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4244B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4244B
TWI824244B TW110117407A TW110117407A TWI824244B TW I824244 B TWI824244 B TW I824244B TW 110117407 A TW110117407 A TW 110117407A TW 110117407 A TW110117407 A TW 110117407A TW I824244 B TWI824244 B TW I8242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al connector
row
terminal group
pow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7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7710A (zh
Inventor
廖炎璋
Original Assignee
貝爾威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貝爾威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貝爾威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7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7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4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424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7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surface mount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0Pins, blades, or sockets shaped, or provided with separate member, to retain co-operating parts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3Bases or cases for heavy duty; Bases or cases for high voltage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corona or arc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forming a right angle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金屬板、第一及第二排端子組件。第一排端子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信號端子。第二排端子組件包括第二電源端子組、第二接地端子組及至少一第二信號端子。金屬板的簍空區在與金屬板平行的投影面上具有第一投影區域,第二電源端子組的接觸區在投影面上具有與第一投影區域重疊的第二投影區域。第一投影區域包含相對的第一邊線及第二邊線,第二投影區域包含相對的第三邊線及第四邊線,第一邊線與第三邊線之間具有第一投影間距,第二邊線與第四邊線之間具有第二投影間距,第一投影間距與第二投影間距皆大於或等於0.2mm。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特別是涉及一種避免電弧效應造成結構損壞的電連接器。
首先,當電連接器與外部端子或外部連接件之間進行插接、脫離與使用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電弧效應。電弧效應是指由於導體尖端周圍的空氣被導體產生的電場電離,使得電流通過了通常狀態下的絕緣介質(例如空氣)的現象。電弧會對輸電系統、配電系統以及電子設備造成損害,例如對插頭端子與插座端子造成損壞,進而影響導電性能。
故,如何通過結構設計的改良,來減少電弧效應的產生或避免電弧損壞電連接器的內部結構,來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為該領域所欲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電連接器。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金屬板、第一排端子組件以及第二排端子組件。金屬板開設出一簍空區。第一排端子組件設置在金屬板的一側面,第一排 端子組件包含至少一第一信號端子。第二排端子組件設置在金屬板的另一側面,第二排端子組件與第一排端子組件彼此相對,第二排端子組件包括一第二電源端子組、一第二接地端子組以及至少一第二信號端子。第二電源端子組的一接觸區於與一對接電連接器對接時與對接電連接器的一端子組物理接觸。簍空區在與金屬板平行的一投影面上具有一第一投影區域,第二電源端子組的接觸區在投影面上具有一第二投影區域,第二投影區域重疊於第一投影區域,第一投影區域包含相對的一第一邊線及一第二邊線,第二投影區域包含相對的一第三邊線及一第四邊線,第一邊線與第三邊線之間具有一第一投影間距,第二邊線與第四邊線之間具有一第二投影間距,第一投影間距與第二投影間距皆大於或等於0.2mm。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另外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金屬板、第一排端子組件及第二排端子組件。金屬板以一交界線區隔出一屏蔽段以及一電弧抑制段,交界線沿著一插接方向延伸,金屬板包含一主體部,主體部位於屏蔽段。第一排端子組件設置在金屬板的一側面,第一排端子組件包含至少一第一信號端子,至少一第一信號端子沿著插接方向延伸。第二排端子組件設置在金屬板的另一側面,第二排端子組件與第一排端子組件彼此相對,第二排端子組件包括一第二電源端子組、一第二接地端子組以及至少一第二信號端子。第二電源端子組、第二接地端子組以及至少一第二信號端子沿著插接方向延伸且沿著一排列方向排列配置,排列方向與插接方向垂直。第二接地端子組、至少一第一信號端子、至少一第二信號端子位於屏蔽段,第二電源端子組位於電弧抑制段。第二電源端子組的一接觸區於與一對接電連接器對接時,與對接電連接器的一端子組物理接觸,且第二電源端子組的接觸區的邊緣與交界線在排列方向上彼此錯開。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電連接器,其能通過“簍空區在與金屬板平行的一投影面上具有一第一投影區域,第二電源端子組的接觸區在投影面上具有一第二投影區域,第二投影區域重疊於第一投影區域,第一投影區域包含相對的一第一邊線及一第二邊線,第二投影區域包含相對的一第三邊線及一第四邊線,第一邊線與第三邊線之間具有一第一投影間距,第二邊線與第四邊線之間具有一第二投影間距,第一投影間距與第二投影間距皆大於或等於0.2mm”以及“第二接地端子組、至少一第一信號端子、至少一第二信號端子位於屏蔽段,至少一第二電源端子位於電弧抑制段”的技術方案,以加大端子周圍的淨空區域,避免電弧效應造成端子周圍結構的損壞。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Z1:電連接器
Z2:對接電連接器
1:金屬板
1M:主體部
10:第一插接部
11:第一側邊
12:第二側邊
13:第三側邊
14:第四側邊
100:簍空區
101:第一開孔
102:第二開孔
103:第三開孔
104、105、106:延伸臂
2:絕緣殼體
21:舌部結構
211:第一板面
212:第二板面
213:第一短邊
214:第二短邊
22:翼部結構
31:第一蓋體
32:第二蓋體
41:上延伸端子
411:上接腳
42:下延伸端子
421:下接腳
5:U型桿件
51:支臂
511:凸部
512:連接部
513:定位部
52:屏蔽板
6:第一殼體
61:本體部
62:開口部
