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55191U - 旋转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55191U
CN202455191U CN2012200695327U CN201220069532U CN202455191U CN 202455191 U CN202455191 U CN 202455191U CN 2012200695327 U CN2012200695327 U CN 2012200695327U CN 201220069532 U CN201220069532 U CN 201220069532U CN 202455191 U CN202455191 U CN 202455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turning motor
engine casing
motor
cool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695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下野博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sk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sk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sk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askawa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55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5519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wherein gaseous cooling medium circulates between the machine casing and a surrounding mantl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电动机。根据实施方式的一种旋转电动机包括筒状的电动机架、筒状的电动机罩和冷却风扇。电动机架内部包括定子和转子。电动机罩容纳电动机架,并且在负载对侧具有冷却空气的吸气孔,在负载侧具有排气孔。这里,排气孔将冷却空气的排出方向转向负载对侧。冷却风扇将冷却空气从吸气孔抽吸到电动机罩内,并且将冷却空气从所述排气孔排出到所述电动机罩的外部。

Description

旋转电动机
技术领域
本文中所讨论的实施方式致力于旋转电动机。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常规的旋转电动机,该常规旋转电动机包括内部包括定子和转子的电动机架、覆盖电动机架的电动机罩、以及位于电动机罩和电动机架之间的空间中用于冷却空气的通风道。已经知道了如在日本特开平专利公报No.H9-201007中所公开的旋转电动机。该旋转电动机可以包括冷却风扇,该冷却风扇附接到电动机罩,以将空气从负载侧抽吸到通风道中,并且从负载对侧排出空气。
在常规旋转电动机中,由于与向冷却空气传递定子线圈的高热量的电动机架接触而具有高温的冷却空气与支撑负载对侧轴承的负载对侧支架接触。由于这个原因,常规旋转电动机存在的问题在于具有高温的冷却空气无法从负载对侧支架带走热量,由此不能很好地对负载对侧轴承进行冷却。
鉴于上述问题,已经实现了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并且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很好地冷却负载对侧轴承的旋转电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的旋转电动机包括筒状的电动机架、筒状的电动机罩和冷却风扇。所述电动机架内部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电动机罩容纳所述电动机架并且在负载对侧具有冷却空气的吸气孔和在负载侧具有将所述冷却空气的所述排出方向转向到所述负载对侧的排气孔。所述冷却风扇将所述冷却空气从所述吸气孔抽吸到所述电动机罩内,并且将所述冷却空气从所述排气孔排出到所述电动机罩的外部。
根据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可以提供一种可以很好地冷却负载对侧轴承的旋转电动机。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及其优点,其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从侧面观看时的旋转电动机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从侧面观看时的旋转电动机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从图2的线A-A观看时的旋转电动机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从图2的线B-B观看时的旋转电动机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从侧面观看时的旋转电动机的说明图;以及
