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94615U - 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94615U
CN204194615U CN201420566837.8U CN201420566837U CN204194615U CN 204194615 U CN204194615 U CN 204194615U CN 201420566837 U CN201420566837 U CN 201420566837U CN 204194615 U CN204194615 U CN 204194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ed
feeding unit
unit
sheet material
feed supp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668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5668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94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94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946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包括支架、上料单元、补料单元和液压单元;所述补料单元安装在所述支架安装面上与所述上料单元错开的位置,所述补料单元在需要对所述上料单元中待加工板材进行补充时移动到所述上料单元的下方或回到原位;所述液压单元安装在所述支架安装面下方,所述液压单元的中心和所述上料单元的中心在垂直投影面上重合;所述上料单元包括自锁装置,进入所述上料单元的物料在所述自锁装置的作用下停留在所述上料单元。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操作安全、人工成本低、上料速度快、不需要停止生产线补料。

Description

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特别是对于板状材料进行的冲压加工中,通常采用的都是采用人工对冲压机器进行操作,通过多个操作步骤,得到最后的成品。但是,随着自动化加工的普及,对于一些造型较为简单的冲压加工,也可以采用自动加工的方式。即将一个产品的加工过程分解为多个加工步骤,每个加工步骤之间的材料转移通过专用的设备进行,不需要人工进行干预。在这种方法中,其采用的上料方式通常也是人工上料,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根据整条生产线的情况上料,但是其显然不能满足生产速度较快的全自动生产线。使得上料部分成为整条生产线的瓶颈,限制了生产线速度的提高。此外,人工的上料方式在自动生产线上的应用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其人力成本花费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速度慢、人工成本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缺陷,提供一种速度快、人工成本低、较为安全的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包括支架、控制单元、上料单元、补料单元和液压单元;所述支架用于安装上述各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各单元的动作;所述上料单元通过第一支柱安装在所述支架安装面上,其所在位置高于所述安装面设定高度;所述补料单元用于为所述上料单元提供补充的物料,其安装在所述支架安装面上与所述上料单元错开的位置,所述补料单元在所述控制单元的作用下移动到所述上料单元的下方或回到原位;所述液压单元安装在所述支架安装面下方,所述液压单元的中心和所述上料单元的中心在垂直投影面上重合;所述液压单元在所述控制单元的作用下向上推动补料单元中的物料进入所述上料单元;所述上料单元包括自锁装置,进入所述上料单元的物料在所述自锁装置的作用下停留在所述上料单元。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料单元包括两个用于定位所述物料的侧壁,所述自锁单元包括多个在所述补料单元的待加工板材进入所述上料单元时向所述侧壁方向收起、在所述液压单元离开所述上料单元时单向臂;所述一个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单向臂;两个所述侧壁上的多个单向臂也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自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用于安装所述单向臂的安装凹陷;所述单向臂在所述安装凹陷靠近所述补料装置一端旋转安装在所述安装凹陷中;所述自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凹陷中,在由所述补料单元进入进料单元的待加工板材向上通过所述旋转收于所述安装凹陷中的单向臂时、使所述单向臂反向旋转的复位弹簧。 
更进一步地,所述单向臂与所述上料单元中待加工板材接触的一面为平面,其旋转固定在所述侧壁一端的另一面为圆弧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补料单元包括用于盛放补充到所述上料单元的材料放置模块和无杆气缸;所述材料放置模块安装在所述无杆气缸的移动体上,随所述无杆气缸的活塞移动,进入所述上料单元底部或返回其原点。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料单元高于所述安装面的设定高度大于所述补料单元由所述安装面到其顶端的高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材料放置模块还包括定位柱或定位壁,确定待加工板材在其中的位置,使得所述待加工板材在被所述液压单元送入所述上料单元后与所述上料单元中的待加工板材重叠。
