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81849U - 自动络纱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络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81849U
CN202481849U CN2012200453474U CN201220045347U CN202481849U CN 202481849 U CN202481849 U CN 202481849U CN 2012200453474 U CN2012200453474 U CN 2012200453474U CN 201220045347 U CN201220045347 U CN 201220045347U CN 202481849 U CN202481849 U CN 202481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yarn feeding
bobbin
feeding bobbin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453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元谦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81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8184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8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 B65H67/081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acting after interruption of the winding process, e.g. yarn breakage, yarn cut or package replacement
    • B65H67/083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acting after interruption of the winding process, e.g. yarn breakage, yarn cut or package replacement handling the yarn-end of the new supply pack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络纱机(100),具备通过自动运转从喂纱筒管(B1)卷绕纱线(Y)形成卷装(P)的多个卷绕装置(10)、和控制多个卷绕装置(10)的动作的机体控制主体(5);卷绕装置(10)具备切换自动运转带来的卷绕作业的执行或停止的自动运转开关(12);机体控制主体(5)具备不管多个卷绕装置(10)的自动运转开关(12)的切换状态如何,都向使喂纱筒管(B1)的准备作业变成能够执行的状态的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转变的控制器(50)。

Description

自动络纱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络纱机的技术。
背景技术
自动络纱机作为除去被卷绕到喂纱筒管上的纱线的纱疵并重新卷绕到卷装上的装置而被众所周知。自动络纱机由多个卷绕装置构成。自动络纱机在开始运转之际,将喂纱筒管提供给各卷绕装置的喂纱筒管准备作业是必要的。例如,在纡库式自动络纱机中,作为喂纱筒管准备作业,将喂纱筒管放置到各卷绕装置的纡库中、使喂纱筒管的纱端吸引到纡库中央的吸引口的准备作业是必要的。并且,在筒管自动供给式自动络纱机中,将喂纱筒管的纱端引线、并且将纱端插入喂纱筒管的芯管中,将喂纱筒管提供给各卷绕装置的喂纱筒管准备作业成为必要。
纡库式自动络纱机在进行喂纱筒管准备作业的时候,有启动用来给纡库中央的吸引口提供负压的负压产生装置的必要。筒管自动供给式自动络纱机有启动用来给引线装置提供负压的负压产生装置及用来给各卷绕装置提供喂纱筒管的装置的必要。
但是,纡库式自动络纱机和筒管自动供给式自动络纱机都备有设置在机体控制主体上、使自动络纱机的各装置启动或者停止的启动/停止开关,以及分别设置在各卷绕装置的每个中、使各卷绕装置的卷绕作业执行或停止的自动运转开关。在进行喂纱筒管准备作业时,为了启动纱端吸引口等,有将机体控制主体的启动开关变成ON的必要。但是,当将机体控制主体的启动开关变成了ON时,如果卷绕装置的自动运转开关为ON的话,则虽然没有提供喂纱筒管,但卷绕装置驱动、进行自动运转,因此存在筒管保持装置反复进行接受筒管的动作这样的问题。这样的动作带来徒劳的电力消耗和筒管保持装置的驱动机构的寿命下降。
因此,自动络纱机中在进行喂纱筒管准备作业时,希望各卷绕装置的自动运转停止,作业者在将机体控制主体的启动开关变成ON之前将各卷绕装置的自动运转开关变成OFF的作业是必要的。并且,在喂纱筒管准备作业结束后,将各卷绕装置的自动运转开关变成ON的作业是必要的。这样的各卷绕装置的自动运转开关的切换作业,在由多个卷绕装置构成的自动络纱机中,存在牵涉到作业工时的增加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够使喂纱筒管准备作业所需要的卷绕装置的一部分装置动作的话就可以。例如日本特开2003-112854号公报公开了使卷绕装置的一部分装置动作的结构的自动络纱机。但是,日本特开2003-112854号公报所公开的自动络纱机并不是在喂纱筒管准备作业中使卷绕装置的一部分装置动作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想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省略喂纱筒管准备作业前后的各卷绕装置的自动运转开关的切换作业的自动络纱机。
