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64758Y - 开口部分结构 - Google Patents

开口部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64758Y
CN200964758Y CNU2006201579614U CN200620157961U CN200964758Y CN 200964758 Y CN200964758 Y CN 200964758Y CN U2006201579614 U CNU2006201579614 U CN U2006201579614U CN 200620157961 U CN200620157961 U CN 200620157961U CN 200964758 Y CN200964758 Y CN 20096475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inner panel
reinforcement
waist
e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579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八木敬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a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6475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6475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2Reinforcement elements
    • B60J5/0422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 B60J5/0423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 the low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26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 the lower door structure the elements being arranged at the beltl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11Beltl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12Low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13Inner panel, e.g. characterised by carrying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2Reinforcement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68Fixation or mounting means specific for door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口部分结构,在所述开口部分结构中,在外板的边缘部分和内板的边缘部分之间设置有开口部分,所述外板的边缘部分内表面和所述内板的边缘部分内表面分别通过外加强件和内加强件加强,其中,所述外加强件于纵向方向上的末端部分在所述内板的端壁与所述内加强件于纵向方向上的末端部分之间的位置接合到所述内板上。

Description

开口部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口部分结构,在该结构中,在外板和内板的边缘部分之间设置有开口部分。
背景技术
作为这样的开口部分结构:即,在外板和内板的边缘部分之间设置有开口部分,例如,可以想到门腰部(door waist portion)结构。在门腰部结构中,在门外板的上边缘部分和门内板的上边缘部分之间设置有开口部分。在该开口部分中,沿着两个板的上边缘部分形成有细长的开口,使门窗玻璃适于在开口中上下移动。该开口设置成越过两个板的大致全部宽度。从而,减小了开口部分在门外板与门内板彼此接近或分离方向上的刚度,即,减小了在垂直于开口纵向和深度方向的方向(在下文,称为相对方向)上的刚度。因此,降低了设置在开口周缘上的腰部防雨条和在开口内上下移动的玻璃之间的气密性和玻璃保持性。为了防止这种降低,有必要提高开口部分的刚度。
日本专利公报No.2002-154332公开了这样一种门腰部结构:即,外腰部加强件和内腰部加强件分别安装到门外板的上部内表面和门内板的上部内表面上,从而加强上部内表面。另外,在该结构中,外腰部加强件的末端部分与内腰部加强件的末端部分通过插入在它们之间的支撑部件彼此接合。根据该结构,由于外腰部加强件的末端部分与内腰部加强件的末端部分通过插入在它们之间的支撑部件彼此接合,所以提高了门外板上部部分和门内板上部部分的相对方向上的刚度。
实用新型内容
但是,根据上述结构,支撑部件是通过在其与门内板之间插入的内腰部加强件而接合到门内板上的。具体地,内腰部加强件插入在支撑部件与门内板之间。
因此,插入的内腰部加强件本身的成型误差、内腰部加强件装配到门内板的装配误差等倾向于降低门外板上部部分和门内板上部部分的相对方向上的定位精度,即,降低门窗玻璃在其中上下移动的开口的周缘部分的成型精度。这样,最终难以确保腰部防雨条与在开口中上下移动的门窗玻璃之间的高气密性和足够的玻璃保持性。
