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882229U -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 Google Patents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882229U
CN205882229U CN201620806997.4U CN201620806997U CN205882229U CN 205882229 U CN205882229 U CN 205882229U CN 201620806997 U CN201620806997 U CN 201620806997U CN 205882229 U CN205882229 U CN 205882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power interface
power
pin foo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069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辜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069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882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882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882229U/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82259 priority patent/WO2018018971A1/zh
Priority to EP17833277.1A priority patent/EP3483987B1/en
Priority to US16/230,406 priority patent/US11063385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4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different pieces being moulded, cemented, welded, e.g. ultrasonic, or swaged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5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presenting a contact carrying strip, e.g. edge-like stri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88Arrangements for 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forming a right ang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6Pin or blade contacts for sliding co-operation on one side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01R24/62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1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lephon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89Non-printed conn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其中,电源接口包括:插接壳体;和插接主体,插接主体设在插接壳体内,插接主体适于与电路板连接且包括至少一对电源pin脚,每对电源pin脚中包括两个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电源子pin脚;和中间贴片,中间贴片夹设在两个电源子pin脚之间,中间贴片具有靠近电源pin脚的前端的头部和靠近电源pin脚后端的尾部,头部上设有镂空部,镂空部内具有加强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接口,可以保证连接线与电源接口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中间贴片的头部设置镂空部,并在镂空部231内设置加强筋,不但可以节约中间贴片的材料,还可以提高中间贴片的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通讯工具。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方面,研发人员不断对手机的性能进行改进、提升;另一方面,对手机的外观造型也不断改进、优化。手机的充电连接座是手机的重要组成部件,一方面,在对手机充电时,需通过连接座对手机进行充电;另一方面,通过连接座可以进行手机与其他设备间进行数据的传输。然而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杂物、碎屑会进入连接座,难以清理并影响了手机的充电和数据传输性能,甚至造成使用故障,并且,在频繁拔插连接线的过程中,会造成连接座的松动,导致连接不稳定,影响电池及手机使用寿命,另外,连接座设置在手机的外部,对手机的外观有重要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电源接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包括上述电源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包括:插接壳体;和插接主体,所述插接主体设在所述插接壳体内,所述插接主体适于与电路板连接且包括至少一对电源pin脚,每对所述电源pin脚中包括两个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电源子pin脚;和中间贴片,所述中间贴片夹设在两个所述电源子pin脚之间,所述中间贴片具有靠近所述电源pin脚的前端的头部和靠近所述电源pin脚后端的尾部,所述头部上设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内具有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通过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电源子pin脚之间设置中间贴片,可以对电源子pin脚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当连接线插入电源接口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电源子pin脚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偏离而造成连接线与电源接口接触不良,从而保证连接线与电源接口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中间贴片