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20345U - 一种无避让式车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避让式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20345U
CN204920345U CN201520658707.1U CN201520658707U CN204920345U CN 204920345 U CN204920345 U CN 204920345U CN 201520658707 U CN201520658707 U CN 201520658707U CN 204920345 U CN204920345 U CN 204920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link
vehicle frame
frame
avo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587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全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6587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20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20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2034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避让式车库,包括下车架、车架托盘和传动机构;所述下车架包括两个环形侧框架和沿侧框架运动的传动链;所述环形侧框架的顶部与地面平行;所述传动机构铰接在所述车架托盘的后部,所述车架托盘的前部与所述传动链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造价低,占地面积小,普通民居都能够普及适用。

Description

一种无避让式车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层车库,特别涉及一种无避让式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私家车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然而,日益增长的汽车数量给车辆停放带来很大的困难,这个问题在居住空间少的大都市中尤为突出。现有的车库一般为单层设置,对于空中空间利用往往不足,住宅区的车库或商场的停车位不够用的情况十分普遍。
现有利用空中空间的车库一般较大或者结构较为复杂,造价较高,基本上只出商用场所等利用率高的地方,而普通的民居则因此种车库的价格因素而得不到普及。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避让式车库,在保证利用空中空间的情况下简化结构、降低造价,使普通民居都能够普及适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无避让式车库,包括下车架、车架托盘和传动机构;所述下车架包括两个环形侧框架和沿侧框架运动的传动链;
所述环形侧框架的顶部与地面平行;
所述传动机构铰接在所述车架托盘的后部,所述车架托盘的前部与所述传动链连接。
上述无避让式车库,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辅助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头尾依次铰接,铰接轴的轴线均相互平行,所述铰接轴处设有限位块;
所述第一连杆的头部与所述车架托盘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尾部与所述环形侧框架的位置相对固定;
所述第四连杆上设有沿连杆轴向方向的滑槽;
所述辅助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杆上,另一端与第四连杆的滑槽配合。
上述无避让式车库,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补偿连杆和支撑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所述补偿连杆与所述车架托盘连接;
所述补偿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头部铰接,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托盘上;
所述第四连杆通过所述支撑连杆与所述侧框架连接;
所述支撑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框架和第四连杆铰接。
上述无避让式车库,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补偿连杆的铰接处还设有与所述侧框架配合的滑轮。
上述无避让式车库,还包括前部连杆,所述车架托盘通过前部连杆与所述传动链连接,所述前部连杆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托盘的前部,另一端与所述传动链连接。
上述无避让式车库,所述侧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的前部连杆配合的沟槽;所述前部连杆与所述传动链的连接轴卡入沟槽内,且可沿沟槽移动。
上述无避让式车库,所述侧框架上设有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错位设置的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所述传动链分别绕过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且该传动链绕过第一张紧轮接触面形成的圆弧与该传动链绕过第二张紧轮形成的圆弧开口方向不同。
上述无避让式车库,所述车架托盘包括承重板和设置于承重板下方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
上述无避让式车库,所述承重板通过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座、旋转轴和支撑架;所述安装座和支撑架均为圆饼状且均套旋转轴上;
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支撑架与承重板固定连接。
