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97028U - 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97028U
CN203497028U CN201320630705.2U CN201320630705U CN203497028U CN 203497028 U CN203497028 U CN 203497028U CN 201320630705 U CN201320630705 U CN 201320630705U CN 203497028 U CN203497028 U CN 203497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longeron
floor
deep beam
brac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307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泽彬
李峥
李仲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13206307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97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97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9702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包括前地板,前地板中部设有通道里板,两侧设有纵梁,所述通道里板和纵梁之间设有加强横梁,加强横梁的一端与通道里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纵梁固定连接。通过加强横梁的结构满足了B柱所在横向平面的侧向强度要求,对侧向碰撞时B柱以及下方纵梁向内塌陷的问题进行了改善,左右加强横梁与中部加强横梁与车身B柱位于同一横向断面上,形成一个整体,增强了车身的侧向强度。左右加强横梁与中部加强横梁,三者在竖直方向上靠拢且横梁逐渐变得低矮,有助于横向力的传导。本设计具有较好的工艺性以及简单可靠的结构形式,在保证结构稳定的同时,成本也较为低廉,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

Description

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 
技术背景
汽车在受到侧向碰撞时,B柱会受到较大撞击力。而在现有的车身上,座椅的左后横梁与座椅右后横梁各自独立,侧碰时B柱下方的纵梁和B柱容易向内塌陷,对驾驶员及乘员骨盆造成伤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此如何设计加固结构,在保证车身上其他部件的结构稳定的同时,保证B柱及纵梁的碰撞强度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该结构能很好的保证B柱和纵梁的强度,增加车身碰撞强度的同时,减少安全隐患。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包括前地板,前地板中部设有通道里板,两侧设有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里板和纵梁之间设有加强横梁,加强横梁的一端与通道里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纵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横梁包括第一加强横梁和第二加强横梁,所述纵梁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第一加强横梁的一端设有第一里板翻边,另一端设有第一纵梁翻边,两侧底面设有第一地板翻边;第二加强横梁的一端设有第二里板翻边,另一端设有第二纵梁翻边,两侧底面设有第二地板翻边;其中,第一里板翻边和第二里板翻边与通道里板固定连接,第一地板翻边和第二地板翻边与前地板贴合固定,第一纵梁翻边和第二纵梁翻边 分别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横梁的顶面上方设有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横梁的顶面上方设有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的一端与第一纵梁固定连接,两侧与前地板固定连接,第二加强板的一端与第二纵梁固定连接,两侧与前地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两侧底面设有第一加强板地板翻边,顶面的一端和两侧端面设有第一加强板纵梁翻边,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两侧底面设有第二加强板地板翻边,顶面的一端和两侧端面设有第二加强板纵梁翻边;其中,第一加强板地板翻边和第二加强板地板翻边与前地板固定连接,第一加强板纵梁翻边和第二加强板纵梁翻边分别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道里板的底面固定有中部加强横梁,中部加强横梁包括中部加强顶板,中部加强顶板的两侧侧面连接有中部加强侧板,中部加强侧板的底面连接有中部地板翻边;其中中部加强顶板和中部加强侧板与通道里板贴合固定,中部地板翻边与前地板的底面贴合固定,所述第一地板翻边和第二地板翻边与前地板的顶面贴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加强顶板上开有顶板减重孔,两侧的中部地板翻边上设有翻边沉台,翻边沉台上开有中部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横梁的顶面两侧设有第一沉台,第一沉台上开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加强横梁的顶面两侧设有第二沉台,第二沉台上开有第二定位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部加强横梁与第一加强横梁,第二加强横梁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强横梁的结构满足了车身在前地板中部(B柱所在横向平面)在侧向强度上的要求,对侧向碰撞时B柱以及下方纵梁向内塌陷的问题进行了改善,左右加强横梁与中部加强横梁与车身B柱位于同一横向断面上,形成一个整体,很好的增强了车身的侧向强度。左右加强横梁与中部加强横梁,三者在竖直方向上靠拢且横梁逐渐变得低矮,有助于横向力的传导。