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88447U - 天窗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88447U
CN204488447U CN201390000507.6U CN201390000507U CN204488447U CN 204488447 U CN204488447 U CN 204488447U CN 201390000507 U CN201390000507 U CN 201390000507U CN 204488447 U CN204488447 U CN 204488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eth portion
vehicle
slide unit
mentioned
side tee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900005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嶋洋二
国保雄介
平松新一
井手由隆
河村一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88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884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4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 B60J7/057Driving or actuating arrangements e.g. manually operated levers or knobs
    • B60J7/0573Driving or actuating arrangements e.g. manually operated levers or knobs power driven arrangements, e.g. electr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4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 B60J7/043Sunroofs e.g. sliding above the ro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窗装置。在天窗装置中具备:驱动用线缆,其沿长边方向并排设置有驱动侧齿部,并且被驱动为沿着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移动;以及滑动部件,其伴随着向车辆前后方向的移动而控制可动面板与功能托架的姿势。在天窗装置中还具备:从动侧齿部,其形成于所述滑动部件,并且与驱动侧齿部啮合从而限制驱动用线缆以及滑动部件的向车辆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以及被安装部,其形成于导轨,并且处于驱动侧齿部以及从动侧齿部的啮合状态的驱动用线缆以及滑动部件安装于该被安装部,从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高度方向保持驱动用线缆以及滑动部件。

Description

天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过可动面板对在车辆的顶部形成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天窗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天窗装置,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天窗装置。如图11所示,该天窗装置具备滑动部件91,该滑动部件91设置为能够沿着延伸配置于在车辆的顶部形成的开口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各缘部的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移动。该滑动部件91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5个)啮合爪91a,并且具有在车辆高度方向立设的支承部91b。
滑动部件91的各啮合爪91a嵌插于多个(5个)卡合孔92a,该卡合孔92a形成于被驱动为沿着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移动的作为驱动用线缆的直齿齿条传送带92。因此,滑动部件91通过直齿齿条传送带92被驱动为在车辆前后方向移动,从而与直齿齿条传送带92一体地在车辆前后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滑动部件91的支承部91b与固定于可动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缘部的功能托架93连结。功能托架93通过伴随着滑动部件91的向车辆前后方向的移动,与可动面板一起控制其姿势,从而对开口部进行开闭。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650327号公报(第[0011]段、图3)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直齿齿条传送带92形成有供滑动部件91的各啮合爪91a嵌插的卡合孔92a,从而强度理所当然降低,并且为了确保强度,其小型化自然而然是有限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不会损害连结于与可动面板的姿势控制有关的滑动部件的驱动用线缆的强度的方式,进一步将该驱动用线缆小型化的天窗装置。
解决上述课题的天窗装置具备:功能托架,其构成为支承可动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缘部,该可动面板对在车辆的顶部形成的开口部进行开闭;导轨,其构成为设置于上述开口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缘部,并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驱动用线缆,其沿长边方向并排设置有驱动侧齿部,并且被驱动为沿着上述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移动;滑动部件,其与上述功能托架连结,且沿着上述导轨以在车辆前后方向自如移动的方式设置,并且伴随着向车辆前后方向的移动而控制上述可动面板以及上述功能托架的姿势;从动侧齿部,其形成于上述滑动部件,并且与上述驱动侧齿部啮合从而限制上述驱动用线缆以及上述滑动部件的向车辆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以及被安装部,其形成于上述导轨,处于上述驱动侧齿部与上述从动侧齿部啮合的状态的上述驱动用线缆以及上述滑动部件安装于该被安装部,并且该被安装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高度方向保持上述驱动用线缆以及滑动部件。
根据该结构,上述驱动用线缆以及上述滑动部件通过上述驱动侧齿部与上述从动侧齿部啮合而在车辆前后方向被保持。而且,处于上述驱动侧齿部与上述从动侧齿部啮合的状态的上述驱动用线缆以及上述滑动部件通过安装于上述被安装部,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高度方向上被保持。由此,能够使上述滑动部件与被驱动为在车辆前后方向移动的上述驱动用线缆一体地在车辆前后方向移动。在该情况下,由于基本上不用在上述驱动用线缆进行开孔而利用上述驱动侧齿部就能够实现上述驱动用线缆以及上述滑动部件一体地向车辆前后方向移动,所以能够以能避免上述驱动用线缆的强度降低的量将该驱动用线缆小型化。
针对上述天窗装置,优选,上述驱动用线缆具有以固定间隔设置的齿部,上述天窗装置具备与上述齿部啮合而驱动上述驱动用线缆的驱动源,上述齿部与上述驱动侧齿部为共通形状。
根据该结构,能够挪用与上述驱动源啮合的齿部的形状,而不用在上述驱动用线缆设置上述驱动侧齿部的新的形状。
针对上述天窗装置,优选,具备定位部,该定位部设置于上述驱动用线缆以及上述滑动部件,并且对上述驱动侧齿部与上述从动侧齿部的啮合状态进行定位。
