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5281A - 一种车辆的贯通道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的贯通道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5281A
CN110395281A CN201810380297.7A CN201810380297A CN110395281A CN 110395281 A CN110395281 A CN 110395281A CN 201810380297 A CN201810380297 A CN 201810380297A CN 110395281 A CN110395281 A CN 110395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vestibule diaphragm
run
channe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802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俊富
宁尚景
董冬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8029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9528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3708 priority patent/WO2019206087A1/zh
Priority to BR112020021531-7A priority patent/BR112020021531A2/pt
Publication of CN110395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52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20Communication passages between coaches; Adaptation of coach ends therefor
    • B61D17/22Communication passages between coaches; Adaptation of coach ends therefor flexible, e.g. bel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贯通道,所述贯通道包括:折棚组成,所述折棚组成包括内折棚组成和外折棚组成,所述内折棚组成设于所述外折棚组成的内部与外折棚组成之间形成有空腔;车钩承重组成,所述车钩承重组成适于与所述车辆的车钩连接,且所述车钩承重组成固定于所述外折棚组成的下端内侧。该贯通道结构稳定,噪音小。本发明还提供了设有该贯通道的车辆。该车辆转弯半径更小,稳定性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的贯通道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贯通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贯通道,包括中间框、折棚和设置在折棚下部的渡板;折棚一端用于固定在车体上,另一端固定在中间框上,中间框的底部装有支撑架和装在支撑架上的磨耗板,该磨耗板用于与车钩相连而将折棚的重量传递给车钩。这种贯通道方案常用于地铁、动车等地板面与轨道面的距离较高且转弯半径较大的车辆;用于车辆地板距离轨道面或地面较近、转弯半径较小的车辆时结构不稳定,噪音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车辆的贯通道。该车辆的贯通道结构稳定,噪音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贯通道,所述贯通道包括:
折棚组成,所述折棚组成包括内折棚组成和外折棚组成,所述内折棚组成设于所述外折棚组成的内部与外折棚组成之间形成有空腔,在这里,所述内部是指所述外折棚组成轮廓所围起的内部空间;车钩承重组成,所述车钩承重组成适于与所述车辆的车钩连接,且所述车钩承重组成固定于所述外折棚组成的下端内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折棚组成还包括位于所述空腔中的若干第一连接支架和若干第二连接支架,所述内折棚组成和外折棚组成通过所述若干第一连接支架和若干第二连接支架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支架设为“L”型,其一端连接于所述外折棚组成的上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内折棚组成上且靠近内折棚组成的上端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包括呈钝角折弯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连接于所述外折棚组成上的一端,所述第二端为连接于内折棚组成上的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支架水平纵向间隔排布于外折棚组成和内折棚组成形成的空腔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上下方向上,所有第二连接支架的第二端齐平设置,每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支架的第一端交错设置,且位于上侧的第一端的下表面高于位于下侧的第一端的上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通过连接夹固定于内折棚组成和外折棚组成