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67362U - 墨容器 - Google Patents

墨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67362U
CN203567362U CN201320560178.2U CN201320560178U CN203567362U CN 203567362 U CN203567362 U CN 203567362U CN 201320560178 U CN201320560178 U CN 201320560178U CN 203567362 U CN203567362 U CN 203567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er
storage chamber
black
ink
partitio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601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弘毅
大桥哲也
井上良二
村上洋纪
福岛隆史
池边仪裕
小泷靖夫
八重樫皓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67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673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一种墨容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分隔壁,该分隔壁设置成使得吸收体储存腔室和墨储存腔室相互分开,所述吸收体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能保持墨的吸收体,所述墨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要供给至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墨;以及墨供给口,该墨供给口设置在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底表面处,并设置成将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墨供给至外部,其中,吸收体储存腔室在由平行于分隔壁且经过墨供给口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为基本T形。台阶结构设置于吸收体储存腔室的侧表面上,因此能够减小墨容器的具有墨供给口的底表面的面积,同时保证用于吸收体储存腔室的足够容积。因此,当墨容器已经用完时,在墨容器的底表面附近的墨残留量减少,从而能够使得墨容器实现高的墨利用率。

Description

墨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容器,该喷墨打印机设置成通过将墨等排出至记录介质上来进行记录。 
背景技术
在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容器中,已知更换类型的墨容器,该墨容器可拆卸地附接在装备有记录头的滑架上。 
在更换类型的墨容器中,已知复合类型的墨容器,该复合类型墨容器的内部空间由分隔壁分成储存墨吸收体的吸收体储存腔室以及直接储存墨的墨储存腔室。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05621公开了这样的复合类型墨容器。 
下面将简要说明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05621中介绍的普通墨容器的结构。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05621中介绍的墨容器具有长方体的壳体,且如图12的剖视图中所示还装备有吸收体储存腔室A1和与该吸收体储存腔室A1相邻的墨储存腔室A2。在吸收体储存腔室A1的顶部设置有大气连通口A5,且在吸收体储存腔室A1的下部部分中设置有用于将墨供给记录头的供给口A6。吸收体储存腔室A1和墨储存腔室A2通过分隔壁A3而相互分开,且吸收体储存腔室A1和墨储存腔室A2通过形成于分隔壁A3的底部部分附近的连通部分A4而相互连通。而且,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05621介绍的吸收体储存腔室A1的内部储存有两个吸收体,即下层吸收体A12和上层吸收体A11,以便当墨容器处于使用姿态时沿高度方向一个重叠在另一个上面。 
在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105621介绍的复合类型墨容器 中,即使在没有墨能够从墨供给口供给的状态下(墨容器的用完状态),一部分残留墨在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底表面附近保持未使用,这很可能导致墨容器的墨利用率降低。换句话说,在这样的普通复合类型墨容器中,不能说已经对在用完状态中的残留墨量进行了充分的检查,留下了对于墨容器的墨利用率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类型的墨容器,该墨容器在用完状态中有更少的残留墨量。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墨容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分隔壁,该分隔壁设置成使得吸收体储存腔室和墨储存腔室相互分开,所述吸收体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能保持墨的吸收体,所述墨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要供给至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墨, 
其中,吸收体储存腔室具有:底表面,该底表面具有墨供给口,用于将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墨供给至外部;顶表面,该顶表面与所述底表面相对;第一侧表面,该第一侧表面也用作分隔壁的一个表面;第二侧表面,该第二侧表面与第一侧表面相对;以及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该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连接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并彼此相对, 
其中,沿与纵向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底表面的宽度小于顶表面的宽度,并且,吸收体储存腔室、分隔壁和墨储存腔室沿该纵向方向顺序布置,以及 
其中,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台阶,从而沿宽度方向在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之间的距离被设置为在底表面侧比在顶表面侧较小。 
根据第一变化方面,设置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墨容器,其中,台阶设置于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两者上。 
根据第二变化方面,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可以有与顶表面连接的上部部分、与底表面连接的下部部分以及连接上部部 分和下部部分的台阶部分,从而所述台阶形成于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之间。第二变化方面也可以与第一变化方面组合。 
根据第三变化方面,当吸收体储存腔室由包含第三侧表面的台阶部分和第四侧表面的台阶部分的平面切割时,由顶表面、第一侧表面的上部部分、第二侧表面的上部部分、第三侧表面的上部部分和第四侧表面的上部部分形成的上部空间的容积能够大于由底表面、第一侧表面的下部部分、第二侧表面的下部部分、第三侧表面的下部部分和第四侧表面的下部部分形成的下部空间的容积。第三变化方面可以与第二变化方面组合。 
根据第四变化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墨容器,其中,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能够有与顶表面连接的上部部分、与底表面连接的下部部分以及连接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的台阶部分,从而所述台阶形成于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之间。 
根据第五变化方面,台阶部分与顶表面相对,并能够从第一侧表面延伸至第二侧表面。第五变化方面可以与第二至第四变化方面中的一个组合。 
根据第六变化方面,吸收体有位于台阶部分上方的吸收体上部部分以及位于台阶部分下方的吸收体下部部分,其中,沿宽度方向,吸收体下部部分的宽度能够小于吸收体上部部分的宽度。第六变化方面可以与第二至第五变化方面中的一个组合。 
根据第七变化方面,壳体有连通口,该连通口在吸收体储存腔室和墨储存腔室之间建立连通,其中,分隔壁有大气引入槽,该大气引入槽从连通口朝着顶表面侧延伸,吸收体上部部分和吸收体下部部分由分体的部件构成,在吸收体上部部分和吸收体下部部分之间的界面位于台阶部分的上方,台阶部分能够位于大气引入槽的上端的上方。第七变化方面可以与第六变化方面组合。 
根据第八变化方面,吸收体下部部分能够包括由多个吸收体构成的多层结构。第八变化方面可以与第七变化方面组合。 
根据第九变化方面,当吸收体上部部分和台阶部分沿与底表面垂 直的方向投影至相同平面上时,吸收体上部部分的一部分能够与台阶部分重叠。第九变化方面能够与第六至第八变化方面中的一个组合。 
根据第十方面,吸收体储存腔室装备有肋或槽,该肋或槽在第一侧表面、第二侧表面、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且从底表面侧朝着顶表面侧延伸,其中,肋或槽的下端位于台阶部分的上方。第十变化方面可以与第二至第九变化方面中的一个组合。 
根据第十一变化方面,沿宽度方向,墨储存腔室的宽度能够大于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底表面侧的宽度。第十一变化方面可以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以及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十变化方面中的一个组合。 
根据第十二变化方面,沿宽度方向,墨储存腔室的宽度能够基本等于吸收体储存腔室的顶表面侧的宽度。第十二变化方面可以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以及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十一变化方面中的一个组合。 
根据第十三变化方面,墨储存腔室在由平行于分隔壁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能够为基本矩形。第十三变化方面可以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以及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十二变化方面中的一个组合。 
根据第十四变化方面,吸收体储存腔室在由平行于分隔壁且经过墨供给口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能够为基本T形。第十四变化方面可以与第二至第十三变化方面中的一个组合。 
根据第十五变化方面,储存在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吸收体在由平行于分隔壁且经过墨供给口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能够为基本T形。第十五变化方面可以与第十四变化方面组合。 
根据第十六变化方面,吸收体储存腔室在由平行于分隔壁且经过墨供给口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能够为基本倒L形。第十六变化方面可以与第四至第十三变化方面中的一个组合。 
根据第十七变化方面,储存在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吸收体在由平行于分隔壁且经过墨供给口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能够为基本倒L形。第十七变化方面可以与第十六变化方面组合。 