根据该结构,由于上述驱动侧齿部与上述从动侧齿部的啮合状态通过上述定位部实现,所以能够避免上述从动侧齿部相对于上述驱动侧齿部在任意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与该驱动侧齿部啮合。
针对上述天窗装置,优选,具备保持部,该保持部以暂时组装状态保持上述驱动用线缆以及上述滑动部件。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上述保持部,能够简易地以暂时组装状态保持上述驱动用线缆以及上述滑动部件,从而能够提高向上述导轨(被安装部)安装时的组装性。
针对上述天窗装置,优选,具备:切口,其形成于上述驱动用线缆的车辆高度方向缘部,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开口;以及定位突部,其在与上述切口对置的车辆宽度方向突出地设置于上述滑动部件,并且在上述驱动侧齿部与上述从动侧齿部啮合的状态下嵌合于上述切口。
根据该结构,由于上述驱动侧齿部以及上述从动侧齿部的啮合状态以在上述切口嵌合有上述定位突部的状态来实现,所以能够避免上述从动侧齿部相对于上述驱动侧齿部在任意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与该驱动侧齿部啮合。
针对上述天窗装置,优选,上述定位突部松嵌合于上述切口,上述天窗装置具备:台阶部,其在上述驱动用线缆的形成有上述切口的车辆高度方向缘部遍及长边方向大致全长而形成,并且在与上述滑动部件分离的一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将上述驱动用线缆在车辆高度方向缩小宽度;以及一对锁定突起,上述一对锁定突起从上述定位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前端部向车辆前后方向两侧突出地设置,并且在隔着上述切口的车辆前后方向两侧分别钩挂于上述台阶部。
根据该结构,例如在向上述导轨(被安装部)安装之前,在以上述驱动侧齿部与上述从动侧齿部的啮合状态将上述驱动用线缆与上述滑动部件暂时组装好时,伴随着上述定位突部松嵌合于上述切口,上述一对锁定突起分别钩挂于上述台阶部。因此,能够简易地以暂时组装状态保持上述驱动用线缆以及上述滑动部件,从而能够提高向上述导轨(被安装部)安装时的组装性。
针对上述天窗装置,优选,上述滑动部件具备:树脂制的导块部件,其具有导块侧齿部,并且能够沿着上述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滑动;以及金属制的板部件,其具有板侧齿部,并且装配于上述导块部件且与上述功能托架连结,上述从动侧齿部通过在车辆高度方向重叠的上述导块侧齿部以及板侧齿部的协动而构成。
根据该结构,由于上述从动侧齿部以包含金属制的上述板侧齿部的方式与上述驱动侧齿部啮合,所以能够适当地确保上述滑动部件以及上述驱动用线缆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保持强度。
针对上述天窗装置,优选,上述导块侧齿部具备筒状的被嵌插部,上述板侧齿部穿过该被嵌插部。
根据该结构,上述导块部件通过上述板侧齿部穿过上述被嵌插部而能够更加可靠地保持上述板侧齿部。
针对上述天窗装置,优选,上述滑动部件具有从上述定位突部的前端向车辆前后方向两侧分别延伸突出的一对延伸突出部,在车辆宽度方向,在与上述滑动部件的上述两延伸突出部对置的部位亦即一对对置部和上述两延伸突出部中的任意一方,形成有上述从动侧齿部,上述两对置部以及上述两延伸突出部中的任意另一方保持上述驱动侧齿部与上述从动侧齿部处于啮合状态时的上述驱动用线缆的背面。
根据该结构,上述驱动侧齿部与上述从动侧齿部处于啮合状态时的上述驱动用线缆通过上述两对置部或者上述两延伸突出部保持其背面,从而暂时组装于上述滑动部件。因此,能够提高将处于上述驱动侧齿部与上述从动侧齿部啮合的状态的上述驱动用线缆以及上述滑动部件安装于上述导轨(被安装部)时的组装性。
实用新型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有以下效果:能够以不用损害与可动面板的姿势控制所涉及的滑动部件连结的驱动用线缆的强度的方式,将该驱动用线缆进一步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的(a)、(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以及横剖视图。
图2的(a)、(b)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以及立体图。
图3是表示滑动部件的立体图及其放大图。
图4的(a)~(c)是表示第一导块部件的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观察的立面图、俯视图以及从车辆后方观察的立面图。
图5是表示第二导块部件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车辆的顶盖的立体图。
图7是示意地表示车辆的顶盖的俯视图。
图8的(a)、(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横剖视图。
图9的(a)、(b)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10的(a)、(b)是沿着图8的10A-10A线以及10B-10B线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现有形式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对天窗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将车辆前后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车辆高度方向上方以及下方分别称为“上方”以及“下方”。另外,将朝向车室内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称为“车内侧”,将朝向车室外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称为“车外侧”。
如图6所示,在作为汽车等车辆的顶部的顶盖10,形成有作为开口部的大致四边形的顶盖开口部10a,并且搭载有天窗装置11。该天窗装置11具备在前后方向移动对顶盖开口部10a进行开闭的、例如由玻璃板构成的大致四边形的可动面板12。
接下来,对与可动面板12的开闭作动等有关的天窗装置11的简要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天窗装置11具备在顶盖开口部10a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缘部配置/固定的一对导轨13。各导轨13例如由铝合金的挤压材料构成,在长边方向具有恒定剖面并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各导轨13将滑动部件31以能够在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引导支承。而且,上述可动面板12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缘部以架设于两滑动部件31之间的形式连结或支承于两滑动部件31。滑动部件31伴随着沿着导轨13的移动,使可动面板12移动以对顶盖开口部10a进行开闭。
另外,天窗装置11具备与两导轨13的车辆前侧端部连结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前壳体16。在该前壳体16的长边方向中间部设置有驱动源17(例如具有输出齿轮的电动马达)。该驱动源17经由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大致带状的一对作为驱动用线缆的直齿齿条传送带21,与两滑动部件31驱动连结,从而同时驱动上述滑动部件31在前后方向移动。
即,与右侧的滑动部件31(以下也称为滑动部件31R)连接的单侧的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下也称为直齿齿条传送带21R)在驱动源17的后方沿着前壳体16配置。
在该直齿齿条传送带21R的车辆外侧面(与顶盖开口部10a的中心相反侧面),在车辆内外方向凹凸的多个作为齿部的驱动侧齿部22R在长边方向以规定间隔并排设置。直齿齿条传送带21R通过配置于驱动源17的后方的驱动侧齿部22R的部位与驱动源17啮合。另外,直齿齿条传送带21R通过驱动侧齿部22R与滑动部件31R啮合。
