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43257U - 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243257U
CN206243257U CN201621110318.6U CN201621110318U CN206243257U CN 206243257 U CN206243257 U CN 206243257U CN 201621110318 U CN201621110318 U CN 201621110318U CN 206243257 U CN206243257 U CN 206243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l
radiator
fixing
connecting plat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103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多仁
唐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103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243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243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243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和具有其的车辆,散热器下横梁包括下横梁本体、端部连接板散热器固定支架和中冷器固定支架,端部连接板分别设置在下横梁本体的左端和右端,端部连接板具有下横梁固定端和纵梁固定端,每个端部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加强筋,两个第一加强筋之间的距离在从下横梁固定端向纵梁固定端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散热器固定支架设置在下横梁本体上,中冷器固定支架设置在下横梁本体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下横梁,简化了安装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能防止因为散热器与中冷器装配空间不足而加宽车辆的轮距,从而降低了整车重量。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和具有该散热器下横梁的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给车辆的发动机散热,车辆的发动机舱内会安装有散热器。而在装有增压发动机的车辆中,还需要安装中冷器对进入增压发动机的空气进行冷却。相关技术中,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只安装散热器,中冷器需要与车辆中的其他结构安装,同时车辆的前保险杠前端安装在前防撞梁上或者前纵梁上的安装支架上,安装结构复杂,且需要制造多种安装支架,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散热器下横梁。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散热器下横梁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散热器下横梁,包括下横梁本体、端部连接板散热器固定支架和中冷器固定支架,所述端部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横梁本体的左端和右端,所述端部连接板具有下横梁固定端和纵梁固定端,每个所述端部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加强筋,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之间的距离在从所述下横梁固定端向所述纵梁固定端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所述散热器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下横梁本体上,所述中冷器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下横梁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散热器下横梁,可将车辆的散热器和中冷器同时安装在散热器下横梁上,简化了安装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能防止因为散热器与中冷器装配空间不足而加宽车辆的轮距,从而降低了整车重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散热器下横梁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端部连接板的宽度在从所述下横梁固定端向所述纵梁固定端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
优选地,所述端部连接板的两个侧边缘分别设置有加强翻边。
优选地,所述端部连接板的纵梁固定端处设置有三组第一固定孔,所述三组第一固定孔与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交错布置。
优选地,所述中冷器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的一侧敞开以形成安装插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插入口的宽度从进口端向出口端呈递减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孔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胶垫,所述中冷器适于通过穿设所述胶垫、所述第二固定孔的螺纹紧固件紧固在所述中冷器固定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固定支架为“U”形且开口端设置有背离彼此延伸的两个固定翻边,所述两个固定翻边固定在所述下横梁本体的上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固定支架具有两个侧壁和连接所述两个侧壁的顶壁,所述侧壁