采用小链罩的方式,外观更加美观,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双下叉内走链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车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下叉内走链车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常见交通工具,目前常见链轮驱动自行车,在结构上通常包括由前倾的下管下端、略微后倾的中管下端、近似水平的后下叉前端在下管的下端的脚踏管处相互固定连接,并由后上叉的上端和下端两个分支端,分别与中管和后下叉的两个分支端固定连接所构成车架和后叉,中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车座,下管的上方设置有上端后倾的头管,头管内穿设并旋转连接有前叉,该车前叉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车把,车前叉下方固定连接有前轴,该前轴与自行车的前轮旋转连接,后叉固定连接有与自行车后轮旋转连接的后轴,并且该后轴与从链轮固定连接,脚踏轴与主链轮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座管下方的脚踏管相互旋转连接,两个脚蹬件分别与脚踏轴的两端固定连接,链条将主链轮和从链轮连接,目前的这种自行车结构,为防止骑行的过程中链条和链轮容易夹住骑行使用者的裤脚造成危险,以及防止其他的夹伤危害,通常都会设置有专门的链罩在链轮和链条上方,这样的结构不仅会造成成本增加,而且链罩因为向后延伸较长容易发生松动和移位,容易造成链条和链罩之间相互碰撞,形成自行车故障并产生噪音,不但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而且也令车架外观受制,因此目前常规链条罩结构仍不完善。相对来说不够美观和协调,不便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结构较复杂。此外,链条一般是直接外露的,这样,使用者在骑行中,链条油会滴到下叉管上,影响整车外观,骑行者的裤腿也容易触碰到链条,造成衣服玷污或衣服被挤压入链条内,造成衣服或链条的损坏,存在使用不便和安全隐患等缺陷;另外,通常的自行车只有一个中管,这样的话,路上的颠簸直接反应到中管上,然后传到座椅上,使用舒适性不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下叉内走链车架,尤其涉及自行车使用,该车架设有双下叉,在增加的下叉内设置有链条通道使自行车的链条可隐藏其中,解决链条外露的问题,增加了链条的防盗性能,同时也可以精简了链罩的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下叉内走链车架,包括车架主体、靠近链条一侧的上叉管和下叉管,上叉管的一端与下叉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上叉管的另一端与车架主体的中管的上端固定连接,下叉管的另一端与五通组件的下端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一下叉管,第一下叉管两端分别与上叉管和中管固定连接,第一下叉管设有至少链条通过的中空腔体,两端分别设有与中空腔体连通的第一链条进出孔和第二链条进出孔。
第一下叉管一端的内侧与中管固定连接,外侧形成第一链条进出孔;第一下叉管另一端的外侧与上叉管固定连接,内侧形成第二链条进出孔。
优选的,第一下叉管分别与中管和上叉管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还包括减震器和连接件,中管包括第一中管和第二中管,第一中管的下端与五通组件下端固定连接,第一中管的上端与上叉管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件与五通组件固定连接,减震器一端与第一中管上端固定连接,减震器的另一端与第二中管上端固定连接,第二中管下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下叉管两端分别与上叉管下端和第一中管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下叉管两端分别与上叉管和第一中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第一下叉管分别与第一中管和上叉管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的,五通组件与连接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下叉管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的,还包括链罩,链罩上端与第一下叉管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双下叉内走链的车架结构,使得整个车架结构更加紧凑美观,同时使得链条隐藏于新增设置的下叉内,使得链条不外露,可以保护链条在雨水的冲刷下,不易生锈,同时可以预防部分灰尘的进入,使链条不易腐蚀;此种双下叉内走链车架的设计,采用了双下叉的焊接的方式,使其车架更加牢固,骑行更加安全;此种双下叉内走链的设计,链条一部分内走车架,另一部分采用小链罩的方式,外观更加美观的同时,方便工作操作安装;能够增加链条防盗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与本实用新型对比的具有单一下叉管车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叉管 2、中管 3、下管
4、头管 5、五通组件 6、下叉管
7、第一下叉管 8、链条进出孔 9、减震器
10、连接件 21、第一中管 22、第二中管
11、链条进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图1是现在市场上自行车车架的基本机构示意图,包括车架主体和左上叉管、右上叉管1、左下叉管和右下叉管6,左上叉管的一端与左下叉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架主体的中管2上端固定连接;右上叉管1的一端与右下叉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车架主体的中管2的上端固定连接;左下叉管、右下叉管6的另一端与车架主体的中管2的下端固定连接;同时,中管2的下端与车架主体的中轴管五通组件5固定连接;此外,还包括下管3和头管4,弧形的下管3一端与中管2的下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头管4的外侧固定连接;此外,弧形下管3的上端部还设有一个小型的下管,该小型的下管一端与中管2的中下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弧形的下管3固定连接。这样构成了车架的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双下叉内走链车架,增加了第一下叉管7,链条一部分通过第一下叉管7而内走车架,使得链条不外露。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双下叉内走链车架,包括车架主体、靠近链条一侧的上叉管1和下叉管6(即上述的右上叉管与右下叉管,下面简称为:上叉管和下叉管),上叉管1的一端与下叉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上叉管1的另一端与车架主体的中管2的上端固定连接,下叉管6的另一端与五通组件5固定连接,还包括第一下叉管7,第一下叉管7两端分别与上叉管1和中管2固定连接,第一下叉管7设有至少链条通过的中空腔体,两端分别设有与中空腔体连通的链条进出孔8和链条进出孔11,优选的,第一下叉管7为中空管状结构。这样链条能够穿过第一下叉管7安装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链条能够隐藏在第一下叉管7内,部暴露在外面,保护链条在雨水冲刷下不易生锈,同时能够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链条,造成链条的腐蚀。此外,上叉管1、下叉管6与中管2构成了一个稳定的车架结构,在上叉管1与中管2之间设置第一下叉管7,这样设计的结构能够使得整个车架结构更加紧凑稳固美观,不易变形,使用者骑行时不易车架更加完全,不易变形。
