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58325U - 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58325U
CN203358325U CN 201320328147 CN201320328147U CN203358325U CN 203358325 U CN203358325 U CN 203358325U CN 201320328147 CN201320328147 CN 201320328147 CN 201320328147 U CN201320328147 U CN 201320328147U CN 203358325 U CN203358325 U CN 203358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mentioned
intercooler
vehicle
suppor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32814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神门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58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5832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其是散热器和中间冷却器的支撑结构,目的在于提高抗振性,并且使车辆布局小型化。支撑散热器(14)的下部和中间冷却器(15)的下部的下支架(32)分别配置在下横梁(3)的车辆左右方向的两端,散热器(14)的下侧安装部(16)通过下侧弹性构件(36)支撑于下支架(32),散热器(14)的上侧安装部(17)通过上侧弹性构件(40)支撑于上横梁(4),中间冷却器(15)的下侧安装部(49)通过下侧弹性构件(50)支撑于下支架(32),中间冷却器(15)的上侧安装部(54)通过上侧弹性构件(56)支撑于设于散热器(14)的固定凸台(55)。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特别涉及支撑散热器和中间冷却器的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安装发动机,并且作为热交换器而安装散热器、中间冷却器。
有如下车辆:当布局该散热器、中间冷却器时,将中间冷却器配置在散热器的前方且靠近散热器的下端。在这种配置中,有将中间冷却器支撑于散热器的方法或将中间冷却器支撑于车身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31187号公报
专利文献1的汽车前部车身结构是以下结构:相对于上横梁将下横梁配置在车辆后方,在下横梁朝向车辆前方配设支架,由上横梁和支架来支撑散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以往在将中间冷却器支撑于散热器的方法中,中间冷却器的重量附加到散热器,散热器和中间冷却器的振动增加,因此需要提高散热器的抗振性。
另外,在将中间冷却器支撑于车身的方法中,特别是用于将中间冷却器的上部支撑于车身的支架变长,中间冷却器的安装误差变大。另外,支架的振动变大,需要提高抗振性。
而且,在车身部件设置中间冷却器的固定点的情况下,在车身部件的制造上,由于固定点的公差大,因此需要事先具有余量地较宽地取得中间冷却器和周边部件(散热器、横梁)的间隙,以使得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安装公差,中间冷却器也不与周围接触,但存在车辆布局大型化的缺陷。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其是作为热交换器的散热器和中间冷却器的支撑结构,提高抗振性,并且实现车辆布局的小型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车辆的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其具备:下横梁,其在车辆前部向车辆左右方向延伸;上横梁,其在车辆前部向车辆左右方向延伸;纵梁,其在车辆左右侧方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上述下横梁和上述上横梁的车辆左右方向的两端与上述纵梁连接;散热器,其在车辆前部对来自发动机的高温发动机冷却水进行冷却;以及中间冷却器,其对被增压器压缩的吸入空气进行冷却,上述散热器的下部支撑于上述下横梁,并且上述散热器的上部支撑于上述上横梁,上述中间冷却器配置在上述散热器的前方且与上述下横梁接近的位置,支撑上述散热器的下部和上述中间冷却器的下部的下支架分别配置在上述下横梁的车辆左右方向的两端,上述散热器的下部的散热器下侧安装部通过散热器下侧弹性构件支撑于上述下支架,并且上述散热器的上部的散热器上侧安装部通过散热器上侧弹性构件支撑于上述上横梁,上述中间冷却器的下部的中间冷却器下侧安装部通过中间冷却器下侧弹性构件支撑于上述下支架,并且上述中间冷却器的上部的中间冷却器上侧安装部通过中间冷却器上侧弹性构件支撑于设于上述散热器的固定凸台。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其是作为热交换器的散热器和中间冷却器的支撑结构,能提高抗振性,并且能使车辆布局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纵梁的车辆前部的左侧视图。(实施例)
