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45605U - 座椅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座椅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45605U
CN204845605U CN201520307187.XU CN201520307187U CN204845605U CN 204845605 U CN204845605 U CN 204845605U CN 201520307187 U CN201520307187 U CN 201520307187U CN 204845605 U CN204845605 U CN 204845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tridge unit
intervening components
cam part
rotation
in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071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东定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45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456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96Central command actuator to selectively switch on or engage one of several special purpose circuits or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213Gear wheel driven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19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 B60N2/933Positioning and locking mechanisms rota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座椅驱动装置,能够更加可靠地切断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连接状态。座椅驱动装置具备:筒部件(35),嵌插有升降用轴,伴随着轴线方向的移动嵌插蜗轮(23);压缩弹簧(39),向朝向蜗轮的轴线方向对筒部件施力;中介部件(40),有间隙地插入有筒部件的筒部(36)且能够转动;以及第一凸轮部件(51),按压前端部(43),经由中介部件按压按压片(37)从而解除蜗轮向筒部件(35)的嵌插,并且伴随着从中立位置的转动,允许蜗轮向筒部件的嵌插,第一凸轮部件以保持中立位置的方式被施力。中介部件的对置面具有伴随着第一凸轮部件(51)朝向中立位置的转动使按压部位从中介部件的轴线离开的弯曲面(42b)。

Description

座椅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使位置调整机构作动的座椅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座椅驱动装置,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该装置具备:作为输入轴的蜗轮,其被旋转马达驱动旋转;以及筒部件,以一体旋转的方式且以能够沿着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嵌插有例如和升降机构有联系的作为输出轴的升降用轴。筒部件具有筒部以及从该筒部朝外突出的凸缘状的按压片,并且伴随着朝向蜗轮的轴线方向的移动而与该蜗轮一体旋转的方式嵌插该输入轴。此外,筒部件利用夹装于与升降用轴之间的压缩弹簧,向朝向蜗轮的轴线方向对筒部件施力。
另外,座椅驱动装置具备:中介部件,能够绕沿着与筒部件的轴线不同的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筒部有间隙地插入于该中介部件;以及凸轮部件,其能够绕沿着与筒部件的轴线以及中介部件的轴线不同的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凸轮部件在位于中立位置时按压中介部件的前端部,由此经由该前端部按压按压片,克服压缩弹簧的作用力,解除蜗轮向筒部件的嵌插,并且伴随着从中立位置的转动,允许蜗轮向被压缩弹簧施力的筒部件的嵌插。此外,凸轮部件以保持中立位置的方式被施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07624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例如在筒部件以及蜗轮一体旋转时有时它们相互啮入。这种啮入例如在位置调整范围的上限或者下限,升降用轴的旋转被锁定时被施加过大的负荷而显著。此时,有可能难以解除蜗轮向筒部件的嵌插。另一方面,虽然也能够考虑增加将凸轮部件保持于中立位置的(使其返回)的施力的措施,但是在该情况下会产生使凸轮部件从中立位置转动时的操作力增加之类的其他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更加可靠地切断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连接状态的座椅驱动装置。
解决上述课题的座椅驱动装置具备:筒部件,供连向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出轴能够一体旋转且能够沿着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嵌插,伴随着朝向被旋转马达驱动旋转的输入轴的轴线方向的移动而使该输入轴一体旋转的方式供该输入轴嵌插,且具有筒部以及从该筒部朝外突出的按压片;第一施力部件,其向朝向上述输入轴的轴线方向对上述筒部件施力;中介部件,能够绕沿着与上述筒部件的轴线不同的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上述筒部有间隙地插入于该中介部件;凸轮部件,其支承为能够绕沿着与上述筒部件的轴线以及上述中介部件的轴线不同的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位于中立位置时按压该中介部件的从上述中介部件的轴线离开的前端部,由此经由上述中介部件按压上述按压片,克服上述第一施力部件的施力,而解除上述输入轴向上述筒部件的嵌插,并且伴随着从上述中立位置的转动,允许上述输入轴向被上述第一施力部件施力的上述筒部件的嵌插;以及第二施力部件,其以上述凸轮部件保持上述中立位置的方式施力,上述中介部件的按压上述按压片的对置面具有:伴随着上述凸轮部件朝向上述中立位置的转动,使上述按压片按压上述中介部件的按压部位从上述中介部件的轴线离开的弯曲面。
根据该结构,在上述筒部件嵌插有上述输入轴的状态下,且在上述凸轮部件朝向上述中立位置开始转动的最初,上述中介部件按压上述按压片时的按压部位由于上述弯曲面而靠近上述中介部件的轴线,从而能够增加用于解除上述输入轴向上述筒部件的嵌插的解除力。因此,例如即使在上述筒部件以及上述输入轴一体旋转时它们相互啮入,也能够更加可靠地解除上述输入轴向上述筒部件的嵌插。另一方面,若上述凸轮部件靠近上述中立位置,则上述中介部件按压上述按压片时的按压部位由于上述弯曲面而从上述中介部件的轴线离开,由此能够增加解除上述输入轴向上述筒部件嵌插时的上述筒部件的移动速度。
针对上述座椅驱动装置,优选在上述筒部件嵌插有上述输入轴的状态下,上述中介部件被设置为从该中介部件的轴线方向观察时与上述按压片平行。
