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46862U - 搬运车牵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搬运车牵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46862U
CN201446862U CN2009200471201U CN200920047120U CN201446862U CN 201446862 U CN201446862 U CN 201446862U CN 2009200471201 U CN2009200471201 U CN 2009200471201U CN 200920047120 U CN200920047120 U CN 200920047120U CN 201446862 U CN201446862 U CN 201446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structure
drawing bar
sliding sleeve
drive shaft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0471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xiao Precision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xiao Precision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xiao Precision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xiao Precision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0471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46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46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468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搬运车牵引装置,包括基座及设置于基座上的牵引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一顶端贯穿基座顶端面的滑套,所述牵引棒滑插于该滑套内,与滑套构成滑动连接;还包括驱动轴与顶升机构或抵压机构,所述顶升机构或抵压机构包括凸轮结构及上、下位传感器,其中,所述凸轮结构的传动轴与所述驱动轴连接,凸轮结构的工作面经一设置于所述牵引棒底部的托块与所述牵引棒连接,所述上、下位传感器分别对称设于所述凸轮结构的上、下两侧,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的控制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轴与顶升或抵压机构的设置,实现牵引棒的自动提升与下落,使牵引操作更为省力快捷,提高生产效率与安全性。

Description

搬运车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搬运车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搬运车是货物搬运常用到的车辆,主要承担将货物从一处移至另一处,在工厂车间、仓储管理等场合均得到广泛使用。搬运车有人工手推式的、无人驾驶AGV等等,除了可直接装载货物运输外,有时还可作为牵引车来使用。
当作为牵引车时,在搬运车上需设置一牵引装置,通常包括与车体固定的基座,基座上设有牵引杆或牵引钩,与其配合的被牵引小车上设有牵引带或牵引环等,两者连接后搬运车便可拖着牵引小车一并移动,待到达目的地后,将搬动车上的牵引杆或牵引钩与被牵引小车的牵引带或牵引环脱离,搬运车可继续作下一次搬运任务。
目前,该类牵引装置通常均为手工操作模式,即搬运车与被牵引小车之间的连接与分离需要人工参与,将牵引带或牵引环等套扣于牵引杆或牵引钩上,完成搬运后再以手工方式使两者分离,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及强度,通常该类牵引装置均安装在车辆的下方靠中间处,若要对其操作需蹲下后手伸入两车的中间才可挂扣,操作很不方便;另一方面人工的参与,降低了生产效率,当使用无人驾驶的AGV牵引时,便无法实现自动化操作流程了,同时还可能引发工伤事故(在对牵引装置操作的过程中),因此,现有的牵引装置需进一步改进,以满足各种车辆、作业场合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搬运车牵引装置,使用该结构,可实现牵引操作的自动化,减轻作业人员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及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搬运车牵引装置,包括基座及设置于基座上的牵引棒,所述基座上设有一顶端贯穿基座顶端面的滑套,所述牵引棒滑插于该滑套内,与滑套构成滑动连接;还包括驱动轴与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凸轮结构及上、下位传感器,其中,所述凸轮结构的传动轴与所述驱动轴连接,凸轮结构的工作面经一设置于所述牵引棒底部的提升托块与所述牵引棒连接,所述上、下位传感器分别中心对称设于所述凸轮结构的上、下两侧,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上位传感器与下位传感器检测位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牵引棒顶端自所述滑套内提升至与被牵引物连接的高度距离相配合。
