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78245U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78245U
CN204778245U CN201520368855.XU CN201520368855U CN204778245U CN 204778245 U CN204778245 U CN 204778245U CN 201520368855 U CN201520368855 U CN 201520368855U CN 204778245 U CN204778245 U CN 204778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shold
door
hammer
cage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688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木谦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78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78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涉及一种对乘用轿厢的出入口部进行了改良的电梯装置。提供一种通过在与候梯厅平层后门开始打开时,立即遮盖候梯厅侧的门槛与乘用轿厢侧的门槛之间的间隙,来提高安全性的电梯装置。通过使其一边被铰接在乘用轿厢侧门槛上的盖板向候梯厅侧的门槛上回转,来将对设在乘用轿厢的出入口的轿厢门进行导向的乘用轿厢侧的门槛和对各楼层的、设在乘用轿厢的出入口的候梯厅门进行导向的候梯厅侧的门槛的相对间隔进行遮盖。伴随在设在该盖板的一端部的作动体的上方所设的锤的下降,使盖板立起,伴随锤的上升,使盖板回转至将相对间隔遮盖的状态。锤利用锤上下机构,通过轿厢门的打开动作而上升,通过关闭动作而下降。

Description

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对乘用轿厢的出入口部进行了改善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在设置于建筑物的井道内的乘用轿厢在各楼层之间升降以运输人员、货物的电梯装置中,为了让乘用轿厢升降,在各楼层的候梯厅与乘用轿厢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为此,在乘用轿厢与候梯厅平层停止而将出入口的门打开的状态下,候梯厅的门槛与乘用轿厢侧的门槛之间将产生间隙。该门槛之间的间隙成为人绊倒,或者轮椅及手推车等的车轮陷入而被卡住的原因,也是很危险的。另外,也会担心小物品从门槛之间的间隙落入井坑内。
因此,以往,提出有设置用于将门槛之间的间隙进行遮蔽的遮蔽板,该遮蔽板与门的打开动作联动地进行动作,以遮蔽门槛之间的间隙的电梯装置(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第421130号公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11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现有的遮蔽板是只有在门的打开动作结束后成为全开状态,则间隙的遮蔽才完成的构造,在门打开动作的途中,遮蔽板呈遮蔽间隙的中途状态。为此,在门成为全开状态之前的打开途中,乘客及手推车等移动的情况下,有时会被遮蔽动作途中的遮蔽板卡住。在这种情况下,会担心发生乘客负伤、手推车等被损伤,或相反地遮蔽板自身被损坏。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与候梯厅平层后门开始打开时,就立即将候梯厅侧的门槛与乘用轿厢侧的门槛之间的间隙遮盖,来提高安全性的电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乘用轿厢侧的门槛,其对设在乘用轿厢的出入口的轿厢门进行导向使所述轿厢门沿其开闭方向能够滑动;候梯厅侧的门槛,其对所述乘用轿厢能够平层的各楼层的、设在所述乘用轿厢的出入口的候梯厅门进行导向,使所述候梯厅门沿其开闭方向能够滑动;盖板,其具有与所述乘用轿厢的出入口的宽度尺寸相对应的长度、和比所述乘用轿厢侧的门槛及候梯厅侧的门槛之间的相对间隔更大的宽度,通过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一边被铰接在所述乘用轿厢侧及候梯厅侧的门槛的任一方、沿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边被载置于另一方门槛上,而将所述相对间隔遮盖住;作动体,其被设在该盖板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允许伴随在所述作动体的上方设置成能够上下移动的锤的下降,让所述盖板回转至立起状态,伴随所述锤的上升,让所述盖板回转至将所述相对间隔遮盖的状态;以及锤上下机构,其通过所述轿厢门或候梯厅门的打开动作让所述锤上升,通过该门的关闭动作使所述锤下降。
