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06120U - 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06120U
CN205906120U CN201620640815.0U CN201620640815U CN205906120U CN 205906120 U CN205906120 U CN 205906120U CN 201620640815 U CN201620640815 U CN 201620640815U CN 205906120 U CN205906120 U CN 2059061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stay
wheeler
vehicle frame
mounting structure
b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408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Qiulong Technology Co., Ltd.
Chongqing Longxin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Qiu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Qiul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Qiu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6408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061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061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061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包括:平叉,平叉的两平叉连接端分别具有一安装孔;车架,车架的两车架连接端分别具有一连接孔;两中心衬套,两中心衬套分别置于两安装孔内;若干滚珠轴承,若干滚珠轴承套于两中心衬套上;两固定螺栓,每一固定螺栓分别贯穿一安装孔和一中心衬套并与一连接孔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加工工艺成熟,易于实施。滚珠轴承可以选用带密封圈的通用型号,免维护。平叉的两平叉连接端共有四个滚珠轴承,有效地提供稳固的五轴锁定,且采用滚动摩擦,阻力小、耐用性高、寿命长。同时,由于采用两螺栓,两端安装,有效地节省了两固定螺栓中间的区域,可以用于布置其他部件,提升车体设计自由度。

Description

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轮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平叉是两轮车上常见的一个部件,通过平叉使用,使得平叉可以在两轮车车架上旋转。现有的两轮车的平叉(安装后轮后悬挂摇臂)一般采用如下三种:
(1)平叉夹车架形式。图1为现有的平叉夹车架形式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连接处的剖视图,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车架12的车架连接端位于平叉11的两平叉连接端之间,两平叉连接端内分别安装一衬套或滚针轴承14,再由一螺栓13分别贯穿两平叉连接端和车架连接端。但该种方式螺栓受力长度较短,安装精度和稳固性较差。
(2)车架夹平叉形式。图3为现有的车架夹平叉形式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连接处的剖视图,请参见图3和图4所示。平叉21的平叉连接端位于车架22的两车架连接端之间,平叉21连接端的两侧分别安装一衬套或滚针轴承24,再由一螺栓23分别贯穿两车架连接端和平叉连接端。该种方式是平叉夹车架形式的一种优化形式。
(3)车架-平叉-发动机一体安装形式。图5为现有的车架-平叉-发动机一体安装形式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连接处的剖视图,请参见图5和图6所示。发动机35的安装端位于平叉31的两平叉连接端之间,并且车架32的两车架连接端套于两平叉连接端的外侧,两平叉连接端内分别安装一衬套或滚针轴承34,再由一螺栓33分别贯穿两车架连接端、两平叉连接端和发动机35的安装端。该种方式是一种更加优化的形式,有效地提高稳固紧凑性,但该方式装配难度比较大,而且部件精度要求高,造成成本高。
但该三种方式均存在如下缺点:
(1)采用一根同轴螺栓,占用了平叉和车架安装处的空间,不利于其他部件的布置。
(2)使用衬套或滚针轴承用于平叉旋转,而这两种方式都无法保证平叉在螺栓轴向方向的受力,而且滚针轴承的轴向受力是滑动摩擦而非滚动摩擦,影响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不足,现提供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其中,包括:平叉,所述平叉具有两平叉连接端,两所述平叉连接端分别具有一安装孔;车架,所述车架具有两车架连接端,两所述车架连接端分别具有一连接孔,两所述车架连接端分别靠近两所述平叉连接端,并且每一所述安装孔正对一所述连接孔;两中心衬套,两所述中心衬套分别置于两所述安装孔内;若干滚珠轴承,若干所述滚珠轴承分别均布于两所述安装孔内,并且若干所述滚珠轴承套于两所述中心衬套上;两固定螺栓,每一所述固定螺栓分别贯穿一所述安装孔和一所述中心衬套并与一所述连接孔连接。
上述的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其中,两所述车架连接端的内侧端面靠近两所述平叉连接端的外侧端面。
上述的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其中,两所述车架连接端的外侧端面靠近两所述平叉连接端的内侧端面。
上述的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其中,还包括:两端面衬套,两所述端面衬套分别置于两所述安装孔内,并且每一所述端面衬套的一端靠近一所述中心衬套。
上述的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其中,每一所述端面衬套的另一端靠近一所述连接孔。
上述的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其中,所述滚珠轴承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所述滚珠轴承套于一所述中心衬套和一所述端面衬套上。
上述的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其中,每一所述固定螺栓由所述平叉连接端的内侧端面,贯穿一所述安装孔、一所述中心衬套和一所述端面衬套,并与一所述连接孔螺纹连接。
上述的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其中,每一所述固定螺栓由所述平叉连接端的外侧端面,贯穿一所述安装孔、一所述中心衬套和一所述端面衬套,并与一所述连接孔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通过分体的固定螺栓以及滚珠轴承的使用,有效地实现平叉和车架的左右分体安装。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加工工艺成熟,易于实施。滚珠轴承可以选用带密封圈的通用型号,免维护。
(3)平叉的两平叉连接端共有四个滚珠轴承,有效地提供稳固的五轴锁定,且采用滚动摩擦,阻力小、耐用性高、寿命长。
(4)安装难度小,两端均采用固定螺栓,不易出现因部件精度问题造成的安装困难。
(5)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四个金属衬套和四个通用型号的滚珠轴承,成本低廉。
(6)适用性广,所有采用平叉结构的两轮车都可以使用,且设计自由度高。
(7)节省空间,由于采用分体螺栓,两端安装,有效地节省了两固定螺栓中间的区域,可以用于布置其他部件,提升车体设计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平叉夹车架形式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连接处的剖视图;
图3为现有的车架夹平叉形式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连接处的剖视图;