根据该结构,在上述凸轮部件朝向上述中立位置开始转动的最初,以与伴随着上述中介部件的转动而产生的上述按压片的按压部位的向以上述中介部件的轴线为中心的周向的移动量相同的距离,上述筒部件沿着其轴线方向移动。因此,能够伴随着上述中介部件的转动使上述筒部件更加有效地沿着其轴线方向移动。
针对上述座椅驱动装置,优选上述中介部件的被上述凸轮部件按压的对置面具有:伴随着上述凸轮部件朝向上述中立位置的转动,被上述凸轮部件按压的被按压部位在以上述中介部件的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朝向上述凸轮部件突出的突出面。
根据该结构,若上述凸轮部件靠近上述中立位置,则被上述凸轮部件按压的上述中介部件的被按压部位由于上述突出面而在以其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朝向上述凸轮部件突出,从而上述中介部件的转动量与其对应地增加。由此,能够增加伴随着上述中介部件的转动而被按压的上述筒部件的轴线方向的移动量。
针对上述座椅驱动装置,优选上述输入轴构成为具有能够与形成于上述筒部件的嵌合孔嵌合的嵌合部,并且通过在上述嵌合孔插入上述嵌合部,与上述筒部件一体旋转,在上述嵌合孔以及上述嵌合部这两者的至少一方形成有:伴随着上述输入轴以及上述筒部件的向相互离开的轴线方向移动,而使上述嵌合孔与上述嵌合部之间的间隙增加的渐变部。
根据该结构,例如即使在上述筒部件以及上述输入轴一体旋转时上述嵌合孔以及上述嵌合部相互啮入,只要上述输入轴以及上述筒部件向相互离开的轴线方向稍微移动,就能够与上述间隙的增加量对应地放松它们的啮入,从而能够更加顺利地解除上述输入轴向上述筒部件的嵌插。
针对上述座椅驱动装置,优选具备操作部件,其对应于所述位置调整机构设置,并且与所述凸轮部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推压部件通过使所述操作部件保持初始位置的方式施力来使所述凸轮部件保持于所述中立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更加可靠地切断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连接状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8向电动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放大图。
图6(a)、图6(b)是图3的A向视图,图6(a)表示操作手柄的非操作状态,图6(b)表示操作手柄的操作状态。
图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9(a)、图9(b)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中介部件的转动量与距离按压部位的轴部的分离距离的关系的图表。
图11(a)、图11(b)是表示第一凸轮部件以及第二凸轮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电气结构的等价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座椅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车辆的底板固定有沿着座椅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并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成对的下轨1,并且在两下轨1分别以能够沿着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有上轨2。
在两上轨2分别立设有由板材构成的托架3。而且,在两托架3分别经由在前部以及后部配设的前连杆4以及后连杆5支承有形成乘客的落座部的座椅6。该座椅6构成为具备形成座面的椅垫7、以能够倾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该椅垫7的后端部的椅背8、以及支承于该椅背8的上端部的头枕9。
而且,对于座椅6,通过使两侧的下轨1以及上轨2相对移动能够调整其前后位置,并且通过使两侧的前连杆4以及后连杆5升降能够调整其上下位置。另外,对于座椅6,能够调整椅垫7的前部相对于后部的倾斜角度,并且能够调整椅背8相对于椅垫7的倾斜角度。由此,该座椅6的落座者例如能够按照其身体调整视线的位置。
在椅垫7的单侧(朝向座椅的前方的右侧)的侧部安装有驱动装置10。如图2所示,该驱动装置10与例如由有刷马达构成的旋转马达11的轴线大致沿着座椅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11a,经由与该旋转轴11a同轴的输入用扭矩缆线12驱动连结。
详细而言,驱动装置10具备沿着旋转轴11a的轴线方向分成两部分的一对主体壳体16、17。主体壳体16、17的四角通过以与旋转轴11a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式贯通的四个螺钉19紧固。
在旋转马达11侧的主体壳体16,突出地设置有与输入用扭矩缆线12(旋转轴11a)同心且大致圆筒状的保持部16a。在该保持部16a内嵌装有圆环状的轴承21,并且旋入有带底大致圆筒状的芯棒PL。而且,在轴承21轴支承有与输入用扭矩缆线12配置为同轴的蜗杆22的基端部。蜗杆22的基端部与插通于芯棒PL的输入用扭矩缆线12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蜗杆22的前端部被轴支承于从旋转马达11离开的一侧的主体壳体17。
在主体壳体16、17,且在蜗杆22的上侧以及下侧,配设有轴线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作为一对输入轴的蜗轮23、24。蜗轮23、24相对于蜗杆22在相互不同的扭转位置与蜗杆22啮合,并且设定为彼此相同的1以上的减速比。
如图7以及图8共同所示,一方的蜗轮23具有在蜗杆22的上侧与蜗杆22啮合的齿轮部25,并且具有突出地设置于该齿轮部25的后侧以及前侧且轴支承于主体壳体16、17的一对轴部26,还具有分别突出地设置于两轴部26的后侧以及前侧的一对嵌合部27。各嵌合部27的外形呈将圆柱形状28与从该圆柱形状28以等角度间隔沿着径向延伸的三个圆弧柱形状29组合的大致三片叶片形状。各圆弧柱形状29以周向的宽度伴随着朝向前端而缓缓缩小的方式,在其周向两侧部分别形成有一对渐变部29a。由此,各圆弧柱形状29严格而言前端相对于基端在周向上宽度稍微缩小。另一方的蜗轮24也相同,其齿轮部25在蜗杆22的下侧与蜗杆22啮合。
另外,如图2所示,在主体壳体16、17,且在蜗轮23的后侧以及前侧,与该蜗轮23同轴地以相互对称的姿势分别轴支承有作为输出轴的升降用轴31L以及倾斜用轴31T。升降用轴31L与作为调整座椅6的上下位置的位置调整机构的升降机构M1有联系,倾斜用轴31T与作为调整椅垫7的前部相对于后部的倾斜角度的位置调整机构的倾斜机构M2有联系。
并且,在主体壳体16、17,且在蜗轮24的后侧以及前侧,与该蜗轮24同轴地以相互对称的姿势分别轴支承有作为输出轴的调角用轴31R以及滑动用轴31S。调角用轴31R与作为调整椅背8相对于椅垫7的倾斜角度的位置调整机构的调角机构M3有联系,滑动用轴31S与作为调整座椅6的前后位置的位置调整机构的滑动机构M4有联系。
因此,若升降用轴31L、倾斜用轴31T、调角用轴31R以及滑动用轴31S的任一个转动,则对应的升降机构M1、倾斜机构M2、调角机构M3或者滑动机构M4作动从而调整所需的座椅位置。即,本实施方式成为能够分别调整升降机构M1、倾斜机构M2、调角机构M3以及滑动机构M4中的正方向以及负方向的座椅位置的所谓8向电动座椅。
此外,对于上述升降用轴31L、倾斜用轴31T、调角用轴31R以及滑动用轴31S而言,除它们的配置方式等以外,相互具有相同构造,因此以下以升降用轴31L为代表对其周边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7以及图8所示,升降用轴31L大致呈圆柱形状,并且从主体壳体16、17的轴承部向与蜗轮23对置的一侧延伸的前端部,形成输出轴侧嵌合部32。另外,升降用轴31L具有突出地设置于与主体壳体16、17的轴承部邻接的轴线方向中间部的向外的凸缘33。