与同侧的所述固定翻边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设有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散热器下横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车辆,简化了安装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能防止因为散热器与中冷器装配空间不足而加宽车辆的轮距,从而降低了整车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散热器下横梁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散热器下横梁与所述车辆的中冷器的安装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散热器下横梁与所述车辆的纵梁的安装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散热器下横梁与所述车辆的散热器的安装结构图。
附图标记:
车辆 1000,散热器下横梁 100,下横梁本体 1,端部连接板 2,第一固定孔 21,第一加强筋 22,加强翻边 23,散热器固定支架 3,固定翻边 31,侧壁 32,顶壁 33,第二加强筋 34,第三固定孔 35,中冷器固定支架 4,第二固定孔 41,安装插入口 411,中冷器 200,纵梁 300,散热器 400,胶垫 500,螺纹紧固件 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首先参考图1-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下横梁100。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下横梁100可以包括下横梁本体1、端部连接板2、散热器固定支架3和中冷器固定支架4。
端部连接板2可以与车辆1000的纵梁300固定相连,端部连接板2可以分别设置在下横梁本体1的左端和右端,即端部连接板2可以有两个,两个端部连接板2可以分别与车辆1000的左右两个纵梁300固定相连。端部连接板2可以具有下横梁固定端和纵梁固定端,下横梁固定端可以与下横梁本体1固定相连,纵梁固定端可以与纵梁300固定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下横梁固定端和纵梁固定端并不仅仅指端部连接板2的两个端面,例如还可以包括端部连接板2靠近两端面的部分区域。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端部连接板2可以为大体“L”形,且可通过一块钣金件通过折弯和/或冲压形成。由此纵梁300的外表面可以与端部连接板2的内表面连接,纵梁300不直接安装在下横梁本体1上,可以为其他与散热器下横梁100连接的部件提供了安装空间。换言之,下横梁本体1可以位于车辆1000的左右两个纵梁300之间,且下横梁本体1可以与相互平行的两个纵梁300垂直。
如图1所示,每个端部连接板2上可以设置有两个第一加强筋22,两个第一加强筋22可以从下横梁固定端延伸到纵梁固定端,从而增加了端部连接板2的强度。
优选地,如图1所示,端部连接板2的宽度在从下横梁固定端向纵梁固定端的方向上可以呈递增趋势,具体地,如图1所示,端部连接板2的前后两边之间的距离在从下横梁固定端向纵梁固定端的方向上可以呈递增趋势,由此在纵梁固定端处端部连接板2的前后两边之间距离最大,从而增大了端部连接板2与纵梁300的安装面积,使端部连接板2与纵梁300连接更牢固。
两个第一加强筋22之间的距离在从下横梁固定端向纵梁固定端的方向上也可以呈递增趋势,换言之,两个第一加强筋22大体成“八”字形,从而端部连接板2中与纵梁300连接的部分的强度分布更为合理。
散热器固定支架3可以设置在下横梁本体1上,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散热器固定支架3可以连接车辆1000的散热器400,散热器固定支架3可以设置在下横梁本体1的上表面上并向上延伸。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散热器固定支架3可以有两个,两个散热器固定支架3可以分别设置在下横梁本体1的左右两侧,两个散热器固定支架3可以分别与散热器400下端的左右两侧相连,使散热器400与散热器下横梁100之间固定更牢固。
中冷器固定支架4可以设置在下横梁本体1上。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中冷器固定支架4可以连接车辆1000的中冷器200,中冷器固定支架4可以设置在下横梁本体1的后端面上并向后延伸。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中冷器固定支架4可以有两个,两个中冷器固定支架4可以分别设置在下横梁本体1的左右两侧,两个中冷器固定支架4可以分别与车辆1000的中冷器200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下横梁100,通过设置中冷器固定支架4和散热器固定支架3,可将车辆1000的散热器400和中冷器200同时安装在散热器下横梁100上,简化了安装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纵梁300与位于下横梁本体1的左右两侧的端部连接板2连接,从而使安装在下横梁本体1上的散热器400与中冷器200有足够的安装空间,防止了因为散热器400与中冷器200装配空间不足而加宽车辆1000的轮距,进而降低了整车重量。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端部连接板2的两个侧边缘分别可以设置有加强翻边23,加强翻边23为位于端部连接板2的前后两边从内向外弯折的翻边,加强翻边23可以增强端部连接板2的强度。
优选地,如图1所示,端部连接板2的纵梁固定端处可以设置有三组第一固定孔21,三组第一固定孔21与两个第一加强筋22可以交错布置,即两个第一加强筋22可以把纵梁固定端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均设有一组第一固定孔21。具体地,如图1所示,每组第一固定孔21可以只有一个第一固定孔21,第一固定孔21与螺纹紧固件600配合可以将纵梁300与端部连接板2固定连接。
优选地,如图1所示,中冷器固定支架4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固定孔41,第二固定孔41与螺纹紧固件600配合可以将中冷器200与端部连接板2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孔41的一侧可以敞开以形成安装插入口411,安装插入口411可以位于第二固定孔41的前端,即第二固定孔41可以具有向前开口的豁口,从而在利用螺纹紧固件600将中冷器200与端部连接板2固定连接时,将螺纹紧固件600的中间部分从前向后放入第二固定孔41,即可实现螺纹紧固件600与第二固定孔41的配合。
