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65080Y - 横机中的针织物牵拉装置的开关机构 - Google Patents

横机中的针织物牵拉装置的开关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65080Y
CN201265080Y CNU2008201340053U CN200820134005U CN201265080Y CN 201265080 Y CN201265080 Y CN 201265080Y CN U2008201340053 U CNU2008201340053 U CN U2008201340053U CN 200820134005 U CN200820134005 U CN 200820134005U CN 201265080 Y CN201265080 Y CN 20126508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ed fabric
casing
straight
switching mechanism
pul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340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有北礼治
涩田武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6508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6508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横机中的牵拉装置的开关机构,其不用很麻烦就能简单安装,同时,即使在根据针织物的厚度等进行开关操作时,其针织物抓取面的高度位置也没有差异。具有:使一个机壳移动的开关驱动部、设在各机壳和横机的构架之间的直动引导件、包括齿部的操作器,该齿部设在另一个机壳侧,与通过一个机壳侧的移动可转动的齿部啮合,使一对机壳沿直动引导件以直线移动方式可接合脱离。

Description

横机中的针织物牵拉装置的开关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横机中的针织物牵拉装置的开关机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具有前后相向配设的至少一对针床的横机中,在针床的齿口部的下方配设用于牵拉针织物的牵拉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针织物牵拉装置的牵拉部件,具有由多个针形成的针织物抓取面,借助于弹性材料安装在牵拉部件主体。
还设置这样的开关机构,即,在牵拉部件主体下降时,针织物抓取面抓取针织物,在上升时形成释放针织物的形状,同时相对牵拉部件主体向突出方向对针织物抓取面按压施力,在不作用时在不从牵拉部件主体的侧面突出的位置以可放置或者突出量变少的方式构成为可退入机壳内,同时,在由牵拉部件的针织物抓取面抓取针织物通过路径的针织物的作用时,使机壳以枢转支轴为转动中心转动并向近接针织物的方向移动,在不作用时使机壳离开针织物。
但是,在这种开关机构中,因为被操作的机壳画弧摆动,所以要安装成在开关前后机壳时使相向的针织物抓取面的高度时常保持一致是困难的,有时对其调整需要时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834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可提供容易安装并调整开关机构的横机中的针织物牵拉装置的开关机构。
解决问题的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横机中的针织物牵拉装置的开关机构,其具有一对收容针织物抓取面的机壳,该针织物抓取面抓取位于具有至少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的齿口部下方的针织物通过路径内的针织物,通过升降牵拉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使一个机壳移动的开关驱动部、设在各机壳和横机的构架之间的直动引导件、包括设在另一个机壳侧的齿部的操作器,该齿部与一个机壳侧的通过移动而可转动的齿部相啮合,使一对机壳沿直动引导件以直线移动方式可接合脱离。