(2)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墨容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分 隔壁,该分隔壁设置成使得吸收体储存腔室和墨储存腔室相互分开,所述吸收体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能保持墨的吸收体,所述墨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要供给至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墨;以及墨供给口,该墨供给口设置于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底表面处,并设置成将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墨供给至外部, 
其中,吸收体储存腔室在由平行于分隔壁且经过墨供给口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为基本T形。 
根据第十八变化方面,储存在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吸收体在由平行于分隔壁且经过墨供给口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能够为基本T形。第十八变化方面可以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组合。 
(3)根据第三方面,墨容器包括:吸收体储存腔室,该吸收体储存腔室装备有墨供给口和大气连通口,并在内部储存能够保持墨的吸收体;墨储存腔室,该墨储存腔室设置成储存要供给至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墨;以及分隔壁,该分隔壁使得吸收体储存腔室和墨储存腔室相互分开,并装备有:连通口,该连通口在吸收体储存腔室和墨储存腔室之间建立连通;以及大气引入口,该大气引入口从连通口向上延伸; 
其中,在墨容器的使用姿态中,储存在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吸收体具有由沿竖直方向堆叠在一起的多个层构成的多层结构; 
其中,构成吸收体储存腔室的侧表面具有位于大气引入口的上端上方的台阶部分,该台阶部分沿与竖直方向垂直的方向向外扩展;以及 
在吸收体已经插入吸收体储存腔室内的状态下,当沿竖直方向看有多层结构的吸收体时,位于台阶部分上方的吸收体的一部分与该台阶部分重叠。 
(4)根据第四方面,墨容器包括:壳体,该壳体有分隔壁,该分隔壁设置成使得(A)用于储存能够保持墨的吸收体的吸收体储存腔室和(B)用于储存要供给至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墨的墨储存腔室相互分开;以及墨供给口,该墨供给口设置成将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墨供给至外部; 
其中,构成壳体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的下表面具有,沿纵向方向延伸且设置于墨供给口两侧的多个槽部分,并且,吸收体储存腔室、分隔壁和墨储存腔室沿该纵向方向顺序布置。 
(5)根据第五方面,墨容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分隔壁,该分隔壁设置成使得吸收体储存腔室和墨储存腔室相互分开,所述吸收体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能保持墨的吸收体,所述墨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要供给至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墨, 
吸收体储存腔室具有:底表面,该底表面具有墨供给口,用于将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墨供给至外部;顶表面,该顶表面与所述底表面相对;第一侧表面,该第一侧表面也用作分隔壁的一个表面;第二侧表面,该第二侧表面与第一侧表面相对;以及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该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连接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并彼此相对, 
其中,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具有:与所述顶表面连接的上部部分;与所述底表面连接的下部部分;以及连接所述上部部分和所述下部部分的台阶部分,该台阶部分从所述第一侧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侧表面,从而沿宽度方向在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之间的距离被设置为在底表面侧比在顶表面侧较小, 
沿与纵向方向垂直的所述宽度方向,底表面的宽度小于顶表面的宽度,并且,吸收体储存腔室、分隔壁和墨储存腔室沿该纵向方向顺序布置, 
吸收体具有位于台阶部分上方的吸收体上部部分以及位于台阶部分下方的吸收体下部部分,以及 
沿宽度方向,吸收体下部部分的宽度小于吸收体上部部分的宽度。 
(6)根据第六方面,墨容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分隔壁,该分隔壁设置成使得吸收体储存腔室和墨储存腔室相互分开,所述吸收体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能保持墨的吸收体,所述墨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要供给至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墨, 
吸收体储存腔室具有:底表面,该底表面具有墨供给口,用于将 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墨供给至外部;顶表面,该顶表面与所述底表面相对;第一侧表面,该第一侧表面也用作分隔壁的一个表面;第二侧表面,该第二侧表面与第一侧表面相对;以及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该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连接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并彼此相对, 
其中,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每一个具有:与顶表面连接的上部部分;与底表面连接的下部部分;以及连接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的台阶部分,从而沿宽度方向在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之间的距离被设置为在底表面侧比在顶表面侧较小, 
吸收体具有位于台阶部分上方的吸收体上部部分以及位于台阶部分下方的吸收体下部部分, 
沿与纵向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底表面的宽度小于顶表面的宽度,且吸收体下部部分的宽度小于吸收体上部部分的宽度,并且,吸收体储存腔室、分隔壁和墨储存腔室沿该纵向方向顺序布置,以及 
当吸收体储存腔室由包含第三侧表面的台阶部分和第四侧表面的台阶部分的平面切割时,由底表面、第一侧表面的下部部分、第二侧表面的下部部分、第三侧表面的下部部分和第四侧表面的下部部分形成的下部空间的容积小于由顶表面、第一侧表面的上部部分、第二侧表面的上部部分、第三侧表面的上部部分和第四侧表面的上部部分形成的上部空间的容积。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方面及其变化方面的墨容器中,台阶结构设置于吸收体储存腔室的侧表面上,因此能够减小墨容器的具有墨供给口的底表面的面积,同时保证用于吸收体储存腔室的足够容积。因此,当墨容器已经用完时,在墨容器的底表面附近的墨残留量减少,从而能够使得墨容器实现高的墨利用率。 
通过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实施例的说明,将清楚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方面。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墨容器在从上面看时的示意透视图,图1B是墨容器在从下面看时的示意透视图,而图1C是表示当墨容器从图1A中箭头W的方向投影时在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2A是墨容器沿图1A中的线A-A的示意剖视图,图2B是墨容器沿图1A中的线B-B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表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墨容器在装配(插入吸收体)之前的状态的示意透视图。 
图4A是表示当没有吸收体插入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墨容器中时的状态的示意透视图,图4B是表示当下层吸收体已经插入墨容器内时的状态的示意透视图,而图4C是表示当上层吸收体已经插入墨容器内时的状态的示意透视图。 
图5是表示根据变形实施例的墨容器的示意透视图,其中盖部分已经从其上除去。 
图6是表示根据变形实施例的墨容器的示意透视图,其中盖部分已经从其上除去。 
图7A是表示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墨容器在从上面看时的示意图,而图7B是表示墨容器在从下面看时的示意图。 
图8A是墨容器沿图7A中的线C-C的示意剖视图,而图8B是墨容器沿图7A中的线D-D的示意剖视图。 
图9是表示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墨容器在装配之前的状态的示意透视图。 
图10A是表示当没有吸收体插入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墨容器中时的状态的示意透视图,图10B是表示当只有下层吸收体已经插入墨容器中时的状态的示意透视图,图10C是表示当中间层吸收体已经插入墨容器内时的状态的示意透视图,而图10D是表示上层吸收体已经插入墨容器内时的状态的示意透视图。 
图11是沿图7A中的线D-D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图12是普通墨容器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1.第一示例实施例 
1-1.墨容器的基本结构 
图1A是墨容器在使用姿态中从上面斜向(从盖部分侧)看时的透视图,而图1B是墨容器在使用姿态中从下面斜向(从底表面侧)看时的透视图。在本说明书中,措辞“墨容器的使用姿态”的意思是墨容器在它已经附接在墨容器保持器上时的姿态,该墨容器保持器用作喷墨打印机的墨附接部分。在墨容器已经附接于滑架上的姿态中,竖直方向将称为墨容器的高度方向Z。 
下面将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墨容器100的外部构造。 
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例的墨容器100的外部框架由基本长方体结构的壳体100A来形成。壳体100A主要装备有:底表面部分120;顶表面部分110,该顶表面部分110与底表面部分120相对;以及四个侧表面部分140、240、150和160,这四个侧表面部分140、240、150和160连接底表面部分120与顶表面部分110。顶表面部分110用作盖部分。底表面部分120设置有供给口71。在下文中,侧表面部分140也将称为后表面部分,侧表面部分240也将称为前表面部分,侧表面部分150也将称为侧表面第一部分,而侧表面部分160也将称为侧表面第二部分。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前表面部分(侧表面部分)240是双层结构,并由基本相互平行的两个板状部件2401和2402组成。与大气连通的空间2403形成于板状部件2401和2402之间。 
当说到壳体100A为基本长方体结构时,它的意思是壳体是长方体结构,或者是局部切口或局部凸出的长方体结构。而且,如后面所述,顶表面部分110、底表面部分120和侧表面部分140、240、150、160各自装备有面对墨容器100内部的内表面和面对墨容器外部的外 表面。 
如图1A和1B中所示,在后表面部分140侧(后面所述的吸收体储存腔室侧),壳体100A的侧表面第一部分150装备有沿高度方向Z位于上侧的侧表面第一部分上部部分150A以及沿所述高度方向位于下侧的侧表面第一部分下部部分150B。侧表面第一部分下部部分150B布置成与侧表面第一部分上部部分150A基本平行,并布置在侧表面第一部分上部部分150A的内侧。另一方面,与侧表面第一部分150类似,在后表面部分140侧(吸收体储存腔室侧),壳体100A的侧表面第二部分160装备有侧表面第二部分上部部分160A和侧表面第二部分下部部分160B。侧表面第二部分下部部分160B布置在侧表面第二部分上部部分160A的内侧。 