本实用新型想要解决的问题如上,下面说明用来解决该问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为具备从喂纱筒管卷绕纱线形成卷装的多个卷绕装置、和控制上述多个卷绕装置的动作的机体控制主体;上述卷绕装置具备切换卷绕作业的执行或停止的自动运转开关;上述机体控制主体具备:不管多个卷绕装置的自动运转开关的切换状态如何都向使喂纱筒管的准备作业变成能够执行的状态的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转变的控制部,以及使上述控制部执行向喂纱筒管准备模式的转变的准备开关的自动络纱机。
并且,本实用新型为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为构成上述多个卷绕装置的各装置中使喂纱筒管的准备作业所需要的装置动作、使喂纱筒管的准备作业不需要的装置停止的模式的自动络纱机。
并且,本实用新型为具备给上述多个卷绕装置提供负压的负压供给装置;上述负压供给装置在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下以比各卷绕装置能够执行卷绕动作的驱动力低的驱动力运转、提供负压的给上述多个卷绕装置提供负压的负压供给装置;上述负压供给装置在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下以比各卷绕装置能够执行卷绕动作的驱动力低的驱动力运转,提供负压的自动络纱机。
并且,本实用新型为上述机体控制主体具备使各装置启动的启动开关、和使各装置停止的停止开关;上述控制部使上述启动开关和/或上述停止开关作为向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转变的上述准备开关而动作的自动络纱机。
并且,本实用新型为上述机体控制主体具备设定部;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设定部的设定将上述启动开关或上述停止开关设定为执行上述各装置的从启动状态或停止状态向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的转变的上述准备开关的自动络纱机。
并且,本实用新型为上述控制装置具备上述机体控制主体中与上述准备开关分开地另外的使各装置启动的启动开关、使各装置停止的停止开关、使各装置作为在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下动作的操作部的准备开关的自动络纱机。
并且,本实用新型为上述机体控制主体具备设定部;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设定部的设定来设定利用上述准备开关的上述各装置的从运转状态或停止状态向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转变的许可的自动络纱机。
并且,本实用新型为具备从喂纱筒管卷绕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多个卷绕装置、控制上述多个卷绕装置的动作的机体控制主体、以及给上述多个卷绕装置提供规定负压的负压供给装置;上述卷绕装置具备纡库式筒管供给装置,以及切换卷绕作业的执行或停止的自动运转开关;上述机体控制主体具备使各装置启动的启动开关、使各装置停止的停止开关、以及不管多个卷绕装置的自动运转开关的切换状态如何都执行使喂纱筒管的准备作业变成能够执行的状态的喂纱筒管准备模式的控制部;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启动开关和/或上述停止开关的操作,向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转变;上述筒管供给装置具备收容多个喂纱筒管、给喂纱筒管保持位置提供喂纱筒管的喂纱筒管收容装置,以及利用从上述负压供给装置提供的负压吸入喂纱筒管的纱端的纱端吸引口;上述控制部在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下使各卷绕装置的卷绕动作停止,使上述负压供给装置动作的自动络纱机。
并且,本实用新型为通过使上述负压供给装置以比各卷绕装置能够执行卷绕动作的驱动力低的驱动力运转来限制负压的提供的自动络纱机。
并且,本实用新型为具备从喂纱筒管卷绕纱线形成卷装的多个卷绕装置,托盘式筒管供给装置,切换卷绕作业的执行或停止的自动运转开关,控制上述多个卷绕装置的动作的机体控制主体,给上述多个卷绕装置提供规定负压的负压供给装置,以及利用负压力拉出喂纱筒管的纱端、准备成上述卷绕装置能够接收上述纱端的状态的纱端拉出装置;上述卷绕装置具备切换卷绕作业的执行或停止的自动运转开关;上述机体控制主体具备使各装置启动的启动开关,使各装置停止的停止开关,以及不管多个卷绕装置的自动运转开关的切换状态如何都执行使喂纱筒管的准备作业变成能够执行的状态的喂纱筒管准备模式的控制部;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启动开关和/或上述停止开关的操作向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转变,在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下使上述筒管供给装置、负压供给装置和纱端拉出装置动作的自动络纱机。
并且,本实用新型为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下使上述负压供给装置以比各卷绕装置能够执行卷绕动作的驱动力低的驱动力运转,提供负压的自动络纱机。