另外,该开关机构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横机中的针织物牵拉装置的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可与上述操作器的齿部同时转动、在端部具有辊的臂,在各机壳侧设置与该辊卡合的辊承接部。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横机中的针织物牵拉装置的开关机构,由于具有使一个机壳移动的开关驱动部、设在各机壳和横机的构架之间的直动引导件、包括与通过一个机壳侧的移动可转动的齿部啮合的设在另一个机壳侧的齿部的操作器,使一对机壳沿直动引导件以直线移动方式可接合脱离,因此,即使与针织物通过路径内的针织物的厚度等吻合地开关前后机壳间,也可以不改变针织物抓取面的高度位置。由此,具有不很麻烦可简单安装开关机构的优点。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设置可与上述操作器的齿部同时转动、在端部具有辊的臂,且在各机壳侧设置与该辊卡合的辊承接部构成开关机构,具有用简单的构造可使机壳顺利直线移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安装有针织物牵拉装置的横机的局部剖切正面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面图。
图3是针织物牵拉装置的示意正面图。
图4是针织物牵拉装置的示意侧面图。
图5是表示开关机构部分的“关”状态的示意侧面图。
图6是表示直动引导件部分的示意侧面图。
图7是表示开关机构部分的“开”状态的示意侧面图。
图8是表示操作部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横机;2 编针;3 针床;4 齿口部;8 针织物通过路径;12、13 构架;20 针织物抓取面;22 针;25 机壳;26 开关机构;27 开关驱动部;35 操作器;36 直动引导件;37 引导部件;43 传动臂;48 辊;46 机壳操作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面说明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横机的针织物牵拉装置的开关机构的理想实施方式。
图1是局部剖切横机的正面图,图2是图1的A-A线剖面图,图中附图标记1整体表示横机。
该横机1,在针床3可进退滑动地收容编针2,把该针床3以其齿口部4相向的状态配置在构架12、13的前后,具有驱动齿口部4间的下方升降的编出装置5、用于夹持牵拉由该编出装置5牵拉到规定长度的针织物的牵拉辊装置6以及与该牵拉辊装置6协动或单独牵拉针织物的针织物牵拉装置7。
这些编出装置5、牵拉辊装置6及针织物牵拉装置7,隔着成形于前后相向配设的针床3、3的齿口部4间、由图2中单点划线所示的针织物通过路径8,设置在各针床的下方。
这些装置5~7,与专利文献1所述的装置相同地构成、作用。
即,在针织物牵拉装置7,隔着齿口部4下方的针织物通过路径8在前后设一对针织物用牵拉部件9、10,即使对于编成筒状的针织物也可以有利地进行牵拉。
在此所说的筒状针织物,例如是把前身片的针织物附属于前针床3、把后身片的针织物附属于后针床3、以两针织物在其两端部连接状态编成的针织物,一个针织物用牵拉部件9只牵拉前身片的针织物,针织物用牵拉部件10只牵拉后身片的针织物。
上述编出装置5构成为具有一对钩部件11和升降机构(未图示),该一对钩部件11背对背配设成与前后的编针2、2面对,该升降机构使该钩部件11在从牵拉辊装置6的下方到齿口部间隙的上方之间升降。
另外,牵拉辊装置6,在横机1的左右的构架12、13间枢轴支承的前后一对的轴14上,面对面地使“L”字型的支架15可摆动地枢轴支承,在该支架15的上端部可转动地枢轴支承牵拉辊16,用转动机构(未图示)可转动驱动前后的牵拉辊16、16。
而且,通过用连接板17连接在支架15的针织物通过路径8侧面对的各个端部,同时用转动杆18使一个支架15转动,从而,前后的牵拉辊16、16可在相互接合脱离的方向上摆动。
上述针织物牵拉装置7构成为具有:前针织物用牵拉部件9和后针织物用牵拉部件10、针织物牵拉装置7的开关机构(以下单称开关机构)26和牵拉力调节机构21;该前针织物用牵拉部件9只抓取位于针织物通过路径8内的针织物的前侧针织物并可牵拉,该后针织物用牵拉部件10只抓取后侧针织物并可牵拉,该针织物牵拉装置7的开关机构26使两针织物用牵拉部件9、10在与针织物通过路径8的针织物接合脱离的方向移动,该牵拉力调节机构21调节两针织物用牵拉部件9、10的后述的针织物抓取面20的升降及其牵拉力。
图3是针织物牵拉装置7的示意正面图,图4是针织物牵拉装置7的示意侧面图。
如图3及图4所示,各个前后针织物用牵拉部件9、10具有由多个针22形成的针织物抓取面20,在机壳25设置安装在牵拉部主体24而使牵拉部件主体24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23、以及设定针织物用牵拉部件9、10的牵拉力的牵拉力调节机构21。
这些升降驱动机构23及牵拉力调节机构21,由于与上述专利文献1公报同样地构成并作用,所以省略详细叙述。
前后的机壳25、25通过开关机构26的操作,经由直动引导件36可开关,对于针织物通过路径8的针织物,在使其间变狭窄进行针织物牵拉作用的“关”状态和使其间扩大而不进行针织物牵拉作用的“开”状态之间进行移动。
