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61229U - 马达 - Google Patents

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61229U
CN203761229U CN201420140234.1U CN201420140234U CN203761229U CN 203761229 U CN203761229 U CN 203761229U CN 201420140234 U CN201420140234 U CN 201420140234U CN 203761229 U CN203761229 U CN 203761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ster
board
rotating shaft
standing part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402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西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Instrumen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61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612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马达(1),在所述马达(1)中,在支承轴(9)的第一端部(91)与框架(3)的第一板部(31)之间的第一固定部分(9a)以及支承轴(9)的第二端部(92)与框架(3)的第二板部(32)之间的第二固定部分(9b)处,通过从与支承轴(9)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照射激光点,支承轴(9)与框架(3)通过焊接而固定。并且,只在支承轴(9)的周向的一部分进行焊接。在此,旋转轴(50)与支承轴(9)之间的间隔比旋转轴(50)与连接部(33)之间的间隔大。由此,能够将支承轴(9)的两端部高效且恰当地固定在固定于马达本体部的框架上。

Description

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轴的末端部以及支承轴的两端部支承在固定于马达本体部的框架上的马达。
背景技术
针对步进马达等马达,有人提出了一种旋转轴的末端部以及支承轴的两端部支承在固定于马达本体部的框架上的结构,支承轴作为从动于旋转轴而进行直动的从动部件的导向轴而使用。框架具有固定于马达本体部的第一板部、与第一板部对置且支承旋转轴的末端部的第二板部以及连接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的连接部。
针对所述结构的马达,有人提出了如下结构:将支承轴固定于框架时,在第一板部以及第二板部形成由贯通孔构成的安装孔之后,对安装孔施加冲击而产生毛边,并利用毛边的内侧的小径部分来固定支承轴端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1-286108号)。
但是,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1-286108号所记载的结构中,存在相对于利用毛边所花费的工时得不到足够的支承轴相对于框架的固定强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且恰当地将支承轴的端部固定在固定于马达本体部的框架上的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其具有马达本体部、旋转轴、从动部件、框架以及支承轴。旋转轴从马达本体部突出。从动部件从动于旋转轴。框架固定于马达本体部。支承轴在与旋转轴并列的状态下保持于框架。框架具有第一板部、第二板部以及连接部。第一板部固定于马达本体部。第二板部与第一板部对置而支承旋转轴的末端部。连接部连接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支承轴的第一端部固定于第一板部。支承轴的第二端部固定于第二板部。在第一端部与第一板部之间的第一固定部分以及第二端部与第二板部之间的第二固定部分中的至少一方处,支承轴与框架通过焊接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马达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固定部分以及第二固定部分这两方处,支承轴与框架通过焊接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所涉及的马达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固定部分以及第二固定部分中的至少一方处,在支承轴嵌在形成于框架的贯通孔中的状态下,支承轴从与该支承轴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所涉及的马达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固定部分以及第二固定部分这两方处,在支承轴嵌在形成于框架的贯通孔中的状态下,支承轴从与该支承轴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所涉及的马达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固定部分以及第二固定部分中的一方处,在支承轴嵌在形成于框架的贯通孔中的状态下,支承轴从与该支承轴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焊接,而在第一固定部分以及第二固定部分中另一方处,支承轴的带台阶的端部嵌在形成于框架的带台阶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所涉及的马达的特征在于,在第一固定部分以及第二固定部分中的至少一方处,只有支承轴的周向的一部分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所涉及的马达的特征在于,第一板部具有在从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看时从马达本体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第二板部具有在从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看时从马达本体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第一端部固定在第一突出部而第二端部固定在第二突出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面所涉及的马达的特征在于,旋转轴与支承轴之间的间隔比旋转轴与连接部之间的间隔大。