621:溝槽
63:定位孔
7:第二殼體
71:支臂
72:卡接孔
8:第三殼體
81:第二插接部
82:第二卡接孔
9:第四殼體
91:第三插接部
92:第三卡接孔
U1:第一排端子組件
U11:第一電源端子
U12:第一接地端子
U13:第一信號端子
U111、U121、U131:第一區段
U112、U122、U132:第二區段
U113、U123、U133:第三區段
U114、U124、U134:第四區段
U115:第一彎折段
U2:第二排端子組件
U21:第二電源端子
U22:第二接地端子
U23:第二信號端子
U24:偵測端子
U211、U221、U231、U241:第五區段
U212、U222、U232、U242:第六區段
U213、U223、U233、U243:第七區段
U214、U224、U234、U244:第八區段
U215:第二彎折段
L1:第一邊線
L2:第二邊線
L3:第三邊線
L4:第四邊線
D:第一投影間距
D1:第一預定距離
D2:第二預定距離
D3:第二投影間距
D’:最短距離
S1:第一轉折區段
S2:第二轉折區段
B1:電子元件
B11:接地部
B12:端子轉換部
B2:電路板
B21:第一插孔
B22:第二插孔
B23:第三插孔
P1:第一引腳中心距
P2:第二引腳中心距
CL:交界線
SS:屏蔽段
AR:電弧抑制段
P:殘料
P’:凸區
X、Y、Z:坐標軸
圖1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金屬板、第一排端子組件及第二排端子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金屬板、第一排端子組件及第二排端子組件的另一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金屬板、第一排端子組件及第二排端子組件的仰視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金屬板、第一排端子組件及第二排端子組件的前視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第一電源端子、第二端子與第一信號 端子的立體示意圖。
圖6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第二電源端子、第二接地端子與第二信號端子與偵測端子的立體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金屬板的立體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第一電源端子、第二電源端子與金屬板的另一實施態樣的立體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第一電源端子、第二電源端子與金屬板的另一實施態樣的另一立體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第一電源端子、第二電源端子與金屬板的簍空區的另一實施態樣的側視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第一電源端子、第二電源端子與金屬板的簍空區的另一實施態樣的俯視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絕緣殼體、第一排端子組件及第二排端子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絕緣殼體、第一排端子組件及第二排端子組件的另一立體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第一蓋體、第二蓋體、絕緣殼體、第一排端子組件及第二排端子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5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第一蓋體、第二蓋體、絕緣殼體、第一排端子組件及第二排端子組件的另一立體示意圖。
圖16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與對接電連接器對接時的局部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17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U型桿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8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與對接電連接器對接時的另一局部結 構立體示意圖。
圖19為本發明的對接電連接器包含第二殼體的局部立體示意圖。
圖20為本發明的對接電連接器的第二殼體的立體示意圖。
圖21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與對接電連接器對接時的立體示意圖。
圖22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與對接電連接器對接後且插入電路板立體示意圖。
圖23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與對接連接器對接後插入電路板的分解示意圖。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公開有關“電連接器”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本發明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發明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發明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另外,應當可以理解的是,雖然本文中可能會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但這些元件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相鄰”,是指無其他元件設置於兩者之間。
本發明的電連接器將做為屏蔽的金屬板與電源端子彼此之間的 距離增加,使電源端子在接收/傳遞較高電位的電源電壓的同時,避免或控制了與金屬板之間的電弧效應。本發明的電連接器以一交界線區隔出一屏蔽段以及一電弧抑制段而交界線是沿著一插接方向延伸(即交界線可以是非直線,但大抵上平行於插接方向),插接方向是指電連接器與外部的對接電連接器彼此插接時的方向。電連接器內有一金屬板,金屬板的主體部位於屏蔽段來提供屏蔽作用,而接收高電位的電源端子則位於電弧抑制段。金屬板未延伸到電弧抑制段內,或僅有部分延伸臂延伸到電弧抑制段內,使電源端子與主體部及延伸臂間的空間最短距離都大於或等於一預定距離,此預定距離根據所接收的最高電位而定,藉此以避免電弧的產生。以下藉由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電連接器。