后表面部分140装备有凸出的第一啮合部分75,该第一啮合部分75能够与设置于墨容器保持器(未示出)中的、凹入的第一锁定部分(未示出)啮合。第一啮合部分75设置在沿墨容器100的宽度方向(横向方向Y)彼此间隔开的两个位置处。而且,在前表面部分240(部件240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锁栓杆77,该锁栓杆77用作可弹性变形的啮合杆。如图2A中所示,锁栓杆77的一端部分771设置于前表面部分240上,锁栓杆77的另一端部分772形成为与前表面部分240间隔开的自由端。而且,锁栓杆77设置有爪状第二啮合部分76,该爪状第二啮合部分76能够与设置于滑架中的凹入锁定部分(未示出)啮合。第一啮合部分75与第一锁定部分啮合,第二啮合部分76与第二锁定部分啮合,从而保证将墨容器100附接到墨容器保持器上。 
设置于底表面部分120处的墨供给口(排出口)71用于将墨容器100中的墨供给(排出至)外部。设置于墨容器保持器上的墨引入管插入墨供给口(排出口)71中,且墨容器100中的墨通过墨引入管而供给至记录头(未示出)。 
下面将参考图1C、2A和2B介绍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墨容器的基本内部结构。 
图1C是墨容器的部件从图1A中的箭头W的方向投影时的投影 图。图2A是沿图1A中的线A-A的剖视图(沿与横向方向Y垂直相交的平面获得的剖面)。图2B是沿图1A中的线B-B的剖视图(沿与纵向方向X垂直相交的平面获得的剖面)。 
如图1C和2A中所示,壳体100A设置有分隔壁3,用于将壳体100A的内部空间100B分成两个腔室(吸收体储存腔室1和墨储存腔室2)。吸收体储存腔室1用于储存能够保持墨的吸收体5,而墨储存腔室2用于储存墨,以便供给至吸收体储存腔室1。 
分隔壁3是基本垂直于两个侧表面部分(150和160)以及基本平行于后表面部分140和前表面部分240(部件2401和2402)的板状部件。通过提供分隔壁3,吸收体储存腔室1形成于后表面部分140侧,墨储存腔室2形成于前表面部分240侧。也就是,吸收体储存腔室1、分隔壁3和墨储存腔室2以这样的顺序布置在墨容器100的壳体100A内。这种布置顺序(布置方向)将定义为墨容器100的纵向方向X。横向方向(宽度方向)Y垂直于纵向方向X和高度方向Z。 
吸收体5储存在吸收体储存腔室1中,墨由该吸收体5保持。而且,供给口71设置于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底表面12(底表面部分120)处。另一方面,墨储存在墨储存腔室2中,该墨将供给(补充)至在吸收体储存腔室1内部的吸收体5,且在墨储存腔室2内部的墨通过连通部分(连通口)31供给至吸收体储存腔室1。 
更具体地说,当由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吸收体5保持的墨通过供给口71而向外部供给时,墨储存腔室2内部的墨通过连通口31而供给至吸收体储存腔室1。分隔壁3的吸收体储存腔室1侧的表面(后面所述的第一侧表面13)设置有沿竖直方向(Z方向)延伸的多个槽(大气连通槽)32。这些大气连通槽32从下面的连通口31向上延伸,并用作大气连通通路,用于在墨供给操作时促进大气空气引入墨储存腔室2中。通过设置在分隔壁3和吸收体5之间的大气连通通路(大气连通槽32),空气能够更平顺地在吸收体储存腔室1和墨储存腔室2之间进出。因此,在墨供给操作时能够促进大气空气引入墨储存腔室2中(调节内部空气压力)。 
而且,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墨容器100的顶表面部分(盖部分)110设置有大气连通口73,用于在供给墨时将空气吸入墨容器100内。更具体地说,如图3中所示,顶表面部分110具有大气连通槽(迂回槽)72,该大气连通槽72建立了在墨容器10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连通,且大气连通槽72除了开口部分以外由密封件74(图1A中所示)覆盖。另一方面,大气连通口73由大气连通槽72的开口部分形成,且通过大气连通口73(大气连通槽72)来抑制在墨容器100中的墨的蒸发,同时调节在墨容器100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压力平衡。 
1-2.吸收体储存腔室 
下面将介绍吸收体储存腔室1和它的台阶(台阶构造)。 
如图1C、2A或2B中所示,在壳体100A内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墨容器100的吸收体储存腔室1形成于后表面部分140和分隔壁3之间。吸收体储存腔室1装备有彼此相对的顶表面11和底表面12、彼此相对的第一侧表面13和第二侧表面14、以及连接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且彼此相对的第三侧表面15和第四侧表面16。 
底表面12由底表面部分120的内表面形成,顶表面11由顶表面部分110的内表面形成。而且,第一侧表面13也用作分隔壁3的一个表面,第二侧表面14也用作后表面部分140的内侧表面。第三侧表面15也用作侧表面第一部分150的内表面,第四侧表面16也用作侧表面第二部分160的内表面。 
第三侧表面15和第四侧表面16分别装备有与顶表面11连接的上部部分151(侧表面第一部分150的上部部分150A的内表面)和上部部分161(侧表面第二部分160的上部部分160A的内表面)以及与底表面12连接的下部部分152(侧表面第一部分的下部部分150B的内表面)和下部部分162(侧表面第二部分160的下部部分160B的内表面)。 
如图2B中所示,第三侧表面15设置有连接上部部分151和下部部分152的台阶部分45,台阶4(高低差)形成于上部部分151和下部部分152之间。另一方面,第四侧表面16设置有连接上部部分161 和下部部分162的台阶部分46,台阶4(高低差)形成于上部部分161和下部部分162之间。 
更具体地说,第三侧表面的上部部分151和下部部分152基本平行,台阶部分45基本垂直于上部部分151和下部部分152,且上部部分151和下部部分152通过台阶部分45来连接。另一方面,与第三侧表面相同,第四侧表面的上部部分161和下部部分162也基本平行,台阶部分46基本垂直于上部部分161和下部部分162,且上部部分161和下部部分162通过台阶部分46来连接。形成台阶4的台阶部分45和46与顶表面11相对,并从第一侧表面13延伸至第二侧表面14,从而连接分隔壁3和后表面部分140。 
如图1A和1B中所示,当从壳体100A的外部看时,在侧表面15和16上形成的台阶4形成于后表面部分140的外表面(第二侧表面14的后表面)14R和辅助表面38和39之间,该辅助表面38和39基本平行于外表面14R。如图3中所示,辅助表面38和39形成为与分隔壁3的第一侧表面13基本平齐。 
第三侧表面15的上部部分151和第四侧表面16的上部部分161提供为彼此相对,且第三侧表面15的下部部分152和第四侧表面16的下部部分162提供为彼此相对。而且,下部部分152和162形成为比上部部分151和161更进一步地布置在墨容器内侧,因此在彼此相对的下部部分152和162之间的距离(D2)比在彼此相对的上部部分151和161之间的距离(D1)更小。也就是,沿宽度方向Y在第三侧表面15和第四侧表面16之间的距离设置成使得底表面侧的距离(D2)小于顶表面侧的距离(D1)。因此,沿与墨容器100的纵向方向X垂直的宽度方向中,底表面12的宽度(Y12)小于顶表面11的宽度(Y11)。 
换句话说,第三侧表面15和第四侧表面16的上部部分(151和161)沿宽度方向比它们的下部部分(152和162)更加向外扩展。吸收体储存腔室1在它由平行于分隔壁3并经过墨供给口71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沿图1A中的线B-B的剖面)为基本T形,如图2B中所示。 
沿纵向方向X,顶表面11和底表面12有相同长度,因此,墨容器100的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底表面12的面积小于它的顶表面11的面积。因此,与具有相同面积的顶表面和底表面的墨容器相比,留在墨容器的底表面处的墨的量减小,从而提高墨利用率。 
如图2B中所示,使用包括第三侧表面15的台阶部分45和第四侧表面16的台阶部分46的平面作为界面,吸收体储存腔室1能够沿高度方向Z分成上部和下部两个吸收体储存部分(第一吸收体储存部分V1和第二吸收体储存部分V2)。 
第一吸收体储存部分V1有由顶表面11、第一侧表面13的上部部分、第二侧表面14的上部部分、第三侧表面15的上部部分(151)和第四侧表面16的上部部分(161)确定的上部空间(V1)。另一方面,第二吸收体储存部分V2有由底表面12、第一侧表面13的下部部分、第二侧表面14的下部部分、第三侧表面15的下部部分(152)和第四侧表面16的下部部分(162)确定的下部空间(V2)。 
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墨容器100中,第一吸收体储存部分V1的容积大于第二吸收体储存部分V2的容积。 
因此,能够只减小位于下部段处的第二吸收体储存部分V2的底表面12的面积,而同时不减小位于墨容器100的上部段处的第一吸收体储存部分V1的容积。因此,能够保持墨容器100的墨储存量,同时减小当墨容器用完时留在底表面12附近的墨量。 
而且,如图1C中所示,底表面12布置在台阶部分45和46之间(在中心部分处),并布置成低于台阶部分45和46。因此,在吸收体储存腔室内部的墨很可能流向(收集到)设置于底表面12处的墨供给口71,因此在墨容器100中的残留墨量减少。 
如图1C或2A中所示,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墨储存腔室2装备有彼此相对的顶表面21和底表面22、彼此相对的第五侧表面23和第六侧表面24、以及连接第五侧表面23和第六侧表面24且彼此相对的第七侧表面17和第八侧表面18。第五侧表面23也用作分隔壁3的第一侧表面13的后表面,第六侧表面24也用作前表面部分240的板状部 件2401的内表面。 
如图2A中所示,墨储存腔室2的顶表面21与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顶表面11一起构成顶表面部分110的内表面,且墨储存腔室2的底表面22与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底表面12一起构成底表面部分120的内表面。而且,如图1C中所示,第七侧表面17与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第三侧表面15一起构成侧表面第一部分150的内表面,第八侧表面18与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第四侧表面16一起构成侧表面第二部分160的内表面。 
如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当吸收体储存腔室1分成上部和下部吸收体储存部分(V1和V2),且下部段吸收体储存部分V2的宽度小于上部段吸收体储存部分(V1)的宽度时,也能够减小墨残留量,同时增加墨容器的容量。 
更具体地说,通常,为了增加墨储存量,可以形成这样的结构(大容量结构),其中,墨容器100的壳体100A沿深度方向(纵向方向X)或沿宽度方向(横向方向Y)扩展。不过,在墨容器100简单地沿深度方向(X方向)或沿宽度方向(Y方向)扩展时,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尺寸和吸收体5的尺寸简单地增加,因此从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吸收体5的各个拐角至墨供给口71的距离不可避免地增加。因此,保持在远离墨供给口71的位置处的墨更可能不被消耗,这意味着墨用完状态趋于变得更差。 
相反,在本示例实施例中,设置有墨供给口71的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下部部分(第二吸收体储存部分V2)的容积/宽度小于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上部部分(第一吸收体储存部分V1)的容积/宽度。因此,能够减少保持在远离墨供给口71的位置处的墨残留量,并能够使得第一吸收体储存部分V1有足够的墨储存容积,从而能够增加墨容器的容量。这样,在本示例实施例中,能够减少在墨用完时的墨残留量,同时增加墨容器的容量。 
而且,沿壳体100A的横向方向(宽度方向)Y,墨储存腔室2的宽度Y2基本等于第一吸收体储存部分V1的宽度(在第七侧表面17 和第八侧表面18之间的距离D),因此仍然能够保证用于墨储存腔室2的更大容积。 
而且,如图2B中所示,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墨容器100中,在使用姿态中,能使吸收体5的上部部分(后面介绍的吸收体上部部分51)的一部分抵靠在台阶部分45和46上,且台阶部分45和46能够用作后面所述的抵靠部分。 
而且,如图2B和1C中所示,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墨供给口71设置于沿底表面12的宽度方向(横向方向Y)的中心部分处。 
而且,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布置成这样,当沿高度方向Z看时,在底表面12上的墨供给口71的至少一部分与通过连接两个啮合部分75在后表面部分140上的位置和第二啮合部分76在前表面部分240(部件2402)上的位置而形成的三角形区域重叠。因此,当墨容器100附接在喷墨打印机上时,能够稳定地保持在墨供给口71内侧的吸收体和保持与打印机侧接触的墨引入管之间的接触状态(连通状态)。 
1-3.墨容器制造方法 
