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08959U -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08959U
CN213108959U CN202021666399.4U CN202021666399U CN213108959U CN 213108959 U CN213108959 U CN 213108959U CN 202021666399 U CN202021666399 U CN 202021666399U CN 213108959 U CN213108959 U CN 213108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eron
plug
arrangement structure
fixed
longitudinal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663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663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08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08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089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包括动力总成、电机控制器、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空滤器、左纵梁、右纵梁、与左纵梁和右纵梁后端固定连接的前壁板以及与左纵梁和右纵梁后部固定连接且位于前壁板下方的前悬架,动力总成通过左悬置、右悬置、后悬置分别与左纵梁、右纵梁和前悬架固定连接,电机控制器通过第一支架纵向固定于左纵梁上方,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固定于前壁板前侧且和电机控制器沿左右方向错开,空滤器固定于左纵梁上且位于电机控制器前方。其能够充分利用机舱空间,布局紧凑,便于管路和线束布置,提高机舱各个零部件的工作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布置结构领域,具体涉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油耗及排放法规日益加严,混合动力HEV汽车成为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汽车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国内外车企依据自身技术优势及资源条件选择合适的构型,并相继推出了不同构型的PHEV产品。
P2构型由于能快速兼容传统变速器,具备较好的产业化基础,且具有动力性好、电机高转速需求降低等优点,已成为混合动力汽车主流构型之一。但目前仍未掌握P2构型的紧凑性机电耦合集成,导致前驱车型布置难度加大,严重制约P2构型的推广应用。
综上,现有PHEV混动汽车特别是轿车,普遍具有前舱布置空间局促、热害风险高,管线布置困难等风险问题。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更加紧凑、简洁机舱布置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及车辆,其能够充分利用机舱空间,布局紧凑,便于管路和线束布置,提高机舱各个零部件的工作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包括动力总成、电机控制器、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空滤器、左纵梁、右纵梁、与左纵梁和右纵梁后端固定连接的前壁板以及与左纵梁和右纵梁后部固定连接且位于前壁板下方的前悬架,所述动力总成通过左悬置、右悬置、后悬置分别与左纵梁、右纵梁和前悬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通过第一支架纵向固定于左纵梁上方,所述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固定于前壁板前侧,且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和电机控制器沿左右方向错开,所述空滤器固定于左纵梁上且位于电机控制器前方。
进一步,所述左纵梁左侧前部固定有电子辅助水泵,左纵梁左侧后部布置有固定于车身上的保险盒。
进一步,所述右纵梁外侧前部固定有洗涤液壶,右纵梁外侧后部固定有冷却液壶。
进一步,所述冷却液壶包括壶体以及将壶体分隔为两个腔室的隔板,所述两个腔室中的一个设有高温冷却液,另一个设有低温冷却液。
进一步,所述左纵梁后端内侧固定有ESC控制系统,所述ESC控制系统纵向布置且朝向动力总成一侧。
进一步,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前端与前端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框架前侧面固定有冷却模块。
进一步,所述冷却模块包括由后向前依次连接的高温散热器、冷却风扇、中冷散热器、冷凝器和低温散热器。
进一步,所述电机控制器顶面通过第二支架与ECU模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水平支架,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下端与左纵梁固定连接,前支架和后支架顶面与水平支架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电机控制器的安装面。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动力总成通过左悬置、右悬置和后悬置固定于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结构简单,连接稳固,工作稳定性好,并且根据不同的动力总成宽度,能够将动力总成整体左移或右移,以保证动力总成与左纵梁或右纵梁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通用性和拓展性较好。