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从侧面观看时的旋转电动机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后,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动机。此外,下面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以下描述的实施方式中,旋转电动机被解释为旋转轴连接至作为负载的机床并且通过使旋转轴旋转来驱动机床的示例。但是作为旋转电动机的负载的装置不限于机床。此后,假设相对于旋转轴的轴向,连接机床的一侧是负载侧,而连接机床的所述一侧的相反侧是负载对侧。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从侧面观看时的旋转电动机1的说明图。如图1所示,旋转电动机1包括筒状的电动机架20,该筒状的电动机架20内部包括用于驱动连接至机床的旋转轴10的定子、转子等。在旋转轴10的负载侧支承旋转轴10的负载侧支架21附接到电动机架20的负载侧。而且,下面参照图2至图4描述电动机架20的内部结构的细节。
旋转电动机1还包括:筒状的电动机罩30,其覆盖电动机架20;以及风扇壳体40,其容纳设置在电动机罩30的负载侧周面上的冷却风扇。而且,旋转电动机1包括接线盒50,该接线盒50容纳上面设置有外部连接端子52和53的接线板51。
电动机罩30包括设置在负载对侧以抽吸冷却空气的第一吸气孔31,和设置在电动机罩30的负载侧周面上以与风扇壳体40内部连通的连通孔。而且,电动机罩30包括小于第一吸气孔31的第二吸气孔32,该第二吸气孔32在隔着电动机架20与风扇壳体40相对的周面上。风扇壳体40包括向负载对侧排出冷却空气的排气孔46。
旋转电动机1驱动风扇壳体40的冷却风扇,以将冷却空气从第一吸气孔31和第二吸气孔32抽吸到电动机罩30中,如图1中空白实线箭头所示。
接着,被抽吸到电动机罩30中的冷却空气穿过在电动机罩30的内周面和电动机架2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通风道,然后从风扇壳体40的排气孔46排出到电动机罩30的外部,如图1中空白虚线箭头所示。
这样,旋转电动机1将从负载对侧抽吸到电动机罩30内的冷却空气经由设置在电动机罩30的负载侧外周面上的风扇壳体40,朝向负载对侧排出。
结果,因为旋转电动机1可以抑制电动机罩30内部、负载对侧的温度升高,所以旋转电动机1可以很好地冷却后面要描述的负载对侧轴承24(参见图2),该负载对侧轴承24在旋转轴10的负载对侧支承旋转轴10。
而且,因为旋转电动机1在电动机罩30的隔着电动机架20与风扇壳体40相对的外周面上包括第二吸气孔32,所以旋转电动机1可以有效地冷却电动机罩30内部的负载侧。
此后,将参照图2至图4详细说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动机1的内部结构和效果。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从侧面观看时的旋转电动机1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2中示出了不包括接线盒50的组件的截面。
图3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从图2的线A-A观看时的旋转电动机1的截面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从图2的线B-B观看时的旋转电动机1的截面的示意图。图2至图4中与图1中相同的组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且,从简化附图的角度,图3和图4中省略定子线圈14的一部分。
如图2所示,旋转电动机1包括筒状的电动机罩30。电动机罩30内部容纳筒状的电动机架20。而且,通过使用负载侧轴承23在旋转轴10的负载侧支承旋转轴10的负载侧支架21附接至电动机架20的负载侧。
另一方面,通过使用负载对侧轴承24在旋转轴10的负载对侧支承旋转轴10的负载对侧支架22附接至电动机架20的负载对侧。而且,容纳上面设置有旋转电动机1的外部连接端子52和53的接线板51的接线盒50附接在负载对侧支架22的外周面上。
电动机架20内部容纳旋转电动机1的驱动单元,如定子15和转子12。更具体地,定子15包括圆形定子芯13和缠绕在定子芯13的齿部上的定子线圈14,并且进一步热嵌配合到电动机架20的内周面上。
转子12是通过将铝导体铸成为在圆筒状的转子芯11上形成的槽而形成的鼠笼式转子。旋转轴10嵌合到转子芯11的内周面。因为旋转轴10如上所述地由负载侧轴承23和负载对侧轴承24支撑,所以转子12的外周面与定子15的内周面相反地可旋转放置。
旋转电动机1使电流流入定子15的定子线圈14中,以在定子15的内侧上生成旋转磁场。接着,旋转电动机1通过使用旋转磁场使转子12旋转,以使旋转轴10旋转。此时,定子15与该动作有关地发热。
经由电动机架20和负载对侧支架22向负载对侧轴承24传热。结果,可能使负载对侧轴承24热变形,对负载对侧轴承24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旋转电动机1的电动机罩30在其负载对侧包括第一吸气孔31,以抑制负载对侧轴承24的温度升高,并且在其负载侧外周面还包括用于容纳冷却风扇43的风扇壳体40。风扇壳体40包括向负载对侧排出冷却空气的排气孔46。
风扇壳体40的内部空间和电动机罩30的内部空间经由连通孔44彼此连通。在连通孔44的周面上设置有从电动机罩30的内部空间向风扇壳体40的内部空间引导冷却空气的导向装置45。
这里,容纳在风扇壳体40中的冷却风扇43是离心式风扇,该离心式风扇包括:内部包括驱动电动机的风扇本体41;和通过使用驱动电动机在风扇本体41周围旋转的叶片42。
如上所述,冷却风扇43放置在电动机架20或电动机罩30的负载侧外周面上。换句话说,冷却风扇43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处,该位置与负载侧端部的距离比与电动机架20或电动机罩30的负载对侧端部的距离短。
冷却风扇43驱动风扇本体41的驱动电动机,使叶片42旋转,由此将经由连通孔44从电动机罩30的内部空间抽吸出的冷却空气从风扇壳体40的排气孔46排出到负载对侧。
结果,当驱动冷却风扇43时,冷却空气从设置在负载对侧的第一吸气孔31抽吸到电动机罩30内。接着,在电动机罩30内流动的冷却空气从电动机罩30的负载对侧到电动机罩30的负载侧地通过通风道,接着借助于冷却风扇43从排气孔46沿着电动机罩30的外周面排出到负载对侧,该通风道形成于电动机罩30的内周面和电动机架20的外周面之间。