凸轮结构通常由凸轮、从动件及支架构成,根据凸轮及从动件的不同,凸轮结构分为多种,又可分为平面凸轮及空间凸轮,盘式凸轮最为常见,从动件有尖顶、平底、滚子等类型,在本实用新型中,凸轮结构是完成从驱动轴输出的圆周运动转换为提升托块的纵向直线运动,因而可根据现有技术选择凸轮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上设置一滑套,所述牵引棒滑插于该滑套内,牵引棒的底部又经一提升托块与所述凸轮结构的工作面(凸轮轮廓曲线)连接,凸轮结构由所述驱动轴连接带动,该驱动轴可采用驱动电机带动,当驱动轴随电机输出轴转动后,带动凸轮结构转动并在工作面上形成偏心的运动轨迹,而提升托块又与该工作面配合连接,从而形成对牵引棒沿滑套内向上的提升,至直凸轮结构的工作面达到至高点,该点为上位传感器的检测位,由上位传感器发出停转的信号至控制器,驱动轴停转;相反的,当驱动轴以相反的方向旋转时,凸轮结构回复至低点,该点为下位传感器的检测位,由下位传感器发出停转的信号至控制器,驱动轴停转,而此时牵引棒底部的提升托块因失去了凸轮结构工作面的支撑力,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在实际使用时,将基座安装于搬运车上,当搬运车接近需要牵引的小车时,驱动轴转动使牵引棒提升,插设于被牵引小车上与牵引棒配合使用的牵引位(如牵引环、牵引带等)内,这样搬运车便可拖动小车一并移动;当到达目的地需要脱离时,驱动轴相对于先前的转动方向反向旋转,使牵引棒下落,与小车上的牵引位分离,此时搬运车可走开进入下一任务.如此,实现了牵引装置的自动牵引与脱离,无法人工参与,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生产安全性,而当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无人驾驶AGV上时,更能实现完全的自动化运输作业,大大降低工作强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轮结构由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的圆盘及偏心设置于该圆盘相对于驱动轴另一端面上的凸轴组成,该凸轴的运动轨迹构成所述凸轮结构的工作面,所述提升托块对应凸轮结构侧的底部搁置于所述凸轴上。凸轴以偏心的方式设置于圆盘端面上,当圆盘随驱动轴转动时,凸轴同时作偏心的转动,推动与之配合的提升托块,将圆周轨迹转化为沿托块底面平移及推顶托块向上提升的两个方向上的直线移动轨迹,从而实现提升托块带动牵引棒的上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凸轴端部套设有滑轮,所述提升托块对应凸轮结构侧的底部设有滑道,与所述滑轮滚动配合连接。以滑轮在提升托块底部的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下位传感器的输入端为一微动开关,近所述凸轴处的圆盘外缘面上设有挡块,该挡块与所述上、下位传感器上的微动开关配合;所述上、下位传感器的下方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上端面与所述挡块底面配合。当圆盘转动,挡块碰触到上位传感器的微动开关处,表示凸轴已达到至高位,牵引棒已提升到位,上位传感器输出停转的信号给控制器,而相反的,圆盘反转后挡块碰触到另一侧的下位传感器上的微动开关时,表示凸轴已落于最低点,下位传感器输出停转的信号至控制器;同时设置限位块,可防止凸轴转过微动开关后仍在转动的现象,挡块受到限位块的阻挡,抑制过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牵引棒底端部套设有弹性件,该弹性件上端抵于所述滑套的底面,其下端抵于所述提升托块上。设置弹性件,在凸轮结构转至低点后,对提升托块的顶推支撑力消失,此时可依靠弹性件的复位力推动提升托块带动牵引棒下落,以防止牵引棒未能靠重力下落的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搬运车牵引装置,包括基座及设置于基座上的牵引棒,所述基座上设有一顶端贯穿基座顶端面的滑套,所述牵引棒滑插于该滑套内,与滑套构成滑动连接,所述牵引棒的底部与所述基座之间设有顶升弹簧;还包括驱动轴与抵压机构,所述抵压机构包括凸轮结构及上、下位传感器,其中,所述凸轮结构的传动轴与所述驱动轴连接,凸轮结构的工作面经一设置于所述牵引棒底部的抵压托块与所述牵引棒连接,所述上、下位传感器分别对称设于所述凸轮结构的两侧,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上位传感器与下位传感器检测位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牵引棒顶端自所述滑套内提升至与被牵引物连接的高度距离相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于牵引棒底部与基座之间的顶升弹簧,为牵引棒提供位滑套内向上提升的力,而凸轮机构与抵压托块之间的配合,当凸轮机构随驱动轴转动后,便将抵压托块向下压制,克服顶升弹簧的弹力,将牵引棒拉至滑套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轮结构由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的圆盘及偏心设置于该圆盘相对于驱动轴另一端面上的凸轴组成,该凸轴的运动轨迹构成所述凸轮结构的工作面,所述抵压托块对应凸轮结构侧的顶面抵于所述凸轴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下位传感器的输入端为一微动开关,近所述凸轴处的圆盘外缘面上设有挡块,该挡块与所述上、下位传感器上的微动开关配合。所述上、下位传感器的下方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上端面与所述挡块底面配合。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轴及顶升机构,利用顶升机构中凸轮结构与牵引棒底部的提升托块的配合,偏心转动转化为对牵引棒位于滑套内的向上提升直线运动,而通过上、下位传感器对凸轮结构至高点与低点的检测信号,控制驱动轴的转停,高点表示牵引棒已伸出滑套,可与被牵引小车上的牵引位配合作业,低点表示对牵引棒的提升力已撤消,牵引棒下落至滑套内,与被牵引小车的牵引位脱离,由此实现牵引棒的自动提升与下落,即与被牵引小车的自动牵引连接及脱离连接,无需人工参与,提高作业效率及安全性,减轻操作人员的作业强度,使搬动工作更为简单快捷;
2、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轴及抵压机构,牵引棒的底部与基座之间设置顶升弹簧,而利用抵压机构中凸轮结构与牵引棒底部的抵压托块的配合,偏心转动转化为对牵引棒位于滑套内的向下压缩顶升弹簧的直线运动,而通过上、下位传感器对凸轮结构至高点与低点的检测信号,控制驱动轴的转停,高点表示牵引棒在顶升弹簧的推顶力下已伸出滑套,可与被牵引小车上的牵引位配合作业,低点表示压缩顶升弹簧,将牵引棒拉至滑套内,与被牵引小车的牵引位脱离,由此实现牵引棒的自动提升与下落,即与被牵引小车的自动牵引连接及脱离连接,无需人工参与,提高作业效率及安全性,减轻操作人员的作业强度,使搬动工作更为简单快捷;