图3是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墨容器装配之前的状态(在吸收体5插入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A表示了吸收体5还没有插入墨容器100中时的状态。图4B表示了下层吸收体(吸收体下部部分)52已经插入墨容器100内时的状态。图4C表示了上层吸收体(吸收体上部部分)51已经插入墨容器100内时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吸收体5装备有吸收体上部部分51和吸收体下部部分52,以便分别与第一吸收体储存部分V1和第二吸收体储存部分V2对应。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吸收体上部部分51和吸收体下部部分52形成为单独部件(分离的本体)。吸收体上部部分51由布置在上层的第一吸收体(上层吸收体)53形成,吸收体下部部分52由布置在下层的第二吸收体(下层吸收体)54形成。也就是,吸收体5由沿高度方向Z堆叠在一起的两个吸收体形成,因此具有双层结构。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吸收体上部部分51为包括单个吸收体(第一吸收体53)的单层结构,而吸收体下部部分52也是包括单个吸收 体(第二吸收体54)的单层结构。 
吸收体上部部分51储存在第一吸收体储存部分V1中,吸收体下部部分52储存在第二吸收体储存部分V2中。储存在吸收体储存腔室1中的吸收体5的构造与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底表面12、侧表面(13、14、15和16)和台阶部分45、46的构造一致,因此,如图2B中所示,吸收体上部部分51的宽度大于吸收体下部部分52的宽度。也就是,与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截面形状的情况相同,当吸收体5由平行于分隔壁3并经过墨供给口71的平面切割时,该吸收体5的截面形状为基本T形。 
如图3中所示,第二吸收体54和第一吸收体53通过在壳体100A顶部处的开口101而顺序插入,然后通过盖(顶表面部分)110来密封所述壳体。 
作为密封盖(顶表面部分)110和壳体100A主体的方法,优选是采用超声波熔合焊接。而且,从防墨蒸发特征和树脂成本的观点来看,优选是选择聚丙烯来用于盖(顶表面部分)110以及壳体100A的、除了盖之外的部分。 
1-3-1.吸收体的制备 
下面将介绍要插入上述墨容器100中的吸收体5。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吸收体5由两个吸收体(两个吸收体层)组成:作为吸收体上部部分51的第一吸收体53以及作为吸收体下部部分52的第二吸收体54。关于两个吸收体(第一吸收体53和第二吸收体54)各自的墨保持力(毛细作用力),构成下层的第二吸收体54的墨保持力比构成上层的第一吸收体53的墨保持力更强。吸收体5(第一吸收体53和第二吸收体54)是烯烃类型树脂纤维的集合体。第一吸收体53使用纤维直径为大约31μm的纤维,第二吸收体54使用纤维直径为大约18μm的纤维。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第一吸收体53的纤维密度与第二吸收体54的纤维密度相同。也就是,与第一吸收体53相比,第二吸收体54有更弱的框架刚性,更容易变形。 
第一吸收体53和第二吸收体54都易于沿墨容器100的宽度方向 (横向方向Y)变形。当吸收体5插入壳体100A内时,它沿宽度方向Y压缩。 
吸收体5的墨保持力能够通过在吸收体中的纤维和墨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就是纤维间隙)来控制(调整)。更具体地说,当纤维用于墨吸收体时,能够通过增加与单位墨量的墨接触的纤维数目(即通过增加纤维密度)而提高墨保持力。另外,例如当纤维密度(纤维与墨的体积比)相同时,也能够通过使用直径较小的纤维来提高墨保持力。例如,在相同类型的纤维用于第一吸收体53和第二吸收体54的情况下,通过使得第二吸收体54的纤维密度(即通过使得纤维数目)与第一吸收体53相比更高,从而能够使得第二吸收体54的墨保持力高于第一吸收体53的墨保持力。另一方面,除了使用相同类型的纤维以及通过使得它们的纤维密度(它们的纤维数目)不同而使得第一吸收体53的保持力与第二吸收体54的保持力不同的方法,从吸收体5的设计的观点来看,还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即通过使得第二吸收体54的纤维直径比第一吸收体53的纤维直径更小来增加接触面积的方法。 
1-3-2.吸收体的插入 
下面将介绍插入吸收体5(第一吸收体53和第二吸收体54)的步骤。 
图4A表示了吸收体5还没有插入墨容器100内时的状态。图4B表示了下层吸收体(第二吸收体)54已经插入第二吸收体储存部分V2内时的状态。图4C表示了上层吸收体(第一吸收体)53已经插入第一吸收体储存部分V1内时的状态。 
相对于壳体100A,在第二吸收体54插入下部段第二吸收体储存部分V2内之后,第一吸收体53插入上部段第一吸收体储存部分V1中。第一吸收体53的底表面532(图3中表示)与第二吸收体54的顶表面541(图3中表示)接触,且在第一吸收体53和第二吸收体54之间的界面C1(在图2A和2B中表示)由底表面532和顶表面541形成。 
第二吸收体54的尺寸设置成这样,在下层吸收体(第二吸收体 54)插入第二吸收体储存部分V2内时的状态下,下层吸收体(第二吸收体54)的顶表面的高度与抵靠部分(台阶部分45和46)相同或者比该抵靠部分更高。因此,由于当第一吸收体53按压第二吸收体54时通过第二吸收体54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反作用力,能够使得第一吸收体53和第二吸收体54牢固保持彼此接触,其中所述第一吸收体53按压所述第二吸收体54是由于来自盖(顶表面部分)110的按压力的作用。 
当第一吸收体53在第二吸收体54之后插入时,通过压力而在一定程度上压垮第二吸收体54的结构。不过,当第一吸收体53的底表面532抵靠在抵靠部分(台阶部分45和46)上时,将限制第一吸收体53的底表面532的进一步向下运动。因此,能够防止第二吸收体54超过所需地被压垮。 
更具体地说,第一吸收体43的底表面532具有分别与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台阶部分45和46相对的相对部分515和516(图2B所示),且相对部分515和516能够抵靠在台阶部分45和46(抵靠部分)上。也就是,当沿吸收体5的高度方向Z(竖直方向)看时(即当在相同平面上投影时),吸收体层(作为吸收体上部部分51的第一吸收体53)的、布置在台阶部分45和46上面的部分(相对部分515和516)与台阶部分45和46重叠。 
因此,当在第二吸收体54之后插入第一吸收体53时,即使有过大的按压力,第一吸收体53的相对部分515和516也抵靠在台阶部分45和46上,因此能够防止在下侧上的第二吸收体54被过度压缩。因此,如图2B中所示,沿高度方向Z,能够使得在第一吸收体53和第二吸收体54之间的界面C1与分隔壁3相交的部分精确地布置在大气引入槽32(连通口31)的上端部分321的上方。 
这样,通过使得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内部设置有台阶构造,台阶部分45和46用作针对于上层第一吸收体53的机械止动器(物理支承部件)。因此,不管下层第二吸收体54的强度如何,第二吸收体54的压垮几乎没有可能,因此能够稳定吸收体的界面C1。而且,很容易 控制界面C1在吸收体储存腔室1内部的相对位置(高度),从而能够在没有普通吸收体结构的限制的情况下进行设计。 
而且,即使当在输送和储存时使墨容器竖立成姿态I(在该姿态I中墨储存腔室2沿重力方向布置在上侧)时,也不怕空气会经由穿过界面C1的大气连通口73而进入吸收体储存腔室1(即,它被切断),这是因为在第一吸收体53和第二吸收体54之间的墨保持力的差值不小于预定水平。也就是,界面C1用作空气和液体运动的屏障,因此能够防止已经进入吸收体储存腔室的任何空气通过连通口31进入墨储存腔室2。因此,在墨储存腔室2内部的墨并不经历气体-液体交换,也不怕在墨储存腔室2内部的墨会不必要地流入吸收体储存腔室1中。因此,能够减少墨通过大气连通口321泄露至墨容器100外的危险。 
尽管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台阶部分45和46形成相同宽度和相同高度,以便基本相互平行地延伸,但是这并不能认为是限制性的。例如,它们也可以形成不同的宽度或高度。而且,代替形成为与顶表面11基本平行,台阶部分45和46也能够形成为朝着墨容器100的中心部分稍微倾斜(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朝着中心部分倾斜的台阶部分45和46所处于的平面(假想平面)彼此相交的位置(即假想平面的延伸部分彼此相交的位置)布置在大气引入槽32的上端321的上方。尽管希望台阶部分45和46有相同宽度,但是这并不能认为是限制性的。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台阶部分45和46设置在与壳体100A的高度的基本一半相对应的位置处。台阶部分45和46的高度位置也能够根据墨储存容积来调整。 
第一吸收体53和第二吸收体54形成为形状与第一吸收体储存部分V1和第二吸收体储存部分V2的内表面的形状类似。这样,与第一吸收体储存部分V1和第二吸收体储存部分V2的情况一样,下层第二吸收体54的尺寸能够比上层第一吸收体53的尺寸更小。因此,与第一吸收体53和第二吸收体54形成相同宽度时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可靠地减少留在第二吸收体54中的墨量。 
在吸收体5插入吸收体储存腔室1内之后,盖(顶表面部分)110安装在壳体100A上,从而完成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墨容器100的装配。因此,能够将墨注入墨容器100中。 
1-3-3.墨的注入 
下面将介绍墨注入墨容器100内的步骤。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墨注入步骤包括第一墨注入步骤和第二墨注入步骤。 
在第一墨注入步骤中,将一部分墨(未示出)首先通过设置于盖(顶表面部分)110中的墨注入口78(图2A和3中表示)注入墨容器100中。更具体地说,墨注入口78形成为在墨储存腔室2的顶部处穿过顶表面部分110延伸的通孔,从而能够将墨直接注入墨容器100的墨储存腔室2内。注入墨储存腔室2中的墨通过连通口31而流向吸收体储存腔室1,以便聚集于其中。 
另一方面,在第二墨注入步骤中,通过墨供给口71将墨直接注入吸收体储存腔室1中的吸收体5内。 
当第一墨注入步骤和第二墨注入步骤的总墨注入量达到预定量(墨容器的预定容量)时,完成将墨注入墨容器100内的步骤。 
在已将墨注入墨容器100内之后,通过墨供给口71从墨容器中抽出少量的墨,从而能够稳定注入吸收体5内的墨的状态。 
而且,在墨通过第一和第二墨注入步骤而注入吸收体储存腔室1和墨储存腔室2中之后,将塞子781(图2A中表示)安装在墨注入口78上,将用于防止墨撒布和蒸发的帽(未示出)安装在墨供给口71上。然后,注入口78与大气连通槽72(图3)一起通过使用密封件74(图1A中表示)而覆盖和密封。 
1-4.变形例1 
下面将介绍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变形例1(下文中将简称为变形例1)。 
基本上,变形例1与本实用新型第一示例实施例相同,因此将省略变形例1和第一示例实施例共有的部分的说明。下面的说明将集中在区别上。 
如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例实施例中,台阶4(台阶构造)形成于后表面部分140的外表面14R(第二侧表面14的后表面)以及辅助表面38和39之间,该辅助表面38和39基本平行于外表面14R,且辅助表面38和39形成为与分隔壁3的第一侧表面13基本平齐。 
相反,如图5的示意剖视图所示,在变形例1中,台阶4形成于外表面14R以及辅助表面38和39之间,而辅助表面38和39形成在与分隔壁3A的第一侧表面13不同的位置处。也就是,台阶4从后表面部分140侧连续至辅助表面38和39侧,而分隔壁3A布置在比辅助表面38和39更靠近后表面部分140的位置处。 
因此,在变形例1中,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容积比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更小,而墨储存腔室2的容积增加。与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变形例1形成为使得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底表面12的面积小于它的顶表面11的面积。这样,与顶表面和底表面为相同面积的墨容器相比,留在墨容器的底表面处的墨量减少,从而提高墨利用率。 
1-5.变形例2 
下面将介绍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变形例2(下文中将简称为变形例2)。 
基本上,变形例2与本实用新型第一示例实施例相同,因此将省略变形例2和第一示例实施例共有的部分的说明。下面的说明将集中在区别上。 
如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示例实施例中,台阶4(台阶构造)形成于后表面部分140的外表面14R(第二侧表面14的后表面)以及辅助表面38和39之间,该辅助表面38和39基本平行于外表面14R,且辅助表面38和39形成为与分隔壁3的第一侧表面13基本平齐。 