图5为现有的车架-平叉-发动机一体安装形式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连接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剖视图。
附图中:11、平叉;12、车架;13、螺栓;14、衬套或滚针轴承;21、平叉;22、车架;23、螺栓;24、衬套或滚针轴承;31、平叉;32、车架;33、螺栓;34、衬套或滚针轴承;35、发动机;4、平叉;41、平叉连接端;5、车架;51、车架连接端;6、中心衬套;7、滚珠轴承;8、固定螺栓;9、端面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第一实施例:
图7为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剖视图,请参见图7和图8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包括有平叉4,平叉4具有两平叉连接端41,两平叉连接端41分别具有一安装孔。
进一步的,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包括有车架5,车架5具有两车架连接端51,两车架连接端51分别具有一连接孔,两车架连接端51分别靠近两平叉连接端41,并且每一安装孔正对一连接孔,车架5的两连接孔可以为螺纹孔,或者通孔搭配螺母紧固的形式。
此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包括有两中心衬套6,两中心衬套6分别置于两安装孔内。
另一方面,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包括有若干滚珠轴承7,若干滚珠轴承7分别均布于两安装孔内,并且若干滚珠轴承7套于两中心衬套6上。
更进一步的,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包括有两固定螺栓8,每一固定螺栓8分别贯穿一安装孔和一中心衬套6并与一连接孔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7和图8所示。两车架连接端51的内侧端面靠近两平叉连接端41的外侧端面。
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还包括有两端面衬套9,两端面衬套9分别置于两安装孔内,并且每一端面衬套9的一端靠近一中心衬套6。
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端面衬套9的另一端靠近车架连接端51的内侧端面,并且靠近该内侧端面上的连接孔。
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滚珠轴承7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滚珠轴承7套于一中心衬套6和一端面衬套9上,通过两平叉连接端41的四个滚珠轴承7的使用,有效地提供稳固的五轴锁定,而且采用滚动摩擦,阻力小、耐用性高、寿命长。
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固定螺栓8由平叉连接端41的内侧端面,贯穿一安装孔、一中心衬套6和一端面衬套9,并与一连接孔实现螺纹连接。
以此,平叉4被分开的左右两平叉连接端41被固定于车架5被分开的左右两车架连接端51上,并可以通过分体的两固定螺栓8实现圆形旋转。
第二实施例:
图9为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剖视图,请参见图9和图10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包括有平叉4,平叉4具有两平叉连接端41,两平叉连接端41分别具有一安装孔。
进一步的,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包括有车架5,车架5具有两车架连接端51,两车架连接端51分别具有一连接孔,两车架连接端51分别靠近两平叉连接端41,并且每一安装孔正对一连接孔,车架5的两连接孔可以为螺纹孔,或者通孔搭配螺母紧固的形式。
此外,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包括有两中心衬套6,两中心衬套6分别置于两安装孔内。
另一方面,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包括有若干滚珠轴承7,若干滚珠轴承7分别均布于两安装孔内,并且若干滚珠轴承7套于两中心衬套6上。
更进一步的,作为较佳的实施例中,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包括有两固定螺栓8,每一固定螺栓8分别贯穿一安装孔和一中心衬套6并与一连接孔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9和图10所示。两车架连接端51的外侧端面靠近两平叉连接端41的内侧端面。
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还包括有两端面衬套9,两端面衬套9分别置于两安装孔内,并且每一端面衬套9的一端靠近一中心衬套6。
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端面衬套9的另一端靠近车架连接端51的外侧端面,并且靠近该外侧端面上的连接孔。
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滚珠轴承7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滚珠轴承7套于一中心衬套6和一端面衬套9上,通过两平叉连接端41的四个滚珠轴承7的使用,有效地提供稳固的五轴锁定,而且采用滚动摩擦,阻力小、耐用性高、寿命长。
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固定螺栓8由平叉连接端41的外侧端面,贯穿一安装孔、一中心衬套6和一端面衬套9,并与一连接孔实现螺纹连接。
以此,平叉4被分开的左右两平叉连接端41被固定于车架5被分开的左右两车架连接端51上,并可以通过分体的两固定螺栓8实现圆形旋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叉,所述平叉具有两平叉连接端,两所述平叉连接端分别具有一安装孔;
车架,所述车架具有两车架连接端,两所述车架连接端分别具有一连接孔,两所述车架连接端分别靠近两所述平叉连接端,并且每一所述安装孔正对一所述连接孔;
两中心衬套,两所述中心衬套分别置于两所述安装孔内;
若干滚珠轴承,若干所述滚珠轴承分别均布于两所述安装孔内,并且若干所述滚珠轴承套于两所述中心衬套上;
两固定螺栓,每一所述固定螺栓分别贯穿一所述安装孔和一所述中心衬套并与一所述连接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两所述车架连接端的内侧端面靠近两所述平叉连接端的外侧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两所述车架连接端的外侧端面靠近两所述平叉连接端的内侧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端面衬套,两所述端面衬套分别置于两所述安装孔内,并且每一所述端面衬套的一端靠近一所述中心衬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端面衬套的另一端靠近一所述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珠轴承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所述滚珠轴承套于一所述中心衬套和一所述端面衬套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固定螺栓由所述平叉连接端的内侧端面,贯穿一所述安装孔、一所述中心衬套和一所述端面衬套,并与一所述连接孔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固定螺栓由所述平叉连接端的外侧端面,贯穿一所述安装孔、一所述中心衬套和一所述端面衬套,并与一所述连接孔螺纹连接。
CN201620640815.0U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 Active CN2059061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40815.0U CN205906120U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40815.0U CN205906120U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06120U true CN205906120U (zh) 2017-01-25