在蜗轮23的嵌合部27以及升降用轴31L的凸缘33间夹设有筒部件35。筒部件35具有筒部36与凸缘状的按压片37,该按压片37从该筒部36的与升降用轴31L对置的前端向径向外侧突出地设置。在筒部件35以与升降用轴31L一体旋转的方式且以相对于该升降用轴31L能够沿着轴线方向移动的方式嵌插有输出轴侧嵌合部32,并且形成有能够与嵌合部27嵌合的嵌合孔38。即,嵌合孔38呈将供嵌合部27的圆柱形状28嵌插的圆形孔38a与供三个圆弧柱形状29嵌插的三个圆弧孔38b组合的形状。筒部件35通过沿着轴线方向向蜗轮23侧移动,以与该蜗轮23一体旋转的方式使其嵌合孔38与嵌合部27嵌合。
即,蜗轮23的旋转,伴随着筒部件35的移动,通过嵌合部27与嵌合孔38嵌合,经由筒部件35能够传递至升降用轴31L,通过解除嵌合部27与嵌合孔38的嵌合,无法进行经由筒部件35的向升降用轴31L的传递。通过升降用轴31L的转动而使升降机构M1作动与上述相同。蜗轮23的嵌合部27、升降用轴31L的输出轴侧嵌合部32以及筒部件35构成选择性地连接蜗轮23以及升降用轴31L的离合器机构。
升降用轴31L的输出轴侧嵌合部32插通于作为第一施力部件的压缩弹簧39,该压缩弹簧39由在按压片37的内周侧夹装于筒部件35与凸缘33间的螺旋弹簧构成。而且,利用压缩弹簧39将筒部件35始终向其嵌合孔38与蜗轮23的嵌合部27嵌合的一侧推压、即始终向能够将蜗轮23的旋转传递至升降用轴31L的一侧推压。换言之,在蜗轮23的旋转无法传递至升降用轴31L的状态下,筒部件35克服压缩弹簧39的作用力向解除嵌合部27与嵌合孔38的嵌合的一侧移动。
在蜗轮23与倾斜用轴31T间、蜗轮24与调角用轴31R间、以及蜗轮24与滑动用轴31S间,也构成选择性地将它们连接的相同的离合器机构。
各筒部件35的筒部36有间隙地插入于支承于主体壳体16的中介部件40。即,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主体壳体16,且在各相邻的筒部件35的按压片37与蜗轮23(24)间,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与图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大致半圆槽状的轴承槽16b。
另一方面,中介部件40具有被轴支承于轴承槽16b的大致圆弧柱状的轴部41,并且具有沿着与筒部件35的筒部36的轴线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横切筒部件35的筒部36的大致四角框状的主体部42。而且,在中介部件40,且在形成于主体部42的大致圆形的插通孔42a中有间隙地插入有筒部36。因此,中介部件40不会被筒部36阻碍,能够绕轴承槽16b在一定范围内转动。该转动范围的周向沿着与筒部件35的轴线方向一致的其移动方向。
而且,如图5中左侧所示,当中介部件40的主体部42沿着筒部件35的按压片37扩展时,即当向与筒部件35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扩展时,筒部件35被压缩弹簧39推压,从而使其嵌合孔38与蜗轮23(24)的嵌合部27嵌合。另一方面,如图5中右侧所示,若中介部件40的主体部42以轴部41为中心向从蜗轮23(24)离开的方向转动,则按压片37被主体部42按压的筒部件35克服压缩弹簧39的作用力沿着轴线方向移动,使其嵌合孔38从蜗轮23(24)的嵌合部27离开。
此外,如图8所示,主体部42(中介部件40)的能够按压按压片37的对置面形成以朝向靠近按压片37的轴线方向成为凸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面42b。弯曲面42b当然分为插通孔42a的上方以及下方而存在。另外,中介部件40的从轴部41离开的一侧的前端部43,以其上下方向中央部成为顶点的方式,在以轴部41为中心的从按压片37离开的周向大致隆起为三角形。
如图3以及图6(a)、图6(b)所示,在主体壳体17,与上述蜗杆22(旋转轴11a)的轴线方向平行地朝向主体壳体16的相反侧突出地设置有沿着前后方向并排设置的一对支承轴部17a、17b。另外,在主体壳体17,与支承轴部17a同心地在其上侧以及下侧,突出地设置有大致圆弧柱状的引导部17c、17d,并且与支承轴部17b同心地在其上侧以及下侧,突出地设置有大致圆弧柱状的引导部17e、17f。另外,在主体壳体17,与蜗杆22同心地朝向主体壳体16的相反侧突出地设置有开关凸轮用支承轴部17g。该开关凸轮用支承轴部17g的中心配置于两支承轴部17a、17b间的中心。
并且,在主体壳体17,且在支承轴部17a与开关凸轮用支承轴部17g间的上侧以及下侧,分别形成有大致圆形的轴承孔17h、17i。另外,在支承轴部17b与开关凸轮用支承轴部17g间的上侧以及下侧,也分别形成有相同的轴承孔17h、17i。而且,在上侧的两轴承孔17h分别被轴支承有一对第一凸轮部件51,在下侧的两轴承孔17i分别被轴支承有一对第二凸轮部件52。
如图11(a)所示,第一凸轮部件51具有被轴支承于轴承孔17h的大致圆柱状的大径轴部51a,并且具有从轴承孔17h向主体壳体17内突出的大致椭圆形状的凸轮部51b,还具有从轴承孔17h向主体壳体17的外侧突出从而与轴承孔17h的外侧周缘部滑动接触的凸缘部51c。另外,第一凸轮部件51具有与凸缘部51c邻接且配置于主体壳体17的外侧的齿轮部51d,并且具有与该齿轮部51d邻接且配置于主体壳体17的更外侧的圆柱部51e,还具有比该圆柱部51e直径小的大致圆柱状的小径轴部51f。
如图7以及图8所示,升降用轴31L侧的第一凸轮部件51配置为,在凸轮部51b与筒部件35的筒部36的外周面抵接或者接近从而能够与中介部件40的从轴部41离开的一侧的前端部43抵接。即,该第一凸轮部件51配置为凸轮部51b经由中介部件40能够按压筒部件35的按压片37。而且,当位于凸轮部51b的长度方向与筒部件35等的轴线方向一致的旋转位置时,即当位于使筒部件35最远离蜗轮23的旋转位置(以下也称为第一凸轮部件51的“中立位置”)时,克服压缩弹簧39的作用力,使筒部件35的嵌合孔38从蜗轮23的嵌合部27离开。
另外,如图5中左侧所示,若第一凸轮部件51伴随着转动使凸轮部51b的长度方向从筒部件35等的轴线方向脱离,则以被压缩弹簧39施力的筒部件35的嵌合孔38与蜗轮23的嵌合部27嵌合的方式允许筒部件35的移动。另一方面,第一凸轮部件51伴随着向中立位置的转动,通过凸轮部51b经由中介部件40按压筒部件35的按压片37,从而克服压缩弹簧39的作用力使筒部件35移动,使筒部件35的嵌合孔38从蜗轮23的嵌合部27离开。此外,倾斜用轴31T侧的第一凸轮部件51的动作也相同。
另一方面,如图11(b)所示,第二凸轮部件52具有被轴支承于轴承孔17i的大致圆柱状的大径轴部52a,并且具有从轴承孔17i向主体壳体17内突出的大致椭圆形状的凸轮部52b,还具有从轴承孔17i向主体壳体17的外侧突出从而与轴承孔17i的外侧周缘部滑动接触的凸缘部52c。另外,第二凸轮部件52具有与凸缘部52c邻接且配置于主体壳体17的外侧的圆柱部52d,并且具有与该圆柱部52d邻接且配置于主体壳体17的更外侧的齿轮部52e,还具有比圆柱部52d直径小的大致圆柱状的小径轴部52f。即,第一以及第二凸轮部件51、52除它们的齿轮部51d、52e以及圆柱部51e、52d以在轴线方向相互不同的方式配置以外,彼此具有相同的形状。
而且,调角用轴31R侧的第二凸轮部件52配置为,在凸轮部52b与筒部件35的筒部36的外周面抵接或者接近从而能够中介部件40的与从轴部41离开的一侧的前端部43抵接。即,该第二凸轮部件52配置为凸轮部52b经由中介部件40能够按压筒部件35的按压片37。而且,当位于凸轮部52b的长度方向与筒部件35等的轴线方向一致的旋转位置时,即当位于使筒部件35最远离蜗轮24的旋转位置(以下也称为第二凸轮部件52的“中立位置”)时,克服压缩弹簧39的作用力,使筒部件35的嵌合孔38从蜗轮24的嵌合部27离开。
另外,若第二凸轮部件52伴随着转动使凸轮部52b的长度方向从筒部件35等的轴线方向脱离,则以被压缩弹簧39施力的筒部件35的嵌合孔38与蜗轮24的嵌合部27嵌合的方式允许筒部件35的移动。另一方面,第二凸轮部件52伴随着向中立位置的转动,通过凸轮部52b经由中介部件40按压筒部件35的按压片37,从而克服压缩弹簧39的作用力使筒部件35移动,使筒部件35的嵌合孔38从蜗轮24的嵌合部27离开。此外,滑动用轴31S侧的第二凸轮部件52的动作也相同。