更进一步地,所述无杆气缸安装与所述支架的安装面上,其安装位置使得其移动体移动到一端时,所述材料放置模块中的待加工板材与所述上料单元中的待加工板材的垂直投影重叠;所述移动体移动到所述无杆气缸的另一端时,所述材料放置模块与所述上料单元在垂直投影方向上没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更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单元包括液压缸和推动轴,所述推动轴随所述液压缸内的活塞运动,推动所述补料单元内的待加工板材进入所述上料单元;所述轴与所述待加工板材通过一直径大于所述推动轴的推动板接触。
更进一步地,所述材料放置模块的底部开有能够通过所述推动板的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材料放置模块的中心位置。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将上料单元和补料单元分开,且在需要时才将补料单元移动到上料单元下,由液压单元将补料单元中的待加工板材顶入上料单元,并在上料单元中的自锁装置的作用下,留在上料单元中,从而完成自动上料。因此,其上料过程中除了间隔一段时间需要人工对补料单元中补入材料外,基本不需要人工干涉,将上料单元和补料单元分开使得操作较为安全。因此,其操作安全、人工成本低、上料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实施例中该装置在其补料单元进行材料补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实施例中该装置在补料单元对上料单元进行材料补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实施例中上料单元中的自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支架1、上料单元2、补料单元3和液压单元4;支架1用于安装上述各单元;上料单元2通过第一支柱21固定安装在支架1的安装面11上,由于第一支柱21的存在,上料单元2被其架空,所以,上料单元2所在位置高于安装面11一个设定的设定高度(在本实施例中,该设定高度将使得补料单元3能够移动到上料单元2的底部,同时还有兼顾液压单元4的移动轴的长度);补料单元3用于为上料单元2提供补充的物料(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物料是具有一定形状的待加工板材),其安装在支架1的安装面11上与上料单元2错开的位置(即不进行补充材料时,该补料单元3和上料单元2分别处于上述安装面11的不同位置,便于补料和上料),补料单元3(更具体而言,是补料单元3的移动部分)在上料单元2需要补料时移动到所述上料单元2的下方,并在完成补料后回到原位(原先其所在的位于安装面11的不同位置);液压单元4安装在支架1的安装面11下方,与上述的上料单元2的中心位置对齐,即液压单元4的中心和上料单元2在中心在垂直投影面上重合;液压单元4在上述补料单元3对上料单元2进行补料时向上推动补料单元3中的待加工物料进入上料单元2;上料单元2包括自锁装置22,进入上料单元2的待加工物料在自锁装置22的作用下停留在上料单元2。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个自动操作的装置而言,其必然包括一个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检测上料单元2中待加工材料的多少,并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上述各单元的动作。但是,由于该控制单元与实用新型的关系不大,在本实施例中,也就没有对其加以详细的说明。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图1示出了该装置在没有对上料单元2进行材料补充时的情况,而图2示出了正在对上料单元进行材料补充的情况。二者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与补料单元3的移动部分的位置不一样。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单元2包括两个用于定位其中待加工物料的侧壁23,自锁单元22包括多个在补料单元3的待加工板材进入上料单元2时向侧壁23的方向收起、在液压单元4离开上料单元2时放下的单向臂221(请参见图3,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中自锁装置的结构);一个侧壁23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单向臂221;两个侧壁3上的多个单向臂221也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这样的设置使得待加工材料在上料单元2中能够平稳放置,不会出现倾斜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自锁装置22还包括设置在侧壁23上用于安装所述单向臂221的安装凹陷222;单向臂221在安装凹陷222靠近补料装置3的一端旋转安装在安装凹陷222中;自锁装置22还包括设置在安装凹陷222中,在由补料单元3进入进料单元2的待加工板材向上通过时,被所述单向臂221压紧;而在其通过后,使所转收于安装凹陷222中的单向臂221反向旋转的复位弹簧223。单向臂221与上料单元2中待加工板材接触的一面为平面,其旋转固定在所述侧壁23一端的另一面为圆弧形。
整体上来讲,当补料单元3中的待加工板材在液压单元4的作用下进入上上料单元2时,上述自锁装置22中的旋转臂221由于受到该待加工板材的推动,向上旋转进入上述安装凹陷222,同时,压紧上述复位弹簧223;由于旋转臂221和安装凹陷222的形状是适配的,这时,旋转臂221全部进入上述安装凹陷222,补料单元3中的待加工板材位于原先剩余在上料单元2的待加工板材的下方,二者对齐,且在液压单元的作用下超过上述自锁装置22;当这些待加工板材全部超过上述自锁装置22后,这些板材对上述旋转臂221的作用力消失,该旋转臂221在复位弹簧223的作用下反向旋转,离开上述安装凹陷222,并与上述侧壁23形成90度的夹角。当液压单元4收回后,上述已经进入上料单元2的待加工板材落在上述旋转臂221上,被留在上述上料单元2.
