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13340U - 车厢部件及具有车厢部件和安置在其上的装配物体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厢部件及具有车厢部件和安置在其上的装配物体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13340U
CN205113340U CN201390000929.3U CN201390000929U CN205113340U CN 205113340 U CN205113340 U CN 205113340U CN 201390000929 U CN201390000929 U CN 201390000929U CN 205113340 U CN205113340 U CN 205113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usion
fixed part
carriage member
part section
trapped or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900009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克里斯蒂安·克拉森
克劳斯·施托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13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133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043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1D17/045The sub-units being construction mod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1/00Underframes
    • B61F1/08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尤其涉及一种车厢部件(10),尤其是轨道车辆车厢部件,所述车厢部件呈具有至少一个适合于固定装配物体(30)的固定部段(110)的挤压件(11)的形式,所述固定部段沿挤压件(11)的挤压方向(S)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挤压件(11)通过机械再加工局部地变薄并且固定部段(110)由于局部的变薄是柔性的并且形成柔性的固定部段(110)。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车厢部件和安置在其上的装配物体的装置。

Description

车厢部件及具有车厢部件和安置在其上的装配物体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厢部件,尤其是轨道车辆车厢部件,以具有至少一个适合于固定装配物体的固定部段的挤压件的形式的车厢部件,尤其是轨道车辆车厢部件,所述固定部段沿挤压件的挤压方向延伸。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车厢部件和安置在其上的装配物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厢部件的和要固定在车厢部件上的装配物体的固定面、尤其是拧紧面的区域中,制造相关地,始终存在关于平坦性和平行性的一定偏差,其大小与相应的制造公差相关。在由铝挤压型材构成的车厢中,在模制的固定轨道中主要出现在围绕车辆纵轴线的倾斜中的偏差。通过所述制造相关地出现的倾斜,能够发生,固定轨道的拧紧面在与安置在其上的装配物体拧紧之后不平整地贴靠在装配物体的拧紧面上,使得留有楔形的间隙。这种楔形的间隙现今通过楔形的中间件封闭或通过柔性的连接元件(例如拧紧的橡胶支承件)补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下述目的,提出一种车厢部件,其中在将装配物体安置在车厢部件上时的上述楔形形成完全不出现,与在现今已知的车厢中相比至少较少地出现。
所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车厢部件、尤其是轨道车辆部件来实现,所述车厢部件具有至少一个适合于固定装配物体的固定部段的挤压件的形式,所述固定部段沿着所述挤压件的挤压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挤压件通过机械再加工局部地变薄并且固定部段由于局部的变薄是柔性的并且形成柔性的固定部段。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厢部件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下文中提出。
之后,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挤压件通过机械再加工机械地局部地变薄并且挤压件的固定部段通过局部的变薄而是柔性的并且形成柔性的弯曲部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厢部件的主要优点是,通过挤压件的局部的变薄,实现一个或多个固定部段的附加的柔性,通过一个或多个所述固定部段简化装配物体的随后的安装并且必要时避免装配物体和固定部段之间的楔形形成。