參閱圖1至圖4所示,圖1至圖4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金屬板、第一排端子組件及第二排端子組件在不同視角的立體示意圖。本發明提供一種電連接器(關於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完整型態可先參閱圖14與圖15所示),其包括:一金屬板1、一第一排端子組件U1以及一第二排端子組件U2。金屬板1設置在第一排端子組件U1與第二排端子組件U2之間,電性連接一接地電位以提供一屏蔽作用。第一排端子組件U1設置在金屬板1的一側面(即金屬板1上方)。具體來說,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排端子組件U1包括併排設置的第一電源端子組、第一接地端子組以及至少一第一信號端子U13,第一電源端子組包含至少一第一電源端子U11,第一接地端子組包含至少一第一接地端子U12。第二排端子組件U2包括沿著所述排列方向併排設置的第二電源端子組、第二接地端子組以及至少一第二信號端子U23,第二電源端子組包含至少一第二電源端子U21,第二接地端子組包含至少一第二接地端子U22。需說明的是,本發明不以第一電源端子組中的第一電源端子U11數量、第一接地端子組中的第一接地端子U12以及第 一信號端子U13的數量為限。舉例來說,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源端子組中的第一電源端子U11的數量為一個,而第一接地端子組中的第一接地端子U12數量為一個,以及第一信號端子U13為兩個以上,且第一信號端子U13是以成對的形態示出。然而須說明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源端子組中的第一電源端子U11與第一接地端子組中的第一接地端子U12的數量也可為兩個,且第一電源端子組的第一電源端子U11兩兩相鄰,第一接地端子組的第一接地端子U12也兩兩相鄰。同樣地,本發明不以第二電源端子U21、第二接地端子U22以及第二信號端子U23的數量為限。舉例來說,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電源端子組中的第二電源端子U21的數量為兩個,而第二接地端子組中的第二接地端子U22數量為兩個,以及第二信號端子U23皆為兩個以上,且第二電源端子組的第二電源端子U21兩兩相鄰,第二接地端子組的第二接地端子U22也兩兩相鄰。
承上述,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源端子U11、多個第一接地端子U12及多對第一信號端子U13沿著一排列方向併排設置,而至少一第一電源端子U11、至少一第一接地端子U12及至少一第一信號端子U13則是沿著上述的插接方向延伸。須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排列方向是平行X軸,而插接方向則是平行Y軸,因此排列方向垂直於插接方向。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是以多個接地端子U12與多對信號端子U13交錯設置,也就是相鄰的兩個接地端子U12之間設有兩個信號端子U13。每一對信號端子U13用以提供差分信號。另外,插接方向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與一外部的對接電連接器彼此插接時的方向(正Y軸方向)。
繼續參閱圖1至圖4所示,第二排端子組件U2設置在金屬板1的另一側面(即金屬板1的下方),使得第二排端子組件U2與第一排端子組件U1彼此相對。此外,第二排端子組件U2還包括一偵測端子組,其包 含了多個偵測端子U24且彼此兩兩相鄰。在本實施例中,兩個第二電源端子U21、多個接地端子U22、多個信號端子U23及多個偵測端子U24是沿著上述的排列方向(平行X軸)併排交錯設置,且第二電源端子U21、多個接地端子U22、多個信號端子U23及多個偵測端子U24沿著上述的插接方向(平行Y軸)延伸。第二電源端子組電性連接一外部的電源電位,所述外部的電源電位是由外部的對接電連接器提供,電源電位可以是直流或交流電源所提供,其最大電位值大於或等於24V。
接著,參閱圖5與圖6所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上的每一端子(第一排端子組件U1與第二排端子組件U2中的任一端子)沿著插接方向延伸出一接觸區而與對接電連接器的對應端子進行物理接觸。仔細來說,圖5是以一個第一電源端子U11、一個第一接地端子U12及一個第一信號端子U13作為示例,圖6是以一個第二電源端子U21、一個第二接地端子U22、一個第二信號端子U23及一個偵測端子U24作為示例。上述的接觸區即為第一排端子組件U1的每一端子(第一電源端子U11、第一接地端子U12及第一信號端子U13)的第一區段U111~U131,以及第二排端子組件U2的每一端子(第二電源端子U21、第二接地端子U22、信號端子U23及偵測端子U24)的第五區段U211~U241。此外,由圖5及圖6可知,接觸區(第一區段U111~U131、第五區段U211~U241)與正Y軸平行。
繼續參閱圖3及圖4所示,從Z軸方向來看,每一第二電源端子U21的第五區段U211(即接觸區)重疊於金屬板1上的簍空區100。圖3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金屬板、第一排端子組件及第二排端子組件的仰視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金屬板、第一排端子組件及第二排端子組件的前視示意圖。進一步來說,可將圖3視為金屬板1、第一排端子組件U1及第二排端子組件U2投影在同一投影面上的示意圖。換句話說,簍空區100 在與金屬板1平行的一投影面上具有一第一投影區域(第一投影區域即為簍空區100),兩個第二電源端子U21的第五區段U211在投影面上具有一第二投影區域(兩個第二電源端子U21的第五區段U211即為第二投影區域),第二投影區域重疊於第一投影區域。須說明的是,上述的投影面與Z軸垂直,即與金屬板1平行;或者說,投影面與Y軸及X軸組成的XY平面平行。
繼續參閱圖3所示,電連接器可以一交界線CL分成一屏蔽段SS及一電弧抑制段AR,而金屬板1具有一主體部1M,位於所述屏蔽段SS。所述交界線CL沿著一Y軸方向延伸(交界線CL可以是非直線,但大抵上平行於Y軸)。在本實施例中,簍空區100中靠近主體部1M的一第一邊線L1重疊交界線CL。更進一步來說,交界線CL重疊於第一邊線L1並且沿著第一邊線L1劃分出兩側的屏蔽段SS及電弧抑制段AR。金屬板1的至少一延伸臂(可先參見圖7的延伸臂104、105、106)由主體部1M延伸而進入電弧抑制段AR內,並形成簍空區100,然而,本發明不以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金屬板1可以僅具有主體部1M,而無延伸至電弧抑制段AR的任何延伸臂。
繼續參閱圖3及圖4,簍空區100的第一投影區域具有第一邊線L1以及相對於第一邊線L1的一第二邊線L2,第二投影區域具有第三邊線L3以及相對於第三邊線L3的一第四邊線L4。第一邊線L1與第三邊線L3之間具有一第一投影間距D,第二邊線L2與第四邊線L4之間具有一第二投影間距D3,第一投影間距D與第二投影間距D3皆大於或等於0.2mm,更佳為0.3mm或以上。此外,第二電源端子組(包含兩個第二電源端子U21)位於電弧抑制段AR,且兩個第二電源端子U21的第五區段U211的邊緣與交界線CL在所述排列方向上彼此錯開。換句話說,兩個第二電源端子U21的第五區段U211與簍空區100周邊(即主體部1M與延伸臂104、105、106) 之間於空間上的最短距離D’都會大於第一投影間距D。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電源端子組與簍空區100之間的最短距離(即較靠近主體部1M的第二電源端子U21的第五區段U211與簍空區100之間的最短距離)D’,其為0.23mm或以上,更佳為0.34mm或以上。
在本實施例中,除了第一電源端子U11與兩個第二電源端子U21之外,其他端子均位於屏蔽段SS內。也就是說,多個第一接地端子U12、多個第一信號端子U13、多個第二接地端子U22、多個第二信號端子U23及多個偵測端子U24均位於屏蔽段SS內。然而,實際應用時,若電連接器Z1有其他電源端子用以連接較低電位的電源電位(即低於24V),這些低電位的電源端子也可以位於屏蔽段SS而不影響本發明電連接器Z1,可避免電弧效應。
繼續參閱圖1與圖2所示,第一接地端子組與第二接地端子組相鄰所述簍空區100。如圖1所示,第一接地端子組中的一個第一接地端子U12位於屏蔽段SS內且相鄰所述簍空區100,以抑制第一電源端子U11對多個第一信號端子U13的電磁干擾。第一排端子組件U1的其他端子(即多個第一接地端子U12、多個第一信號端子U13)的引腳中心距(Pin Pitch)小於或等於第一電源端子組與第一接地端子組中彼此相鄰的第一電源端子U11與第一接地端子U12的引腳中心距。同樣地,如圖2所示,第二接地端子組相鄰所述簍空區100,以抑制第二電源端子U21對多個第二信號端子U23、多個偵測端子U24的電磁干擾。第二電源端子組與第二接地端子組中彼此相鄰的第二電源端子U21與第二接地端子U22的第二引腳中心距大於第二排端子組件U2的其他端子(即多個第二接地端子U22、多個第二信號端子U23及多個偵測端子U24)的第一引腳中心距(Pin Pitch)。舉例來說,如圖3所示,第二接地端子組(兩個第二接地端子U22)以及至少一第 二信號端子U23以一第一引腳中心距P1排列配置,第二接地端子組與第二電源端子組彼此相鄰且相隔一第二引腳中心距P2,第二引腳中心距P2大於第一引腳中心距P1。換句話說,相鄰交界線(或第一邊線L1)的兩個端子之間的引腳中心距大於等於其他的相鄰兩個端子之間的引腳中心距。進一步來說,相鄰的第二電源端子U21與第二接地端子U22中間省略兩個端子的寬度,因此其引腳中心距為其他引腳中心距的三倍。因此,本發明可以通過移除任二個端子之間的所有端子,而使該二個端子之間的引腳中心距增加,也就是增加後的引腳中心距為其他的引腳中心距的兩倍或以上,而且為整數倍。