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面所涉及的马达的特征在于,从动部件为具有与形成在旋转轴的外周面的螺旋槽卡合的卡合部以及与支承轴滑动连接的导向孔的直动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在第一端部与第一板部之间的第一固定部分以及第二端部与第二板部之间的第二固定部分中的至少一方处,支承轴与框架通过焊接而固定。若为所述固定结构,则能够短时间且高效地固定支承轴与框架。并且,若通过焊接而进行固定,则能够稳定地获得足够的强度,因此能够恰当地将支承轴固定于框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马达的说明图。
图2(a)~图2(d)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马达的制造工序中的将支承轴固定在框架上的工序的说明图。
图3(a)~图3(c)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马达的制造工序中的将支承轴固定在框架上的工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一例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马达轴线方向L中的旋转轴50从定子40突出的一侧为输出侧L1,以与旋转轴50从定子40突出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为输出相反侧L2来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一)
(整体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马达的说明图。图1所示的马达1为用于数码相机的镜头驱动等的步进马达,该马达1具有圆筒状的定子40。在定子40中,具有A相用的定子与B相用的定子在马达轴线方向L重叠配置的结构。因此,在定子40中,卷绕有线圈线46的环状的两个线圈骨架42(第一线圈骨架42A和第二线圈骨架42B)在马达轴线方向L重叠配置,且在所述线圈骨架42分别重叠配置内定子铁芯43以及外定子铁芯44。更具体地说,在第一线圈骨架42A中的马达轴线方向L的两侧重叠配置环状的内定子铁芯43A以及截面为U字状的外定子铁芯44A,在第二线圈骨架42B的马达轴线方向L的两侧重叠配置环状的内定子铁芯43B以及截面为U字状的外定子铁芯44B。在第一线圈骨架42A以及第二线圈骨架42B的内周面呈内定子铁芯43A、43B以及外定子铁芯44A、44B的多个极齿45沿周向排列的结构。如此,构成了具有转子配置孔41的圆筒状的定子40,且在定子40的径向内侧同轴状地配置转子5。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定子铁芯44A、44B分别延伸到第一线圈骨架42A以及第二线圈骨架42B的径向外侧而构成马达壳体。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定子40构成马达本体部10。因此,马达本体部10的输出侧L1的端面11由外定子铁芯44A的环状部分47构成,马达本体部10的输出相反侧L2的端面12由外定子铁芯44B的环状部分48构成,马达本体部10的外周面13由形成在外定子铁芯44A、44B的外侧的圆筒部分49构成。
在转子5中旋转轴50沿马达轴线方向L延伸,且旋转轴50从马达本体部10突出。更具体地说,旋转轴50从马达本体部10的输出侧L1的端面11突出。圆筒状的永磁铁59通过粘接剂56固接在旋转轴50的靠输出相反侧L2的位置。在定子40的内侧(转子配置孔41)中,永磁铁59的外周面在径向的内侧与定子40的极齿45隔着规定间隔对置。旋转轴50由不锈钢、黄铜、铝等金属材料构成,在旋转轴50的外周面中的从马达本体部10突出的一侧(输出侧L1)的外周面57形成有螺旋槽58。在旋转轴50中,形成有螺旋槽58的部分的直径比固接有永磁铁59的部分的直径大。
(框架3的结构)
相对于马达本体部10在输出侧L1设置有框架3。框架3固定于马达本体部10。框架3具有固定于马达本体部10的第一板部31、与第一板部31对置且支承旋转轴50的末端部的第二板部32以及连接第一板部31和第二板部32的连接部3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框架3具有通过焊接等方法固定于马达本体部10的输出侧L1的端面11(外定子铁芯44A的环状部分47)的第一板部31、与第一板部31在输出侧L1对置且支承旋转轴50的输出侧L1的端部51的第二板部32以及沿马达轴线方向L延伸并连接第一板部31和第二板部32的连接部33。在第一板部31形成有供旋转轴50贯通的孔30。并且,第一板部31具有在从旋转轴50的轴线方向(马达轴线方向L)看时从马达本体部10的外周面13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313。并且,第二板部32具有在从旋转轴50的轴线方向(马达轴线方向L)看时从马达本体部10的外周面13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323。