如图3以及图6(a)、图6(b)所示,在支承轴部17a的基端部被轴支承有升降用操作手柄53L。该升降用操作手柄53L具有与第一凸轮部件51的齿轮部51d啮合并且在第二凸轮部件52的圆柱部52d的位置空转的齿轮部54L。因此,例如若转动操作升降用操作手柄53L,则利用齿轮部54L、51d间的旋转传递使第一凸轮部件51(凸轮部51b)转动。由此,筒部件35以上述方式沿着轴线方向移动。
此外,绕成为升降用操作手柄53L的内周侧的支承轴部17a,卷绕有作为第二施力部件的扭转弹簧55。该扭转弹簧55的两端的钩部55a的根部与升降用操作手柄53L的限位部接触从而被阻止旋转,钩部55a的前端部通过引导部17c、17d定位。通过被扭转弹簧55施力,升降用操作手柄53L保持于向支承轴部17a的后方延伸的规定的初始位置。此时,与升降用操作手柄53L一体转动的第一凸轮部件51设定为配置于上述中立位置。而且,将升降用操作手柄53L保持于初始位置的扭转弹簧55的施力设定为,比以筒部件35的嵌合孔38与蜗轮23的嵌合部27嵌合的方式使筒部件35移动的压缩弹簧39的施力大。
因此,通常升降用操作手柄53L保持于初始位置,伴随于此,第一凸轮部件51配置于中立位置。即,通常保持为经由筒部件35的蜗轮23以及升降用轴31L间的旋转无法传递的状态。而且,若克服扭转弹簧55的施力而对升降用操作手柄53L进行转动操作,则利用伴随于此的第一凸轮部件51的转动,该第一凸轮部件51从中立位置离开,利用压缩弹簧39的施力以筒部件35的嵌合孔38与蜗轮23的嵌合部27嵌合的方式使筒部件35移动。由此,蜗轮23的旋转经由筒部件35能够传递至升降用轴31L。
另外,在支承轴部17a的前端部被轴支承有调角用操作手柄53R。该调角用操作手柄53R具有与第二凸轮部件52的齿轮部52e啮合并且在第一凸轮部件51的圆柱部51e的位置空转的齿轮部54R。因此,例如若对调角用操作手柄53R进行转动操作,则利用齿轮部54R、52e间的旋转传递使第二凸轮部件52(凸轮部52b)转动。由此,筒部件35以上述方式沿着轴线方向移动。
此外,绕成为调角用操作手柄53R的内周侧的支承轴部17a,卷绕有作为第二施力部件的扭转弹簧56。该扭转弹簧56的两端的钩部56a的根部与调角用操作手柄53R的限位部接触从而被阻止旋转,钩部56a的前端部通过引导部17c、17d定位。通过被扭转弹簧56施力,调角用操作手柄53R保持于向支承轴部17a的上方延伸的规定的初始位置。此时,与调角用操作手柄53R一体转动的第二凸轮部件52设定为配置于上述中立位置。而且,将调角用操作手柄53R保持于初始位置的扭转弹簧56的施力设定为,比以筒部件35的嵌合孔38与蜗轮24的嵌合部27嵌合的方式使筒部件35移动的压缩弹簧39的施力大。
因此,通常调角用操作手柄53R保持于初始位置,伴随于此,第二凸轮部件52配置于中立位置。即,通常保持为经由筒部件35的蜗轮24以及调角用轴31R间的旋转无法传递的状态。而且,若克服扭转弹簧56的施力而对调角用操作手柄53R进行转动操作,则利用伴随于此的第二凸轮部件52的转动,使该第二凸轮部件52从中立位置离开,利用压缩弹簧39的施力以筒部件35的嵌合孔38与蜗轮24的嵌合部27嵌合的方式使筒部件35移动。由此,蜗轮24的旋转经由筒部件35能够传递至调角用轴31R。
另一方面,在支承轴部17b的基端部被轴支承有倾斜用操作手柄53T。该倾斜用操作手柄53T具有与第一凸轮部件51的齿轮部51d啮合并且在第二凸轮部件52的圆柱部52d的位置空转的齿轮部54T。该倾斜用操作手柄53T的动作与升降用操作手柄53L的动作相同。即,通常保持为经由筒部件35的蜗轮23以及倾斜用轴31T间的旋转无法传递的状态。而且,若克服扭转弹簧55的施力而对倾斜用操作手柄53T进行转动操作,则利用伴随于此的第一凸轮部件51的转动,使该第一凸轮部件51从中立位置离开,利用压缩弹簧39的施力以筒部件35的嵌合孔38与蜗轮23的嵌合部27嵌合的方式使筒部件35移动。由此,蜗轮23的旋转经由筒部件35能够传递至倾斜用轴31T。
另外,在支承轴部17b的前端部被轴支承有滑动用操作手柄53S。该滑动用操作手柄53S具有与第二凸轮部件52的齿轮部52e啮合并且在第一凸轮部件51的圆柱部51e的位置空转的齿轮部54S。该滑动用操作手柄53S的动作与调角用操作手柄53R的动作相同。即,通常保持为经由筒部件35的蜗轮24以及滑动用轴31S间的旋转无法传递的状态。而且,若克服扭转弹簧56的施力而对滑动用操作手柄53S进行转动操作,则利用伴随于此的第二凸轮部件52的转动,使该第二凸轮部件52从中立位置离开,利用压缩弹簧39的施力以筒部件35的嵌合孔38与蜗轮24的嵌合部27嵌合的方式使筒部件35移动。由此,蜗轮24的旋转经由筒部件35能够传递至滑动用轴31S。
如图3所示,在开关凸轮用支承轴部17g,从基端朝向前端依次轴支承有大致圆环状的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61L、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61T、调角用开关凸轮部件61R以及滑动用开关凸轮部件61S。
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61L具有形成于与升降用操作手柄53L的齿轮部54L对置的一侧的外周部且与该齿轮部54L啮合的齿轮部62L,并且具有形成于与倾斜用操作手柄53T的齿轮部54T对置的一侧的外周部且使齿轮部54T空转的圆弧部63L。因此,例如若转动操作升降用操作手柄53L,则在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61L的圆弧部63L,倾斜用操作手柄53T的齿轮部54T空转,并且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61L利用齿轮部54L、62L间的旋转传递而转动。
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61T具有形成于与倾斜用操作手柄53T的齿轮部54T对置的一侧的外周部且与该齿轮部54T啮合的齿轮部62T,并且具有形成于与升降用操作手柄53L的齿轮部54L对置的一侧的外周部且使齿轮部54L空转的圆弧部63T。因此,例如若转动操作倾斜用操作手柄53T,则在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61T的圆弧部63T,升降用操作手柄53L的齿轮部54L空转,并且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61T利用齿轮部54T、62T间的旋转传递而转动。
调角用开关凸轮部件61R具有形成于与调角用操作手柄53R的齿轮部54R对置的一侧的外周部且与该齿轮部54R啮合的齿轮部62R,并且具有形成于与滑动用操作手柄53S的齿轮部54S对置的一侧的外周部且使齿轮部54S空转的圆弧部63R。因此,例如若转动操作调角用操作手柄53R,则在调角用开关凸轮部件61R的圆弧部63R,滑动用操作手柄53S的齿轮部54S空转,并且调角用开关凸轮部件61R利用齿轮部54R、62R间的旋转传递而转动。
滑动用开关凸轮部件61S具有形成于与滑动用操作手柄53S的齿轮部54S对置的一侧的外周部且与该齿轮部54S啮合的齿轮部62S,并且具有形成于与调角用操作手柄53R的齿轮部54R对置的一侧的外周部且使齿轮部54R空转的圆弧部63S。因此,例如若旋转操作滑动用操作手柄53S,则在滑动用开关凸轮部件61S的圆弧部63S,调角用操作手柄53R的齿轮部54R空转,并且滑动用开关凸轮部件61S利用齿轮部54S、62S间的旋转传递而转动。
此外,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61L、倾斜用开关凸轮部件61T、调角用开关凸轮部件61R以及滑动用开关凸轮部件61S分别在夹持于齿轮部62L、62T、62R、62S以及圆弧部63L、63T、63R、63S间的外周部的下部形成开关凸轮部64L、64T、64R、64S。