图5是表示通过开关机构26使机壳25、25形成“关”状态的侧面图。
图6是示意表示直动引导件36部分的侧面图。
图7是表示通过开关机构26使机壳25、25形成“开”状态的侧面图。
开关机构26由开关驱动部27、直动引导件36和操作器35构成。
开关驱动部27具有:由控制例如横机1的编成的控制装置(未图示)转动控制的马达28;借助齿轮传导机构29传递该马达28的转动而被转动驱动的凸轮轴30;安装在凸轮轴30上的开关凸轮31;在该开关凸轮31上滑接辊32而被摆动的开关摆动支架33;连接在开关摆动支架33上的开关杆34。
而且,若开关摆动支架33被摆动操作,在开关杆34把一个机壳25与位于针织物通过路径8内的针织物抵接或者离开的方向上,进行滑动操作的话,则与该操作连动,另一个机壳25也借助操作器35传递驱动,在与针织物抵接或者离开的方向可直线滑动操作。
如图6所示,在使机壳25与针织物抵接或者离开的方向直线移动的直动引导件36,其引导部件37用螺栓等的固定器38固定在构架12、13的下端部分,使隔着针织物通过路径8内的针织物对峙的一对机壳25、25在相对针织物通过路径8正交的方向上直线移动的引导槽39形成在引导部件37的侧面部分,同时,用螺栓等固定器42固定用于向与该引导槽39嵌合滑动的滑动部件40上安装的支架41的一端侧。
另外,在安装用支架41的另一端侧,用螺栓或销等固定机壳25。即,借助安装用支架41,形成滑动部件40和机壳25连在一起的状态。
因此,与引导槽39嵌合滑动的滑动部件40为了减少其滑动阻力,做成了滚珠循环式的滑动部件,但也可以使用由含油合金等构成的金属式滑动部件。另外,引导部件37的剖面形状是大致矩形,但也可以使用圆形剖面的形状。
上述操作器35由以下部件构成:从固定于前后一对的各机壳25、25的下端部的安装用支架41向针织物通过路径8伸出的传动臂43;可转动地支承在固定于构架12、13上的拱形的固定部件44上的一对驱动轴45;能以各驱动轴45为中心转动、在周围的一部分具有齿部46a和臂部46b的机壳操作杆46。而且,在臂部46b的前端配置辊48,支承该辊48的辊承接部43a在上述传动臂43的端部形成U字形。
例如,对机壳25、25从图5的“关”移动到图7的“开”的情况进行说明。
若驱动马达28,则借助齿轮传动机构29,开关凸轮31转动。
在图5中,辊32与开关凸轮31的小半径侧的凸轮面相接,而为了形成图7的“开”,只要辊32与开关凸轮31的大半径侧的凸轮面相接就可以。
由辊32的位移驱动开关杆34,图中左侧的安装用支架41及滑动部件40在引导部件37上向左移动。
因此,左侧的机壳25也会向左移动。
随着安装用支架41向左的移动,传动臂43也同样移动,左侧的机壳操作杆46以驱动轴45为中心右转。
由于由相互的齿部46a啮合,右侧的机壳操作杆46以驱动轴45为中心左转。其结果,右侧的安装用支架41及滑动部件40向右在引导部件37上移动。
因此,右侧的机壳25也向右移动。
这样,机壳25、25从图5的“关”变成图7的“开”。
另外,从图7的“开”变到图5的“关”时,只要驱动马达28,辊32与开关凸轮31的小半径侧的凸轮面相接的话,可以使各机壳25、25进行与上述相反的移动,而成为“关”状态。
如上所述,用开关机构26滑动操作一个机壳25时,两机壳25、25由操作器35连动,利用直动引导件27在相对针织物通过路径8正交的方向上直线移动。
因此,例如即使在与针织物的厚度对应地改变两机壳25、25间隔时,由于抓取针织物的针22的位置、即针织物抓取面20的上下位置没有偏移,所以在夹着针织物通过路径8的状态下对峙设置的两机壳25、25的安装也只要正确对准水平位置就行,所以可以很简单地进行安装作业。
另外,图8是表示操作器的另一例的图。在上述的例中,作为操作器35,展示了能以驱动轴45为中心转动且具有齿部46a和在前端装有辊48的臂部46b的机壳操作杆46、和具有辊承接部43a的传动臂43的组合,但也可以做成图8所示的组合。
能以驱动轴45为中心转动、在周围的一部分或全周形成齿部49a的齿轮49、和从安装用支架41向针织物通过路径8伸出在前端具有齿部50a的传动臂50的组合是所谓“齿条和小齿轮”。
通过这些各齿部49a、50a的啮合,开关各机壳25、25间。图8(a)是各机壳25、25间“关”的状态,图8(b)是各机壳25、25间“开”的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驱动部使用了马达28、开关凸轮31、开关杆34等,但也可以使用气缸。另外,向安装用支架41传递驱动力可以开关,但也可以直接转动驱动设在驱动轴45上的机壳操作杆46或齿轮49。
对上述开关机构26,只对针织物牵拉装置7的一端侧进行了说明,另一端侧也起同样的作用。
而且,省略在另一端侧的开关驱动部27的马达,但也可以附设该马达。
另外,上述直动引导件36至少必须在各机壳的两端,在针床3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按适当间距设置是理想的。