并且,本实用新型为具备用来搬送喂纱筒管并提供给各卷绕装置的筒管搬送装置;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下驱动上述筒管搬送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具有以下所述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省略喂纱筒管准备作业前后的各卷绕装置的运转/停止开关的切换作业。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下仅使喂纱筒管准备作业所必要的装置动作,因此能够防止喂纱筒管准备作业所不必要的装置的动作引起的徒劳的电力消耗、以及驱动机构的寿命降低。
本实用新型在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下通过产生必要最小限度的负压,能够削减功耗。
本实用新型由于利用自动络纱机的启动/停止开关而使其转变成喂纱筒管准备模式,因此能够防止作业者的操作失误。
本实用新型由于能够根据自动络纱机的使用状况设定是否向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转变,因此能够提高使用性。
本实用新型由于利用只转变成喂纱筒管准备模式的开关使其转变成喂纱筒管准备模式,因此能够防止作业者的操作失误。
本实用新型由于能够根据自动络纱机的使用状况设定是否向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转变,因此能够提高使用性。
本实用新型在纡库供给式的自动络纱机中能够省略喂纱筒管准备作业前后的各卷绕装置的启动/停止的切换作业。
本实用新型在托盘供给式的自动络纱机中能够省略喂纱筒管准备作业前后的各卷绕装置的启动/停止的切换作业。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负压供给装置以低的驱动力运转能够降低自动络纱机的功耗。
本实用新型在托盘供给式的自动络纱机中能够将喂纱筒管搬送给各卷绕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形态1的自动络纱机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表示同上的卷绕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表示同上的机体控制主体的结构的结构图;
图4为表示喂纱筒管准备模式的图表;
图5为表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形态2的自动络纱机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6为表示同上的卷绕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图1说明自动络纱机100。自动络纱机100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络纱机的实施形态1。自动络纱机100具备多个卷绕装置10、机体3、喂纱筒管回收装置4、机体控制主体5、负压产生装置6、和落纱机7。
机体3被沿自动络纱机100的长度方向配置着。喂纱筒管回收装置4被配置在自动络纱机100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喂纱筒管回收装置4为回收被各卷绕装置10退绕了纱线Y的空的喂纱筒管B1的装置(参照图2)。有关喂纱筒管回收装置4省略详细的说明。机体控制主体5被配置在自动络纱机10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有关机体控制主体5将详细后述。
落纱机7被在机体3上方的长度方向上行走地支承着。落纱机7为进行卷装P(参照图2)的取出作业(払い出し作業)、筒管B2的往横动导纱鼓15(参照图2)的设置动作、纱端的抽出动作等的装置。
负压产生装置(负压供给装置)6为产生负压并进行供给的装置。负压产生装置6通过管道(图示省略)将负压提供给各卷绕装置10地构成。负压产生装置6与机体控制主体5相邻配置。负压产生装置6能够调整产生的负压地构成。例如,负压产生装置6通过使产生的负压为最大能力的80%、60%、……、20%这样的规定比例的能力运行,限制负压的供给地进行动作。
卷绕装置10使多台(实施形态1中为60台)沿机体3的长度方向并列配置。有关卷绕装置10将详细后述。
用图2说明卷绕装置10。卷绕装置10为将从喂纱筒管B1退绕下来的纱线Y在设置于上方的横动导纱鼓15处卷绕到筒管B2上作成卷装P的装置。卷绕装置10具备喂纱装置20、张紧装置(图示省略)、接头装置13、纱疵除去装置14、横动导纱鼓15、单元控制器55(参照图3)、单元主体11和自动运转开关12。
张紧装置为给行走中的纱线Y付与规定的张力的装置。实施形态1的张紧装置使用了与固定梳齿相对配置可动梳齿的门式装置。可动侧的梳齿能够使梳齿彼此之间变成啮合状态或者分离状态地被图示省略的旋转式螺线管驱动转动。
接头装置13为在纱疵除去装置14检测到纱疵时或者在从喂纱筒管B1退绕中的断纱时等,将喂纱筒管B1侧的下纱与筒管B2侧的上纱接头的装置。
作为纱疵除去装置14可以使用机械式的装置或使用了压缩空气等流体的装置等。
卷绕装置10还具备用来使横动导纱鼓15旋转的驱动电动机和控制驱动电动机的旋转速度的变换器。
喂纱装置20具备用来保持喂纱筒管B1的喂纱筒管保持装置21、纱线退绕辅助装置22和筒管供给装置30。筒管供给装置30为将喂纱筒管B1提供给喂纱筒管保持装置21的装置。实施形态1的筒管供给装置30采用纡库式筒管供给装置。筒管供给装置30具备纡库(喂纱筒管收容装置)31、纱端吸引口32和筒管槽33。
纡库31被以使收容孔的下方开口部面向喂纱筒管保持装置21一侧的姿势配置着。在纡库31上形成有多个用来将喂纱筒管B1收容到以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周上的筒状收容孔。纡库31采用通过驱动机构围绕中心轴间歇转动的结构。