在此,在第一板部31与第二板部32之间配置有由金属制成的支承轴9,支承轴9的两端保持在由金属制成的框架3上。换言之,支承轴9在与旋转轴50并列的状态下保持于框架3。更具体地说,支承轴9的输出相反侧L2的第一端部91固定于框架3的第一板部31,支承轴9的输出侧L1的第二端部92固定于框架3的第二板部32。关于所述支承轴9固定到框架3的固定结构参照图2(a)~图2(d)在以后进行说明。
(输出侧L1的轴承结构)
在框架3中,在第二板部32构成有在马达轴线方向L以及径向将旋转轴50的输出侧L1的端部5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输出侧L1的轴承机构6。在所述轴承机构6中,在框架3的第二板部32固定有输出侧L1的轴承部件60,而旋转轴50的输出侧L1的端部51嵌在凹部61的内侧而被支承,所述凹部61在轴承部件60的输出相反侧L2的端面朝向输出侧L1凹陷。轴承部件60具有在贯通形成于框架3的第二板部32的孔329的状态下与第二板部32的输出相反侧L2的面抵接的大径部64,轴承部件60通过大径部64而被限制朝向输出侧L1移动。在旋转轴50中,输出侧L1的端部51的直径比形成有螺旋槽58的部分的直径小,且输出侧L1的端部51被加工成半球状。
(输出相反侧L2的轴承机构7的概略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中,在旋转轴50的输出相反侧L2的端部52构成有在马达轴线方向L以及径向将旋转轴50的输出相反侧L2的端部52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输出相反侧L2的轴承机构7。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永磁铁59的输出相反侧L2的端面形成有朝向输出侧L1凹陷的凹部595,轴承机构7在凹部595的内侧将从永磁铁59朝向输出相反侧L2突出的旋转轴50的输出相反侧L2的端部52支承为能够旋转。在旋转轴50中,输出相反侧L2的端部52被加工成半球状。
在输出相反侧L2的轴承机构7中,在旋转轴50的输出相反侧L2的端部52的周围配置有圆盘状的轴承部件70,旋转轴50的端部52嵌在轴承部件70的圆筒部的内侧而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相对于轴承部件70在输出相反侧L2配置有端板8,轴承部件70保持在端板8与定子40之间。在此,端板8作为对旋转轴50朝向输出侧L1施力的施力部件而构成。更具体地说,端板8具有通过焊接等固定在定子40的输出相反侧L2的环状部分48的圆板部81和在圆板部81的中央部分被切起而成的板簧部85,在圆板部81与定子40之间保持轴承部件70的端部,板簧部85对旋转轴50朝向输出侧L1施力。在此,在旋转轴50的输出侧L1构成有在马达轴线方向L以及径向将旋转轴50的输出侧L1的端部5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输出侧L1的轴承机构6。从而,旋转轴50处在被施力而使输出侧L1的端部51与轴承机构6抵接的状态,因此,在旋转轴50旋转时,能够防止旋转轴50在马达轴线方向L上的晃动。
(支承轴9的固定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中,支承轴9与旋转轴50并列地固定在框架3的第一板部31与第二板部32之间,且支承轴9为外形尺寸沿整个长度方向保持不变的圆杆。所述支承轴9作为从动部件2的导向轴等而发挥作用。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中,从动部件2为从动于旋转轴50的部件。更具体地说,是具有与形成在旋转轴50的外周面57的螺旋槽58卡合的卡合部21和与支承轴9滑动连接的导向孔22的直动部件。因此,支承轴9阻止从动部件2的跟转并沿旋转轴50的马达轴线方向L引导从动部件2。
在此,第一板部31具有在从旋转轴50的轴线方向(马达轴线方向L)看时从马达本体部10的外周面13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313,且支承轴9的第一端部91固定在所述第一突出部313。并且,第二板部32具有在从旋转轴50的轴线方向(马达轴线方向L)看时从马达本体部10的外周面13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323,且支承轴9的第二端部92固定在所述第二突出部323。因此,支承轴9配置在从旋转轴50的轴线方向(马达轴线方向L)看时比马达本体部10的外周面13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框架3的连接部33配置在从旋转轴50的轴线方向(马达轴线方向L)看时比马达本体部10的外周面13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因而,旋转轴50与支承轴9之间的间隔比旋转轴50与连接部33之间的间隔大。
在构成这样的结构的马达1时,在支承轴9的第一端部91与框架3的第一板部31之间的第一固定部分9a以及支承轴9的第二端部92与框架3的第二板部32之间的第二固定部分9b中的至少一方处,支承轴9与框架3通过焊接而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轴9与框架3通过焊接而在第一固定部分9a以及第二固定部分9b这两方处都固定。另外,不必一定支承轴9与框架3通过焊接而在第一固定部分9a以及第二固定部分9b这两方处都固定。如前所述支承轴9与框架3通过焊接而在第一固定部分9a以及第二固定部分9b中的至少一方处固定即可。