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10具备与主体壳体16、17一起形成其框体的罩18。该罩18以从外侧覆盖主体壳体17的状态,通过将以与上述旋转轴11a的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式贯通的两根螺钉20分别紧固于两支承轴部17a、17b从而紧固连接于主体壳体17。由此,将操作手柄53L、53T、53R、53S沿着轴线方向定位。另外,此时,通过将开关凸轮用支承轴部17g的前端嵌装于罩18,将开关凸轮部件61L、61T、61R、61S沿着轴线方向定位。并且,第一凸轮部件51以及第二凸轮部件52通过使小径轴部51f、52f被轴支承于罩18而分别在轴线方向被定位。
在罩18,且在开关凸轮用支承轴部17g的下侧,突出地设置有具有与开关凸轮用支承轴部17g的轴线平行地延伸的轴线的开关用支承轴部18a。在该开关用支承轴部18a,支承有配置于开关凸轮部64L、64T、64R、64S的下侧的开关控制杆70。该开关控制杆70呈左右对称形状且具有轴支承于开关用支承轴部18a的大致圆筒状的轴承部71,并且具有从该轴承部71的离开罩18的一侧的端部朝外延伸突出的凸缘72。在该凸缘72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大致扇柱形状的开关按压部73。另外,在凸缘72的下端部,且在开关按压部73的上方,与轴承部71平行地朝向罩18突出地设置有大致圆弧柱状的限位片74。并且,开关控制杆70具有在上端的角度位置与凸缘72连接的大致四棱柱状的被按压部75。被按压部75位于比轴承部71靠外周侧的位置,并且轴线方向的长度设定为与将开关凸轮部件61L、61T、61R、61S重叠的状态下的它们整体的轴线方向的长度相同。即,被按压部75以包括全部的开关凸轮部件61L、61T、61R、61S的轴线方向的位置的方式沿着该方向延伸。
此外,绕比限位片74等靠内周侧的轴承部71,例如卷绕有由扭转弹簧构成的复原弹簧77。该复原弹簧77的两端的钩部77a的根部与限位片74接触而被阻止旋转,钩部77a的前端部通过罩18的卡止壁(省略图示)定位。开关控制杆70通过被复原弹簧77施力而保持于被按压部75向上方延伸的规定的初始转动位置(中立位置)。
这里,如图6(a)所示,不操作全部的操作手柄53L、53T、53R、53S,配置于对应的规定的初始位置。此时,配置于初始转动位置的开关控制杆70的被按压部75以遮挡全部的开关凸轮部件61L、61T、64R、64S的开关凸轮部64L、64T、64R、64S绕开关凸轮用支承轴部17g的转动轨迹的方式配置。
而且,如向图6(b)的变化所示,例如若通过滑动用操作手柄53S的绕顺时针的转动操作,使滑动用开关凸轮部件61S(开关凸轮部64S)绕逆时针转动,则该滑动用开关凸轮部件61S利用开关凸轮部64S按压开关控制杆70的被按压部75。由此,开关控制杆70以开关用支承轴部18a为中心绕图示顺时针转动。
相反地,若通过滑动用操作手柄53S的绕逆时针的转动操作,使滑动用开关凸轮部件61S(开关凸轮部64S)在图6(a)中绕顺时针转动,则该滑动用开关凸轮部件61S利用开关凸轮部64S按压开关控制杆70的被按压部75。由此,开关控制杆70以开关用支承轴部18a为中心绕图示逆时针转动。
如图3以及图6(a)、图6(b)所示,在开关控制杆70的下方配置有支承框架80。该支承框架80具有伴随着从下端部朝向上方彼此朝向相反的前后方向的一对支承片80a、80b从而大致呈V字形状,在各支承片80a、80b的上端部,与支承轴部17a、17b等的轴线方向平行地朝向罩18突出地设置有连结突起部80c。支承框架80通过将与连结突起部80c等的轴线方向平行地贯通下端部的螺钉81紧固于罩18并且将两连结突起部80c的前端嵌装于罩18,从而支承于该罩18。
在两支承片80a、80b,且在连结突起部80C的下方,分别支承有第一开关结构体86以及第二开关结构体87。上述第一开关结构体86以及第二开关结构体87分别具有沿两支承片80a、80b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形柱状的主体部86a、87a,并且具有能够从该主体部86a、87a的相互对置的上表面向上方伸缩的按钮86b、87b。按钮86b、87b通常处于从主体部86a、87a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状态,并且以遮挡开关按压部73的以开关用支承轴部18a为中心的转动轨迹的方式配置。因此,如向图6(b)的变化所示,例如若开关控制杆70以开关用支承轴部18a为中心绕顺时针转动,则伴随于此开关按压部73向下方按下第一开关结构体86的按钮86b。相反地,若开关控制杆70在图6(a)中以开关用支承轴部18a为中心绕逆时针转动,则伴随于此开关按压部73向下方按下第二开关结构体87的按钮87b。
如图12所示,第一开关结构体86以及第二开关结构体87分别包含电气电路,该电气电路由电连接于直流电源的高电位+V的触点CH1、CH2、电连接于低电位GND的触点CL1、CL2、以及连接于旋转马达11的相互不同的端子的可动端子MT1、MT2构成。而且,两可动端子MT1、MT2分别与两按钮86b、87b联动,通常电连接于低电位GND侧的触点CL1、CL2。通过分别按下两按钮86b、87b,两可动端子MT1、MT2电连接于高电位+V侧的触点CH1、CH2。因此,若伴随着任一个操作手柄53L、53T、53R、53S的转动操作,开关控制杆70以开关用支承轴部18a为中心绕顺时针转动,则按钮86b被按下的第一开关结构体86的可动端子MT1电连接于高电位+V侧的触点CH1,由此以一极性旋转马达11被通电。相反地,若开关控制杆70以开关用支承轴部18a为中心绕逆时针转动,则按钮87b被按下的第二开关结构体87的可动端子MT2电连接于高电位+V侧的触点CH2,由此以相反的极性旋转马达11被通电。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此外,升降用操作手柄53L、倾斜用操作手柄53T、调角用操作手柄53R以及滑动用操作手柄53S彼此除与其转动操作有关的向轴31L、31T、31R、31S的旋转传递以外,大体上相同。因此,以下以升降用操作手柄53L为代表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不操作升降用操作手柄53L,因此蜗轮23的旋转处于无法传递至升降用轴31L的状态,旋转马达11与直流电源的连接经由第一以及第二开关结构体86、87被切断。在该状态下,若克服扭转弹簧55的施力而绕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对升降用操作手柄53L进行转动操作,则由于齿轮部54L、51d的旋转传递,而使第一凸轮部件51转动。由此,第一凸轮部件51从中立位置离开,由于压缩弹簧39的施力,而以筒部件35的嵌合孔38与蜗轮23的嵌合部27嵌合的方式筒部件35产生移动。而且,蜗轮23的旋转经由筒部件35能够传递至升降用轴31L。
另一方面,若绕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对升降用操作手柄53L进行转动操作,则由于齿轮部54L、62L的旋转传递,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61L与升降用操作手柄53L的操作方向对应地绕逆时针或者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开关控制杆70与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61L的旋转方向对应地被开关凸轮部64L按压,从而绕开关用支承轴部18a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且,通过开关控制杆70绕开关用支承轴部18a的转动,通过开关按压部73按压相应的按钮86b、87b。由此,以与被按压的按钮86b、87b(可动端子MT1、MT2)对应的极性连接旋转马达11与直流电源,从而旋转马达11正转或者反转。即,根据升降用操作手柄53L的操作方向决定被按压的按钮86b、87b,从而决定旋转马达11的旋转方向。