具体地,如图1所示,安装插入口411的宽度从进口端向出口端可以呈递减趋势,从而安装插入口411对螺纹紧固件600具有导向作用,且增大了安装时第二固定孔41与螺纹紧固件600的安装面积,连接更牢固。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固定孔41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可以设置有胶垫500,中冷器200适于通过穿设胶垫500、第二固定孔41的螺纹紧固件600紧固在中冷器固定支架4上,胶垫500可以对螺纹紧固件600提供一定的预紧力,使螺纹紧固件600与第二固定孔41之间连接更牢固,进而可使中冷器200与散热器下横梁100之间连接更牢固。
优选地,散热器固定支架3可以为“U”形且开口端可以设置有背离彼此延伸的两个固定翻边31,两个固定翻边31固定可以在下横梁本体1的上表面上,从而散热器400无需直接固定在下横梁本体1上,为中冷器200的安装避让了空间,同时下横梁本体1无需设置安装散热器400的安装孔,提高了下横梁本体1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散热器固定支架3可以具有两个侧壁32和连接两个侧壁32的顶壁33,底壁上可以设有第三固定孔35,第三固定孔35与螺纹紧固件600配合可以将散热器400与散热器固定支架3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4所示,侧壁32与同侧的固定翻边31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加强筋34,增加了散热器固定支架3的结构强度。
下面结合图1-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散热器下横梁100可以包括下横梁本体1、端部连接板2散热器固定支架3和中冷器固定支架4,端部连接板2可以与车辆1000的纵梁300固定连接,端部连接板2可以分别设置在下横梁本体1的左端和右端。
纵梁300可以与位于下横梁本体1的左右两侧的端部连接板2连接,从而使安装在下横梁本体1上的散热器400与中冷器200有足够的安装空间,防止了因为散热器400与中冷器200装配空间不足而加宽车辆1000的轮距,进而降低了整车重量。
每个端部连接板2上可以设置有两个第一加强筋22,两个第一加强筋22可以从下横梁固定端延伸到纵梁固定端。端部连接板2的宽度在从下横梁固定端向纵梁固定端的方向上可以呈递增趋势,从而增大了端部连接板2与纵梁300的安装面积,使端部连接板2与纵梁300连接更牢固。
两个第一加强筋22之间的距离在从下横梁固定端向纵梁固定端的方向上也可以呈递增趋势,从而端部连接板2中与纵梁300连接的部分的强度分布更为合理。
散热器固定支架3可以设置在下横梁本体1上,散热器固定支架3可以连接车辆1000的散热器400,中冷器固定支架4可以设置在下横梁本体1上,中冷器固定支架4可以连接车辆1000的中冷器200,从而车辆1000的散热器400和中冷器200同时安装在散热器下横梁100上,简化了安装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端部连接板2的两个侧边缘分别可以设置有加强翻边23,加强翻边23为位于端部连接板2的前后两边从内向外弯折的翻边,加强翻边23可以增强端部连接板2的强度。
端部连接板2的纵梁固定端处可以设置有三组第一固定孔21,第一固定孔21与螺纹紧固件600配合可以将纵梁300与端部连接板2固定连接。
中冷器固定支架4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固定孔41,第二固定孔41与螺纹紧固件600配合可以将中冷器200与端部连接板2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孔41的前侧可以敞开以形成安装插入口411,安装插入口411可以缩小安装空间。
第二固定孔41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可以设置有胶垫500,可以使螺纹紧固件600与第二固定孔41之间连接更牢固。散热器固定支架3可以具有两个侧壁32和连接两个侧壁32的顶壁33,从而散热器400无需直接固定在下横梁本体1上,下横梁本体1无需设置安装散热器400的安装孔,提高了下横梁本体1的结构强度。
底壁上可以设有第三固定孔35,第三固定孔35与螺纹紧固件600配合可以将散热器400与散热器固定支架3固定连接。侧壁32与同侧的固定翻边31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加强筋34,增加了散热器固定支架3的结构强度。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设有如本实用新型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散热器下横梁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通过设置散热器下横梁100,将纵梁300、散热器400和中冷器200集成固定连接在散热器下横梁100上,无需其他连接件,简化了车辆1000的安装结构,降低了车辆1000制造成本,同时散热器下横梁100为散热器400与中冷器200提供了足够大的安装空间,能防止因为散热器400与中冷器200装配空间不足而加宽车辆1000的轮距,从而降低了整车重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横梁本体;
端部连接板,所述端部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横梁本体的左端和右端,所述端部连接板具有下横梁固定端和纵梁固定端,每个所述端部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加强筋,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之间的距离在从所述下横梁固定端向所述纵梁固定端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
散热器固定支架,所述散热器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下横梁本体上;以及