换句话说,从第一吸气孔31抽吸的冷却空气沿着负载对侧支架22的外周面流到负载侧,然后经由容纳作为热源的定子15的电动机架20的外周面从排气孔46排出。
因此,旋转电动机1从被定子15等加热的电动机架20吸收热,由此被加热的冷却空气不流到负载对侧支架22。结果,因为旋转电动机1可以通过使用与电动机架20接触之前未被过热的冷却空气来冷却负载对侧支架22,所以旋转电动机1可以有效冷却设置在负载对侧支架22中的负载对侧轴承24。
因为旋转电动机1可以抑制负载对侧支架22的温度上升,所以例如,当检测旋转轴10的旋转位置的检测器设置在负载对侧支架22中时,可以防止由温度上升造成的旋转位置检测精度的恶化。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了离心式风扇用作冷却风扇43。但是,冷却风扇43不限于离心式风扇。例如,冷却风扇43可以采用轴流式风扇。当轴流式风扇用作冷却风扇43时,轴流式风扇以轴流式风扇的通风方向指向负载对侧的方式,在轴流式风扇的旋转轴被设置为与旋转电动机1的旋转轴10平行的状态下,设置在风扇壳体40中。
因为以这样的方式设置轴流式风扇,所以冷却空气可以从负载对侧抽吸到电动机罩30内,然后借助于轴流式风扇从排气孔46朝负载相反方向排出到电动机罩30的外部。
而且,电动机罩30包括小于第一吸气孔31的第二吸气孔32,该第二吸气孔32在负载侧周面上隔着电动机架20与冷却风扇43相对的位置处。这里,已经说明了第二吸气孔32设置在电动机罩30的负载侧端部上。但是,可以通过在电动机罩30的隔着电动机架20与冷却风扇43相对的周面上设置槽,来形成第二吸气孔。
结果,在旋转电动机1的情况下,因为冷却空气从外部流入没有附接冷却风扇43的一侧中,并且与流入到附接冷却风扇43的一侧相比冷却空气难以流动,所以附接冷却风扇43的一侧和没有附接冷却风扇43的一侧之间的温度差缓和。因此,旋转电动机1可以有效地冷却电动机罩30的整个内部。
因为第二吸气孔32形成为小于第一吸气孔31,所以可以防止在电动机罩30内部从负载对侧向负载侧流动的冷却空气的空气量变得小于从第二吸气孔32抽吸的冷却空气的空气量。
而且,旋转电动机1从电动机罩30内部吸收了热的冷却空气从排气孔46沿着电动机罩30的外周面强制性排出到负载对侧。结果,旋转电动机1可以由于从排气孔46排出冷却空气而防止负载侧机床热变形。
如图2所示,旋转电动机1的接线盒50在负载对侧支架22的外周面上与排气孔46相对放置。结果,在旋转电动机1的情况下,因为负载对侧支架22的热被传导到接线盒50,而通过再利用从排气孔46排出的冷却空气来冷却接线盒50,所以可以通过冷却负载对侧支架22,来抑制负载对侧轴承24的温度上升。
而且,旋转电动机1在电动机架20的外周面上包括多个第一散热片25和多个第二散热片26,以提高电动机架20的冷却效率。更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散热片25设置在电动机架20的负载对侧外周面上,以沿与旋转轴10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散热片26设置在上面设置有第一散热片25的外周面的负载侧外周面上,沿电动机架20的周向延伸。
这样,因为电动机架20在外周面上包括多个散热片(第一散热片25和第二散热片26),所以增大了散热表面面积。结果,电动机架20可以使冷却空气有效地吸收内部产生的热。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散热片25从电动机架20的负载对侧向负载侧延伸。而且,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散热片26沿电动机架20的周向延伸,以围绕电动机架20的外周面。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旋转电动机1中,冷却风扇43设置成冷却风扇43的吸气面与电动机架20的上面设置有第二散热片26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相对放置的状态。
结果,当驱动冷却风扇43时,冷却空气从第一吸气孔31沿着第一散热片25的延伸方向流到第二散热片26,接着沿着第二散热片26的延伸方向被吸到冷却风扇43中,从排气孔46排出。
这样,第一散热片25和第二散热片26起到用于将冷却空气引入冷却风扇43中的导向装置的作用。结果,旋转电动机1可以在不使冷却空气停留在电动机罩30内部的情况下从排气孔46排出冷却空气,以有效冷却电动机罩30的内部。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动机1将从负载对侧抽吸到电动机罩30内的冷却空气,从负载侧到负载对侧朝向电动机罩30的外部排出。结果,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动机1可以防止在电动机罩30内部被加热的冷却空气对附接到负载对侧支架22的负载对侧轴承24起不利影响。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将参照图5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电动机。图5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从侧面观看时的旋转电动机1a的说明图。图5中与图1中相同的组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这里,旋转电动机1a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动机1的不同点在于接线盒60的形状。换句话说,旋转电动机1a的电动机罩30和风扇壳体40的内部结构和冷却空气的流动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动机1类似。
由于这个原因,下面将说明旋转电动机1a的接线盒60的形状和从排气孔46排出的冷却空气的流动。如图5所示,旋转电动机1a的接线盒60包括在其外周面上沿与冷却空气的排出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三散热片61。
结果,因为增大了接线盒60的散热面面积,所以可以通过有效地辐射从负载对侧支架22(参见图2)传导的热,来抑制负载对侧轴承24的温度上升。