视作为尤其有利的是,挤压件包括(一起压紧的)固定轨道,所述固定轨道沿挤压方向观察在至少一个部位上通过材料移除局部地变薄,并且柔性的固定部段在局部地变薄的部位(变薄部位)的区域中、优选在空间上在局部地变薄的部位之上设置。
附加地或替选地,为了使挤压件变薄能够提出,固定轨道在至少两个沿挤压方向观察一个接一个的部位(变薄部位)上局部地变薄或者被移除,并且柔性的固定部段通过固定轨道的沿挤压方向观察位于两个部位之间的部段形成。
挤压型材件的固定轨道在横截面中能够具有封闭的轮廓。在这种情况下,视作为有利的是,封闭的轮廓为了形成局部变薄的部位而局部地敞开。
优选地,固定轨道具有正方形的或矩形的横截面,所述横截面通过固定面、通过两个相对于固定面成角度地、尤其是垂直地设置的支撑壁和挤压件的保持支撑壁的承载部段形成。
优选地,两个成角度地、尤其垂直地相对于固定面设置的支撑壁中的至少一个和/或固定面通过材料移除变薄。
替选地,挤压型材件的固定轨道在横截面中能够具有常开的轮廓。
在敞开的轮廓的情况下,挤压件的固定轨道优选地通过L型材构成,所述L型材在至少两个沿挤压方向观察一个接一个的并且彼此间隔开的部位上局部地变薄或被(完全地)移除;柔性的固定部段在该情况下优选地通过L型材的沿挤压方向观察位于两个部位之间的部段形成。
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如在上文中描述的车厢部件以及安置在车厢部件上的装配物体的装置。
关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优点,参照结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厢部件的上述实施方案,因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厢部件的优点基本上对应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优点。
视作为有利的是,装配物体安置在至少一个通过机械再加工机械地局部变薄的、柔性的固定部段上。
在装置的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出,装配物体拧紧在至少一个柔性的固定部段上并且通过拧紧柔性的固定部段局部地变形。
此外,视作为有利的是,车厢部件形成轨道车辆车厢的车顶或车顶部件并且装配物体安置在车顶或车顶部件上。
优选地,装置形成轨道车辆。在这种情况下,视作为有利的是,装配物体包括或具有轨道车辆的一个或多个电子部件或电部件,如逆变器、变压器、空调部件或集电器。装配物体也能够仅为用于运行机构或装配装置的容器,例如用于逆变器、变压器、空调部件、制动阻力、主开关、电源滤波器、电池、天线支架或天线、四象限调整器、冷却机组、燃料容器、水容器和/或其他的运行机构容器。
优选地,装配物体安装在轨道车辆车厢的车顶上。
优选地,挤压件具有带有在横截面中封闭的轮廓的固定轨道,所述固定轨道在局部变薄的一个或多个部位的区域中敞开。
尤其优选地,固定轨道具有正方形的或矩形的横截面,所述横截面通过固定面、通过两个相对于固定面成角度地、尤其垂直地设置的支撑壁和挤压件的保持支撑壁的承载部段形成。固定面优选水平地设置,并且支撑壁优选是竖直的。
优选地,两个相对于固定面成角度地、尤其垂直地设置的支撑壁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材料移除变薄或局部地被完全移除。固定面优选地位于局部变薄的支撑壁部段之上。
关于固定装配物体视作为有利的是,所述装配物体固定在挤压型材件的至少两个柔性的固定部段上。
在最后提到的实施方式中,视作为有利的是,在至少两个柔性的固定部段中的每个固定部段中——从车厢中部观察——位于外部的支撑壁分别通过材料移除变薄。
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具有通过挤压型材形成的车厢部件和装配物体的装置的方法。
关于这种方法,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将挤压件通过机械再加工机械地局部变薄,并且形成至少一个柔性的固定部段以用于固定装配物体,并且将装配物体安置在、尤其是拧紧在柔性的固定部段上或上方。
关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的优点,参照结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厢部件的上述实施方案,因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厢部件的优点基本上对应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的优点。
在方法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提出,通过将挤压件的材料尤其通过铣削或钻孔移除的方式使挤压件通过机械再加工机械地局部变薄。
优选地,通过将装配物体拧紧在至少一个柔性的固定部段上,挤压件的柔性的固定部段的固定面面状地压紧到装配物体的固定面上。
此外,视作为有利的是,通过将装配物体拧紧在挤压件的至少一个柔性的固定部段上,柔性的固定部段的固定面和/或围绕柔性的固定部段的固定面的区域变形。
优选地,挤压件的局部的变薄通过局部地敞开挤压件的固定轨道的在横截面中封闭的轮廓进行。
附加地或替选地,视作为有利的是,固定轨道在至少两个沿挤压方向观察一个接一个的部位上局部变薄或被移除,并且柔性的固定部段通过固定轨道的沿挤压方向观察位于两个部位之间的部段形成。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在此示例性地示出:
图1示出具有车厢部件和要安装在其上的装配物体的装置的实施例的横截面;
