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7887B - 密封容器的检查方法及装有内容物的密封容器制品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密封容器的检查方法及装有内容物的密封容器制品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7887B
CN1997887B CN200580009213XA CN200580009213A CN1997887B CN 1997887 B CN1997887 B CN 1997887B CN 200580009213X A CN200580009213X A CN 200580009213XA CN 200580009213 A CN200580009213 A CN 200580009213A CN 1997887 B CN1997887 B CN 19978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body
sealing
excitation luminescence
container
property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092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97887A (zh
Inventor
正井慎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ha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oha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hata Corp filed Critical Aoha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97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7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97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78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0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in a container or its contents
    • G01N21/9018Dirt detection in containers
    • G01N21/9027Dirt detection in containers in containers after fill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0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in a container or its contents
    • G01N21/9054Inspection of sealing surface and container finis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检查容器主体的密封部时不采用对容器主体的密封部照射可见光而利用其反射光的方法、而不仅对于容器主体的形状异状、对于异物带来的容器主体的密封部的异状也能够以高精度检查的方法。在检查由具有包围开口部(1)的密封部(2)的容器主体(3)、和用来将容器主体(3)密封的盖部件(4)构成的密封容器(5)的该容器主体(3)的密封部的方法中,作为容器主体(3),使用具有通过紫外线照射而激励发光的激励发光性物质的容器主体,在用盖部件(4)将容器主体(3)密封前,对容器主体(3)照射紫外线UV而使激励发光性物质激励发光,观察从密封部(2)射出的发出光。

Description

密封容器的检查方法及装有内容物的密封容器制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查由容器主体和盖部件构成的密封容器的该容器主体的密封部有无异状的方法、以及利用该检查方法的装有内容物的密封容器制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食品、化妆品、药品等领域中,有许多从由玻璃或塑料构成的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将内容物填充到其中、用金属或塑料制的盖密闭的制品在市场上销售。
在将防腐型的果酱等内容物填充到容器主体中时,有时包含在内容物中的固形成分会作为异物而附着在包围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密封部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可能即使想要用盖将容器主体密闭也不能确保密闭性。此外,即使能够确保密闭性,如果在容器主体外表面与盖之间夹入了异物,有时也会在夹入的异物上发霉。或者,有时因容器主体的制造方面或保管方面的问题而在其密封部本身中产生形状异状(超过容许范围的厚度不均匀、表面凹凸、缺口、裂纹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想要用盖将容器主体密闭也不能确保密闭性,并且有可能发生容器主体的破损。
