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29254U - 背光模组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29254U CN204629254U CN201520334037.8U CN201520334037U CN204629254U CN 204629254 U CN204629254 U CN 204629254U CN 201520334037 U CN201520334037 U CN 201520334037U CN 204629254 U CN204629254 U CN 2046292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mp bar
- backlight module
- connecting plate
- stator
- fixed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条及灯条固定板,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至少一侧,使背光模组形成有光源侧及相对于光源侧的无光源侧,所述灯条固定板与所述背板之间设有固定结构,所述灯条固定板在所述光源侧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背板上,将所述灯条固定于所述灯条固定板及所述背板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的灯条固定板将灯条固定于灯条固定板及背板之间,能够降低背光模组的组装难度,提升背光模组重工作业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背光模组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朝着轻、薄、小型化快速发展,各种携带式电子产品几乎都以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作为显示终端,特别是在摄录放影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电视、移动终端、个人数字处理器等产品上。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1、反射板12、导光板13、光学膜片组14、胶框15及灯条16(light bar)等部件。背板11包括底板111及形成于底板111的边缘并与底板111垂直的侧板112。胶框15固定于背板11的侧板112上,从下往上依次将反射板12、导光板13及光学膜片组14固定于胶框15及背板11之间。灯条16包括电路板161及设置于电路板161上的多个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162。多个LED162沿导光板13至少一侧的端面设于导光板13的端面及背板11的对应的侧板112之间,电路板161位于反射板12及背板11的底板111之间。为了更好地固定灯条16,灯条16排布的一侧不设胶框15,而是由背板11的侧板112向导光板13所在方向弯折,形成一容置槽17,灯条16沿导光板13的端面插入于容置槽17内。为了避免漏光,容置槽17的上方与灯条16之间还设有小反射板18。
上述背光模组中,在安装时,先将灯条16插入固定于侧板112与导光板13之间形成的容置槽17内,并将小反光板18固定于灯条16及容置槽17的上方之间,然后再将导光板13及反射板12插入容置槽17中。但是,上述结构使得灯条16的安装及拆卸困难,且拆装工作效率较低;若安装后灯条16一旦出现问题,也会导致重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降低背光模组的组装难度,提升背光模组重工作业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灯条及灯条固定板,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至少一侧,使所述背光模组形成有光源侧及无光源侧,所述灯条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光源侧,所述灯条固定板与所述背板之间设有固定结构,所述灯条固定板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背板上,所述灯条固定板、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三者之间围成一收容空间,所述灯条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且固定于所述灯条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扣合槽及扣合部,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及形成于所述底板的边缘上的侧板,所述灯条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片及与第一固定片相连的第二固定片,所述扣合槽设于所述侧板及所述第一固定片中的其中之一个部件上,所述扣合部设于所述侧板及所述第一固定片中的另一部件上,所述扣合部与所述扣合槽扣合将所述第一固定片固定于所述侧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扣合槽设于所述侧板上,所述扣合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片上且与所述扣合槽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光源侧的侧板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及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及所述第三连接板从靠近所述底板方向至远离所述底板方向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三连接板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更靠近所述背板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及所述第三连接板之间形成一避让空间,所述灯条固定板在固定于所述背板上时,所述第一固定片位于所述避让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片贴合在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一固定片下端的端面抵靠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片朝向所述背板的内部区域延伸,所述第二固定片位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收容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导光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的无光源侧设有胶框,在所述光源侧及所述无光源侧交接处,所述灯条固定板的两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胶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胶框上形成有卡点,所述灯条固定板的两端在与所述卡点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卡点与所述卡槽扣合将所述灯条固定板可拆卸地固定至所述胶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灯条包括电路板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LED,所述多个LED设于所述导光板及所述侧板之间,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多个LED上方并且支撑在所述导光板上,所述电路板夹设于所述导光板及所述第二固定片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综上所述,当需要将灯条固定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上时,首先将灯条通过粘性材料固定于灯条固定板的第二固定片上朝向底板的一侧,然后再将灯条固定板通过扣合部及扣合槽固定至背板上,并使灯条位于导光板及第三连接板之间,再将灯条固定板通过卡点及卡槽与胶框固定相连,即可完成对灯条的固定;当灯条出现问题需要进行重工作业时,只需将灯条固定板拆下,并将灯条从灯条固定板上取下,即可对灯条进行更换。由于灯条固定板与背板及胶框之间均为可拆卸地连接,降低了背光模组的组装难度,提升了背光模组重工作业的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背光模组沿IV-IV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灯条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胶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可以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背光模组沿IV-IV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灯条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20、反射板30、导光板40、光学膜片组50、灯条(light bar)60、胶框70及灯条固定板80。灯条60设置于背光模组的至少一侧,使背光模组形成有具有灯条60的光源侧及不具有灯条60的无光源侧。胶框70设置于无光源侧并固定于背板20上,反射板30、导光板40及光学膜片组50从下至上依次固定于背板20上。灯条固定板80设置于光源侧,用于固定灯条60,灯条固定板80与背板20之间设有固定结构90,灯条固定板80通过固定结构90可拆卸地固定于背板20上,背板20、导光板40及灯条固定板80三者之间围成一收容空间(图未标出),灯条60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并且固定于灯条固定板80上。其中,灯条60可以通过粘性材料可拆卸地固定于灯条固定板80上,但不以此为限。
