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36802U - 汽车浮力气囊 - Google Patents

汽车浮力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36802U
CN204736802U CN201520316729.XU CN201520316729U CN204736802U CN 204736802 U CN204736802 U CN 204736802U CN 201520316729 U CN201520316729 U CN 201520316729U CN 204736802 U CN204736802 U CN 204736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bile
gas generating
generating unit
air bag
airba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167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休一
刁有明
张文孝
张辰
张�杰
吴林阳
曲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3167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36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36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368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浮力气囊,包括水压水位传感器、中央处理器、气体发生装置、气泵和气囊本体,其中,水压水位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相耦接,位于汽车的底盘上;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水位水压传感器、气泵和气体发生装置相耦接,位于汽车的后备箱内;气体发生装置,分别与中央处理器、气泵和气囊本体相连接,位于汽车的后备箱内;所述气泵,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气体发生装置和气囊本体相连接;气囊本体,分别与气体发生装置和气泵相连接,位于所述汽车的后备箱内。本实用新型具有气囊分层展开模式;发挥线性小气囊易于展开的优点带出气囊整体布局,使其余部分气囊易于展开且展开时不变形等优点。

Description

汽车浮力气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浮力气囊。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地下停车场及建在低处的停车场及高速公路等随处可见,各种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坠河或者突降大雨导致汽车被淹没,车内人员无法及时逃生,导致生命被无情的吞噬。
现有技术中的气囊存在以下缺点:
1、当气囊要启动弹出时,水位已经到达汽车底盘处,气囊不利于展开,展开时受到的阻力较大,不利于气囊成型;
2、现有技术中将装置放于汽车底盘内,使本来就紧凑的底盘布置变得更加拥挤,且气囊的气体发生装置在汽车行进时容易受到影响;
3、水淹情况南方多于北方,且气囊装置为一次性产品,现有产品都将其安放于车底盘中,需成车时安装,消费者的选择性就出现问题;
4、现有技术利用高压气瓶,气瓶在汽车行驶中不安全,是汽车的一大隐患。
5、往气囊中充气时为了保持气泵压强大,采用大功率的气泵,增加了车载蓄电池的压力。
因此,急需研制一套应急浮力系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使汽车浮在水面上,避免不必要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浮力气囊,包括水压水位传感器、中央处理器、气体发生装置、气泵和气囊本体,其中,
所述水压水位传感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耦接,位于汽车的底盘上;
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水位水压传感器、气泵和气体发生装置相耦接,位于所述汽车的后备箱内;
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气泵和气囊本体相连接,位于所述汽车的后备箱内;
所述气泵,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气体发生装置和气囊本体相连接;
所述气囊本体,分别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和气泵相连接,位于所述汽车的后备箱内,所述气囊本体包括:中间狭长的线性第一充气室以及分布在所述第一充气室两侧的第二充气室和第三充气室,所述第一充气室与第二充气室、第三充气室的连接处设有至少一个单向进气阀,所述第二充气室和第三充气室的外边缘与所述汽车底部外轮廓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气囊本体设置成在使用时位于所述汽车发动机下部的气囊本体高度高于其它位置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溶液罐、铁针、杠杆、通过弹簧固定在气体发生装置顶部的衔铁、带有线圈的固定架以及带有小孔的塑料板,其中,
所述溶液罐为开口向下的柱形溶液罐,通过可拆卸固定架固定在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外侧的顶部,在开口处为橡胶薄膜封口,所述溶液罐的开口深入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的内侧;
所述铁针位于所述橡胶薄膜的正下方,所述铁针与所述杠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杠杆的一端与所述铁针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衔铁相连接;
所述线圈位于所述衔铁的正下方;
所述塑料板位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的底部;
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的顶部还设有出气口。
优选地,所述汽车浮力气囊还包括增压泵,该增压泵分别与所述气泵和气囊本体相连接。