的头部设置镂空部,并在镂空部231内设置加强筋,不但可以节约中间贴片的材料,还可以提高中间贴片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筋沿左右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头部具有朝向远离插接主体凸出的加强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起位于所述头部的侧壁面和/或前端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间贴片的中部具有避让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尾部具有翻边,所述电源pin脚中的其中一个适于被所述翻边包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尾部具有镂空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包胶部,所述中间贴片和所述插接主体被所述包胶部包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一个所述电源子pin脚包括拓宽段,所述拓宽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插接主体的数据pin脚的横截面积以增加所述电源子pin脚的电流载荷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拓宽段的、靠近所述电源子pin脚前端的位置处设有凹陷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电源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电源子pin脚之间设置中间贴片,可以对电源子pin脚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当连接线插入电源接口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电源子pin脚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偏离而造成连接线与电源接口接触不良,从而保证连接线与电源接口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中间贴片的头部设置镂空部,并在镂空部231内设置加强筋,不但可以节约中间贴片的材料,还可以提高中间贴片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具有上述所述的电源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通过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电源子pin脚之间设置中间贴片,可以对电源子pin脚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当连接线插入电源接口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电源子pin脚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偏离而造成连接线与电源接口接触不良,从而保证连接线与电源接口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中间贴片的头部设置镂空部,并在镂空部内设置加强筋,不但可以节约中间贴片的材料,还可以提高中间贴片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内的中间贴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的再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的又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的又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C处的放大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的电源子pin脚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源接口100,
插接壳体1,第一挡板11,止挡凸起部111,
插接主体2,电源pin脚21,电源子pin脚211,拓宽段2111,凹陷部2112,
数据pin脚22,
中间贴片23,镂空部231,加强筋232,加强凸起233,避让凹槽234,翻边235,加宽部236,
包胶部24,第一包胶部241,嵌入凸起2411,第二包胶部242,嵌入凹槽2421,卡接凸缘2422,卡接凹槽2423,
电路板25,第一焊盘251,第二焊盘252,
第二挡板3,缝隙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100。需要说明的是,电源接口100可以为用于充电或数据传输的接口,其可以设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其他具有可充电功能的移动终端,电源接口100可以与相应的电源适配器电连接以实现电信号、数据信号的通信连接。
如图1-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100,包括插接壳体1、插接主体2和中间贴片23。
具体而言,插接主体2设在插接壳体1内,插接主体2适于与电路板25连接且包括至少一对电源pin脚21,每对电源pin脚21中包括两个在上下方向(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电源子pin脚211。中间贴片23夹设在两个电源子pin脚211之间,中间贴片23具有靠近电源pin脚21的前端(如图1所示的前端)的头部和靠近电源pin脚21后端(如图1所示的后端)的尾部,头部上设有镂空部231,镂空部231内具有加强筋232。中间贴片23可以起到支撑电源子pin脚211的作用,防止当连接线插入电源接口100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电源子pin脚211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偏离而造成连接线与电源接口100接触不良,从而保证连接线与电源接口10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另外,中间贴片23的头部设有镂空部231,可以节省中间贴片23的材料,同时,在镂空部231设置加强筋232,可以提高中间贴片23的结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电源接口100可以设在移动终端上,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的内部可以设有电池,外部电源可以通过电源接口100对电池进行充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100,通过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电源子pin脚211之间设置中间贴片23,可以对电源子pin脚211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当连接线插入电源接口100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电源子pin脚211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偏离而造成连接线与电源接口100接触不良,从而保证连接线与电源接口10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中间贴片23的头部设置镂空部231,并在镂空部231内设置加强筋232,不但可以节约中间贴片23的材料,还可以提高中间贴片23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至少一个电源子pin脚211包括拓宽段2111,拓宽段2111的横截面积大于插接主体2的数据pin脚22的横截面积以增加电源子pin脚211的电流载荷量,从而可以提高电流的传输速度,使电源接口100具有快速充电的功能,进而可以提升电池的充电效率。