同样地,与左侧的滑动部件31(以下也称为滑动部件31L)连接的单侧的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下也称为直齿齿条传送带21L)在驱动源17的前方沿着前壳体16配置。
在该直齿齿条传送带21L的车辆内侧面(顶盖开口部10a的中心侧面),在车辆内外方向凹凸的多个作为齿部的驱动侧齿部22L在长边方向以规定间隔并排设置。直齿齿条传送带21L通过配置于驱动源17的前方的驱动侧齿部22L的部位与驱动源17啮合。另外,直齿齿条传送带21L通过驱动侧齿部22L与滑动部件31L啮合。
即,与滑动部件31(31R、31L)啮合的驱动侧齿部22(22R、22L)和与驱动源17啮合的驱动侧齿部22(22R、22L)为共通形状,且挪用了与驱动源17啮合的齿部的形状。
接下来,对与可动面板12的开闭作动等有关的天窗装置11的构造进一步进行说明。
如图1的(a)、(b)所示,导轨13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图1的(b)中的与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条状的底壁13a,并且具有以成为在车辆宽度方向彼此平行的方式从该底壁13a向上立设的一对纵壁部13b。另外,导轨13具有从纵壁部13b的上端彼此对置的在车辆宽度方向突出设置的一对上侧凸缘13c,并且具有从纵壁部13b的车辆高度方向中间部彼此对置的在车辆宽度方向突出设置的一对中间凸缘13d。而且,在各中间凸缘13d的前端以与底壁13a对置的方式向下方突出地设置有突条13e,并且在底壁13a以与各突条13e对置的方式向上方突出地设置有突条13f。
导轨13通过底壁13a、各纵壁部13b、各中间凸缘13d以及各突条13e、13f的配合,形成在车辆宽度方向开口的剖面大致呈C字状的第一导轨部14,并且通过各纵壁部13b、各上侧凸缘13c以及各中间凸缘13d的配合,在第一导轨部14的上侧形成在车辆宽度方向开口的剖面大致呈U字状的第二导轨部15。
在车内侧的第一导轨部14,上述直齿齿条传送带21安装为能够沿着前后方向滑动。直齿齿条传送带21被上述电驱动源17驱动为沿着第一导轨部14(导轨13)在前后方向移动。此时,直齿齿条传送带21通过邻接的纵壁部13b以及突条13e、13f而被限制相对于导轨13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通过底壁13a以及邻接的中间凸缘13d而被限制相对于导轨13的车辆高度方向的位置偏移。
此外,如图2的(a)、(b)共同所示,通过将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车内侧的上缘部以及下缘部分别倒角为大致四边形,从而遍及长边方向大致全长地在直齿齿条传送带21形成一对台阶部23。因此,直齿齿条传送带21因两台阶部23而使得车内侧相对于车外侧沿着车辆高度方向宽度缩小。另外,通过将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后端部的上缘部以及下缘部分别切口为大致U字导块状,从而在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后端部形成车辆宽度方向开口的一对切口24。
而且,在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一体地在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连结有上述滑动部件31。该滑动部件31构成为具备金属制的板部件34以及构成导块部件的树脂制的第一导块部件32和第二导块部件33。
如图4的(a)~(c)共同所示,第一导块部件32具有在前后方向并排设置的一对大致方筒状的被嵌插部32a,并且具有在车内侧且在前后方向连接两被嵌插部32a间的大致平板状的连接部32b。而且,在各被嵌插部32a的上壁以及下壁,分别形成有在车辆宽度方向凹凸的多个构成从动侧齿部的导块侧齿部35、36,并且在连接部32b形成有同样在车辆宽度方向凹凸的多个从动侧齿部37。上述导块侧齿部35、36以及从动侧齿部37以与上述驱动侧齿部22相同的间隔在前后方向并排设置,并且通过相对于该驱动侧齿部22在车辆宽度方向重叠从而与上述驱动侧齿部22啮合。此外,被嵌插部32a在车辆宽度方向开口。
另外,第一导块部件32在两被嵌插部32a的下表面具有两端所连接的薄板状的弹性片32c。该弹性片32c成形为凸向下的大致弓形。并且,在第一导块部件32,且在上侧的两导块侧齿部35以及从动侧齿部37的齿根附近,向上方立设有大致长条状的限制片32d。该限制片32d遍及第一导块部件32的大致全长沿着前后方向延伸配置。
另外,在第一导块部件32,从连接部32b的上缘部以及下缘部向车内侧(与切口24对置的车辆宽度方向)突出地设置有一对大致凸缘状的定位突部38。即,在两定位突部38的配置范围,从动侧齿部37在车辆高度方向宽度缩小。各定位突部38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设定为比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切口24的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稍小,两定位突部38的对置面间的车辆高度方向的距离设定为比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配置有切口24的车辆高度方向的高度稍大。因此,两定位突部38能够沿着车辆宽度方向松嵌合于两切口24。如图2的(a)所示,第一导块部件32通过将两定位突部38松嵌合于两切口24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与直齿齿条传送带21重叠,从而以相对于该直齿齿条传送带21定位于所需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使导块侧齿部35、36以及从动侧齿部37与驱动侧齿部22啮合。即,两定位突部38以导块侧齿部35、36以及从动侧齿部37与驱动侧齿部22的啮合状态,松嵌合于两切口24。
此外,在各定位突部38的前端部,如图2的(b)中放大所示,从上端向前后方向两侧突出地设置有一对锁定突起39。上述锁定突起39在将各定位突部38松嵌合于切口24时,以被该切口24挤压从而被压扁的方式分别进行弹性变形,并且伴随着到达在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车内侧(在车辆宽度方向从滑动部件31分离一侧)形成的上述台阶部23进行弹性复原,从而分别钩挂于该台阶部23。因此,第一导块部件32通过在导块侧齿部35、36以及从动侧齿部37与驱动侧齿部22的啮合状态下,在夹持切口24的前后方向两侧,各定位突部38的两锁定突起39分别钩挂于台阶部23,从而能够暂时保持于直齿齿条传送带21。
另外,如图2的(a)所示,第一导块部件32通过限制片32d以及定位突部38以夹持连接部32b的上表面的方式在其车辆宽度方向两侧向上方突出,从而形成在前后方向连通的大致U字导块状的导轨引导部32g。
如图2的(b)所示,上述第二导块部件33具有大致方框状的主体部33a,该主体部33a具有与第一导块部件32相同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并且上述第二导块部件33具有从该主体部33a的车内侧的下缘部向下方延伸突出的大致长条状的限制片33b。该限制片33b遍及第二导块部件33的大致全长沿着前后方向延伸配置。另外,第二导块部件33在主体部33a的前后方向中间部的上表面,具有两端被连接的薄板状的弹性片33c。该弹性片33c成形为向上凸出的大致弓形,并且相对于主体部33a向上方分离。并且,如图5所示,第二导块部件33在主体部33a的前后方向中间部的车外侧面,具有两端被连接的薄板状的弹性片33d。该弹性片33d成形为向车外侧凸出的大致弓形,并且相对于主体部33a向车外侧分离。
如图2的(a)所示,上述板部件34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条状的主体部34a,并且具有在该主体部34a的长边方向中间部分别从车内侧缘部以及车外缘部向上方立设的一对纵壁部34b、34c。另外,板部件34具有一对嵌插片34d,该对嵌插片34d从夹持主体部34a的车内侧的纵壁部34b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向车内侧突出。