上述无避让式车库,所述支撑架底面设有滑轮,所述滑轮的轴线沿着支撑架半径方向设置;所述安装座的顶面与所述滑轮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无避让式车库,结构简单,造价低,占地面积小,普通民居都能够普及适用;
2、使用机械连杆作为车架升降机构,避免了液压杆等昂贵部件,降低造价;
3、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下层停放车辆的状态下实现上层车辆自由停放或驶离,更加方便快捷;
4、通过补偿连杆和支撑连杆的补偿,保证车架托盘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水平,有助于保证工作安全;
5、在车架托盘运动至所述侧框架上时,滑轮与侧框架配合,保证车架托盘运动更加顺滑,有助于节约动力耗能;
6、利用前部连杆使的车架托盘与所述传动链连接,一方面降低了设计复杂度,另一方面前部连杆与传动机构相互配合,保证车架托盘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水平;
7、侧框架上的沟槽防止传动链跑偏,进一步保证了运行安全;
8、张紧机构保证了链条始终处于适度紧绷状态,避免链条脱扣的同时减少链条运动震颤,降低能耗;
9、车架托盘上设有旋转机构,方便车辆在车架托盘上的停放和驶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避让式车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框架和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架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上述附图中,1、侧框架;2、传动机构;3、车架托盘;5、前部连杆;6、驱动装置;101、沟槽;102、第一张紧轮;103、第二张紧轮;104、连接杆;201、第一连杆;202、第二连杆;203、第三连杆;204、第四连杆;205、辅助连杆;206、滑槽;207、补偿连杆;208、支撑连杆;209、滑轮;301、承重板;302、连接架;303、安装座;304、旋转轴;305、支撑架;306、滑轮;307、引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避让式车库,包括下车架、车架托盘3和传动机构2;所述下车架包括两个环形的侧框架1和沿侧框架1运动的传动链4;所述侧框架1的顶部与地面平行;所述传动机构2铰接在所述车架托盘3的后部,所述车架托盘3的前部与所述传动链连接。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第一连杆201、第二连杆202、第三连杆203、第四连杆204和辅助连杆205,所述第一连杆201、第二连杆202、第三连杆203和第四连杆204的头尾依次铰接,铰接轴的轴线均相互平行,所述铰接轴处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连杆201的头部与所述车架托盘3连接;所述第四连杆204的尾部与所述侧框架1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第四连杆204上设有沿连杆轴向方向的滑槽206;所述辅助连杆205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杆202上,另一端与第四连杆204的滑槽206配合。
工作时,驱动装置6驱动传动链,传动链带动所述车架托盘3沿侧框架1的轨迹运动,所述传动机构2在上述运动过程中发生形变,以保证所述车架托盘3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水平状态,直到所述车架托盘3上升至侧框架1的顶部或下降到地面,完成运动过程。
车架托盘3处于地面上时,第一连杆201、第二连杆202、第三连杆203和第四连杆204形成同一直线,辅助连杆205也处于该直线上。随着传动链的运动,第一连杆201被提升且绕第一连杆201和第二连杆202的铰接轴转动;当第一连杆201的长度不足时,第二连杆202被第一连杆201提升且绕第二连杆202和第三连杆203的铰接轴转动;在第二连杆202运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杆201和第二连杆202会相对转动直至被限位块挡住。同时,辅助连杆205沿着第四连杆204上的滑槽206运动,第二连杆202、辅助连杆205、第三连杆203和第四连杆204之间形成三角形,避免运动过程中各个连杆产生突变引发安全事故。当第二连杆202运动的长度不足时,第三连杆203会被第二连杆202提升且绕第三连杆203和第四连杆204的铰接轴转动;在第三连杆203运动过程中,第二连杆202和第三连杆203会相对转动直至被限位块挡住。当第三连杆203的长度不足时,第四连杆204会被第三连杆203提升直至所述车架托盘3升到所述侧框架1顶部,完成上升过程。
车架托盘3的下降过程为上文上升过程逆过程,在此不做赘述。
为了保证车架托盘3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水平,所述传动机构2还包括补偿连杆207和支撑连杆208;所述第一连杆201通过所述补偿连杆207与所述车架托盘3连接;所述补偿连杆20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201的头部铰接,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托盘3上;所述第四连杆204通过所述支撑连杆208与所述侧框架1连接;所述支撑连杆20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框架1和第四连杆204铰接。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连杆201与所述补偿连杆207的铰接处还设有与所述侧框架1配合的滑轮209;在车架托盘3运动至所述侧框架1上时,滑轮209与侧框架1配合,保证车架托盘3运动更加顺滑,有助于节约动力耗能。
所述车架托盘3通过前部连杆5与所述传动链连接,所述前部连杆5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托盘3的前部,另一端与所述传动链连接。前部连杆5的设计一方面降低了设计复杂度,另一方面前部连杆5与传动机构2相互配合,保证车架托盘3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水平。所述侧框架1上设有与所述的前部连杆5配合的沟槽101;所述前部连杆5与所述传动链的连接轴卡入沟槽101内,且可沿沟槽101移动。沟槽101能够防止传动链跑偏,进一步保证了运行安全。