纱端吸引口32为将从被收容在纡库31的收容孔中的喂纱筒管B1引线出的纱端用负压吸引并保持的装置。纱端吸引口32通过管道(图示省略)与负压产生装置6连接。
筒管槽33为将喂纱筒管B1从纡库31的收容孔的下方开口部引导向喂纱筒管保持装置21的结构。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筒管供给装置30能够使纡库31围绕中心轴间歇转动,使一个喂纱筒管B1移动到具有下方开口部的位置,将喂纱筒管B1向下方投下,通过筒管槽33的引导向喂纱筒管保持装置21投入。并且,单元主体11上设置有自动运转开关12,当该自动运转开关12为ON时,卷绕装置10执行从喂纱筒管B1向卷装P的卷绕作业。
用图3说明机体控制主体5。机体控制主体5具备作为控制部的控制器50、操作部60和设定部70。
控制器50配置在机体控制主体5的内部。控制器50与各卷绕装置10的单元控制器55连接。控制器50具有监视将各卷绕装置10卷绕在喂纱筒管B1上的纱线Y的纱疵除去并重新卷绕成卷装P的动作的功能。并且,控制器50具有执行将多个卷绕装置10的喂纱筒管B1变成能够重新卷绕的状态的喂纱筒管准备模式的功能。另外,有关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详细后述。
单元控制器55与包含纡库31和纱端吸引口32的卷绕装置10的各装置连接着。
操作部60配置在机体控制主体5的正面一侧。在操作部60上配置有用来操作自动络纱机100的各开关。操作部60具备启动开关61和停止开关62。启动开关61为对控制器50使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各装置启动地指令的开关。即,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各装置通过按下启动开关61而被启动,变成能够运转的状态。停止开关62为对控制器50使自动络纱机100停止地指令的开关。即,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各装置通过按下停止开关62而被停止,变成停止状态。
设定部70配置在机体控制主体5的正面一侧。设定部70为将自动络纱机100的各种设定对控制器50设定的单元。设定部70具备设定按钮71和液晶显示部72。液晶显示部72中显示由设定按钮71设定的各种设定。
说明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自动络纱机100中在开始运转时将喂纱筒管B1提供给各卷绕装置10的喂纱筒管准备作业是必要的。例如,实施形态1的具备纡库式筒管供给装置30的自动络纱机100中作为喂纱筒管准备作业,将喂纱筒管B1放置到各卷绕装置10的纡库31中、将喂纱筒管B1的纱端吸引到纱端吸引口32的作业是必要的。喂纱筒管准备模式是指作业者为了效率良好地进行喂纱筒管准备作业而使自动络纱机100的各装置动作的状态。
实施形态1的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被作成在自动络纱机100中,负压产生装置6通过将卷绕装置10执行卷绕动作时的运转(驱动力)作为100%时的60%的运转来限制负压地进行提供,其他的装置等——例如自动运转开关12即使为ON也不动作的状态。并且被作成各卷绕装置10中只有筒管供给装置30的纱端吸引口32动作,筒管供给装置30的纡库31、卷绕装置10的喂纱筒管保持装置21及其他装置等不动作的状态。另外,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中的装置的动作等被预先储存在控制器50和单元控制器55中。
用图4说明喂纱筒管准备模式的设定。图4表示了液晶显示部72中显示的喂纱筒管准备模式的设定模式。另外,当前设定了影线的设定模式(3)。
设定部70为设定执行向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转变的准备开关的单元。作业者利用设定按钮71能够选择、设定喂纱筒管准备模式的转变的许可被设定了的设定模式(1)~(4)。
通过启动时的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设定为ON,启动开关61被设定为准备开关,当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各装置为停止状态时,如果按一次启动开关61,作为控制部的控制器50使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各装置转变成喂纱筒管准备模式;如果启动开关61再一次被按,则使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各装置转变成启动状态,自动运转开关12为ON的卷绕装置10执行卷绕作业。
当启动时的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被设定为OFF、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各装置处于停止状态时,如果按一次启动开关61,则作为控制部的控制器50使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各装置转变成启动状态。另外,此时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各装置不被启动开关61转变成喂纱筒管准备模式。
通过停止时的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设定为ON,停止开关62被设定为准备开关,当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各装置为启动状态时,如果按一次停止开关62,作为控制部的控制器50使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各装置转变成喂纱筒管准备模式;如果停止开关62再一次被按,则使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各装置转变成停止状态。
