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31309U - 微处理器燃油激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处理器燃油激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31309U
CN202531309U CN2011204342531U CN201120434253U CN202531309U CN 202531309 U CN202531309 U CN 202531309U CN 2011204342531 U CN2011204342531 U CN 2011204342531U CN 201120434253 U CN201120434253 U CN 201120434253U CN 202531309 U CN202531309 U CN 202531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rocessor
module
fuel oil
fuel
electronic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342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辉
陈鹏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4342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31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31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313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料或燃料-空气混合气通过催化、电法、磁法、辐射,声波或其他类似的方法进行处理用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处理器燃油激活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的微处理器电子电路,通过壳体上的电源端子与微处理器电子电路相接驳的正极电源线和负极电源线,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还有两个电磁端子和可缠绕在油管上并通过该电磁端子与微处理器电子电路相接驳的电磁波发生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安装简便,不破坏原车结构,节省燃油约10%,增加动力约20%,减少排放约30%,可广泛应用与以燃油为动力的内燃机、燃油锅炉及以燃油为动力的各种设备。

Description

微处理器燃油激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料或燃料-空气混合气通过催化、电法、磁法、辐射,声波或其他类似的方法进行处理用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处理器燃油激活装置。
背景技术
燃油的不充分燃烧造成了机动车尾气中有因燃烧不充分而产生的废气,而油品的提炼加工因工艺所限,其中所含杂质比理论上要多。况且油品在运动或外环境静电场对它的影响,令油分子互相粘连形成分子团,在燃烧时使得氧气分子不能与之完全结合,造成燃烧不充分。带来的结果是机动车废气排放超标、耗能增加,并且加快发动机的损耗。目前,提高燃烧效率、价低油耗、减少排放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大决策,清除和防止机车积碳的技术也是当前乃至今后的一项重要课题。迄今为止,市场现有的此类产品大致有:
一、烟度烟雾消减装置:
在排气管末端装上物理过滤器以使废气在排出进得到过滤,该装置治标不治本,存在如下缺陷:①降低发动机功率20-30%;②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堵塞;③发动机产生背压,以至损坏发动机。
二、在燃料中加入添加剂:在燃料中加入一定比例化学物质,能使燃烧、油耗、排放有所改善,但同时带有影响极大的负面效果:①在使用过程中排放出对人类生态环境更为有害如芳烃等的污染物;②燃烧过程中产生胶质,加大了积碳产生的因素,对发动机造成不良影响。
三、物理永磁装置:该类产品能发出微量电磁波,使燃料提高燃烧值,但:①使用过程中产生退磁,很快失效;②.对发动机产生物理磁化,而发动机本身对其也会产生磁扰,工作极不稳定;③只能产生单一或甚窄的频率,且功率甚低,效果不明显。
为克服上述技术方案的缺陷,人们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公开号为1991156,公开日为2007-07-0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燃油激活器,使用电子元件构成的电磁波叠加作功的构想,其包括壳体、装于壳体内的电路总成、金属或非金属的直形或异形过油管,由电路总成终端即电磁波功能输出器接收电路总成各种频率能量的电磁波,而后输出作功于流经过油管内的燃油,从而使油分子团被分解成单键油分子排列,进入燃烧室后与氧分子充分结合燃烧,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油耗和有害气体排放,积碳被逐步清除并防止生成新的积碳,发动机工作效率得以保持,寿命延长。达到节能、环保、高效的要求。但是该技术方案需要将发动机进油管断开,然后将所述的过油管串接在发动机进油管上,不仅需要将原车的发动机进油管结构进行破坏,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而且不可避免地要对接头进行密封处理,在进油管内油压的作用下,很有可能造成泄露,构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开发出一种可大幅提高燃烧效率,同时使燃烧中产生的烧结物松散、至剥离,且不再产生的装置。本实用新型适用对象为内燃发动机或以燃油为动力的各种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采用微处理器电子电路产生可控电磁波,可控电磁波作用于燃料通道上,令燃料中悬浮粒子增加、运动加强,致使燃料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加剧撞击燃料分子团,使分子团分散为单个燃料分子,,令其在燃烧时与氧分子增加接触从而达到充分燃烧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微处理器燃油激活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的微处理器电子电路,通过壳体1上的电源端子2与微处理器电子电路相接驳的正极电源线21和负极电源线22,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还有两个电磁端子3和可缠绕在油管5上并通过该电磁端子3与微处理器电子电路相接驳的电磁波发生器4。
进一步地,所述的微处理器电子电路包括升压模块、变频模块、微处理器模块、功率放大模块、信号发生模块、震荡模块,其中升压模块接车用直流电源,把电压升至高压,使变频器有足够的工作环境;变频模块接受高压电信号后,将其转为电磁波信号,送往调频模块;微处理器模块把电磁波信号加以修整、控制,并根据燃料特性控制其频带,送往功率放大;功率放大模块将前端之微弱可控电磁波信号放大为可用功率;振荡模块将可控电磁波信号送至电磁波发生器4,作用于燃料分子。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4由两根带有绝缘胶皮的金属丝构成,两根金属丝的缠绕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产生宽频带且可控电磁波;燃料品质好坏不影响功效,也不损及自身;效能稳定,不受气候、时间等外外界因素影响;除对燃料的处理外,还对发动机有维护和保养的作用;生产过程无污染;效果明显,降低能耗、降低废气、增加动力、清除积碳。最主要的是安装简便,不破坏原车结构,节省燃油约10%,增加动力约20%,减少排放约30%,可广泛应用与以燃油为动力的内燃机、燃油锅炉及以燃油为动力的各种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处理器电子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给出具体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注塑形成大致呈立方体外形的壳体1不限于此外观形状,可根据汽车内部空间的大小和形状设计成任何形状,例如圆柱形。
壳体1内固封由升压模块、变频模块、微处理器模块、功率放大模块、信号发生模块、震荡模块组成的微处理器电子电路。升压模块接车用12V电源,把电压升至高压,使变频器有足够的工作环境;变频模块接受高压电信号后,将其转为电磁波信号,送往调频模块;微处理器处理模块把电磁波信号加以修整、控制,并根据燃料特性控制其频带,送往功率放大;功率放大模块将前端之微弱可控电磁波信号放大为可用功率;振荡模块叠加频率,使可控电磁波信号送至发生器,作用于燃料分子。
壳体1上设置电源端子2和电磁端子3,这三个端子与壳体1内固封的微处理器电子电路相连接;电源端子2用于接驳正极电源线21和负极电源线22,正极电源线21与可由车钥匙控制的正极工作线路相连接;负极电源线22与汽车搭铁相连接也可接电瓶负极。
电磁端子3接驳电磁波发生器4,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4由两根带有绝缘胶皮的金属丝构成,并将此两根金属丝按相反的方向缠绕在发动机靠近化油器或电喷室或高压油泵的非金属材质的进油管的表面上。
汽车发动后,本实用新型即开始工作,电磁波发生器4发出的可控宽频电磁波将燃料分子激活,激活后的燃料分子燃烧时与氧分子增加接触从而大幅提高燃烧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具体实例:
1、鲁F-35735,车型:丰田凯美瑞,排气量2.4L。安装前:长途9L/100km;安装后:长途7.8L/100km。
2、鲁F-UW877,车型:三菱欧蓝德,排气量2.4L。安装前:长途11.2L/100km;安装后:长途10L/100km。
3、鲁F-7V877,车型:尼桑骐达,排气量1.6L。安装前:长途7L/100km;安装后:长途6L/100km。
4、鲁Y-2V680,车型:丰田汉兰达,排气量3.5L。安装前:长途11L/100km;安装后:长途9.5L/100km。
5、鲁B-300AT,车型:丰田RAV4,排气量2.4L。安装前:10L/100km;安装后:长途8.5L/100km。
6、鲁F-Z3815,车型:丰田霸道,排气量4.0L。安装前:长途17L/100km;安装后:长途14.5L/100km。
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虽仅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专利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3)