图2是车辆前部的正视图。(实施例)
图3是车辆前部的仰视图。(实施例)
图4是车辆前部的右侧视图。(实施例)
图5是车辆前部的左侧视图。(实施例)
图6是车辆前部的立体图。(实施例)
图7是散热器的下部的下侧弹性构件的截面图。(实施例)
图8是散热器的上部的上侧弹性构件的截面图。(实施例)
图9是中间冷却器的下部的下侧弹性构件的截面图。(实施例)
图10是中间冷却器的上部的上侧弹性构件的截面图。(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作为热交换器的散热器和中间冷却器的支撑结构,其将中间冷却器的上部的固定点设于散热器来实现提高抗振性并且使车辆布局小型化的目的。
[实施例]
图1~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说明车辆的左右方向的一侧,但另一侧也是相同的结构。
在图1中,1是车辆的车身,2是纵梁,其以在车辆左右侧方朝向车辆前后方向X延伸的方式配置以构成该车身1,3是下横梁,其以在车辆前部向车辆左右方向Y延伸的方式配置,4是上横梁,其以在车辆前部向车辆左右方向Y延伸的方式配置,5是仪表板。
下横梁3和上横梁4的车辆左右方向Y的两端分别与纵梁2的分支后延长的下侧部延长部6和上侧部延长部7连接。
在车身1上,在车辆前部安装有发动机8和变速器9成为一体的动力单元10、以及电池11。如图4所示,在发动机8的前部设置有增压器12。如图1所示,在该增压器12上连接有进气管13,进气管13对来自空气滤清器的吸入空气进行引导。
另外,在车身1上,在车辆前部且在动力单元10的前方,作为热交换器,配置有对来自发动机8的高温发动机冷却水进行冷却的散热器14和对被增压器12压缩的吸入空气进行冷却的中间冷却器15。
散热器14如图7、图8所示,下部的散热器下侧安装部16由下横梁3支撑,并且上部的散热器上侧安装部17由上横梁4支撑。
散热器14包括:散热器芯18,其由铝制成;散热器进气箱19,其附设于散热器芯18的左部并由树脂制成;以及散热器导出箱20,其附设于散热器芯18的右部并由树脂制成。在散热器进气箱19上连接有散热器进气管21,散热器进气管21对来自发动机8的冷却水出口部的高温发动机冷却水进行引导。在散热器导出箱20上连接有散热器导出管22,散热器导出管22将被散热器芯18冷却的发动机冷却水向发动机8的冷却水入口部引导。
在散热器14的后部附设有风扇罩23。另外,在散热器14的右部连接有除气软管24,除气软管24将散热器芯18内的气体除去。
中间冷却器15配置在散热器14的前方且与下横梁3接近的位置。中间冷却器15构成为其车辆上下方向的高度小于散热器14的高度,且在车辆左右方向Y其大小与散热器14的大小大致相等。
中间冷却器15包括:中间冷却器芯25,其由铝制成;中间冷却器进气箱26,其附设于中间冷却器芯25的右部并由树脂制成;以及中间冷却器导出箱27,其附设于中间冷却器芯25的左部并由树脂制成。在中间冷却器进气箱26上连接有中间冷却器进气管28,中间冷却器进气管28对被增压器12压缩而成为高温的吸入空气进行引导。在中间冷却器导出箱27上连接有中间冷却器导出管29,中间冷却器导出管29将被中间冷却器芯25冷却的吸入空气向节气门体引导。
在发动机8的右侧的中间冷却器进气箱26的后方,附设有通过皮带30的旋转而驱动的辅助设备31。
如图3~图5所示,在下横梁3的车辆左右方向Y的两端分别配置有下支架32,下支架32支撑散热器14的下部和中间冷却器15的下部。
下支架32为平板形状并从下横梁3向车辆前方延伸,在前部具备中间冷却器安装孔33,并且在后部具备散热器安装孔34。
下支架32的后部由多个下支架安装工具35固定到下横梁3的上部。下支架安装工具35包括例如螺栓、螺母。
散热器14的下部的散热器下侧安装部16分别安装到散热器进气箱19和散热器导出箱20的下部,是销形,通过散热器下侧弹性构件(安装橡胶)36插入、支撑于下支架32的散热器安装孔34。
散热器下侧弹性构件36如图7所示,包括:管状部38,其插入到散热器安装孔34而形成安装部插通孔37;以及凸缘部39,其与该管状部38相连设置,直径比该管状部38的直径大,与下支架32的上面相接。
散热器14的上部的散热器上侧安装部17分别安装到散热器进气箱19和散热器导出箱20的上部,是销形,通过散热器上侧弹性构件(安装橡胶)40和散热器上支架41支撑于上横梁4。
散热器上侧弹性构件40如图8所示,包括:管状部43,其形成安装部插通孔42;下侧凸缘部44,其与该管状部43的下端相连设置,直径比该管状部43的直径大,与上横梁4的下面相接;以及上侧凸缘部45,其与管状部43的上端相连设置,直径比该管状部43的直径大,与上横梁4的上面相接。
散热器上支架41如图8所示,一端侧的安装孔46嵌装入散热器上侧弹性构件40的管状部43,并且另一端侧的安装部47利用多个上支架安装工具48与上横梁4的下部连接。
上支架安装工具48包括螺栓、螺母。
中间冷却器13的下部的中间冷却器下侧安装部49分别安装到中间冷却器进气箱26和中间冷却器导出箱27的下部,是销形,通过中间冷却器下侧弹性构件50插入到中间冷却器安装孔33而支撑于下支架32。
中间冷却器下侧弹性构件50如图9所示,包括:管状部52,其插入到中间冷却器安装孔33而形成安装部插通孔51;以及凸缘部53,其与该管状部52相连设置,直径比该管状部52的直径大,与下支架32的上面相接。
中间冷却器15的上部的中间冷却器上侧安装部54是支架,通过中间冷却器上侧弹性构件56被设于散热器14的固定凸台55支撑。
中间冷却器15的中间冷却器上侧安装部54向上方突出,分别安装到中间冷却器进气箱26和中间冷却器导出箱27的上部。