在第一固定部分9a以及第二固定部分9b中的至少一方处,支承轴9在嵌在形成于框架3的贯通孔即安装孔310中的状态下从与支承轴9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焊接。另外,更优选在第一固定部分9a以及第二固定部分9b这两方处支承轴9在嵌在形成于框架3的贯通孔即安装孔310中的状态下从与支承轴9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焊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固定部分9a处,在支承轴9的第一端部91嵌在由形成于框架3的第一板部31的第一突出部313的贯通孔构成的贯通孔310中的状态下,第一端部91与第一突出部313焊接。此时,焊接从与支承轴9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输出相反侧L2)进行。并且,在第二固定部分9b处,在支承轴9的第二端部92嵌在由形成于框架3的第二板部32的第二突出部323的贯通孔构成的安装孔320中的状态下,第二端部92与第二突出部323焊接。此时,焊接从与支承轴9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输出侧L1)进行。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固定部分9a以及第二固定部分9b处,只有支承轴9的周向的一部分焊接。因此,在第一固定部分9a以及第二固定部分9b处,只在支承轴9的周向中的与旋转轴50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存在有焊接处Lr、Ls。并且,支承轴9的尺寸同第一板部31与第二板部32之间的尺寸相同。因此,支承轴9的第一端部91不从第一板部31向输出相反侧L2突出,而是支承轴9的第一端部91位于与第一板部31的输出相反侧L2的面相同的位置。并且,支承轴9的第二端部92不从第二板部32向输出侧L1突出,而是支承轴9的第二端部92位于与第二板部32的输出侧L1的面相同的位置。因此,焊接处Lr形成在由支承轴9的第一端部91的末端面915和第一板部31的输出相反侧L2的面构成的平坦面,焊接处Ls形成在由支承轴9的第二端部92的末端面925和第二板部32的输出侧L1的面构成的平坦面。
(支承轴9的固定工序)
图2(a)~图2(d)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马达1的制造工序中的将支承轴9固定在框架3的工序的说明图,图2(a)、图2(b)、图2(c)、图2(d)分别是构成第二固定部分9b的工序的说明图、放大示出图2(a)中由圆Le包围的区域的说明图,放大示出图2(a)中由圆Le包围的区域的剖视图、以及构成第一固定部分9a的工序的说明图。
首先,如图2(a)所示,形成使从动部件2与旋转轴50结合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在第一板部31形成有由贯通孔构成的安装孔310,在第二板部32形成有由贯通孔构成的安装孔320。在此,安装孔310以及安装孔320的内径尺寸比支承轴9的外径尺寸稍大。因此,能够从安装孔310侧使支承轴9穿过并使支承轴9贯通从动部件2,从而嵌在安装孔320中。此时,通过承接部件98承接支承轴9的第一端部91以使支承轴9不掉落到下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孔310、320的内径尺寸比支承轴9的外径尺寸大,因此在组装时不易对第一板部31、第二板部32以及支承轴9施加负荷。因此,不易在第一板部31、第二板部32以及支承轴9产生变形和倾斜。
在该状态下,如箭头Lb所示,在支承轴9的第二端部92的外周面与安装孔320的内周面之间的边界部分中,从输出侧L1朝向与旋转轴50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边界部分照射激光点,来焊接第二端部92与第二板部32。其结果是,如图2(a)、图2(b)、图2(c)所示,构成第二端部92与第二板部32之间的第二固定部分9b,在所述第二固定部分9b处,只在与旋转轴50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形成焊接处Ls。
接下来,如图2(d)中箭头La所示,在支承轴9的第一端部91的外周面与安装孔310的内周面之间的边界部分中,从输出相反侧L2朝向与旋转轴50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边界部分照射激光点,来焊接第一端部91与第一板部31。其结果是,构成第一端部91与第一板部31间的第一固定部分9a,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分9a处,只在与旋转轴50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形成焊接处Lr。其结果是,形成支承轴9固定在框架3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中,在支承轴9的第一端部91与框架3的第一板部31之间的第一固定部分9a以及支承轴9的第二端部92与框架3的第二板部32之间的第二固定部分9b处,支承轴9与框架3通过焊接而固定。若为所述固定结构,则与利用毛边等的方式和利用粘接剂的方式不同,能够短时间且高效地固定支承轴9与框架3。并且,若通过焊接进行固定,则与利用毛边等的方式和利用粘接剂的方式不同,能够稳定获得足够的强度,且能够将支承轴9恰当地固定在框架3而不会发生粘接剂附着在不需要的地方等问题。
并且,在第一固定部分9a以及第二固定部分9b处,从与支承轴9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箭头La、Lb所示侧)进行焊接。因此,照射激光点进行焊接时,支承轴9和框架3不会妨碍焊接作业。并且,由于从与支承轴9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进行焊接,因此在支承轴9不易发生被第一板部31和第二板部32夹持的部分因为焊接时的热而变形的情况。因此,从动部件2可顺畅地移动,并且即使焊接痕迹突出地形成,所述焊接痕迹也是形成在比第一板部31靠输出相反侧L2或者比第二板部32靠输出侧L1的位置。因此,从动部件2的可动范围不会变窄。
并且,在第一固定部分9a以及第二固定部分9b处,只焊接支承轴9的周向的一部分。因此,能够缩短焊接所需的时间。并且,焊接位置为与旋转轴50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因此由焊接产生的热等不易传递到马达本体部10侧。