相反,如图6的示意剖视图所示,在变形例2中,台阶4形成于外表面14R以及辅助表面38和39之间,而辅助表面38和39形成在与分隔壁3A的第三侧表面15不同的位置处。也就是,台阶4从后表 面部分140侧连续至辅助表面38和39侧,而分隔壁3B布置在比辅助表面38和39更靠近前表面部分240的位置处。 
因此,在变形例2中,墨储存腔室2的容积比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更小,而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容积增加。与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变形例2形成为使得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底表面12的面积小于它的顶表面11的面积。这样,与顶表面和底表面为相同面积的墨容器相比,留在墨容器的底表面处的墨量减少,从而提高墨利用率。 
1-6.其它变形例 
(I)尽管在上述第一示例实施例中台阶4形成于第三侧表面15和第四侧表面两者上,但是台阶也能够设置于第三侧表面15和第四侧表面16中的一个上。而且,尽管在台阶4设置于两个侧面上的情况下(与第一示例实施例中相同),也能够合适调整台阶部分45和46的相应高度、宽度等。 
对于在侧表面上形成的台阶4的数目,它可以是1个(与本示例实施例中相同),或者是两个或更多。也就是,台阶的数目可以合适变化,只要底表面12的宽度能够制成为小于顶表面11的宽度。 
(II)尽管在上述第一示例实施例中,当吸收体储存腔室1由与分隔壁3平行且经过墨供给口71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为基本T形,但是这不能认为是限制性的。例如,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基本倒L形。 
而且,尽管在上述第一示例实施例中,当储存在吸收体储存腔室1中的吸收体5由与分隔壁3平行且经过墨供给口71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为基本T形,但是这不能认为是限制性的。例如,吸收体5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基本倒L形。 
在T形截面形状的情况下,形成于底表面12中的墨供给口71能够布置在墨容器100的中心部分处,从而有利地更容易均匀地控制墨流动。 
(III)尽管在第一示例实施例中构成吸收体5的吸收体上部部分51和吸收体下部部分52是分体的部件,但是吸收体上部部分51和吸 收体下部部分52也能够相互一体形成。 
(IV)尽管在第一示例实施例中,用作用于在墨供给操作时促进大气空气引入墨储存腔室2中的大气连通通路的大气引入槽32布置在分隔壁3中,但是也能不在分隔壁3中设置大气引入槽32。在这种情况下,台阶部分45和46(即在第一吸收体53和第二吸收体54之间的界面C1)位于连通口31的上端部分的上方。 
(V)在第一示例实施例中,代替在分隔壁3中形成为通孔,连通口31可以例如由间隙来制造,所述间隙通过使得底表面部分120和分隔壁3相互间隔开以便在底表面12和分隔壁3的下端之间提供“间隙”而形成。 
(VI)尽管在上述第一示例实施例中台阶4(台阶部分45和46)布置在沿墨容器100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但是也能够将台阶4布置在沿纵向方向X的两侧,或者布置在沿宽度方向Y和纵向方向X两者的两侧。 
(VII)尽管在上述第一示例实施例中吸收体5为双层结构,但是也能够采取三层结构或者有四层和更多层的结构(多层结构),如图9中所示。也就是,可广泛采用多层结构。 
(VIII)如图1C、2A或4A至4C中所示,在第一示例实施例中,墨储存腔室2有倾斜部分79,该倾斜部分79从第六侧表面24侧朝着第五侧表面23侧向下倾斜。倾斜部分79设置在由第六侧表面24和第七侧表面17形成的拐角部分以及由第六侧表面24和第八侧表面18形成的拐角部分处。 
提供倾斜部分79并不是必须的。不过,通过提供倾斜部分79,当使用在墨储存腔室2中的墨时,墨很容易聚集在吸收体储存腔室1侧,因此进一步促使减少在墨容器100中的墨残留量。除了倾斜部分79,还能够将拐角部分的直角变成钝角,或者省略拐角部分。这帮助缩短从拐角部分至连通口31的距离,从而减少留在拐角部分处的墨量。而且,除了减少墨残留量的功能,当将墨容器100附接在打印机侧的喷墨保持器(未示出)上时,本示例实施例的倾斜部分79也能够 用作定位部分或引导部分。 
2.第二示例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7A和7B至图11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示例实施例。 
与第一示例实施例共有的部分的说明将省略。下面的说明将集中在区别上。 
图7A是墨容器在使用姿态中从上面(盖部分侧)斜向看时的透视图,而图7B是墨容器在使用姿态中从下面(底表面侧)斜向看时的透视图。 
图8A是沿图7A中的线C-C的剖视图(沿与横向方向Y垂直相交的平面的剖视图)。图8B是沿图7A中的线D-D的剖视图(沿与纵向方向X垂直相交的平面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在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墨容器装配之前的状态(在吸收体5插入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0A表示了吸收体5还没有插入墨容器100中时的状态。图10B表示了第二吸收体B(下层)57已经插入墨容器100内时的状态。图10C表示了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已经插入墨容器100内时的状态。图10D表示了第一吸收体(上部层)53已经插入墨容器100内时的状态。 
图11是沿图7A中的线D-D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2-1.侧壁延伸部分 
如图7A、7B或8B中所示,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墨容器100的壳体100A中,侧表面第一部分150和侧表面第二部分160分别装备有侧壁延伸部分150E和160E。 
更具体地说,侧表面第一部分150装备有侧壁延伸部分150E,该侧壁延伸部分150E沿第三侧表面上部部分151的平面方向延伸。而且,侧表面第二部分160装备有沿第四侧表面上部部分161的平面方向延伸的侧壁延伸部分160E。 
与侧表面第一部分上部部分150A和侧表面第二部分上部部分 160A类似,侧壁延伸部分150E和160E基本平行于侧表面第一部分下部部分150B和侧表面第二部分下部部分160B,并形成为沿纵向方向X延伸。 
而且,如图7A、7B、8B和11中所示,侧壁延伸部分150E和160E的端表面150T和160T形成为与底表面部分120(底表面12的后表面12R)基本平齐,墨供给口71形成于该底表面部分120中。因此,当通过超声波熔合焊接来将盖(顶表面部分)110焊接在壳体100A主体上时,能够将振动能量高效给予在壳体100A主体和盖(顶表面部分)110之间的熔合焊接部分。 
更具体地说,当通过超声波熔合焊接进行熔合焊接时,振动喇叭(horn)压靠在要熔合焊接的两个物体上,以便发出超声波振动,从而向其给予能量,因此两个物体由热量熔化。因此,重要的是将由振动喇叭发出的能量高效传递给物体。 
在超声波熔合焊接时,按压力经由包括端表面150T和160T(平齐表面)的基本扁平底表面部分120由接收壳体100A的夹具来施加,这样,经由喇叭从盖(顶表面部分110)侧发送的振动能量能够通过在盖(顶表面部分110)和开口101(除了盖之外的壳体100A主体部分)之间的熔合焊接部分来高效传递。 
尽管在本示例实施例中超声波熔合焊接用于在顶表面部分110和除了盖(顶表面部分110)之外的壳体100A主体部分之间的熔合焊接,它还能够使用一些其它结合方法,例如热板熔合焊接、激光熔合焊接或者粘接。 
而且,在本示例实施例中,侧壁延伸部分150E和160E的面对侧表面第一部分下部部分150B和侧表面第二部分下部部分160B的侧表面装备有肋64,该肋64沿竖直方向Z延伸。因此提高了侧壁延伸部分150E和160E的强度,并能够在超声波焊接时可靠地传递振动能量。肋64形成为沿侧壁延伸部分150E和160E的表面延伸至台阶部分45和46的后表面。 
槽部分4M形成于底表面部分120的外表面12R(壳体100A的 下表面;底表面12的后表面)中,以便使得侧壁延伸部分150E和侧表面第一部分下部部分150B相互分开。类似的,槽部分4N形成于外表面12R中,以便使得侧壁延伸部分160E和侧表面第二部分下部部分160B相互分开。槽部分4M和4N与侧表面第一部分150和侧表面第二部分160平行,并形成为沿纵向方向X延伸,以便夹住墨供给口71。 
还能够在打印机侧滑架(未示出)上与槽部分4M和4N相对应地形成肋。由于在打印机侧肋和墨容器100的槽部分4M、4N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更容易地将墨容器100附接在打印机上。 
2-2.吸收体 
如图8A、8B、9和10A至10D中所示,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吸收体5由三层组成:构成吸收体下部部分52的第二吸收体B57(下层)、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以及构成吸收体上部部分(上层)的第一吸收体53,它们以以上顺序通过开口101插入吸收体储存腔室1中。 
也就是,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吸收体上部部分51有包括单层(第一吸收体53)的单层结构,吸收体下部部分52有包括两个吸收体(第二吸收体A55和第二吸收体B57)的双层结构(多层结构)。第二吸收体B57(下层)、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和第一吸收体53(上层)沿高度方向Z堆叠在一起。 
在插入吸收体5之后,顶表面部分110(图7A中表示)安装在壳体100A上,吸收体5密封在墨容器100中。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吸收体5是烯烃类型树脂纤维的集合体。第一吸收体53使用纤维直径为大约31μm的纤维,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和第二吸收体B57(下层)使用纤维直径为大约18μm的纤维。 
当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和第二吸收体B57(下层)通过第一吸收体53而被迫插入吸收体储存腔室1(壳体100A)中时,由于壳体100A的尺寸公差和吸收体5的尺寸公差,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和第二吸收体B57(下层)不相对于沿Z方向来自第一吸收体53的压缩力(按压力)而完全经历压垮变形,且有可能第一吸收体53 的底表面532从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台阶部分45和46稍微间隔开(升高)。 
更具体地说,由于第一吸收体53的插入,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和第二吸收体B57(下层)被压垮变形,且第一吸收体53的底表面532朝着台阶部分45和46运动。在这一过程中,第一吸收体53的尺寸公差(例如纤维量和纤维直径)设置成最小,且它的刚性也设置成最小,而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和第二吸收体B57(下层)的公差(例如纤维量和纤维直径)设置成最大,且它们的刚性也设置成最大。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吸收体53的刚性低于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和第二吸收体B57(下层)的刚性,且第一吸收体53可以与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和第二吸收体B57(下层)相比更容易被压垮变形。这样,当第一吸收体53整个插入吸收体储存腔室1中时,预计第一吸收体53的底表面532将由于第一吸收体53从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和第二吸收体B57(下层)接收的反作用力而与台阶部分45和46间隔开(升高)。因此,如图8B和图11中所示,下面介绍的空间401形成于第一吸收体53和台阶部分45、46之间。 
在完成将三层吸收体5插入吸收体储存腔室1内的状态下,进行设定使得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的顶表面551沿高度方向Z位于台阶部分45和46所在位置的上方,且第二吸收体B57(下层)的顶表面571布置成低于台阶部分45和46的位置以及连通口31(大气引入槽32)的上端部分321的位置。而且,沿宽度方向Y,第一吸收体53比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和第二吸收体B57(下层)更宽。 
而且,当第一吸收体53插入吸收体储存腔室1中时,即使第一吸收体53最大程度地被压入,它也抵靠在台阶部分45和46上,因此不怕第二吸收体B57(下层)和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过度压缩。 