3、驱动轴由电机带动,通过电机的正反转来实现顶升机构或抵压机构的提升与下落,并由设置于凸轮结构圆盘上的挡块与上、下位传感器上微动开关之间的配合,控制电机的停转与否,操控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凸轮结构位于高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凸轮结构位于低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机供电开关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凸轮结构位于低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座;2、牵引棒;3、驱动轴;4、圆盘;5、凸轴;6、提升托块;7、挡块;8、上位传感器;9、弹性件;10、滑套;11、限位块;12、无人驾驶的AGV;13、牵引小车;14、牵引位;15、微动开关;16、下位传感器;17、抵压托块;18、顶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5所示,一种搬运车牵引装置,包括基座1及设置于基座1上的牵引棒2,所述基座1上设有一顶端贯穿基座1顶端面的滑套10,所述牵引棒2滑插于该滑套10内,与滑套10构成滑动连接;还包括驱动轴3与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凸轮结构及上、下位传感器,其中,所述凸轮结构的传动轴与所述驱动轴3连接,凸轮结构的工作面经一设置于所述牵引棒2底部的提升托块6与所述牵引棒2连接,所述上、下位传感器分别中心对称设于所述凸轮结构的上、下两侧,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3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上位传感器8与下位传感器检测位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牵引棒2顶端自所述滑套10内提升至与被牵引小车13连接的高度距离相配合。
如图2、3所示,所述凸轮结构由套设于所述驱动轴3上的圆盘4及设置于该圆盘4相对于驱动轴3另一端面上的凸轴5组成,该凸轴5的运动轨迹构成所述凸轮结构的工作面,所述提升托块6对应凸轮结构侧的底部搁置于所述凸轴5上。所述上、下位传感器的输入端为一微动开关15,近所述凸轴5处的圆盘4外缘面上设有挡块7,该挡块7与所述上、下位传感器上的微动开关15配合;位于上、下位传感器的下方设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的上端面与所述挡块7底面配合,若圆盘5在挡块7碰触微动开关15后仍未停转,挡块7便会受到该限位块11的阻挡,以免过转对牵引棒2形成的误操作。所述牵引棒2底端部套设有弹性件9,如图3所示,该弹性件9上端抵于所述滑套10的底面,其下端抵于所述提升托块6上,当凸轴5下落后,撤消对提升托块6的支撑力,弹性件9便以其复位力推顶提升托块6下移,带动牵引棒2下落至滑套10内。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被安装于无人驾驶的AGV12(Automatic GuidedVehicle,是指装备有自动导向系统,按设定的路线自动行驶或牵引着物料车至指定地点,实现物料的自动装卸和搬运的无人驾驶输送设备。)上,带动驱动轴3转动的驱动电机由AGV内的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所需的正负极工作电压可直接采用AGV本身的工作电压,由AGV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2只继电器或其他开关元件来改变供给驱动电机的工作电压,如图4所示,其实现的逻辑关系如下:
  A   B   M
  0   0   0
  0   1   0
  1   0   正
  1   1   反
A、B为两个继电器开关,M为电机,A继电器闭合时,电机才会转动,B继电器为0时,电机正转,实现凸轮结构中凸轴5转至高点,提升牵引棒2穿插于待牵引小车13的牵引位14内,当圆盘4外缘边上的挡块7碰触到上位传感器8的微动开关15时,发送停转信号至控制器,切断A继电器开关,电机停转,完成AGV与待牵引小车13的连接,AGV可按照预设路线行驶;到达目的地后,控制器控制A、B继电器无闭合,电机反转,凸轴5反向落至圆盘4的另一侧,挡块7碰触下位传感器的微动开关15后,电机停转,提升托块6在弹性件9的复位力下向下移动,带动牵引棒2下落,脱离牵引小车13上的牵引位14,完成AGV与牵引小车13间的分离,AGV可进入下一任务,实现货物搬运的全自动化。
实施例二:参见图6、7所示,一种搬运车牵引装置,包括基座1及设置于基座1上的牵引棒2,所述基座1上设有一顶端贯穿基座1顶端面的滑套10,所述牵引棒2滑插于该滑套10内,与滑套10构成滑动连接,所述牵引棒2的底部与所述基座1之间设有顶升弹簧18;还包括驱动轴3与抵压机构,所述抵压机构包括凸轮结构及上、下位传感器,其中,所述凸轮结构的传动轴与所述驱动轴3连接,凸轮结构的工作面经一设置于所述牵引棒2底部的抵压托块17与所述牵引棒2连接,所述上、下位传感器分别对称设于所述凸轮结构的两侧,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3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上位传感器8与下位传感器16检测位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牵引棒顶端自所述滑套内提升至与被牵引小车连接的高度距离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轮结构由套设于所述驱动轴3上的圆盘4及偏心设置于该圆盘4相对于驱动轴3另一端面上的凸轴5组成,该凸轴5的运动轨迹构成所述凸轮结构的工作面,所述抵压托块17对应凸轮结构侧的顶面抵于所述凸轴5上。所述上、下位传感器的输入端为一微动开关15,近所述凸轴5处的圆盘4外缘面上设有挡块7,该挡块7与所述上、下位传感器上的微动开关配合。所述上、下位传感器的下方设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的上端面与所述挡块7底面配合。