可选地,如图11所示,拓宽段2111的横截面积为S,S≥0.09805mm2。经过实验验证,当S≥0.09805mm2时,电源子pin脚211的电流载荷量至少为10A,由此可以通过提升电源子pin脚211的电流载荷量来提高充电效率。经过进一步的试验验证,当S=0.13125mm2时,电源子pin脚211的电流载荷量为12A或以上,由此可以提升充电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电源子pin脚211的厚度为D,D满足:0.1mm≤D≤0.3mm。经过实验验证,当0.1mm≤D≤0.3mm时,电源子pin脚211的电流载荷量至少为10A,由此可以通过提升电源子pin脚211的电流载荷量来提高充电效率。经过进一步的试验验证,当D=0.25mm时,可电源子pin脚211的电流载荷量为12A或以上,由此可以提升充电效率。
如图9-图11所示,电源子pin脚211具有适于与电源适配器电连接的接触面,在电源子pin脚211的宽度方向(如图11所示的左右方向)上,接触面的宽度为W,W满足:0.24mm≤W≤0.32mm。经过实验验证,当0.24mm≤W≤0.32mm时,电源子pin脚211的电流载荷量至少为10A,由此可以通过提升电源pin子脚211的电流载荷量来提高充电效率。经过进一步的试验验证,当W=0.25mm时,可以大幅提升电源子pin脚211的电流载荷量,电源子pin脚211的电流载荷量为12A或以上,从而可以提升充电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拓宽段2111可以位于电源子pin脚211的中部。由此,可以优化多个电源子pin脚211和多个数据pin脚22的布局,充分利用电源接口100的空间,从而可以提高电源接口100的结构紧凑程度和合理性。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拓宽段2111的、靠近所述电源子pin脚211前端的位置处设有凹陷部2112。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源接口100进行快速充电时,具有拓宽段2111的电源子pin脚211可以用于承载较大的充电电流;当电源接口100进行普通充电时,拓宽段2111上的凹陷部2112可以避免电源子pin脚211与电源适配器上的对应pin脚接触。由此,可以使本实施例中的充电接口适用于不同的电源适配器。例如,当电源接口100进行快速充电时,电源接口100可以与相应的具有快速功能的电源适配器电连接;当电源接口100进行普通充电时,电源接口100可以与相应的普通电源适配器电连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快速充电可以指充电电流大于等于2.5A的充电状态;普通充电可以指充电电流小于2.5A的充电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和图6所示,电源接口100还包括包胶部24,中间贴片23和插接主体2被包胶部24包裹。其中包胶部24可以为由绝缘导热材料制成。包胶部24可以起到固定中间贴片23以及插接主体2上的电源pin脚21和数据pin脚22的目的,从而保证电源适配器的连接线与电源接口10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其中,包胶部24包括第一包胶部241和第二包胶部242,第一包胶部241和第二包胶部242相互配合,第二包胶部242上设有多个嵌入凹槽2421,第一包胶部241上设有多个嵌入凸起2411,嵌入凹槽2421与嵌入凸起2411一一对应且相互配合以增加第一包胶部241和第二包胶部24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加强筋232沿左右方向延伸。由此,可以加强中间贴片23的结构强度。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加强筋232还可以沿前后方向延伸,或者加强筋232的延伸方向与左右方向成一定的角度,只要能够实现加强中间贴片23的结构强度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头部具有朝向远离插接主体2凸出的加强凸起233。加强凸起233可以增加中间贴片23与包胶部24的接触面积,提高中间贴片23与包胶部24之间的附着力,使中间贴片23和包胶部24之间连接更加稳固,从而可以通过包胶部24更好的将中间贴片23和插接主体2固定在一起。
可选地,如图3所示,加强凸起233位于头部的侧壁面和/或前端面上。例如,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头部的前端面上设有加强凸起233,头部的左侧壁上也设有加强凸起233。由此,可以增加中间贴片23与包胶部24的接触面积,提高中间贴片23与包胶部24之间的附着力,使中间贴片23和包胶部24之间连接更加稳固,从而可以通过包胶部24更好的将中间贴片23和插接主体2固定在一起。
如图3所示,为增加中间贴片23的弹性,中间贴片23的中部具有避让凹槽234。由此,当中间贴片23向上或下偏离时,可以很快的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便于下次电源适配器的电源线与电源接口100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尾部具有翻边235,一对电源pin脚21中的其中一个适于被翻边235包裹。一方面,翻边235可以增加中间贴片23与包胶部24的接触面积,提高中间贴片23与包胶部24之间的附着力,使中间贴片23和包胶部24之间连接更加稳固,从而可以通过包胶部24更好的将中间贴片23和插接主体2固定在一起。另一方面,翻边235还可以起到保护电源pin脚21的作用。