第一電源端子組中的端子數量與第二電源端子組中的端子數量是根據所需傳遞的最大電流來決定。此外,可以增加電源端子(第一電源端子或第二電源端子)的寬度來提高最大電流值。也就是說,第一電源端子U11的端子寬度大於或等於第一接地端子U12、第一信號端子U13的端子寬度;第二電源端子U21的端子寬度大於或等於第二接地端子U22、第二信號端子U23、第二偵測端子U24的端子寬度。較佳地,第一電源端子組中的端子數量與相鄰的第一接地端子組的端子數量為相同;第二電源端子組的端子數量與相鄰的第二接地端子組的端子數量為相同。
圖7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金屬板的立體示意圖。金屬板1上開設出一大範圍的簍空區100。簍空區100鄰接金屬板1的主體部1M,並由兩側的延伸臂104、105以及外側的延伸臂106(連接延伸臂104、105)共同圍繞而成。在本實施例,簍空區100為金屬板1上的一簍空的封閉式孔。而實際應用時,簍空區100也可以是簍空的開放式凹口。也就是說,簍空區100的部分周邊由三個延伸臂104、105、106的部分所定義出。
繼續參閱圖3及圖4所示,第一接地端子組相鄰第一電源端子 組設置,即第一電源端子組與任一第一信號端子U13均不相鄰。也就是說,第一電源端子組與任一第一信號端子U13之間定會配置一第一接地端子組。第二接地端子組相鄰第二電源端子組設置,即第二電源端子組與任一第二信號端子U23均不相鄰,也與偵測端子組不相鄰。第二電源端子組與第二接地端子組中相鄰的第二電源端子U21與第二接地端子U22相隔第二預定距離D2。
承上述,偵測端子組相對兩側各設置一個第二信號端子U23。較佳者,偵測端子組包含相鄰的兩個偵測端子U24。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實施例的偵測端子組設置在第二排端子組件U2內,實際應用時也可以設置在第一排端子組件U1內,或者第一排端子組件U1及第二排端子組件U2均設置各自的偵測端子組而不影響偵測端子的偵測作用。
第一電源端子組與第二電源端子組相對設置,且第一電源端子組與第二電源端子組之間相隔一第一預定距離D1,即第一電源端子組與第二電源端子組均位於電弧抑制段AR。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發明的第一預定距離D1大於投影間距D以及最短距離D’,第二預定距離D2大於第一預定距離D1,且第二預定距離D2大於或等於0.6毫米(mm)。舉例來說,第一預定距離D1為0.46毫米(mm),而第二預定距離D2為1.25毫米(mm),但本發明不以為限。藉此,本發明利用第一電源端子組、第二電源端子組易發生電弧的地方增加淨空區的周圍,避免第二電源端子U21在導電時所產生的電弧造成周圍結構的損壞。而且透過上述的距離D2、D1、D’、D遠近的順序,也可以確保若不幸發生電弧,也將電弧發生點進行限定,而降低結構損壞的影響。
復參閱圖7,金屬板1的主體部1M進一步開設多個呈固定間隔排列的第一開孔101、多個呈固定間隔排列的第二開孔102以及多個呈固 定間隔排列的第三開孔103。多個第一開孔101、多個第二開孔102及多個第三開孔103併排設置,其中至少部分的第一開孔101、多個第二開孔102及多個第三開孔103為定位通孔,以做為組裝時的定位之用。此外,金屬板1包括一第一側邊11與相對於第一側邊11的一第二側邊12,以及一第三側邊13與相對於第三側邊13的一第四側邊14。更進一步來說,在金屬板1的第三側邊13與第四側邊14分別向下延伸形成一第一插接部10,而第一側邊11位在兩個第一插接部10之間。第一插接部10係用以連接電路板的接地墊或接地孔,使金屬板1接地而提供屏蔽作用。多個第三開孔103鄰近第一側邊11,多個第一開孔101鄰近第二側邊12,且多個第二開孔102設置在多個第一開孔101與多個第三開孔103之間。
繼續參閱圖5,圖5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第一電源端子、第一接地端子與第一信號端子的立體示意圖。第一排端子組件U1中的每一端子U11~U13(圖5僅各取其一作為示例說明,並非用以限制端子數量)包括一第一區段U111~U131、連接第一區段U111~U131的一第二區段U112~U132、連接第二區段U112~U132的一第三區段U113~U133以及連接第三區段U113~U133的一第四區段U114~U134。第二區段U112~U132連接於第一區段U111~U131與第三區段U113~U133之間,第三區段U113~U133連接於第二區段U112~U132與第四區段U114~U134之間且第三區段U113~U133相對第二區段U112~U132向下彎折,第四區段U114~U134相對第三區段U113~U133向上彎折。另外,第一區段U111~U131與第二區段U112~U132之間具有一第一轉折區段S1,也就是說,第一轉折區段S1的一端連接第一區段U111~U131,另一端連接第二區段U112~U132,使得第一區段U111~U131的延伸方向與第二區段U112~U132的延伸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
繼續參閱圖6所示,圖6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第二電源端子、第二接地端子與第二信號端子與偵測端子的立體示意圖。第二排端子組件U2中的每一端子U21~U24(圖6僅各取其一作為示例說明,並非用以限制端子數量)包括一第五區段U211~U241、連接第五區段U211~U241的一第六區段U212~U242、連接第六區段U212~U242的一第七區段U213~U243以及連接第七區段U213~U243的一第八區段U214~U244。第六區段U212~U242連接於第五區段U211~U241與第七區段U213~U243之間,第七區段U213~U243連接於第六區段U212~U242與第八區段U214~U244之間且第七區段U213~U243相對第六區段U212~U242向下彎折,第八區段U214~U244相對第七區段U213~U243向上彎折。另外,第五區段U211~U241與第六區段U212~U242之間具有一第二轉折區段S2,也就是說,第二轉折區段S2的一端連接第五區段U211~U241,另一端連接第六區段U212~U242,使得第五區段U211~U241的延伸方向與第六區段U212~U242的延伸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
值的注意的是,藉由第一轉折區段S1、第二轉折區段S2的設計,第一排端子組件U1的第四區段U114~U134及第二排端子組件U2的第八區段U214~U244與電路板連接時,彼此交錯配置。也就是,做為接觸區的第一排端子組件U1的端子的第一區段U111~U141與第二排端子組件U1的第五區段U211~U241在Z軸上雖然彼此上下對齊(空腳位處除外),但做為接腳的第四區段U114~U134及第八區段U214~U244則為交錯配置。
在本發明中,第一排端子組件U1中的端子的長度可以不同;第二排端子組件U2中的端子的長度也可以不同。藉此,決定不同端子在電連接器Z1在插接時的連接時序。參閱圖1與圖5所示,第一排端子組件U1在正Y軸方向(插接方向)上,相鄰的第一接地端子U12和第一信號端子 U13,其中第一接地端子U12的最前端(即第一區段U121的末端)位於相鄰的第一信號端子U13的最前端(即第一區段U131的末端)的前方。第一電源端子組的第一電源端子U11的最前端(即第一區段U111的末端)在第一接地端子組的第一接地端子U12的最前端之後,且在第一信號端子U13的最前端之前。較佳地,多個第一接地端子U12的最前端位置相同,多個第一信號端子U13的最前端位置相同。另外,在其他實施例中,若第一電源端子U11的數量不只一個而是多個,那麼多個第一電源端子U11的最前端位置也相同。