在使用时,当凸轴转至高位时,利用牵引棒2与基座之间顶升弹簧18为牵引棒2提供向上的提升力,如图6所示,牵引棒2位于基座1的外侧,与牵引小车的牵引位配合使用,而当驱动轴3在电机带动下反向转动后,凸轴5向下转动对抵压托块17施加向下的压力,克服顶升弹簧18的提升力,将牵引棒2拉下至基座1内,挡块7与下位传感器16的微动开关碰触,驱动轴停转,牵引棒2与牵引小车的牵引位脱离。

Claims (10)

1.一种搬运车牵引装置,包括基座及设置于基座上的牵引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一顶端贯穿基座顶端面的滑套,所述牵引棒滑插于该滑套内,与滑套构成滑动连接;还包括驱动轴与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凸轮结构及上、下位传感器,其中,所述凸轮结构的传动轴与所述驱动轴连接,凸轮结构的工作面经一设置于所述牵引棒底部的提升托块与所述牵引棒连接,所述上、下位传感器分别对称设于所述凸轮结构的两侧,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上位传感器与下位传感器检测位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牵引棒顶端自所述滑套内提升至与被牵引物连接的高度距离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车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结构由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的圆盘及偏心设置于该圆盘相对于驱动轴另一端面上的凸轴组成,该凸轴的运动轨迹构成所述凸轮结构的工作面,所述提升托块对应凸轮结构侧的底部搁置于所述凸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车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轴端部套设有滑轮,所述提升托块对应凸轮结构侧的底部设有滑道,与所述滑轮滚动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车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位传感器的输入端为一微动开关,近所述凸轴处的圆盘外缘面上设有挡块,该挡块与所述上、下位传感器上的微动开关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车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位传感器的下方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上端面与所述挡块底面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车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棒底端部套设有弹性件,该弹性件上端抵于所述滑套的底面,其下端抵于所述提升托块上。
7.一种搬运车牵引装置,包括基座及设置于基座上的牵引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一顶端贯穿基座顶端面的滑套,所述牵引棒滑插于该滑套内,与滑套构成滑动连接,所述牵引棒的底部与所述基座之间设有顶升弹簧;还包括驱动轴与抵压机构,所述抵压机构包括凸轮结构及上、下位传感器,其中,所述凸轮结构的传动轴与所述驱动轴连接,凸轮结构的工作面经一设置于所述牵引棒底部的抵压托块与所述牵引棒连接,所述上、下位传感器分别对称设于所述凸轮结构的两侧,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上位传感器与下位传感器检测位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牵引棒顶端自所述滑套内提升至与被牵引物连接的高度距离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搬运车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结构由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的圆盘及偏心设置于该圆盘相对于驱动轴另一端面上的凸轴组成,该凸轴的运动轨迹构成所述凸轮结构的工作面,所述抵压托块对应凸轮结构侧的顶面抵于所述凸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搬运车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位传感器的输入端为一微动开关,近所述凸轴处的圆盘外缘面上设有挡块,该挡块与所述上、下位传感器上的微动开关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搬运车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位传感器的下方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上端面与所述挡块底面配合。
CN2009200471201U 2009-06-15 2009-06-15 搬运车牵引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46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471201U CN201446862U (zh) 2009-06-15 2009-06-15 搬运车牵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0471201U CN201446862U (zh) 2009-06-15 2009-06-15 搬运车牵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46862U true CN201446862U (zh) 2010-05-05

Family