若旋转马达11旋转,则其旋转经由输入用扭矩缆线12、蜗杆22、蜗轮23以及筒部件35传递至升降用轴31L。而且,通过升降用轴31L的旋转,以与其旋转方向对应地使座椅6升降的方式升降机构M1进行作动。
然后,若放开升降用操作手柄53L的操作力,则该升降用操作手柄53L被扭转弹簧55施力而返回初始位置。伴随于此,由于齿轮部54L、51d的旋转传递,第一凸轮部件51克服压缩弹簧39的施力而转动,第一凸轮部件51返回中立位置。如上述所述,使升降用操作手柄53L与第一凸轮部件51一起返回至初始位置的扭转弹簧55的施力比使筒部件35移动的压缩弹簧39的施力大。由此,蜗轮23的旋转无法经由筒部件35传递至升降用轴31L。
另一方面,伴随着升降用操作手柄53L向初始位置的返回,由于齿轮部54L、62L的旋转传递,升降用开关凸轮部件61L转动,从而开关控制杆70与相应的按钮86b、87b一起返回至初始转动位置,切断旋转马达11与电源的连接。由此,旋转马达11的旋转停止。
操作其他操作手柄53T、53R、53S的情况下的动作也相同。
然而,如上述所述,在中介部件40的主体部42形成有弯曲面42b,该弯曲面42b朝向靠近筒部件35的按压片37的轴线方向凸出。该弯曲面42b以伴随着第一凸轮部件51朝向中立位置转动,主体部42按压按压片37的按压部位从其轴线(轴部41)离开的方式成形。
因此,如图9(a)所示,在蜗轮23嵌插于筒部件35的状态下,且在中介部件40(主体部42)设置为与按压片37平行的状态下,中介部件40设定为利用该弯曲面42b在相对靠近轴部41(支点a)的位置P1(按压部位)与按压片37抵接。即,该位置P1配置于筒部件35的轴线附近。
将第一凸轮部件51的凸轮部51b与中介部件40的前端部43抵接的位置用位置Po(被按压部位)来表示,将该位置Po与着力点的支点a之间的分离距离(臂的长度)用距离Lo来表示,将第一凸轮部件51(凸轮部51b)对中介部件40的按压力(负载)用fo来表示,将位置P1与作用点的支点a之间的分离距离(臂的长度)用距离L1(<Lo)来表示。在该情况下,使筒部件35从处于嵌插状态的蜗轮23开始离开的最初的解除力(负载)f1根据“杠杆”的原理以如下方式计算出。
f1×L1=fo×Lo
f1=fo×Lo/L1
由于距离Lo大于距离L1(L0/L1>1),所以确认到解除力f1相对于按压力fo增加。
另一方面,如图9(b)所示,在第一凸轮部件51到达中立位置的状态下,且在蜗轮23向筒部件35的嵌插解除的状态下,中介部件40设定为利用该弯曲面42b在相对从轴部41(支点a)离开的位置P1’(按压部位)与按压片37抵接。
将第一凸轮部件51的凸轮部51b与中介部件40的前端部43抵接的位置用位置Po’(被按压部位)表示,将该位置Po’与着力点的支点a之间的分离距离用距离Lo’表示,将第一凸轮部件51对中介部件40的按压力用fo’表示,将位置P1’与作用点的支点a之间的分离距离用距离L1’(≒Lo’)来表示。在该情况下,蜗轮23向筒部件35的嵌插解除的状态下的解除力f1’同样以如下方式计算出。
f1’=fo’×Lo’/L1’
由于虽然距离Lo比距离L1稍大但是大体上相同(Lo/L1≒1),所以确认到虽然解除力f1相对于按压力fo增加,但是与稍少的该按压力fo大体上相同。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筒部件35的从蜗轮23离开的轴线方向的移动量与前端部43的绕轴部41的该方向的移动量一致,所以筒部件35的移动速度增加。
图10是表示以图9(a)中的中介部件40的转动位置为原点的中介部件40的转动量、与中介部件40(弯曲面42b)按压按压片37的按压部位的距离轴部41(支点a)的分离距离的关系的图表。如该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在为了解除蜗轮23向筒部件35的嵌插而通过弯曲面42b转动中介部件40时,伴随着中介部件40的转动量的增加,分离距离逐渐增加。即,在第一凸轮部件51朝向中立位置开始转动的最初,相对于第一凸轮部件51对中介部件40的按压力而言解除力增加,伴随着蜗轮23向筒部件35的嵌插的解除,解除力缓缓减少,但是筒部件35的移动速度缓缓增加。
另外,如上述所述,中介部件40的前端部43以其上下方向中央部成为顶点的方式大致隆起为三角形。由此,如图9(a)、图9(b)所示,第一凸轮部件51能够按压的前端部43(中介部件40)的对置面具有突出面43a,该突出面43a伴随着第一凸轮部件51朝向中立位置的转动,由第一凸轮部件51按压的被按压部位在以中介部件40的轴线为中心的周向朝向第一凸轮部件51突出。因此,若第一凸轮部件51靠近中立位置,则被该第一凸轮部件51按压的中介部件40的被按压部位由于突出面43a而在以其轴线为中心的周向朝向第一凸轮部件51突出,从而中介部件40的转动量与其对应地增加。由此,伴随着中介部件40的转动而被按压的筒部件35的轴线方向的移动量增加。
在蜗轮23以及倾斜用轴31T间、蜗轮24以及调角用轴31R间以及蜗轮24以及滑动用轴31S间的中介部件40也相同。
如以上详细所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部件35嵌插有蜗轮23(24)的状态下,在第一凸轮部件51(第二凸轮部件52)朝向中立位置开始转动的最初,中介部件40按压按压片37时的按压部位利用弯曲面42b靠近中介部件40的轴线(轴部41),由此能够利用“杠杆原理”增加用于解除蜗轮23(24)向筒部件35的嵌插的解除力。因此,例如即使在筒部件35以及蜗轮23(24)一体旋转时它们相互啮入,也能够更加可靠地解除蜗轮23(24)向筒部件35的嵌插。另一方面,若第一凸轮部件51(第二凸轮部件52)靠近中立位置,则中介部件40按压按压片37时的按压部位利用弯曲面42b从中介部件40的轴线(轴部41)离开,由此能够增加解除蜗轮23(24)向筒部件35的嵌插时的筒部件35的移动速度。
(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部件35嵌插有蜗轮23(24)的状态下,中介部件40从其轴线方向观察时与按压片37平行。因此,在第一凸轮部件51(第二凸轮部件52)朝向中立位置开始转动的最初,仅以与伴随着中介部件40的转动而进行的按压片37的按压部位的中介部件40的以轴线(轴部41)为中心的周向的移动量相同的距离,筒部件35沿着其轴线方向移动。因此,能够伴随着中介部件40的转动使筒部件35更加有效地沿着其轴线方向移动。
(3)在本实施方式中,若第一凸轮部件51(第二凸轮部件52)靠近中立位置,则被第一凸轮部件51(第二凸轮部件52)按压的中介部件40的被按压部位由于突出面43a而在以其轴线为中心的周向朝向第一凸轮部件51(第二凸轮部件52)突出,从而中介部件40的转动量与此对应地增加。由此,能够使伴随着中介部件40的转动而被按压的筒部件35的轴线方向的移动量增加。而且,即使不白白地加长凸轮部51b(52b),也能够使筒部件35沿着其轴线方向充分移动。
(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蜗轮23、24的嵌合部27(圆弧柱形状29),形成有伴随着蜗轮23、24以及筒部件35向相互离开的轴线方向的移动而使嵌合孔38以及嵌合部27间的间隙增加的渐变部29a。因此,例如即使在筒部件35以及蜗轮23、24一体旋转时它们相互啮入,只要蜗轮23、24以及筒部件35向相互离开的轴线方向稍微移动,就能以与上述间隙的增加量对应地放松它们的啮入,从而能够更加顺利地解除蜗轮23、24向筒部件35的嵌插。
(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部件35嵌插有蜗轮23、24的状态下,在笫一凸轮部件51(笫二凸轮部件52)朝向中立位置开始转动的最初,中介部件40按压按压片37时的按压部位由于弯曲面42b而配置于筒部件35的轴线的附近。因此,施加于筒部件35的负载靠近其轴线,从而能够抑制筒部件35的扭曲(轴线偏移),更加顺利地解除蜗轮23、24向筒部件35的嵌插。
(6)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不必白白增加用于将第一以及第二凸轮部件51、52保持于中立位置的(使其返回)的扭转弹簧55、56的施力,所以能够抑制将操作手柄53L、53T、53R、53S从初始位置转动时所需的操作力的增加。
