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6138U - 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46138U CN217146138U CN202220698251.1U CN202220698251U CN217146138U CN 217146138 U CN217146138 U CN 217146138U CN 202220698251 U CN202220698251 U CN 202220698251U CN 217146138 U CN217146138 U CN 2171461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part
- longitudinal beam
- frame
- bracket
- connect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属于汽车底盘配件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设有两个并分别在车架左右纵梁的外侧前端分布,两个支架本体呈镜像对称设置;支架本体后段设有车架纵梁连接部及前簧连接部,上段设有摆臂连接部,中段设有方向机连接部,中前段设有踏板连接部,前端面设有保险杠连接部,下段设有下防护连接部,前顶面设有冷却模块连接部;车架纵梁连接部包括纵梁竖直连接部和纵梁水平连接部;纵梁竖直连接部设置于支架本体的尾部,纵梁水平连接部设置于支撑本体靠近纵梁的一侧;纵梁竖直连接部与纵梁水平连接部的夹角为直角。纵梁竖直连接部及纵梁水平连接部与纵梁两个邻边连接,提升自身受力程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底盘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
背景技术
卡车车架前端零件多,布置相对复杂,多个零件设计多个支架,支架之间连接,不仅强度低,且多套模具,生产管理以及后期产品维护困难,成本高。一体式前端铸造组合支架能够化繁为简,将车架前端多个零件的连接通过组合支架来实现,由于组合支架对将多个零件实现连接并固定在车架的纵梁上,长期运行过程中,会造成组合支架受力磨损严重,为延长组合支架的使用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组合支架使用周期较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设有两个并分别在车架左右纵梁的外侧前端分布,两个支架本体呈镜像对称设置;
所述支架本体后段设有车架纵梁连接部及前簧连接部,上段设有摆臂连接部,中段设有方向机连接部,中前段设有踏板连接部,前端面设有保险杠连接部,下段设有下防护连接部,前顶面设有冷却模块连接部;
所述车架纵梁连接部包括纵梁竖直连接部和纵梁水平连接部;所述纵梁竖直连接部设置于支架本体的尾部,纵梁水平连接部设置于支撑本体靠近纵梁的一侧;纵梁竖直连接部与纵梁水平连接部的夹角为直角。
支架本体的后端通过车架纵梁连接部与纵梁连接,同时,纵梁竖直连接部及纵梁水平连接部与纵梁的两个邻边连接,通过纵梁实现对支架本体的支撑,分担支架本体的一部分受力,以提升支架本体将多个车架前端零件实现连接后的使用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纵梁水平连接部与纵梁的底部螺栓连接。通过纵梁水平连接部以承托的方式分担支架本体的一部分受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前簧连接部通过螺栓连接于纵梁上。进一步增加支架本体与纵梁的连接点,提高纵梁对支架本体的支撑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方向机连接部其中靠后的一部分通过螺栓连接于纵梁上。通过方向机连接部的一部分与纵梁连接,进一步增加支架本体与纵梁的连接点,提高纵梁对支架本体的支撑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支架本体上设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间隔设置于车架纵梁连接部、前簧连接部、摆臂连接部、方向机连接部、踏板连接部、保险杠连接部、下防护连接部和冷却模块连接部的紧固点之间。通过减重孔以降低支架本体的自重,实现其轻量化。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支架本体背离纵梁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以所述车架纵梁连接部、前簧连接部、摆臂连接部、方向机连接部、踏板连接部、保险杠连接部、下防护连接部及冷却模块连接部的紧固点为原点沿减重孔的边缘延伸设置。通过第一加强筋提升支架本体自身及对各紧固点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支架本体背离纵梁的一侧边缘上设有第二加强筋。通过在支架本体边缘上设置的第二加强筋,在其外部边缘提高结构强度。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支架本体的后端通过车架纵梁连接部与纵梁连接,同时,纵梁竖直连接部及纵梁水平连接部与纵梁的两个邻边连接,通过纵梁实现对支架本体的支撑,分担支架本体的一部分受力,以提升支架本体将多个车架前端零件实现连接后的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支架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支架本体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支架本体左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支架本体底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支架本体顶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支架本体与纵梁组合示意图。