进一步来说,第一下叉管7一端的内侧与中管2固定连接,外侧延伸至连接处形成链条进出孔11,该链条进出孔11靠近车架主体的五通组件5处,开口处朝向主动链轮侧,即外侧,方便链条的进入,并方便链条安装在主动链轮上;第一下叉管7另一端的外侧与上叉管1下端固定连接,内侧延伸至连接处形成链条进出孔8,该链条进出孔8方便链条的伸出,开口方向朝向后轮侧,即里侧,方便链条安装在从动链轮上,且开口朝向里侧,外侧封闭不暴露,保证了链条在从动链轮侧不外露。此外,在主动链轮处安装有链罩,链罩在主动链轮处为圆形,覆盖整个主动链轮,上端向里侧(即五通组件处)延伸出一凸出端,遮盖链条,同时向后轮方向延伸至第一下叉管7上,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下叉管7上,该链罩为小链罩,只覆盖主动链轮处,使得此处的链条不外露。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外观更加美观,同时,也使得在生产时安装工作更加方便。该结构设计使得链条一部分在第一下叉管7内,链条内走车架,另一部分采用小链罩,使得整个链条不外露,不但使得使用者在骑行时不会产生裤脚与链条的摩擦,也不会使得裤脚压入链条内,同时链条上的链条油不会滴落到裤脚上,也保证了链条不外露,使得链条在雨水等天气下不会生锈,发生腐蚀等;同时,此种设计链条内穿车架,使得链条具有防盗功能,链条不易丢失。
第一下叉管7分别与中管2和上叉管1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可以铆接,也可以螺栓连接等,优选的,第一下叉管7分别与中管2和上叉管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焊接方式连接牢固,不易脱落,且对于薄壁管件来说,焊接更方便,不易损坏,变形小。
进一步的优化,第一下叉管7至少为一个,根据需求,可以焊接多个第一下叉管7。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下叉内走链车架的另一个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减震器9和连接件10,中管2包括第一中管21和第二中管22,上叉管1的一端与第一中管,21的上端固定连接,上叉管1的另一端与下叉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下叉管6的另一端与五通组件5固定连接;第一中管21的上端与上叉管1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中管21的下端与五通组件5固定连接;如此这样,通过上叉管1、下叉管6和第一中管21之间的固定连接,构成了车架的后叉主体,且三角形的结构连接更加稳固可靠,不易变形。五通组件5远离第一中管21的一侧与连接件10固定连接,该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螺栓连接,可以是铆接,也可以是通过其他固定方式连接;五通组件5用于与脚踏板转轴的连接,第二中管22的下端与连接件10固定连接,该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铆接,还可以是其他固定连接方式,第二中管22的上端与减震器9的一端固定连接,减震器9的另一端与上叉管1的上端固定连接,减震器9两端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第二中管22的上端与车座连接;减震器9使得使用者在进行骑行时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减震器9能够减震,使得骑行更舒适。第一下叉管7的一端与上叉管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中管11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第一下叉管7设有至少链条通过的中空腔体,两端分别设有与中空腔体连通的链条进出孔8,使得链条不外露,避免雨雪天气对链条的冲刷,造成链条生锈等现象。
进一步说,第一下叉管7一端的内侧与第二中管22固定连接,外侧延伸至连接处形成链条进出孔,该链条进出孔靠近车架主体的五通组件5处,开口处朝向主动链轮侧,即外侧,方便链条的进入,并方便链条安装在主动链轮上;第一下叉管7另一端的外侧与上叉管1下端固定连接,内侧延伸至连接处形成链条进出孔8,该链条进出孔8方便链条的伸出,开口方向朝向后轮侧,即里侧,方便链条安装在从动链轮上,且开口朝向里侧,外侧封闭不暴露,保证了链条在从动链轮侧不外露。此外,在主动链轮处安装有链罩,链罩在主动链轮处为圆形,覆盖整个主动链轮,上端向里侧(即五通组件处)延伸出一凸出端,遮盖链条,同时向后轮方向延伸至第一下叉管7上,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下叉管7上,该链罩为小链罩,只覆盖主动链轮处,使得此处的链条不外露。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外观更加美观,同时,也使得在生产时安装工作更加方便。该结构设计使得链条一部分在第一下叉管7内,链条内走车架,另一部分采用小链罩,使得整个链条不外露,不但使得使用者在骑行时不会产生裤脚与链条的摩擦,也不会使得裤脚压入链条内,同时链条上的链条油不会滴落到裤脚上,也保证了链条不外露,使得链条在雨水等天气下不会生锈,发生腐蚀等;同时,此种设计链条内穿车架,使得链条具有防盗功能,链条不易丢失。同时,该双下叉内走链车架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行驶时,减震器9起到很好地减震作用,使得使用者更舒服。
同样进一步的优化,第一下叉管7至少为一个,根据需求,可以焊接多个第一下叉管7。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双下叉内走链的车架结构,使得整个车架结构更加紧凑美观,同时使得链条隐藏于新增设置的下叉内,使得链条不外露,可以保护链条在雨水的冲刷下,不易生锈,同时可以预防部分灰尘的进入,使链条不易腐蚀;此种双下叉内走链车架的设计,采用了双下叉的焊接的方式,使其车架更加牢固,骑行更加安全;此种双下叉内走链的设计,链条一部分内走车架,另一部分采用小链罩的方式,外观更加美观同时,方便工作操作安装;能够增加链条防盗性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双下叉内走链车架,包括车架主体、靠近链条一侧的上叉管和下叉管,所述的上叉管的一端与所述下叉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叉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主体的中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叉管的另一端与五通组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下叉管,所述第一下叉管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叉管和所述中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叉管设有至少链条通过的中空腔体,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中空腔体连通的第一链条进出孔和第二链条进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下叉内走链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叉管一端的内侧与所述中管固定连接,外侧形成所述第一链条进出孔;所述第一下叉管另一端的外侧与所述上叉管固定连接,内侧形成所述第二链条进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下叉内走链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叉管分别与所述中管和所述上叉管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下叉内走链