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贯通道还包括:支撑组成,所述支撑组成固定于相互连接的两节车厢的端部;过渡组成,所述过渡组成的两端固定于所述车厢端部的地板面上,下表面接触于所述支撑组成,所述过渡组成适于与所述内折棚组成相配合形成通道;连杆组成,所述连杆组成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支撑组成上,且所述连杆组成的中心设有第一销轴,所述过渡组成安装于所述第一销轴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渡组成包括一节渡板和两节踏板,两节踏板分别固定于相连的两节车厢端部的地板面上,所述渡板搭接于所述两节踏板上,且所述渡板安装于所述第一销轴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组成包括安装部和配合部,所述支撑组成包括均为板状的车端安装部、连杆安装部和踏板配合部,所述车端安装部固定于所述车厢的端部,所述连杆安装部垂直连接于所述车端安装部上用于连接所述连杆组成,所述踏板配合部垂直连接于所述连杆安装部的上端且其上表面配合于所述踏板的下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杆组成包括三个串联的菱形结构的连接框,所述第一销轴位于中间连接框的中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杆组成的两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杆组成通过所述连接块连接至所述支撑组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折棚组成为下端两侧逐渐向内倾斜的“冂”型结构,所述外折棚组成为封闭的“口”型,所述车钩承重组成安装于所述“口”型的底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钩承重组成包括支撑架、横梁和U型件,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外折棚组成的下端内侧上,所述横梁水平的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U型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横梁上,且所述U型件位于所述横梁的下侧以用于连接所述车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折棚组成的顶部设有吊耳。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转弯半径小,运行噪音低,两节车厢间的视野更宽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至少两节相互连接的车厢,以及以上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贯通道,其中,所述贯通道的前后端均设有车体安装框,所述车体安装框安装于所述车厢的端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贯通道,所述贯通道包括:折棚组成,所述折棚组成包括内折棚组成和外折棚组成,所述内折棚组成设于所述外折棚组成的内部;车钩承重组成,所述车钩承重组成适于与所述车辆的车钩连接,且所述车钩承重组成固定于所述外折棚组成的下端内侧。这种车钩上拉贯通道的布置方式,可以替代磨耗板和磨耗条,减小整个贯通道的噪音,贯通道的结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的贯通道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该车辆的贯通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该车辆的贯通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
图5是图2中的A-A放大图。
图6是图3中的B-B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该车辆的贯通道的车钩承重组成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该车辆的贯通道的车钩承重组成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该车辆的贯通道的连杆组成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该车辆的贯通道的支撑组成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该车辆的贯通道中连接夹与第二连接支架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该车辆的贯通道的第二连接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该车辆的贯通道的第二连接支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该车辆的贯通道的连接夹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该车辆的贯通道的固定于内折棚右侧的若干第二连接支架与连接夹的主视图。