所述盖板可以具有载荷构件,所述载荷构件促进所述盖板回转至将所述相对间隔遮盖的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因为不论是门的打开动作及关闭动作,都通过人员无法通过的微小的开口宽度的打开或关闭动作,来完成遮蔽板对门槛之间的间隙进行遮盖的动作,所以门变为人员可通过的开口宽度后,即使在门的开闭的途中,假设人员或手推车等进出乘用轿厢,也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地被遮盖动作中的遮蔽板卡住,能够顺利地进出,安全性得到显著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从候梯厅侧来观察乘用轿厢的门部分的正视图。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乘用轿厢的门部分的详细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将作为图3的主要部分的盖板的立起状态进行放大示出的局部图。
图5是将作为图3的主要部分的盖板的遮盖状态进行放大示出的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首先,利用图1对电梯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电梯装置1包括配置在井道3内的乘用轿厢4及对重5。井道3的上方设有机械室6,在该机械室6中,设置有对主绳9进行驱动的曳引机7。而且,设有对电梯装置1的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8,根据候梯厅呼叫或乘用轿厢呼叫,对卷扬机7进行运行控制,使乘用轿厢4与有呼叫的楼层平层。
在该电梯装置1中,在建筑物的各层所设的候梯厅11处设有通往井道3内的乘用轿厢4的出入口12,在该出入口12设有候梯厅门2。在乘用轿厢4平层时,该候梯厅门2与设在乘用轿厢4的出入口24的轿厢门25侧卡合,与轿厢门25的开闭联动地进行开闭动作。
图2是从候梯厅11侧来观察设在乘用轿厢4的出入口的轿厢门25部分的正视图。轿厢门25是使两块门板25a、25b朝相同的方向(图示左方)进行打开动作的所谓单向打开方式。这两块门板25a、25b的上部借助吊架26a、26b与门开闭机构27连结,通过该门开闭机构27朝图示左右方向被驱动来进行开闭动作。
此外,门开闭机构27是公知的结构,其结构说明予以省略,通过未图示的马达的动力,借助驱动钢索或滑轮,使两块门板25a、25b相互联动,沿导轨朝左右方向驱动,进行开闭动作。
在该乘用轿厢4的出入口部分设有乘用轿厢侧的门槛31,对构成上述轿厢门25的两块门板25a、25b进行导向使其沿其开闭方向能够滑动。如图3所示,该乘用轿厢侧的门槛31被设在乘用轿厢的出入口24的下边部,在其上表面所形成的导槽与两块门板25a、25b的下端部(在图3中,为了防止复杂化,将其断裂进行了表示)分别卡合,沿开闭方向对门板25a、25b进行导向。
与该乘用轿厢侧的门槛31相对地,在候梯厅11侧也设有如图3所示那样的门槛32。该候梯厅侧的门槛32与乘用轿厢侧的门槛31的一侧面(图3的跟前侧的侧面)保持规定的间隔地相对配置。该候梯厅侧的门槛32的上表面也形成有导槽,对图1所示的候梯厅门2进行导向使其沿其开闭方向能够滑动导向。该候梯厅侧门2因为也是具有未图示的两块门板的单向打开方式的,所以如前所述,当乘用轿厢4与候梯厅平层时,就与该轿厢门25卡合,且与轿厢门25一起进行开闭动作。
这里,在乘用轿厢侧的门槛31上设有盖板35。该盖板35具有与乘用轿厢4的出入口24的宽度尺寸(图2的左右方向)相对应的长度,和比乘用轿厢侧的门槛31与候梯厅侧的门槛32的相对间隔(即,这之间产生的间隙)更大的宽度。并且,沿长度方向的一边借助支轴(如图5所示)36可回转地铰接在乘用轿厢侧门槛31的上表面。
该盖板35以上述支轴36为中心进行回转,以成为如图3及图4所示的盖板35的板面为大致垂直地立起的立起状态、和如图5所示的盖板35的板面为大致水平的遮盖状态这两种状态。在上述遮盖状态下,沿盖板35的长度方向的另一边被载置于成为对象的候梯厅侧门槛32上以遮盖住所述间隙。
如图3至图5所示,盖板35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图示右端)一体地设有作动体37。该作动体37被折弯成“く”字形,伴随在其一片37a的上方设置成能够上下移动的锤38的上下移动,使盖板35回转至上述的两种状态。
即,当锤38下降时,就会与作动体37的一片37a的上表面抵接,且将它按下。为此,与作动体37一体的盖板35以支轴36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回转,如图3及图4所示,板面变成大致垂直地立起的立起状态。另一方面,当锤38上升时,因为锤38从作动体37的一片37a上脱离,所以与作动体37一体的盖板35因自重而以支轴36为中心按逆时针方向回转。为此,如图5所示,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边被载置于成为对象的候梯厅侧的门槛32上变成大致水平,从而变成将间隙遮盖的状态。
此外,如图3及图4所示,如果在盖板35的背面预先设置带状的载荷构件39的话,就可以促进锤38上升时的盖板35的、利用自重进行逆时针方向的回转,能够更切实地进行回转。
对于锤38设置锤上下机构41。该锤上下机构41包括导向筒41a、连结绳41b及变向滑轮41c。导向筒41a纵向地设在作动体37的一片37a的上方,使锤38在其内部能够自如地上下移动地进行导向。如图3所示,连结绳41b其一端与导向筒41a内的锤38连接,另一端连结在与吊架26a一体连结的支架42上。变向滑轮41c设在导向筒41a的上方,将连结绳41b的动作方向大致直角地进行变向。