当启动时的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被设定为OFF、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各装置处于停止状态时,如果按一次停止开关62,则作为控制部的控制器50使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各装置转变成停止状态。另外,此时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各装置不被停止开关62转变成喂纱筒管准备模式。
例如,设定模式(3)中启动时的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被作为OFF,停止时的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被作为ON。即,停止开关62被设定为准备开关。设定模式(3)中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各装置在停止状态时如果按启动开关61则转变成启动状态。并且,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各装置在启动状态时如果按停止开关62,则转变成喂纱筒管准备模式。并且,在喂纱筒管的准备完成后,如果按下启动开关61,则构成自动络纱机100的各装置转变成启动状态。并且,在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中通过再按下停止开关62,能够使其转变成停止状态。
说明实施形态1的自动络纱机100的效果。以往的自动络纱机中,当按下了机体控制主体5的启动开关时,在各卷绕装置10的自动运转开关12变成ON的情况下,立即开始纱线卷绕作业。因此,作业者在将机体控制主体5的启动开关61按下之前将各卷绕装置10的自动运转开关12变成OFF的作业是必要的。同时,在喂纱筒管准备作业结束了之后,将各卷绕装置10的自动运转开关12变成ON的作业是必要的。
如果采用自动络纱机100,通过设定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能够省略喂纱筒管准备作业前后的各卷绕装置10的自动运转开关12的切换作业。
并且,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中,由于仅使喂纱筒管准备作业所必要的装置(负压产生装置6和纱端吸引口32)动作,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喂纱筒管准备作业不必要的装置的动作引起的徒劳的电力消耗,或者喂纱筒管保持装置21或纡库31的驱动机构的寿命降低。
而且,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中,为了产生必要的最小限度的负压,通过使负压产生装置6以当将卷绕装置10执行卷绕动作时的运转(驱动力)为100%时的60%的运转来动作,能够削减功耗。
而且,由于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中,通过使自动络纱机100的启动开关61或停止开关62为ON而使其转变成喂纱筒管准备模式,因此能够防止作业者的操作失误。
而且,由于能够根据自动络纱机100的使用状况用设定部70设定向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转变的定时,因此能够提高使用方便性。
另外,虽然实施形态1中采用了利用自动络纱机100的启动开关61或停止开关62向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转变的结构,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另外具备通过操作转变成喂纱筒管准备模式的准备开关的结构。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利用准备开关来转变成喂纱筒管准备模式,因此能够防止操作者的操作失误。
用图5说明实施形态2的自动络纱机200。自动络纱机200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络纱机的实施形态2。自动络纱机200具备卷绕装置10、机体3、喂纱筒管处理装置8、机体控制主体5、负压产生装置6、落纱机7单元主体11和自动运转开关12。
喂纱筒管处理装置8为将喂纱筒管B1载置到托盘上、用输送设备(参照图6)自动地提供给各。卷绕装置10、自动地回收纱线Y被全部拉出的喂纱筒管B1的装置。喂纱筒管处理装置8具备将喂纱筒管B1一根根地放置到托盘上的喂纱筒管供给部(筒管供给装置)81、将载置在托盘上的喂纱筒管B1的纱端拉出即抽出的纱端拉出装置82、以及回收纱线Y被全部拉出的喂纱筒管B1的喂纱筒管回收部(图示省略)。
其他装置的结构由于与实施形态1的自动络纱机10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用图6说明卷绕装置10。卷绕装置10具备喂纱装置20、张紧装置17、接头装置13、纱疵除去装置14、横动导纱鼓15和单元控制器55(参照图3)。
喂纱装置20具备用来保持喂纱筒管B1的喂纱筒管保持装置21、纱线退绕辅助装置22和输送设备(筒管搬送装置)24。输送设备24为形成从喂纱筒管供给部81经由各卷绕装置10向喂纱筒管回收部的搬送路径的结构。
