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56956U - 基于电机旋转轴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机旋转轴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56956U
CN205656956U CN201620431828.7U CN201620431828U CN205656956U CN 205656956 U CN205656956 U CN 205656956U CN 201620431828 U CN201620431828 U CN 201620431828U CN 205656956 U CN205656956 U CN 205656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haft
axostylus axostyle
wheel shaft
fixed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318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华国
廖建勇
周富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est Mechatron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est Mecha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est Mechatron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est Mecha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318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56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56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569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电机旋转轴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该绕线机包括:支撑平台、主轴旋转组件、脱膜组件、主轴模芯、飞叉组件、线头夹剪。主轴旋转组件包括电机,电机上设置有旋转轴,该旋转轴端部设置有主动轮轴,主动轮轴上套有皮带,皮带另一端套在被动轮轴上,被动轮轴置于主动轮轴的正上方,其中心处固定有轴杆;脱膜组件固定在主轴旋转组件的上端,在脱膜组件的前端上部,设置有轴杆定位套,轴杆的端部套在该轴杆定位套上;所述主轴模芯与轴杆连接,在轴杆上套有弹簧,弹簧置于套筒内。本实用新型绕线机简化设备结构,可实现不同种类自粘线圈类型的绕制,避免撞机损坏零件,提高绕线速度,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较传统机大幅降低了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基于电机旋转轴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电机旋转轴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绕线机结构用的内排绕传动机构,该内排绕传动机构由绕线主轴机构、接杆机构及伺服控制电路组成,通过预设编程的位置控制单元PLC控制绕线主轴和接杆作上下、左右、前后运动,使线嘴能作上下直线、左右摆动、前后直线的三维空间运动,被绕漆包线能整齐有序地一层一层排布在的内槽上。且以往绕线机绕制的产品线头在线圈最内层,线尾在线圈最外层;而绕制“线头和线尾都在线圈最外侧”的成型设备工艺复杂且产品成型差异很大,同时,绕线速度也受伺服电机响应时间及控制方式的约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基于电机旋转轴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基于电机旋转轴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所述绕线机包括:
支撑平台;
固定于支撑平台上表面的主轴旋转组件,所述主轴旋转组件包括电机,电机上设置有旋转轴,该旋转轴端部设置有主动轮轴,主动轮轴上套有皮带,皮带另一端套在被动轮轴上,所述被动轮轴置于主动轮轴的正上方,其中心处固定有轴杆;
脱膜组件,所述脱膜组件固定在主轴旋转组件的上端,在脱膜组件的前端上部,设置有轴杆定位套,轴杆的端部套在该轴杆定位套上;
主轴模芯,所述主轴模芯与轴杆连接,在轴杆上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置于一套筒内,该套筒前端连接主轴模芯外部壳体,后端连接在被动轮轴的外壳上,所述主轴模芯连接有旋转轴,该旋转轴端部露出于主轴模芯外部壳体;
飞叉组件,所述飞叉组件包括第一轮轴、第二轮轴、第三轮轴、飞叉支架,所述飞叉支架固定在一绕线部前端,其端部水平方向伸出一支杆,在该支杆末端设置有倾斜角度,在该倾斜角度处设置第一轮轴,在该支杆与绕线部的连接处上端,设置有第二轮轴,第二轮轴的绕线方向与第一轮轴的绕线方向垂直,所述第三轮轴设置在飞叉组件的下部,其与第二轮轴的绕线方向相同,在第三轮轴旁边,设置有走线通道,该通道另一端朝向自粘线的进线装置;
