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卸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粮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倾翻装置对集装箱装箱的技术。
背景技术
当前,越来越多的散料通过集装箱来运输。集装箱被运送到达目的地后,需要将散料从集装箱内倾倒出来。有些地方采用卸料方法为:人进入集装箱内,用平板将散料推出箱外,这种卸箱方式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有些地方利用门式起重机或吊车等设施辅助将集装箱的一端吊起,使集装箱内的散料靠自重流出,这种卸料方法卸料效率高,但需要门式起重机或吊车等设施辅助,投资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集装箱在卸箱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当前的集装箱卸箱需求研制提供一种集装箱卸箱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装箱卸箱装置,包括两个底座和两个顶梁,在底座上表面固定有两个平行的立板,所述两个顶梁与两个立板分别通过支撑轴铰接在一起,并在立板和顶梁之间分别铰接有油缸;在顶梁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前连接轴孔和后连接轴孔,前、后连接轴孔内分别插入前连接轴和后连接轴,前连接轴和后连接轴与集装箱前、后角件配合连接,使集装箱和集装箱卸装箱装置连接在一起; 在两侧顶梁的后端上侧固定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外侧面上自前到后依次设置开门油缸支座和推杆支座,开门油缸的一端铰接在开门油缸支座上,开门油缸的另一端铰接在一个L形摆杆的拐角上,所述L形摆杆的短脚末端铰接在推杆支座上,L形摆杆的长脚末端安装有压紧轮及拉绳,拉绳可拉住集装箱门锁杆,控制门的开启。
采用一对油缸的情况:两个立板和两个顶梁之间仅铰接有一对油缸,该一对油缸位于支撑轴的前侧。
采用前后两对油缸的情况:两个立板和两个顶梁之间分别铰接两对油缸,两对油缸包括一对前油缸和一对后油缸,前油缸和后油缸上端的销轴分别位于支撑轴的前、后两侧。集装箱卸箱时,集卸箱有门一侧位于顶梁后侧,车体携带集卸箱进入两个底座之间,前、后油缸交替作用可将集卸箱从车体上卸下或装上。在卸料时,前油缸作为主油缸,后油缸作为辅助油缸,前、后油缸同时工作将集卸箱无门一侧抬高并保持设定的倾斜角度,便于卸料。
所述前连接轴和后连接轴分别设置有定位销,防止连接轴发生轴向滑动。在前连接轴和后连接轴的侧面沿径向设置螺孔,并在顶梁上设置定位孔,定位销穿过定位孔后与插入连接轴的螺孔中。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自重轻,可方便移动作业地点,提高装置的利用率。不需要设计土建基坑,节省土建费用。不需要门式起重机或吊车的辅助,本身能完成从汽车上卸下集装箱。打开集装箱后门,倾斜集装箱,散料靠自重卸出,再把集装箱放回汽车上,全部实现机械化操作。解决集装箱汽车的卸料技术难题,安全可靠,防止卸粮过程中粮食大量涌出对工人造成冲击危险,提高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卸箱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形式的侧面图;
图2是图1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左视图;
图6是图3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形式的侧面图;
图9是图8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底座,2为立板,3为顶梁,4为后油缸,5为前油缸,6为支撑轴,7为后油缸下销轴,8为前油缸下销轴,9为后油缸上销轴,10为前油缸上销轴,11为后连接轴,12为前连接轴,13为销轴支撑片,14为定位销,15为角件,16为集装箱,17为支撑座,18为开门油缸,19为L形摆杆,20为压紧轮,21为开门油缸支座,22为摆杆支座,23为拉绳,24为集装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集装箱卸箱装置,参见图1和图5,底座1为两个独立底座,两个独立底座分别放置或固定在地表并保持平行,每个底座上分别固定有两个平行的立板2。
图1中的立板2是不等边三角形(或者其他结构形式),立板2上侧设置有立板支撑孔,顶梁3下侧设置有顶梁支撑孔。立板支撑孔和顶梁支撑孔通过支撑轴6安装在一起。
图1中在顶梁3和立板2之间分别铰接有前油缸5和后油缸4。前油缸上销轴10和后油缸上销轴9分别位于支撑轴6的前后两侧。在所有各销轴的轴孔上侧固定有挡片13。
参见图3、图5、图6和图7,在顶梁3的前后端上侧分别设置前、后连接轴管孔,前、后连接轴管孔内分别安装有前连接轴12和后连接轴11。前连接轴12和后连接轴11同时可以与集装箱16的前后角件对应安装。前连接轴和后连接轴分别设置有定位销,防止连接轴发生轴向滑动。在前连接轴12和后连接轴11的侧面沿径向设置螺孔,并在顶梁3上设置定位孔,定位销14穿过定位孔后与安装在连接轴的螺孔中。
参见图3和图4,在每个顶梁3的后端上侧设置有支撑座17,支撑座17的外侧从前到后分别设置开门油缸支座21和推杆支座22。开门油缸18的缸筒末端铰接在开门油缸支座21内,L形摆杆19的短脚末端铰接在推杆支座22内。开门油缸18的活塞杆末端与L形摆杆19的拐角铰接在一起。L形摆杆19的长脚末端安装有压紧轮20及拉绳21,拉绳21末端设置有与集装箱把手配合连接的扣件。
卸粮作业时,需要先将集装箱从集装箱汽车转移到集装箱卸箱装置,在集装箱卸箱装置帮助下进行卸粮作业,卸粮结束后再将集装箱从集装箱卸箱装置转移到集装箱汽车上。具体过程如下:
集装箱汽车停在两个底座1之间合适的位置,集装箱有门一侧位于顶梁后侧。前油缸5驱动顶梁前端向下(也可以用后油缸控制顶梁后端向下,之后再用前油缸控制顶梁前端向下,前、后油缸的使用顺序不限),使顶梁3前端的一对连接轴12可以插入集装箱16无门端的一对角件中,用定位销14对连接轴12固定。然后,后油缸5驱动顶梁后端向下(在支撑轴作用下,顶梁3前端被抬起),使顶梁3后端的一对连接轴11可以插入集装箱16有门端的一对角件中,用定位销14对连接轴11固定。保持集装箱水平后车辆从集装箱下驶离现场。
集装箱卸料时采用的开门机构是靠两个开门油缸控制运动,由压紧轮20支撑集装箱门,由拉绳23拉开集装箱门,操作人员不用在门口附近,防止人工开门时粮食对人的冲击,保证操作安全,然后再启动前、后油缸使集装箱16倾翻到设定的角度,在集装箱门朝下的状态靠液压机构开门。参见图2,前油缸5配合使集装箱倾斜到设定的角度,集装箱内的物料逐步靠自重流出。卸料完成后前油缸5缩回,集装箱恢复成水平状态,再进行关门。
集装箱汽车倒回原来的位置并且驶入集装箱下方,采用与上述相反的操作过程,逐次释放前、后连接轴,将集装箱固定在车体上,车辆开走后完成一个卸箱过程。
实施例2:另一种集装箱卸装箱装置,参见图8和图9。内容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立板2和顶梁4之间仅铰接有一对油缸5,一对油缸5位于支撑轴6的前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