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82747U - 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82747U CN206482747U CN201621235300.9U CN201621235300U CN206482747U CN 206482747 U CN206482747 U CN 206482747U CN 201621235300 U CN201621235300 U CN 201621235300U CN 206482747 U CN206482747 U CN 2064827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wheelchair
- drive wheel
- rotating shaft
- sleeve part
- shockproof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4 chro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02 le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32 neuromusc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包括车架、避震器、两个悬臂支架以及两个驱动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转轴和两个支臂,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跨接在所述两个支臂之间,每一所述支臂的端部位置均设置有所述避震器、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驱动轮组件,所述悬臂支架连接在所述驱动轮组件和所述转轴之间,且所述悬臂支架与所述转轴之间为可转动连接,所述避震器连接在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支臂之间。该避震机构能够有效过滤路面的冲击,其避震缓冲效果较佳,有利于提升电动轮椅使用者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震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神经肌肉病变者、功能性退化的老人、肢体障碍及慢性病患等缺乏独立行动能力者而言,电动轮椅是其在日常生活中用以代步的辅助用具。为了使得电动轮椅在行驶过程中能够更加平稳,使使用者能够获得更加舒适的感觉,一般在电动轮椅的后轮位置都安装有避震机构或减震机构。
目前,电动轮椅上的后轮大多都是非独立悬挂的,且通常其是在后轮和车架之间通过悬臂支架和避震弹簧的连接来形成避震机构,然而,其悬臂支架的左、右侧悬臂支部之间一般都通过中间连接杆焊接在一起,从而使得悬臂支架成为整体式框架结构,这种结构会使得两个后轮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相互之间会产生影响,导致避震缓冲效果不佳,进而使得使用者的舒适性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该避震机构能够有效过滤路面的冲击,其避震缓冲效果较佳,有利于提升电动轮椅使用者的舒适性。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包括车架、避震器、两个悬臂支架以及两个驱动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转轴和两个支臂,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跨接在所述两个支臂之间,每一所述支臂的端部位置均设置有所述避震器、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驱动轮组件,所述悬臂支架连接在所述驱动轮组件和所述转轴之间,且所述悬臂支架与所述转轴之间为可转动连接,所述避震器连接在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支臂之间。
可选的,所述悬臂支架包括套筒部、连接板部以及安装板部,所述连接板部设置于所述套筒部和所述安装板部之间,且所述套筒部可转动地套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安装板部安装在所述驱动轮组件上。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套筒部相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安装板部相接,且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套筒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套筒部的内壁和所述转轴的外壁之间还设置有弹性环形垫,所述弹性环形垫设有凸起,所述套筒部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位。
可选的,所述转轴上设有两个定位凸部,所述套筒部设置于所述两个定位凸部之间。
可选的,所述套筒部包括两个半筒体,将该两个半筒体分别记为第一半筒体和第二半筒体,所述第一半筒体与所述连接板部相接,所述第二半筒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半筒体上。
可选的,所述避震器为避震弹簧,所述支臂上连接有连接梁,所述避震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梁和所述安装板部。
可选的,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轮胎部件、驱动电机和固定支座,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轮胎部件相连接,所述固定支座安装在所述电机上,所述安装板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支座上。
可选的,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套环部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套环部上,所述套环部套接于所述电机外,所述安装板部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包括车架、避震器、两个悬臂支架以及两个驱动轮组件,且所述车架的每一支臂的端部位置均设置有所述避震器、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驱动轮组件,由此表明,车架两侧的两个悬臂支架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之间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在车架的每一侧通过将悬臂支架连接在所述驱动轮组件和所述转轴之间,且使所述悬臂支架与所述转轴之间为可转动连接,则其能够让车架每一侧的驱动轮组件的轮胎部件单独地旋转摆动,而不会对另一侧的悬臂支架及驱动轮组件发生影响,再加上避震器的配合,能够产生更加优越的减震缓冲效果,有效地过滤路面冲击,能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舒适感。