在中间冷却器上侧安装部54的上部,如图10所示,形成凸台安装用孔57。
固定凸台55分别在散热器14的散热器进气箱19和散热器导出箱20且在车辆上下方向的大致中间部位具备安装销58,上述安装销58向车辆前方突出而插入到中间冷却器15的中间冷却器上侧安装部54的凸台安装用孔57。
中间冷却器上侧弹性构件56如图10所示,包括:管状部60,其形成销插通孔59,且使中间冷却器上侧安装部54的凸台安装用孔57嵌装;一侧凸缘部61,其与该管状部60相连设置,直径比该管状部60的直径大,与固定凸台55相接;以及另一侧凸缘部62,其与管状部60相连设置,与中间冷却器上侧安装部54相接。
在这种结构中,将中间冷却器15的中间冷却器上侧安装部54的固定点设于散热器14,由此能精度良好地制作中间冷却器15的中间冷却器上侧安装部54的固定点,还能减小中间冷却器15的安装公差,能将中间冷却器15和周边部件的间隙缩小到最小限度,能使向车辆的安装空间小型化。
另外,中间冷却器15的载荷不会施加到散热器14,因此向散热器14的散热器下侧安装部16所使用的散热器下侧弹性构件36的负担消失,可不影响散热器14的抗振性地支撑中间冷却器15。
而且,中间冷却器15成为以下结构:其上部通过中间冷却器上侧弹性构件56支撑于散热器14,该散热器14本身的上下也通过弹性构件36、40、50支撑于车身1,另外,中间冷却器15的上部通过弹性构件40、56被双重地支撑,由此能提高抗振性。
另外,用下支架32支撑散热器14和中间冷却器15两者,由此与散热器用下支架和中间冷却器用下支架分别是分体的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减轻重量,另外,与是分体相比,易于在左右各配置一个,在配置上能实现自由度。
而且,因为是在散热器14的固定凸台55设置中间冷却器15的中间冷却器上侧安装部54的结构,因此无需复杂的结构,可实现散热器14小型化、轻量化。
另外,在该实施例的结构中,下支架32为平板形状且从下横梁3向车辆前方延伸,在前部具备中间冷却器安装孔33,并且在后部具备散热器安装孔34。
在这种结构中,在作为同一构件的下支架32设置中间冷却器安装孔33和散热器安装孔34,由此能减小中间冷却器安装孔33和散热器安装孔34之间的安装公差而精度良好地制作。由此能将散热器14和中间冷却器15的间隙缩小到最小限度,能实现向车辆的安装空间的小型化。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可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应用于各种发动机。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辆的车身
2   纵梁
3   下横梁
4   上横梁
6   下侧部延长部
7   上侧部延长部
8   发动机
9   变速器
10  动力单元
12  增压器
14  散热器
15  中间冷却器
16  散热器下侧安装部
17  散热器上侧安装部
32  下支架
33  下支架的中间冷却器安装孔
34  下支架的散热器安装孔
36  散热器下侧弹性构件
40  散热器上侧弹性构件
41  散热器上支架
49  中间冷却器下侧安装部
50  中间冷却器下侧弹性构件
54  中间冷却器上侧安装部
56  中间冷却器上侧弹性构件

Claims (2)

1.一种车辆的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
下横梁,其在车辆前部向车辆左右方向延伸;
上横梁,其在车辆前部向车辆左右方向延伸;
纵梁,其在车辆左右侧方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上述下横梁和上述上横梁的车辆左右方向的两端与上述纵梁连接;
散热器,其在车辆前部对来自发动机的高温发动机冷却水进行冷却;以及
中间冷却器,其对被增压器压缩的吸入空气进行冷却,
上述散热器的下部支撑于上述下横梁,并且上述散热器的上部支撑于上述上横梁,
上述中间冷却器配置在上述散热器的前方且与上述下横梁接近的位置,
支撑上述散热器的下部和上述中间冷却器的下部的下支架分别配置在上述下横梁的车辆左右方向的两端,
上述散热器的下部的散热器下侧安装部通过散热器下侧弹性构件支撑于上述下支架,并且上述散热器的上部的散热器上侧安装部通过散热器上侧弹性构件支撑于上述上横梁,
上述中间冷却器的下部的中间冷却器下侧安装部通过中间冷却器下侧弹性构件支撑于上述下支架,并且上述中间冷却器的上部的中间冷却器上侧安装部通过中间冷却器上侧弹性构件支撑于设于上述散热器的固定凸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下支架为平板形状并从上述下横梁向车辆前方延伸,在前部具备中间冷却器安装孔,并且在后部具备散热器安装孔。
CN 201320328147 2012-06-12 2013-06-07 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5832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2528A JP5970967B2 (ja) 2012-06-12 2012-06-12 熱交換器の支持構造
JP2012-132528 2012-06-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58325U true CN203358325U (zh) 2013-12-25

Family