Family

ID=57812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40815.0U Active CN205906120U (zh) 2016-06-24 2016-06-24 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061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9686A (zh) 转向桥总成
CN204432765U (zh) 麦弗逊式悬挂系统用转向节
CN205906120U (zh) 一种两轮车平叉安装结构
CN208360299U (zh) 转向节结构
CN204452586U (zh) 双横臂式悬挂系统用转向节
CN106364617B (zh) 一种摩托车平叉结构
CN202378943U (zh) 一种轻型卡车前桥用整体式转向节
CN208324769U (zh) 一种高置位电瓶叉车用转向桥
CN215436592U (zh) 一种装配角度位置传感器的叉车转向桥轮边结构
CN202765111U (zh) 一体式驾驶室翻转机构总成
CN201833842U (zh) 一种重型汽车独立悬架的下摆臂总成
CN202557692U (zh) 电动车后平叉
CN208216831U (zh) 搭载轮毂电机的悬架的前转向节
CN201923267U (zh) 平叉结构及其摩托车
CN208036403U (zh) 一种轻质铝合金转向节
CN202764633U (zh) 多功能悬架支座
CN202071655U (zh) 稳定杆衬套结构
CN112172428A (zh) 一种非公路矿用自卸汽车的双叉臂式前悬架
CN204197019U (zh) 转向桥总成
CN210554022U (zh) 平衡悬架
CN216070357U (zh) 一种摇臂机构和倒三轮车
CN220281593U (zh) 一种新型后平叉
CN212149004U (zh) 一种汽车转向节
CN220615383U (zh) 一种前桥动力总成
CN213676888U (zh) 整体式梯形转向机构的转向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4

Address after: Green Ting Road Yuhang District Cang Qian street of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100 No. 1 Building 1 room 146

Co-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Longxin Engine Co., Ltd.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Qiulo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reen Ting Road Yuhang District Cang Qian street of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100 No. 1 Building 1 room 146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Qiulong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