这里,将连结绳41b的长度设定如下:即,如图3所示,当设在乘用轿厢4的出入口的轿厢门25为关闭状态时,支架42位于最靠右侧。此时,如图3及图4所示,锤38位于下止点位置,设定连结绳41b的长度,以将作动体37的一片37a按下。
利用这些结构,锤上下机构41使锤38伴随轿厢门25的开门动作而上升,伴随该门25的关闭动作而下降。
在上述结构中,当设在乘用轿厢4的出入口的轿厢门25为关闭状态时,如图3所示,支架42位于最靠右侧。此时,借助连结绳41b与该支架42连结的锤38处于如前所述的下止点位置,将作动体37的一片37a按下。为此,与作动体37一体的盖板35变成大致垂直地立起的状态,不会成为乘用轿厢4升降的障碍。
与此相对地,在乘用轿厢4与规定的楼层平层后,利用门开闭机构27将厢门25朝图3的箭头A方向进行打开操作的话,支架42借助变向滑轮41c将连结绳41b朝图3的箭头B方向提升。为此,锤38从图3及图4的状态被导向筒41a导向并在其内部上升。由于该锤38的上升,朝作动体37的一片37a的按下力被解除,因此作动体37及与此一体的盖板35因自重而以支轴36为中心按逆时针方向回转。并且,如图5所示,沿盖板35的长度方向的另一边被载置于成为对象的候梯厅侧的门槛32上并大致成水平,从而变成间隙遮盖状态。
该盖板35朝遮盖方向的回转动作以锤38从作动体37的一片37a上被解除的微小的动作行程来完成。即,通过轿厢门25的门板25a进行人员无法通过的、例如125mm左右微小的开门动作,来完成由盖板35进行的遮盖动作,能够将门槛31、32之间的间隙遮盖。
此后,门板25a、25b继续进行打开动作直至全开状态为止,这期间,锤38通过连结绳41b在导向筒41a内被继续提升,但由于与作动体37分离,所以盖板35不会从图5所示的遮盖状态产生变化,继续遮盖门槛31、32之间的间隙。为此,伴随开门的乘客进出及手推车等的进出能够顺利地进行,安全性将提高。
另一方面,轿厢门25关闭的时候,因为伴随关门动作,支架42朝图示右方移动,所以锤38下降。此时,因为锤38位于处在图5状态的作动体37的一片37a的上方,所以盖板35维持图5所示的遮盖状态。然后,当锤38与作动体37的一片37a抵接,且将它按下时,盖板35开始按图示顺时针方向回转。即,轿厢门25开始关闭时,盖板35维持大致水平的间隙遮盖状态,在关闭至人员无法通过的、例如125mm左右的微小的开口宽度时,盖板35才开始按图示顺时针方向进行回转。然后,通过门25变成全闭,盖板35成为如图3及图4所示的大致垂直地立起的状态,使乘用轿厢4能够进行升降动作。
这样,不论在轿厢门25进行打开动作时,还是进行关闭动作时,都通过人员无法通过的微小的开口宽度的打开或关闭动作,利用盖板35完成了对门槛31、32之间的间隙遮盖动作。为此,在变成人员可通过的开口宽度时,即使在门的开闭途中假设人员或手推车等进出乘用轿厢4,此时盖板35变成大致水平的间隙遮盖状态。因此,不会像现有例那样地,因门开闭途中的进出导致被进行遮盖动作中的遮蔽板卡住的情况,能够顺利地进出,更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盖板35安装在乘用轿厢侧的门槛31上,但是,当然也可以安装在相对侧的候梯厅侧的门槛32上,伴随候梯厅门2的开闭,同样地进行遮盖动作。只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各楼层都必须设置盖板35及锤上下机构41。
另外,虽然例示了由两块门板组成的单向打开式的门,但同样也能够适用于让多块门板两开式地进行开闭的方式或让一块门板进行开闭的方式。
另外,作为电梯装置,虽然例示了有机械室的电梯装置,但是当然也可以适用于所谓的没有机械室的电梯装置。
而且,作为门槛31、32,虽然例示了有导槽的门槛,但是也可以适用于无槽的门槛。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进行提示的,并未打算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用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省略、替换、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实用新型的范围和主要内容内的同时,包含在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实用新型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乘用轿厢侧的门槛,其对设在乘用轿厢的出入口的轿厢门进行导向使所述轿厢门沿其开闭方向能够滑动;
候梯厅侧的门槛,其对所述乘用轿厢能够平层的各楼层的、设在所述乘用轿厢的出入口的候梯厅门进行导向,使所述候梯厅门沿其开闭方向能够滑动;
盖板,其具有与所述乘用轿厢的出入口的宽度尺寸相对应的长度、和比所述乘用轿厢侧的门槛及候梯厅侧的门槛之间的相对间隔更大的宽度,通过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一边被铰接在所述乘用轿厢侧及候梯厅侧的门槛的任一方、沿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边被载置于另一方门槛上,而将所述相对间隔遮盖住;