另外,其他装置的结构由于与实施形态1的卷绕装置1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实施形态2的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中被作成,在自动络纱机200中,负压产生装置6通过将卷绕装置10执行卷绕动作时的运转(驱动力)作为100%时的60%的运转来限制负压并进行提供,喂纱筒管供给部81、纱端拉出装置82、喂纱筒管回收部和输送设备24动作,其他的装置等不动作的状态。
另外,有关喂纱筒管准备模式的设定由于与实施形态1的自动络纱机10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说明实施形态2的自动络纱机200的效果。如果采用自动络纱机200,通过设定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能够省略喂纱筒管准备作业前后的各卷绕装置10的启动/停止的切换作业。
另外,虽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喂纱筒管供给装置采用了喂纱筒管处理装置8的结构,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自动喂纱筒管供给装置为直接连接细纱机和自动络纱机100的连接式(日文:リンク式)自动喂纱筒管供给装置。
并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喂纱准备模式,也可以采用使自动络纱机100的一部分动作执行,一直执行到生头动作的结构。
并且,还可以采用臂式横动装置的结构来取代本实施形态的横动导纱鼓15。

Claims (12)

1.一种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从喂纱筒管卷绕纱线形成卷装的多个卷绕装置、和控制上述多个卷绕装置的动作的机体控制主体;上述卷绕装置具备切换卷绕作业的执行或停止的自动运转开关;上述机体控制主体具备:不管多个卷绕装置的自动运转开关的切换状态如何都向使喂纱筒管的准备作业变成能够执行的状态的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转变的控制部,以及使上述控制部执行向喂纱筒管准备模式的转变的准备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为构成上述多个卷绕装置的各装置中使喂纱筒管的准备作业所需要的装置动作、使喂纱筒管的准备作业不需要的装置停止的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给上述多个卷绕装置提供负压的负压供给装置;上述负压供给装置在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下,以比各卷绕装置能够执行卷绕动作的驱动力低的驱动力被运转,提供负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机体控制主体具备使各装置启动的启动开关、和使各装置停止的停止开关;上述控制部使上述启动开关和/或上述停止开关作为向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转变的上述准备开关而动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机体控制主体具备设定部;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设定部的设定将上述启动开关或上述停止开关设定为执行上述各装置的从启动状态或停止状态向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的转变的上述准备开关。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机体控制主体除上述准备开关外,另外具备使各装置启动的启动开关和使各装置停止的停止开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机体控制主体具备设定部;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设定部的设定来设定利用上述准备开关的上述各装置的从运转状态或停止状态向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转变的许可。
8.一种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从喂纱筒管卷绕纱线而形成卷装的多个卷绕装置、控制上述多个卷绕装置的动作的机体控制主体、以及给上述多个卷绕装置提供规定负压的负压供给装置;上述卷绕装置具备纡库式筒管供给装置,以及切换卷绕作业的执行或停止的自动运转开关;上述机体控制主体具备使各装置启动的启动开关、使各装置停止的停止开关、以及不管多个卷绕装置的自动运转开关的切换状态如何都执行使喂纱筒管的准备作业变成能够执行的状态的喂纱筒管准备模式的控制部;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启动开关和/或上述停止开关的操作,向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转变;上述筒管供给装置具备收容多个喂纱筒管、给喂纱筒管保持位置提供喂纱筒管的喂纱筒管收容装置,以及利用从上述负压供给装置提供的负压吸入喂纱筒管的纱端的纱端吸引口;上述控制部在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下使各卷绕装置的卷绕动作停止,使上述负压供给装置动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负压供给装置以比各卷绕装置能够执行卷绕动作的驱动力低的驱动力运转来限制负压的提供。
