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20501U - 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020501U CN203020501U CN 201320002040 CN201320002040U CN203020501U CN 203020501 U CN203020501 U CN 203020501U CN 201320002040 CN201320002040 CN 201320002040 CN 201320002040 U CN201320002040 U CN 201320002040U CN 203020501 U CN203020501 U CN 2030205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ing wheel
- flywheel
- chain
- transmission
- bicy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两端连接自行车的两个后轮;两个飞轮,传动连接于所述两个后轮内侧的传动轴上;两根链条,分别传动连接至所述两个飞轮上;两个脚踏板,分别连接于所述两根链条上;两个传动轮,包括上传动轮和下传动轮,所述两个飞轮上侧的链条的自由端连接在一起并且绕过所述上传动轮;所述两个飞轮下侧的链条的自由端连接在一起并且绕过所述下传动轮,本实用新型中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可以提高传动效率,减少对传动轴的压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010613216.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两个后轮、传动连接两个后轮的轴和至少一个前轮,所述轴上左右分别安装有一个飞轮,即左飞轮和右飞轮,所述左飞轮和右飞轮上分别传动连接有与之匹配的左传动带和右转动带,所述左右传动带的的上端通过一条上缆绳连接,并分别安装有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所述左右传动带的的下端通过一条下缆绳连接,所述上缆绳和下缆绳分别绕过可自由转动的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上滑轮和下滑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双飞轮直线蹬踏动力系统,人体可以采用较舒适的坐姿,并且更加省力,不易疲劳,但是由于所述左右传动带的上端和下端是通过缆绳连接,进而与滑轮传动连接,缆绳与滑轮之间容易产生相对滑动,传动效率较低,且对轴的压力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效率高、压轴力小的自行车传动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包括:
传动轴,两端连接自行车的两个后轮;
两个飞轮,传动连接于所述两个后轮内侧的传动轴上;
两根链条,分别传动连接至所述两个飞轮上;
两个脚踏板,分别连接于所述两根链条上;
两个传动轮,包括上传动轮和下传动轮,所述两个飞轮上侧的链条的自由端连接在一起并且绕过所述上传动轮;所述两个飞轮下侧的链条的自由端连接在一起并且绕过所述下传动轮。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包括通过变速器或差速器连接在一起的两根传动轴,所述两个飞轮分别连接于所述变速器或差速器上。
优选的,所述两个脚踏板连接于所述两个飞轮上侧的链条上。
优选的,所述上传动轮和/或下传动轮的转动平面与所述两个飞轮的转动平面平行。
优选的,所述上传动轮和/或下传动轮的转动平面与所述两个飞轮的转动平面相交。
优选的,所述上传动轮和/或下传动轮为链轮。
优选的,所述上传动轮和/或下传动轮为滑轮。
优选的,所述滑轮通过缆绳传动;所述缆绳连接所述两个飞轮上侧的链条和/或连接所述两个飞轮下侧的链条。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飞轮直线蹬踏动力系统,人体可以采用较舒适的坐姿,并且更加省力,不易疲劳;另外上下传动轮为链轮,提高了传动效率,减少对传动轴的压力;上下传动轮为滑轮可以增加上下传动轮的安装方式,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实施例5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传动轴 11.左传动轴 12.右传动轴 13.变速器 21.左后轮 22.右后轮 31.左飞轮 32.右飞轮 41.左链条 42.右链条 51.左脚踏板 52.右脚踏板 61.上传动轮 62.下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如其中的图例所示,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包括:
一传动轴1,两端分别连接自行车的左后轮21和右后轮22;
两个飞轮,包括一左飞轮31和一右飞轮32,分别传动连接于所述左后轮21和右后轮22之间的传动轴1上;
两根链条,包括一左链条41和一右链条42,分别传动连接至左飞轮31和右飞轮32上;
两个脚踏板,包括一左脚踏板51和一右脚踏板52,分别连接于所述左链条41和右链条42上;
两个传动轮,包括一上传动轮61和一下传动轮62,位于左右飞轮31,32上侧的左,右链条41,42的自由端连接在一起并且绕过上传动轮61;位于左右飞轮31,32下侧的左右链条41,42的自由端连接在一起并且绕过下传动轮62;