图16是本发明提供的该车辆的贯通道的渡板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提供的该车辆的贯通道的踏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上”、“下”、“左”、“右”“前”、“后”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若干”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设置” 、“连接”、“相连”应作广义理解,其具体的设置方式、连接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设定,不受特定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其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17具体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贯通道及设有该贯通道的车辆。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贯通道,所述贯通道包括:
折棚组成,所述折棚组成包括外折棚组成1和内折棚组成2,所述内折棚组成2设置在所述外折棚组成1的内部与外折棚组成2之间形成有空腔,在这里,所述内部是指所述外折棚组成1的轮廓所围起的内部空间;
车钩承重组成6,所述车钩承重组成6适于与所述车辆的车钩连接,且所述车钩承重组成6固定于所述外折棚组成1的下端内侧,所述外折棚组成1的下端内侧是指外折棚组成1下端的内侧壁,车钩可以安装于所述车钩承重组成6上面。这样设计,不但可以使得车钩承重组成6对车钩进行支撑,同时车钩可以对整个贯通道作用一个上拉力,这种车钩上拉贯通道的方式,可以使得贯通道的稳定性更好,噪音更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折棚组成还包括位于所述空腔中的若干第一连接支架7和若干第二连接支架8,所述内折棚组成2和外折棚组成1通过所述若干第一连接支架7和若干第二连接支架8连接,第一连接支架7和第二连接支架8的设置,使得内折棚组成2和外折棚组成1之间的连接更加便捷,同时使得整个折棚组成的可压缩性更强,稳定性更高。
在这里,如图1-4所示就,外折棚组成1和内折棚组成2均是由若干的U型棚布缝纫而成,所以需要若干的第一连接支架7和第二连接支架8来将内折棚组成2和外折棚组成1连接,以保证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整个折棚组成的强度。一般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支架7的一端可以连接至内折棚组成2的较上侧位置,另一端可以连接至外折棚组成1的上端内侧,所述第二连接支架8的一端可以连接至内折棚组成2的较下端位置,另一端可以连接至外折棚组成1的左右两内侧壁且靠近外折棚组成1的下端位置。在这里,沿前后方向上,连接于外折棚组成1和内折棚组成2之间的每相邻两个第一连接支架7之间的距离以及每相邻两个第二连接支架8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以使得内折棚组成2和外折棚组成1之间的受力均匀。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支架7可以设为“L”型,其“L”型的竖直端可以连接于所述外折棚组成1的上端内壁,“L”型的水平端可以连接于所述内折棚组成2的外侧壁且靠近内折棚组成2的上端位置,当然,在保证连接强度和其他性能的情况下,也可以返过来连接。将第一连接支架7设为“L”型可以便于第一连接支架7与外折棚组成1和内折棚组成2装配时的安装与固定,且连接的稳定性更佳。
如图1、图2、图3、图11、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支架8均包括呈钝角折弯连接的第一端81和第二端82,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2、13和15,为了便于描述,将所述第一端81定义为连接于所述外折棚组成1上的一端,所述第二端82定义为连接于内折棚组成2上的一端,所以出现图12和图13中两相同的结构用不同的序号81和82标示,其中,81为第一端,和外折棚组成1连接,82为第二端,和内折棚组成2连接。呈钝角折弯连接即所述第一端81和第二端82的外轮廓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这样的结构,可以便于内折棚组成2和外折棚组成1的连接,且连接的稳定性更好。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支架8水平纵向间隔排布于外折棚组成1和内折棚组成2形成的空腔内。将若干第二连接支架8水平纵向间隔排布,可以使得折棚组成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内折棚组成2和外折棚组成1之间的受力不均而出现折棚弯曲变形的或断裂失效的风险。在这里,水平纵向是指在水平面内前后的方向。
如图1-3、图15和图5-6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在上下方向上,所有的第二连接支架8的第二端82齐平设置,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支架8的第一端81交错设置,且位于上侧的第一端81的下表面高于位于下侧的第一端81的上表面。由于车辆在转弯时,转弯侧的外折棚组成1会被压缩,此时,固定于外折棚组成1上的第二连接支架8的第一端81会紧靠在一起,如果将固定于外折棚组成1上的若干第二连接支架8的第一端81固定在同一条前后方向的水平线上,则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支架8的第一端81会紧靠在一起,产生干涉,使得整个贯通道的可压缩量大大减小,进而使得车辆的转弯半径变大。所以,在这里,将固定于外折棚组成1上的第一连接支架8的第一端81交错布置,且位于上侧的第一端81的下表面位于高于位于下侧的第一端81的上表面,即将固定于外折棚组成1上相邻的第二连接支架8的某一端上下错开布置,以避免车辆在转弯时相邻的两第二连接支架8之间产生干涉,以此增大折棚组成的可压缩量,进而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