中冷器固定支架,所述中冷器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下横梁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连接板的宽度在从所述下横梁固定端向所述纵梁固定端的方向上呈递增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连接板的两个侧边缘分别设置有加强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连接板的纵梁固定端处设置有三组第一固定孔,所述三组第一固定孔与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交错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的一侧敞开以形成安装插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插入口的宽度从进口端向出口端呈递减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胶垫,所述中冷器适于通过穿设所述胶垫、所述第二固定孔的螺纹紧固件紧固在所述中冷器固定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固定支架为“U”形且开口端设置有背离彼此延伸的两个固定翻边,所述两个固定翻边固定在所述下横梁本体的上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固定支架具有两个侧壁和连接所述两个侧壁的顶壁,所述侧壁与同侧的所述固定翻边上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
CN201621110318.6U 2016-10-10 2016-10-10 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06243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0318.6U CN206243257U (zh) 2016-10-10 2016-10-10 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10318.6U CN206243257U (zh) 2016-10-10 2016-10-10 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243257U true CN206243257U (zh) 2017-06-13

Family

ID=58995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10318.6U Active CN206243257U (zh) 2016-10-10 2016-10-10 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2432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0261A (zh) * 2017-07-12 2017-11-24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卡车横梁及横梁上管线布置结构
CN110406367A (zh) * 2019-08-01 2019-11-05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一种支撑结构及其装配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0261A (zh) * 2017-07-12 2017-11-24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卡车横梁及横梁上管线布置结构
CN110406367A (zh) * 2019-08-01 2019-11-05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一种支撑结构及其装配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5341B (zh) 蓄电池组
CN104112832B (zh) 电动汽车用底盘快换电池箱
CN109263727A (zh) 车辆前部结构
CN206243257U (zh) 用于车辆的散热器下横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5666273U (zh) 电池包
CN20771216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身及其门槛边梁结构
CN105489801B (zh) 底盘快换电池箱
CN206544454U (zh) 车门总成以及具有它的汽车
CN205706136U (zh) 动力电池安装纵梁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7530002U (zh) 电池托盘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7157306U (zh) A柱和具有该a柱的车身
CN206297613U (zh) 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7208225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5836966U (zh) 翼子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6579706U (zh) 车身骨架以及具有它的电动汽车
CN209305332U (zh) 一种bsg动力电池的安装组件
CN206155131U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安装支架及具有该电池安装支架的车辆
CN209634571U (zh) 汽车车架的悬臂式安装支架
CN206067931U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382264U (zh) 车辆座椅安装横梁及车辆
CN207207974U (zh)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和车辆
CN106892000A (zh) 汽车前围结构
CN206243076U (zh) 门槛踏板卡扣
CN205706895U (zh) 发动机罩锁安装支架以及具有它的汽车
CN205905727U (zh) 用于车门的后视镜安装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