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95472U - 车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95472U CN204095472U CN201420552164.0U CN201420552164U CN204095472U CN 204095472 U CN204095472 U CN 204095472U CN 201420552164 U CN201420552164 U CN 201420552164U CN 204095472 U CN204095472 U CN 2040954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drainage channel
- width
- moveable panel
- longitudinal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1 propul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36 we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084—Water draining for non-fixed roofs or roof pan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4—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 B60J7/043—Sunroofs e.g. sliding above the roof
- B60J7/0435—Sunroofs e.g. sliding above the roof pivoting upwardly to vent mode and moving at the outside of the roof to fully open mod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22—Wind deflectors for open roof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可动面板处于打开状态时的风噪声且能够抑制从可动面板的前缘部落下的水润湿功能部件的车顶装置。该车顶装置具备:被设置在形成于车顶的开口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各缘部且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14),和被设置在可动面板(13)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各缘部且被自由转动以及自由滑动地支承于导轨(14)的支架(21),该车顶装置构成为使可动面板(13)保持朝上倾斜状态不变地进行打开动作。该车顶装置在比导轨(14)更靠上方的位置具备被设置于支架(21)的前端部的第一以及第二纵壁(31、3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搭载在例如汽车等车辆中的车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车顶装置,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装置。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车顶装置具备适于对形成于汽车等车辆的车顶的开口进行开闭的可动面板。该可动面板被安装成能够进行后侧部位以其前侧部位为支点上升的朝上倾斜动作以及向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滑动动作。在基于可动面板的开口的开闭动作中,采用保持朝上倾斜状态不变地进行滑动动作的所谓的外滑动式。
其中,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顶装置中,在开口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各缘部设有导轨。通过设置于该车辆的宽度方向各缘部的支架的前端被自由转动以及自由滑动地支承于导轨,从而可动面板能够进行上述的开闭动作。
另外,配置于开口的前缘部的折流板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端部被自由转动地支承于导轨。该折流板随着可动面板的打开动作而从该可动面板释放并进行朝上倾斜动作,从而比车顶上表面更向车辆的高度方向上方突出(展开状态)。或者,折流板随着可动面板的关闭动作而被该可动面板压入,从而容纳于车顶上表面的车辆的高度方向下方(收纳状态)。折流板通过在打开开口时成为展开状态,从而防止风卷入车室内而引起的空气振动。
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车顶装置中,在开口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各缘部,设置有具备导轨的侧部框架。通过设置于该车辆的宽度方向各缘部的支架经由滑块而被导轨引导以及支承,从而可动面板能够进行上述的开闭动作。
另外,两侧部框架的前端彼此经由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前部框架连结。而且,在各侧部框架以及前部框架形成有排水槽。各导轨的前端部构成为:比前部框架的排水槽更向车辆的前方突出,该排水槽在导轨的下方通过,与侧部框架的排水槽连结。由此,在前部框架的排水槽流动的水在导轨的下方通过而向外部排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949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109583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顶装置中,折流板被配置以及支承于导轨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内侧的部位。因此,折流板会允许风进入比该折流板更靠导轨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外侧的部位。因此,例如在可动面板的全开状态下,有风进入导轨、支架以及可动面板间的缝隙而产生风噪声的可能性。