2、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控制器通过第一支架纵向固定于左纵梁上方,所述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固定于前壁板前侧,且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和电机控制器沿左右方向错开,优化碰撞吸能空间,同时节约前后方向的布置空间,为空滤器预留足够的布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舱布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动力总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控制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ECU模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冷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冷却模块的布置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ESC控制系统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1—左纵梁,2—右纵梁,3—前壁板,4—前悬架,5—动力总成,6—变速器,7—电机控制器,8—制动能量回收系统,9—空滤器,91—空滤器出气管,10—电子辅助水泵,11—保险盒,12—ECU模块,13—洗涤液壶,14—冷却液壶,15—前端框架,16—冷却模块,161—高温散热器,162—冷却风扇,163—中冷散热器,164—冷凝器,17—左悬置,18—右悬置,19—后悬置,20—转向器,21—稳定杆,22—第一支架,221—前支架,222—后支架,223—水平支架,23—第二支架,24—ESC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案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清楚地描述。显而易见的,本文所描述的实施说明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本实用新型中的描述和示出的零部件通常存在不同的配置来进行布置和设计。故以下对附图中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而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案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位置或方位关系式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或方位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知指示或暗示所述零件必须具备特定的方向,按照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相关说明,说明中的方位词均以驾驶员位置为基准,驾驶员前方为前,即前机舱部分,驾驶员后方为后,及后排座椅、行李箱等部分;左右方向上以驾驶员左右侧为准。
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与左纵梁1和右纵梁2后端焊接固定的前壁板3、与左纵梁1和右纵梁2后部固定连接且位于前壁板3下方的前悬架4、动力总成5、电机控制器7、制动能量回收系统8和空滤器9。所述动力总成5为P2构型,通过结构优化将动力总成宽度控制至883mm,满足了多个车型的左纵梁1和右纵梁2的间距要求,降低了各车型布置空间不足的风险,增加了P2构型动力总成在不同车型上的移植成功率。动力总成5的变速器6分别通过左悬置17和后悬置19与左纵梁1、前悬架4固定连接,动力总成5的发动机通过右悬置18与右纵梁固定连接。即动力总成通过左悬置17、右悬置18和后悬置19固定于左纵梁1和右纵梁2之间,结构简单,连接稳固,工作稳定性好,并且根据不同的动力总成5宽度,能够将动力总成5整体左移或右移,以保证动力总成5与左纵梁1或右纵梁2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通用性和拓展性较好。
为了降低开发成本,所述前壁板3型面与常规燃油车相同,所述前悬架4上布置有转向器20和稳定杆21,所述转向器20和稳定杆21与常规燃油车上的转向器和稳定杆结构相同。
所述电机控制器7通过第一支架22纵向固定于左纵梁1上方,所述制动能量回收系统8固定于前壁板3前侧,且制动能量回收系统8和电机控制器7沿左右方向错开,这是由于制动能量回收系统8的控制电机尺寸偏大,与电机控制器7并行布置容易产生干涉,通过错开布置,调整制动能量回收系统8的控制电机角度,优化插接件位置,解决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8和电机控制器7之间的干涉问题。所述空滤器9固定于左纵梁1上且位于电机控制器7前方。电机控制器7和制动能量回收系统8沿左右方向错开布置,优化了碰撞吸能空间,同时节约了前后方向的布置空间,为空滤器9预留足够的布置空间。
所述第一支架22包括前支架221、后支架222和水平支架223,所述前支架221和后支架222下端与左纵梁1焊接固定,前支架221和后支架222顶面与水平支架223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支架223上设有用于固定电机控制器7的安装面。
为了减少车身安装点修改,所述电机控制器7顶面通过第二支架23与ECU模块12固定连接。同时,优化维修性并最大限度利用布置空间,对第二支架23进行减重设计,提升了整车的轻量化水平。
所述左纵梁1左侧前部固定有电子辅助水泵10,左纵梁1左侧后部布置有固定于车身上的保险盒11。所述右纵梁2外侧前部固定有洗涤液壶13,用于前挡风玻璃清洗。右纵梁2外侧后部固定有冷却液壶14,为动力总成提供冷却液。所述冷却液壶14包括壶体以及将壶体分隔为两个腔室的隔板,所述两个腔室中的一个设有高温冷却液,另一个设有低温冷却液,即冷却液壶14采用集成方式布置,实现了机舱布置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参见图5和图6,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前端与前端框架15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框架15前侧面固定有冷却模块16。所述冷却模块16包括由后向前依次连接的高温散热器161、冷却风扇162、中冷散热器163、冷凝器164和低温散热器,冷却模块16采用多层布局,节省了前端布置空间,充分利用格栅进气空间。并去冷却模块16为通用化设计,当应用于常规车型时,移除低温散热器即可。冷却模块16各个部件装配为一个整体后,再通过冷却模块16左、右两端的安装结构与塑料前端框架15固定连接,保证了冷却模块16的安装精度。在保证布置空间的前提下,为了降低开发成本,前端框架15采用与常规燃油车结构相同的前端模块。