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了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口部分结构,在该开口部分结构中,外加强件在其与内板之间没有插入内加强件的状态下接合到内板上,从而能够提高外板的边缘部分和与其相对的内板的边缘部分的相对方向上的定位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开口部分结构,在该开口部分结构中,在外板的边缘部分与内板的边缘部分之间设置有开口部分,该外板的边缘部分内表面和该内板的边缘部分内表面分别通过外加强件和内加强件加强,其中外加强件于纵向方向上的末端部分在内板的端壁与内加强件于纵向方向上的末端部分之间的位置接合到内板上。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门腰部后部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拆下了门外板;
图2为门腰部沿图1中的II-II线的横截面图;
图3为从斜上方观看时,图1中门腰部后部的透视图;
图4为门腰部沿图1中的IV-IV线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5为从斜上方观看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门腰部后部的透视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拆下了门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图1至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口部分结构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安装在车辆侧面的侧门1(例如,车辆前门和后门)的门腰部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开口部分结构。门外板2与门内板3之间设置有开口部分5,其中门内板3安装在门外板2上。开口部分5具有细长的开口。该细长开口限定在门外板2的上边缘部分与门内板3的上边缘部分之间。门内板3的上边缘部分布置成这样:即,其与门外板2的上边缘部分相对并且基本上平行于该门外板2的上边缘部分。此外,该细长开口沿着两个边缘部分延伸。另外,门窗玻璃4适合于在开口的内部上下移动。驾驶室中门内板3的侧表面(图2中的左侧表面)覆盖有门饰板(door trim)6。
长形外腰部加强件10安装到门外板2的上部内表面(与门内板3相对的边缘部分的表面)2a上,外腰部加强件10在前后方向上越过门外板2的大致全部长度,或者在水平宽度方向上越过门外板2的大致全部宽度。这里,外腰部加强件10沿着门外板2的上边缘部分延伸,由于该实施例的门1为侧门,所以各门板的前后方向基本与其水平宽度方向基本一致。这样,加强了门外板2的上部部分和开口部分5。
长形内腰部加强件20安装到门内板3的上部内表面(与门外板2相对的边缘部分的表面)3a上,所述内腰部加强件20在前后方向上越过门内板3的大致全部长度,或者在水平宽度方向上越过门内板3的大致全部宽度。这里,内腰部加强件20沿着门内板3的上边缘部分延伸。这样,加强了门内板3的上部部分和开口部分5。
外腰部加强件10总体上形成具有大致为L形的横截面的形状。外腰部加强件10包括:下凸缘部分11,其基本平行于门外板2的内表面;平台部分12,通过弯曲外腰部加强件10而形成,并由此从下凸缘部分11的上部末端边缘基本水平地延伸到门的内侧;纵向壁13,其从平台部分12向上延伸;以及上凸缘部分14,其设置在纵向壁13的上边缘部分。
下凸缘部分11(图1和图3中的缎纹部分)通过胶粘剂材料粘接到门外板2上。门外板2的上边缘部分是有卷边的,上凸缘部分14接合到门外板2的上边缘部分的卷边,从而形成卷边部分K(在下文,也称为卷边接合部分K)。
内腰部加强件20总体上形成为具有帽形横截面的形状。内腰部加强件20包括:下凸缘部分21,其设置在内腰部加强件20的下边缘部分;上凸缘部分22,其设置在内腰部加强件20的上边缘部分;以及中间部分23,其具有U形横截面,并且该中间部分23在下凸缘部分21与上凸缘部分22之间朝向门的内侧凸出。
在上凸缘部分22位于门内板3的上边缘部分的状态下,将内腰部加强件20在下凸缘部分21和上凸缘部分22处点焊到门内板3上。注意图1至图4中的标记“×”表示点焊的点。
此外,在门饰板6的上端部分,形成有沿内腰部加强件20的上凸缘部分22插入开口部分5的弯曲部分6a。腰部防雨条7的内部部件7a安装到弯曲部分6a的内表面上。另外,腰部防雨条7的外部部件7b安装到门外板2的上边缘部分的卷边接合部分K上。内部部件7a和外部部件7b以夹压的方式保持位于它们之间的门窗玻璃4的两个表面。
在门内板3上安装有内腰部加强件20的部分上,形成有朝向车辆驾驶室内部(向朝着门饰板6的方向)凸出并且支撑门饰板6的浮凸部分(emboss portion)3b,该浮凸部分3b沿门内板3的前后方向延伸。浮凸部分3b和内腰部加强件20构成为具有高刚度的封闭横截面的部件,该部件沿门内板3的前后方向延伸。在浮凸部分3b与门饰板6之间布置有冲击吸收材料,从而使得高刚度的浮凸部分3b适合于吸收从门饰板6施加向车辆外部方向的载荷。
另外,如图1和图3所示,在门内板3于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部分,设置有通过弯曲该门内板3而形成的端壁(后端壁)3c,该端壁3c朝向车辆的外部延伸并接合到门外板2的后边缘部分。门框8从端壁3c的上端部分的内表面向上延伸,门框8的基底部分8a连接到门内板3的端壁3c附近的内表面3a。
末端部分,具体地,外腰部加强件10于纵向方向上的末端部分(后末端部分)10a在门内板3的后端壁3c与内腰部加强件20于前后方向上的末端部分20a之间的位置接合到门内板3上。
在该实施例中,外腰部加强件10的末端部分10a接合到基底部分8a上。具体地,末端部分10a接合到门内板3中由基底部分8a加强的部分。
此外,外腰部加强件10的末端部分10a接合到门内板3上,同时在它们之间插入有支架15,作为与外腰部加强件10分离的结构部件。
如图3所示,支架15形成为具有帽形横截面的形状。支架15包括:中间部分15a,其接合到外腰部加强件10的接合部分(末端部分)10a;通过弯曲支架15而形成的一对支腿部分15b和15b,其从中间部分15a在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朝向门内板3的方向延伸。支架15还包括通过弯曲支架15形成的连接凸缘部分15c和15c,该连接凸缘部分15c和15c从两个支腿部分15b和15b的末梢部分沿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并连接到门内板3上。