优选地,溶液罐为圆柱形或立方体,该溶液罐内盛装盐酸;所述塑料板表面吸附有碳酸氢钠和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塑料板为可拆卸的塑料板,所述橡胶薄膜为可拆卸的橡胶薄膜。
优选地,所述水压水位传感器至少为3个,分布在汽车底盘的前部、中部和后部。
优选地,所述汽车浮力气囊还包括手动开启装置,该手动开启装置设于驾驶舱内中控台、方向盘、驾驶舱门、车顶或者驾驶舱地面上,所述手动开启装置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耦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浮力气囊,达到了如下效果:
1)气囊分层展开模式,使用了单向进气阀;
2)发挥线性小气囊易于展开的优点带出气囊整体布局,使其余部分气囊易于展开且展开时不变形;
3)利用化学反应快速的优点,先使用化学反应使小气囊迅速张开,其后用气泵辅助进气;
4)气囊整体结构的设计,尤其是气囊前高后低保护发动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1的汽车浮力气囊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的汽车浮力气囊使用效果图;
图3a为气囊本体俯视图;
图3b为气囊本体左视图;
图4为气体发生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浮力气囊,包括水压水位传感器1、中央处理器2、气体发生装置3、气泵4和气囊本体5,其中,
所述水压水位传感器1,与所述中央处理器2相耦接,位于汽车的底盘上;
所述中央处理器2,分别与所述水位水压传感器1、气泵4和气体发生装置3相耦接,位于所述汽车的后备箱内,用于接收水位水压传感器1发送的电信号,判断出汽车水淹后开启气体发生装置3和气泵4,此外中央处理器2控制气泵4停止供气,还可以在在气泵4和中央处理器3中间增设一个定时开关,时间值提前设定,当达到时间设定值(气囊充气完毕)气泵4停止工作;
所述气体发生装置3,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2、气泵4和气囊本体5相连接,位于所述汽车的后备箱内,用于接收中央处理器2的控制产生气体充入气囊本体5;
所述气泵4,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2、气体发生装置3和气囊本体5相连接,用于辅助进气。气泵4的进气口与气体发生装置3的出气口314相配合。气泵4与中央处理器2和气囊本体5相连接,这样在中央处理器2的控制下实现气泵4与气体发生装置3同时启动或气泵4比气体发生装置3慢一些时间启动,可以与中央处理器之间加延迟开关。
所述气囊本体5,分别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3和气泵4相连接,位于所述汽车的后备箱内,所述气囊本体5包括:中间狭长的线性第一充气室以及分布在所述第一充气室两侧的第二充气室和第三充气室,如图3b所示,所述第一充气室与第二充气室、第三充气室的连接处设有至少一个单向进气阀,所述第二充气室和第三充气室的外边缘与所述汽车底部外轮廓相配合。当第一充气室充满后的压强达到阈值后,再继续充气就会打开单向进气阀使气体向左右两端的第二充气室、第三充气室充气。从图3a中可以看出第二充气室和第三充气室的外边缘是波浪形的,其中凹陷处对应汽车轮胎,这样更有利于减小阻力并且使气囊和汽车底盘紧密接触。本实施例中的气囊本体是多层结构的,中间的第一充气室设置成线性小气囊,这样在充气时能够迅速到达汽车前端,再结合气囊的分层设计,使得多个气室相互隔离,能够有效地防止一处破损气囊本体就全部失效的影响。此外这里采用单向进气阀也是创新之处,利用单向进气阀的特征,可以实现将气囊的中间部位迅到达汽车前端,然后气体向两侧扩散。
所述气囊本体5设置成在使用时位于所述汽车发动机下部的气囊本体5高度高于其它位置的高度。从图2中可以看出,气囊本体5在展开后呈梯形,前部高于后部。
所述气体发生装置3包括溶液罐32、铁针313、杠杆311、通过弹簧36固定在气体发生装置3顶部的衔铁37、带有线圈319的固定架39以及带有小孔的塑料板315,其中,所述溶液罐32为开口向下的柱形溶液罐32,通过可拆卸固定架39固定在所述气体发生装置3外侧的顶部,在开口处为橡胶薄膜312封口,所述溶液罐32的开口深入所述气体发生装置3的内侧;所述铁针313位于所述橡胶薄膜312的正下方,所述铁针313与所述杠杆311的一端固定连接,防止顶针转动或晃动;所述杠杆311的一端与所述铁针313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衔铁37相连接;所述线圈319位于所述衔铁37的正下方;所述塑料板315位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3的底部;所述气体发生装置3的顶部还设有出气口314,这里的出气口是圆形的。
溶液罐32为圆柱形或立方体,该溶液罐32内盛装盐酸;所述塑料板315表面吸附有碳酸氢钠和催化剂。本实施例中的溶液罐32为圆柱形,本申请中利用盐酸和碳酸氢钠的化学反应产生气体,有效地解决了高压气瓶带来的隐患。溶液罐32的开口的横截面积小于溶液罐32罐体的横截面积,这里溶液罐32卡在气体发生器的顶部的,当盐酸用过后可以拆掉固定架39将溶液罐32取出加入盐酸后再放回原处,实现重复利用。
所述塑料板315为可拆卸的塑料板315,所述橡胶薄膜312为可拆卸的橡胶薄膜312,这样汽车受淹后可重复利用该汽车浮力气囊。
所述汽车浮力气囊还包括增压泵6,该增压泵6分别与所述气泵4和气囊本体5相连接。增压泵6的进气口和气泵4的出气口相配合,增压泵6的出气口和气囊本体5的进气口相配合。在气泵4和气囊本体5之间增加增压泵6,也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
所述水压水位传感器1至少为3个,分布在汽车底盘的前部、中部和后部。本实施例中的水压水位传感器1为9个,3个位于前部,3个位于中部,其余3个位于后部,本申请中对于水压水位传感器1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具体依实际情况而定。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汽车浮力气囊增设了手动开启装置7,该手动开启装置7设于驾驶舱内中控台、方向盘、驾驶舱门、车顶或者驾驶舱地面上,所述手动开启装置7与所述中央处理器2相耦接。开启手动开启装置7后,信号发送至中央处理器2,同样会开启汽车浮力气囊。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所述汽车浮力气囊的使用实施例,具体如下:
考虑到汽车底盘轴系密布结构紧凑,特将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浮力气囊安放在汽车尾部,位于汽车后备箱底部夹层中,可对现有车进行轻微改造,将车后备箱向上削,于底部腾出空间。