并且,第一板部31具有从旋转轴50的轴线方向(马达轴线方向L)看时从马达本体部10的外周面13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313,且支承轴9的第一端部91固定在所述第一突出部313。并且,第二板部32具有在从旋转轴50的轴线方向看时从马达本体部10的外周面13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323,且支承轴9的第二端部92固定在所述第二突出部323。因此,支承轴9配置在从旋转轴50的轴线方向看时比马达本体部10的外周面13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旋转轴50与支承轴9之间的间隔比旋转轴50与连接部33之间的间隔大。因此,通过由框架3以及支承轴9构成的结构体能够有效地加固框架3。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框架3与支承轴9构成为一体的结构体,且第一板部31与第二板部32在与连接部33充分离开的位置通过支承轴9而连接。因此,即使产生有第一板部31与连接部33之间的角部分和第二板部32与连接部33之间的角部分要发生变形的力,也很难发生所述变形。
(实施方式二)
图3(a)~图3(c)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马达1的制造工序中的将支承轴9固定在框架3的工序的说明图,图3(a)、图3(b)、图3(c)分别是构成第二固定部分9b的工序的说明图、放大示出图3(a)中由圆Lf包围的区域的剖视图、以及构成第一固定部分9a的工序的说明图。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因此对共通的部分标示相同的符号且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中,与实施方式一相同,支承轴9与旋转轴50并列地固定在框架3的第一板部31与第二板部32之间,且所述支承轴9作为从动部件2的导向轴而发挥作用。
在制造这样的结构的马达1时,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如图2(a)所示,形成使从动部件2与旋转轴50结合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在第一板部31形成有由贯通孔构成的安装孔310,在第二板部32形成有由贯通孔构成的安装孔320。在此,安装孔320的内径尺寸比支承轴9的外径尺寸稍大。
与此相对,如图3(b)所示,安装孔310为具有内径尺寸比支承轴9的外径尺寸稍大的大径部310、和在比大径部310a靠输出相反侧L2的位置内径尺寸比支承轴9的外径尺寸小的小径部310c的带台阶孔,且在大径部310a与小径部310c之间形成有台阶部310b。与所述结构对应地,支承轴9的第一端部91呈具有从第二端部92侧以相同的外径尺寸延伸的大径部91a、和在比大径部91a靠输出相反侧L2的位置外径尺寸比大径部91a小的小径部91b的带台阶的轴端部,且在大径部91a与小径部91b之间形成有台阶部91c。因此,从安装孔320侧使支承轴9穿过时,支承轴9的第一端部91可被由带台阶孔构成的安装孔310支承。
在该状态下,如图3(a)中箭头Lb所示,在支承轴9的第二端部92的外周面与安装孔320的内周面之间的边界中,从输出侧L1朝向与旋转轴50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照射激光点,来焊接第二端部92和第二板部32。其结果是,构成第二端部92与第二板部32之间的第二固定部分9b,且在所述第二固定部分9b处,只在与旋转轴50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形成焊接处Ls。
接下来,如图3(c)中箭头La所示,在支承轴9的第一端部91的外周面与安装孔310的内周面之间的边界中,从输出相反侧L2朝向与旋转轴50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照射激光点,来焊接第一端部91和第一板部31。其结果是,构成第一端部91与第一板部31之间的第一固定部分9a,且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分9a处,只在与旋转轴50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形成焊接处Lr。其结果是,形成支承轴9固定在框架3上的状态。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在支承轴9的第一端部91与框架3的第一板部31之间的第一固定部分9a以及支承轴9的第二端部92与框架3的第二板部32之间的第二固定部分9b处,支承轴9与框架3通过焊接而固定。因此,起到能够短时间且高效地固定支承轴9与框架3,且能够将支承轴9恰当地固定在框架3上等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效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呈支承轴9的带台阶的第一端部91嵌在形成于框架3的第一板部31的带台阶孔(安装孔310)中的结构。因此,在通过焊接固定第二端部92时,在第一端部91中能够形成将支承轴9的带台阶的第一端部91嵌在带台阶孔(安装孔310)中而对支承轴9进行支承的状态,因而易于进行焊接作业。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从动部件2为具有与形成在旋转轴50的外周面57的螺旋槽58卡合的卡合部21、和与支承轴9滑动连接的导向孔22的直动部件,因此支承轴9作为导向轴而发挥作用,但也可为如下结构:在旋转轴50设置驱动用的齿轮,与所述驱动用的齿轮啮合的齿轮作为从动部件2被支承轴9支承为能够旋转。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在第一固定部分9a以及第二固定部分9b这两方处通过焊接而固定的方式,但是也可为只在第一固定部分9a以及第二固定部分9b中的一方处通过焊接而固定的方式。例如,在实施方式二中,也可为如下结构:只在第二固定部分9b处采用通过焊接进行的固定,在第一固定部分9a处,支承轴9的带台阶的第一端部91嵌在形成于框架3的第一板部31的带台阶孔(安装孔310)中而固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框架3以及支承轴9两者由金属制成,但只要是能够利用焊接的材料,框架3以及支承轴9两者也可由树脂制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板部31以及第二板部32两者为平板状,但也可是第一板部31以及第二板部32中的至少一方为在从马达本体部10向径向外侧突出的中途弯曲的结构。并且,也可呈不在框架3形成突出部,而是支承轴9的固定位置在马达轴线方向L与马达本体部10重叠的结构。并且,也可对支承轴9整周进行焊接。并且,也可只在周向的马达本体部10所在的一侧对支承轴9进行焊接。