(7)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利用一个旋转马达11使多个位置调整机构(M1~M4)选择性地作动,所以能够使其电气结构更加简单化。另外,多个筒部件35等(离合器机构)分别为将连向对应的位置调整机构(M1~M4)的输出轴(升降用轴31L、倾斜用轴31T、调角用轴31R、滑动用轴31S)与蜗轮23、24连接的的构造(所谓联轴器)。因此,能够将多个筒部件35等(离合器机构)分别输出轴周围等集中进行配置,从而作为装置整体,能够更加小型化。并且,由于能够与输出轴的根数(四根)对应地,增加与座椅的位置调整有关的功能数量(位置调整机构的个数),所以能够更加缓和该功能数量的制约。
(8)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从初始位置对操作手柄53L、53T、53R、53S进行转动操作而连接相应的离合器机构,并且能够利用第一以及第二开关结构体86、87以与操作方向对应的极性对旋转马达11通电。因此,能够与操作手柄53L、53T、53R、53S的操作方向对应地使旋转马达11正转或者反转,从而能够以操作手柄53L、53T、53R、53S的操作方向与位置调整机构(M1~M4)的调整方向成为更加容易理解的关系的方式设定。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以下那样变更。
·如图10中双点划线所绘那样,也可以为在第一凸轮部件51(第二凸轮部件52)靠近中立位置的最后阶段,中介部件40按压按压片37的按压部位距离轴线(轴部41)的分离距离为恒定的弯曲面,即也可以为满足该分离距离至少不减少的单调非减少关系的弯曲面。即,“伴随着凸轮部件朝向中立位置的转动而使按压片的按压部位从中介部件的轴线离开”是指至少还包括不靠近的推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取代蜗杆22以及蜗轮23、24而采用相互啮合的斜齿轮。在该情况下,可以在两斜齿轮间减速进行旋转传递,也可以等速进行旋转传递。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取代形成于蜗轮23、24的嵌合部27(圆弧柱形状29)的渐变部29a而在筒部件35的圆弧孔38b形成相同的渐变部、或者不仅形成该渐变部29a而且在筒部件35的圆弧孔38b形成相同的渐变部。或者,也可以省略形成于蜗轮23、24的嵌合部27(圆弧柱形状29)的渐变部29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蜗轮23、24的嵌合部(27)可以为两片叶片形状,也可以为多棱柱状、椭圆形的柱状。重要的是只要是以蜗轮23、24以及筒部件35能够ー体旋转的方式能够相互嵌合的嵌合部以及嵌合孔的组合即可。无论哪一种,均优选在嵌合部以及嵌合孔的至少一方形成伴随着蜗轮23、24以及筒部件35向相互离开的轴线方向的移动而使嵌合部以及嵌合孔间的间隙增加的渐变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中介部件40的前端部43的突出面43a也可以省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筒部件35嵌插有蜗轮23、24的状态下(参照图9(a)),中介部件40也可以以相对于按压片37倾斜的状态扩展。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放弃蜗轮23、24的一方而形成为两系统的输出(即两个位置调整机构)。或者,也可以将能够连接于蜗轮23、24的输出形成为一个系统。
接下来,以下对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其他例子能够把握的技术思想进行补充。
(b)在上述座椅驱动装置中,具备对应于上述位置调整机构设置并且驱动连结于上述凸轮部件的操作部件,并且通过上述第二施力部件以上述操作部件保持初始位置的方式进行施力,从而将上述凸轮部件保持于上述中立位置。
附图标记的说明:
M1…升降机构(位置调整机构);M2…倾斜机构(位置调整机构);M3…调角机构(位置调整机构);M4…滑动机构(位置调整机构);11…旋转马达;23、24…蜗轮(输入轴);27…嵌合部;29a…渐变部;31L…升降用轴(输出轴);31T…倾斜用轴(输出轴);31R…调角用轴(输出轴);31S…滑动用轴(输出轴);35…筒部件;36…筒部;37…按压片;38…嵌合孔;39…压缩弹簧(第一施力部件);40…中介部件;42b…弯曲面;43…前端部;43a…突出面;51…第一凸轮部件(凸轮部件);52…第二凸轮部件(凸轮部件);55、56…扭转弹簧(第二施力部件)。

Claims (6)

1.一种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筒部件,供连向位置调整机构的输出轴能够一体旋转且能够沿着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嵌插,伴随着朝向被旋转马达驱动旋转的输入轴的轴线方向的移动而使该输入轴一体旋转的方式供该输入轴嵌插,且具有筒部以及从该筒部朝外突出的按压片;
第一施力部件,其向朝向所述输入轴的轴线方向对所述筒部件施力;
中介部件,能够绕沿着与所述筒部件的轴线不同的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所述筒部有间隙地插入于该中介部件;
凸轮部件,其支承为能够绕沿着与所述筒部件的轴线以及所述中介部件的轴线不同的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位于中立位置时按压所述中介部件的从该中介部件的轴线离开的前端部,由此经由所述中介部件按压所述按压片,克服所述第一施力部件的施力,而解除所述输入轴向所述筒部件的嵌插,并且伴随着从所述中立位置的转动,允许所述输入轴向被所述第一施力部件施力的所述筒部件的嵌插;以及
第二施力部件,其以所述凸轮部件保持所述中立位置的方式施力,
所述中介部件的按压所述按压片的对置面具有:伴随着所述凸轮部件朝向所述中立位置的转动,使所述按压片按压所述中介部件的按压部位从所述中介部件的轴线离开的弯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部件嵌插有所述输入轴的状态下,所述中介部件被设置为从该中介部件的轴线方向观察时与所述按压片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介部件的被所述凸轮部件按压的对置面具有:伴随着所述凸轮部件朝向所述中立位置的转动,被所述凸轮部件按压的被按压部位在以所述中介部件的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朝向所述凸轮部件突出的突出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轴构成为具有能够与形成于所述筒部件的嵌合孔嵌合的嵌合部,并且通过在所述嵌合孔插入所述嵌合部,与所述筒部件一体旋转,
在所述嵌合孔以及所述嵌合部这两者的至少一方形成有:伴随着所述输入轴以及所述筒部件的向相互离开的轴线方向的移动,而使所述嵌合孔与所述嵌合部之间的间隙增加的渐变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轴构成为具有能够与形成于所述筒部件的嵌合孔嵌合的嵌合部,并且通过在所述嵌合孔插入所述嵌合部,与所述筒部件一体旋转,
在所述嵌合孔以及所述嵌合部这两者的至少一方形成有:伴随着所述输入轴以及所述筒部件的向相互离开的轴线方向的移动,而使所述嵌合孔与所述嵌合部之间的间隙增加的渐变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操作部件,其对应于所述位置调整机构设置,并且与所述凸轮部件驱动连接,
所述第二施力部件通过使所述操作部件保持初始位置的方式施力来使所述凸轮部件保持于所述中立位置。
CN201520307187.XU 2014-05-13 2015-05-13 座椅驱动装置 Active CN20484560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9850 2014-05-13
