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26696U - 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 - Google Patents

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26696U
CN204526696U CN201520111699.9U CN201520111699U CN204526696U CN 204526696 U CN204526696 U CN 204526696U CN 201520111699 U CN201520111699 U CN 201520111699U CN 204526696 U CN204526696 U CN 204526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ling arm
rear trailing
inner panel
back door
install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116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俊
谢锋
罗培锋
杨万庆
任建英
周经泽
蔡汉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116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26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26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266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包括后纵梁、碗状的后纵臂内侧支架、后门槛内板、以及后纵臂,所述后纵臂上设置有凸出于所述后纵臂两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后门槛内板包括底壁和在所述底壁左端向上延伸而成的侧壁,所述后纵臂内侧支架包括碗体部和设置于所述碗体部外侧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一所述第一连接部搭接于所述后纵梁的上表面,所述侧壁与另一所述第一连接部相搭接,所述碗体部扣置于所述后纵臂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后纵梁的下方且与所述后纵梁的搭接处通过安装点固定连接于一体,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壁的下方且通过安装点固定连接于一体。

Description

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除了关注汽车的安全性、功能性等因素,对汽车的品质也越来越重视。汽车悬架为影响汽车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悬架包括后纵臂总成、后悬挂系统、以及后副车架总成,后纵臂总成是悬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后纵臂总成通过后纵臂总成安装点安装于后纵梁上,由于悬架对汽车后纵梁与后纵臂总成之间的安装有较高的强度、刚度、以及精度要求,因此,汽车后纵梁上设置的后纵臂总成安装点的设计则显得非常重要。
然而,现有的汽车后纵梁上设置的后纵臂总成安装点,其空间布置以及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影响了悬架整体刚度和强度,使得悬架不能发挥出更好的性能和功用,进而影响汽车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空间布置更为合理、整体强度更高的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以解决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包括后纵梁、碗状的后纵臂内侧支架、后门槛内板、以及后纵臂,所述后纵臂上设置有凸出于所述后纵臂两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后门槛内板包括底壁和在所述底壁左端向上延伸而成的侧壁,所述后纵臂内侧支架包括碗体部和设置于所述碗体部外侧的两个第一连接部;一所述第一连接部搭接于所述后纵梁的上表面,所述侧壁与另一所述第一连接部相搭接,所述碗体部扣置于所述后纵臂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后纵梁的下方且与所述后纵梁的搭接处通过安装点固定连接于一体,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壁的下方且通过安装点固定连接于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还包括后纵臂外侧支架,所述后纵臂外侧支架焊接于所述底壁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壁的下方且与所述底壁的焊接处通过所述安装点固定连接于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纵梁、所述后纵臂内侧支架、所述后门槛内板、所述后纵臂外侧支架、以及所述后纵臂安装于一体而形成一个封闭腔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还包括后门槛内板封板,所述后门槛内板封板焊接于所述后门槛内板的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纵梁冲压有凹槽,所述凹槽上开设有缺口,一所述第一连接部搭接于所述缺口周围的所述凹槽的上表面,所述后纵臂内侧支架的碗体部罩设于所述缺口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两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碗体部的外侧且互相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门槛内板还包括在所述底壁右端向下延伸而成的下侧壁、在所述侧壁顶端向右延伸而成的上底壁、以及在所述上底壁右端向上延伸而成的上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门槛内板右侧还设置有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外板一侧的板体分