ID=49806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32814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58325U (zh) 2012-06-12 2013-06-07 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970967B2 (zh)
CN (1) CN2033583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9275A (zh) * 2014-08-22 2014-11-05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总成
CN109572406A (zh) * 2017-09-29 2019-04-05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中冷器的装配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88161U (zh) * 1987-11-24 1989-06-09
JPH05262143A (ja) * 1992-03-18 1993-10-12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ルーム内への外気導入構造
JP2004322719A (ja) * 2003-04-22 2004-11-18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前部構造
JP2007131187A (ja) * 2005-11-11 2007-05-31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009096330A (ja) * 2007-10-17 2009-05-0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9275A (zh) * 2014-08-22 2014-11-05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总成
CN109572406A (zh) * 2017-09-29 2019-04-05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中冷器的装配结构
CN109572406B (zh) * 2017-09-29 2022-03-08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中冷器的装配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70967B2 (ja) 2016-08-17
JP2013256168A (ja) 2013-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43239U (zh) 内燃轨道车辆动力总成
CN103590934B (zh) 一种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的空滤器进气管路布置方法及布置结构
CN102431429B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的布置形式
CN103738157B (zh) 汽车散热器系统安装结构
CN203358325U (zh) 热交换器的支撑结构
CN106715201A (zh) 配备电子壳体支撑件且布置在前轮拱形元件前方的用于机动车辆的安排
CN201964028U (zh) 一种多用途支架
CN103738156B (zh) 适用于横流式散热器系统的安装支架组件
CN104916880A (zh) 电动汽车电池水冷装置
CN204687794U (zh) 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空调电动压缩机的安装总成
CN204472783U (zh) 商用车干燥罐和油水分离器模块
CN203584635U (zh) 一种空滤器进气管路布置结构
CN213108959U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及车辆
CN209274707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附件集成安装的副车架及其连接系统
CN203372327U (zh) 一种摩托车油箱
CN219790276U (zh) 汽车前车架布置结构及车辆
CN202911508U (zh) 空调压缩机固定支架连接结构
CN203651448U (zh) 汽车散热器系统的安装支架组件
CN201685695U (zh) 一种汽车冷却系统
CN204984582U (zh) 一种汽车冷却系装置及其膨胀水壶组件
CN204870525U (zh) 集成安装支架
CN206171161U (zh) 一种可调节的纯电动车专用电池主控箱支承结构
CN203271904U (zh) 一种刚性中冷管的支撑装置及中冷系统
CN204641322U (zh) 一种多用途的加热器支架
CN203697952U (zh) 客车燃油系统模块化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