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车顶装置中,由于导轨位于前部框架的排水槽上方,所以有从可动面板的前缘部落下的水的一部分浸入导轨内从而润湿该导轨内的功能部件(滑块等)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可动面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抑制风噪声且能够抑制从可动面板的前缘部落下的水润湿功能部件的车顶装置。
解决上述课题的车顶装置具备:适于对形成于车辆的车顶的开口进行开闭的可动面板;被设置于上述开口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各缘部且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以及被设置于上述可动面板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各缘部且被自由转动以及自由滑动地支承于上述导轨的支架,上述车顶装置构成为使上述可动面板保持朝上倾斜状态不变地进行打开动作,上述车顶装置在比上述导轨更靠上方的位置具备被设置于上述支架的前端部的纵壁。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上述支架的前端部设置上述纵壁,从而例如在上述可动面板的全开状态下,上述导轨、上述支架以及上述可动面板间的缝隙能够由上述纵壁掩盖。因此,能够抑制伴随着风进入上述缝隙的风噪声的产生。
关于上述车顶装置,优选上述纵壁的前端面形成在上述可动面板处于全开状态时以随着朝向车辆的后方而朝向上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
根据该结构,在上述可动面板全开状态下,能够利用上述倾斜面将碰上上述纵壁的风向车辆的后方上方引导。
关于上述车顶装置,优选上述纵壁具有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并列设置的第一纵壁以及第二纵壁,在上述第一纵壁以及上述第二纵壁之间形成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连通的排水槽。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上述纵壁(第一纵壁以及第二纵壁)形成上述排水槽。而且,能够通过上述排水槽将在上述导轨的上方从上述可动面板的前缘部落下的水向车辆的宽度方向引导。
关于上述车顶装置,优选具备形成有壳体侧排水槽且将两个上述导轨的前端彼此连结地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的前壳体,在上述导轨形成有引导槽以及导轨侧排水槽,上述排水槽形成为: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跨越上述引导槽的上方,能够沿朝向上述导轨侧排水槽以及上述壳体侧排水槽中的至少一方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对从上述可动面板的前缘部落下的水进行引导。
根据该结构,在上述引导槽的上方从上述可动面板的前缘部落下的水由上述排水槽沿朝向上述导轨侧排水槽以及上述壳体侧排水槽中的至少一方的车辆的宽度方向进行引导。因此,能够抑制从上述可动面板的前缘部落下的水润湿上述引导槽内的功能部件。
关于上述车顶装置,优选上述排水槽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两侧具有排水口。
根据该结构,上述排水槽通过将从上述可动面板的前缘部落下的水从两个上述排水口排出,从而能够提高排水性。
关于上述车顶装置,优选上述排水槽以车辆的宽度方向两侧夹着形成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脊线下降的方式倾斜。
根据该结构,上述排水槽能够将向夹着上述脊线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两侧落下的水以分别从两个上述排水口排出的方式进行引导。
关于上述车顶装置,优选具备在上述可动面板的朝上倾斜状态下抑制向上述排水槽落下的水偏向车辆的宽度方向内侧的上述排水口而被排出的抑制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上述可动面板的朝上倾斜状态下,利用上述抑制部抑制向上述排水槽落下的水偏向车辆的宽度方向内侧的上述排水口而被排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抑制可动面板处于打开状态时的风噪声的效果,并且具有能够抑制从可动面板的前缘部落下的水润湿功能部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上方观察车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的(a)、(b)是分别简要地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朝上倾斜状态以及全开状态的纵向剖面图。
图4的(a)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4的(b)是沿(a)的4B-4B线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支架的立体图。
图6是该实施方式的全开状态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车顶;10a…开口;13…可动面板;14…导轨;15…前壳体;20…功能部件;21…支架;22…罩部;31…第一纵壁(纵壁);31a…第一倾斜面(倾斜面);32…第二纵壁(纵壁);32a…第二倾斜面(倾斜面);33…排水槽;33a…脊线;33b、33c…排水口;34…抑制部;41…引导槽;42…导轨侧排水槽;46…第一壳体侧排水槽(壳体侧排水槽);47…第二壳体侧排水槽(壳体侧排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车顶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以下将车辆的前后方向称作“前后方向”,将朝向车室内侧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内侧称作“车内侧”,将朝向车室外侧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外侧称作“车外侧”。