Claims (2)

1.一种横机中的针织物牵拉装置的开关机构,该针织物牵拉装置的开关机构具有一对收容针织物抓取面的机壳,该针织物抓取面抓取位于具有至少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的齿口部下方的针织物通过路径内的针织物,通过升降来牵拉针织物;其特征在于,具备:使一个机壳移动的开关驱动部、设在各机壳与横机的构架之间的直动引导件、和包括设在另一个机壳侧的齿部的操作器,该设在另一个机壳侧的齿部与一个机壳侧的通过移动而能够转动的齿部相啮合;所述开关机构能够使一对机壳沿直动引导件以直线移动方式接合脱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机中的针织物牵拉装置的开关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操作器的齿部一同转动、在端部具有辊的臂,在各机壳侧设置有与该辊卡合的辊承接部。
CNU2008201340053U 2007-09-07 2008-09-05 横机中的针织物牵拉装置的开关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65080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32689 2007-09-07
JP2007232689A JP2009062651A (ja) 2007-09-07 2007-09-07 横編機における編地引下げ装置の開閉機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65080Y true CN201265080Y (zh) 2009-07-01

Family

ID=40557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3400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65080Y (zh) 2007-09-07 2008-09-05 横机中的针织物牵拉装置的开关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062651A (zh)
CN (1) CN201265080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2695A (zh) * 2018-07-04 2018-10-12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机的牵拉装置
CN109056174A (zh) * 2018-08-30 2018-12-21 浙江丰帆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横机
CN110685063A (zh) * 2019-10-22 2020-01-14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机械的牵拉装置
CN112501775A (zh) * 2019-11-06 2021-03-16 湖州中鹏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独立自动控制的柔性拉布装置
CN113604953A (zh) * 2021-08-20 2021-11-05 浙江睿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横编织机的自动整理其织物的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42695A (zh) * 2018-07-04 2018-10-12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机的牵拉装置
CN108642695B (zh) * 2018-07-04 2023-09-12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机的牵拉装置
CN109056174A (zh) * 2018-08-30 2018-12-21 浙江丰帆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横机
CN109056174B (zh) * 2018-08-30 2020-04-28 浙江丰帆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横机
CN110685063A (zh) * 2019-10-22 2020-01-14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针织机械的牵拉装置
CN112501775A (zh) * 2019-11-06 2021-03-16 湖州中鹏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独立自动控制的柔性拉布装置
CN113604953A (zh) * 2021-08-20 2021-11-05 浙江睿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横编织机的自动整理其织物的方法
CN113604953B (zh) * 2021-08-20 2023-05-23 浙江睿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横编织机的自动整理其织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62651A (ja) 200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65080Y (zh) 横机中的针织物牵拉装置的开关机构
CN105339288B (zh) 用于移动并定位部件的操纵器及其调节方法
EP1972708B1 (en) Carriage mountable unit of weft knitting machine
CN101654840B (zh) 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起针板升降机构
CN108457020A (zh) 一种用于绣花机的压脚装置及绣花机
RU246622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глопрокалывания волокнистого полотна
JP2019073813A (ja) 横編機
EP16476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bricating a three-dimensional warp knitted fabric having varied cross-sections as well as thus obtained fabric
CN101029431B (zh) 针织物下拉装置以及针织物下拉组件
CN1126774A (zh) 缝纫机中的制品移动装置
CN205000089U (zh) 自动对目转移织物的横编织机
TWI254091B (en) Warping machine
JP4191647B2 (ja) ダブルラッシェル機における針釜間及び地糸用筬間の間隔変更装置
EP3527707A1 (en) A machine for treating folded printed fabrics
CN205927674U (zh) 一种主筋自动夹紧送进机构
KR101021579B1 (ko) 이중경편기의 인터레이싱 간격 조절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되는 이중경편직물
CN111593473A (zh) 一种横机中的编织三角系统
KR200407423Y1 (ko) 이격공간을 이루는 더블 편직물 경편장치
JP2014084538A (ja) 横編機の編出し装置およびニットウエアの編出し方法
JP2010053464A (ja) 経編機におけるガイドバー駆動装置
JP5252894B2 (ja) 自動横編機
CN105133167A (zh) 自动对目转移织物的横编织机
EP102034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works
CN110079937B (zh) 针刺刺花机的进布装置
KR20020075729A (ko) 재봉틀의 천이송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509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