此外,如图1中虚线所示,外腰部加强件10的末端部分10a接合到门内板3中形成的浮凸部分3b附近。
具体地,如图2所示,浮凸部分3b在门内板3上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同时具有朝向车辆驾驶室内部凸出的凹槽横截面的形状。如图4所示,具有帽形横截面的支架15的连接凸缘部分15c和15c跨越浮凸部分3b而连接到浮凸部分3b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的结构,外腰部加强件10的末端部分10a在门内板3的后端壁3c与内腰部加强件20于前后方向上的末端部分20a之间的位置接合到门内板3上。从而,末端部分10a能够在没有内腰部加强件20的位置连接到门内板3上。因此,在外腰部加强件10与门内板3之间不插入可能降低门外板2和门内板3的装配精度的内腰部加强件20的情况下,外腰部加强件10就能够接合到门内板3上。
因此,能够提高门外板2的上边缘部分与门内板3的上边缘部分之间的相对方向上的定位精度。最终能够提高用来使门窗玻璃4上下移动的开口部分5的开口周缘部分的成型精度。此外,能够确保连接到开口部分5的开口周缘部分上的腰部防雨条7与门窗玻璃4之间的气密性和玻璃保持性。
此外,接合到门内板3的外腰部加强件10的末端部分10a接合到形成在门内板3中的浮凸部分3b附近。由于浮凸部分3b是高刚度的,所以更加提高了外腰部加强件10到门内板3的接合刚度,并最终进一步提高了开口部分5的开口周缘部分的刚度。
另外,接合到门内板3的外腰部加强件10的末端部分10a是通过插入在其与门内板3之间的作为分离结构部件的支架15接合到门内板3上的。作为分离结构部件的支架15对各种车辆的门具有通用性。从而,仅仅需要形成与侧门1的外腰部加强件10对应的本体部分,就能够使用对各类车辆具有通用性的支架15。因此,可以实现车辆的成本减少。
另外,支架15形成为具有帽形横截面的形状,并具有中间部分15a、支腿部分15b和15b、以及凸缘部分15c和15c。从而,简化了支架15的结构,这样能够提供低成本的支架15。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外腰部加强件10的上凸缘部分14与门外板2的上凸缘部分之间的卷边接合部分K的后端部分在前后方向上接近门内板3上焊接支架15的点焊部分。从而,能够抵抗施加到门外板2的载荷以有效地限制外腰部加强件10的变形,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开口部分5的刚度。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实施例中那些相同的组成部件,在第二实施例中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该实施例基本上具有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该实施例也以下述方式构造:门外板2的上部内表面2a和门内板3的上部内表面3a分别通过安装长形的外腰部加强件10和内腰部加强件20来加强。同样地,以下述方式构造:外腰部加强件10的后末端部分10a在门内板3的后端壁3c与内腰部加强件20的后末端部分20a之间接合到门内板3上。
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具体不同点为:连接到门内板3上的连接部分16(相当于实施例1的支架15)一体形成在外腰部加强件10的末端部分10a上。
如同支架15,连接部分16形成为具有帽形横截面的形状。连接部分16包括:末端部分10a;通过弯曲连接部分16形成的一对支腿部分16a和16a,从末端部分10a在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朝向门内板3的方向延伸;以及通过弯曲连接部分16形成的连接凸缘部分16b和16b,该连接凸缘部分16b和16b从两个支腿部分16a和16a的末梢部分沿彼此远离的方向延伸,并连接到门内板3上。
同样在这种情形下,优选的是将连接凸缘部分16b和16b跨越浮凸部分3b而连接到浮凸部分3b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
因此,根据该实施例,和在第一个实施例中一样,外腰部加强件10在没有内腰部加强件20的位置处连接到门内板3上,从而能够提高用来使门窗玻璃上下移动的开口部分5的开口周缘部分的成型精度。特别地,在该实施例中,连接部分16与外腰部加强件10一体形成。因此,减少了组成部件的数量,从而能够减少装配工时。
如上所述,本申请的实用新型的开口部分结构为:在门外板2的边缘部分和门内板3的边缘部分之间设置有开口部分5,门外板2的边缘部分的内表面2a和门内板3的边缘部分的内表面3a分别通过外腰部加强件10和内腰部加强件20加强,其中,外腰部加强件10于纵向方向上的末端部分10a在位于门内板3的端壁3c内侧且位于内腰部加强件20于纵向方向上的末端部分20a外侧的位置接合到门内板3上。
这里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可在不脱离其宗旨和实质特性的情况下以其它的方式实现或实施。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以安装在车辆侧表面的侧门1(例如,前门和后门)的开口部分的情况为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开口部分结构。但是,开口部分不限于如上所述,仅仅需要是这样的开口部分即可:该开口部分设置在门外板的边缘部分和门内板的边缘部分之间,其中所述边缘部分的内表面分别通过加强件加强。因此,本申请的实用新型的开口部分结构也能够应用到例如设置在后门上的开口部分,其中所述开口部分中的窗玻璃可上下移动。