作动体,其被设在该盖板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允许伴随在所述作动体的上方设置成能够上下移动的锤的下降,让所述盖板回转至立起状态,伴随所述锤的上升,让所述盖板回转至将所述相对间隔遮盖的状态;以及
锤上下机构,其通过所述轿厢门或候梯厅门的打开动作让所述锤上升,通过该门的关闭动作使所述锤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具有载荷构件,所述载荷构件促进所述盖板回转至将所述相对间隔遮盖的状态。
CN201520368855.XU 2015-02-06 2015-06-01 电梯装置 Active CN20477824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2329 2015-02-06
JP2015022329A JP5945020B1 (ja) 2015-02-06 2015-02-06 エレベー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78245U true CN204778245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18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68855.XU Active CN204778245U (zh) 2015-02-06 2015-06-01 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945020B1 (zh)
CN (1) CN204778245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9458U (zh) * 1974-07-30 1976-02-13
JPS60154374U (ja) * 1984-03-26 1985-10-15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タかごの戸閉装置
JP2889036B2 (ja) * 1992-01-30 1999-05-10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ータの敷居装置
JPH06305670A (ja) * 1993-04-23 1994-11-01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敷居装置
JPH08295475A (ja) * 1995-04-27 1996-11-12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ダムウェーター
JP2000118931A (ja) * 1998-10-21 2000-04-25 Otis Elevator Co エレベーターのランニングクリアランス閉塞装置
JP4270627B2 (ja) * 1999-02-09 2009-06-03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45020B1 (ja) 2016-07-05
JP2016145093A (ja) 2016-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1789B (zh) 一种连续升降式循环电梯系统
CN204778245U (zh) 电梯装置
CN208249653U (zh) 一种电梯层门防脱落结构及电梯
CN204778248U (zh) 电梯装置
CN204897231U (zh) 电梯运行间隙遮盖装置
JP2009155033A (ja) エレベータドア装置
JP4097686B1 (ja) テレスコフレーム方式の中層用エレベータ
CN207129817U (zh) 电梯装置
JP2005145610A (ja) エレベータのエプロン装置
CN204198193U (zh) 电梯
CN210214514U (zh) 一种吊笼电动翻板门结构
JP2014024629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H034473B2 (zh)
JP2008201533A (ja) エレベータ戸開時かご固定装置
CN205603009U (zh) 一种电梯门机及层门装置挂板处的限位机构
JP6676386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における搬器扉の開閉装置
CN207243219U (zh) 一种电梯门缝防护装置
JPH054516A (ja) 建設機械用キヤビンのフロントウインド開閉装置
CN205527242U (zh) 一种防脱落中分层门装置
JP2796458B2 (ja) エレベーター乗かごの出入口装置
JP2017019641A (ja) 乗りかご及びエレベータ
CN201923748U (zh) 升降机吊笼进料门机械联锁装置
CN206983688U (zh) 一种安全驾驶舱
JP2006248630A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装置
CN2583067Y (zh) 上压式安全闸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