侧框架1上设有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错位设置的第一张紧轮102和第二张紧轮103,所述传动链分别绕过第一张紧轮102和第二张紧轮103且该传动链绕过第一张紧轮102接触面形成的圆弧与该传动链绕过第二张紧轮103形成的圆弧开口方向不同(链条轨迹如图2中虚线所示)。错位对置的张紧装置能够保证链条始终处于适度紧绷状态,避免链条脱扣的同时减少链条运动震颤,降低能耗。
同一下车架的两个侧框架1之间设有连接杆104,使安装时两个侧框架1的位置关系相对固定,整体结构更加完整,提升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车架托盘3包括承重板301和设置于承重板301下方的连接架302;所述连接架302与所述传动机构2连接。所述承重板301通过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连接架302上;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座303、旋转轴304和支撑架305;所述安装座303和支撑架305均为圆饼状且均套旋转轴304上;所述安装座303固定在所述连接架302上,所述支撑架305与承重板301固定连接;方便车辆在车架托盘3上的停放和驶离。当需要在车架托盘3上停车时,车架托盘3调整至地面,旋转机构旋转使车架托盘3处于便于车辆上下的位置(例如将车架托盘3旋转至车辆驶上托盘时车辆前进方向与所述侧框架1垂直,如此省去了停车时需要转弯的步骤,节约停车时间)。
所述支撑架305底面设有滑轮306,所述滑轮306的轴线沿着支撑架305半径方向设置;所述安装座303的顶面与所述滑轮306配合。如此,车架托盘3旋转时更加顺滑,有助于节约动力耗能。
所述旋转轴304成底部半径小于的顶部半径的凸台状,所述安装座303上设有与所述旋转轴304配合的台阶孔;所述支撑架305上也设有台阶孔;所述安装座303部分伸入所述支撑架305上的台阶孔中。如此,通过台阶孔的设置,旋转机构形成一体,旋转更加稳定。
所述承重板301车辆进出方向两侧安装有引导板307,便于车辆停放。所述引导板307通过安装轴安装在所述承重板301上且可绕安装轴转动,当车架托盘3下降至地面上时,安装轴才会旋转使引导板307处于引导位置(引导位置是指引导板307一端接近地面便于车辆上下的位置)。这样可以提示司机车库的状态以避免车架托盘3尚未停稳时就启动车辆的危险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避让式车库,结构简单,造价低,占地面积小,普通民居都能够普及适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避让式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车架、车架托盘和传动机构;所述下车架包括两个环形侧框架和沿侧框架运动的传动链;
所述环形侧框架的顶部与地面平行;
所述传动机构铰接在所述车架托盘的后部,所述车架托盘的前部与所述传动链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避让式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辅助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头尾依次铰接,铰接轴的轴线均相互平行,所述铰接轴处设有限位块;
所述第一连杆的头部与所述车架托盘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尾部与所述环形侧框架的位置相对固定;
所述第四连杆上设有沿连杆轴向方向的滑槽;
所述辅助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杆上,另一端与第四连杆的滑槽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避让式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补偿连杆和支撑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所述补偿连杆与所述车架托盘连接;
所述补偿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头部铰接,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托盘上;
所述第四连杆通过所述支撑连杆与所述侧框架连接;
所述支撑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框架和第四连杆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避让式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补偿连杆的铰接处还设有与所述侧框架配合的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避让式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部连杆,所述车架托盘通过前部连杆与所述传动链连接,所述前部连杆一端铰接在所述车架托盘的前部,另一端与所述传动链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避让式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的前部连杆配合的沟槽;所述前部连杆与所述传动链的连接轴卡入沟槽内,且可沿沟槽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避让式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架上设有张紧装置;所述张紧装置包括错位设置的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所述传动链分别绕过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且该传动链绕过第一张紧轮接触面形成的圆弧与该传动链绕过第二张紧轮形成的圆弧开口方向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无避让式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托盘包括承重板和设置于承重板下方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避让式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通过旋转机构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座、旋转轴和支撑架;所述安装座和支撑架均为圆饼状且均套旋转轴上;
