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64675U -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64675U
CN206664675U CN201720294724.0U CN201720294724U CN206664675U CN 206664675 U CN206664675 U CN 206664675U CN 201720294724 U CN201720294724 U CN 201720294724U CN 206664675 U CN206664675 U CN 206664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bile
support member
pillar assembly
pipe pillar
turn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947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947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64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64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646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及汽车,其中该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包括转向管柱本体以及固定于汽车前围钣金上的密封护套,该汽车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减振结构,减振结构包括:呈圆柱形的支撑部件,支撑部件与密封护套连接;下衬套,下衬套套设于支撑部件的内部,且下衬套的外表面与支撑部件的内表面连接;上衬套,上衬套的第一端套设于支撑部件的一端内且与支撑部件的一端连接,转向管柱本体套设于上衬套的第二端内且与上衬套的第二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降低转向管柱本体传递到汽车前围钣金的振动,提升车内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转向管柱本体作为汽车转向系统最重要的零部件,承担着控制转向和碰撞安全的关键作用。转向管柱本体的主要功能为:将驾驶员施加在方向盘上的转动命令,转动到转向器上,再由转向器传递到转向节上,从而控制轮胎转向;当汽车发生碰撞时,转向管柱本体的一部分要求被压溃以便吸收一部分碰撞的能量,从而达到保护驾驶员的目的。但是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转向管柱本体的振动通过密封护套传递到汽车前围钣金,引起敲击异响和噪声,影响车内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及汽车,能够降低转向管柱本体传递到汽车前围钣金的振动,提升车内舒适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包括转向管柱本体以及固定于汽车前围钣金上的密封护套,该汽车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减振结构,
减振结构包括:
呈圆柱形的支撑部件,支撑部件与密封护套连接;
下衬套,下衬套套设于支撑部件的内部,且下衬套的外表面与支撑部件的内表面连接;
上衬套,上衬套的第一端套设于支撑部件的一端内且与支撑部件的一端连接,转向管柱本体套设于上衬套的第二端内且与上衬套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的,汽车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卡箍,支撑部件通过卡箍与密封护套连接。
可选的,汽车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固定板,密封护套通过固定板固定于汽车前围钣金上。
可选的,上衬套的第一端与支撑部件的一端过盈配合。
可选的,上衬套的第二端与转向管柱本体过盈配合。
可选的,支撑部件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可选的,上衬套的截面呈S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转向管柱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由于转向管柱本体的振动依次经由上衬套、支撑部件、下衬套以及密封护套才抵达汽车前围钣金,使得转向管柱本体传递到汽车前围钣金上的振动得以大大减少,从而达到降低转向管柱本体传递到汽车前围钣金的振动,提升车内舒适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转向管柱总成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转向管柱总成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转向管柱总成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振结构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振结构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5的A-A向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转向管柱本体;2、汽车前围钣金;3、密封护套;4、减振结构;401、支撑部件;402、下衬套;403、上衬套;5、卡箍;6、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包括转向管柱本体1以及固定于汽车前围钣金2上的密封护套3,该汽车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减振结构4,该减振结构4包括:呈圆柱形的支撑部件401,支撑部件401与密封护套3连接;下衬套402,下衬套402套设于支撑部件401的内部,且下衬套402的外表面与支撑部件401的内表面连接;上衬套403,上衬套403的第一端套设于支撑部件401的一端内且与支撑部件401的一端连接,转向管柱本体1套设于上衬套403的第二端内且与上衬套403的第二端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支撑部件401的外表面与密封护套3的内表面连接,以确保减振结构4与密封护套3的连接。
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汽车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卡箍5,支撑部件401通过卡箍5与密封护套3连接。
即,相当于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支撑部件401的外表面与密封护套3的内表面通过上述卡箍5固定在一起,以确保减振结构4与密封护套3的连接。
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汽车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固定板6,密封护套3通过固定板6固定于汽车前围钣金2上。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板6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上述固定板6的具体材质。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由汽车转向管柱总成的具体组成结构可知,该汽车转向管柱总成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与生产,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车的生产成本。
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上述转向管柱本体1主要包括两个作用。其中,第一个作用为:将驾驶员施加在方向盘上的转动命令,转动到转向器上,再由转向器传递到转向节上,从而控制轮胎转向;第二个作用为:当汽车发生碰撞时,转向管柱本体1的一部分要求被压溃以便吸收一部分碰撞的能量,从而达到保护驾驶员的目的。
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上衬套403的第一端与支撑部件401的一端过盈配合,上衬套403的第二端与转向管柱本体1过盈配合。即,相当于上衬套40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部件401的一端和转向管柱本体1过盈配合,从而在保证密封的情况下,确保减振结构4与转向管柱本体1的固定,有助于降低转向管柱本体1传递至汽车前围钣金2的振动,提升车内舒适性。
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上述上衬套403的截面呈S形。即,相当于上述上衬套403为一S形的衬套,从而有效确保上衬套403的两端能分别与支撑部件401的一端和转向管柱本体1过盈配合,在保证密封的情况下,确保减振结构4与转向管柱本体1的固定。