另外,如图3所示,尾部具有镂空部231。由此可以进一步的节约中间贴片23的材料。当然,为确保中间贴片23的结构强度,镂空部231内可以设置加强筋23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尾部与插接壳体1间隔开且与插接主体2连接。尾部与插接壳体1间隔开可以避免对天线信号产生干扰,保证传输的质量和传输的速度。另外,尾部与插接壳体1均与插接主体2连接,可以将中间贴片23、插接壳体1和插接主体2三者连接在一起,提高中间贴片23、插接壳体1和插接主体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1和图5所示,插接主体2的电路板25上设有间隔开的第一焊盘251和第二焊盘252,插接壳体1与第一焊盘251焊接,尾部与第二焊盘252焊接。由此,可以将插接壳体1和中间贴片23与电路板25连接在一起,从而将插接主体2与电路板25牢固的固定在一起,防止插接主体2上的电源pin脚21与电路板25发生分离,从而保证电源接口100工作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插接壳体1内设有第一挡板11,插接主体2上设有卡接凸缘2422,电源接口100还包括第二挡板3,第二挡板3位于插接壳体1内且与插接壳体1连接,第二挡板3与第一挡板11间隔开,卡接凸缘2422夹设在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3之间。由此,通过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3可以将插接主体2固定于插接壳体1内,防止插接主体2沿插接壳体1的上下方向移动,防止插接主体2由插接壳体1内脱离,从而当电源适配器的连接线插入电源接口100时,可以提高连接线与电源接口10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可选地,插接壳体1与第二挡板3均为金属件,第二挡板3与插接壳体1焊接。金属件的结构强度较大,可以提高电源接口100的结构强度,防止电源接口100在长时间使用之后或频繁的插拔之后出现变形等情况。另外,由于插接壳体1内部空间有限,第二挡板3与插接壳体1焊接连接,可以简化加工和装配的工艺,节约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地,第二挡板3为不锈钢件。由此,可以避免第二挡板3生锈,防止第二挡板3上的铁锈等影响插接主体2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保证电源接口100工作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二挡板3与插接壳体1之间具有缝隙31,缝隙31内设有胶粘层。一方面,粘胶层可以将第二挡板3与插接壳体1进一步地粘结在一起,提高第二挡板3与插接壳体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粘胶层具有防水的作用,防止液体通过电源接口100的开口端进入电源接口100内部,损坏电源接口100内部的电路板25等,从而保证电源接口100工作的可靠性。
具体地,粘胶层为点胶层。点胶是一种工艺,是把电子胶水、油或者其他液体涂抹、灌封、点滴到产品上,让产品起到黏贴、灌封、绝缘、固定、表面光滑等作用。一方面,点胶层可以将第二挡板3与插接壳体1进一步地粘结在一起,提高第二挡板3与插接壳体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点胶层具有防水的作用,防止液体通过电源接口100的开口端进入电源接口100内部,损坏电源接口100内部的电路板25等,从而保证电源接口100工作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7所示,第二挡板3沿插接主体2的周向方向延伸。一方面,可以增强第二挡板3与壳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加强第二挡板3对插接主体2的固定效果。从而保证插接主体2牢固地固定在插接壳体1内,提高电源接口100与电源适配器的电源线连接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二挡板3为多个。由此便于第二挡板3的加工。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二挡板3可以沿插接壳体1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多个第二挡板3还可以组成一个环形挡板。多个第二挡板3分别与插接壳体1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对插接主体2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7所示,第一挡板11沿插接主体2的周向方向延伸。由此,可以加强第一挡板11对插接主体2的固定效果。可选地,第一挡板11的朝向第二挡板3的壁面上设有止挡凸起部111,止挡凸起部111嵌入至卡接凸缘2422上。由此,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3在固定插接主体2沿插接壳体1的上下方向移动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卡接凸缘2422和止挡凸起部111的配合,避免插接主体2在插接壳体1内发生晃动,从而保证电源接口100工作的可靠性。
下面参照图1-图11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为方便描述,以电源接口100为Type-C为例。Type-C接口全称为USB Type-C接口,它是一种接口形式,是USB标准化组织为了解决USB接口长期以来物理接口规范不统一,电能只能单向传输等弊端而制定的全新数据、视频、音频、电能传输接口规范。
Type-C的特点在于:标准的设备都可以通过接口规范中的CC引脚来向连接的另一方宣称自己占用VBUS的意愿(即传统USB的正端连接线),较强意愿的一方最终向VBUS输出电压和电流,另一方则接受VBUS总线的供电,或者仍然拒绝接受供电,但不影响传输功能。为了能够更方面的使用这个总线定义。Type-C接口芯片(例如LDR6013),一般把设备分为四种角色:DFP、Strong DRP、DRP、UFP。这四种角色占用VBUS总线的意愿依次递减。
其中,DFP相当于适配器,会持续想要向VBUS输出电压,Strong DRP相当于移动电源,只有当遇上适配器时,才放弃输出VBUS。DRP相当于手机,正常情况下,都期待对方给自己供电,但是遇上比自己还弱的设备时,则也勉为其难的向对方输出,UFP是不对外输出电能的,一般为弱电池设备,或者无电池设备,例如蓝牙耳机。USB Type-C支持正反插,由于正反两面一共具有四组电源和地,在功率支持上又可大幅度的提升。
本实施例中的电源接口100可以为USB Type-C接口,其可以适用于具有快速充电功能的电源适配器,也适用于普通电源适配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快速充电可以指充电电流大于2.5A的充电状态;普通充电可以指充电电流小于等于2.5A的充电状态。也就是说,当利用具有快速充电功能的电源适配器给电源接口100充电时,充电电流大于等于2.5A或者额定输出功率不小于15W;当利用普通电源适配器给电源接口100充电时,充电电流小于2.5A或者额定输出功率小于15W。
具体地,如图1-图8所示,电源接口100包括插接壳体1、插接主体2、中间贴片23、包胶部24。插接主体2设在插接壳体1内,插接主体2适于与电路板25连接且包括四对电源pin脚21,每对电源pin脚21包括两个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的电源子pin脚211。中间贴片23设在两个电源子pin脚211之间,可以防止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电源子pin脚211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偏离而造成电源适配器的连接线与电源接口100接触不良。中间贴片23和插接主体2被包胶部24包裹。