下面将介绍在第一吸收体53和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之间的界面C1以及在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和第二吸收体B57(下层)之间的界面C56。 
包括三层(第二吸收体B57(下层)、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 和第一吸收体53(上层))的吸收体5储存在吸收体储存腔室1中,因此形成有两个界面C1和C56。 
如图8A和8B中所示,在第二吸收体B57(下层)和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之间的界面C56布置成与大气引入槽32垂直。而且,下部大气引入槽32形成于分隔壁3中,以便跨着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和第二吸收体B57(下层)。另一方面,当墨容器处于使用姿态时,在第一吸收体53和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之间的界面C1布置成高于大气引入槽32的上端部分321。 
而且,因为界面C1布置成高于大气引入槽32的上端321,因此与在第一示例实施例中一样,界面C1用作空气和液体运动的屏障,并切断从大气连通口73(大气连通槽72)进入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空气,从而提供了防止墨泄露的效果。 
三层的墨保持力(毛细作用力)设置成如下:第一吸收体53<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第二吸收体B57(下层)。因此,与由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阻塞的墨相比,由第二吸收体B57(下层)阻塞的墨在向打印头(未示出)侧被抽吸出时提供更大的阻力。换句话说,在第二吸收体B57(下层)中的墨比在第二吸收体A55(中间层)中的墨更牢固地保持,以使得它不容易流出。也就是,在墨固定于第二吸收体B中的状态下(阻塞-饱和状态),能够优先地抽吸出在第二吸收体A中的墨,能够在使用第二吸收体A中的墨的同时将大气引入槽32暴露于大气。因此,在第二吸收体B57(下层)内的墨固定的状态下,大气空气能够经由大气引入槽32在吸收体储存腔室1和墨储存腔室2中的墨上实现气体-液体交换,从而能够以稳定的方式将墨供给打印头。 
尽管在上面所述的本示例实施例使用三层吸收体5(第一吸收体53、第二吸收体A55和第二吸收体B57),但是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双层结构(如在第一示例实施例中)或用于具有四层或更多层的结构。 
2-3.肋 
当在第一吸收体53(即它的底表面532)和台阶部分46(45)之 间存在空间401(图11中表示)的状态下将墨注入墨容器100中时,能允许墨进入该空间401。存在于该空间401中的墨不由吸收体5保持,因此,当墨容器100开封时或者当冲击等施加给墨容器100时,有可能从大气连通口73(大气连通槽72)、墨供给口71等溢流。 
为了解决该问题,如图9、10A、10B和10C中所示,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在第三侧表面15和第四侧表面16上以及在台阶部分45和46上方设置垂直延伸肋61。在第一吸收体53已经插入的状态下,由于设置于第三侧表面15和第四侧表面16上的肋61,与第一吸收体53的Y方向垂直的两个侧表面533和534(图9中所示)在形状上受到限制,且肋61的周边凹入,以便形成凹口部分(空气通道)63(图11中表示)。该凹口部分63沿第一吸收体53的侧表面533和534沿竖直方向Z从第一吸收体53的顶表面531延伸至底表面532(台阶部分45和46),从而形成有允许空气通过的空气通路63。空间401通过空气通道(凹口部分)63而与大气连通口73(大气连通槽72)连通,因此,该空间能够恒定地开口于大气。因此,即使当墨容器100开封时或者当冲击施加给墨容器时,也能够减轻墨从大气连通口73(大气连通槽72)、墨供给口71等溢流的问题。 
更具体地说,即使作为在输送过程中环境变化导致吸收体5中存在的小气泡、溶解在墨中的气泡等膨胀的结果,墨渗出至空间401中,空间401在开封时通过空气通道63与大气连通,因此,渗出至空间401中的墨能够由吸收体5快速地吸收,以便保持于其中。 
而且,即使当一些墨在墨注入后被允许聚集在空间401中时,也能够在装运之前通过增加利用由肋61形成的空气通路63来抽取墨的步骤而除去在空间401中的墨。 
而且,由于通过肋61来提供了空气通路63,因此即使吸入第一吸收体53中的空气在用户在压力降低的环境中开封墨容器时膨胀,空气也能够快速流出至大气连通口73(大气连通槽72),因此能够抑制由于膨胀的空气而引起的墨溢流(墨泄露)。 
尽管在本示例实施例中肋61布置在第三侧表面15和第四侧表面 16上,但是不用说,肋61的布局并不局限于上述布局,只要它能够使得空气通路63(连接表面531和底表面532)跨着第一吸收体53延伸。肋还能够设置于后表面部分140侧的内表面(第二侧表面14)上和分隔壁3的面对吸收体储存腔室1的侧表面(第一侧表面13)上。而且,代替通过上述肋61来形成,空气通路63可以通过允许空气通过的槽部分来形成。肋61(空气通路63)的下端62必须布置成高于台阶部分45和46。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对于墨滴落(泄露)提高可靠性。同时,能够提高墨的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示例实施例应当并不认为是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它们能够在不脱离附加权利要求的范围和它们的等效范围的情况下合适变化。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实施例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知道,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的示例实施例。下面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将根据最广义的解释,以便包含所有这些变形例以及等效结构和功能。 

Claims (43)

1.一种墨容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分隔壁,该分隔壁设置成使得吸收体储存腔室和墨储存腔室相互分开,所述吸收体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能保持墨的吸收体,所述墨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要供给至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墨,
吸收体储存腔室具有:底表面,该底表面具有墨供给口,用于将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墨供给至外部;顶表面,该顶表面与所述底表面相对;第一侧表面,该第一侧表面也用作分隔壁的一个表面;第二侧表面,该第二侧表面与第一侧表面相对;以及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该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连接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并彼此相对,
其特征在于,沿与纵向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底表面的宽度小于顶表面的宽度,并且,吸收体储存腔室、分隔壁和墨储存腔室沿该纵向方向顺序布置,以及
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台阶,从而沿宽度方向在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之间的距离被设置为在底表面侧比在顶表面侧较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台阶设置于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两者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具有:
与所述顶表面连接的上部部分;
与所述底表面连接的下部部分;以及
连接所述上部部分和所述下部部分的台阶部分,从而所述台阶形成于所述上部部分和所述下部部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当吸收体储存腔室由包含第三侧表面的台阶部分和第四侧表面的台阶部分的平面切割时,由所述顶表面、第一侧表面的上部部分、第二侧表面的上部部分、第三侧表面的上部部分和第四侧表面的上部部分形成的上部空间的容积大于由所述底表面、第一侧表面的下部部分、第二侧表面的下部部分、第三侧表面的下部部分和第四侧表面的下部部分形成的下部空间的容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具有:
与所述顶表面连接的上部部分;
与所述底表面连接的下部部分;以及
连接所述上部部分和所述下部部分的台阶部分,从而所述台阶形成于所述上部部分和所述下部部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台阶部分与顶表面相对,并从第一侧表面延伸至第二侧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吸收体具有位于台阶部分上方的吸收体上部部分以及位于台阶部分下方的吸收体下部部分,以及
沿宽度方向,吸收体下部部分的宽度小于吸收体上部部分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具有连通口,该连通口在吸收体储存腔室和墨储存腔室之间建立连通,
分隔壁具有大气引入槽,该大气引入槽从连通口朝着顶表面侧延伸,
吸收体上部部分和吸收体下部部分由分体的部件构成,
在吸收体上部部分和吸收体下部部分之间的界面位于台阶部分的上方,
台阶部分位于大气引入槽的上端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吸收体下部部分包括由多个吸收体构成的多层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当吸收体上部部分和台阶部分沿与底表面垂直的方向投影至相同平面上时,吸收体上部部分的一部分与台阶部分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吸收体储存腔室装备有肋或槽,该肋或槽在第一侧表面、第二侧表面、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且从底表面侧朝着顶表面侧延伸,以及
所述肋或槽的下端位于台阶部分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沿宽度方向,墨储存腔室的宽度大于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底表面侧的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沿宽度方向,墨储存腔室的宽度基本等于吸收体储存腔室的顶表面侧的宽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墨储存腔室在由平行于分隔壁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为基本矩形。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吸收体储存腔室在由平行于分隔壁且经过墨供给口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为基本T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储存在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吸收体在由平行于分隔壁且经过墨供给口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为基本T形。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吸收体储存腔室在由平行于分隔壁且经过墨供给口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为基本倒L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储存在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吸收体在由平行于分隔壁且经过墨供给口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为基本倒L形。