以往,关于容器主体的瓶口(对应于密封部)的有无形状异状的检查,提出了下述方法:在填充内容物前对容器主体的密封部照射可见光,通过照相机等对来自密封部的反射光进行摄影,将得到的密封部图像二值化而形成二值化图像,通过该二值化图像来进行瓶口有无形状异状的检查(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该方法虽然对于容器主体的瓶口尺寸的成形离散能够以某种程度的精度检查,但只不过是检查判断填充内容物前的容器主体为合格品、不合格品的方法,并不能实现在将内容物填充到容器主体中后对附着在密封部上的异物的检查,所以有这样的异物信息难以反映到二值化图像中的问题。因此,现状是,对于附着在容器主体的密封部上的异物,在用盖将填充有内容物的容器主体密闭之前,对容器主体的密封部照射可见光,通过直接目视观察来自密封部的反射光,或者通过照相机对该反射光进行摄影,不将得到的图像二值化而原样进行目视观察,来进行容器主体的密封部有无异状的检查。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47200
但是,在根据照射在容器主体的密封部上的可见光的反射光进行检查时,例如如果容器主体与异物为大致同色,则来自异物的反射光与来自容器主体的密封部的反射光之间在强度及波长方面没有较大的差异,有难以进行它们的判别的问题。特别是,在容器主体为透明的情况下,如果内容物与附着在容器主体的密封部上的异物为同种材料,则由于内容物的反射光入射到容器主体中、其一部分从密封部射出,所以有容器主体与异物的判别变得更难的问题。此外,在容器主体的密封部上附着了水滴的情况下,水滴本身并不会对容器主体与盖之间的密封性带来影响,但由于可见光光源与水滴在距离上离开,所以会产生透镜效应,在水滴的轮廓部分上会产生光的浓淡,结果看起来就像异物附着在容器主体的密封部上一样,在检查的精度中产生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频率在提高检查速度时变得特别显著。
此外,关于容器主体的形状异状,在基于对容器主体的密封部照射的可见光的反射光的检查中也能够以某种程度的精度检查异状,而要谋求的是不降低其检查精度而提高对异物带来的容器主体的密封部的异状的检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问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即:在检查由具有包围开口部的密封部的容器主体、和用来将该容器主体密封的盖部件构成的密封容器的该容器主体的密封部时,不采用对容器主体的密封部照射可见光而利用其反射光的方法,而不仅对于容器主体的形状异状、对于异物带来的容器主体的密封部的异状也能够以高精度检查。
本发明者发现,如果不利用对容器主体的密封部照射的可见光的反射光,而是使光从密封部射出,则能够高精度地检查容器主体的密封部的异状,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查方法,是检查由具有包围开口部的密封部的容器主体、和用来将该容器主体密封的盖部件构成的密封容器的该容器主体的密封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容器主体,使用具有通过紫外线照射而激励发光的激励发光性物质的容器主体;在用该盖部件将该容器主体密封之前,对容器主体照射紫外线而使激励发光性物质激励发光,观察从该密封部射出的发出光。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装有内容物的密封容器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具有通过紫外线照射而激励发光的激励发光性物质且具有包围开口部的密封部的容器主体,从其开口部填充内容物,对容器主体照射紫外线而使激励发光性物质激励发光,观察从该密封部射出的发出光而确认了该密封部有无异状后,通过该盖部件将没有异状的容器主体密封。
根据本发明,作为容器主体,使用具有通过紫外线照射而激励发光的激励发光性物质的容器主体,观察从容器主体的密封部射出的发光性物质的发出光来检查密封部有无异常,所以在妨碍密封部的密封状态那样的异物附着在密封部上的情况下,成为异物遮挡射出光的状态,能够观察较大的对比度等的差,所以能够容易地辨认出异物的存在,容器主体的密封部的检查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检查方法的说明图。
图2是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检查装置的主要部分主视图。
图3A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容器的密接部的图像处理图。
图3B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容器的密接部的图像处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开口部