图2示出器件公差的示意图,所述器件公差能够使装配物体的和车厢部件的固定面的平坦的安放变得更难;
图3倾斜地从侧面示出车厢部件和安置在车厢部件的局部变薄的固定轨道上的装配物体的实施例的部分视图,其中通过固定轨道的支撑壁中的孔引起固定轨道的局部变薄;
图4-7示出不同的孔形状的实施例,所述孔形状适合于根据图3的固定轨道的局部变薄;
图8示出具有车厢部件和安装在车厢部件上的装配物体的装置的实施例,其中固定轨道通过孔侧向地变薄以及此外沿挤压方向观察一个接一个的部位被局部地移除;
图9示出具有车厢部件和安置在车厢部件的固定轨道上的装配物体的装置的实施例,其中通过固定轨道的支撑壁中的孔引起固定轨道的局部变薄,所述孔延伸进入到与装配物体相关联的固定面上;
图10示出根据图9的装置的固定轨道的横截面;
图11示出根据图9的装置的固定轨道的俯视图;
图12示出固定轨道的通过在沿挤压方向观察一个接一个的部位上移除材料的变薄的实施例,其中设为用于固定装配物体的固定部段位于变薄的部位之间;以及
图13示出固定轨道的通过在沿挤压方向观察一个接一个的部位上移除材料的变薄的实施例,其中设为用于固定装配物体的固定部段位于变薄的部位之间并且固定轨道具有敞开的或随后局部地或连续地敞开的轮廓。
在附图中,出于概览的原因,为相同的或相似的部件始终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能看到没有进一步示出的轨道车辆20的车厢部件10以及装配物体30,所述装配物体优选包括逆变器、变压器、空调部件或集电器。装配物体30具有固定元件40,所述固定元件的在图1中下部的面形成用于将装配物体30固定在车厢部件10上的固定面45。
车厢部件10为挤压件11,所述挤压件配设有两个挤压的固定轨道50和60,所述固定轨道是挤压件11的组成部分或一件式地在挤压挤压件11时模制到所述挤压件上并且与所述挤压件一件式地压紧在一起进而分别沿着挤压件的挤压方向(或挤压纵向方向)延伸。替选地,车厢部件10通过两个或更多个彼此连接的(例如焊接的)挤压件形成,其中两个挤压的固定轨道中的一个固定轨道在一个挤压件上构成并且两个挤压的固定轨道中的另一个固定轨道在另一个挤压件上构成。
在根据图1的示图中,挤压件的挤压方向垂直于图1的绘图平面延伸;据此,两个固定轨道50和60也垂直于图1的视图平面延伸。
两个固定轨道50和60中的每个固定轨道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分别具有矩形的横截面,所述横截面通过上部的固定面70、关于轨道车辆20的车辆中部位于内部并且垂直于固定面70设置的支撑壁71、关于轨道车辆20的车辆中部位于外部并且垂直于固定面70设置的支撑壁72以及挤压件的保持支撑壁的承载部段73形成或限界。固定面70优选水平地设置,并且两个支撑壁71和72优选竖直地设置。
为了将装配物体30安装在车厢部件10上,两个固定元件40的两个固定面45安放到两个固定轨道50和60的固定面70上。随后,将固定元件40固定、例如拧紧在两个固定轨道50和60上。
图2示出装配物体的在图1中右边的固定元件40以及车厢部件的在图1中右边的固定轨道60的详细细节。通过虚线表示,固定元件40的固定面45和固定轨道60的上部的固定面70并非始终彼此平行或能够不同地倾斜。固定面45和固定面70的不同的倾斜在图2中通过附图标记+nG、-nG、+nRB、-nRB表示。
此外,图2示出两个力矢量F1和F2,所述力矢量需要用于将两个固定面45和70彼此压紧。根据固定面45的刚性和固定面70的刚性,能够发生,两个固定面在安装过程期间、即例如在拧紧期间不能够彼此定向成,使得其实际上平行地完全贴靠。
为了确保或简化两个固定面45和70在安装之后的平坦的贴靠,在根据图1至13的车厢部件中,固定轨道被局部地变薄,使得固定面70在固定装配物体时、尤其在拧紧装配物体时能够柔性并且能够匹配于固定面45的取向。在下文中结合图3至13详细阐述车厢部件的固定轨道的局部变薄的实施例。
图3倾斜地从侧面示出车厢部件10的实施例的三维示图,其中固定轨道60(参见图1)通过挤压件11形成并且通过孔100局部地变薄,由此使得在设为用于固定装配物体30或其他的装配物体的固定轨道110的区域中柔性。孔100沿挤压件11的挤压方向S一个接一个地设置并且在随后应进行装配物体的安装的部位上引起固定轨道60的柔性或变薄。
在根据图3的实施例中,孔100设置在固定轨道60的位于外部的支撑壁72中。孔100在位于外部的支撑壁的设置相对于孔100在位于内部的支撑壁71上的设置视作为是有利的,以便简化上部的固定面70对装配物体30的固定元件40的匹配。但是,替选地或附加地,也能够将孔设置在内部的支撑壁71上。
图3仅示出挤压件11的两个固定轨道中的一个固定轨道。结合孔100在固定轨道60中的设置和设计方案的实施方案相应地适用于根据图1的固定轨道。在图1中在左边的固定轨道50中,局部的变薄也通过孔、优选在位于外部的支撑壁72上的孔进行。
图4至7示出孔100的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根据图1的固定轨道50和60的局部变薄能够在外部的和/或内部的支撑壁71或72中引入所述孔。孔100的大小和轮廓优选选择成,使得实现固定部段110(见图3)的足够的柔性,但是仍然保持足够的承载能力以承载相应的负荷。
图8示出车厢部件10的第二实施例,所述车厢部件通过挤压件11形成并且安装在装配物体30上。能够识别的是,固定轨道60不仅在外部的支撑壁72的区域中通过孔100局部地变薄,以便在固定部段110的区域中实现期望的柔性,而且此外也在固定部段110之间的区域中局部地变薄。因此,在图8中可见,挤压的固定轨道70在部位120、121和122处被完全移除。因此,固定轨道60的柔性的固定部段110彼此分开,由此固定部段110的柔性增大。此外,结合图3的实施方案相应地适用于根据图8的实施方式。