19.一种墨容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分隔壁,该分隔壁设置成使得吸收体储存腔室和墨储存腔室相互分开,所述吸收体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能保持墨的吸收体,所述墨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要供给至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墨;以及墨供给口,该墨供给口设置于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底表面处,并设置成将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墨供给至外部,
其特征在于,吸收体储存腔室在由平行于分隔壁且经过墨供给口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为基本T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储存在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吸收体在由平行于分隔壁且经过墨供给口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为基本T形。
21.一种墨容器,包括:
吸收体储存腔室,该吸收体储存腔室装备有墨供给口和大气连通口,并在内部储存能保持墨的吸收体;
墨储存腔室,该墨储存腔室设置成储存要供给至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墨;以及
分隔壁,该分隔壁使得吸收体储存腔室和墨储存腔室相互分开,并装备有:连通口,该连通口在吸收体储存腔室和墨储存腔室之间建立连通;以及大气引入口,该大气引入口从连通口向上延伸,
其特征在于,在墨容器的使用姿态中,储存在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吸收体具有由沿竖直方向堆叠在一起的多个层构成的多层结构,
构成吸收体储存腔室的侧表面具有位于大气引入口的上端上方的台阶部分,该台阶部分沿与竖直方向垂直的方向向外扩展,以及
在吸收体已经插入吸收体储存腔室内的状态下,当沿竖直方向看具有多层结构的吸收体时,位于台阶部分上方的吸收体的一部分与该台阶部分重叠。
22.一种墨容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分隔壁,该分隔壁设置成使得吸收体储存腔室和墨储存腔室相互分开,所述吸收体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能保持墨的吸收体,所述墨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要供给至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墨;以及墨供给口,该墨供给口设置成将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墨供给至外部,
其特征在于,构成壳体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的下表面具有,沿纵向方向延伸且设置于墨供给口两侧的多个槽部分,并且,吸收体储存腔室、分隔壁和墨储存腔室沿该纵向方向顺序布置。
23.一种墨容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分隔壁,该分隔壁设置成使得吸收体储存腔室和墨储存腔室相互分开,所述吸收体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能保持墨的吸收体,所述墨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要供给至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墨,
吸收体储存腔室具有:底表面,该底表面具有墨供给口,用于将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墨供给至外部;顶表面,该顶表面与所述底表面相对;第一侧表面,该第一侧表面也用作分隔壁的一个表面;第二侧表面,该第二侧表面与第一侧表面相对;以及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该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连接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并彼此相对,
其特征在于,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具有:与所述顶表面连接的上部部分;与所述底表面连接的下部部分;以及连接所述上部部分和所述下部部分的台阶部分,该台阶部分从所述第一侧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侧表面,从而沿宽度方向在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之间的距离被设置为在底表面侧比在顶表面侧较小,
沿与纵向方向垂直的所述宽度方向,底表面的宽度小于顶表面的宽度,并且,吸收体储存腔室、分隔壁和墨储存腔室沿该纵向方向顺序布置,
吸收体具有位于台阶部分上方的吸收体上部部分以及位于台阶部分下方的吸收体下部部分,以及
沿宽度方向,吸收体下部部分的宽度小于吸收体上部部分的宽度。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具有连通口,该连通口在吸收体储存腔室和墨储存腔室之间建立连通,
分隔壁具有大气引入槽,该大气引入槽从连通口朝着顶表面侧延伸,
吸收体上部部分和吸收体下部部分由分体的部件构成,
在吸收体上部部分和吸收体下部部分之间的界面位于台阶部分的上方,
台阶部分位于大气引入槽的上端的上方。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吸收体下部部分包括由多个吸收体构成的多层结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当吸收体上部部分和台阶部分沿与底表面垂直的方向投影至相同平面上时,吸收体上部部分的一部分与台阶部分重叠。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吸收体储存腔室装备有肋或槽,该肋或槽在第一侧表面、第二侧表面、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且从底表面侧朝着顶表面侧延伸,以及
所述肋或槽的下端位于台阶部分的上方。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吸收体储存腔室在由平行于分隔壁且经过墨供给口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为基本T形。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储存在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吸收体在由平行于分隔壁且经过墨供给口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为基本T形。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沿宽度方向,墨储存腔室的宽度大于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底表面侧的宽度。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沿宽度方向,墨储存腔室的宽度基本等于吸收体储存腔室的顶表面侧的宽度。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墨储存腔室在由平行于分隔壁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为基本矩形。
33.一种墨容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具有分隔壁,该分隔壁设置成使得吸收体储存腔室和墨储存腔室相互分开,所述吸收体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能保持墨的吸收体,所述墨储存腔室用于储存要供给至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墨,
吸收体储存腔室具有:底表面,该底表面具有墨供给口,用于将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墨供给至外部;顶表面,该顶表面与所述底表面相对;第一侧表面,该第一侧表面也用作分隔壁的一个表面;第二侧表面,该第二侧表面与第一侧表面相对;以及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该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连接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并彼此相对,
其特征在于,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每一个具有:与顶表面连接的上部部分;与底表面连接的下部部分;以及连接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的台阶部分,从而沿宽度方向在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之间的距离被设置为在底表面侧比在顶表面侧较小,
吸收体具有位于台阶部分上方的吸收体上部部分以及位于台阶部分下方的吸收体下部部分,
沿与纵向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底表面的宽度小于顶表面的宽度,且吸收体下部部分的宽度小于吸收体上部部分的宽度,并且,吸收体储存腔室、分隔壁和墨储存腔室沿该纵向方向顺序布置,以及
当吸收体储存腔室由包含第三侧表面的台阶部分和第四侧表面的台阶部分的平面切割时,由底表面、第一侧表面的下部部分、第二侧表面的下部部分、第三侧表面的下部部分和第四侧表面的下部部分形成的下部空间的容积小于由顶表面、第一侧表面的上部部分、第二侧表面的上部部分、第三侧表面的上部部分和第四侧表面的上部部分形成的上部空间的容积。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当吸收体上部部分和台阶部分沿与底表面垂直的方向投影至相同平面上时,吸收体上部部分的一部分与台阶部分重叠。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吸收体下部部分包括由多个吸收体构成的多层构造。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沿宽度方向,墨储存腔室的宽度大于吸收体储存腔室的底表面侧的宽度。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沿宽度方向,墨储存腔室的宽度基本等于吸收体储存腔室的顶表面侧的宽度。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具有连通口,该连通口在吸收体储存腔室和墨储存腔室之间建立连通,
分隔壁具有大气引入槽,该大气引入槽从所述连通口朝着所述顶表面侧延伸,
吸收体上部部分和吸收体下部部分由分体的部件构成,
在吸收体上部部分和吸收体下部部分之间的界面位于台阶部分的上方;
台阶部分位于大气引入槽的上端的上方。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吸收体储存腔室装备有肋或槽,该肋或槽在第一侧表面、第二侧表面、第三侧表面和第四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从底表面侧朝着顶表面侧延伸,以及
所述肋或槽的下端位于台阶部分的上方。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台阶部分与顶表面相对,并从第一侧表面延伸至第二侧表面。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吸收体储存腔室在由平行于分隔壁且经过墨供给口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为基本T形。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储存在吸收体储存腔室中的吸收体在由平行于分隔壁且经过墨供给口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为基本T形。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墨容器,其特征在于,墨储存腔室在由平行于分隔壁的平面切割时的截面形状为基本矩形。
CN201320560178.2U 2012-12-28 2013-09-10 墨容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6736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87248A JP6230231B2 (ja) 2012-12-28 2012-12-28 インクタンク