其中,包胶部24可以为由绝缘导热材料制成。包胶部24可以起到固定中间贴片23以及插接主体2上的电源pin脚21和数据pin脚22的目的,从而保证电源适配器的连接线与电源接口10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包胶部24包括第一包胶部241和第二包胶部242,第二包胶部242上设有多个嵌入凹槽2421,第一包胶部241上设有多个嵌入凸起2411,嵌入凹槽2421与嵌入凸起2411一一对应且相互配合以增加第一包胶部241和第二包胶部24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如图3所示,中间贴片23具有靠近电源pin脚21前端的头部和靠近电源pin脚21后端的尾部。头部上设有镂空部231,镂空部231内设置有加强筋232,加强筋232沿左右方向延伸,不但可以节约中间贴片23的材料,还可以加强中间贴片23的强度。头部的前端面和左侧壁上具有朝向远离插接主体2凸出的加强凸起233。加强凸起233可以增加中间贴片23与包胶部24的接触面积,提高中间贴片23与包胶部24之间的附着力,使中间贴片23和包胶部24之间连接更加稳固,从而可以通过包胶部24更好的将中间贴片23和插接主体2固定在一起。
如图3所示,中间贴片23的中部具有避让凹槽234,当中间贴片23向上或下偏离时,可以很快的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尾部具有翻边235,电源pin脚21中的一个适于被翻遍包裹。翻边235可以增加中间贴片23与包胶部24的接触面积,还可以起到保护电源pin脚21的作用。尾部具有加宽部236,加宽部236具有镂空部231,可以进一步的节约中间贴片23的材料。
另外,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尾部与插接壳体1间隔开且与插接主体2连接以避免对天线信号产生干扰,保证传输的质量和传输的速度,插接主体2的电路板25上设有间隔开的第一焊盘251和第二焊盘252,插接壳体1与第一焊盘251焊接,尾部与第二焊盘252连接以将插接壳体1和中间贴片23与电路板25连接在一起,从而将插接主体2与电路板25牢固的固定在一起,防止插接主体2上的电源pin脚21与电路板25发生分离,从而保证电源接口100工作的可靠性。
如图2所示,至少一个电源子pin脚211包括拓宽段2111,拓宽段2111的横截面积大于插接主体2的数据pin脚22的横截面积以增加电源子pin脚211的电流载荷量,从而可以提高电流的传输速度,使电源接口100具有快速充电的功能,进而可以提升电池的充电效率。拓宽段2111的、靠近电源子pin脚211前端的位置处设有凹陷部2112。当电源接口100进行快速充电时,具有拓宽段2111的电源子pin脚211可以用于承载较大的充电电流;当电源接口100进行普通充电时,拓宽段2111上的凹陷部2112可以避免电源子pin脚211与电源适配器上的对应pin脚接触。
其中,如图11所示,电源子pin脚211的厚度为D,拓宽段2111的横截面积为S,经过实验验证,当D=0.25mm,S=0.13125mm2时,电源子pin脚211的电流载荷量至少为12A,从而可以提升充电效率。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当W=0.25mm时,电源子pin脚211的电流载荷量可以为14A或以上,从而可以提升充电效率。
另外,如图4-图8所示,插接壳体1内设有第一挡板11,第二包胶部242上设有卡接凸缘2422,电源接口100还包括第二挡板3,第二挡板3位于插接壳体1内且与插接壳体1连接,第二挡板3与第一挡板11间隔开,卡接凸缘2422夹设在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3之间。由此,通过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3可以将第二包胶部242固定于插接壳体1内,从而将插接主体2固定于插接壳体1内,防止插接主体2沿插接壳体1的上下方向移动。
其中,插接壳体1与第二挡板3均为金属件且第二挡板3为不锈钢件,第二挡板3与插接壳体1通过点焊连接。金属件的结构强度较大,可以提高电源接口100的结构强度,由于插接壳体1内部空间有限,第二挡板3与插接壳体1焊接连接,可以简化加工和装配的工艺,节约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第二挡板3与插接壳体1之间还具有缝隙31,缝隙31内设有点胶层。一方面,点胶层可以将第二挡板3与插接壳体1进一步地粘结在一起,提高第二挡板3与插接壳体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点胶层具有防水的作用,防止液体通过电源接口100的开口端进入电源接口100内部,损坏电源接口100内部的电路板25等,从而保证电源接口100工作的可靠性。第二挡板3为两个,两个第二挡板3均沿插接壳体1的周向方向延伸,两个第二挡板3构成一个环形挡板。由此,可以增强第二挡板3与插接壳体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还可以简化第二挡板3的结构。
第一挡板11沿插接主体2的周向方向延伸以加强第一挡板11对插接主体2的固定效果。第一挡板11的朝向第二挡板3的壁面上设有止挡凸起部111,止挡凸起部111嵌入至相邻两卡接凸缘2422之间的卡接凹槽2423内以通过卡接凸缘2422和止挡凸起部111的配合,避免插接主体2在插接壳体1内发生晃动,从而保证电源接口100工作的可靠性。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100的制造方法。其中电源接口100为上述电源接口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100的制造方法,包括:
S10:加工插接壳体1;
S20:将插接主体2安装至插接壳体1内;
S30:将第二挡板3焊接在插接壳体1的内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接口100的制造方法,可以将插接主体2固定于插接壳体1内,保证电源接口100工作的可靠性。
其中,步骤S10中的插接壳体1为注塑件,第一挡板11注塑形成在插接壳体1的内壁上。由此便于插接壳体1和第一挡板11的加工。步骤S30中,第二挡板3与插接壳体1通过点焊连接。点焊是一种高速、经济的连接方法。是把焊件在接头处接触面上的个别点焊接起来。
另外,第二挡板3与插接壳体1的内壁具有缝隙31。电源接口100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在缝隙31内设置胶粘层,由此可以将第二挡板3与壳体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并能防止液体进入电源接口100的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源接口100。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电源接口100实现电信号、数据信号的传递。例如,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电源接口100与电源适配器电连接以实现充电或数据传输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通过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电源子pin脚211之间设置中间贴片23,可以对电源子pin脚211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当连接线插入电源接口100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电源子pin脚211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偏离而造成连接线与电源接口100接触不良,从而保证连接线与电源接口10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中间贴片23的头部设置镂空部231,并在镂空部231内设置加强筋232,不但可以节约中间贴片23的材料,还可以提高中间贴片23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电源适配器具有上述所述的电源接口100。