ID=42551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047120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46862U (zh) 2009-06-15 2009-06-15 搬运车牵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46862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8899A (zh) * 2014-09-12 2014-12-2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线sps物料周转小车及其挂接装置
CN104385866A (zh) * 2014-11-17 2015-03-04 成都四威高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 一种潜入式agv用挂钩机构
CN106042798A (zh) * 2016-08-08 2016-10-26 成都四威高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 一种agv顶升杆就位检测机构及其检测方法
CN106986129A (zh) * 2017-04-28 2017-07-28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搬运机器人的牵引机构
CN107238490A (zh) * 2017-06-22 2017-10-10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牵引装置的强度测试工装
CN109625122A (zh) * 2019-01-18 2019-04-16 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提升功能的agv驱动、以及agv小车
CN112839828A (zh) * 2018-09-25 2021-05-25 威斯特伐利亚汽车有限公司 具有枢轴轴承布置结构的传感器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8899A (zh) * 2014-09-12 2014-12-24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线sps物料周转小车及其挂接装置
CN104228899B (zh) * 2014-09-12 2016-09-0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线sps物料周转小车
CN104385866A (zh) * 2014-11-17 2015-03-04 成都四威高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 一种潜入式agv用挂钩机构
CN106042798A (zh) * 2016-08-08 2016-10-26 成都四威高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 一种agv顶升杆就位检测机构及其检测方法
CN106986129A (zh) * 2017-04-28 2017-07-28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搬运机器人的牵引机构
CN107238490A (zh) * 2017-06-22 2017-10-10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牵引装置的强度测试工装
CN112839828A (zh) * 2018-09-25 2021-05-25 威斯特伐利亚汽车有限公司 具有枢轴轴承布置结构的传感器装置
CN112839828B (zh) * 2018-09-25 2024-04-30 威斯特伐利亚汽车有限公司 具有枢轴轴承布置结构的传感器装置
US11975773B2 (en) 2018-09-25 2024-05-07 Westfalia-Automotive Gmbh Sensor device having a pivot bearing arrangement
CN109625122A (zh) * 2019-01-18 2019-04-16 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提升功能的agv驱动、以及agv小车
CN109625122B (zh) * 2019-01-18 2023-08-18 华晓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具有提升功能的agv驱动、以及agv小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46862U (zh) 搬运车牵引装置
CN105947506B (zh) 一种仓库智能搬运机器人
CN203332872U (zh) 一种自动化物料配送车
CN203766862U (zh) 一种电动自卸手推车
CN203715182U (zh) 一种agv小车
CN109353391B (zh) 一种电动翻转升降货物装卸搬运车及其控制方法
CN209338051U (zh) 一种升降式搬运设备
CN201901133U (zh) 无人驾驶运料小车
CN103601106A (zh) 一种稳定运货叉车
CN201890589U (zh) 单小车自主爬坡输送机
CN207497999U (zh) 一种用于叉车式agv的自动夹紧装置
CN2665073Y (zh) 轨道式直线型双工位穿梭车
CN103754798B (zh) 一种半电动自升高装卸车
CN111017496B (zh) 一种推拉机构
CN209006402U (zh) 一种捞钢机液压升降机构
CN103601104A (zh) 一种稳定运货叉车的制造方法
CN202923454U (zh) 自动搬运车的自卸货机构
CN208345697U (zh) 叉车式agv小车
CN205524078U (zh) 一种具有自动拖挂装置的物流周转牵引车
CN210029917U (zh) 便捷式叉车
CN107839701B (zh) 一种自运行无人驾驶轨道运输装置
CN203938121U (zh) 一种自动限位小车
CN111923972A (zh) 一种线束转运车
CN103601108A (zh) 一种稳定运货叉车的使用方法
CN208412898U (zh) 一种摆臂智能托盘搬运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