如图2-3和11-15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支架7和第二连接支架8通过连接夹13固定于内折棚组成2和外折棚组成1上。通过连接夹13将所述第一连接支架7和第二连接支架8固定于内折棚组成2和外折棚组成1上可以便于第一连接支架7和第二连接支架8的安装于拆卸,有利于后期的维修和更换,同时可以加强第一连接支架7和第二连接支架8的强度。
具体的,如图5、图6和图14所示,所述连接夹13可以包括支架连接部131和折棚连接部132;所述支架连接部131上设有支架安装孔1311,支架上设有连接孔83,可以用螺栓或者其他连接件将支架通过连接孔83和支架安装孔1311固定于支架连接部131上;所述折棚连接部132沿着支架连接部131的一端向两侧延伸且形成U型槽结构,在U型槽的两侧可以设置贯穿U型槽侧壁的通孔,U型槽结构可以夹持在内折棚组成2的外侧壁或者外折棚组成1的内侧壁,然后通过螺栓或者其他适用的连接件将折棚连接部132固定于折棚组成上。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贯通道还包括:支撑组成4,所述支撑组成4固定于相互连接的两节车厢的端部;过渡组成3,所述过渡组成3的两端固定于所述车厢端部的地板面上,下表面接触于所述支撑组成4上以获得更好的稳固性,所述过渡组成3适于与所述内折棚组成2相配合形成通道用于乘客在相互连接的两节车厢之间行走;连杆组成5,所述连杆组成5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支撑组成4上,且所述连杆组成5的中心设有第一销轴51,所述过渡组成3安装于所述第一销轴51,以使得车辆在转弯时,整个过渡组成3的中心不会相对于车体产生偏移,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优选情况下,相连接的两节车厢中,每节车厢的端部设有两组所述支撑组成4,两节车厢端部的支撑组成4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支撑组成4之间连接有一组所述连杆组成5,因而两节车厢之间共设有两组连杆组成5和4组支撑组成4。
如图1-5和图16-17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渡组成3包括一节渡板32和两节踏板31,两节踏板31分别固定于相连的两节车厢端部的地板面上,所述渡板32搭接于所述两节踏板31上,且所述渡板32安装于所述第一销轴51。设置两节踏板31可以使得渡板32获得更大的支撑力,和车辆之间的连接密封性更好,且渡板32可以单独的绕所述第一销轴51微转动,稳定性更好。在这里,渡板32的下表面可以设计有两个凸起322,用于和两组连杆组成5的两个第一销轴51分别配合,渡板32以两凸起322作为转动中心进行活动,以防止车辆在运行转弯等路况时渡板32和踏板31之间产生较大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渡板32和踏板31变形损坏。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组成4包括车端安装部42、连杆安装部41和踏板配合部43,所述车端安装部42、连杆安装部41和踏板配合部43均为板状结构,所述车端安装部42竖向设置,所述连杆安装部42竖向设置且垂直连接于所述车端安装部42上,所述踏板配合部43水平设置且垂直连接于所述连杆安装部41的上端,所述车端安装部42上设有螺栓孔421,可以通过螺栓将车端安装部42固定于所述车厢的端部,所述连杆安装部42上设有通孔411,可以用螺栓或者销通过所述通孔411将连杆组成5连接于连杆安装部42上,所述踏板配合部43的上表面配合于所述踏板31的下表面。将支撑组成4设置成三段式结构,可以便于连杆组成5的安装以及便于将支撑组成4安装至车端,同时可以给踏板提供支撑力,使得踏板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杆组成5包括三个串联的菱形结构的连接框,这样的结构可满足相邻两节车厢车端在运行时的距离变化要求,所述第一销轴51设于中间的连接框的中心,可以在中间的连接框上设置一连杆,将第一销轴51设于连杆的中心。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杆组成5的两端设有连接块52,所述连杆组成5通过所述连接块52连接至所述支撑组成4。连接块52的设置,可以便于连杆组成5和支撑组成4之间的连接,连接块52上可以设置一通孔,然后将连接块52夹持住支撑组成4的连杆安装部41,连接块52的通孔和连杆安装部41上的通孔411对齐,用螺栓或者销连接即可。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折棚组成2为下端两侧逐渐向内倾斜的“冂”型结构,所述外折棚组成1为封闭的“口”型,所述车钩承重组成6安装于所述“口”型的底部。这样的结构可以便于车钩和各零部件的安装与容纳,使得整个车体的外观看起来更加简洁美观。
如图7和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钩承重组成6包括支撑架61、横梁62和U型件63,所述支撑架61固定于所述外折棚组成1的下端内侧上,所述横梁62水平的连接于所述支撑架61上,所述U型件63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横梁62上,且位于所述横梁的下侧以用于连接所述车钩,优选的,所述U型件63可在水平面内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横梁62的中间。在这里,可以设有两个所述支撑架61,两个支撑架61固定于外折棚组成1的底壁上。整个车钩承重组成6可以便于车钩的连接以及车钩的回转,使得贯通道相对于车钩始终处于居中的位置,以防止贯通道的损坏。