此外,由于以侧门1的后部为例示出了该实施例,所以示出了外腰部加强件10的后末端部分10a接合到门内板3的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也能应用于设置在侧门1前部的外腰部加强件10的前末端部分。在这种情形下,优选的是在门内板3的前端壁与内腰部加强件20的前末端部分之间将前末端部分接合到门内板3上。
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应用于外腰部加强件10的后末端部分10a和前末端部分中任何一种。因此,能够提高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一种末端部分的开口部分5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含义范围内的所有变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2005年11月1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5-330166中包括的主题,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Claims (6)

1.一种开口部分结构,在所述开口部分结构中,在外板的边缘部分和内板的边缘部分之间设置有开口部分,所述外板的边缘部分内表面和所述内板的边缘部分内表面分别通过外加强件和内加强件加强,其中,
所述外加强件于纵向方向上的末端部分在所述内板的端壁与所述内加强件于纵向方向上的末端部分之间的位置接合到所述内板上。
2.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部分结构的门腰部结构,其中,
在门外板的上边缘部分和门内板的上边缘部分之间设置有所述开口部分,门窗玻璃通过所述开口部分上下移动;
所述门外板的上部内表面和所述门内板的上部内表面分别通过外腰部加强件和内腰部加强件加强;并且
所述外腰部加强件于纵向方向上的末端部分在端壁与所述内腰部加强件于纵向方向上的末端部分之间接合到所述门内板上,其中所述端壁位于所述门内板于水平宽度方向的端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腰部结构,其中,
所述外腰部加强件的末端部分接合到所述门内板中形成的浮凸部分附近,所述浮凸部分形成为用以支撑门饰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腰部结构,其中,
所述外腰部加强件的末端部分跨越所述浮凸部分而接合到所述门内板上。
5.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部分结构的门腰部结构,其中,
所述外加强件的末端部分通过插入其与所述门内板之间的支架接合到所述门内板上,所述支架作为与所述外加强件分离的结构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腰部结构,其中,
所述支架形成为具有帽形横截面的形状,并且包括:
中间部分,其接合到所述外加强件的末端部分;
一对支腿部分,其通过将所述中间部分的两个边缘部分朝向所述门内板弯曲而形成;以及
连接凸缘部分,其通过沿彼此远离的方向弯曲所述一对支腿部分的末梢部分而形成,并且所述连接凸缘部分连接到所述门内板上。
CNU2006201579614U 2005-11-15 2006-11-15 开口部分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64758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30166 2005-11-15
JP2005330166A JP4640127B2 (ja) 2005-11-15 2005-11-15 ドアウエスト部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64758Y true CN200964758Y (zh) 2007-10-24

Family

ID=376631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5164A Active CN100575653C (zh) 2005-11-15 2006-11-15 开口部分结构
CNU200620157961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64758Y (zh) 2005-11-15 2006-11-15 开口部分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5164A Active CN100575653C (zh) 2005-11-15 2006-11-15 开口部分结构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566091B2 (zh)
EP (1) EP1785302B1 (zh)
JP (1) JP4640127B2 (zh)
KR (1) KR100850149B1 (zh)
CN (2) CN100575653C (zh)
DE (1) DE602006015412D1 (zh)
TW (1) TWI3193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40064B2 (ja) * 2006-06-09 2009-03-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構造
JP5056233B2 (ja) * 2007-07-19 2012-10-2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構造
JP5303211B2 (ja) * 2008-04-08 2013-10-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MX2012013366A (es) * 2010-06-08 2013-01-24 Nissan Motor Estructura de puerta para vehiculo.