因为第三散热片61沿与冷却空气的排出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所以第三散热片61起到将从排气孔46排出的冷却空气朝向比接线盒60更靠近负载对侧引导的导向装置的作用。结果,因为旋转电动机1a可以防止与接线盒60接触的冷却空气停留在接线盒60附近,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由接线盒60执行的旋转电动机1a的冷却效率。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电动机1a的接线盒60设置在负载对侧支架22(参见图2)的周面上与冷却空气的排气孔46相对的位置处,并且在其外周面上包括沿与冷却空气的排出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三散热片61。
结果,因为提高了旋转电动机1a中接线盒60的散热能力,所以通过使用接线盒60,旋转电动机1a可以吸收并且辐射来自负载对侧支架22的热,以更好地冷却设置在负载对侧支架22中的负载对侧轴承24。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将参照图6说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电动机。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从侧面观看时的旋转电动机1b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6中与图1中相同的组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旋转电动机1b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动机1的不同点在于冷却风扇70的类型和设置位置。换句话说,旋转电动机1b的电动机罩30的内部结构和冷却空气的流动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动机1类似。为此,下面将说明旋转电动机1b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动机1的不同点。
如图6所示,旋转电动机1b包括容纳在风扇壳体71中的冷却风扇70,风扇壳体71设置在电动机罩30的负载对侧端上。冷却风扇70是以冷却风扇70的旋转轴与旋转电动机1b的旋转轴10平行的方式设置,并且将冷却空气从第一吸气孔31抽吸到电动机罩30内的轴流式风扇。
电动机罩30在其负载侧周面上包括排气帽80,通过该排气帽80形成将冷却空气的排出方向转向负载对侧的排气孔46。
在旋转电动机1b中,在电动机罩30内部,冷却空气在电动机架20的负载对侧端部的温度低。因此,旋转电动机1b可以优先冷却设置在电动机的负载对侧的负载对侧支架22。
这样,因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电动机1b在电动机罩30的负载对侧端部包括将冷却空气送入电动机罩30内的冷却风扇70,所以旋转电动机1b可以很好地冷却设置在负载对侧支架22中的负载对侧轴承24(参见图2)。
为了方便,已经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风扇壳体40被定义为覆盖冷却风扇43的部件。如果冷却风扇43被认为是旋转电动机1和旋转电动机1a的组件,则风扇壳体40可以被定义为电动机罩43的一部分。

Claims (7)

1.一种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电动机包括:
筒状的电动机架,该筒状的电动机架内部包括定子和转子;
筒状的电动机罩,该筒状的电动机罩容纳所述电动机架,并且在负载对侧具有冷却空气的吸气孔,在负载侧具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将所述冷却空气的排出方向转向所述负载对侧;以及
冷却风扇,该冷却风扇将所述冷却空气从所述吸气孔抽吸到所述电动机罩内,并且将所述冷却空气从所述排气孔排出到所述电动机罩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扇设置在所述电动机架的负载侧外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扇设置在所述电动机罩的负载侧外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罩还包括位于隔着所述所述电动机架与所述冷却风扇相对的位置处的吸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罩还包括位于隔着所述所述电动机架与所述冷却风扇相对的位置处的吸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架还包括:
第一散热片,该第一散热片设置在所述电动机架的负载对侧外周面上,沿与所述转子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散热片,该第二散热片设置在所述电动机架的负载侧外周面上,沿所述电动机架的周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电动机还包括接线盒,该接线盒在负载对侧支架的外周面上与所述排气孔相对设置,在该接线盒内容纳外部连接端子,并且该接线盒在外周面上设置有沿与所述冷却空气的所述排出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散热片,所述负载对侧支架支承旋转轴的负载对侧。
CN2012200695327U 2011-10-18 2012-02-28 旋转电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5519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28876A JP5397449B2 (ja) 2011-10-18 2011-10-18 回転電機