JP2012-287248 2012-12-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67362U true CN203567362U (zh) 2014-04-30

Family

ID=505351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60178.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67362U (zh) 2012-12-28 2013-09-10 墨容器
CN201310409278.XA Active CN103909738B (zh) 2012-12-28 2013-09-10 墨容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09278.XA Active CN103909738B (zh) 2012-12-28 2013-09-10 墨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11719B2 (zh)
JP (1) JP6230231B2 (zh)
CN (2) CN20356736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9738A (zh) * 2012-12-28 2014-07-09 佳能株式会社 墨容器
CN110131800A (zh) * 2019-06-10 2019-08-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盖体、外壳装置及电器设备
CN111572206A (zh) * 2020-03-27 2020-08-25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及再生墨盒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4458A1 (ja) * 2012-08-10 2014-02-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液体消費装置、液体供給システム、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
JP2017030158A (ja) * 2015-07-29 2017-02-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6685697B2 (ja) * 2015-10-30 2020-04-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9878894B1 (en) 2016-07-08 2018-01-30 Funai Electric Co., Ltd. Fluid delivery devices having improved efficiency in delivering fluid with reduced wastage of flui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9540B1 (en) * 1989-10-20 1997-10-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apparatus and ink jet cartridge and ink container mountable thereto
JP3229444B2 (ja) 1993-07-06 2001-11-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供給装置及びラッピングインク含浸フォーム
JP3486583B2 (ja) 1993-08-19 2004-0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3133906B2 (ja) * 1993-08-19 2001-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3238805B2 (ja) * 1993-09-30 2001-1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H07311058A (ja) * 1994-05-20 1995-11-28 Citizen Watch Co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US6168266B1 (en) * 1995-09-29 2001-01-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tank cartridge,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a packaging structure of the ink tank cartridge
JPH09277545A (ja) * 1996-04-12 1997-10-28 Nec Corp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H10250104A (ja) * 1997-03-12 1998-09-22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002A (ja) * 1997-06-12 1999-01-06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
JP3287791B2 (ja) * 1997-07-30 2002-06-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室を有する液体収容容器への液体充填方法及び液体充填装置
JP3278410B2 (ja) 1998-05-11 2002-04-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該容器の製造方法、該容器のパッケージ、該容器と記録ヘッドとを一体化し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吐出記録装置
JP3281329B2 (ja) * 1999-04-27 2002-05-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
JP2001105621A (ja) 1999-10-13 2001-04-17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該容器のパッケージ、該容器と記録ヘッドとを一体化し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US6776477B2 (en) * 2000-10-06 2004-08-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chanical seal cap for ink-cartridge
US6959985B2 (en) * 2003-07-31 2005-11-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fluid container
JP4164471B2 (ja) 2004-06-01 2008-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タンクおよび該液体タンクが搭載される液体吐出記録装置
JP2008273043A (ja) * 2007-04-27 2008-11-13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230231B2 (ja) 2012-12-28 2017-1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9738A (zh) * 2012-12-28 2014-07-09 佳能株式会社 墨容器
US9211719B2 (en) 2012-12-28 2015-12-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tank
CN103909738B (zh) * 2012-12-28 2016-08-10 佳能株式会社 墨容器
CN110131800A (zh) * 2019-06-10 2019-08-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盖体、外壳装置及电器设备
CN111572206A (zh) * 2020-03-27 2020-08-25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及再生墨盒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84708A1 (en) 2014-07-03
US9211719B2 (en) 2015-12-15
CN103909738A (zh) 2014-07-09
CN103909738B (zh) 2016-08-10
JP6230231B2 (ja) 2017-11-15
JP2014128902A (ja) 2014-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67362U (zh) 墨容器
JP5560922B2 (ja) 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パック収納構造
CN1073510C (zh) 制造油墨喷射管的方法
JP3667295B2 (ja) インクタンク
JP5870528B2 (ja)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噴射システム、及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JP5429425B2 (ja) タンクユニット、タンクユニットを備えた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5862093B2 (ja)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噴射システム、及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JP2016182731A (ja) タンク、タンクユニット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2012051306A (ja) タンクユニット、タンクユニットを備えた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2012051307A (ja)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US6863390B2 (en) Head unit in ink jet printer
JPH0640043A (ja) インクタ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1284191A2 (en) Ink cartridge with internal ink bag and method of filling
JP2004142442A (ja) 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収納容器、インク補充容器、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
JP2017024309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5621902B2 (ja) タンクユニット、タンクユニットを備えた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202016879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タンク
US20070229630A1 (en) Conduit construction using films
JPH058405A (ja) 複数吸液部材を備えたインク供給容器と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ヘツド
US7314272B2 (en) Ink cartridge having one chamber surrounding another chamber
CN202428819U (zh) 组装式喷墨打印机墨盒
JP4280902B2 (ja) 液体収容袋、液体カートリッジ、液体噴射装置
JP200913207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US9180678B2 (en) Recording head
JP3209992B2 (ja) インク供給容器なら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10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