汽车底盘分布多个水压水位传感器1,当汽车水位漫过底盘达到预定值,接触水压水位传感器1,由水压水位传感器1向中央处理系统发出信号。中央处理器2接收信息后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当判断受淹结果为真时。向气体发生装置3发出电信号,气体发生装置3中的电磁铁通电吸下衔铁37,利用杠杆311原理,与衔铁37相连的杠杆311另一端顶针向上运动刺破盐酸容器口的橡胶薄膜312。与发生装置下部的碳酸氢钠发生化学反应,碳酸氢钠与催化剂吸附在装置下部的多层塑料夹板中。电磁铁通电的同时,辅助进气装置气泵4和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出气口314开关一起启动。化学反应剧烈而充分,产生大量气体,沿着出气管经增压泵6进入真空气囊本体5中。气囊本体5充气膨胀,顶开底部扣板。气囊本体5按左中右分3部分,中间部分的第一充气室细长,首先充气膨胀,因细长的创新设计,进气瞬间即到达车辆前端,将气囊两边压缩气囊包带出到指定位置整体结构成型,此处创新在于首先膨胀的细长气囊结构有利于在充满水的底盘下延伸,将气囊的整体形状带出,有利于气囊本体5的后续展开,较现有技术的浮力气囊有优点,气囊中间部分与两边部分隔开且中间连接气体单向进气阀,使得气囊本体5分层逐步打开气囊。到达车辆前端后气囊内气体压强达到单向进气阀设定值,气体向两端气囊进气。两端气囊充气完全高度略高于底盘,从而将汽车顶起。气囊侧面形状呈梯形前高后低,对于发动机在前方的汽车,可调,汽车经水浸泡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发动机,此结构有效的避免了发动机浸水,大大减小了损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浮力气囊,达到了如下效果:
1)气囊分层展开模式(单向进气阀的使用);
2)发挥线性小气囊易于展开的优点带出气囊整体布局,使其余部分气囊易于展开且展开时不变形;
3)利用化学反应快速的优点,先使用化学反应使小气囊迅速张开,其后用气泵辅助进气;
4)气囊整体结构的设计,尤其是气囊前高后低保护发动机。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汽车浮力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位水压传感器、中央处理器、气体发生装置、气泵和气囊本体,其中,
所述水位水压传感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耦接,位于汽车的底盘上;
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水位水压传感器、气泵和气体发生装置相耦接,位于所述汽车的后备箱内;
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气泵和气囊本体相连接,位于所述汽车的后备箱内;
所述气泵,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气体发生装置和气囊本体相连接;
所述气囊本体,分别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和气泵相连接,位于所述汽车的后备箱内,所述气囊本体包括:中间狭长的线性第一充气室以及分布在所述第一充气室两侧的第二充气室和第三充气室,所述第一充气室与第二充气室、第三充气室的连接处设有至少一个单向进气阀,所述第二充气室和第三充气室的外边缘与所述汽车底部外轮廓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浮力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设置成在使用时位于所述汽车发动机下部的气囊本体高度高于其它位置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浮力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溶液罐、铁针、杠杆、通过弹簧固定在气体发生装置顶部的衔铁、带有线圈的固定架以及带有小孔的塑料板,其中,
所述溶液罐为开口向下的柱形溶液罐,通过可拆卸固定架固定在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外侧的顶部,在开口处为橡胶薄膜封口,所述溶液罐的开口深入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的内侧;
所述铁针位于所述橡胶薄膜的正下方,所述铁针与所述杠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杠杆的一端与所述铁针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衔铁相连接;
所述线圈位于所述衔铁的正下方;
所述塑料板位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的底部;
所述气体发生装置的顶部还设有出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浮力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浮力气囊还包括增压泵,该增压泵分别与所述气泵和气囊本体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浮力气囊,其特征在于,溶液罐为圆柱形或立方体,该溶液罐内盛装盐酸;所述塑料板表面吸附有碳酸氢钠和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浮力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板为可拆卸的塑料板,所述橡胶薄膜为可拆卸的橡胶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浮力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水压传感器至少为3个,分布在汽车底盘的前部、中部和后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浮力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浮力气囊还包括手动开启装置,该手动开启装置设于驾驶舱内中控台、方向盘、驾驶舱门、车顶或者驾驶舱地面上,所述手动开启装置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耦接。