2密封部
3容器主体
4盖部件
5密封容器
6异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例如如图1所示,是检查由具有包围开口部1的密封部2的容器主体3、和用来将该容器主体3密封的盖部件4构成的密封容器5的该容器主体的密封部的方法。在本发明中,作为容器主体3,使用具有通过紫外线照射而激励发光的激励发光性物质的容器主体,在用盖部件4将该容器主体3密封前,对容器主体3照射紫外线UV而使激励发光性物质激励发光,观察从该密封部2射出的发出光hv。因而,在密封部2上存在异物6的情况下,异物6将发出光hv遮住,所以能够容易地判断异物6存在还是不存在。此外,由于从密封部2的整个区域发出发出光,所以也能够容易地判断形状异状(超过容许范围的厚度不均匀、表面凹凸、缺口、裂纹等)。
另外,所谓“从密封部射出的发出光”,不仅是在容器主体的构造材料中被导光而从密封部射出的发出光、还包括在密封部表面或其附近密封部本身发出的光。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所谓的通过紫外线照射而激励发光的激励发光性物质,是吸收紫外线的能量而发出光、例如可见光的物质,作为这样的激励发光性物质,可以列举出在较长的期间范围内具有稳定的发光特性的无机激励发光性物质及有机激励发光性物质。作为这样的无机激励发光性物质的具体例,可以列举出稀土类物质(铈、锡或铬等的单体、离子或化合物等)、钨酸钙、含铅硅酸钡、含铕磷酸锶、含铕三氧化二钇、含铈三氧化二钇、含有铜或银、锡、锰、砷、铝、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硫化锌、含锰镓酸镁、氟化镁、氟化钙、缺氧氧化锌、含铕氧化锌、含铈氧化锌、含铯氧化锌、含锰或砷硅酸锌、含铋硫化锌镉、含铋硫化钙锶等。作为有机激励发光性物质,可以列举出荧光素钠、曙红、二氨基芪(ジアミノチルベン)、硫代黄素T、若丹明B、国际标准橘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还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公知的荧光染料、荧光颜料。这些物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容器主体,可以使用通过玻璃制、树脂制、陶制、金属制、纸制等结构部件形成装入内容物的空间而成的容器。
此外,这些对于激励发光性物质的发出光可以是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作为盖部件,可以使用玻璃制、金属制、树脂制的公知的盖。
另外,在使用由对于激励发光性物质的发出光透明或半透明的结构部件构成的容器主体的情况下,结构部件本身有一些差异,但显示出与光纤同样的导光性。因而,在使用由对于激励发光性物质的发出光透明或半透明的结构部件构成的容器主体的情况下,可以将激励发光性物质配置在容器主体的任意的部位上。反之,在使用由对于激励发光性物质的发出光不透明的结构部件构成的容器主体的情况下,需要在密封部的表面或其附近配置激励发光性物质。
在本发明中,容器主体被盖部件密闭,而作为其密闭方式,可以采用公知的密封方式。可以列举出例如将盖部件物理嵌合在容器主体的密封部上、例如通过嵌入、拧入、折入等进行密封的方式。进而,在气体或液体的泄漏、微生物的进入等会成为问题的需要高密封性的情况下,优选为经由具有柔性的包装(packing)材料物理嵌合到嵌合部上。作为具体的容器的形态,可以列举出例如食品、调味品、药品、化妆品、涂料等领域中的塞封式的广口容器或瓶等细口容器或箱那样的密封容器等。
此外,除了物理嵌合以外,还可列举出通过将盖部件热熔接在容器主体上来密封的方式。作为具体的容器的形态,可以列举出例如食品、调味品、药品、化妆品、涂料等领域中的杯形容器或药片等薄片成形容器等。
在本发明中,通过紫外线照射而激励发光的激励发光性物质只要不使其发出光从密封部射出而配置在容器主体上就可以。可以列举出例如,(1)将激励发光性物质分散在容器主体的结构部件中的形态(具体而言是在结构部件由透明玻璃构成的情况下将微量的稀土类物质混合到作为原材料的熔融玻璃中、进行成形加工而做成容器主体的形态等)、(2)由激励发光性物质构成容器主体的结构部件本身的形态(具体而言是将容器主体的结构部件由具有具备激励发光功能的官能团(苯环等)的树脂构成的形态等)、(3)在容器主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设置该激励发光性物质的形态(具体而言是将激励发光性物质或含有它的涂料组成物对应于容器主体的透光性水平而通过印刷法、喷镀法、浸渍法等设置在容器主体的表面一部分(侧面、开口部、底面、内表面等)上的形态)、(4)至少包括发光性物质含有层的多层构造的形态(具体而言是由至少具有激励发光性树脂层的层叠构造材料作为容器主体的结构材料而构成的形态等,所述激励发光性树脂层由具有具备激励发光功能的官能团的树脂构成)。这种多层构造材料可以通过用粘接剂层叠、或用热熔接层叠、或用挤压层压法层叠等公知的层叠方法制造,但在抑制激励发光性物质的使用量、或抑制紫外线灯输出功率的方面考虑,优选为在容易受到紫外线照射的最外层上设置激励发光性树脂层。