JP5692776B2 (ja) * 2010-06-11 2015-04-01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
DE102010046975A1 (de) * 2010-09-29 2012-03-29 Volkswagen Ag Kraftfahrzeugtür
EP2604457B1 (en) * 2011-12-14 2014-02-19 C.R.F. Società Consortile per Azioni Motor-vehicle door
JP6075985B2 (ja) * 2012-07-17 2017-02-08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フレーム構造
DE102012215598B4 (de) * 2012-09-03 2019-02-14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Aufprallträger
DE102013200073A1 (de) * 2012-09-03 2014-03-06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Stoßfängerträger
US9248729B2 (en) 2013-12-19 2016-02-02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door structure
JP5797856B2 (ja) * 2015-01-29 2015-10-21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
JP6531742B2 (ja) * 2016-09-13 2019-06-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イドドア構造
JP7047351B2 (ja) * 2017-11-30 2022-04-0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ドア
US10625582B2 (en) 2018-05-03 2020-04-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trim panel interlock for limiting trim panel separation during an impact condition
CN110406479A (zh) * 2019-08-28 2019-11-05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窗下沿封头装饰结构
US11407291B1 (en) * 2021-03-10 2022-08-09 Honda Motor Co., Ltd. Door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9916A (en) * 1980-03-31 1987-09-01 Isuzu Motors Ltd. Door glass assembly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JPS6412914A (en) * 1987-07-07 1989-01-17 Mazda Motor Door glass lowering device for vehicle
DE3921289C1 (zh) * 1989-06-29 1991-01-10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8630 Coburg, De
US5339488A (en) * 1990-11-13 1994-08-23 Draftex Industries Limited Sealing and wiping arrangement including inflatable chamber
JP3521452B2 (ja) * 1992-11-09 2004-04-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US5505024A (en) * 1993-11-22 1996-04-09 Chrysler Corporation Vehicle door assembly
DE4421934A1 (de) * 1994-06-23 1996-01-04 Ford Werke Ag Metallisches Profil als Verstärkung einer Kraftfahrzeugtür
US5544448A (en) * 1994-12-27 1996-08-13 Ford Motor Company Structural door belt seal
US5964063A (en) * 1996-07-22 1999-10-12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otor-vehicle door having window winder,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door, and window sash assembly suitable for use in the door
KR19980059587A (ko) * 1996-12-31 1998-10-07 김영귀 자동차 도어
DE19709835B4 (de) * 1997-02-26 2004-05-27 Sommer Allibert-Lignotock Gmbh Fahrzeugtür
DE19748970B4 (de) * 1997-11-06 2005-12-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n.d.Ges.d. Staates Delaware), Dearborn Integrale Türinnenverstärkung
DE19801842A1 (de) * 1998-01-13 1999-07-22 Sommer Allibert Lignotock Gmbh Fahrzeugtür
DE19816533C2 (de) * 1998-04-06 2001-08-09 Brose Fahrzeugteile 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einer Innenverkleidung für Fahrzeuge
JP3452490B2 (ja) * 1998-07-03 2003-09-29 鬼怒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ドア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の端末構造
FR2783758B1 (fr) * 1998-09-24 2000-12-15 Peugeot Dispositif formant renfort de port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4043122B2 (ja) * 1998-12-17 2008-02-06 石川島運搬機械株式会社 車体方向転換装置を備えた補助リフト付昇降式駐車装置