本设计具有较好的工艺性以及简单可靠的结构 形式,在保证结构稳定的同时,成本也较为低廉,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和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强横梁和加强板装配于前地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部加强横梁装配于通道里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加强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加强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部加强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地板,2—通道里板,3.1—第一加强横梁,3.2—第二加强横梁,4.1—第一纵梁,4.2—第二纵梁,5.1—第一里板翻边,5.2—第一纵梁翻边,5.3—第一地板翻边,6.1—第二里板翻边,6.2—第二纵梁翻边,6.3—第二地板翻边,7.1—第一加强板,7.2—第二加强板,8.1—第一加强板地板翻边,8.2—第一加强板纵梁翻边,9.1—第二加强板地板翻边,9.2—第二加强板纵梁翻边,10—中部加强横梁,11.1—中部加强顶板,11.2—中部加强侧板,11.3—中部地板翻边,12—顶板减重孔,13—翻边沉台,14—中部定位孔,15.1—第一沉台,15.2—第二沉台,16.1—第一定位孔,16.2—第二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包括前地板1,前地板1中部设有通道里板2,两侧设有纵梁,所述通道里板2和纵梁之间设有加强横梁,加强横梁的一端与通道里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纵梁固定连接。通过增加加强横梁的结构,提高B柱及纵梁的稳定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和图3~4所示,所述加强横梁包括第一加强横梁3.1和第二加强横梁3.2,所述纵梁包括第一纵梁4.1和第二纵梁4.2; 第一加强横梁3.1的一端设有第一里板翻边5.1,另一端设有第一纵梁翻边5.2,两侧底面设有第一地板翻边5.3;第二加强横梁3.2的一端设有第二里板翻边6.1,另一端设有第二纵梁翻边6.2,两侧底面设有第二地板翻边6.3;其中,第一里板翻边5.1和第二里板翻边6.1与通道里板2固定连接,第一地板翻边5.3和第二地板翻边6.3与前地板1贴合固定,第一纵梁翻边5.2和第二纵梁翻边6.2分别与第一纵梁4.1和第二纵梁4.2固定连接。加强横梁上设有连接翻边,用以与通道里板2和纵梁固定连接,制造工艺简单,且贴合的面积较大,具有很好的固定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加强横梁3.1的顶面上方设有第一加强板7.1,第二加强横梁3.2的顶面上方设有第二加强板7.2;第一加强板7.1的一端与第一纵梁4.1固定连接,两侧与前地板1固定连接,第二加强板7.2的一端与第二纵梁4.2固定连接,两侧与前地板1固定连接。由于在车辆碰撞的过程中,纵梁承受的冲击力最大,因此增加了加强板,通过加强板的结构进一步稳定加强横梁与纵梁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强度,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图5~6所示,所述第一加强板7.1的两侧底面设有第一加强板地板翻边8.1,顶面的一端和两侧端面设有第一加强板纵梁翻边8.2,所述第二加强板7.2的两侧底面设有第二加强板地板翻边9.1,顶面的一端和两侧端面设有第二加强板纵梁翻边9.2;其中,第一加强板地板翻边8.1和第二加强板地板翻边9.1与前地板1固定连接,第一加强板纵梁翻边8.2和第二加强板纵梁翻边9.2分别与第一纵梁4.1和第二纵梁4.2固定连接。加强板和前地板1以及纵梁之间通过翻边固定连接,贴合面积较大,制造工艺简单,同时具有很好的固定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2和图7所示,所述通道里板2的底面固定有中部加强横梁10,中部加强横梁10包括中部加强顶板11.1,中部加强顶板11.1的两侧侧面连接有中部加强侧板11.2,中部加强侧板11.2的底面连接有中部地板翻边11.3;其中中部加强顶板11.1和中部加强侧板11.2与通道里板2贴合固定,中部地板翻边11.3与前地板1的底面贴合固定,所述第一地板翻边5.3和第二地板翻6.3边与前地板1的顶面贴合固定。通过中 部加强横梁10加强了通道里板2的强度,且中部加强横梁10与通道里板2及前地板1的贴合面积较大,固定效果好。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7所示,所述中部加强顶板11.1上开有顶板减重孔12,两侧的中部地板翻边11.3上设有翻边沉台13,翻边沉台13上开有中部定位孔14。通过顶板减重孔12减轻了中部加强横梁10的重量,且中部定位孔14的设计,进一步保证了中部加强横梁10的定位准确。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加强横梁3.1的顶面两侧设有第一沉台15.1,第一沉台15.1上开有第一定位孔16.1,所述第二加强横梁3.2的顶面两侧设有第二沉台15.2,第二沉台15.2上开有第二定位孔16.2。通过定位孔的设计,保证加强横梁的定位准确,保证装配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2所示,所述中部加强横梁10与第一加强横梁3.1,第二加强横梁3.2位于同一直线上。中部加强横梁10和两侧的第一加强横梁3.1及第二加强横梁3.2及B柱的横断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形成一种整体结构,进一步保证了结构强度,增加了碰撞时结构的稳定性,减少了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通道里板2和纵梁之间设置加强横梁的结构,增加B柱和纵梁以及前地板1的碰撞强度,且中部加强横梁10和两侧的第一加强横梁3.1及第二加强横梁3.2位于同一直线上,中部加强横梁10的两侧翻边与前地板1贴合处的端部正好位于两侧加强横梁与通道里板2贴合处的正下方,形成一条直线,尺寸设计合理,进一步加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在此基础上,左右加强横梁与中部加强横梁10,三者在竖直方向上靠拢且横梁逐渐变得低矮,有助于横向力的传导。满足了车身在前地板1的中部(B柱所在横向平面)在侧向强度上的要求,对侧向碰撞时B柱以及下方纵梁向内塌陷的问题进行了改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制造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实用性较好,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 准。 

Claims (8)

1.一种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包括前地板(1),前地板(1)中部设有通道里板(2),两侧设有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里板(2)和纵梁之间设有加强横梁,加强横梁的一端与通道里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纵梁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横梁包括第一加强横梁(3.1)和第二加强横梁(3.2),所述纵梁包括第一纵梁(4.1)和第二纵梁(4.2);第一加强横梁(3.1)的一端设有第一里板翻边(5.1),另一端设有第一纵梁翻边(5.2),两侧底面设有第一地板翻边(5.3);第二加强横梁(3.2)的一端设有第二里板翻边(6.1),另一端设有第二纵梁翻边(6.2),两侧底面设有第二地板翻边(6.3);其中,第一里板翻边(5.1)和第二里板翻边(6.1)与通道里板(2)固定连接,第一地板翻边(5.3)和第二地板翻边(6.3)与前地板(1)贴合固定,第一纵梁翻边(5.2)和第二