附图中:1、支架本体,2、车架纵梁连接部,3、前簧连接部,4、摆臂连接部,5、方向机连接部,6、踏板连接部,7、保险杠连接部,8、下防护连接部,9、冷却模块连接部,10纵梁,11、第一加强筋,12、第二加强筋,13、减重孔,21、纵梁竖直连接部,22、纵梁水平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所示,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设有两个并分别在车架左右纵梁10的外侧前端分布,两个支架本体1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支架本体1背离纵梁10的一侧边缘上设有第二加强筋12。通过在支架本体1边缘上设置的第二加强筋12,在其外部边缘提高结构强度。
所述支架本体1后段设有车架纵梁连接部2及前簧连接部3,上段设有摆臂连接部4,中段设有方向机连接部5,中前段设有踏板连接部6,前端面设有保险杠连接部7,下段设有下防护连接部8,前顶面设有冷却模块连接部9。其上述的各连接部的紧固点均为螺孔结构,并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与相对应的零部件安装。车架纵梁连接部2与纵梁10螺栓连接;前簧连接部3与对称板簧前支架螺栓连接;摆臂连接部4与前悬置摆臂支架螺栓连接;方向机连接部5与方向机支架螺栓连接;踏板连接部6与踏板支架螺栓连接;保险杠连接部7与保险杠支架螺栓连接;下防护连接部8与前下防护支架螺栓连接;冷却模块连接部9与冷却模块支架螺栓连接。
所述车架纵梁连接部2包括纵梁竖直连接部21和纵梁水平连接部22;所述纵梁竖直连接部21设置于支架本体1的尾部,纵梁水平连接部22设置于支撑本体靠近纵梁10的一侧;纵梁竖直连接部21与纵梁水平连接部22的夹角为直角。纵梁竖直连接部21及纵梁水平连接部22与纵梁10的两个邻边连接,通过纵梁10实现对支架本体1的支撑,分担支架本体1的一部分受力,以提升支架本体1将多个车架前端零件实现连接后的使用周期。
所述纵梁水平连接部22与纵梁10的底部螺栓连接。通过纵梁水平连接部22以承托的方式分担支架本体1的一部分受力。
所述前簧连接部3通过螺栓连接于纵梁10上。进一步增加支架本体1与纵梁10的连接点,提高纵梁10对支架本体1的支撑强度。其中贯穿前簧连接部3的螺栓一并穿过对称板簧前支架后通过螺母紧固。可将用于支撑对称板簧前支架的力分担到纵梁10上。
所述方向机连接部5其中靠后的一部分通过螺栓连接于纵梁10上。通过方向机连接部5的一部分与纵梁10连接,进一步增加支架本体1与纵梁10的连接点,提高纵梁10对支架本体1的支撑强度。其中方向机连接部5与纵梁10的连接点上的螺栓一并穿过方向机支架后通过螺母紧固。可将用于支撑方向机支架的力分担到纵梁10上。
所述支架本体1上设有减重孔13,所述减重孔13间隔设置于车架纵梁连接部2、前簧连接部3、摆臂连接部4、方向机连接部5、踏板连接部6、保险杠连接部7、下防护连接部8和冷却模块连接部9的紧固点之间。通过减重孔13以降低支架本体1的自重,实现其轻量化。
所述支架本体1背离纵梁10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加强筋11,所述第一加强筋11以所述车架纵梁连接部2、前簧连接部3、摆臂连接部4、方向机连接部5、踏板连接部6、保险杠连接部7、下防护连接部8及冷却模块连接部9的紧固点为原点沿减重孔13的边缘延伸设置。通过第一加强筋11提升支架本体1自身及对各紧固点的结构强度。其中第一加强筋11与第二加强筋12会在靠近支架本体1边缘处出现重合。
该装置采用一体式铸造,有效保证整体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支架本体的后端通过车架纵梁连接部与纵梁连接,同时,纵梁竖直连接部及纵梁水平连接部与纵梁的两个邻边连接,通过纵梁实现对支架本体的支撑,分担支架本体的一部分受力,以提升支架本体将多个车架前端零件实现连接后的使用周期。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上”、“下”、“外侧”“内侧”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位置上的相对关系,而不必给予定性。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设有两个并分别在车架左右纵梁(10)的外侧前端分布,两个支架本体(1)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支架本体(1)后段设有车架纵梁连接部(2)及前簧连接部(3),上段设有摆臂连接部(4),中段设有方向机连接部(5),中前段设有踏板连接部(6),前端面设有保险杠连接部(7),下段设有下防护连接部(8),前顶面设有冷却模块连接部(9);