线头夹剪,设置在工作区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模芯、套筒、轴杆所构成的组件固定在一支撑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轮轴所处的倾斜角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35~60度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进线装置固定在一竖向固定杆上,该竖向固定杆的上端连接一横向固定杆上,所述横向固定杆固定在走线通道上部的固定块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简化设备结构,可绕制普通类型自粘线圈,最重要的是,对此种“α型线圈”的成型工艺由理论将其变为了现实,解决了以前只能手工绕制(α线圈)的现状,且产品一致性稳定,提高绕线速度,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节约了产品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阿尔法绕线机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飞叉组件1、线头夹剪2、主轴模芯3、脱膜组件4、主轴旋转组件5、工作区6、支撑平台7、支撑杆8、自粘线9、主动轮轴10、被动轮轴11、弹簧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照附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所述绕线机包括:
支撑平台7;
固定于支撑平台7上表面的主轴旋转组件5,所述主轴旋转组件5包括电机,电机上设置有旋转轴,该旋转轴端部设置有主动轮轴10,主动轮轴10上套有皮带,皮带另一端套在被动轮轴11上,所述被动轮轴11置于主动轮轴10的正上方,其中心处固定有轴杆;
脱膜组件4,所述脱膜组件4固定在主轴旋转组件5的上端,在脱膜组件4的前端上部,设置有轴杆定位套,轴杆的端部套在该轴杆定位套上;
主轴模芯3,所述主轴模芯3与轴杆连接,在轴杆上套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置于一套筒内,该套筒前端连接主轴模芯外部壳体,后端连接在被动轮轴11的外壳上,所述主轴模芯3连接有旋转轴,该旋转轴端部露出于主轴模芯外部壳体;
飞叉组件1,所述飞叉组件1包括第一轮轴、第二轮轴、第三轮轴、飞叉支架,所述飞叉支架固定在一绕线部前端,其端部水平方向伸出一支杆,在该支杆末端设置有倾斜角度,在该倾斜角度处设置第一轮轴,在该支杆与绕线部的连接处上端,设置有第二轮轴,第二轮轴的绕线方向与第一轮轴的绕线方向垂直,所述第三轮轴设置在飞叉组件1的下部,其与第二轮轴的绕线方向相同,在第三轮轴旁边,设置有走线通道,该通道另一端朝向自粘线9的进线装置;
线头夹剪2,设置在工作区6的正上方。
所述主轴模芯3、套筒、轴杆所构成的组件固定在一支撑杆8上。
所述第一轮轴所处的倾斜角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35~60度之间。
所述进线装置固定在一竖向固定杆上,该竖向固定杆的上端连接一横向固定杆上,所述横向固定杆固定在走线通道上部的固定块上。
实施例:
如图2所示,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的工作原理:
a.自粘线9通过飞叉组件1,夹持在线头夹剪2处(拉出需要绕线的长度);
b. 飞叉组件1转动一圈,将自粘线9缠绕在工作区6的主轴模芯3上,初步对线圈内圈定型;
c.线圈内圈定型后,飞叉组件1与主轴旋转组件5带动的主轴模芯3同方向旋转,且飞叉组件1的转速是主轴模芯处旋转转速的2倍;
d.绕完指定圈数后,飞叉组件1处的自粘线尾与主轴模芯3处的自粘线线头都成型在线圈的最外层(故称之为α线圈);
e.绕线完成后,脱模组件4退出产品型芯,通过机械手推出工作区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基于电机旋转轴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包括:
支撑平台(7);
固定于支撑平台(7)上表面的主轴旋转组件(5),所述主轴旋转组件(5)包括电机,电机上设置有旋转轴,该旋转轴端部设置有主动轮轴(10),主动轮轴(10)上套有皮带,皮带另一端套在被动轮轴(11)上,所述被动轮轴(11)置于主动轮轴(10)的正上方,其中心处固定有轴杆;
脱膜组件(4),所述脱膜组件(4)固定在主轴旋转组件(5)的上端,在脱膜组件(4)的前端上部,设置有轴杆定位套,轴杆的端部套在该轴杆定位套上;
主轴模芯(3),所述主轴模芯(3)与轴杆连接,在轴杆上套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置于一套筒内,该套筒前端连接主轴模芯外部壳体,后端连接在被动轮轴(11)的外壳上,所述主轴模芯(3)连接有旋转轴,该旋转轴端部露出于主轴模芯外部壳体;
飞叉组件(1),所述飞叉组件(1)包括第一轮轴、第二轮轴、第三轮轴、飞叉支架,所述飞叉支架固定在一绕线部前端,其端部水平方向伸出一支杆,在该支杆末端设置有倾斜角度,在该倾斜角度处设置第一轮轴,在该支杆与绕线部的连接处上端,设置有第二轮轴,第二轮轴的绕线方向与第一轮轴的绕线方向垂直,所述第三轮轴设置在飞叉组件(1)的下部,其与第二轮轴的绕线方向相同,在第三轮轴旁边,设置有走线通道,该通道另一端朝向自粘线(9)的进线装置;
线头夹剪(2),设置在工作区(6)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机旋转轴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模芯(3)、套筒、轴杆所构成的组件固定在一支撑杆(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机旋转轴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轴所处的倾斜角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35~60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机旋转轴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装置固定在一竖向固定杆上,该竖向固定杆的上端连接一横向固定杆上,所述横向固定杆固定在走线通道上部的固定块上。