在本实施例中,补料单元3包括用于盛放补充到上料单元2的材料放置模块32和无杆气缸31;材料放置模块32安装在无杆气缸31的移动体上,随无杆气缸31的活塞移动,进入上料单元2的底部或由上述上料单元2的底部返回其原先所在位置。由于在工作时上述材料放置模块32需要进出上述上料单元2的底部(即其与安装面11之间的有第一支柱21支撑的空间),所以,上料单元1高于安装面11的设定高度大于补料单元2由安装面11到其顶端的高度。由图1或图2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补料单元3中,其无杆气缸31是安装在上述安装面11之下的。但是,其材料放置模块32是在安装面11之上的。此外,材料放置模块32还包括定位柱或定位壁33,其用于确定待加工板材在其中的位置,使得待加工板材在被液压单元4送入上料单元2后与上料单元2中的待加工板材重叠,便于加工。对于安装位置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无杆气缸31安装在支架1的安装面11上,其安装位置使得其移动体移动到一端时,材料放置模块32中的待加工板材与上料单元2中的待加工板材的垂直投影重叠;而当移动体移动到无杆气缸31的另一端时,材料放置模块32与上料单元2在垂直投影方向上没有相互重叠的部分,这样便于对补料单元3中的待加工板材进行补充。
在本实施例中,液压单元4包括液压缸和推动轴41,推动轴41随液压缸内的活塞运动,推动补料单元3内的待加工板材进入上料单元2;推动轴41与待加工板材通过一直径大于所述推动轴41的推动板42接触。为了实现推动补料单元3中的待加工板材,上述材料放置模块32的底部开有能够通过所述推动板的通孔(图中未示出);该通孔设置在材料放置模块32的中心位置。同时也是上料单元2或补料单元3中待加工板材的中心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各技术特征并没有先后顺序,其描述的先后仅仅是为了处于说明。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技术特征可以通过合理的组合、置换而得到其实质上与本实施例中说明相同的技术方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上料单元、补料单元和液压单元;所述支架用于安装上述各单元;所述上料单元通过第一支柱安装在所述支架安装面上,其所在位置高于所述安装面设定高度;所述补料单元用于为所述上料单元提供补充的物料,其安装在所述支架安装面上与所述上料单元错开的位置,所述补料单元在需要对所述上料单元中待加工板材进行补充时移动到所述上料单元的下方或回到原位;所述液压单元安装在所述支架安装面下方,所述液压单元的中心和所述上料单元的中心在垂直投影面上重合;所述液压单元在需要对所述上料单元中待加工板材进行补充时向上推动补料单元中的物料进入所述上料单元;所述上料单元包括自锁装置,进入所述上料单元的物料在所述自锁装置的作用下停留在所述上料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单元包括两个用于定位所述物料的侧壁,所述自锁单元包括多个在所述补料单元的待加工板材进入所述上料单元时向所述侧壁方向收起、在所述液压单元离开所述上料单元时单向臂;所述一个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的单向臂;两个所述侧壁上的多个单向臂也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侧壁上用于安装所述单向臂的安装凹陷;所述单向臂在所述安装凹陷靠近所述补料装置一端旋转安装在所述安装凹陷中;所述自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凹陷中,在由所述补料单元进入进料单元的待加工板材向上通过所述旋转收于所述安装凹陷中的单向臂时、使所述单向臂反向旋转的复位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臂与所述上料单元中待加工板材接触的一面为平面,其旋转固定在所述侧壁一端的另一面为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单元包括用于盛放补充到所述上料单元的材料放置模块和无杆气缸;所述材料放置模块安装在所述无杆气缸的移动体上,随所述无杆气缸的活塞移动,进入所述上料单元底部或返回其原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单元高于所述安装面的设定高度大于所述补料单元由所述安装面到其顶端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放置模块还包括定位柱或定位壁,确定待加工板材在其中的位置,使得所述待加工板材在被所述液压单元送入所述上料单元后与所述上料单元中的待加工板材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杆气缸安装与所述支架的安装面上,其安装位置使得其移动体移动到一端时,所述材料放置模块中的待加工板材与所述上料单元中的待加工板材的垂直投影重叠;所述移动体移动到所述无杆气缸的另一端时,所述材料放置模块与所述上料单元在垂直投影方向上没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单元包括液压缸和推动轴,所述推动轴随所述液压缸内的活塞运动,推动所述补料单元内的待加工板材进入所述上料单元;所述推动轴与所述待加工板材通过其直径大于所述推动轴直径的推动板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放置模块的底部开有能够通过所述推动板的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材料放置模块的中心位置。