所述车架纵梁连接部(2)包括纵梁竖直连接部(21)和纵梁水平连接部(22);所述纵梁竖直连接部(21)设置于支架本体(1)的尾部,纵梁水平连接部(22)设置于支撑本体靠近纵梁(10)的一侧;纵梁竖直连接部(21)与纵梁水平连接部(22)的夹角为直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水平连接部(22)与纵梁(10)的底部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簧连接部(3)通过螺栓连接于纵梁(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机连接部(5)其中靠后的一部分通过螺栓连接于纵梁(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上设有减重孔(13),所述减重孔(13)间隔设置于车架纵梁连接部(2)、前簧连接部(3)、摆臂连接部(4)、方向机连接部(5)、踏板连接部(6)、保险杠连接部(7)、下防护连接部(8)和冷却模块连接部(9)的紧固点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背离纵梁(10)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加强筋(11),所述第一加强筋(11)以所述车架纵梁连接部(2)、前簧连接部(3)、摆臂连接部(4)、方向机连接部(5)、踏板连接部(6)、保险杠连接部(7)、下防护连接部(8)及冷却模块连接部(9)的紧固点为原点沿减重孔(13)的边缘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背离纵梁(10)的一侧边缘上设有第二加强筋(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98251.1U CN217146138U (zh) | 2022-03-28 | 2022-03-28 | 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98251.1U CN217146138U (zh) | 2022-03-28 | 2022-03-28 | 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46138U true CN217146138U (zh) | 2022-08-09 |
Family
ID=82698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698251.1U Active CN217146138U (zh) | 2022-03-28 | 2022-03-28 | 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4613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79812A (zh) * | 2023-05-17 | 2023-06-23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一种自卸车车架总成 |
-
2022
- 2022-03-28 CN CN202220698251.1U patent/CN21714613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79812A (zh) * | 2023-05-17 | 2023-06-23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一种自卸车车架总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196115U (zh) | 一种分段式汽车后保险杠总成 | |
KR20050085946A (ko) | 다용도 차량을 위한 전방프레임부품 | |
CN209382079U (zh) | 一种汽车车架前端的集成式连接支架 | |
CN112810697A (zh) | 一种挤压型材和铸造组合型电动车前副车架 | |
CN217146138U (zh) | 一种车架前端铸造组合支架 | |
US20210347318A1 (en) | Step bumper with load support on truck frame | |
CN114013507A (zh) | 一种非框式型材铸造的铝前副车架 | |
CN219806797U (zh) | 车身前部行人保护结构与车辆 | |
CN201633779U (zh) | 具有多用型纵梁的轻型汽车车架 | |
CN214451307U (zh) | 一种挤压型材和铸造组合型电动车前副车架 | |
CN114802458A (zh) | 一种前加长梁集成支架、车架前端总成及车辆 | |
CN116130865A (zh) | 一种高强度钢制电池包壳体结构 | |
CN211869121U (zh) | 一种尾门组件 | |
CN201534567U (zh) | 一种汽车车身框型前部结构 | |
CN211642346U (zh) | 一体轻量化塑形三阶段约束后副车架 | |
US20020100626A1 (en) | Structure of front end modul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 |
CN211364733U (zh) | 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 | |
CN218703529U (zh) | 带有充电机安装平台的后车身框架及新能源车 | |
CN214396949U (zh) | 一种重型长头卡车车架前伸梁装置 | |
CN217893010U (zh) | 车身后围总成与车辆 | |
CN217994588U (zh) | 一种简便可拆装的汽车后桥挡泥板装置 | |
CN218489612U (zh) | 一种后保险杠骨架及车辆 | |
CN205524104U (zh) | 一种重型汽车前保险杠支架总成 | |
CN217320519U (zh) | 一种汽车前端框架 | |
CN221794755U (zh) | 一种新型横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