US6176542B1 (en) * 1999-09-30 2001-01-2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door
US6381906B1 (en) * 1999-11-03 2002-05-07 The Budd Company Modular door with attachment mechanism
JP2002154332A (ja) * 2000-09-07 2002-05-28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JP2002154322A (ja) * 2000-11-20 2002-05-28 Suzuki Motor Corp ドアのガラス受け部構造
DE10063459A1 (de) * 2000-12-19 2002-06-27 Wagon Automotive Gmbh Leichtbautür für Kraftfahrzeuge
JP2002187500A (ja) * 2000-12-21 2002-07-02 Toyoda Gosei Co Ltd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3818868B2 (ja) * 2001-05-11 2006-09-06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のベルトライン構造
JP3632850B2 (ja) * 2002-01-16 2005-03-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
JP3651604B2 (ja) * 2002-06-11 2005-05-25 ふそう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
DE10230073A1 (de) * 2002-07-01 2004-01-22 Sai Automotive Sal Gmbh Kraftfahrzeugtür
DE10256131A1 (de) * 2002-11-29 2004-06-17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Coburg Kraftfahrzeugtür
DE10326154B4 (de) * 2003-06-06 2005-09-08 Johnson Controls Interiors Gmbh & Co. Kg Türmodul für Fahrzeugtür
CN1755054A (zh) * 2004-09-27 2006-04-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门腰线结构
US20060264554A1 (en) * 2005-05-17 2006-11-23 Arnold Lustiger Fiber reinforc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 door core modules
US7581751B2 (en) * 2005-08-05 2009-09-01 Honda Motor Co., Ltd. Air bag device
US7568722B2 (en) * 2005-08-30 2009-08-04 Honda Motor Co., Ltd.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air bag device
JP4848913B2 (ja) * 2005-11-28 2011-12-28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ドア構造
DE102006009523A1 (de) * 2006-02-28 2007-08-30 Dr.Ing.H.C. F. Porsche Ag Kraftfahrzeugtü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70051718A (ko) 2007-05-18
US7566091B2 (en) 2009-07-28
DE602006015412D1 (de) 2010-08-26
JP2007137115A (ja) 2007-06-07
US20070108794A1 (en) 2007-05-17
TWI319361B (en) 2010-01-11
EP1785302A3 (en) 2009-07-22
EP1785302B1 (en) 2010-07-14
KR100850149B1 (ko) 2008-08-04
CN1966927A (zh) 2007-05-23
EP1785302A2 (en) 2007-05-16
TW200734215A (en) 2007-09-16
CN100575653C (zh) 2009-12-30
JP4640127B2 (ja) 201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64758Y (zh) 开口部分结构
CN1192848C (zh) 摩擦焊接方法、结构体以及制造该结构体的方法
US7905542B2 (en) Modular tilt slide sunroof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1033677A (zh) 车辆的后部车门结构
CN1712257A (zh) 密封条
CN1991123A (zh) 树脂板体及其汽车门
CN1729113A (zh) 特别是用于密封汽车窗玻璃的密封装置
EP1813454A9 (en) Hatchback door structure for vehicles
JP2006036191A (ja) 自動車バック・ドア
CN1927623A (zh) 汽车前车身结构
CN1590186A (zh) 车身侧部结构
WO2022062258A1 (zh) 一种汽车上部侧围饰条密封结构
CN1990325A (zh) 车辆的后部构造以及车辆后部的组装方法
CN1657354A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
CN1874907A (zh) 车用门的密封结构
CN1576109A (zh) 车顶衬里末端固定结构
CN1576069A (zh) 车辆的滑动窗
CN201980056U (zh) 汽车后侧门防尘胶条
CN203186050U (zh) 一种车门密封件
CN1125424A (zh) 一种用于制造车舱/车身的增强的前部
CN1754742A (zh) 汽车的车顶结构
CN1960097A (zh) 车门索环
CN218054832U (zh) 一种汽车侧围密封结构及汽车
CN218400174U (zh) 车门玻璃密封结构及汽车
CN216833169U (zh) 用于无框车型的后门玻璃密封条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123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1230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