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电源接口100实现电信号、数据信号的传递。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适配器,通过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电源子pin脚211之间设置中间贴片23,可以对电源子pin脚211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当连接线插入电源接口100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的两个电源子pin脚211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偏离而造成连接线与电源接口100接触不良,从而保证连接线与电源接口10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中间贴片23的头部设置镂空部231,并在镂空部231内设置加强筋232,不但可以节约中间贴片23的材料,还可以提高中间贴片23的结构强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接壳体;和
插接主体,所述插接主体设在所述插接壳体内,所述插接主体适于与电路板连接且包括至少一对电源pin脚,每对所述电源pin脚中包括两个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电源子pin脚;和
中间贴片,所述中间贴片夹设在两个所述电源子pin脚之间,所述中间贴片具有靠近所述电源pin脚的前端的头部和靠近所述电源pin脚后端的尾部,所述头部上设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内具有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沿左右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具有朝向远离插接主体凸出的加强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起位于所述头部的侧壁面和/或前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贴片的中部具有避让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具有翻边,所述电源pin脚中的其中一个适于被所述翻边包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具有镂空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包胶部,所述中间贴片和所述插接主体被所述包胶部包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电源子pin脚包括拓宽段,所述拓宽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插接主体的数据pin脚的横截面积以增加所述电源子pin脚的电流载荷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宽段的、靠近所述电源子pin脚前端的位置处设有凹陷部。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接口。
12.一种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接口。
CN201620806997.4U 2016-07-27 2016-07-27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Active CN205882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06997.4U CN205882229U (zh) 2016-07-27 2016-07-27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PCT/CN2017/082259 WO2018018971A1 (zh) 2016-07-27 2017-04-27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EP17833277.1A EP3483987B1 (en) 2016-07-27 2017-04-27 Power interface, mobile terminal, and power adapter
US16/230,406 US11063385B2 (en) 2016-07-27 2018-12-21 Power interface, mobile terminal, and power adapt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06997.4U CN205882229U (zh) 2016-07-27 2016-07-27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882229U true CN205882229U (zh) 2017-01-11

Family

ID=57699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06997.4U Active CN205882229U (zh) 2016-07-27 2016-07-27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3385B2 (zh)
EP (1) EP3483987B1 (zh)
CN (1) CN205882229U (zh)
WO (1) WO201801897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18971A1 (zh) * 2016-07-27 2018-0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WO2018018973A1 (zh) * 2016-07-27 2018-0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WO2018018972A1 (zh) * 2016-07-27 2018-0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电源适配器、电源接口及其制造方法
CN108233131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适配器的usb转接头及用于检测适配器的辅助工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27337B2 (en) 2015-02-06 2019-06-18 Masimo Corporation Fold flex circuit for LNOP
CN107431301B (zh) * 2015-02-06 2021-03-30 迈心诺公司 与医疗传感器一起使用的具有伸缩针的连接器组件