而且,在各嵌插片34d的前端部形成有在车辆宽度方向凹凸的多个构成从动侧齿部的板侧齿部41。通过车内侧的纵壁部34b挟入第一导块部件32的两被嵌插部32a间,并且两嵌插片34d分别嵌插于两被嵌插部32a,从而板部件34与第一导块部件32以一体地在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连结。此时,如图3放大所示,穿过被嵌插部32a的板侧齿部41设定为与上述导块侧齿部35、36在车辆高度方向重叠。因此,在第一导块部件32的导块侧齿部35、36以及从动侧齿部37与驱动侧齿部22的啮合状态下,第一导块部件32的导块侧齿部35、36以及从动侧齿部37与板部件34的板侧齿部41一并与驱动侧齿部22啮合。
另外,板部件34具有从主体部34a的夹持车外侧的纵壁部34c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向上方立起且向车外侧突出的大致L字形状的一对嵌合片34e。板部件34在两嵌合片34e的基端部与第二导块部件33的限制片33b接近或者抵接的状态下,其前端部分别与主体部33a嵌合,从而与第二导块部件33以一体地在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连结。
与第一、第二导块部件32、33以及板部件34一体化的滑动部件31通过两锁定突起39等在以上述形式暂时保持于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状态下,如图1的(b)所示那样,沿着上述导轨13的长边方向安装于直齿齿条传送带21。而且,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及滑动部件31能够保持上述啮合状态沿着导轨13在前后方向移动。
即,包含第一导块部件32的两定位突部38等在内,直齿齿条传送带21安装为相对于导轨13的第一导轨部14在前后方向自如移动,并且第二导块部件33安装为,相对于第二导轨部15在前后方向自如移动。此时,通过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车内侧面与邻接的纵壁部13b抵接或者接近,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车外侧面与邻接的突条13e、13f抵接或者接近,从而将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向车辆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限制在一定范围。而且,通过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下表面与底壁13a抵接或者接近,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上表面与邻接的上侧凸缘13c抵接或者接近,从而将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向车辆高度方向的位置偏移限制在一定范围。
同时,与直齿齿条传送带21啮合的第一导块部件32由于邻接的突条13e嵌入导轨引导部32g,并且下侧的定位突部38的车外侧的前端面与邻接的突条13f抵接或者接近,从而将向车辆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限制在一定范围。而且,第一导块部件32由于下侧的定位突部38的下表面与底壁13a抵接或者接近,上侧的定位突部38的上表面与邻接的中间凸缘13d抵接或者接近,并且邻接的突条13e嵌入导轨引导部32g,从而将向车辆高度方向的位置偏移限制在一定范围。此时,第一导块部件32的弹性片32c与底壁13a弹性地接触。
另外,经由板部件34与第一导块部件32连结的第二导块部件33通过限制片33b与板部件34的嵌合片34e的基端侧的车外侧面以及邻接的突条13e的车内侧面分别抵接或者接近,从而将向车辆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限制在一定范围。此时,第二导块部件33的弹性片33c与邻接的上侧凸缘13c弹性地接触,并且弹性片33d与邻接的纵壁部13b弹性地接触。
通过以上,抑制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及滑动部件31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高度方向分离,并且保持第一导轨部14的导块侧齿部35、36、板侧齿部41以及从动侧齿部37与驱动侧齿部22的啮合状态。此时,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及滑动部件31的向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理所当然被限制。即,来自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前后方向的驱动力(推拉力)通过导块侧齿部35、36、板侧齿部41以及从动侧齿部37与驱动侧齿部22的啮合传递至滑动部件31。第一以及第二导轨部14、15构成被安装部。
此外,在车外侧的纵壁部34c,以与纵壁部34b对置的方式从上端部向车内侧突出地设置有大致凸缘状的卡合片34f,并且从车辆高度方向中间部向车内侧突出地设置有有底大致圆筒状的支承突部34g。上述卡合片34f以及支承突部34g与例如由金属板构成的功能托架46连结。由于该功能托架46是用于支承上述可动面板12的车辆宽度方向缘部的部件,所以板部件34(滑动部件31)伴随着向前后方向的移动,与可动面板12一起控制功能托架46的姿势。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上述所述,若通过两锁定突起39等,以将滑动部件31暂时保持于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状态,将它们安装于导轨13,则以上述形式,将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及滑动部件31的向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高度方向的位置偏移分别限制于一定范围。由此,抑制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及滑动部件31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高度方向分离,并且保持导块侧齿部35、36、板侧齿部41以及从动侧齿部37与驱动侧齿部22的啮合状态。另外,在导轨13上的滑动部件31滑动时,通过第一导块部件32的弹性片32c、第二导块部件33的弹性片33c、33d进行滑动接触,从而抑制其滑动阻力。
如以上详细所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导块侧齿部35、36、板侧齿部41以及从动侧齿部37与驱动侧齿部22啮合,从而在前后方向保持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及滑动部件31。而且,处于导块侧齿部35、36、板侧齿部41以及从动侧齿部37与驱动侧齿部22的啮合状态的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及滑动部件31通过安装于第一以及第二导轨部14、15(被安装部),从而保持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高度方向。由此,能够使滑动部件31与通过电驱动源驱动为在车辆前后方向移动的直齿齿条传送带21一体地在前后方向移动。在该情况下,由于基本上不用在直齿齿条传送带21开孔,利用驱动侧齿部22就能够实现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及滑动部件31一体地向前后方向移动,所以能够以能够避免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强度降低的量将该直齿齿条传送带21小型化。
(2)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导块侧齿部35、36、板侧齿部41以及从动侧齿部37与驱动侧齿部22的啮合状态以两定位突部38松嵌合于两切口24的状态实现,所以能够避免导块侧齿部35、36、板侧齿部41以及从动侧齿部37相对于驱动侧齿部22在任意的前后方向的位置与该驱动侧齿部22啮合。