如图7和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梁62的中心设有竖向的第一销孔,所述U型件63的底壁中心设有竖向的第二销孔,所述U型件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二销孔和第一销孔的第二销轴64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横梁62的中间。通过销孔连接的方式实现U型件和横梁62之间的转动,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节约工艺成本。具体的,车钩承重总成组成6由U型件63、横梁62、支撑架61和第二销轴64等组成对称的结构,贯通道外折棚组成1的重量通过车钩承重组成6的支撑柱61、横梁62以及通过第二销轴64与横梁62连接的U型件63将重量传递给车钩,这样的结构可使得贯通道始终处于居中位置,防止贯通道的损坏。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销轴64和所述第一销孔、第二销孔间为间隙配合,且所述第二销轴64的下端设有垫片65和开口销。所述第二销轴64和所述第一销孔、第二销孔间为间隙配合可以便于实现U型件63的转动,所述第二销轴64的下端设有垫片65和开口销可以阻止第二销轴64的跳动。在这里,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在图示中未示出,其具体位置可以设于第二销轴64的下方且与第二销轴64可以同轴线设置。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U型件63的开口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支撑部631,所述车钩连接于所述支撑部631上。支撑部631的设置,可以增大车钩与U型件63之间连接的接触面积以便于两者之间的连接以及增大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在这里,可以在支撑部631上设置有通孔,然后通过螺栓将车钩固定于支撑部631上。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U型件63上设有第一加强筋632,所述第一加强筋632连接于U型件63的外侧壁和所述支撑部631上。所述第一加强筋632的设置可以增强U型件63的支撑强度,防止U型件63的侧壁向外折弯。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U型件63上设有第二加强筋633,所述第二加强筋633连接于U型件63的内侧壁和底壁上。所述第二加强筋633的设置可以增强U型件63的支撑强度,防止U型件63的侧壁向内折弯。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折棚组成1的顶部设有吊耳9,吊耳9的设置可以便于贯通道和车厢的连接,可以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将吊耳9和车体上的贯通道连接结构直接连接固定。
具体地,如图1-16所示,所述外折棚组成1为U型向外拱的棚布,所述内折棚组成2为U型向内拱的棚布,所述内折棚组成2和外折棚组成1通过第一连接支架7和第二连接支架8固定在一起,第一连接支架7和第二连接支架8的两端设有连接夹13以便于支架和折棚组成之间的连接;且所述内折棚组成2、外折棚组成1、踏板31和渡板32之间形成有空腔,以便于第一连接支架7、第二连接支架8、车钩承重组成6、连杆组成5、支撑组成4等各零部件以及车钩等的设置。同时,外折棚组成1的外轮廓与车体外轮廓平齐,内折棚组成2的内轮廓与车厢内饰面轮廓平齐,以使得整个车体的外观和内饰更加美观。所述过渡组成3包括渡板32和踏板31,包括有两节所述踏板31,两节踏板31的一端分别搭接于两相连的车厢的两端地板面上,且两节踏板31之间留有空隙,所述渡板32的两端分别搭接于两节踏板31的另一端盖住所述空隙以形成踏板通道,使得两节车厢之间形成走行通道。在这里,所述踏板31与车厢连接的一端可以设有磨耗条,以防止踏板31的磨损,渡板32与踏板31的连接处也可以设有磨耗条321,当渡板32安装于踏板31上时,能始终保持渡板32上的磨耗条321与踏板31的上表面接触,以减缓渡板32的磨损。支撑组成4包括车端安装部42、连杆安装部41和踏板配合部43,所述车端安装部42、连杆安装部41和踏板配合部43均为板状结构,所述车端安装部42竖向设置,所述连杆安装部42竖向设置且垂直连接于所述车端安装部42上,所述踏板配合部43水平设置且垂直连接于所述连杆安装部41的上端,所述车端安装部42上设有螺栓孔421,可以通过螺栓将车端安装部42固定于所述车厢的端部,所述连杆安装部42上设有通孔411,可以用螺栓或者销通过所述通孔411将连杆组成5连接于连杆安装部42上,所述踏板配合部43的上表面配合于所述踏板31的下表面。所述车钩承重组成6固定于所述外折棚组成1的下端内侧,即外折棚组成1的下端内侧壁上,且位于中间位置以便于车钩的固定,车钩安装于所述车钩承重组成6上的U型件63的支撑部631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外折棚组成1和内折棚组成2的棚布可通过缝纫获得,外折棚组成1的U型棚布间通过铝型材骨架夹紧进行连接,内折棚组成2的U型棚布间也通过铝型材骨架夹紧进行连接,这样可有效降低折棚的重量;同时,外折棚组成1和内折棚组成2均包括两段缝纫好的U型棚布组成的折棚骨架,两段折棚骨架之间均设有中间框11,且通过所述中间框11连接固定,可以通过螺栓或其他适用的连接件将两段折棚骨架紧固至一起,从而形成完整的外折棚组成1和内折棚组成2。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转弯半径小,运行噪音低,两节车厢间的视野更宽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至少两节相互连接的车厢,以及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贯通道,其中,所述贯通道的前后端均设有车体安装框12,所述车体安装框12安装于所述车厢的连接端。