CN201520316729.XU 2015-05-15 2015-05-15 汽车浮力气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36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16729.XU CN204736802U (zh) 2015-05-15 2015-05-15 汽车浮力气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16729.XU CN204736802U (zh) 2015-05-15 2015-05-15 汽车浮力气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36802U true CN204736802U (zh) 2015-11-04

Family

ID=54418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1672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36802U (zh) 2015-05-15 2015-05-15 汽车浮力气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36802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7232A (zh) * 2016-05-20 2016-08-17 淮南联合大学 一种充气式汽车防淹装置
CN106364301A (zh) * 2016-09-24 2017-02-01 成都九十度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工具救助动力装置
CN106585551A (zh) * 2016-12-22 2017-04-26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浮力气囊系统及汽车
WO2019052175A1 (zh) * 2017-09-12 2019-03-21 如皋福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具有气囊的汽车底盘及汽车
CN109795665A (zh) * 2019-01-15 2019-05-24 广州市欧伊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便携式无人飞行装置
CN109987047A (zh) * 2019-04-23 2019-07-09 朱育明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淹安全气囊装置
CN110356353A (zh) * 2019-06-25 2019-10-22 南安市耶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水压膨胀原理的新能源汽车安全行车结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7232A (zh) * 2016-05-20 2016-08-17 淮南联合大学 一种充气式汽车防淹装置
CN106364301A (zh) * 2016-09-24 2017-02-01 成都九十度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工具救助动力装置
CN106585551A (zh) * 2016-12-22 2017-04-26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浮力气囊系统及汽车
WO2019052175A1 (zh) * 2017-09-12 2019-03-21 如皋福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具有气囊的汽车底盘及汽车
CN109795665A (zh) * 2019-01-15 2019-05-24 广州市欧伊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便携式无人飞行装置
CN109987047A (zh) * 2019-04-23 2019-07-09 朱育明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淹安全气囊装置
CN110356353A (zh) * 2019-06-25 2019-10-22 南安市耶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水压膨胀原理的新能源汽车安全行车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36802U (zh) 汽车浮力气囊
CN203611913U (zh) 一种汽车防下沉救生装置及汽车
US8695521B2 (en) Vehicle flotation system
US6106038A (en) System for collision damage reduction
CN104999986A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汽车涉水救助系统
CN106945623A (zh) 一种乘用车防水淹气囊系统
CN108099861B (zh) 一种汽车沉水自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144602A (zh) 用于车辆的双腔室侧安全气囊装置
CN103879242A (zh) 车辆及其轮胎自动充气系统
WO2011102075A1 (ja) 輸送体の衝撃吸収軽量ボディー構造
CN106114431A (zh) 一种汽车落水防护装置
CN101549676A (zh) 一种汽车外部安全气囊
CN203543873U (zh) 适于汽车的防水淹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
CN106828386A (zh) 一种汽车落水和碰撞防护装置
CN201472300U (zh) 一种能多次使用的汽车安全气袋
CN201080117Y (zh) 装在车轮内的爆胎安全气囊
CN203580864U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筏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05930610U (zh) 一种汽车落水防护装置
CN105151016A (zh) 一种汽车防水安全设备
JP2008176249A (ja) 空気注入型三角表示器
CN102336171B (zh) 一种汽车自救装置
CN102765366A (zh) 一种行人气囊系统和汽车
CN204979013U (zh) 电瓶车、摩托车气囊风挡
CN208730935U (zh) 一种汽车防落水及高空坠落的安全避障装置
CN212267397U (zh) 一种车辆溺水自救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

Termination date: 201705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