JP2014099850A JP6330469B2 (ja) 2014-05-13 2014-05-13 シート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45605U true CN204845605U (zh) 2015-12-09

Family

ID=53443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07187.XU Active CN204845605U (zh) 2014-05-13 2015-05-13 座椅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16783B2 (zh)
JP (1) JP6330469B2 (zh)
CN (1) CN204845605U (zh)
DE (1) DE202015102434U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7672A (zh) * 2017-01-19 2018-08-17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座椅驱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79523B2 (en) * 2014-10-16 2019-01-15 Delta Tooling Co., Ltd. Rotation movement control mechanism and seat
JP2017178096A (ja) * 2016-03-30 2017-10-0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調整装置
JP6607142B2 (ja) * 2016-05-18 2019-11-2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駆動装置
JP6852558B2 (ja) 2017-05-16 2021-03-3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駆動装置
JP6848674B2 (ja) * 2017-05-17 2021-03-2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駆動装置
EP3492311B1 (en) * 2017-11-29 2020-05-27 Schukra Gerätebau GmbH Clutch-based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motorized multi-way seat adjustment
EP3492310B1 (en) 2017-11-29 2020-06-24 Schukra Gerätebau GmbH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motorized multi-way seat adjustment
CN109050354B (zh) * 2018-08-28 2021-01-05 延锋安道拓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滑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32047A1 (de) 1999-07-09 2001-01-11 Bosch Gmbh Robert Antriebsvorrichtung zum Verstellen von zu einem Kraftfahrzeug gehörenden Einrichtungsteilen
JP5692536B2 (ja) * 2011-10-24 2015-04-0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駆動装置
JP6398581B2 (ja) * 2014-05-07 2018-10-0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駆動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7672A (zh) * 2017-01-19 2018-08-17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座椅驱动装置
CN108407672B (zh) * 2017-01-19 2020-08-04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座椅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30469B2 (ja) 2018-05-30
DE202015102434U1 (de) 2015-06-01
JP2015214318A (ja) 2015-12-03
US20150329020A1 (en) 2015-11-19
US9616783B2 (en) 2017-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45605U (zh) 座椅驱动装置
CN109469680B (zh) 折叠式装置的转轴模块
CN204674400U (zh) 座椅驱动装置
CN108953364B (zh) 移动终端及铰链机构
DE10307253C5 (de) Vorrichtung zur Vertikalverstellung für einen Sitz
FR2974517A1 (fr) Vehicule jouet
WO2008089547A1 (en) Power dual action rocker board
EP1092572A3 (en) Slide door unit for use i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er
CA2480340A1 (en) Toy vehicle with movable chassis components
EP0935988A2 (en) Structure of a motion toy
CN103042952A (zh) 车辆座椅
CN204921951U (zh) 手动变速器选换挡解耦装置、手动变速器及汽车
WO2022007340A3 (zh) 童车
CN202480920U (zh) 一种带按钮能折叠的汽车座椅头枕
KR100627732B1 (ko) 자동차용 시트의 리클라이닝장치
CN112896341B (zh) 一种运动型实用汽车用的收展式尾翼
CN111435954A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209718619U (zh) 一种汽车尾门饰条静电膜贴合装置
CN115823103B (zh) 柔性屏折叠手机无折痕弯折的三角形内折铰链
CN207553811U (zh) 一种平出式的隐藏式外拉手
US10005346B2 (en) Roof structure for Targa top vehicle
CN105599685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后视镜组件
CN208130112U (zh) 一种电动轮椅车的折叠机构
KR100527755B1 (ko) 운전자 신체 적응형 조향휠장치
CN209046700U (zh) 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9

Address after: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Address before: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