具体地,上述的固定结构90包括扣合槽91及扣合部92。背板20包括底板21及形成于底板21的边缘上的侧板22,侧板22与底板21垂直。灯条固定板80的截面呈L形,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固定片81及第二固定片82。扣合槽91可以设于侧板22及第一固定片81中的任意一个上,与扣合槽91相对应的,扣合部92设于侧板22及第一固定片82中的另一个上。在本实施例中,扣合槽91设于光源侧的侧板22上,扣合部92设于第一固定片81上且其位置与扣合槽91所在的位置相对应,扣合部92与扣合槽91扣合使得灯条固定板80固定于背板20的侧板22上,此时第二固定片82位于背板20的底板21上方并且与底板21平行,背板20、灯条固定板80与导光板40三者之间在光源侧围成一个收容空间,灯条60收容固定于该收容空间内。
当需要将灯条60固定于背板20上时,首先将灯条60通过粘性材料固定于灯条固定板80上,然后将灯条固定板80通过固定结构90固定于背板20上,并使灯条60位于侧板22及导光板40之间,即可完成灯条60的安装。当灯条60出现质量问题需要重工时,只需将灯条固定板80从背板20上拆下,并将灯条60从灯条固定板80上取下,即可对灯条60进行更换,由于灯条固定板80是通过上述固定结构90可拆卸地固定在背板20上,因此在重工时拆卸和安装灯条60非常方便,提升背光模组重工作业的效率。
进一步地,位于光源侧的侧板22包括第一连接板221、第二连接板222及第三连接板223,第一连接板221、第二连接板222及第三连接板223从靠近底板21的方向至远离底板21的方向依次连接而成,第一连接板221与底板21垂直连接,第二连接板222从第一连接板221的上端朝向灯条60所在方向,即向背板20内部区域方向垂直弯折形成,第三连接板223从第二连接板222远离第一连接板221的一端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一连接板221与第三连接板223平行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222连接,第二连接板222与底板21平行,第三连接板223相对于第一连接板221更靠近背板20的内部,第一连接板221、第二连接板222及第三连接板223形成一避让空间。上述的扣合槽91设于第三连接板223的外侧,与扣合槽91的位置相应地,扣合部92设于第一固定片81的内侧。当灯条固定板80固定于背板20上时,第一固定片81位于上述避让空间内,第一固定片81贴合在第三连接板223的外侧表面,第二连接板222的位置与第一固定片81下端的端面相对应,第一固定片81下端的端面抵靠于第二连接板222上,以防止光线从第一固定片81与侧板22之间的缝隙中透出。第二固定片82朝向背板20的内部区域延伸,第二固定片82位于底板21上方,用于收容灯条60的收容空间形成于第二固定片82、第三连接板223、底板21和导光板40之间,灯条固定板80固定于背板20上后不会对液晶显示器其它部件的布设造成干扰。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胶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5及图7所示,在灯条固定板80所在一侧,即在背光模组的光源侧上不设胶框70,胶框70仅固定于背光模组的无光源侧上。在本实施例中,光源侧与两个无光源侧相接。为了更好的对灯条固定板80进行固定,在光源侧与无光源侧的交接处,灯条固定板80的两端可拆卸地固定至胶框70上。在本实施例中,胶框70在光源侧与无光源侧的交接处向灯条固定板80方向伸出形成有连接板71,连接板71上向远离背板20的底板21的方向凸出形成有卡点711。灯条固定板80的两端与卡点71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卡槽821,卡点711与卡槽821扣合将灯条固定板80进一步可拆卸地固定于胶框70上。当灯条固定板80固定于胶框70上时,液晶面板可以通过粘性材料固定并支撑于灯条固定板80及胶框70上。
如图4所示,灯条60包括电路板61及设置在电路板61上的多个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62。在本实施例中,多个LED62位于导光板40及侧板22之间,即多个LED62位于第二固定片82、导光板40、反射板30及侧板22围成的空间中。电路板61位于多个LED62上方并且支撑在导光板40上,即电路板61夹设于导光板40及第二固定片82之间。为了更好地反射LED62发出的光线,在电路板61上朝向导光板40的一面上还形成有能够反射光线的反射层(图未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的背光模组。关于该液晶显示装置的其他结构可以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当需要将灯条60固定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上时,首先将灯条60通过粘性材料固定于灯条固定板80的第二固定片82上朝向底板21的一侧,然后再将灯条固定板80通过扣合部92及扣合槽91固定至背板20上,并使灯条60位于导光板40及第三连接板223之间,再将灯条固定板80通过卡点711及卡槽821与胶框70固定相连,即可完成对灯条60的固定;当灯条60出现问题需要进行重工作业时,只需将灯条固定板80拆下,并将灯条60从灯条固定板80上取下,即可对灯条60进行更换。由于灯条固定板80与背板20及胶框70之间均为可拆卸地连接,降低了背光模组的组装难度,提升了背光模组重工作业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导光板、灯条及灯条固定板,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至少一侧,使所述背光模组形成有光源侧及无光源侧,所述灯条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光源侧,所述灯条固定板与所述背板之间设有固定结构,所述灯条固定板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背板上,所述灯条固定板、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三者之间围成一收容空间,所述灯条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且固定于所述灯条固定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扣合槽及扣合部,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及形成于所述底板的边缘上的侧板,所述灯条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片及与第一固定片相连的第二固定片,所述扣合槽设于所述侧板及所述第一固定片中的其中之一个部件上,所述扣合部设于所述侧板及所述第一固定片中的另一部件上,所述扣合部与所述扣合槽扣合将所述第一固定片固定于所述侧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槽设于所述侧板上,所述扣合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片上且与所述扣合槽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光源侧的侧板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及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及所述第三连接板从靠近所述底板方向至远离所述底板方向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三连接板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更靠近所述背板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及所述第三连接板之间形成一避让空间,所述灯条固定板在固定于所述背板上时,所述第一固定片位于所述避让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片贴合在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一固定片下端的端面抵靠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片朝向所述背板的内部区域延伸,所述第二固定片位于所述底板上方,所述收容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底板和所述导光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的无光源侧设有胶框,在所述光源侧及所述无光源侧交接处,所述灯条固定板的两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胶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上形成有卡点,所述灯条固定板的两端在与所述卡点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卡点与所述卡槽扣合将所述灯条固定板可拆卸地固定至所述胶框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包括电路板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LED,所述多个LED设于所述导光板及所述侧板之间,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多个LED上方并且支撑在所述导光板上,所述电路板夹设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第二固定片之间。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34037.8U CN204629254U (zh) | 2015-05-22 | 2015-05-22 | 背光模组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334037.8U CN204629254U (zh) | 2015-05-22 | 2015-05-22 | 背光模组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29254U true CN204629254U (zh) | 2015-09-09 |