CN206116685U (zh) * 2016-07-27 2017-04-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CN205960264U (zh) * 2016-07-27 2017-02-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TWI824244B (zh) * 2020-06-04 2023-12-01 貝爾威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US11611177B2 (en) * 2021-05-24 2023-03-21 Transcend Information, Inc. USB type-C male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4462B2 (en) * 2000-04-18 2002-09-24 Kings Electronics Co., Inc. HDTV camera cable connector
TWM447609U (zh) * 2012-07-20 2013-02-21 Speedtech Corp 傳輸高頻訊號之高密度連接器結構
TWI593199B (zh) * 2013-01-08 2017-07-21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US9502821B2 (en) * 2013-07-19 2016-11-22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466930B2 (en) * 2013-07-19 2016-10-11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810640B (zh) * 2014-01-28 2017-07-2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Usb接口和移动终端
JP6342185B2 (ja) * 2014-03-07 2018-06-1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I504082B (zh) * 2014-04-21 2015-10-1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plug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064910B (zh) * 2014-06-10 2016-08-24 东莞市泰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频插座连接器、高频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JP6293596B2 (ja) * 2014-07-08 2018-03-1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04216267U (zh) * 2014-07-15 2015-03-1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6280001B2 (ja) * 2014-08-22 2018-02-14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04179381U (zh) * 2014-11-13 2015-02-25 莫列斯公司 电连接装置
CN104466466A (zh) * 2014-12-09 2015-03-25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表面焊接式usb插座连接器
CN104538759A (zh) * 2014-12-19 2015-04-22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US9865962B2 (en) * 2015-02-06 2018-01-09 Shenzhen Ever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waterproof func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4538336U (zh) 2015-04-28 2015-08-05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凹陷槽的USB Type C防水连接器
CN104852204B (zh) * 2015-05-05 2024-03-29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204732558U (zh) * 2015-05-16 2015-10-28 东莞杰思实业有限公司 Usb连接器
CN104882696A (zh) * 2015-06-05 2015-09-02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ypeC的USB连接器
CN106356678A (zh) * 2015-07-16 2017-01-25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204966770U (zh) * 2015-07-25 2016-01-1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5048148A (zh) * 2015-08-06 2015-11-11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5337108B (zh) * 2015-08-12 2018-02-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5178096U (zh) * 2015-09-17 2016-04-20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204966736U (zh) 2015-09-23 2016-01-13 东莞泰硕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USB Type C连接器