(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定位突部38松嵌合于各切口24时,一对锁定突起39在夹持切口24的前后方向两侧分别钩挂于台阶部23。因此,例如在向导轨13(被安装部)安装之前,在以导块侧齿部35、36、板侧齿部41以及从动侧齿部37与驱动侧齿部22的啮合状态暂时组装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及滑动部件31时,伴随着向各切口24松嵌合定位突部38,一对锁定突起39分别钩挂于台阶部23。因此,能够以暂时组装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及滑动部件31的状态简易地保持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及滑动部件31,从而能够提高安装于导轨13(被安装部)时的组装性。
(4)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树脂制的导块侧齿部35、36与金属制的板侧齿部41在车辆高度方向重叠从而通过与该板侧齿部41的配合与驱动侧齿部22啮合,所以能够适当地确保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及滑动部件31的前后方向的保持强度。
另外,通过调整板侧齿部41的齿数,从而能够简易地调整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及滑动部件31的前后方向的保持强度。
并且,将被嵌插部32a的一部分利用于与板部件34(嵌插片34d)的连结,也能够据此避免缩小与驱动侧齿部22的在车辆高度方向的啮合面积。
(5)在本实施方式中,不用在车辆宽度方向使滑动部件31(板部件34)穿过直齿齿条传送带21就能够将它们连结。因此,不需要例如在导轨13的纵壁部13b设定用于避免与滑动部件干涉的剖面形状(所谓的十字剖面形状),能够将导轨13的构造进一步简单化。
(6)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与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终端切断工序同时地加工切口24。特别是能够利用与开孔加工相比能缩小加工用的工具的切口加工形成切口24。
(7)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滑动部件31(第一以及第二导块部件32、33)的两限制片32d、33b,将滑动部件31相对于导轨13的向车辆宽度方向两侧的位置偏移限制在一定范围,从而能够进一步可靠地保持导块侧齿部35、36、板侧齿部41以及从动侧齿部37与驱动侧齿部22的啮合状态。
(8)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使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与驱动源17啮合的齿部(驱动侧齿部22)和驱动侧齿部22为共通形状,挪用与驱动源17啮合的齿部的形状,而不用在直齿齿条传送带21设置用于与滑动部件31啮合的驱动侧齿部的新的形状。
(9)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板侧齿部41(嵌插片34d)贯通被嵌插部32a,从而第一导块部件32(导块部件)能够进一步可靠地保持板侧齿部41。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8~图10对天窗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由于相对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暂时组装驱动用线缆以及滑动部件时的保持构造为主要不同的结构,所以针对相同的部分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8的(a)所示,代替上述导轨13的左侧的导轨111L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一对纵壁部111a、111b。而且,在车外侧的纵壁部111a的上端,连接有向车内侧开口的剖面大致呈C字状的第一导轨部112。第一导轨部112的关闭侧位于比纵壁部111a靠车外侧。另一方面,在车内侧的纵壁部111b的上端,连接有向车外侧延伸突出的大致呈平板状的底壁部111c,并且在该底壁部111c上表面立设有在车辆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一对突条111d、111e。而且,在车内侧的突条111e的上端,连接有向车外侧开口的剖面大致呈C字状的第二导轨部113。第二导轨部113的关闭侧位于比突条111e靠车内侧。另外,第一导轨部112的车辆高度方向的范围设定为,与将突条111e以及第二导轨部113加在一起的车辆高度方向的范围相同。
此外,底壁部111c以及两突条111d、111e形成向上方开口的剖面大致呈U字状的第三导轨部114。另外,底壁部111c以及第二导轨部113的上壁部在比突条111d靠车外侧,形成向该车外侧开口的第四导轨部115。该第四导轨部115理所当然在车辆宽度方向与第一导轨部112对置。
如图8的(b)所示,代替上述导轨13的右侧的导轨111R除为左右对称形状之外,与导轨111L呈相同形状,同样地具有第一~第四导轨部112~115。
此外,在两导轨111L、111R的第三导轨部114,代替上述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直齿齿条传送带121分别安装为在前后方向自如滑动。各直齿齿条传送带121通过两突条111d、111e限制相对于导轨111L、111R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通过底壁部111c以及第二导轨部113的上壁部限制相对于导轨111L、111R的车辆高度方向的位置偏移。
如图9的(a)、(b)共同所示,安装于两导轨111L、111R的直齿齿条传送带121配置为,它们的驱动侧齿部122成为彼此相同方向。即,左侧的直齿齿条传送带121的驱动侧齿部122配置于车内侧,右侧的直齿齿条传送带121的驱动侧齿部122配置于车外侧。此外,通过将各直齿齿条传送带121的后端部的上缘部切口为大致U字导块状,从而在各直齿齿条传送带121的后端部形成有在车辆宽度方向开口的切口123。
如图9的(a)所示,在左侧的直齿齿条传送带121,以一体地在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连结有代替上述滑动部件31(导块部件)的树脂制的滑动部件131L。该滑动部件131L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框状的车内侧导块部132L,并且具有从该车内侧导块部132L的长边方向中央部上部向车外侧延伸突出的大致平板状的连结片133L,还具有与该连结片133L的前端部连接且向下方突出的车外侧导块部134L。此外,在车外侧导块部134L的车外侧面,连接有薄板状的弹性片134a的两端。该弹性片134a成形为向车外侧凸出的大致弓形。
另外,滑动部件131L具有从车内侧导块部132L的长边方向中央部上部向车内侧(与切口123对置的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突出的大致平板状的定位突部135L,并且具有从该定位突部135L的前端向前后方向两侧分别延伸突出的一对延伸突出部136L。此外,定位突部135L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设定为比直齿齿条传送带121的切口123的前后方向的开口宽度稍小。
在两延伸突出部136L的与车内侧导块部132L对置的车外侧部,分别形成有在车辆宽度方向凹凸的多个从动侧齿部137L。即,多个从动侧齿部137L以隔着定位突部135L的方式配设于其前后方向两侧。上述从动侧齿部137L以与上述驱动侧齿部122相同的间隔在前后方向并排设置,并且能够与该驱动侧齿部122啮合。
即,如图10的(a)共同所示,滑动部件131L通过将定位突部135L松嵌合于切口123,并且在车辆高度方向与直齿齿条传送带121重叠,从而以相对于该直齿齿条传送带121定位于所要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使从动侧齿部137L与驱动侧齿部122啮合。此时,车内侧导块部132L通过隔着定位突部135L的其前后方向两侧与直齿齿条传送带121的背面抵接或者接近。车辆宽度方向的滑动部件131L(车内侧导块部132L)的与两延伸突出部136L对置的部位形成一对对置部138L。处于从动侧齿部137L以及驱动侧齿部122的啮合状态的直齿齿条传送带121通过使两对置部138L与直齿齿条传送带121的背面抵接或者接近,从而限制滑动部件131L的向车辆宽度方向的移动,并且通过使定位突部135L松嵌合于切口123,从而限制滑动部件131L的向下方的移动。由此,直齿齿条传送带121暂时保持滑动部件131L。