图9示出车厢部件10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车厢部件上安装装配物体30。可见的是,车厢部件10的固定轨道60不仅通过沿着挤压方向S一个接一个的部位120、121和122局部地变薄,而且此外也通过孔200局部地变薄,所述孔设置在固定轨道60的外部的支撑壁72中并且延伸进入到上部的固定面70的区域中。可见的是,在固定部段110的区域中,固定轨道60的上部的固定面70通过孔200的伸入而减小。
通过构成从外部的支撑壁72延伸进入到固定轨道60的上部的固定面70的区域中的孔200,以及此外通过沿着挤压方向S一个接一个地设置的应完全移除其中的固定轨道60的材料部位120、121和122,实现有效的材料变薄,由此在固定部段110的区域中确保特别高的柔性。
图10示出固定轨道60在凹部200的区域中的横截面的详细细节。可见的是,固定轨道60的横截面具有封闭的矩形的轮廓,所述轮廓通过孔200局部地敞开。在孔200的区域中,固定轨道60的外部的支撑壁72被完全移除。此外,孔200伸入到上部的固定面70的区域中。
固定轨道60的内部的支撑壁71优选地不具有孔,使得其能够施加为了承载要固定在固定轨道60上的装配物体所需要的支撑力。
图10此外示出固定孔210,所述固定孔能够用于拧紧要固定的且在图10中没有示出的装配物体。
图11示出根据图9和10的车厢部件10的固定轨道60的俯视图。可见柔性的固定部段110,所述固定部段通过孔200变得柔性。可见的是,孔200沿着挤压方向S的宽度大于设想为或设为用于固定装配物体的固定部段110。通过选择孔200的大小或孔200延伸进入到上部的固定面70的区域中的深度d,能够有针对性地设定固定部段100的柔性。
图12示出固定部段110的变薄的一个变型形式。可见的是,沿挤压方向S观察,在固定部段110之前和之后设有凹部或孔300,将所述凹部或孔要么仅在固定面70中要么除了固定面70以外也在两个支撑壁中的一个支撑壁中、优选在外部的支撑壁中引入。通过孔300,固定部段110变得柔性,而其本身不直接与孔连接。
图13示出车厢部件10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车厢部件通过沿着挤压方向S挤压的挤压件11形成。可见的是,挤压件11具有挤压的固定轨道400,所述固定轨道具有(至少部段地)敞开的轮廓、例如L型轮廓。固定轨道400的轮廓在挤压法的范围中能够作为敞开的轮廓制造;替选地,固定轨道400的轮廓在挤压法的范围中能够作为封闭的轮廓制造并且通过再加工才局部地或连续地敞开。固定轨道400在沿着挤压方向S一个接一个的部位120、121和122上局部地被完全移除,使得上部的固定面410是柔性的或柔性的并且能够良好地匹配于要安装在固定轨道400上的装配物体30的固定元件40的取向。通过固定轨道400的上部的固定面形成的固定部段在图13中借助附图标记420示出。在图13中后方的固定部段420上安装有装配物体30的固定元件。
上面的实施例能够根据设计方案具有一个或多个下述特征:
-将车厢部件的白车身侧的固定轨道机械地加工,使得固定轨道的位于外部的垂直接片(图1和3中的支撑壁72)在固定部段或拧紧面的区域中完全地或至少部分地去除。
-固定轨道的内部的竖直接片直接地传递竖直的重力,因为其与水平的贴靠面连接并且至少部分地由其遮盖。
-水平的贴靠面用作为拧紧面并且传递纵向力和横向力。
-通过固定轨道的变薄,固定轨道对于围绕固定轨道的纵轴线和围绕挤压件的压紧方向的轴线的扭转变得柔性,而在重要的用于承载的部位上不丧失牢固性。
-在装配物体刚性、装配物体固定和固定轨道的构造的协调的设计方案中,固定部段或拧紧面能够通过预应力处于期望的贴靠位置。
虽然已详尽地通过优选的实施例详细阐述并且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受限制于公开的示例并且其他的变型方案能够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中导出,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车厢部件(10),所述车厢部件呈具有至少一个适合于固定装配物体(30)的固定部段(110)的挤压件(11)的形式,所述固定部段沿着所述挤压件(11)的挤压方向(S)延伸,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件(11)通过机械再加工局部地变薄并且所述固定部段(110)由于局部的变薄是柔性的并且形成柔性的固定部段(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部件(10),
其中所述车厢部件是轨道车辆车厢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部件(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件(11)包括固定轨道(50,60),所述固定轨道沿挤压方向(S)观察在至少一个部位上通过材料移除局部地变薄,并且
-柔性的所述固定部段(110)设置在局部变薄的所述部位的区域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部件(10),
其中柔性的所述固定部段(110)设置在局部变薄的所述部位之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部件(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件(11)包括固定轨道(50,60),所述固定轨道沿挤压方向(S)观察在至少两个一个接一个的部位(120,121,122)上局部地变薄或者被移除,并且