另外,在车架每一侧的悬臂支架能够克服驱动轮组件的轮胎部件对车架所产生的扭转力,使得避震机构的安装以及车架的结构坚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轮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悬臂支架与固定支座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架,11、支臂,111、连接梁,12、转轴,121、定位凸部,2、悬臂支架,21、套筒部,211、第一半筒体,212、第二半筒体,22、连接板部,23、安装板部,24、弹性环形垫,3、避震器,4、驱动轮组件,41、轮胎部件,42、驱动电机,43、固定支座,431、套环部,432、支撑座,100、避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包括车架1、避震器3、两个悬臂支架2以及两个驱动轮组件4,车架1包括转轴12和两个支臂11,转轴12可转动地跨接在两个支臂11之间,每一支臂11的端部位置均设置有上述避震器3、上述悬臂支架2和上述驱动轮组件4,悬臂支架2连接在驱动轮组件4和转轴12之间,且悬臂支架2与转轴12之间为可转动连接,避震器3连接在悬臂支架2和支臂11之间。
基于以上结构,则位于车架1两侧的两个悬臂支架2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之间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车架1每一侧的驱动轮组件4的轮胎部件41在受地面作用时能够单独地旋转摆动,而不会对车架1另一侧的悬臂支架2及驱动轮组件4发生影响,再加上避震器3的配合,能够产生更加优越的减震缓冲效果,有效地过滤路面冲击,给使用者带来更佳的舒适感。另外,在车架1每一侧的独立式悬臂支架2能够克服驱动轮组件4的轮胎部件41对车架1所产生的扭转力,使得避震机构100的安装以及车架1坚固可靠。
其中,本实施例的悬臂支架2包括套筒部21、连接板部22以及安装板部23,连接板部22设置于套筒部21和安装板部23之间,且套筒部21可转动地套接在转轴12上,安装板部23安装在驱动轮组件4上,由此能够实现车架1每一侧的独立式悬臂支架2连接在转轴12和相应的驱动轮组件4之间,以及实现悬臂支架2与转轴12之间的连接为可转动连接,进而使得驱动轮组件4的轮胎部件41在受路面作用时,能够单独地旋转摆动,以更有效地过滤路面冲击。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连接板部22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套筒部21相接,第二端部与安装板部23相接,且第一端部的宽度大于第二端部的宽度,套筒部21的长度则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由此能够使连接板部22的板面形成类似于梯形或三角形的形状,进而使得车架1每一侧的悬臂支架2能够更好地克服驱动轮组件4的轮胎部件41对于车架1所产生的扭转力,则避震机构100的安装以及所述车架1的结构更加坚固可靠,而且通过合理设置套筒部21的长度,可以很容易达到所需要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2上设有两个定位凸部121,套筒部21设置于所述两个定位凸部121之间,由此能够对套筒部21进行限位,避免套筒部21发生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克服上述扭转力,具体的,该两个定位凸部121为定位凸环。
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套筒部21包括两个半筒体,将该两个半筒体分别记为第一半筒体211和第二半筒体212,第一半筒体211与连接板部22相接,第二半筒体212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半筒体211上,因而,能够方便将悬臂支架2的套筒部21套接在上述转轴12上,拆装比较方便。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半筒体211、连接板部22和安装板部23为一体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这几个部分也可通过焊接而连接成一体。如图3所示,套筒部21的内壁和转轴12的外壁之间还设置有弹性环形垫24,弹性环形垫24设有凸起(图中未示出),套筒部21的内壁设有与凸起相配合的凹位(图中未示出),则通过该凸起和凹位的配合能够实现对于弹性环形垫24的定位,而通过设置弹性环形垫24,能够进一步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具体的,该弹性环形垫24可由橡胶材料制成。
参见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驱动轮组件4包括轮胎部件41、驱动电机42和固定支座43;驱动电机42与轮胎部件41相连接,用以驱动轮胎部件41转动,进而使电动轮椅能够行驶;而固定支座43则安装在电机上,上述安装板部23可拆卸地安装在该固定支座43上,具体的,固定支座43包括套环部431和支撑座432,支撑座432设置在套环部431上,套环部431套接于驱动电机42外,安装板部23安装在支撑座432上,由此能够实现悬臂支架2与驱动轮组件4之间的连接。另外,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避震器3为避震弹簧,上述支臂11上连接有连接梁111,避震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上述连接梁111和上述安装板部23,由此能起到避震缓冲作用。
总之,本实施例的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100包括两个用于悬挂电动轮椅后轮的独立式悬臂支架2,该两个独立式的悬臂支架2在车架1的两侧相互不会发生直接影响,进而在车架1两侧的每一侧的轮胎部件41都能够独立的旋转摆动,能够更好地适应路面,有利于过滤路面所带来的冲击,其悬臂支架2的结构简单可靠,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包括车架、避震器、两个悬臂支架以及两个驱动轮组件,且所述车架的每一支臂的端部位置均设置有所述避震器、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驱动轮组件,由此表明,在车架两侧的两个悬臂支架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之间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在车架的每一侧通过将悬臂支架连接在所述驱动轮组件和所述转轴之间,且使所述悬臂支架与所述转轴之间为可转动连接,则其能够让车架每一侧的驱动轮组件的轮胎部件单独地旋转摆动,而不会对另一侧的悬臂支架及驱动轮组件发生影响,再加上避震器的配合,能够产生更加优越的减震缓冲效果,有效地过滤路面冲击,能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舒适感。