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器和连接件,所述中管包括第一中管和第二中管,所述第一中管的下端与所述五通组件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管的上端与所述上叉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五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一端与所述第一中管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中管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中管下端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下叉管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叉管下端和所述第一中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叉管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叉管和所述第一中管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下叉内走链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器和连接件,所述中管包括第一中管和第二中管,所述第一中管的下端与所述五通组件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管的上端与所述上叉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五通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一端与所述第一中管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中管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中管下端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下叉管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叉管下端和所述第一中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叉管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叉管和所述第一中管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下叉内走链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叉管分别与所述第一中管和所述上叉管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下叉内走链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通组件与所述连接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下叉内走链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叉管至少为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下叉内走链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链罩,所述链罩上端与所述第一下叉管固定连接。
CN201720390091.3U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双下叉内走链车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13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0091.3U CN206813211U (zh)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双下叉内走链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0091.3U CN206813211U (zh)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双下叉内走链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13211U true CN206813211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53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9009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13211U (zh)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双下叉内走链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132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0853A (zh) 脚踏驱动式脚踏车
CN206813211U (zh) 一种双下叉内走链车架
CN206871264U (zh) 一种具有侧挂式脚蹬驱动的脚踏电动车
CN206750026U (zh) 组合式多功能情侣自行车
CN102001405B (zh) 坐式踏步蛇行滑板
CN203921108U (zh) 一种前后轮360°转向自行车的传动装置
CN201179948Y (zh) 无链自行车
CN201951539U (zh) 一种组合式方向盘
CN202783580U (zh) 立式双扭车
CN101830262A (zh) 车把后置自行车
CN104097738B (zh) 一种前后轮360°转向自行车的传动装置
CN201317432Y (zh) 结构优化的便携式轻快自行车
CN205440715U (zh) 一种新型可调整结构的自行车
CN218662223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车架
CN208993849U (zh) 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车架
CN211519737U (zh) 一种能改装成儿童自行车的儿童平衡车
CN209037769U (zh) 电动车脚蹬机构
CN101870318B (zh) 菱型购物伴侣自行车
CN214296286U (zh) 一种减震器后置自行车车架
CN208760802U (zh) 一种肥胎款女士电动自行车
CN206561906U (zh) 一种车把和车筐一体式结构及骑行助力车
CN2811132Y (zh) 一种厢椅前置三轮车
CN209037743U (zh) 一种躺式自行车
CN204979029U (zh) 一种具有立梁的紧凑型多功能三轮车
CN106828723A (zh) 一种车斗一体式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350 Jufu Garden, Changqingke Industrial and Trade Park, Jinnan District, Tianjin (Weishan Road)

Patentee after: YILUDA VEHICLE INDUSTRY (TIANJIN)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350 Jufu Garden, Changqingke Industrial and Trade Park, Jinnan District, Tianjin (Weishan Road)

Patentee before: YILUDA BICYCLE (TIANJIN)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