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06014U - 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806014U CN203806014U CN201420161843.5U CN201420161843U CN203806014U CN 203806014 U CN203806014 U CN 203806014U CN 201420161843 U CN201420161843 U CN 201420161843U CN 203806014 U CN203806014 U CN 2038060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side bar
- side beam
- vehicle models
- ne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包括前地板、边梁内板、边梁外板和侧围外板;所述边梁内板与所述边梁外板和侧围外板的底部法兰边焊接在一起;并且所述边梁外板的顶部法兰边与边梁内板的侧壁焊接在一起,所述边梁内板与所述侧围外板的顶部法兰边焊接在一起。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边梁结构,在基于现有车型基础上研发新车型时能够使得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通用;从而有利于降低新车型的设计、生产的成本,并且有利于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风险;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可以用于轿车及SUV等基于现有车型的新车型的开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设计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交通事故也难以避免的增长,在消费者的理性消费以及国家强制性碰撞法规实施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车身结构设计,以在满足消费者舒适性的同时,并适应新的碰撞法规。在基于现有车型开发新车型时,往往新车型都需要拥有比原车型更大更舒适的室内乘坐空间,一般的做法是将两侧地板边梁向车外移动并延长地板来增加室内成员乘坐宽度和脚部空间。但是这种情况下,需要重新设计前地板总成,会导致与前地板总成相关的焊接、涂装、总装的所有设备都需要重新设计,投资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边梁结构,在基于现有车型基础上研发新车型时能够使得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通用;从而有利于降低新车型的设计、生产的成本,并且有利于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风险。
为了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问题并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包括前地板、边梁内板、边梁外板和侧围外板;所述边梁内板与所述边梁外板和侧围外板的底部法兰边焊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外板的顶部法兰边与边梁内板的侧壁焊接在一起,所述边梁内板与所述侧围外板的顶部法兰边焊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边梁内板上还设置有门槛护板,所述门槛护板上设置有门护板;所述侧围外板上还设置有车门内板;所述门护板与所述车门内板通过卡扣连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车门内板的外部还设置有车门外板。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不更改前地板总成这个重要部件的同时增大室内Y向的宽度,改善乘员乘坐的舒适性。
(2)基于原有车型开发新车型时减少了前地板总成的焊接、涂装、总装的生产设备的投入,极大的减少了生产成本。
(3)槛内板随着整车宽度的增加从而Y向增大,增加了门槛断面面积和断面系数,能提高门槛处的强度,减少侧碰时门槛的变形量,并且在偏置碰时能够提高边梁的抗变形能力有效的承受轮胎的后退载荷,使应力顺利的沿着边梁向车身后部框架传递。从而有效的增强了前围部分的形变量,更有效的提高了整车的碰撞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前地板总成的边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包括前地板1、边梁内板2、边梁外板3和侧围外板4;所述边梁内板2与所述边梁外板3和侧围外板4底部法兰边焊接在一起;所述边梁外板3的顶部法兰边与边梁内板2的侧壁焊接在一起,所述边梁内板2与所述侧围外板4的顶部法兰边焊接在一起。而且,所述边梁内板2上还设置有门槛护板6,所述门槛护板6上设置有门护板7;所述侧围外板4上还设置有车门内板8;所述门护板7的下端与所述车门内板8通过卡扣连接在一起。所述车门内板的外部还设置有车门外板9,并且所述车门外板9通过包边结构和涂胶的方式与所述车门内8板连接在一起。