JP2011-228876 2011-10-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55191U true CN202455191U (zh) 2012-09-26

Family

ID=4687101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6953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55191U (zh) 2011-10-18 2012-02-28 旋转电动机
CN201210048481.4A Active CN103066750B (zh) 2011-10-18 2012-02-28 旋转电动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48481.4A Active CN103066750B (zh) 2011-10-18 2012-02-28 旋转电动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37415B2 (zh)
JP (1) JP5397449B2 (zh)
KR (1) KR101490550B1 (zh)
CN (2) CN2024551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6750A (zh) * 2011-10-18 2013-04-24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旋转电动机
WO2021103196A1 (zh) * 2019-11-26 2021-06-03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直冷冷却器及电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0158B (zh) * 2013-06-27 2017-10-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用曳引机
US9991759B2 (en) * 2014-03-06 2018-06-05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ulti-directional air cooling of a motor using radially mounted fan and axial/circumferential cooling fins
JP6208652B2 (ja) * 2014-12-09 2017-10-0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ファンを有する電動機の冷却機構
US20220112892A1 (en) * 2019-10-30 2022-04-14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 Technologies Co., Ltd. Variable-speed integrated machine and wellsite apparatus
KR102547852B1 (ko) * 2021-03-08 2023-06-27 에이치디현대일렉트릭 주식회사 발전기의 냉각장치
CA3179258A1 (en) 2021-10-14 2023-04-14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 Technologies Co., Ltd. A fracturing device driven by a variable-frequency adjustable-speed integrated machine and a well site layout
DE102023002494A1 (de) * 2022-07-04 2024-01-04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Elektromotor mit Lüfter
CN115149727B (zh) * 2022-07-28 2024-04-16 南通普盛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发电机组散热结构及其发电机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51424A (en) * 1928-04-25 1930-03-18 Gen Electric Ventilating arrangement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US3643119A (en) * 1970-11-05 1972-02-15 Gen Electric Ventilated dynamoelectric machine
US3761748A (en) * 1972-07-10 1973-09-25 Gen Electric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aving end shields for improved ventilation
JPS5454809U (zh) * 1977-09-26 1979-04-16
JPS55155533A (en) * 1979-05-19 1980-12-03 Yaskawa Electric Mfg Co Ltd Cooling device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DE3508310A1 (de) 1985-03-08 1986-09-18 Frankl & Kirchner GmbH & Co KG Fabrik für Elektromotoren u. elektrische Apparate, 6830 Schwetzingen Elektromotorischer regel- und steuerantrieb, insbesondere fuer industrie-naehmaschinen