Family
ID=54048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334037.8U Active CN204629254U (zh) | 2015-05-22 | 2015-05-22 | 背光模组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629254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23732A (zh) * | 2015-10-23 | 2016-01-06 |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WO2017071304A1 (zh) * | 2015-10-29 | 2017-05-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单元及显示装置 |
CN108008575A (zh) * | 2018-01-02 | 2018-05-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
WO2019214451A1 (zh) * | 2018-05-09 | 2019-11-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源模组和显示装置 |
CN111856811A (zh) * | 2019-04-30 | 2020-10-30 |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与显示装置 |
US10866355B2 (en) | 2018-04-17 | 2020-12-15 | Tpk Universal Solutions Limited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thereof |
-
2015
- 2015-05-22 CN CN201520334037.8U patent/CN20462925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23732A (zh) * | 2015-10-23 | 2016-01-06 |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CN105223732B (zh) * | 2015-10-23 | 2018-03-16 |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US10261238B2 (en) | 2015-10-23 | 2019-04-16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Blacklight source and display device |
WO2017071304A1 (zh) * | 2015-10-29 | 2017-05-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单元及显示装置 |
US10393948B2 (en) | 2015-10-29 | 2019-08-27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
CN108008575A (zh) * | 2018-01-02 | 2018-05-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
US10866355B2 (en) | 2018-04-17 | 2020-12-15 | Tpk Universal Solutions Limited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thereof |
TWI721297B (zh) * | 2018-04-17 | 2021-03-11 | 香港商宸盛光電有限公司 | 背光模組及其顯示裝置 |
WO2019214451A1 (zh) * | 2018-05-09 | 2019-11-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源模组和显示装置 |
US11500147B2 (en) | 2018-05-09 | 2022-11-15 | Boe Op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 Backlight source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1856811A (zh) * | 2019-04-30 | 2020-10-30 |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及其组装方法与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629254U (zh) | 背光模组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201636705U (zh) |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模组 | |
CN103529596B (zh) | 背光模组及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1281320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3836460B (zh) | 一种框架、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05049842U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20120313889A1 (en) |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4781726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203811947U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5824150A (zh) | 背光单元及其安装支架 | |
CN102621744A (zh)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 |
CN204631403U (zh) | 液晶显示模组及具有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4763979A (zh) |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2901014A (zh) |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模组 | |
CN103672575A (zh) | 背光模组 | |
CN101509640B (zh)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装置 | |
CN104252062A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CN202677020U (zh) | 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3032780B (zh) | 背光模块及使用该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 |
CN204853341U (zh)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04986629U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2518975B (zh) | 灯条组件及背光模组 | |
CN102073165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202532336U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04462581U (zh) | 显示面板的组装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No.1 Longteng Road,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Longteng Optronics Co., 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