CN201420566837.8U 2014-09-29 2014-09-29 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94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6837.8U CN204194615U (zh) 2014-09-29 2014-09-29 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66837.8U CN204194615U (zh) 2014-09-29 2014-09-29 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94615U true CN204194615U (zh) 2015-03-11

Family

ID=52652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6683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94615U (zh) 2014-09-29 2014-09-29 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946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7215A (zh) * 2016-08-17 2016-12-14 王玉广 一种气动固体蜡加蜡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9822967A (zh) * 2019-03-01 2019-05-31 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折盒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7215A (zh) * 2016-08-17 2016-12-14 王玉广 一种气动固体蜡加蜡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9822967A (zh) * 2019-03-01 2019-05-31 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折盒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19534U (zh) 伺服送料机械手
CN104369186B (zh) 伺服送料机械手
CN203636328U (zh) 气动式发电机衬套压装机
CN103350884A (zh) 加热炉用金属棒自动上料装置
CN207308780U (zh) 冰箱压机支撑板冲压自动化生产线
CN203077293U (zh) 一种气动夹钳
CN203411019U (zh) 加热炉用金属棒自动上料装置
CN107009140B (zh) 一种调节螺柱自动装配机
CN203804550U (zh) 一种自动压轴承和衬套机构
CN204194615U (zh) 用于五金冲压加工中待加工板材的自动补料装置
CN205500177U (zh) 送料装置
CN204019093U (zh) 一种用于开关底盒的双头自动送螺丝和锁螺丝一体机
CN201446184U (zh) 一种金属拉伸成型全自动生产线
CN206936204U (zh) 一种冲压生产线送料机料垛自动提升装置
CN101590602B (zh) 一种金属拉伸成型全自动生产线
CN202124321U (zh) 薄铁板贴顶移动送料传送机构
CN203048186U (zh) 一种改进的卷材码垛机
CN206435588U (zh) 带有助卷功能的卷卸车
CN203529421U (zh) 气动送桶装置
CN108974871B (zh) 一种易拉罐盖体倾斜送切装置
CN207724299U (zh) 一种搬运工作基站
CN206885428U (zh) 一种翻转机构
CN201900196U (zh) 瓶盖生产设备中的定位装夹系统
CN204867010U (zh) 具有双纵向出料功能的开卷落料模具
CN206733512U (zh) 一种自动加工水口的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Termination date: 201509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