而且,如图8的(a)所示,以从动侧齿部137L以及驱动侧齿部122的啮合状态暂时保持滑动部件131L的直齿齿条传送带121安装为相对于第三导轨部114在前后方向自如移动。此时,滑动部件131L安装为车外侧导块部134L相对于第一导轨部112在前后方向自如移动,并且安装为车内侧导块部132L相对于第四导轨部115在前后方向自如移动,还安装为两延伸突出部136L相对于第二导轨部113在前后方向自如移动。
另一方面,如图9的(b)所示,在右侧的直齿齿条传送带121,也以一体地在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连结有代替上述滑动部件31(导块部件)的树脂制的滑动部件131R。该滑动部件131R依照滑动部件131L也具有车内侧导块部132R、连结片133R、车外侧导块部134R、定位突部135R、一对延伸突出部136R以及一对对置部138R。但是,在两对置部138R的与两延伸突出部136R对置的车内侧部,分别形成有在车辆宽度方向凹凸的多个从动侧齿部137R。上述从动侧齿部137R以与上述驱动侧齿部122相同的间隔在前后方向并排设置,并且能够与该驱动侧齿部122啮合。
即,如图10的(b)共同所示,滑动部件131R通过将定位突部135R松嵌合于切口123,并且在车辆高度方向与直齿齿条传送带121重叠,从而以相对于该直齿齿条传送带121定位于所需的前后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使从动侧齿部137R与驱动侧齿部122啮合。此时,两延伸突出部136R在隔着定位突部135R的其前后方向两侧与直齿齿条传送带121的背面抵接或者接近。处于从动侧齿部137R以及驱动侧齿部122的啮合状态的直齿齿条传送带121通过使两延伸突出部136R与直齿齿条传送带121的背面抵接或者接近,从而限制滑动部件131R向车辆宽度方向的移动,并且通过使定位突部135R松嵌合于切口123,从而限制滑动部件131R的向下方的移动。
而且,如图8的(b)所示,以从动侧齿部137R以及驱动侧齿部122的啮合状态暂时保持滑动部件131R的直齿齿条传送带121安装为相对于第三导轨部114在前后方向自如移动。此时,滑动部件131R安装为车外侧导块部134R相对于第一导轨部112在前后方向自如移动,并且安装为车内侧导块部132R相对于第四导轨部115在前后方向自如移动,还安装为两延伸突出部136R相对于第二导轨部113在前后方向自如移动。
此外,在滑动部件131L、131R,以在前后方向一体移动的方式连结有以板部件34为准的适当的支承部件(省略图示),并且该支承部件与上述功能托架46连结。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
若如上述那样以在直齿齿条传送带121暂时保持有滑动部件131L、131R的状态将它们安装于导轨111L、111R,则以上述形式将直齿齿条传送带121以及滑动部件131L、131R向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高度方向的位置偏移分别限制于一定范围。由此,抑制直齿齿条传送带121以及滑动部件131L、131R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高度方向分离,从而保持从动侧齿部137L、137R与驱动侧齿部122的啮合状态。
如以上详细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不仅能够获得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1)~(2)、(5)~(6)、(8)的效果,而且能够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侧齿部122与从动侧齿部137L处于啮合状态的直齿齿条传送带121通过两对置部138L保持其背面,从而暂时组装于滑动部件131L。同样地,驱动侧齿部122与从动侧齿部137R处于啮合状态的直齿齿条传送带121通过两延伸突出部136R保持其背面,从而暂时组装于滑动部件131R。因此,能够提高将处于驱动侧齿部122以及从动侧齿部137L、137R的啮合状态的直齿齿条传送带121以及滑动部件131L、131R安装于导轨111L、111R(被安装部)时的组装性。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以下那样变更。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扭转直齿齿条传送带21R、21L中的任一方等,而使驱动侧齿部22的与滑动部件31的导块侧齿部35、36啮合的部分朝向车辆外侧或者车辆内侧。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滑动部件31(第一以及第二导块部件32、33)的两限制片32d、33b。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以包含板部件的方式仅通过树脂一体成形的滑动部件。即,在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及滑动部件的啮合中,不一定需要使金属部位(板侧齿部41)协动。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第一以及第二导轨部14、15的协动构成被安装部,但是只要能够以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及滑动部件31的啮合状态将它们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高度方向保持即可,被安装部的构造任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车辆高度方向两侧配设有一对台阶部23,但是也可以省略至少一方。另外,伴随于此,也可以省略配设于该侧的定位突部38的一对锁定突起39。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取代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台阶部23以及滑动部件31的锁定突起39,设置以暂时组装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及滑动部件31的状态保持的适当的保持部。即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以暂时组装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及滑动部件31的状态简易地进行保持,从而能够提高安装于导轨13(被安装部)时的组装性。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直齿齿条传送带21的车辆高度方向两侧配设有一对切口24,但是也可以省略至少一方。另外,伴随于此,也可以省略配设于滑动部件31(第一导块部件32)的车辆高度方向两侧的一对定位突部38的至少一方。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取代切口24以及定位突部38,将定位导块侧齿部35、36、板侧齿部41以及从动侧齿部37与驱动侧齿部22的啮合状态的适当的定位部设置于直齿齿条传送带21以及滑动部件31。即便在该情况下,由于导块侧齿部35、36、板侧齿部41以及从动侧齿部37与驱动侧齿部22的啮合状态也能够通过定位部实现,所以能够避免导块侧齿部35、36、板侧齿部41相对于驱动侧齿部22在任意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位置与该驱动侧齿部22啮合。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车内侧导块部132L、132R或者车外侧导块部134L、134R的下表面配设凸向下的大致弓形的弹性片。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在左右两侧一起配设滑动部件131L或者滑动部件131R的构造。在该情况下,如有必要,以直齿齿条传送带121的驱动侧齿部122能够与滑动部件131L的从动侧齿部137L或者滑动部件131R的从动侧齿部137R啮合的方式,将该直齿齿条传送带121扭转等。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导轨111L的车外侧以及导轨111R的车外侧配置第二导轨部113。在该情况下,优选在导轨111L的第二导轨部113配设滑动部件131R,在导轨111R的第二导轨部113配设滑动部件131L。