-柔性的所述固定部段(110)通过所述固定轨道(50,60)的沿挤压方向(S)观察位于两个所述部位(120,121,122)之间的部段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车厢部件(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件(11)的所述固定轨道(50,60)在横截面中具有封闭的轮廓,所述轮廓在局部变薄的一个或多个所述部位的区域中是敞开的。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车厢部件(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件(11)的所述固定轨道(50,60)在横截面中具有敞开的轮廓。
8.一种具有车厢部件(10)和安置在其上的装配物体(30)的装置,其中所述车厢部件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厢部件(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配物体(30)安置在至少一个通过机械再加工机械地局部变薄的、柔性的固定部段(11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配物体(30)安置在至少一个柔性的所述固定部段(110)上并且通过拧紧柔性的所述固定部段(110)局部地变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厢部件(10)形成轨道车辆车厢的车顶或车顶部件,并且
-所述装配物体(30)安置在所述车顶或车顶部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形成轨道车辆(20),
-其中所述装配物体(30)具有逆变器、变压器、空调部件或集电器或通过这些部件形成并且所述装配物体(30)安装在所述轨道车辆车厢的车顶上。
CN201390000929.3U 2012-11-26 2013-10-25 车厢部件及具有车厢部件和安置在其上的装配物体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1334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221564.6A DE102012221564A1 (de) 2012-11-26 2012-11-26 Wagenkastenteil
DE102012221564.6 2012-11-26
PCT/EP2013/072390 WO2014079652A1 (de) 2012-11-26 2013-10-25 Wagenkastenteil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13340U true CN205113340U (zh) 2016-03-30

Family

ID=49554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9000092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13340U (zh) 2012-11-26 2013-10-25 车厢部件及具有车厢部件和安置在其上的装配物体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07113A1 (zh)
EP (1) EP2892782A1 (zh)
CN (1) CN205113340U (zh)
CA (1) CA2892337A1 (zh)
DE (1) DE102012221564A1 (zh)
WO (1) WO201407965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6783A (zh) * 2018-08-20 2018-12-18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
CN111194288A (zh) * 2017-08-25 2020-05-22 西门子交通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工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20978B1 (de) * 2018-02-21 2019-11-15 Siemens Ag Oesterreic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chienenfahrzeuggroßkomponente aus Leichtmetall-Hohlprofilen
AT522977B1 (de) * 2020-04-20 2021-04-15 Siemens Mobility Austria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Großkomponente eines Fahrzeugwagenkastens
DE102022127101A1 (de) 2022-10-17 2024-04-18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Crashbauteils sowie ein Crashmanagement-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13143A (en) * 1956-10-02 1959-05-13 Ernst J De Ridder Metallic structural members