CN201620431828.7U 2016-05-13 2016-05-13 基于电机旋转轴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56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31828.7U CN205656956U (zh) 2016-05-13 2016-05-13 基于电机旋转轴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31828.7U CN205656956U (zh) 2016-05-13 2016-05-13 基于电机旋转轴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56956U true CN205656956U (zh) 2016-10-19

Family

ID=57403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3182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56956U (zh) 2016-05-13 2016-05-13 基于电机旋转轴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56956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6341A (zh) * 2017-08-03 2017-10-20 温州北工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转子线圈绕线机
CN108717902A (zh) * 2018-06-29 2018-10-30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变压器的阿尔法全自动绕线机
CN110534337A (zh) * 2019-08-15 2019-12-03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绕设阿尔法线圈的绕线机构
CN113327764A (zh) * 2021-07-09 2021-08-31 广东匠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阿尔法多层多联绕线机
CN115274290A (zh) * 2022-09-28 2022-11-01 深圳市星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阿尔法式绕线技术的多层绕线成型装置
CN110534337B (zh) * 2019-08-15 2024-05-31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绕设阿尔法线圈的绕线机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6341A (zh) * 2017-08-03 2017-10-20 温州北工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转子线圈绕线机
CN108717902A (zh) * 2018-06-29 2018-10-30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变压器的阿尔法全自动绕线机
CN108717902B (zh) * 2018-06-29 2023-10-03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变压器的阿尔法全自动绕线机
CN110534337A (zh) * 2019-08-15 2019-12-03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绕设阿尔法线圈的绕线机构
CN110534337B (zh) * 2019-08-15 2024-05-31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绕设阿尔法线圈的绕线机构
CN113327764A (zh) * 2021-07-09 2021-08-31 广东匠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阿尔法多层多联绕线机
CN115274290A (zh) * 2022-09-28 2022-11-01 深圳市星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阿尔法式绕线技术的多层绕线成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56956U (zh) 基于电机旋转轴全自动阿尔法绕线机
JP5701558B2 (ja) フライヤー式巻線方法
CN203039526U (zh) 一种电机转子绕线机
CN101917097A (zh) 绕线机绕线系统
CN203135612U (zh) 定子及其分块定子电机的绕线架
CN208607973U (zh) 一种高速绞线机
CN205616788U (zh) 光纤预制松散体沉积装置
CN206607362U (zh) 自动卷绕加捻一体机
CN206099684U (zh) 一种高槽满率双飞叉转子绕线机
CN102237763A (zh) 线材的绕线装置
CN108766759A (zh) 一种激光振镜线圈及其绕制工艺
CN206442265U (zh) 一种转子绕线机的辅助挂线装置
CN202524255U (zh) 绕线装置
CN202282702U (zh) 一种电动车电机铁芯自动绕线机
CN204810080U (zh) 多工位多轴出线内绕机
CN207288732U (zh) 一种钢丝缠绕装置
CN103296843B (zh) 一种绕线机的嵌线装置
CN208596611U (zh) 一种激光振镜线圈
CN209792351U (zh) 一种用于传感器加工的滚边机
CN209591657U (zh) 橡胶电缆生产流水线
CN110526031B (zh) 一种纺织导纱装置
CN112919241A (zh) 一种二维全自动飞叉式绕线机
CN207966575U (zh) 一种单绞机引取装置
CN207587528U (zh) 一种空心电抗器线圈绕制装置
CN207255119U (zh) 一种plc控制的金属丝加工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