1.微处理器燃油激活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的微处理器电子电路,通过壳体(1)上的电源端子(2)与微处理器电子电路相接驳的正极电源线(21)和负极电源线(22),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还有两个电磁端子(3)和可缠绕在油管(5)上并通过该电磁端子(3)与微处理器电子电路相接驳的电磁波发生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处理器燃油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电子电路包括升压模块、变频模块、微处理器模块、功率放大模块、信号发生模块、震荡模块,其中升压模块接车用直流电源,把电压升至高压,使变频器有足够的工作环境;变频模块接受高压电信号后,将其转为电磁波信号,送往调频模块;微处理器模块把电磁波信号加以修整、控制,并根据燃料特性控制其频带,送往功率放大;功率放大模块将前端之微弱可控电磁波信号放大为可用功率;振荡模块将可控电磁波信号送至电磁波发生器(4),作用于燃料分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处理器燃油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波发生器(4)由两根带有绝缘胶皮的金属丝构成,两根金属丝的缠绕方向相反。
CN2011204342531U 2011-11-07 2011-11-07 微处理器燃油激活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31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342531U CN202531309U (zh) 2011-11-07 2011-11-07 微处理器燃油激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342531U CN202531309U (zh) 2011-11-07 2011-11-07 微处理器燃油激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31309U true CN202531309U (zh) 2012-11-14

Family

ID=47132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3425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31309U (zh) 2011-11-07 2011-11-07 微处理器燃油激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31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91064U (zh) 高效节能减排节油器
CN106321297A (zh) 富氧负离子节能滤清器
CN202531309U (zh) 微处理器燃油激活装置
CN101798973B (zh) 机动车用燃油催化器
CN102383977A (zh) 微处理器燃油激活装置
CN101105162A (zh) 液态燃料处理器
CN203081617U (zh) 发动机节能净化助力装置
CN204704032U (zh) 发动机节能净化助力装置
CN202031732U (zh) 管型臭氧节油减排器
CN201090325Y (zh) 机动车臭氧节油和臭氧尾气净化装置配套专用升压控制器
CN204783347U (zh) 一种高效环保节能器
CN201334974Y (zh) 内燃机电子燃油节能处理器
WO2018120485A1 (zh) 一种用于汽油机的节能减排装置
JP2000161153A (ja) エンジン吸入空気に高電圧イオン電子を負荷した内燃機関
CN201925053U (zh) 汽车发动机助燃器
CN2348128Y (zh) 节油增力净化器
CN214944621U (zh) 一种单筒臭氧等离子助燃强力节油净化器装置
CN207131506U (zh) 发动机排污加力装置
CN113775408B (zh) 内燃机降废及节能设备
CN206513468U (zh) 一种用于汽油机的节能减排装置
CN201486730U (zh) 一种汽油发动机机动车点火装置
CN2344567Y (zh) 汽车净化节油器
CN201025172Y (zh) 车用负离子氢气发生器
CN206352522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涡轮增压发电一体机
CN2799878Y (zh) 内燃机节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14

Termination date: 201511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