另外,在车架每一侧的悬臂支架能够克服驱动轮组件的轮胎部件对车架所产生的扭转力,能够使避震机构的安装以及车架的结构坚固可靠。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避震器、两个悬臂支架以及两个驱动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转轴和两个支臂,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跨接在所述两个支臂之间,每一所述支臂的端部位置均设置有所述避震器、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驱动轮组件,所述悬臂支架连接在所述驱动轮组件和所述转轴之间,且所述悬臂支架与所述转轴之间为可转动连接,所述避震器连接在所述悬臂支架和所述支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支架包括套筒部、连接板部以及安装板部,所述连接板部设置于所述套筒部和所述安装板部之间,且所述套筒部可转动地套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安装板部安装在所述驱动轮组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套筒部相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安装板部相接,且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的内壁和所述转轴的外壁之间还设置有弹性环形垫,所述弹性环形垫设有凸起,所述套筒部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有两个定位凸部,所述套筒部设置于所述两个定位凸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部包括两个半筒体,将该两个半筒体分别记为第一半筒体和第二半筒体,所述第一半筒体与所述连接板部相接,所述第二半筒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半筒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器为避震弹簧,所述支臂上连接有连接梁,所述避震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梁和所述安装板部。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轮胎部件、驱动电机和固定支座,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轮胎部件相连接,所述固定支座安装在所述电机上,所述安装板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支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套环部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套环部上,所述套环部套接于所述电机外,所述安装板部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35300.9U CN206482747U (zh) | 2016-11-15 | 2016-11-15 | 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235300.9U CN206482747U (zh) | 2016-11-15 | 2016-11-15 | 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82747U true CN206482747U (zh) | 2017-09-12 |
Family
ID=59767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235300.9U Active CN206482747U (zh) | 2016-11-15 | 2016-11-15 | 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82747U (zh) |
-
2016
- 2016-11-15 CN CN201621235300.9U patent/CN2064827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15596Y (zh) | 一种车辆前轮独立悬架装置 | |
CA2706051A1 (en) |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 |
CN206417059U (zh) | 一种车架结构 | |
CN204354759U (zh) | 电动厢式运输车拖曳臂式后悬挂系统 | |
CN111660724A (zh) | 一种无人驾驶扫地车用前桥减震装置 | |
CN103660823A (zh) | 中型客车用无支撑臂结构的独立空气悬架 | |
CN202727902U (zh) | 电动汽车使用的前后四轮独立悬架装置 | |
CN206482747U (zh) | 一种电动轮椅的避震机构 | |
CN104723817A (zh) | 横置多片板簧带转向前桥总成 | |
CN206983647U (zh) | 车辆及其避震机构 | |
CN107444043A (zh) | 电动汽车后悬架装置 | |
CN207790233U (zh) | 一种设有避震结构的单悬臂轮椅前轮 | |
CN206597097U (zh) | 一种电动轮椅的减震机构 | |
CN203497041U (zh) | 重卡车身后悬置总成 | |
CN201010007Y (zh) | 三轮车独立悬架装置 | |
CN104527360A (zh) | 电动厢式运输车拖曳臂式后悬挂系统 | |
CN200939895Y (zh) | 一种婴儿车的吸震结构 | |
CN215041905U (zh) | 一种车轮独立悬挂系统 | |
CN201300677Y (zh) | 摩托三轮车分体式连接装置 | |
CN204526703U (zh) | 横置多片板簧的断开式独立悬挂前桥总成 | |
CN203666299U (zh) | 中型客车用无支撑臂结构的独立空气悬架 | |
CN203739564U (zh) | 中型前置客车独立前悬机构 | |
CN105437901A (zh) | 车辆独立前悬架装置 | |
CN207403867U (zh) | 电动自行车的悬架组件 | |
CN207106097U (zh) | 电动汽车后悬架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05 Address after: 510663 5, No. 192, Ke Zhu Road,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SHI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530 No. 6, Yun Po four road, Whampo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