并且,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步进马达,也可应用于有刷马达等其他马达。

Claims (9)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具有:
马达本体部;
旋转轴,其从所述马达本体部突出;
从动部件,其从动于所述旋转轴;
框架,其固定于所述马达本体部;以及
支承轴,其在与所述旋转轴并列的状态下保持于所述框架,
所述框架具有固定于所述马达本体部的第一板部、与所述第一板部对置而支承所述旋转轴的末端部的第二板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的连接部,
所述支承轴的第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板部,
所述支承轴的第二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板部,
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板部之间的第一固定部分以及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板部之间的第二固定部分中的至少一方处,所述支承轴与所述框架通过焊接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分这两方处,所述支承轴与所述框架通过焊接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中的至少一方处,在所述支承轴嵌在形成于所述框架的贯通孔中的状态下,所述支承轴从与该支承轴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分这两方处,在所述支承轴嵌在形成于所述框架的贯通孔中的状态下,所述支承轴从与该支承轴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中的一方处,在所述支承轴嵌在形成于所述框架的贯通孔中的状态下,所述支承轴从与该支承轴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焊接,
而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中的另一方处,所述支承轴的带台阶的端部嵌在形成于框架的带台阶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分中的至少一方处,只有所述支承轴的周向的一部分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部具有在从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看时从所述马达本体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
所述第二板部具有在从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看时从所述马达本体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
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一突出部,
所述第二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突出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支承轴之间的间隔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间隔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动部件为具有与形成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的螺旋槽卡合的卡合部、以及与所述支承轴滑动连接的导向孔的直动部件。
CN201420140234.1U 2013-03-28 2014-03-26 马达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6122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7767 2013-03-28
JP2013067767A JP6155068B2 (ja) 2013-03-28 2013-03-28 モー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61229U true CN203761229U (zh) 2014-08-06

Family

ID=5125646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4023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61229U (zh) 2013-03-28 2014-03-26 马达
CN201410116668.2A Active CN104079128B (zh) 2013-03-28 2014-03-26 马达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6668.2A Active CN104079128B (zh) 2013-03-28 2014-03-26 马达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55068B2 (zh)