接著參閱圖2與圖6所示,在第二排端子組件U2正Y軸方向(插接方向)上,相鄰的第二接地端子U22和第二信號端子U23,其中第二接地端子U22的最前端(即第五區段U221的自由端)位於相鄰的第二信號端子U23的最前端(即第五區段U231的自由端)的前方。第二電源端子組的第二電源端子U21的最前端(即第五區段U211的自由端)在第二接地端子組的第二接地端子U22的最前端之後,且在第二信號端子U23的最前端之前。偵測端子組的任一偵測端子U24的最前端(即第五區段U241的自由端)位於所有第二接地端子U22及所有第二信號端子U23的最前端之後。較佳地,第二電源端子U21的最前端位置相同,第二接地端子U22的最前端位置相同,第二信號端子U23的最前端位置相同。因此,偵測端子組的最前端位於第一訊號端子U13及第二訊號端子U23的最前端之後,即偵測端子組U24的最前端位於所有端子(包含第一排端子組件U1及第二排端子組件U2的端子)之後。如此,偵測端子組U24於電連接器Z1與對接電連接器對接時,為最後連接的端子,而可以傳遞代表插接完成的一信號供系統判斷電連接器Z1插接完成。
接著,參閱圖8至圖11所示,圖8至圖11示出第一電源端子 U11、第二電源端子U21與金屬板1的另一實施態樣。須說明的是,在圖8至圖11中所示出的另一實施態樣並不限於第一電源端子組與第二電源端子組,而是適用於包含第一電源端子組在內的第一排端子組件U1,以及包含第二電源端子組在內的第二排端子組件U2。為方便說明,在此僅示出第一電源端子U11與第二電源端子U21分別代表第一排端子組件U1的每一端子U11~U13與第二排端子組件U2中的每一端子U21~U24作為示例。仔細來說,第一排端子組件U1中的第一電源端子組U11包括第一區段U111、第二區段U112、第三區段U113以及第四區段U114,第一區段U111還可包括向下彎折的一第一彎折段U115。也就是說,第一區段U111中做為自由端的其中一端為第一彎折段U115,第一區段U111的另一端連接第二區段U112。第二排端子組件U2中的第二電源端子組U21包括第五區段U211、第六區段U212、第七區段U213以及第八區段U214,第五區段U211還包括向上彎折的一第二彎折段U215,且第二彎折段U215位於第五區段U211的自由端。也就是說,第五區段U211中做為自由端的其中一端為第二彎折段U215,第五區段U211的另一端連接第六區段U212。第一彎折段U115~U135與第二彎折段U215~U245皆往金屬板1的方向向內彎折。這樣設計的功效在於,可以避免端子最前端在插接時,容易因摩擦、碰撞而外偏而導致電連接器無法正常使用。
繼續參閱圖10,第七區段U213~U243相對於第六區段U212~U242向下彎折一銳角角度(圖10以第七區段U213為示例)。或者也可以如同圖6般為直角,使第七區段U213~U243垂直於第六區段U212~U242。彎折設計主要是使第二電源端子U21跨越金屬板1的延伸臂105時,使第七區段U213~U243與金屬板1之間的最短距離不小於第六區段U212~U242與金屬板1之間的最短距離,使第二電源端子U21的投影與 金屬板1的投影重疊處也為維持大於或等於最短距離D’的要求而避免電弧發生。請再參閱圖8,第一電源端子U11係用以電連接較低的電源電位,故第一電源端子U11的第六區段U112跨越延伸臂105後才彎折(即連接第七區段U113)。另外,第二電源端子U21的最前端位於第一電源端子U11的最前端之前。
繼續參閱圖9與圖11,由於電連接器的製造工法的緣故,在端子的側邊邊緣容易形成殘料。若是其中一第二電源端子U21在其側邊形成殘料P,則簍空區100對應殘料P處亦會擴大而額外形成一凸區P’。凸區P’在前述投影面上的一投影區域可位於所述第一邊線L1及所述第二邊線L2其中之一,而在本發明中,凸區P’是位於第二邊線L2(比較圖3與圖11)。因此,本發明能夠調整金屬板1的簍空區100的範圍,也就是加大簍空區100,藉以使簍空區100進一步重疊於殘料P,在殘料P周圍產生一淨空區,避免作為電源端子的第二電源端子組U21在殘料P的部位產生電弧。如圖11所示,第二電源端子U21有殘料P,而簍空區100對應殘料P的地方有凸區P’,使得簍空區100在投影面上的第一投影區域的第二邊線L2與第二電源端子U21在投影面上的第二投影區域的第四邊線L4錯開(見圖11的粗線處)。第一電源端子U11與第二電源端子U21相互對齊,每一第一電源端子U11的接觸區(即第一區段U111)在平行於金屬板1的投影面上具有一第三投影區域,第三投影區域重疊於簍空區100的第一投影區域。
接著,參閱圖12與圖13所示,圖12與圖13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絕緣殼體、第一排端子組件及第二排端子組件的立體示意圖。電連接器包括還包括一絕緣殼體2。絕緣殼體2包括一舌部結構21以及分別連接於舌部結構21兩側的兩個翼部結構22,金屬板1部分埋設在舌部結構21中。具體來說,金屬板1除了兩側的兩個第一插接部10之外其餘皆埋設在舌部 結構21中。金屬板1兩側的兩個第一插接部10分別對應兩個翼部結構22。舌部結構21具有相對的一第一板面211以及一第二板面212,仔細來說,第一板面211與第二板面212會分別開設對應第一排端子組件U1與第二排端子組件U2的多個凹槽(圖未示出)。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排端子組件U1、第二排端子組件U2及金屬板1是以埋入射出的方式埋設在絕緣殼體2中。此外,舌部結構21還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短邊213與一第二短邊214,兩個翼部結構22分別連接在第一短邊213與第二短邊214。至少一第一電源端子組U11與第二電源端子組U21鄰近第一短邊213設置。
接著,參閱圖14與圖15所示,圖14與圖15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的第一蓋體、第二蓋體、絕緣殼體、第一排端子組件及第二排端子組件的立體示意圖。圖14與圖15示出了本發明的電連接器Z1的完整型態。舉例來說,本發明的電連接器Z1可為板端連接器。本發明的電連接器還包括一第一蓋體31與一第二蓋體32。第一蓋體31設置在絕緣殼體2上方,第一排端子組件U1設置在第一蓋體31與絕緣殼體2之間,並且第一排端子組件U1的一部分嵌設在第一蓋體31中。第二蓋體32設置在絕緣殼體2下方,第二排端子組件U2設置在絕緣殼體2與第二蓋體32之間,並且第二排端子組件U2的一部分在第二蓋體32中。接著,請同時參閱圖16,第一排端子組件U1的每一端子的接觸部(即上述第一區段U111、U121、U131)則露出於第一蓋體31,以於對接時與對接電連接器的對應端子接觸,其中所述接觸部大體上與插接方向(X軸)平行。第二排端子組件U2的每一端子的接觸部(即上述第五區段U211、U221、U231、U241)則露出於第二蓋體32,以於對接時與對接電連接器的對應端子接觸,其中所述接觸部大體上與插接方向(X軸)平行。
請繼續參閱圖16,圖16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與對接電連接器對 接時的局部結構立體示意圖。在本實施例,對接電連接器Z2為線端連接器。圖17為本發明的對接電連接器的U型桿件的立體示意圖。對接電連接器Z2包括多個上延伸端子41、多個下延伸端子42以及一U型桿件5。多個上延伸端子41的一端分別電性連接第一排端子組件U1中的每一端子。多個上延伸端子41的另一端分別彎折形成一上接腳411。多個下延伸端子42的一端分別電性連接第二排端子組件U2中的每一端子,多個下延伸端子42的另一端分別彎折形成一下接腳421。多個上延伸端子41的上接腳411與多個下延伸端子42的一下接腳421上下相對設置,以形成一接口,以連接外部的電子元件,例如:線纜、電路板、記憶卡...等。
接著,參閱圖17,圖17為本發明的對接電連接器的U型桿件的立體示意圖。U型桿件5為金屬,具有一屏蔽板52以及兩個支臂51,而且為一體成形。屏蔽板52具有一屏蔽面,與Z軸垂直(即與Y軸及X軸組成的XY平面平行),位於所述多個上延伸端子41、所述多個下延伸端子42之間以提供屏蔽作用,兩個支臂51連接在屏蔽板52的相對兩側。每一支臂51具有一支臂面,與X軸或屏蔽面垂直。
每一個支臂51包含有凸部511、連接部512以及定位部513。凸部511與連接部512位於支臂51的相對兩端,而定位部513位於凸部511與連接部512之間,並與屏蔽板52平行;即定位部513具有一定位面,與屏蔽面平行。每一凸部511垂直於Y軸(即對接方向)凸出,用以與電連接器Z1對接時,穩定電連接器Z1與對接電連接器Z2的相對位置。