CN205282692U (zh) 2015-10-15 2016-06-01 东莞市勒姆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CN105703157A (zh) * 2016-01-22 2016-06-2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9768567B2 (en) * 2015-12-31 2017-09-19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7204527B (zh) * 2016-03-17 2019-11-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7293874A (zh) * 2016-04-11 2017-10-24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CN107404032A (zh) * 2016-05-20 2017-11-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465014B (zh) * 2016-06-06 2019-07-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7516798A (zh) * 2016-06-17 2017-12-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10170863B2 (en) * 2016-06-22 2019-01-01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6025630A (zh) * 2016-06-22 2016-10-1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11646B (zh) * 2016-07-12 2020-07-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6252924B (zh) * 2016-07-27 2018-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适配器、移动终端、电源接口及其制造方法
CN205882229U (zh) * 2016-07-27 2017-0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CN205882211U (zh) * 2016-07-27 2017-0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CN106025615B (zh) * 2016-07-27 2018-06-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适配器、移动终端、电源接口及其制造方法
CN109149186B (zh) * 2017-06-19 2021-02-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18971A1 (zh) * 2016-07-27 2018-0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WO2018018973A1 (zh) * 2016-07-27 2018-0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WO2018018972A1 (zh) * 2016-07-27 2018-0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电源适配器、电源接口及其制造方法
US10673163B2 (en) 2016-07-27 2020-06-0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ower interface, mobile terminal,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855008B2 (en) 2016-07-27 2020-12-0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obile terminal, power interfa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wer interface
CN108233131A (zh) * 2017-12-29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适配器的usb转接头及用于检测适配器的辅助工装
CN108233131B (zh) * 2017-12-29 2023-08-25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适配器的usb转接头及用于检测适配器的辅助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83987A4 (en) 2019-07-24
US20190123474A1 (en) 2019-04-25
WO2018018971A1 (zh) 2018-02-01
US11063385B2 (en) 2021-07-13
EP3483987B1 (en) 2021-10-20
EP3483987A1 (en) 2019-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82229U (zh)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CN205882211U (zh)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CN108258180A (zh) 集流构件和电池
KR100835743B1 (ko) 2차 전지용 배터리팩
CN205960252U (zh)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06025615B (zh) 电源适配器、移动终端、电源接口及其制造方法
CN106252924B (zh) 电源适配器、移动终端、电源接口及其制造方法
CN106025616A (zh)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CN205882260U (zh)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CN110233283A (zh) 高能量密度二次锂离子电池
CN205882228U (zh)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CN201838632U (zh) 压接式电池、电池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CN205882208U (zh)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CN205960247U (zh)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CN217089624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106025672A (zh) 移动终端、电源适配器、电源接口及其制造方法
CN205960255U (zh)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US10811793B2 (en) Mobile terminal, power adapter and power interface
CN207994136U (zh) 一种带有信号连接片的插拔式电源连接装置
CN216850440U (zh)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应用该连接器端子的带接口充电电池
KR20010056041A (ko) 배터리의 연결단자
CN111463373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1342113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
CN215008640U (zh) 一种电池包接触片结构
CN215221072U (zh) 母座防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