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支撑部件40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上述支撑部件401的具体材质。
可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下衬套402的外表面可通过胶粘结在支撑部件401的内表面,从而实现下衬套402的外表面与支撑部件401的内表面的连接。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下衬套402的主要作用为:防止在极限工况下,支撑部件401位移过大而敲击转向管柱本体1。且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下衬套402的外表面与支撑部件401的内表面的具体连接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上衬套403、支撑部件401、下衬套402以及密封护套3相当于构成了一个多级减振机构,使得转向管柱本体1的振动在经由该多级减振机构抵达汽车前围钣金2时,得以大大减少。
由此可见,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由于转向管柱本体1的振动依次经由上衬套403、支撑部件401、下衬套402以及密封护套3才抵达汽车前围钣金2,使得转向管柱本体1传递到汽车前围钣金2上的振动得以大大减少,从而达到降低转向管柱本体1传递到汽车前围钣金2的振动,提升车内舒适性的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转向管柱总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是包括上述的汽车转向管柱总成的汽车,因此,上述汽车转向管柱总成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汽车,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即,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汽车由于转向管柱本体的振动依次经由上衬套、支撑部件、下衬套以及密封护套才抵达汽车前围钣金,使得转向管柱本体传递到汽车前围钣金上的振动得以大大减少,从而达到降低转向管柱本体传递到汽车前围钣金的振动,提升车内舒适性的效果。
应理解,说明书的描述中,提到的参考术语“具体实施例”、“至少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实施例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另外,在本文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诸如“包括”或“包含”用于说明存在列举的特征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一个或多个其它列举的特征或者一个或多个其它组件。
此外,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包括转向管柱本体以及固定于汽车前围钣金上的密封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减振结构,
所述减振结构包括:
呈圆柱形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密封护套连接;
下衬套,所述下衬套套设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内部,且所述下衬套的外表面与所述支撑部件的内表面连接;
上衬套,所述上衬套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支撑部件的一端内且与所述支撑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向管柱本体套设于所述上衬套的第二端内且与所述上衬套的第二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卡箍,所述支撑部件通过所述卡箍与所述密封护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转向管柱总成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密封护套通过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汽车前围钣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套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部件的一端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套的第二端与所述转向管柱本体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套的截面呈S形。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转向管柱总成。
CN201720294724.0U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64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4724.0U CN206664675U (zh)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4724.0U CN206664675U (zh)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64675U true CN206664675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73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9472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64675U (zh)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646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7778A (zh) * 2018-02-28 2018-07-27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管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7778A (zh) * 2018-02-28 2018-07-27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管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62719B1 (ko) 차량의 전면 보강구조
KR101211419B1 (ko) 자동차용 로워암
CN206664675U (zh)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总成及汽车
CN104590390A (zh) 一种重型卡车的前围总成以及重型卡车
CN204279654U (zh) 仪表板加强梁以及车辆
CN204452559U (zh) 一种降低管柱调节噪音的螺栓连接结构
CN205971465U (zh) 一种转向器限位结构
CN203819313U (zh) 一种汽车转向柱密封结构
CN205905699U (zh) 一种汽车后减振器上支座的衬套结构
CN205327152U (zh) 一种新型转向器安装支架结构
CN204184427U (zh) 一种汽车转向系统中的线束导向装置
CN204099496U (zh) 一种传动轴吸振器
KR20080007973A (ko) 자동차의 스티어링 컬럼
SE538989C2 (sv) Monteringsanordning vid ett fordon
CN206254804U (zh) 仪表板管梁安装结构
CN207712150U (zh) 轻量化前副车架结构
CN202574361U (zh) 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方向机
CN104279264A (zh) 一种传动轴吸振器
CN204526696U (zh) 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
CN104290812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断开式转向梯形结构
CN209725049U (zh) 电子真空泵减震器及减震固定支架
CN209224878U (zh) 一种防止异响的稳定杆衬套结构
CN206753711U (zh) 一种隔热装置及汽车
CN203142388U (zh) 吸振排气管吊钩
CN217814703U (zh) 一种带侧向限位装置的扭力梁衬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