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96416U - 一种后背门内板及采用该内板的后背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背门内板及采用该内板的后背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96416U
CN204296416U CN201420678800.4U CN201420678800U CN204296416U CN 204296416 U CN204296416 U CN 204296416U CN 201420678800 U CN201420678800 U CN 201420678800U CN 204296416 U CN204296416 U CN 204296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door
shed portion
inner panel
upper shed
under s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788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玲
俞克胜
马保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788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96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96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964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背门内板,包括本体,在本体上开设有开口部,该开口部由上开口部和下开口部组成,上开口部的外周框架围成后背门的窗框,下开口部的外周框架向下延伸呈V形,所述上开口部和下开口部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后背门,其由后背门外板,以及上述后背门内板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现有的上开口部下方增设一个V形的下开口部,在实现减重的同时,缩短了内板力的传递路线,较之现有普通内板其弯曲强度大大提高。并且在上开口部和下开口部之间还焊接有一y形的加强板,进一步增强了后背门的刚度。综上,较之普通的后背门内板和后背门,其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弯曲刚度强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后背门内板及采用该内板的后背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后背门内板及采用该后背门内板的后背门。
背景技术
大量研究表明,燃油消耗的50%是由于汽车的质量引起的,当整车质量减轻10%,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可提高3.8%,CO排放量减少4.5%,所以减少汽车自身重量是降低燃油消耗的有效措施。因此,车身轻量化的研究是现代汽车设计的一大主流。目前研究主要有2个方向,一是通过使用新型材料,如高强度钢板、激光拼焊板、铝制零件等减轻汽车重量,但铝铁混合车身或全铝车身在满足一定性能的情况下,重量虽可以减少很多,但开发费用昂贵,因此不建议首先选用。另一个方向是在满足设计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对汽车零部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改进结构,减少零部件数量、零部件中空化、小型化、复合化等获得最轻结构设计,该方法成本低易于实现。
就汽车后背门而言,现有的汽车后背门为背门内板与背门外板焊接。汽车后背门通过设置在汽车后背门上边缘位置的铰链安装在汽车顶盖横梁位置,并使用设置在汽车后背门下缘位置的门锁与汽车地板锁合,在该汽车后背门两侧边缘与车身侧围对应的位置设有气撑杆用于汽车后背门打开时的定位。这种结构不仅质量重,不利于燃油经济性,而且弯曲刚度较差,内板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背门内板,解决现有后背门内板弯曲刚度差,质量较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后背门,解决现有后背门质量较重,易损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背门内板,包括本体,在本体上开设有开口部,该开口部由上开口部和下开口部组成,上开口部的外周框架围成后背门的窗框,下开口部的外周框架向下延伸呈V形;所述上开口部和下开口部一体成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现有的上开口部下方增设一个V形的下开口部,在实现减重的同时,缩短了内板力的传递路线,较之现有普通内板其弯曲强度大大提高。
进一步的,上开口部的外周框架为上窄下宽的等腰U形结构。下开口部的外周框架包括与上开口部相连且朝内对称布置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相连且向内对称延伸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两第二连接部的水平部。上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水平部围成一个类V形。上述结构综合考虑了后背门内板轻量化、弯曲强度及加工等因素,提高了产品的可行性。
为了进一步增强后背门的刚度,在上开口部和下开口部之间还焊接有一加强板。进一步的,加强板由水平加强板和斜加强板组成,所述水平加强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开口部和下开口部的分界处,斜加强板的一端固定在水平加强板上,另一端搭接在下开口部的外周框架上。该加强板呈y形。
更进一步的,上述后背门内板上还设置在本体上部两侧的后背门铰链,以及设置在本体下部中心位置的后背门门锁。
对于汽车后背门这一技术主题,其包括后背门外板,以及前面提到的后背门内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现有的上开口部下方增设一个V形的下开口部,在实现减重的同时,缩短了内板力的传递路线,较之现有普通内板其弯曲强度大大提高。并且在上开口部和下开口部之间还焊接有一y形的加强板,进一步增强了后背门的刚度。综上,较之普通的后背门内板,其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弯曲刚度强的优点。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后背门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后背门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后背门在窗框处的剖视图。
图中,1、本体;2、开口部;21、上开口部;22、下开口部;221、第一连接部;222、第二连接部;223、第三连接部;3、加强板;31、水平加强板;32、斜加强板;4、后背门铰链;5、后背门门锁;6、后背门外板;1’、现有后背门内板的本体;2’、现有后背门内板的开口部;4’、现有后背门铰链;5’、现有后背门门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一并参阅图1至3,一种后背门内板,包括本体1,在本体1上开设有开口部2,该开口部2由上开口部21和下开口部22组成,上开口部21和下开口部22一体成型。
其中,上开口部21的外周框架围成后背门的窗框,即围成上窄下宽的等腰U形结构。下开口部22的外周框架包括与上开口部21相连且朝内对称布置的第一连接部221,与第一连接部221相连且向内对称延伸的第二连接部222,以及连接两个第二连接部222的水平部223。下开口部22的外周框架整体大致呈V形。
在上开口部21和下开口部22之间还设有一加强板3,该加强板3由水平加强板31和斜加强板32组成。其中,水平加强板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开口部21和下开口部22的分界处,即两个第一连接部221的端部。斜加强板32的一端固定在水平加强板31的中部,另一端搭接在下开口部22的外周框架右下侧的第二连接部222上。加强板3整体呈y形。
此外,在后背门内板还包括设置在本体1上部两侧的两个后背门铰链4,以及设置在本体1下部中心位置的后背门门锁5。
本实用新型较之现有的后背门内板,开口部的面积增大,内板质量减轻。考虑到后背门整体强度,在上开口部和下开口部之间增设一y形加强板,该加强板通过焊接搭接在窗框上,二者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窗框出只有一个y形加强板,而普通内板左右各有1个加强板,因此,在零件数量上本实用新型较之现有的后背门内板减少一个,简化了结构。
在弯曲刚度方面,本实用新型较之现有后背门内板也有所提高,当加载外力时,外力会沿着窗框边沿和V形边传递,传递路线较短(如图2上箭头所示),而现有后背门内板的外力会沿着窗框和门框周围传递,力的传递路线长(如图1上箭头所示),而且由于在内板上多处开孔导致强度很弱,内板容易发生变形。
实施例2,
请参阅图4,一种汽车后背门,其包括后背门外板6,以及实施例1中的后背门内板。