具体的,所述外折棚组成1和内折棚组成2的两端可以设有车体安装框12,通过车体安装框12将贯通道与车体上的贯通道安装结构进行连接固定,比如内折棚组成2上的车体安装框12与车体的内墙配合连接,外折棚组成1上的车体安装框12与车体外墙配合连接,车体安装框12处可以设有密封胶条与车体紧密接触,以保证密封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可以为具有两节以上车厢的道路车辆或者轨道车辆,优选为轨道车辆。具体地,所述轨道车辆可以为有轨电车、轻轨车辆、单轨车辆、地铁车辆、高铁车辆等各种常见的轨道车辆,优选为跨坐式单轨车辆,但不局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上”、“下”、“左”、“右”、“前”、“后”、“一端”、“中间”、“圆周”、“顶端”、“底端”、“左端”、“右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 “另一”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车辆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道包括:
折棚组成,所述折棚组成包括内折棚组成和外折棚组成,所述内折棚组成设于所述外折棚组成的内部、且与外折棚组成之间形成有空腔;
车钩承重组成,所述车钩承重组成适于与所述车辆的车钩连接,且所述车钩承重组成固定于所述外折棚组成的下端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棚组成还包括位于所述空腔中的若干第一连接支架和若干第二连接支架,所述内折棚组成和外折棚组成通过所述若干第一连接支架和若干第二连接支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设为“L”型,其一端连接于所述外折棚组成的上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内折棚组成上且靠近内折棚组成的上端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包括呈钝角折弯连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连接于所述外折棚组成上的一端,所述第二端为连接于内折棚组成上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支架水平纵向间隔排布于外折棚组成和内折棚组成形成的空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方向上,所有第二连接支架的第二端齐平设置,每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支架的第一端交错设置,且位于上侧的第一端的下表面高于位于下侧的第一端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通过连接夹固定于内折棚组成和外折棚组成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道还包括:
支撑组成,所述支撑组成固定于相互连接的两节车厢的端部;
过渡组成,所述过渡组成的两端固定于所述车厢端部的地板面上,下表面接触于所述支撑组成,所述过渡组成适于与所述内折棚组成相配合在两节车厢之间形成通道;
连杆组成,所述连杆组成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支撑组成上,且所述连杆组成的中心设有第一销轴,所述过渡组成安装于所述第一销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组成包括一节渡板和两节踏板,两节踏板分别固定于相连的两节车厢端部的地板面上,所述渡板搭接于所述两节踏板上,且所述渡板安装于所述第一销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成包括均为板状的车端安装部、连杆安装部和踏板配合部,所述车端安装部固定于所述车厢的端部,所述连杆安装部垂直连接于所述车端安装部上用于连接所述连杆组成,所述踏板配合部垂直连接于所述连杆安装部的上端且其上表面配合于所述踏板的下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成包括三个串联的菱形结构的连接框,所述第一销轴位于中间连接框的中心。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成的两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杆组成通过所述连接块连接至所述支撑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折棚组成为下端两侧逐渐向内倾斜的“冂”型结构,所述外折棚组成为封闭的“口”型,所述车钩承重组成安装于所述“口”型的底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承重组成包括支撑架、横梁和U型件,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外折棚组成的下端内侧上,所述横梁水平的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U型件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横梁上,且所述U型件位于所述横梁的下侧以用于连接所述车钩。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折棚组成的顶部设有吊耳。