參閱圖18,圖18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與對接電連接器對接時的另一局部結構立體示意圖。本發明的對接電連接器Z2還包括一第一殼體6。第一殼體6為一絕緣殼體,包括一本體部61與一開口部62,本體部61內具有一對接槽(未繪出),於與電連接器Z1對接時接收電連接器Z1的舌 部結構21的部分。開口部62連接於本體部61之一側。每一上延伸端子41及每一下延伸端子42位於對接槽內,其一端穿設於開口部62並且露出每一上接腳411與每一下接腳421。U型桿件5的屏蔽板52及兩個支臂51的部分埋設在第一殼體6內。每一支臂51的定位部513卡設開口部62兩側邊的定位孔63內。每一支臂51的凸部511鄰近第一殼體6的相對兩側邊;在本實施例,凸部511鄰近本體部61的相對兩側邊。每一支臂51的的連接部512露出在開口部62的後側。
接著,參閱圖19與圖20,圖19為本發明的對接電連接器包含第二殼體的局部立體示意圖,圖20為本發明的對接電連接器的第二殼體的立體示意圖。本發明的對接電連接器還包括一第二殼體7。第二殼體7為一金屬殼體,而且為一體成形,用以強化線端連接器的結構。第二殼體7套設在第一殼體6的本體部61,且第二殼體7的兩側分別具有一支臂71,兩個支臂71分別穿設於開口部62的兩側,分別並與兩個支臂51的的連接部512並排。仔細來說,開口部62的兩側具有一溝槽621,而每一支臂71成U型,支臂71的部分(即下半部)是卡設在每一溝槽621中。此外,第二殼體7的兩側分別開設一第一卡接孔72。如圖20所示,當第二殼體7套設在第一殼體6的本體部61時,U型桿件5的每一支臂51上的凸部511會卡設於第一卡接孔72中。
接著,參閱圖21,圖21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與對接電連接器對接時的立體示意圖。本發明中的電連接器Z1還包括一第三殼體8,第三殼體8包圍部分的第二殼體7、部分的第一蓋體31以及部分的第二蓋體31。第三殼體8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二插接部81,並且每一第二插接部81的延伸方向與每一第一插接部10的延伸方向相同,都是朝負Z軸方向延伸。第二插接部81係用以插入電路板(未繪出)中。當連接器對接時,U型桿件5的每一 支臂51上的凸部511會卡設於第二卡接孔82中。
接著,參閱圖22所示,圖22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與對接電連接器對接後且插入電路板立體示意圖。本發明的電連接器Z1還包括一第四殼體9,第四殼體9覆蓋在第三殼體8上,第四殼體9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三插接部91,並且每一第三插接部91的延伸方向與每一第二插接部81及每一第一插接部10的延伸方向相同,都是朝負Z軸方向延伸。在本實施例中,電連接器Z1為板端連接器,第二插接部81及第三插接部91插入一電路板B2中,以強化電連接器Z1與電路板B2之間的穩固性。第四殼體9頂面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三卡接孔92。當電連接器Z1與對接電連接器Z2對接時,U型桿件5的每一支臂51上的凸部511會卡設於第三卡接孔92(以及上述的第二卡接孔82)中。
對接電連接器Z2與一外部的電子元件B1電性連接。具體來說,本發明的對接電連接器Z2通過多個上延伸端子41的上接腳411及多個下延伸端子42的一下接腳421所形成的接口來對接電子元件B1(電子元件B1可為一電子卡、一電路板、一線纜等,例如但不限於記憶卡、繪圖卡或網路卡..等等)。在本實施例,對接電連接器Z2為線端連接器,電子元件B1為電路板,電子元件B1並與一線纜(未繪出)連接。
舉例來說,參閱圖22與圖23所示,圖23為本發明的電連接器與對接連接器對接後插入電路板的分解示意圖。外部的電子元件B1插接於該接口,並且外部的電子元件B1具有多個端子轉換部B12,分別與多個上延伸端子41的上接腳411及多個下延伸端子42的下接腳421電性接觸,使得電子元件B1(或與電子元件B1連接的線纜)電性連接本發明的對接電連接器Z2並且進行信號傳輸。U型桿件5的相對兩支臂51的連接部512以及第二殼體7的兩側的支臂71與電子元件B1的至少一接地部B11電性連接,使U型桿件5及第二殼體7接地而提供屏蔽作用。電連接器Z1通過第二插接部81及第三插接部91分別插設 於電路板B2上的第二插孔B22及第三插孔B23,以強化電連接器Z1與電路板B2間的穩固性。另外,電連接器Z1通過第一插接部10插設於電路板B2上的第一插孔B21,而第一插孔B21接地,使得金屬板1接地。而電連接器Z1的第一排端子組件U1、第二排端子組件U2與電路板B2的多個焊墊分別電路電性連接,以進行信號傳遞。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電連接器,“簍空區100在與金屬板1平行的一投影面上具有一第一投影區域,第二電源端子組的接觸區在投影面上具有一第二投影區域,第二投影區域重疊於第一投影區域,第一投影區域包含相對的一第一邊線L1及一第二邊線L2,第二投影區域包含相對的一第三邊線L3及一第四邊線L4,第一邊線L1與第三邊線L3之間具有一第一投影間距D,第二邊線L2與第四邊線L4之間具有一第二投影間距D3,第一投影間距D與第二投影間距D3皆大於或等於0.2mm”以及“第二接地端子組、至少一第一信號端子U13、至少一第二信號端子U23位於屏蔽段SS,至少一第二電源端子U21位於電弧抑制段AR”的技術方案,以加大端子周圍的淨空區域,避免電弧效應造成端子周圍結構的損壞。
更進一步來說,本發明利用第一電源端子組U11與第二電源端子組U21之間相隔第一預定距離D1以及第二電源端子與第二接地端子之間相隔第二預定距離D2,增加第二電源端子組U21(電源端子)周圍的淨空區,避免第二電源端子組U21在導電時所產生的電弧造成周圍結構的損壞。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 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金屬板
10:第一插接部
100:簍空區
U1:第一排端子組件
U11:第一電源端子
U12:第一接地端子
U13:第一信號端子
X、Y、Z:坐標軸

Claims (21)

  1. 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一金屬板,所述金屬板開設出一簍空區;一第一排端子組件,設置在所述金屬板的一側面,所述第一排端子組件包含至少一第一信號端子;以及一第二排端子組件,設置在所述金屬板的另一側面,所述第二排端子組件與所述第一排端子組件彼此相對,所述第二排端子組件包括一第二電源端子組、一第二接地端子組以及至少一第二信號端子,所述第二電源端子組的一接觸區與一對接電連接器的一端子組物理接觸;其中,所述簍空區在與所述金屬板平行的一投影面上具有一第一投影區域,所述第二電源端子組的所述接觸區在所述投影面上具有一第二投影區域,所述第二投影區域重疊於所述第一投影區域,所述第一投影區域包含相對的一第一邊線及一第二邊線,所述第二投影區域包含相對的一第三邊線及一第四邊線,所述第一邊線與第三邊線之間具有一第一投影間距,所述第二邊線與所述第四邊線之間具有一第二投影間距,所述第一投影間距與所述第二投影間距皆大於或等於0.2mm。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組相鄰所述第二電源端子組。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組以及所述至少一第二信號端子沿一排列方向以一第一引腳中心距排列配置,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組與所述第二電源端子組彼此相鄰且相隔一第二引腳中心距,所述第二引腳中心距大於 所述第一引腳中心距。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二電源端子組與所述至少一第二信號端子不相鄰。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簍空區具有一凸區,所述凸區在所述投影面上的一投影區域位於所述第一邊線及所述第二邊線的其中之一。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二電源端子組與所述金屬板之間的一最短距離大於0.23mm。