参见图7,所述左纵梁1后端内侧固定有ESC控制系统24,所述ESC控制系统24纵向布置且朝向动力总成一侧。这种布置方式保证了ESC控制系统24的管路布置合理性以及维修性。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2)、与左纵梁(1)和右纵梁(2)后端固定连接的前壁板(3)以及与左纵梁(1)和右纵梁(2)后部固定连接且位于前壁板(3)下方的前悬架(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总成(5)、电机控制器(7)、制动能量回收系统(8)和空滤器(9),所述动力总成(5)通过左悬置(17)、右悬置(18)、后悬置(19)分别与左纵梁(1)、右纵梁(2)和前悬架(4)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7)通过第一支架(22)纵向固定于左纵梁(1)上方,所述制动能量回收系统(8)固定于前壁板(3)前侧,且制动能量回收系统(8)和电机控制器(7)沿左右方向错开,所述空滤器(9)固定于左纵梁(1)上且位于电机控制器(7)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左侧前部固定有电子辅助水泵(10),左纵梁(1)左侧后部布置有固定于车身上的保险盒(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纵梁(2)外侧前部固定有洗涤液壶(13),右纵梁(2)外侧后部固定有冷却液壶(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壶(14)包括壶体以及将壶体分隔为两个腔室的隔板,所述两个腔室中的一个设有高温冷却液,另一个设有低温冷却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后端内侧固定有ESC控制系统(24),所述ESC控制系统(24)纵向布置且朝向动力总成(5)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前端与前端框架(15)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框架(15)前侧面固定有冷却模块(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16)包括由后向前依次连接的高温散热器(161)、冷却风扇(162)、中冷散热器(163)、冷凝器(164)和低温散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7)顶面通过第二支架(23)与ECU模块(1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2)包括前支架(221)、后支架(222)和水平支架(223),所述前支架(221)和后支架(222)下端与左纵梁(1)固定连接,前支架(221)和后支架(222)顶面与水平支架前支架(221)和后支架(223)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支架(223)上设有用于固定电机控制器(7)的安装面。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
CN202021666399.4U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31089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66399.4U CN213108959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66399.4U CN213108959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08959U true CN213108959U (zh) 2021-05-04

Family

ID=75685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66399.4U Active CN213108959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089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7568A (zh) * 2022-05-23 2022-09-09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机舱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7568A (zh) * 2022-05-23 2022-09-09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机舱结构
CN115027568B (zh) * 2022-05-23 2023-12-15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机舱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9758B2 (en) Optimized arrangement of front compartment of a hybrid vehicle
CN205344493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前舱模块化集成布置结构
CN213108959U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机舱布置结构及车辆
CN102431429B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的布置形式
KR20090023760A (ko) 연료전지 차량의 샤시 프레임
CN204726511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
CN113787920A (zh) 一种氢燃料牵引车的底盘布置结构及氢燃料牵引车
CN107458469B (zh) 电动汽车的前舱
CN203995626U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客车
CN203651449U (zh) 横流式汽车散热器系统安装结构
CN212242886U (zh) 一种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与周边构件的连接结构
CN104786813A (zh)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前舱
CN201961388U (zh) 一种轿车的前舱骨架
CN111746644A (zh) 一种轻量化车架连接铸造支架
CN218228632U (zh) 车辆驱动装置及车辆
CN213167687U (zh) 一种集成化的纯电动汽车动力总成集成装置
CN219601409U (zh) 一种机舱前端模块总成、机舱及汽车
CN216943289U (zh) 机舱结构及汽车
CN219055967U (zh) 一种轻卡用混动系统集成装置
CN209381770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高压机舱结构
CN217730576U (zh) 车辆前机舱布置结构及具有该车辆前机舱布置结构的车辆
CN217705968U (zh) 前机舱结构
CN104786825A (zh)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前舱
CN216942662U (zh) 车辆底盘及车辆
CN216889975U (zh) 叉车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