CN (2) CN2037612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9128A (zh) * 2013-03-28 2014-10-0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马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68070A (ja) * 2016-10-21 2018-04-26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1115U (ja) * 1991-07-25 1993-02-12 株式会社コパル 可動光学系移動装置
JPH05199728A (ja) * 1992-01-17 1993-08-06 Sony Corp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H08340668A (ja) * 1995-06-13 1996-12-24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H09236162A (ja) * 1996-02-29 1997-09-09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テーブル送り機構
JP3379885B2 (ja) * 1997-03-25 2003-02-24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75848A (ja) * 1998-03-19 1999-10-08 Seiko Epson Corp スクリュー付きモータ
JP4273622B2 (ja) * 2000-04-03 2009-06-03 三菱マテリアルシ−エムアイ株式会社 リニア駆動装置のガイド軸の取付方法
CN2512153Y (zh) * 2001-10-22 2002-09-18 微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步进马达导爪的改良结构
JP5179048B2 (ja) * 2006-11-27 2013-04-10 ミネベアモータ株式会社 ポリゴンミラースキャナモータとその製造方法
JP5088683B2 (ja) * 2007-08-29 2012-12-05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2053202A (ja) * 2010-08-31 2012-03-15 Nidec Copal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6155068B2 (ja) * 2013-03-28 2017-06-2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9128A (zh) * 2013-03-28 2014-10-0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马达
CN104079128B (zh) * 2013-03-28 2017-04-1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马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93053A (ja) 2014-10-06
CN104079128A (zh) 2014-10-01
CN104079128B (zh) 2017-04-12
JP6155068B2 (ja) 2017-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37683B2 (ja) コアレスモータ
CN1279684C (zh) 步进电机
JP5766480B2 (ja) 減速機付きモータ装置
WO2018043398A1 (ja) 電動機付き波動歯車減速機
CN101517870B (zh) 多面镜扫描仪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CN203761229U (zh) 马达
JP2016029877A (ja) 電動機付き減速機
CN103109440A (zh) 具有分段的定子的电动机
JP2008035649A (ja)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のステータコア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2007068267A (ja) 駆動装置
JP6625658B2 (ja) ギアードモータ
WO2017082099A1 (ja) ギアードモータおよびギアード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2130150A (ja) 電動モータの固定子
JP2011229225A (ja) 回転電機
JP5327094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用ステータ、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2092907A (ja) 遊星歯車減速装置
JP6316072B2 (ja) モータのヨーク、減速機付きモータ、モータのヨークの製造方法、及びモータケーシングの製造方法
JP3156581U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モジュール
CN203589869U (zh) 马达
JP2007157946A (ja) ワイヤ巻線装置、巻線方法および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JP6589215B1 (ja) コアレスモータ
JP4305247B2 (ja) 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JP4992840B2 (ja) 車両用遊星歯車装置のキャリ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007351A (ja) ロボット、モーター、及びモーターの製造方法
JP2009268168A (ja) 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