10.一种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从喂纱筒管卷绕纱线形成卷装的多个卷绕装置,托盘式筒管供给装置,切换卷绕作业的执行或停止的自动运转开关,控制上述多个卷绕装置的动作的机体控制主体,给上述多个卷绕装置提供规定负压的负压供给装置,以及利用负压力拉出喂纱筒管的纱端、准备成上述卷绕装置能够接收上述纱端的状态的纱端拉出装置;上述卷绕装置具备切换卷绕作业的执行或停止的自动运转开关;上述机体控制主体具备使各装置启动的启动开关,使各装置停止的停止开关,以及不管多个卷绕装置的自动运转开关的切换状态如何都执行使喂纱筒管的准备作业变成能够执行的状态的喂纱筒管准备模式的控制部;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启动开关和/或上述停止开关的操作向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转变,在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下使上述筒管供给装置、负压供给装置和纱端拉出装置动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下使上述负压供给装置以比各卷绕装置能够执行卷绕动作的驱动力低的驱动力运转,提供负压。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自动络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用来搬送喂纱筒管并提供给各卷绕装置的筒管搬送装置;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喂纱筒管准备模式下驱动上述筒管搬送装置。
CN2012200453474U 2011-04-12 2012-02-13 自动络纱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8184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88488A JP2012218915A (ja) 2011-04-12 2011-04-12 自動ワインダ
JP088488/2011 2011-04-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81849U true CN202481849U (zh) 2012-10-10

Family

ID=458113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45347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81849U (zh) 2011-04-12 2012-02-13 自动络纱机
CN20121003156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0486B (zh) 2011-04-12 2012-02-13 自动络纱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156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0486B (zh) 2011-04-12 2012-02-13 自动络纱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511215B1 (zh)
JP (1) JP2012218915A (zh)
CN (2) CN202481849U (zh)
IN (1) IN2012DE00830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0486A (zh) * 2011-04-12 2012-10-1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络纱机
CN107640659A (zh) * 2017-10-31 2018-01-30 陈超 一种折叠络纱机
CN109911707A (zh) * 2017-12-13 2019-06-21 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机组的运行方法
CN110446596A (zh) * 2017-03-21 2019-11-1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长丝卷绕装置
CN112390079A (zh) * 2020-11-27 2021-02-23 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络筒机投料方法
CN112551269A (zh) * 2020-11-27 2021-03-26 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络筒机喂纱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89405A (ja) * 2013-03-28 2014-10-06 Murata Mach Ltd 巻取部を備えた繊維機械及び表示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22952A1 (de) * 1993-07-09 1995-01-12 Schlafhorst & Co W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 Textilmaschine
DE19816188A1 (de) * 1998-04-11 1999-10-14 Schlafhorst & Co W Spulstelle eines Kreuzspulautomaten