DE3115699A1 (de) * 1981-04-18 1982-10-28 Messerschmitt-Bölkow-Blohm GmbH, 8000 München Ausbildung des fussbodenbereiches von fahrzeugen mit befestigungseinrichtungen
DE4014385A1 (de) * 1990-05-04 1991-11-07 Audi Ag Fahrzeugkarosserie
FR2694255B1 (fr) * 1992-07-28 1994-10-28 Dietrich & Cie De Structure absorbeuse d'énergie, en particulier pour véhicules ferroviaires.
JP2000289650A (ja) * 1999-04-06 2000-10-17 Fuji Heavy Ind Ltd 室内衝撃吸収構造
US6324994B1 (en) * 2000-03-09 2001-12-04 Charles A. Glenn Hybrid transit system
EP1477362A1 (en) * 2003-05-14 2004-11-17 Chateau Caravans N.V. Recreational vehicle
US20060061457A1 (en) * 2004-09-23 2006-03-23 Ferguson Andrew H In-vehicle rear seat entertainment system
US7568754B2 (en) * 2007-01-04 2009-08-04 Fontaine Trailer Company Side rail structure
DE102010054572B4 (de) * 2010-12-15 2012-11-22 Daimler Ag Halteprofil für ein Befestigungssystem für einen Aufbau eines Kraftwagen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4288A (zh) * 2017-08-25 2020-05-22 西门子交通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工具
CN111194288B (zh) * 2017-08-25 2021-08-10 西门子交通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工具
US11285977B2 (en) 2017-08-25 2022-03-29 Siemens Mobility GmbH Rail vehicle
CN109036783A (zh) * 2018-08-20 2018-12-18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
WO2020037722A1 (zh) * 2018-08-20 2020-02-27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221564A1 (de) 2014-05-28
US20150307113A1 (en) 2015-10-29
WO2014079652A1 (de) 2014-05-30
CA2892337A1 (en) 2014-05-30
EP2892782A1 (de) 2015-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13340U (zh) 车厢部件及具有车厢部件和安置在其上的装配物体的装置
CN104554480B (zh) 电池组的搭载构造
US8950537B2 (en) Battery system for vehicle
CN106660439A (zh) 机动车和用于接收电蓄能器电池的接收装置
CN107082050B (zh) 车辆
CN102123907B (zh) 飞机客舱的预装配和集成
CN104843022B (zh) 设备舱底板的安装结构
US20140170342A1 (en) Vehicle component
CN105593053A (zh) 非接触受电装置的车载构造
CN204801776U (zh) 一种用于低地板有轨电车司机室电气柜结构
CN103569267B (zh) 骑乘型车辆
RU165585U1 (ru) Межвагонный переход
CN104859717B (zh) 电动轻型客车车架结构及电动轻型客车
CN104709301A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顶
CN102668122A (zh) 用于制造框架的方法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框架
US20130299257A1 (en) Battery housing
CN204548120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顶
CN207747882U (zh) 贯通道及轨道工程车
CN105489801A (zh) 底盘快换电池箱
CN203126859U (zh) 铁路客车模块化侧墙及铁路客车
CN203172563U (zh) 一种电动车电气设备布置结构
CN113771893B (zh) 车体及磁悬浮车辆
CN110395281A (zh) 一种车辆的贯通道以及车辆
CN106183951B (zh) 救灾发电平台车
CN210591715U (zh) 电气安装组合支架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