别与所述上侧壁和所述下侧壁相搭接并通过焊接连接于一体,所述后门槛内板与所述侧围外板之间形成一个封闭腔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门槛内板与所述侧围外板之间设置有门槛加强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上方还设置有中地板,所述中地板分别与所述后纵梁和所述上底壁相搭接并通过焊接连接于一体,所述后纵梁、所述后纵臂内侧支架、所述后门槛内板、以及所述中地板之间形成一个封闭腔体结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的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使得后纵梁与后纵臂之间的安装强度更高、设计结构更合理,提升悬架整体的性能和功用,进而提升汽车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为图2沿Ⅱ-Ⅱ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为图2沿Ⅱ-Ⅱ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的分解示意图,请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10,包括后纵梁11、后纵臂内侧支架12,后门槛内板13、后纵臂外侧支架14、后门槛内板封板15、以及后纵臂16,上述各部件安装于一体后可形成一个封闭腔体结构。
后纵梁11为车身结构的一部分,后纵臂16通过与后纵梁11之间的安装连接而实现悬架与车身连接。后纵梁11冲压有凹槽112,凹槽112上开设有缺口114,缺口114可使得后纵梁11与后纵臂16安装时后纵梁11避让开后纵臂16以便于安装。
后纵臂内侧支架12呈碗状结构,后纵臂内侧支架12包括碗体部122和第一连接部124,第一连接部124为两个且两个第一连接部124分别固定碗体部122的上端外侧,两个第一连接部124互相垂直,两个第一连接部124的设置位置根据所要连接的后纵梁11和后门槛内板13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4与碗体部122为一体加工而成,即通过冲压方式成型。
后门槛内板13包括底壁132、在底壁132左端向上延伸而成的侧壁134、在底壁132右端向下延伸而成的下侧壁136、在侧壁134顶端向右延伸而成的上底壁138,以及在上底壁138右端向上延伸而成的上侧壁139。后门槛内板13为冲压而成的多弯折结构。
为了安装方便,后纵臂16上设置有凸出于后纵臂16两侧的第二连接部162,第二连接部162为一体加工而成,第二连接部162的作用便于后纵臂16与后纵臂内侧支架12以及后纵臂外侧支架14之间的安装连接。
后纵臂内侧的安装:缺口114周围的后纵梁11的凹槽112的下表面搭接于后纵臂16一侧的第二连接部162上,后纵臂内侧支架12的一个第一连接部124搭接于缺口114周围的后纵梁11的上表面上且后纵臂内侧支架12的碗体部122扣置于后纵臂16的正上方(即后纵臂内侧支架12的碗体部122罩设于整个缺口114上方),互相搭接的后纵臂16的第二连接部162、后纵臂内侧支架12的第一连接部124、以及后纵梁11的凹槽112之间通过设置有贯穿于三者的安装点17而固定连接于一体,该固定连接可以为螺纹连接、铆接、焊接等。
后纵臂外侧的安装:后纵臂外侧支架14于后门槛内板13的底壁132上方且通过焊接连接于一体,后纵臂外侧支架14可对后门槛内板13起到局部加强作用,焊接有后纵臂外侧支架14的后门槛内板13的下表面搭接于后纵臂16另一侧的第二连接部162上,通过设置有贯穿于第二连接部162、后门槛内板13的底壁132以及外侧支架14的安装点18而将其固定连接于一体,该固定连接可以为螺纹连接、铆接、焊接等。同时,后门槛内板13的侧壁134与后纵臂内侧支架12的另一个第一连接部124相搭接并通过焊接连接于一体。后门槛内板13的根部133还可焊接有后门槛内板封板15,后门槛内板封板15起着加强支撑后门槛内板13的作用。
后纵梁11、后纵臂内侧支架12、后门槛内板13、后纵臂外侧支架14、以及后纵臂16等部件安装于一体后形成一个封闭腔体结构,该封闭腔体结构可以起到整体加强的作用。
进一步地,后门槛内板13右侧还设置有侧围外板19,侧围外板19一侧的板体分别与后门槛内板13的上侧壁139和下侧壁136相搭接并通过焊接连接于一体,后门槛内板13与侧围外板19之间形成一个封闭腔体结构,该封闭腔体结构可以起到整体加强的作用。进一步地,后门槛内板13与侧围外板19之间设置有门槛加强板20,门槛加强板20使得后门槛内板13与侧围外板19形成封闭腔体结构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10上方还设置有中地板21,中地板21分别与凹槽112上方的后纵梁11和后门槛内板13的上底壁138相搭接并通过焊接连接于一体,后纵梁11、后纵臂内侧支架12、后门槛内板13、以及中地板21之间形成一个封闭腔体结构,该封闭腔体结构可以起到整体加强的作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的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10,使得后纵梁11与后纵臂16之间的安装强度更高、设计结构更合理,提升悬架整体的性能和功用,进而提升汽车的品质。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10),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纵梁(11)、碗状的后纵臂内侧支架(12)、后门槛内板(13)、以及后纵臂(16),所述后纵臂(16)上设置有凸出于所述后纵臂(16)两侧的第二连接部(162),所述后门槛内板(13)包括底壁(132)和在所述底壁(132)左端向上延伸而成的侧壁(134),所述后纵臂内侧支架(12)包括碗体部(122)和设置于所述碗体部(122)外侧的两个第一连接部(124);一所述第一连接部(124)搭接于所述后纵梁(11)的上表面,所述侧壁(134)与另一所述第一连接部(124)相搭接,所述碗体部(122)扣置于所述后纵臂(16)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接部(162)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后纵梁(11)的下方且与所述后纵梁(11)的搭接处通过安装点(17)固定连接于一体,所述第二连接部(162)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壁(132)的下方且通过安装点(18)固定连接于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10)还包括后纵臂外侧支架(14),所述后