如图1所示,在汽车等车辆的车顶10,形成近似四边形的开口10a并且搭载于天窗装置11。该天窗装置11具备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且被配置以及支承于开口10a的前缘部的折流板12,并且具备沿前后方向移动来开闭开口10a的例如由玻璃板构成的近似四边形的可动面板13。
折流板12被安装成能够进行通过以其后部为中心转动从而前部向上动作的所谓的朝上倾斜动作。折流板12随着可动面板13的打开动作而从该可动面板13释放并进行朝上倾斜动作,比车顶10上表面更向上方突出(展开状态)。或者,折流板12随着可动面板13的关闭动作而被该可动面板13压入,从而收容于车顶10上表面的下方(收纳状态)。折流板12通过在打开开口10a时成为展开状态,从而防止风卷入车室内而产生的空气振动。
可动面板13被安装成能够进行后侧部位以其前侧部位为支点上升的朝上倾斜动作以及沿前后方向的滑动动作。在基于可动面板13的开口10a的开闭动作中,采用保持朝上倾斜状态不变地进行滑动动作的所谓的外滑动式。
接下来,对涉及可动面板13的开闭动作等的天窗装置11的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开口10a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两缘部,配设有一对导轨14。各导轨14例如由铝合金的挤压材料构成,在长边方向上具有一定截面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另外,两导轨14的前端彼此经由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前壳体15连结。
在两导轨14的靠车内侧的前端部,上述折流板12的长边方向两端部被分别绕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自由转动地支承。因此,例如在可动面板13的全开状态下,折流板12在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两导轨14的车内侧部之间的范围遮挡风。换言之,折流板12在比该折流板12更靠车外侧的两导轨14的车外侧部不遮挡风。
另外,在两导轨14,在比折流板12更靠车外侧,一对功能部件20被分别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地引导以及支承。在两功能部件20,上述可动面板13以被架设于该两功能部件20间的状态相联系以及被支承。两功能部件20随着沿着导轨14的向前后方向的移动,而使可动面板13进行朝上倾斜动作或者滑动动作。
此外,在前壳体15的长边方向中间部,设置有例如具有输出齿轮的电动马达等电力驱动源16。该电力驱动源16经由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近似带状的一对驱动带17的各个而与各功能部件20连结,使两功能部件20同时沿前后方向移动。
如图3的(a)、(b)所示,在可动面板13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各缘部下部,设置有例如由金属板构成的支架21。该支架21在比折流板12更靠车外侧与功能部件20连结,经由该功能部件20,从而被自由转动以及自由滑动地支承于导轨14。即,可动面板13经由支架21以及功能部件20而被支承于导轨14,从而利用电力驱动源16的驱动力来进行上述的开闭动作。
亦如图5所示,在支架21的前端部上部,一体地设置有向该支架21的车内侧以及车外侧突出的罩部22。因此,罩部22随着可动面板13的开闭动作而一体移动。该罩部22沿前后方向并列设置有构成纵壁的第一纵壁31以及第二纵壁32,在这些第一纵壁31以及第二纵壁32之间形成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连通的排水槽33。换言之,第一纵壁31以及第二纵壁32防止在排水槽33流动的水分别向车辆的前方以及后方流动。
第一纵壁31以及第二纵壁32的前端面在可动面板13处于全开状态时分别形成以随着朝向车辆的后方而朝向上方的方式倾斜的第一倾斜面31a以及第二倾斜面32a。另外,第一纵壁31被配置在比可动面板13的前缘部更靠前方侧,第二纵壁32被配置在比可动面板13的前缘部更靠后方且被配置在可动面板13的下方。由此,利用第一纵壁31将碰上第一纵壁31的风向车辆的后方上方引导,而抑制风进入导轨14、支架21以及可动面板13之间的缝隙。除此之外,利用第二纵壁32来抑制风进入上下方向上的导轨14、支架21以及可动面板13之间的缝隙,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风噪声的产生。
如图4的(a)、(b)所示,在导轨14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连通的引导槽41,并且与该引导槽41的车外侧邻接地形成有导轨侧排水槽42。上述功能部件20在引导槽41中被导轨14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地引导以及支承。导轨侧排水槽42位于比支架21更靠车外侧,沿着可动面板13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缘部在前后方向上连通。导轨侧排水槽42使从可动面板13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缘部落下的水向前后方向流动。
另一方面,在前壳体15形成有沿可动面板13的前缘部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连通的第一壳体侧排水槽46,并且与该第一壳体侧排水槽46的车外侧邻接地形成有第二壳体侧排水槽47。第一壳体侧排水槽46使从可动面板13的前缘部落下的水沿车辆的宽度方向流动而向外部排出。第二壳体侧排水槽47成形为从下方内包导轨14的剖面近似U字状,接受在导轨侧排水槽42中向前后方向流动的水而向外部排出。