上传动轮61和下传动轮62均为链轮。
上传动轮61设于左飞轮31和右飞轮32前方的中间位置,下传动轮62设于上传动轮61的下方,上下传动轮61,62的转动平面与左右飞轮31,32的转动平面平行。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左右链条41,42分别包络左右飞轮31,32,位于左右飞轮31,32上侧的左右链条41,42的端部连接在一起并且绕过上传动轮61;位于左右飞轮31,32下侧的左右链条41,42的端部连接在一起并且绕过下传动轮62;当向前蹬踏左脚踏板51时,左传动链41带动左飞轮31转动,左飞轮31带动传动轴1即左右后轮21,22转动,自行车前行,此时在左右链条41,42的牵引下,右脚踏板52后退,右链条42带动右飞轮32反转,因为飞轮的单向传动结构,其反向为空转,不与传动轴1产生能量传递,反之亦然。采用链条传动,可以极大提高传动效率、减少对传动轴1的压力,避免打滑现象的出现。
实施例2
参见图2,如其中的图例所示,其余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传动轴1包括左传动轴11和右传动轴12,左右传动轴11,12通过减速器13连接在一起,左右飞轮31,32分别连接于减速器13上。
实施例3
其余与所述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左右传动轴11,13通过差速器连接在一起,左右飞轮31,32分别连接于差速器上。
实施例4
参见图3,如其中的图例所示,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包括:
一传动轴1,两端分别连接自行车的左后轮21和右后轮22;
两个飞轮,包括一左飞轮31和一右飞轮32,传动连接于左右后轮21,22之间的传动轴1上;
两根链条,包括一左链条41和一右链条42,分别传动连接至左飞轮31和右飞轮32上;
两个脚踏板,包括左脚踏板51和右脚踏板52,分别连接至位于左右飞轮31,32上侧的左右链条41,42上;
两个传动轮,包括一上传动轮61和一下传动轮62,位于左右飞轮31,32上侧的左右链条41,42的自由端连接在一起并且绕过上传动轮61;位于左右飞轮31,32下侧的左右链条41,42的自由端连接在一起并且绕过下传动轮62;
上传动轮61和下传动轮62均为链轮。
上传动轮61设于左飞轮31和右飞轮32前方的中间位置,下传动轮62设于上传动轮61的下方,上下传动轮61,62的转动平面与左右飞轮31,32的转动平面相交。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左右链条41,42分别包络左右飞轮31,32,位于左右飞轮31,32上侧的左右链条41,42的端部连接在一起并且绕过上传动轮61;位于左右飞轮31,32下侧的左右链条41,42的端部连接在一起并且绕过下传动轮62;当向前蹬踏左脚踏板51时,左传动链41带动左飞轮31转动,左飞轮31带动传动轴1即左右后轮21,22转动,自行车前行,此时在左右链条41,42的牵引下,右脚踏板52后退,右链条42带动右飞轮32反转,因为飞轮的单向传动结构,其反向为空转,不与传动轴1产生能量传递,反之亦然。采用链条传动,可以极大提高传动效率、减少对传动轴1的压力,避免打滑现象的出现,同时上下传动轮61,62倾斜设置于左右飞轮31,32前方的中间的位置,保证了链条传动时左右链条41,42只发生微小的扭转,而不会造成链条41,42的走向发生改变,更有利于提高传动的效率。
实施例5
参见图4,如其中的图例所示,其余与所述实施例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下传动轮61,62为滑轮;且上下传动轮61,62的转动平面垂直于左右飞轮31,32的转动平面;左右链条41,42的上端通过缆绳连接在一起并且绕过上传动轮61;左右链条41,42的下端通过缆绳连接在一起并且绕过下传动轮62。
实施例6
其余与所述实施例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传动轮61为链轮,下传动轮62为滑轮;左右链条41,42的下端通过缆绳连接在一起并且绕过下传动轮62。
实施例7
其余与所述实施例4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下传动轮62为链轮,上传动轮61为滑轮;左右链条41,42的上端通过缆绳连接在一起并且绕过上传动轮61。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飞轮直线蹬踏动力系统,人体可以采用较舒适的坐姿,并且更加省力,不易疲劳;另外上下传动轮为链轮,提高了传动效率,减少对传动轴的压力;上下传动轮为滑轮可以增加上下传动轮的安装方式,简单易行。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动轴,两端连接自行车的两个后轮;
两个飞轮,传动连接于所述两个后轮内侧的传动轴上;
两根链条,分别传动连接至所述两个飞轮上;
两个脚踏板,分别连接于所述两根链条上;