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第一~第四导轨部112~115的配合构成有被安装部,但是只要能够以直齿齿条传送带121以及滑动部件131L、131R的啮合状态,将它们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高度方向保持即可,被安装部的构造任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取代直齿齿条传送带21、121,采用形成有斜齿(所谓的螺纹牙)的圆柱线缆(齿轮传动线缆等)作为驱动用线缆,只要采用具有能够与齿轮传动线缆的驱动侧齿部啮合的从动侧齿部的滑动部件即可。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直齿齿条传送带21、121设置形状不同于与驱动源17啮合的齿部的不同的驱动侧齿部。例如也可以将直齿齿条传送带21、121的长边方向的与驱动源17啮合的齿部和驱动侧齿部,配设于相互独立的范围。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滑动部件31、131L、131R相对于直齿齿条传送带21、121的前后方向的定位例如也可以通过使配设于上述直齿齿条传送带21、121以及滑动部件31、131L、131R的适当的标记(图形等)对上来进行。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切口24、123以及定位突部38、135L、135R也可以嵌合。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顶盖(顶部);10a…顶盖开口部(开口部);11…天窗装置;12…可动面板;13、111L、111R…导轨;14、112…第一导轨部(被安装部);15、113…第二导轨部(被安装部);17…驱动源;21、21R、21L、121…直齿齿条传送带(驱动用线缆);22、22R、22L、122…驱动侧齿部(齿部);23…台阶部(保持部);24…切口(定位部);31、31R、31L、131L、131R…滑动部件;32…第一导块部件(导块部件);32a…被嵌插部;33…第二导块部件(导块部件);34…板部件;35、36…导块侧齿部(从动侧齿部);37、137L、137R…从动侧齿部;38…定位突部(定位部);39…锁定突起(保持部);41…板侧齿部(从动侧齿部);46…功能托架;114…第三导轨部(被安装部);115…第四导轨部(被安装部);135L、135R…定位突部;136L、136R…延伸突出部;138L、138R…对置部。

Claims (9)

1.一种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功能托架,其构成为支承可动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缘部,该可动面板对在车辆的顶部形成的开口部进行开闭;
导轨,其构成为设置于所述开口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缘部,并且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驱动用线缆,其沿长边方向并排设置有驱动侧齿部,并且被驱动为沿着所述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移动;
滑动部件,其与所述功能托架连结,且沿着所述导轨以在车辆前后方向自如移动的方式设置,并且伴随着向车辆前后方向的移动而控制所述可动面板以及所述功能托架的姿势;
从动侧齿部,其形成于所述滑动部件,并且与所述驱动侧齿部啮合从而限制所述驱动用线缆以及所述滑动部件向车辆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以及
被安装部,其形成于所述导轨,处于所述驱动侧齿部与所述从动侧齿部啮合的状态的所述驱动用线缆以及所述滑动部件安装于该被安装部,并且该被安装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高度方向保持所述驱动用线缆以及滑动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用线缆具有以固定间隔设置的齿部,
所述天窗装置具备与所述齿部啮合而驱动所述驱动用线缆的驱动源,
所述齿部与所述驱动侧齿部为共通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定位部,该定位部设置于所述驱动用线缆以及所述滑动部件,并且对所述驱动侧齿部与所述从动侧齿部的啮合状态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保持部,该保持部以暂时组装状态保持所述驱动用线缆以及所述滑动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切口,其形成于所述驱动用线缆的车辆高度方向缘部,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开口;以及
定位突部,其在与所述切口对置的车辆宽度方向突出地设置于所述滑动部件,并且在所述驱动侧齿部与所述从动侧齿部啮合的状态下嵌合于所述切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突部松嵌合于所述切口,
所述天窗装置具备:
台阶部,其在所述驱动用线缆的形成有所述切口的车辆高度方向缘部遍及长边方向大致全长而形成,并且在与所述滑动部件分离的一侧的车辆宽度方向,将所述驱动用线缆在车辆高度方向缩小宽度;以及
一对锁定突起,所述一对锁定突起从所述定位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前端部向车辆前后方向两侧突出地设置,并且在隔着所述切口的车辆前后方向两侧分别钩挂于所述台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部件具备:
树脂制的导块部件,其具有导块侧齿部,并且能够沿着所述导轨在车辆前后方向滑动;以及
金属制的板部件,其具有板侧齿部,并且装配于所述导块部件且与所述功能托架连结,
所述从动侧齿部通过在车辆高度方向重叠的所述导块侧齿部以及板侧齿部的协动而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块侧齿部具备筒状的被嵌插部,所述板侧齿部穿过该被嵌插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部件具有从所述定位突部的前端向车辆前后方向两侧分别延伸突出的一对延伸突出部,
在车辆宽度方向,在与所述滑动部件的所述一对延伸突出部对置的部位亦即一对对置部和所述一对延伸突出部中的任意一方,形成有所述从动侧齿部,
所述一对对置部以及所述一对延伸突出部中的任意另一方保持所述驱动侧齿部与所述从动侧齿部处于啮合状态时的所述驱动用线缆的背面。
CN201390000507.6U 2012-05-22 2013-05-14 天窗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448844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16602 2012-05-22
JP2012116602 2012-05-22
PCT/JP2013/063411 WO2013176001A1 (ja) 2012-05-22 2013-05-14 サンルー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88447U true CN204488447U (zh) 2015-07-22

Family

ID=49623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90000507.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488447U (zh) 2012-05-22 2013-05-14 天窗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296283B2 (zh)
EP (1) EP2853424B1 (zh)
JP (1) JP6090599B2 (zh)
CN (1) CN204488447U (zh)
BR (1) BR112014028581B1 (zh)
IN (1) IN2014DN09601A (zh)