1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至少两个相邻的车厢,以及用于连接两相邻车厢的贯通道,所述贯通道为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贯通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所述贯通道的前后端还设有车体安装框,所述车体安装框安装于所述车厢的端部。
CN201810380297.7A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车辆的贯通道以及车辆 Pending CN1103952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0297.7A CN110395281A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车辆的贯通道以及车辆
PCT/CN2019/083708 WO2019206087A1 (zh) 2018-04-25 2019-04-22 一种车辆的贯通道以及车辆
BR112020021531-7A BR112020021531A2 (pt) 2018-04-25 2019-04-22 Passadiço de veículo e veículo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0297.7A CN110395281A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车辆的贯通道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5281A true CN110395281A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19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80297.7A Pending CN110395281A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车辆的贯通道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9528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7895A (zh) * 2020-11-26 2021-03-1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列车的贯通道及轨道列车
CN112590839A (zh) * 2020-12-31 2021-04-02 欧特美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钩磨耗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7895A (zh) * 2020-11-26 2021-03-1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列车的贯通道及轨道列车
CN112477895B (zh) * 2020-11-26 2022-03-2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列车的贯通道及轨道列车
CN112590839A (zh) * 2020-12-31 2021-04-02 欧特美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钩磨耗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30566U (zh) 一种车辆的贯通道以及车辆
CN101306722B (zh) 用于飞行器机翼或水平安定面的抗扭箱的肋结构
CN101712337B (zh) 用于汽车的车辆承载结构
CN104112832B (zh) 电动汽车用底盘快换电池箱
CN103754265B (zh) 全承载车身和其制造方法及包括其的客车
CN206171567U (zh) 客车底架和具有其的客车
CN110395281A (zh) 一种车辆的贯通道以及车辆
CN105313981A (zh) 用于机动车车身的车尾侧的加固结构
WO2019100719A1 (zh) 一种控制车底架及控制车
CN105416320A (zh) 一种轻量化有轨电车车体结构、车组及制造方法
CN213292296U (zh) 一种铁路车辆、铁路车辆的底架及侧梁
CN105751840A (zh) 有轨车辆
CN205113340U (zh) 车厢部件及具有车厢部件和安置在其上的装配物体的装置
CN109677437A (zh) 一种动车组及其车体端底架结构
CN208290881U (zh) 一种车辆贯通道用的车钩承重组成、贯通道以及车辆
CN218750761U (zh) 一种轻型的不包车钩型高速折棚风挡
CN217146138U (zh) 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
WO2019206087A1 (zh) 一种车辆的贯通道以及车辆
CN205737702U (zh) 一种多功能车底盘系统
CN208881905U (zh) 一种汽车后纵梁总成结构
CN212605118U (zh) 一种适应复合材料车头安装的动车组车体前端结构
CN210391140U (zh) 用于列车的贯通道和具有其的列车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07758875U (zh) 一种车身悬置横梁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4470795B (zh) 用于机动车的支撑结构
CN110395080A (zh) 一种车辆贯通道用的车钩承重组成、贯通道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