JP3861644B2 (ja) * 2001-10-04 2006-12-20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条巻取機
JP3697590B2 (ja) * 2003-05-30 2005-09-2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条巻取機
DE102005018381A1 (de) * 2005-04-21 2006-10-26 Saurer Gmbh & Co. Kg Spulstelle einer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n Textilmaschine
DE102006045237A1 (de) * 2006-09-26 2008-04-03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Spulmaschine
JP2011016630A (ja) * 2009-07-09 2011-01-27 Murata Machinery Ltd 繊維機械
JP2012218915A (ja) * 2011-04-12 2012-11-12 Murata Machinery Ltd 自動ワインダ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0486A (zh) * 2011-04-12 2012-10-17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络纱机
CN102730486B (zh) * 2011-04-12 2016-12-14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络纱机
CN110446596A (zh) * 2017-03-21 2019-11-1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长丝卷绕装置
CN107640659A (zh) * 2017-10-31 2018-01-30 陈超 一种折叠络纱机
CN109911707A (zh) * 2017-12-13 2019-06-21 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机组的运行方法
CN112390079A (zh) * 2020-11-27 2021-02-23 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络筒机投料方法
CN112551269A (zh) * 2020-11-27 2021-03-26 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络筒机喂纱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218915A (ja) 2012-11-12
CN102730486A (zh) 2012-10-17
EP2511215A3 (en) 2014-01-01
EP2511215B1 (en) 2016-01-13
IN2012DE00830A (zh) 2015-08-21
CN102730486B (zh) 2016-12-14
EP2511215A2 (en) 201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81849U (zh) 自动络纱机
CN202609685U (zh) 纱端处理装置、筒管处理装置及纱线卷绕系统
CN203212117U (zh) 一种绕线机
KR101293088B1 (ko) 실 권취기
CN101407951B (zh) 操作自由端转子纺纱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62982B (zh) 地毯织机纱架配套的自动络纱机
JP2730585B2 (ja) 紡績運転を迅速に再開する方法と装置
CN102730482A (zh)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引出方法
CN101469468A (zh) 纺纱机械
JP2018030722A (ja) 綾巻きパッケージを製造する繊維機械の作業ユニット用の糸スプライシング装置
CN102275776A (zh) 操作装置
CN102328852A (zh) 线条体的卷绕方法以及卷绕装置
CN106241507B (zh) 一种自动络筒机生头装置和生头方法
CN105645178A (zh) 纱线卷取机
CN106149110B (zh) 在气流纺纱机的工作站处大量纺纱进入的方法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装置
JP2015009965A (ja) 自動ワインダ
JP2014040316A (ja) 糸巻取ユニット及び糸巻取機
JPH02289127A (ja) リング精紡機及びその作動方法
JP2003049333A (ja) 自動玉揚げ機
CN101481056A (zh) 防扭结装置及具有该防扭结装置的自动络纱机
CN112978487A (zh) 医用生产线卷料循环收集装置
CN202701021U (zh) 光伏组件焊带双轴绕线机
CZ2014329A3 (cs) Způsob individuálního zapřádání příze na pracovním místě rotorového dopřádacího stroje
CN102328853A (zh) 线条体的卷绕方法
CN214779957U (zh) 一种便于卸料的上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019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