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支撑架与承重板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避让式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底面设有滑轮,所述滑轮的轴线沿着支撑架半径方向设置;所述安装座的顶面与所述滑轮配合。
CN201520658707.1U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无避让式车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20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8707.1U CN204920345U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无避让式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8707.1U CN204920345U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无避让式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20345U true CN204920345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69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5870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20345U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无避让式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20345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3328A (zh) * 2016-05-17 2016-08-17 刘奇鲜 连杆牵引式二层无避让停车库
CN105863327A (zh) * 2016-04-25 2016-08-17 宁波车佳轩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弓形无避让停车库
CN107299784A (zh) * 2017-07-24 2017-10-27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
CN107558769A (zh) * 2017-08-02 2018-01-09 华侨大学 一种带伸缩支撑的沿轨升降无避让立体停车库
WO2018137273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浙江先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停车设备
CN109025421A (zh) * 2018-08-28 2018-12-18 北华大学 一种无避让式三层立体停车装置
CN109610904A (zh) * 2018-12-07 2019-04-12 安徽金寨金鸿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立体车库传动机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3327A (zh) * 2016-04-25 2016-08-17 宁波车佳轩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弓形无避让停车库
CN105863328A (zh) * 2016-05-17 2016-08-17 刘奇鲜 连杆牵引式二层无避让停车库
WO2018137273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浙江先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停车设备
CN107299784A (zh) * 2017-07-24 2017-10-27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多杆机构两层立体车库
CN107558769A (zh) * 2017-08-02 2018-01-09 华侨大学 一种带伸缩支撑的沿轨升降无避让立体停车库
CN109025421A (zh) * 2018-08-28 2018-12-18 北华大学 一种无避让式三层立体停车装置
CN109610904A (zh) * 2018-12-07 2019-04-12 安徽金寨金鸿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立体车库传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20345U (zh) 一种无避让式车库
CN105064742B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
CN107575059A (zh) 一种塔式自行车停车装置
CN204998341U (zh) 一种车轮边缘驱动装置
CN203977934U (zh) 一种载车盘车辆的对中装置
CN207403832U (zh) 移动底盘及机器人
CN204920396U (zh) 一种车架托盘
CN208686164U (zh) 一种无避让式立体车库
CN110182719A (zh) 一种高自由度的叉车装置
CN202031781U (zh) 风能发电机
CN203694598U (zh) 一种由能量转换驱动的越障碍无碳小车
CN202609435U (zh) 托盘自动搬运穿梭车
CN108301664B (zh) 一种小型差动轮系式立体车库
CN204528296U (zh) 一种环卫车的自动翻桶装置
CN203808577U (zh) 平举升降双层停车位
CN204282909U (zh) 一种移动式旋转载车台
CN204920395U (zh) 一种立体车库传动机构
CN202294067U (zh) 带刹车的自行车花毂结构
CN208652950U (zh) 一种轨道定位驱动的太阳能二维跟踪节能伺服装置
CN203531459U (zh) 立体车库
CN202249056U (zh) 车辆搬运器
CN208396387U (zh) 一种双层框架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CN208682654U (zh) 交流充电桩
CN204123975U (zh) 逐日太阳能电动车
CN206738501U (zh) 一种手机双球镜面扫光齿轮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