两个传动轮,包括上传动轮和下传动轮,所述两个飞轮上侧的链条的自由端连接在一起并且绕过所述上传动轮;所述两个飞轮下侧的链条的自由端连接在一起并且绕过所述下传动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包括通过变速器或差速器连接在一起的两根传动轴,所述两个飞轮分别连接于所述变速器或差速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脚踏板连接于所述两个飞轮上侧的链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动轮和/或下传动轮的转动平面与所述两个飞轮的转动平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动轮和/或下传动轮的转动平面与所述两个飞轮的转动平面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动轮和/或下传动轮为链轮。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动轮和/或下传动轮为滑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通过缆绳传动;所述缆绳连接所述两个飞轮上侧的链条两根链条和/或连接所述两个飞轮下侧的链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02040 CN203020501U (zh) | 2013-01-05 | 2013-01-05 | 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02040 CN203020501U (zh) | 2013-01-05 | 2013-01-05 | 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020501U true CN203020501U (zh) | 2013-06-26 |
Family
ID=48644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00204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20501U (zh) | 2013-01-05 | 2013-01-05 | 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02050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72729A (zh) * | 2017-11-15 | 2018-02-09 | 张家港川梭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驱动双后轮的直线踩踏装置 |
CN109562810A (zh) * | 2016-06-24 | 2019-04-02 | 易哉2有限公司 | 脚蹬踏板车的传动机构 |
-
2013
- 2013-01-05 CN CN 201320002040 patent/CN20302050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62810A (zh) * | 2016-06-24 | 2019-04-02 | 易哉2有限公司 | 脚蹬踏板车的传动机构 |
CN109562810B (zh) * | 2016-06-24 | 2021-03-05 | 世界贸易服务国际有限公司 | 脚蹬踏板车的传动机构 |
CN107672729A (zh) * | 2017-11-15 | 2018-02-09 | 张家港川梭车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驱动双后轮的直线踩踏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20501U (zh) | 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 | |
US20100059963A1 (en) | Dual-drive bicycle | |
CN103770884A (zh) | 一种自行车的传动机构 | |
CN201721583U (zh) | 自行车 | |
CN203020505U (zh) | 一种自行车的传动机构及自行车 | |
CN2646021Y (zh) | 前后轮双驱动电动自行车 | |
CN202703835U (zh) | 一种双人骑自行车 | |
CN201457663U (zh) | 踏板自行车 | |
CN202911898U (zh) | 一种自行车的往复运动式传动装置 | |
CN201999160U (zh) | 一种自行车 | |
CN202089163U (zh) | 双人脚踏自行车 | |
CN204150198U (zh) | 一种健身踏板车 | |
CN201211910Y (zh) | 双轮曲轴并行脚踏车 | |
CN203005675U (zh) | 双飞轮自行车 | |
CN204432899U (zh) | 竖直踏板轨迹自导向滑轮加速小轮自行车 | |
CN201405996Y (zh) | 一种手摇儿童三轮车 | |
CN205872289U (zh) | 一种曲轴式直接驱动倒三轮车 | |
CN201376645Y (zh) | 一种无需链条驱动的双驱动自行车 | |
CN201816698U (zh) | 无链条直线三轮折叠自行车 | |
CN201472600U (zh) | 省力自行车 | |
CN2815862Y (zh) | 一种三轮车双轮传动机构 | |
CN202243934U (zh) | 铰接式前驱动全齿轮传动自行车 | |
CN201520387U (zh) | 一种新型自行车 | |
CN206871244U (zh) | 一种轮转式动力车 | |
CN204818473U (zh) | 一种自行车生产制造焊接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26 Termination date: 2014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