此外,在可动面板13的全闭状态下,罩部22的排水槽33的车内侧端以及车外侧端分别位于第一壳体侧排水槽46以及第二壳体侧排水槽47的正上方。因此,从可动面板13向罩部22落下的雨水等水由排水槽33向车内侧引导而向第一壳体侧排水槽46排出,或者向车外侧引导而向第二壳体侧排水槽47排出。
此处,排水槽33以车内侧以及车外侧相对于其车辆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下降的方式倾斜,该中央部形成在第一纵壁31以及第二纵壁32之间沿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脊线33a。因此,对于在夹着脊线33a的其车内侧以及车外侧向排水槽33落下的水而言,基本上被引导至排水槽33以使得分别被向第一壳体侧排水槽46以及第二壳体侧排水槽47排出。即,排水槽33的车内侧端以及车外侧端分别形成该排水槽33的排水口33b、33c。
另外,划分排水槽33后端的第二纵壁32追随可动面板13的角部的外形而弯曲成近似弓形,但是划分排水槽33前端的第一纵壁31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大致直线状地延伸。即,排水槽33朝向车外侧缓缓扩开第一纵壁31大致直线状地延伸的量。这是由于,若例如使第一纵壁31追随可动面板13的角部的外形而弯曲成近似弓形,则当可动面板13处于朝上倾斜状态时,排水槽33的车外侧部相对于车内侧部上升从支架21的转动中心分离的量。该情况下,向排水槽33落下的水仅从其车内侧部(排水口33b)排出,而导致排水性的恶化。第一纵壁31的上述形状形成抑制向排水槽33落下的水偏向排水口33b而被排出的情况的抑制部34。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通过在支架21的前端部设置第一以及第二纵壁31、32(纵壁),从而在可动面板13的全开状态下,导轨14、支架21以及可动面板13间的缝隙被第一以及第二纵壁31、32掩盖。因此,能够抑制例如伴随着风从比折流板12更靠车外侧向该缝隙进入而产生的风噪声。
在引导槽41的上方从可动面板13的前缘部落下的水,由排水槽33沿朝向第一壳体侧排水槽46以及第二壳体侧排水槽47这双方的车辆的宽度方向进行引导。因此,抑制从可动面板13的前缘部落下的水润湿引导槽41内的功能部件20。
如以上详细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支架21的前端部设置第一以及第二纵壁31、32(罩部22),从而例如在可动面板13的全开状态下,能够由第一以及第二纵壁31、32掩盖导轨14、支架21以及可动面板13之间的缝隙。因此,例如在车辆行驶中,能够抑制伴随着风进入上述缝隙而产生风噪声。
(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动面板13处于全开状态下,能够用第一以及第二倾斜面31a、32b将碰上第一以及第二纵壁31、32的风向车辆的后方上方引导。
(3)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第一以及第二纵壁31、32来形成排水槽33。而且,能够通过排水槽3将在导轨14的上方从可动面板13的前缘部落下的水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进行引导。
(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引导槽41的上方从可动面板13的前缘部落下的水由排水槽33沿着朝向第一壳体侧排水槽46以及第二壳体侧排水槽47这双方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引导。因此,能够抑制从可动面板13的前缘部落下的水润湿引导槽41内的功能部件20。或者,例如不需要在导轨14的前端部另外设置罩部件以使不润湿引导槽41内的功能部件20,从而能够避免部件件数的增加。
(5)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水槽33通过从两排水口33b、33c排出从可动面板13的前缘部落下的水,从而能够提高排水性。
(6)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水槽33以车辆的宽度方向两侧夹着脊线33a而下降的方式倾斜,由此能够对向夹着该脊线33a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两侧落下的水进行引导以使分别从两排水口33b、33c排出。
(7)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可动面板13的朝上倾斜状态下,利用抑制部34抑制向排水槽33落下的水偏向从排水口33b排出。
此外,也可以如以下那样变更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罩部22的排水槽33。即,也可以采用不沿前后方向并列设置的一连续的纵壁,来代替第一以及第二纵壁31、32。该情况下,优选纵壁的前端面形成在可动面板13处于全开状态时以随着朝向车辆的后方而朝向上方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纵壁32的前端面也可以是例如在可动面板13处于全开状态时沿车辆的高度方向立起的铅垂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以及第二纵壁31、32的前端面也可以是例如在可动面板13处于全开状态时均沿车辆的高度方向立起的铅垂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抑制部34。即,第一纵壁31也可以例如追随可动面板13的角部的外形而弯曲为近似弓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排水槽33的脊线33a。例如排水槽33也可以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大致水平地连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封闭排水槽33的两排水口33b、33c中的任一方。即,排水槽33也可以是将落下至其之中的水仅向车内侧以及车外侧中的任一侧、即仅向第一壳体侧排水槽46以及第二壳体侧排水槽47中的任一方排出的排水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若导轨14的导轨侧排水槽42向车辆的前方延伸直至排水槽33的位置,则该排水槽33也可以是从排水口33c向导轨侧排水槽42排出水的排水槽。该情况下,排水槽33也可以从排水口33b向第一壳体侧排水槽46排出水,也可以封闭排水口33b而不向第一壳体侧排水槽46排出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前壳体15的第一以及第二壳体侧排水槽46、47可以相互连通,也可以独立。