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二電源端子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組以及所述至少一第二信號端子沿一插接方向往前延伸,所述第二電源端子組中的任一端子的最前端位於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組中的任一端子的最前端之後。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二電源端子組中的任一端子的最前端位於所述至少一第二信號端子的最前端之前。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排端子組件及所述第二排端子組件的其中之一還具有一偵測端子組,所述偵測端子組沿一插接方向往前延伸,且所述偵測端子組中的任一端子的最前端位於所述至少一第一信號端子及所述至少一第二信號端子的最前端之後。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排端子組件還包含一第一電源端子組,所述第一電源端子組的一接觸區與所述對接電連接器的另一端子組物理接觸,所述第一電源端子組的所述接觸區在所述投影面上具有一第三投影區域,所述第三投影區域重疊於所述第一投影區域。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排端子組件更包含一第一接地端子組,配置於所述第一電源端子組及所述至少一第一信號端子之間。
  12. 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一金屬板,以一交界線區隔出一屏蔽段以及一電弧抑制段,所述交界線沿著一插接方向延伸,所述金屬板包含一主體部,所述主體部位於所述屏蔽段;一第一排端子組件,設置在所述金屬板的一側面,所述第一排端子組件包含至少一第一信號端子,所述至少一第一信號端子沿著所述插接方向延伸;以及一第二排端子組件,設置在所述金屬板的另一側面,所述第二排端子組件與所述第一排端子組件彼此相對,所述第二排端子組件包括一第二電源端子組、一第二接地端子組以及至少一第二信號端子,所述第二電源端子組、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組以及所述至少一第二信號端子沿著所述插接方向延伸且沿著一排列方向排列配置,所述排列方向與所述插接方向垂直;其中,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組、所述至少一第一信號端子、所述至少一第二信號端子位於所述屏蔽段,所述第二電源端子組位於所述電弧抑制段,且所述第二電源端子組的一接 觸區於與一對接電連接器對接時,與所述對接電連接器的一端子組物理接觸,且所述第二電源端子組的所述接觸區的邊緣與所述交界線在所述排列方向上彼此錯開。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金屬板具有至少一延伸臂,所述至少一延伸臂由所述主體部延伸至所述電弧抑制段。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主體部與所述至少一延伸臂形成一簍空區,所述簍空區位於所述電弧抑制段,所述簍空區靠近所述主體部的一邊線重疊所述交界線。
  15.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組相鄰所述第二電源端子組。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組以及所述至少一第二信號端子以一第一引腳中心距排列配置,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組與所述第二電源端子組彼此相鄰且相隔一第二引腳中心距,所述第二引腳中心距大於所述第一引腳中心距。
  17.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排端子組件更包含一第一電源端子組,所述第一電源端子組位於所述電弧抑制段。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排端子組件更包含一第一接地端子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組位於所述屏蔽 段且與所述第一電源端子組相鄰。
  19.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排端子組件及所述第二排端子組件中的每一端子均具有一接腳,用以與一電路板連接,所述第一排端子組件的每一所述端子的所述接腳與所述第二排端子組件的每一所述端子的所述接腳沿所述排列方向上彼此交錯配置。
  20.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二電源端子用以電性連接一電源電位,所述電源電位的最大電位值大於或等於24V。
  21. 如請求項1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主體部包含至少一定位通孔。
TW110117407A 2020-06-04 2021-05-14 電連接器 TWI8242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34405P 2020-06-04 2020-06-04
US63/034405 2020-06-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7710A TW202147710A (zh) 2021-12-16
TWI824244B true TWI824244B (zh) 2023-12-01

Family

ID=78787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7407A TWI824244B (zh) 2020-06-04 2021-05-14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15672B2 (zh)
CN (1) CN113764922B (zh)
TW (1) TWI8242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46549A (ko) * 2019-10-18 2021-04-28 미쓰미덴기가부시기가이샤 전기 커넥터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CN114498200B (zh) * 2020-10-23 2024-01-1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M618644U (zh) * 2021-06-25 2021-10-21 詮欣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24895U (en) * 2007-07-05 2008-01-01 Speed Tech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80076298A1 (en) * 2006-09-22 2008-03-27 Shigeru Matsumura Connector assembly, receptacle type connector, and interface apparatus
US20170352968A1 (en) * 2016-06-06 2017-12-07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mproved terminal
US20170352973A1 (en) * 2016-06-02 2017-12-07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widened and added power terminals
US20180076581A1 (en) * 2016-09-14 2018-03-15 Advanced-Connectek Inc.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09888537A (zh) * 2017-12-06 2019-06-1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电缆线束