JPH02110963U (zh) * 1989-02-22 1990-09-05
JP2705343B2 (ja) * 1991-04-09 1998-01-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送風機
JPH0530703A (ja) * 1991-07-17 1993-02-05 Fuji Kikai Kosakusho:Kk フイン付モータの外枠及びその外枠の製造方法
JPH07147754A (ja) * 1993-11-25 1995-06-06 Meidensha Corp 強制通風冷却形電動機
KR970008788A (ko) 1995-07-31 1997-02-24 구자홍 공냉식 모터의 냉각장치
JP3672124B2 (ja) * 1996-01-12 2005-07-13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モータの冷却構造
JPH09322478A (ja) * 1996-05-24 1997-12-12 Sumitomo Heavy Ind Ltd 射出成形機用サーボモータ
KR20000059398A (ko) * 1999-03-03 2000-10-05 장병우 전동기용 프레임의 빗살무늬형 방열핀 구조
JP2002272180A (ja) * 2001-03-15 2002-09-20 Sumitomo Heavy Ind Ltd 誘導電動機
DE10125611A1 (de) * 2001-05-25 2002-12-19 Siemens Ag Mit mindestens einem Fremdlüfter belüftete Gleichstrommaschine
FR2838252B1 (fr) * 2002-04-03 2005-08-05 Leroy Somer Moteurs Machine electrique, notamment generatrice pour eolienne, comportant des ailettes de refroisissement s'etendant sensiblement perpendiculairement a l'axe de rotation du rotor
JP2005094949A (ja) * 2003-09-18 2005-04-07 Yaskawa Electric Corp 空冷式電動機
JP2007306741A (ja) * 2006-05-12 2007-11-22 Toshiba Corp 制御装置一体型電動機
JP5397449B2 (ja) * 2011-10-18 2014-01-22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回転電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6750A (zh) * 2011-10-18 2013-04-24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旋转电动机
CN103066750B (zh) * 2011-10-18 2015-08-05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旋转电动机
WO2021103196A1 (zh) * 2019-11-26 2021-06-03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直冷冷却器及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93272A1 (en) 2013-04-18
JP5397449B2 (ja) 2014-01-22
JP2013090446A (ja) 2013-05-13
KR101490550B1 (ko) 2015-02-05
CN103066750B (zh) 2015-08-05
KR20130042420A (ko) 2013-04-26
CN103066750A (zh) 2013-04-24
US8937415B2 (en) 2015-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55191U (zh) 旋转电动机
CN100435452C (zh) 电机驱动工具
CN101188373B (zh) 风扇电动机
CN107532600B (zh) 减噪设备
US9088184B2 (en) Drive motor having integrated cooling
JP2005057957A (ja) 電動機
EP3557070B1 (en) Vacuum pump and control device provided to vacuum pump
JP6178674B2 (ja) 送風機
JP4891656B2 (ja) 車両用全閉形電動機
JP5430211B2 (ja) 駆動モータ
JP2009203837A (ja) 遠心ファン
KR101408000B1 (ko) 차량용 모터발열 냉각장치
JP2017051043A (ja) 空冷装置
CN102447349B (zh) 轴流风冷外转子电机
JP2002127048A (ja) 電動工具
JP2007215261A (ja) 空冷式電動機
JP3593487B2 (ja) 電動機
JP2897010B1 (ja) 冷風研削用砥石装置
JP2013150468A (ja) 車両用回転電機
JPH0122376Y2 (zh)
JP7344958B2 (ja) 車両用の電気機械
JP7344957B2 (ja) 車両用等の電気機械
CN117097077B (zh) 一种具有自散热结构的无刷电机
JP2004312960A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機
CN214014062U (zh) 一种适用于车用大功率一体电机的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26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