WO (1) WO201317600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9359A (zh) * 2015-11-06 2018-07-31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天窗装置
CN109641511A (zh) * 2016-08-16 2019-04-16 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的可移动的车顶元件的齿形带、用于车顶的系统以及用于生产用于可移动的车顶元件的齿形带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115233A1 (de) 2015-09-10 2017-03-16 Webasto SE Fahrzeugdach mit einem beweglichen Dachteil
JP6627423B2 (ja) * 2015-10-29 2020-01-0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移動装置
JP6919323B2 (ja) * 2017-05-17 2021-08-18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サンルーフ装置
CN208484521U (zh) 2018-07-09 2019-02-12 爱信(无锡)车身零部件有限公司 天窗装置
CN113415133B (zh) * 2021-07-26 2023-03-1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窗排水槽滑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29616A (en) 1978-03-30 1979-10-08 Aisin Seiki Co Ltd Drive cable coupling structure
JPS5854175A (ja) 1981-09-22 1983-03-3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ウインドガラス昇降装置
US5398449A (en) 1993-03-03 1995-03-21 Excel Industries, Inc. Window regulator for a frameless door assembly
JP2002103978A (ja) 2000-09-28 2002-04-09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スライディングルーフ装置
JP3650327B2 (ja) 2000-11-21 2005-05-1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スライディングルーフ装置
DE10203904B4 (de) * 2002-01-31 2004-07-15 Arvinmeritor Gmbh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schiebedächer
JP4367109B2 (ja) * 2003-11-27 2009-11-1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サンルーフ装置
JP3982487B2 (ja) * 2003-12-03 2007-09-2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サンルーフ装置
JP2007210362A (ja) * 2006-02-07 2007-08-23 Aisin Seiki Co Ltd サンルーフ装置
JP5598263B2 (ja) 2010-11-05 2014-10-0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ルーフ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9359A (zh) * 2015-11-06 2018-07-31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天窗装置
CN109641511A (zh) * 2016-08-16 2019-04-16 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的可移动的车顶元件的齿形带、用于车顶的系统以及用于生产用于可移动的车顶元件的齿形带的方法
CN109641511B (zh) * 2016-08-16 2022-04-29 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的可移动的车顶元件的齿形带及其产生方法和用于车顶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4028581A2 (pt) 2017-10-24
EP2853424A1 (en) 2015-04-01
IN2014DN09601A (zh) 2015-07-31
EP2853424A4 (en) 2015-08-12
EP2853424B1 (en) 2019-05-08
WO2013176001A1 (ja) 2013-11-28
BR112014028581B1 (pt) 2020-12-22
JPWO2013176001A1 (ja) 2016-01-12
US20150130229A1 (en) 2015-05-14
US9296283B2 (en) 2016-03-29
JP6090599B2 (ja) 2017-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88447U (zh) 天窗装置
AU4635899A (en) Modular buildings
EP1974846A3 (de) Flexible Führung für einen Schweissdraht mit relativ zueinander in jeder Richtung schwenkbaren Einzelelementen
CN104235267B (zh) 抗后弯链条
EP2275615A3 (en) Floor covering consisting of hard panels
CN103717455A (zh) 线束布设结构
WO2009106742A3 (fr) Dispositif d'obturation comportant au moins un obturateur repliable en accordeon
CN102149554A (zh) 车辆用车顶装置
WO2004020770A3 (de) Bahngesteuerter fensterheber, sowie mitnehmer des bahngesteuerten fensterhebers
CN203567529U (zh) 用于机动车的滑动天窗
CA2319232A1 (en) Door as well as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door
CN104442315A (zh) 车辆的活动车顶装置
EP1068971B1 (en) A folding roof for a vehicle
CN105026197B (zh) 天窗用开闭装置
DE69920851D1 (de) Schiebedach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
ATE276895T1 (de) Cabrioletverdeck
DE69927757D1 (de) Führungsmechanismus für Fahrzeugsonnendach bestehend aus mindestens zwei Panelen
EP1166952A3 (de) NC-gesteuerte Portalfräsmaschine
CN103568785A (zh) 遮阳装置
WO2006051360A3 (en) Screening arrangement and cloth therefor
US20120043787A1 (en) Sliding roof configuration for a motor vehicle
EP1036496A3 (de) Bauteilset zum Bau eines Gewächshauses
JP6710933B2 (ja) 移動装置
CN2912437Y (zh) 一种窗帘
GB0600608D0 (en) Adjustment belt guide posi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