纵梁翻边(6.2)分别与第一纵梁(4.1)和第二纵梁(4.2)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横梁(3.1)的顶面上方设有第一加强板(7.1),第二加强横梁(3.2)的顶面上方设有第二加强板(7.2);第一加强板(7.1)的一端与第一纵梁(4.1)固定连接,两侧与前地板(1)固定连接,第二加强板(7.2)的一端与第二纵梁(4.2)固定连接,两侧与前地板(1)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7.1)的两侧底面设有第一加强板地板翻边(8.1),顶面的一端和两侧端面设有第一加强板纵梁翻边(8.2),所述第二加强板(7.2)的两侧底面设有第二加强板地板翻边(9.1),顶面的一端和两侧端面设有第二加强板纵梁翻边(9.2);其中,第一加强板地板翻边(8.1)和第二加强板地板翻边(9.1)与前地板(1)固定连接,第一加强板纵梁翻边(8.2)和第二加强板纵梁翻边(9.2)分别与第一纵梁(4.1)和第二纵梁(4.2)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里板(2)的底面固定有中部加强横梁(10),中部加强横梁(10)包括中部加强顶板(11.1),中部加强顶板(11.1)的两侧侧面连接有中部加强侧板(11.2),中部加强侧板(11.2)的底面连接有中部地板翻边(11.3);其中中部加强顶板(11.1)和中部加强侧板(11.2)与通道里板(2)贴合固定,中部地板翻边(11.3)与前地板(1)的底面贴合固定,所述第一地板翻边(5.3)和第二地板翻(6.3)边与前地板(1)的顶面贴合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加强顶板(11.1)上开有顶板减重孔(12),两侧的中部地板翻边(11.3)上设有翻边沉台(13),翻边沉台(13)上开有中部定位孔(14)。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横梁(3.1)的顶面两侧设有第一沉台(15.1),第一沉台(15.1)上开有第一定位孔(16.1),所述第二加强横梁(3.2)的顶面两侧设有第二沉台(15.2),第二沉台(15.2)上开有第二定位孔(16.2)。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加强横梁(10)与第一加强横梁(3.1),第二加强横梁(3.2)位于同一直线上。 
CN201320630705.2U 2013-10-12 2013-10-12 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97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30705.2U CN203497028U (zh) 2013-10-12 2013-10-12 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30705.2U CN203497028U (zh) 2013-10-12 2013-10-12 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97028U true CN203497028U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28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3070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97028U (zh) 2013-10-12 2013-10-12 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9702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9693A (zh) * 2014-09-29 2015-01-28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后驱车身
CN104326024A (zh) * 2014-09-29 2015-02-04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架总成
CN115384630A (zh) * 2022-05-09 2022-11-25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地板梁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具有其的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9693A (zh) * 2014-09-29 2015-01-28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置后驱车身
CN104326024A (zh) * 2014-09-29 2015-02-04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架总成
CN115384630A (zh) * 2022-05-09 2022-11-25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一种地板梁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具有其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7350B (zh) 一种司机室
CN205292639U (zh) 一种城轨车辆司机室结构
CN103523099B (zh) 乘用车前地板骨架结构
CN203497028U (zh) 贯通式座椅后横梁连接结构
CN107487385A (zh) 车身梁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03057598A (zh) 一种车辆前围总成
CN204236262U (zh) 一种微车的第三座椅脚固定板
CN109249990A (zh) 一种新型管梁式汽车车架结构
CN103192883B (zh) 一种鸟笼式车身骨架结构
CN209305675U (zh) 一种b柱下接头组件
CN201834053U (zh) 汽车地板侧碰加强器
CN203958312U (zh) 新能源汽车的车体及新能源汽车
CN203876692U (zh) 客车前部副级吸能机构
CN201890273U (zh) 一种轿车门槛外板的支撑板
CN201989862U (zh) 微型轿车前地板结构
CN205573854U (zh) 一种低驾驶区客车前碰撞保护结构
CN205097921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安装点结构
CN205059154U (zh) 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梁结构
CN204037661U (zh) 前副车架
CN103481949B (zh) 一种汽车加强板总成及汽车
CN205239643U (zh) 一种汽车下部车身框架
CN206427125U (zh) 一种汽车门槛梁抗弯抗扭加强结构及汽车
CN104085450A (zh) 新能源汽车的车体及新能源汽车
CN105015620A (zh) 一种乘用车后纵梁结构
CN204895595U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