Claims (8)
1.一种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可动面板,其适于对形成于车辆的车顶的开口进行开闭;
导轨,其被设置于所述开口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各缘部,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以及
支架,其被设置于所述可动面板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各缘部,被自由转动以及自由滑动地支承于所述导轨,
所述车顶装置构成为使所述可动面板保持朝上倾斜状态不变地进行打开动作,
所述车顶装置在比所述导轨更靠上方的位置具备被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前端部的纵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壁的前端面形成倾斜面,该倾斜面在所述可动面板处于全开状态时以随着朝向车辆的后方而朝向上方的方式进行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壁具有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并列设置的第一纵壁以及第二纵壁,
在所述第一纵壁以及所述第二纵壁之间形成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连通的排水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前壳体,该前壳体形成有壳体侧排水槽,将两个所述导轨的前端彼此连结地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在所述导轨形成有引导槽以及导轨侧排水槽,
所述排水槽形成为: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跨越所述引导槽的上方,能够沿朝向所述导轨侧排水槽以及所述壳体侧排水槽中的至少一方的车辆的宽度方向对从所述可动面板的前缘部落下的水进行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槽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两侧具有排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槽以车辆的宽度方向两侧夹着形成于车辆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脊线下降的方式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抑制部,该抑制部在所述可动面板的朝上倾斜状态下,抑制向所述排水槽落下的水偏向车辆的宽度方向内侧的所述排水口而被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抑制部,该抑制部在所述可动面板的朝上倾斜状态下,抑制向所述排水槽落下的水偏向车辆的宽度方向内侧的所述排水口而被排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99740 | 2013-09-26 | ||
JP2013199740A JP6167801B2 (ja) | 2013-09-26 | 2013-09-26 | ルーフ装置 |
JP2013199738A JP6268867B2 (ja) | 2013-09-26 | 2013-09-26 | ルーフ装置 |
JP2013-199738 | 2013-09-2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95472U true CN204095472U (zh) | 2015-01-14 |
Family
ID=51585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552164.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4095472U (zh) | 2013-09-26 | 2014-09-24 | 车顶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42535B2 (zh) |
EP (1) | EP2853425B1 (zh) |
CN (1) | CN204095472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15581B2 (ja) * | 2013-03-29 | 2016-05-11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デフレクタ装置 |
DE102017129040A1 (de) * | 2017-12-06 | 2019-06-06 | Webasto SE | 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dach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dac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L8403710A (nl) | 1984-12-06 | 1986-07-01 | Vermeulen Hollandia Octrooien | Schuifdak voor een voertuig. |
JPS62115923U (zh) * | 1986-01-16 | 1987-07-23 | ||