Claims (6)

1.一种后背门内板,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开设有开口部(2),该开口部(2)由上开口部(21)和下开口部(22)组成,上开口部(21)的外周框架围成后背门的窗框,下开口部(22)的外周框架向下延伸呈V形;所述上开口部(21)和下开口部(22)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部(21)的外周框架为上窄下宽的等腰U形结构;下开口部(22)的外周框架包括与上开口部(21)相连且朝内对称布置的第一连接部(221),与第一连接部(221)相连且向内对称延伸的第二连接部(222),以及连接两第二连接部(222)的水平部(22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部(21)和下开口部(22)之间还设有一加强板(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由水平加强板(31)和斜加强板(32)组成,所述水平加强板(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开口部(21)和下开口部(22)的分界处,斜加强板(32)的一端固定在水平加强板(31)上,另一端搭接在下开口部(22)的外周框架上;所述加强板(3)呈y形。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后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本体(1)上部两侧的后背门铰链(4),以及设置在本体(1)下部中心位置的后背门门锁(5)。
6.一种汽车后背门,包括后背门外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后背门内板。
CN201420678800.4U 2014-11-13 2014-11-13 一种后背门内板及采用该内板的后背门 Active CN204296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78800.4U CN204296416U (zh) 2014-11-13 2014-11-13 一种后背门内板及采用该内板的后背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78800.4U CN204296416U (zh) 2014-11-13 2014-11-13 一种后背门内板及采用该内板的后背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96416U true CN204296416U (zh) 2015-04-29

Family

ID=53101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78800.4U Active CN204296416U (zh) 2014-11-13 2014-11-13 一种后背门内板及采用该内板的后背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9641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4198A (zh) * 2018-11-21 2020-05-2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及其尾门和尾门的内板
CN115027571A (zh) * 2022-07-04 2022-09-09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后背门
CN115027571B (zh) * 2022-07-04 2024-06-0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后背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4198A (zh) * 2018-11-21 2020-05-2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及其尾门和尾门的内板
CN115027571A (zh) * 2022-07-04 2022-09-09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后背门
CN115027571B (zh) * 2022-07-04 2024-06-0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后背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25924U (zh) 一种汽车后轮罩内板加强结构
CN105324296A (zh) 具有结点增强构件和行李舱盖窗框架铰链增强构件的车辆车身
CN201545064U (zh)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
CN204845468U (zh) 用于车辆的举升式车门和加固板
CN105946978A (zh) 一种汽车b柱的加强结构
CN107458192A (zh) 一种汽车后背门铰链安装结构
CN206510985U (zh) 流水槽总成结构
CN206374826U (zh) 一种全景天窗顶盖组件
CN204296416U (zh) 一种后背门内板及采用该内板的后背门
CN202557624U (zh) 一种汽车背门锁扣安装板安装结构
CN209904878U (zh) 用于车辆的侧围后部传力结构和车辆
CN102390436A (zh) 一种汽车顶盖后横梁总成
JP5991157B2 (ja)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CN104648483B (zh) 用于车辆的机舱骨架及具有其的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03186048U (zh) 一种汽车的后背门以及汽车
CN202656836U (zh) 一种新型的汽车门锁加强板
CN106143615B (zh) 一种搭接式宽度变化客车车架连接结构
CN201484500U (zh) 一种顶盖后横梁焊合组件
CN105235748B (zh) 车架、底盘及工程机械
CN203832201U (zh) 一种侧门铰链加强板结构
CN207631343U (zh) 一种车身后部骨架加强结构
CN205326769U (zh) 全景天窗加强板结构
CN205801260U (zh) 一种后流水槽总成及使用其的汽车
CN106167051B (zh) 车辆的后部构造
CN204526696U (zh) 汽车后纵臂安装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Ooros Automotive Co., Ltd.

Assignor: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7990000380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atchback door inner plate and hatchback door with adoption of inner plat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70921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Ooros Automotive Co., Ltd.

Assignor: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7990000380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80910

EC01 Cancellation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Anqing Zheny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Saic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0980000116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atchback door inner plate and hatchback door with adoption of inner plat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00115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