US20200136315A1 (en) * 2018-10-30 2020-04-30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243363U (zh) * 2014-02-21 2015-04-0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4517077U (zh) * 2015-03-25 2015-07-29 上海天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4966770U (zh) * 2015-07-25 2016-01-1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5048148A (zh) * 2015-08-06 2015-11-11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插座电连接器
US9768567B2 (en) * 2015-12-31 2017-09-19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6025630A (zh) * 2016-06-22 2016-10-1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5882229U (zh) * 2016-07-27 2017-01-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接口、移动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CN206595424U (zh) * 2016-10-05 2017-10-27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207098101U (zh) * 2017-07-10 2018-03-13 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8580906U (zh) * 2018-08-17 2019-03-05 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 Hdmi电连接器
CN209298476U (zh) * 2018-12-26 2019-08-23 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7265418B2 (ja) * 2019-05-31 2023-04-2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10247261B (zh) * 2019-06-10 2020-11-2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KR20210046549A (ko) * 2019-10-18 2021-04-28 미쓰미덴기가부시기가이샤 전기 커넥터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CN111029828B (zh) * 2019-12-25 2021-04-23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13314869B (zh) * 2020-02-26 2022-06-2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7419146B2 (ja) * 2020-04-09 2024-01-2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76298A1 (en) * 2006-09-22 2008-03-27 Shigeru Matsumura Connector assembly, receptacle type connector, and interface apparatus
TWM324895U (en) * 2007-07-05 2008-01-01 Speed Tech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70352973A1 (en) * 2016-06-02 2017-12-07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widened and added power terminals
US20170352968A1 (en) * 2016-06-06 2017-12-07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mproved terminal
US20180076581A1 (en) * 2016-09-14 2018-03-15 Advanced-Connectek Inc.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CN109888537A (zh) * 2017-12-06 2019-06-1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电缆线束
US20200136315A1 (en) * 2018-10-30 2020-04-30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7710A (zh) 2021-12-16
US11515672B2 (en) 2022-11-29
US20210384679A1 (en) 2021-12-09
CN113764922A (zh) 2021-12-07
CN113764922B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24244B (zh) 電連接器
US10249974B2 (en)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CN102738660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01964470B (zh) 连接器
TWM537321U (zh) 高速連接器組件、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
TWM536796U (zh) 高速連接器組件、插座連接器及其插座端子
CN105428860A (zh) 高速率插座连接器
CN109599690A (zh) 一种转接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TWI544690B (zh) 電連接器
TW201106541A (en) Orthogonal connector system with power connection
TWI578644B (zh) 插座連接器及與之對接的插頭連接器
TWM537740U (zh) 直立型插座電連接器
CN2737005Y (zh) 电连接器
CN101395766A (zh) 边缘和宽边耦合连接器
TW201807895A (zh) 插頭連接器
TWI618321B (zh) 插頭連接器
TW202123547A (zh) 電連接器
TWI707506B (zh) 電連接器
US2022005248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foolproof structure
US11949180B2 (en) PCIe/SAS connector structure
TWM481507U (zh) 插座及其電連接器組合
US9806471B2 (en) Power connector and a pluggable connector configured to mate with the power connector
TWM625540U (zh) 電連接器
TWM536797U (zh) 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
TWI696325B (zh) 插頭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