JPH04109663A (ja) | 1990-08-29 | 1992-04-10 | Seiko Instr Inc | 半導体装置 |
DE4329583C1 (de) * | 1993-09-02 | 1994-10-27 | Webasto Karosseriesysteme | Fahrzeugdach mit einer Folge von Lamellen |
NL1006925C2 (nl) * | 1997-09-03 | 1999-03-04 | Inalfa Ind Bv | Werkwijze voor het openen en sluiten van een open-dakconstructie van een voertuig met een opening in het vaste dak; alsmede een dergelijke open-dakconstructie. |
DE10303770A1 (de) | 2003-01-30 | 2004-08-12 |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 Offendach-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 und Rahmenteil zur Verwendung daran |
JP4109583B2 (ja) * | 2003-07-22 | 2008-07-02 | 八千代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サンルーフ装置 |
JP4109663B2 (ja) | 2004-09-30 | 2008-07-02 | 黒崎播磨株式会社 | 工業窯炉補修用溶射材 |
DE102007021005B4 (de) * | 2007-05-04 | 2009-05-28 | Webasto Ag | Fahrzeugdach mit Deckelelement |
EP2275297B1 (en) * | 2009-07-15 | 2014-04-02 |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 Roof assembly for a vehicle, and method of moving a closure panel and wind deflector of a roof assembly |
JP5454257B2 (ja) | 2010-03-17 | 2014-03-26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デフレクター装置 |
-
2014
- 2014-09-22 EP EP14185747.4A patent/EP2853425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9-24 US US14/495,156 patent/US9242535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9-24 CN CN201420552164.0U patent/CN20409547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084380A1 (en) | 2015-03-26 |
EP2853425A3 (en) | 2015-12-23 |
EP2853425A2 (en) | 2015-04-01 |
US9242535B2 (en) | 2016-01-26 |
EP2853425B1 (en) | 2020-1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50015030A1 (en) | Structure for front portion of vehicle | |
JP6210809B2 (ja) | 自動車のサンルーフ構造 | |
US9085324B2 (en) | Front pillar structure for vehicle | |
CN100551751C (zh) | 月台门装置 | |
CN204095472U (zh) | 车顶装置 | |
US20150028630A1 (en) |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motor vehicle bodyshell | |
CN106167050A (zh) | 前围板结构 | |
CN104709301A (zh) |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顶 | |
CN106553702B (zh) | 车辆的风噪声降低结构 | |
JP2016144976A (ja) | 車両の排水構造 | |
US9096270B2 (en) | Pillar structure for vehicle | |
CN105082955B (zh) | 车辆用车顶装置 | |
CN204548120U (zh) |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顶 | |
CN203372042U (zh) | 车辆用车顶装置 | |
JP2016032983A (ja) | サンルーフ装置 | |
US10220690B2 (en) | Roof for a motor vehicle, in particular a passenger vehicle | |
JP2015174622A (ja) | 乗用車のフロントガラス周縁構造 | |
JP5083003B2 (ja) | 車両用スライドドアの防水構造 | |
JP6167801B2 (ja) | ルーフ装置 | |
CN103522881B (zh) | 折叠式顶篷 | |
US9738144B2 (en) | Sunroof structure for wheeled vehicle | |
JP2014069609A (ja) | 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ー部構造 | |
CN208484520U (zh) | 天窗装置 | |
JP6268867B2 (ja) | ルーフ装置 | |
CN100439142C (zh) | 遮阳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