纵臂外侧支架(14)焊接于所述底壁(132)上,所述第二连接部(162)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壁(132)的下方且与所述底壁(132)的焊接处通过所述安装点(18)固定连接于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11)、所述后纵臂内侧支架(12)、所述后门槛内板(13)、所述后纵臂外侧支架(14)、以及所述后纵臂(16)安装于一体而形成一个封闭腔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10)还包括后门槛内板封板(15),所述后门槛内板封板(15)焊接于所述后门槛内板(13)的根部(13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11)冲压有凹槽(112),所述凹槽(112)上开设有缺口(114),一所述第一连接部(124)搭接于所述缺口(114)周围的所述凹槽(112)的上表面,所述后纵臂内侧支架(12)的碗体部(122)罩设于所述缺口(114)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10),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连接部(124)设置于所述碗体部(122)的外侧且互相垂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槛内板(13)还包括在所述底壁(132)右端向下延伸而成的下侧壁(136)、在所述侧壁(134)顶端向右延伸而成的上底壁(138)、以及在所述上底壁(138)右端向上延伸而成的上侧壁(139)。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槛内板(13)右侧还设置有侧围外板(19),所述侧围外板(19)一侧的板体分别与所述上侧壁(139)和所述下侧壁(136)相搭接并通过焊接连接于一体,所述后门槛内板(13)与所述侧围外板(19)之间形成一个封闭腔体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槛内板(13)与所述侧围外板(19)之间设置有门槛加强板(20)。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10)上方还设置有中地板(21),所述中地板(21)分别与所述后纵梁(11)和所述上底壁(138)相搭接并通过焊接连接于一体,所述后纵梁(11)、所述后纵臂内侧支架(12)、所述后门槛内板(13)、以及所述中地板(21)之间形成一个封闭腔体结构。
CN201520111699.9U 2015-02-13 2015-02-13 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 Active CN204526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11699.9U CN204526696U (zh) 2015-02-13 2015-02-13 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11699.9U CN204526696U (zh) 2015-02-13 2015-02-13 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26696U true CN204526696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40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11699.9U Active CN204526696U (zh) 2015-02-13 2015-02-13 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266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5921A (zh) * 2019-07-31 2019-10-1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纵臂总成接附点安装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5921A (zh) * 2019-07-31 2019-10-1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纵臂总成接附点安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23797U (zh) 汽车驾驶室后围加强结构
CN105904948A (zh) 一种汽车上掀式背门总成
CN208325396U (zh) 一种纯电动四驱客车的轻量化车身骨架总成
CN204110180U (zh) 一种汽车门槛组件及汽车
CN203358683U (zh) 汽车副车架与纵梁安装点结构
CN205853845U (zh) 后视镜的安装结构、车门和车辆
CN202272067U (zh) 一种货车后围板
CN201633786U (zh) 一种汽车前立柱加强结构
CN204526696U (zh) 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
CN201961124U (zh) 组合式车门内板加强板
CN110901768B (zh) 车身侧围前部结构及车身结构
CN204775496U (zh) 一种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
CN205836953U (zh) 汽车前门上铰链安装加强件的安装结构
CN205345058U (zh) 汽车顶盖后横梁焊接总成
CN205186312U (zh) 汽车前地板结构
CN203806014U (zh) 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
CN204077496U (zh) 一种汽车前大灯安装结构
CN206297633U (zh) 重卡白车身结构
CN203581120U (zh) 一种汽车侧围外板搭接结构
CN103029758B (zh) 一种轻型卡车驾驶室前围总成
CN202295001U (zh) 汽车侧围中立柱加强板
CN102529668B (zh) 一种发动机托架总成的安装结构
CN201317404Y (zh) 一种汽车直流交换器的固定支架
CN206344884U (zh) 一种天窗前骨架与顶盖前横梁的搭接结构
CN205113212U (zh) 汽车bcm安装用组合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