附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车型结构,与附图2相比,可以看出本申请的结构的前地板总成沿用了现有车型的结构,而是通过更改边梁内板结构来满足新车型对室内空间增大的要求。边梁上端焊接边随新造型更改,下部焊接边与原车型保持一致;侧围外板、边梁外板、边梁内板三者搭接关系进行更改,一般车型的三个件是在门洞止口处进行焊接,在下车身与上车身配合时为了避免出现四层板焊接,需要对边梁外板进行切口以避让A柱下内板以及B柱内板,由于边梁外板的材料采用高强度钢板而且料厚都在1.5mm以上,会导致边梁外板的型面精度以及焊接质量不高。改进后的焊接方式是边梁外板直接焊接在边梁内板的侧壁(如下图所示),避开了在门洞止口边处焊接。本实施例的结构在不更改前地板总成这个重要部件的同时增大室内Y向的宽度,改善乘员乘坐的舒适性;而且基于原有车型开发新车型时减少了前地板总成的焊接、涂装、总装的生产设备的投入,极大的减少了生产成本;此外,槛内板随着整车宽度的增加从而Y向增大,增加了门槛断面面积和断面系数,能提高门槛处的强度,减少侧碰时门槛的变形量,并且在偏置碰时能够提高边梁的抗变形能力有效的承受轮胎的后退载荷,使应力顺利的沿着边梁向车身后部框架传递。从而有效的增强了前围部分的形变量,更有效的提高了整车的碰撞性能。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包括前地板、边梁内板、边梁外板和侧围外板;所述边梁内板与所述边梁外板和侧围外板的底部法兰边焊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外板的顶部法兰边与边梁内板的侧壁焊接在一起,所述边梁内板与所述侧围外板的顶部法兰边焊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梁内板上还设置有门槛护板,所述门槛护板上设置有门护板;所述侧围外板上还设置有车门内板;所述门护板的下端与所述车门内板的上端通过卡扣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内板的外部还设置有车门外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61843.5U CN203806014U (zh) | 2014-04-04 | 2014-04-04 | 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161843.5U CN203806014U (zh) | 2014-04-04 | 2014-04-04 | 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806014U true CN203806014U (zh) | 2014-09-03 |
Family
ID=51444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161843.5U Active CN203806014U (zh) | 2014-04-04 | 2014-04-04 | 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80601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28376A (zh) * | 2015-03-17 | 2017-12-01 | 自动工程公司 | 用于车辆的边梁和包括这样的边梁的车辆 |
CN107614303A (zh) * | 2015-05-27 | 2018-01-19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用门构造 |
-
2014
- 2014-04-04 CN CN201420161843.5U patent/CN20380601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28376A (zh) * | 2015-03-17 | 2017-12-01 | 自动工程公司 | 用于车辆的边梁和包括这样的边梁的车辆 |
CN107614303A (zh) * | 2015-05-27 | 2018-01-19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用门构造 |
US10214082B2 (en) | 2015-05-27 | 2019-02-26 | Nissan Motor Co., Ltd. | Vehicle door structure |
CN107614303B (zh) * | 2015-05-27 | 2019-08-30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用门构造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998609U (zh) | 汽车后纵梁总成及汽车 | |
CN208325396U (zh) | 一种纯电动四驱客车的轻量化车身骨架总成 | |
CN203601389U (zh) | 一种侧围a柱结构 | |
CN206031502U (zh) | D柱接头结构及具有该d柱接头结构的汽车车体 | |
CN203806014U (zh) | 实现新旧车型前地板总成共用的边梁结构 | |
CN209208876U (zh) | 一种车身后地板结构 | |
CN202686506U (zh) | 一种汽车门槛梁结构 | |
CN201633786U (zh) | 一种汽车前立柱加强结构 | |
CN201395172Y (zh) | 新型汽车车身外板结构 | |
CN203497012U (zh) | 一种非承载式车身侧围后支柱里板 | |
CN112896324B (zh) | 一种无框车门的b柱结构及车辆 | |
CN210235107U (zh) | 一种车身侧围c柱内板加强结构及车辆 | |
CN210191611U (zh) | 一种汽车车身加强b柱组件 | |
CN203780612U (zh) | 一种车身b柱结构 | |
CN103847794A (zh) | 一种车架后部结构 | |
CN209112286U (zh) | 一种后端梁组件 | |
CN112537375A (zh) | 一种卡车及其驾驶室白车身结构 | |
CN205801260U (zh) | 一种后流水槽总成及使用其的汽车 | |
CN205906060U (zh) | 前轮罩总成 | |
CN202046368U (zh) | 前副车架 | |
CN201362303Y (zh) | 一种汽车用后裙板外板 | |
CN204526696U (zh) | 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 | |
CN202935437U (zh) | 一种侧围后支柱里板分块结构 | |
CN203902679U (zh) | 分体式侧围结构 | |
CN204978891U (zh) | 一种汽车门槛内板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Person in charge of patentsThe principal of patent Document name: payment instruct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