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发光的激励发光性物质的使用量可以根据激励发光性物质的种类、将激励发光性物质应用到容器主体中的形态等而适当地决定。例如,向玻璃瓶的铈的混合比例为0.01重量%左右。此外,在通过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层与其他树脂层进行层压而成的层叠构造材料构成容器主体的情况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5~100μm。在将含有激励发光性物质的涂料涂敷在容器主体上的情况下,只要进行涂敷以成为几埃~15μm厚就可以。
作为在对激励发光性物质照射紫外线时使用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可以是市场上销售的工业用高输出功率紫外线灯等或通用的荧光灯型的黑光,其波长根据激励发光性物质的种类等而从250mm~400mm中选择利用最合适的。对于输出功率,可以根据容器主体及装置的大小、作为目的的检查方法等而选择最合适的。
另外,对于从密封部射出的发出光的观察,既可以直接目视观察密封部,也可以对用照相机将密封部摄影而得到的图像通过公知的图像处理法处理,可以目视观察该处理图像,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地进行图像解析。在利用图像处理法的情况下,由于能够进行检查图像的放大处理,所以能够比单纯的目视观察减小可检测的异物的大小。此外,能够大幅缩短检查所需的时间。
下面举出以上说明的本发明检查方法的具体一例。
即,本发明检查方法的具体一例,是检查由具有开口部的周围的密封部的玻璃容器主体、和为了将该玻璃容器主体密封而嵌合在该密封部上的盖部件构成的密封容器的该玻璃容器主体的密封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玻璃容器主体,使用在玻璃容器的外表面上涂敷通过紫外线照射而激励发光的锡类底涂料、再在该锡类底涂料涂敷膜上形成聚乙烯涂敷膜而成的玻璃容器主体;在将该盖部件嵌合到该玻璃容器主体的密封部上之前,对玻璃容器主体照射紫外线而使锡类底涂料激励发光,观察从该密封部射出的发出光。
接着,利用本发明的检查方法,能够提供制造密封容器装食品、密封容器装药品、密封容器装化妆品、密封容器装涂料等装有内容物的密封容器制品的方法。即,该装有内容物的密封容器制品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具有通过紫外线照射而激励发光的激励发光性物质、并且在开口部的周围具有密封部的容器主体中,从其开口部填充内容物,对容器主体照射紫外线而使激励发光性物质激励发光,在通过观察从该密封部射出的发出光,确认该密封部有无异状后,将没有异状的容器主体用该盖部件密封。该制造方法除了利用本发明的检查方法以外,可以做成与以往的装有内容物的密封容器制品的制造方法同样的结构。这里,容器主体的结构部件也可以对于该激励发光性物质的发出光显示出光透射性。也可以将该激励发光性物质分散在容器主体的结构部件中,也可以是容器主体的结构部件本身由该激励发光性物质构成,也可以是在容器主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该激励发光性物质。此外,也可以通过将盖部件热熔接在密封部上而将容器主体密封,也可以通过将盖部件嵌合在密封部上来进行密封。
下面举出以上说明的本发明装有内容物的密封容器制品的制造方法的具体一例。
即,本发明制造方法的具体一例的特征在于,对于在具有通过紫外线照射而激励发光的激励发光性物质并且具有包围开口部的密封部的玻璃容器主体的外表面上、涂敷通过紫外线照射而激励发光的激励发光性锡类底涂料、再在该锡类底涂料涂敷膜上形成聚乙烯涂敷膜而成的玻璃容器主体,从开口部填充内容物,对玻璃容器主体照射紫外线而使激励发光性物质激励发光,在通过观察从该密封部射出的发出光,确认该密封部有无异状后,通过将该盖部件嵌合在没有异状的玻璃容器主体上而进行密封。
实施例
下面参照实施例图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只要不超过其主旨就可以,而并不限于以下的例子。图2是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目视检查时的主要部分主视图,图3是将检查设为通过照相机摄影并图像处理的自动检查时的说明图。
实施例1
在容器内表面及热密封面中使用将具有有激励发光功能的苯环的非晶性共聚酯(Eastar PETG共聚酯、イ一ストマンケミカル公司)的25μm厚的延伸薄膜和500μm厚的无延伸聚酯薄片(A-PET、イ一ストマンケミカル公司)通过热熔接层压而层叠的复合薄片,通过加热压气薄片成形机,成形出具有下述尺寸的透明塑料成型容器主体,即,作为密接部的凸缘的直径为80mm、开口部直径为60mm、底部直径为50mm、深度为30mm。
将内容物(草莓酱)填充到该透明塑料成型容器主体中。此时,使内容物的一部分(食物纤维及种子等)作为异物附着在凸缘部的密封部上而制成试样A。
将该试样A通过输送器27输送到图2所示那样的检查装置(图中为容器主体21、密接部22、环状紫外线灯23、电源24、照相机25、图像处理装置26)的环状紫外线灯23的正下方,从3根紫外线灯(黑光(ナショナル制),输出功率10W)照射紫外线(峰值波长=368nm、波长区域=350~400nm)。结果,可以观察到试样A的整个容器主体苍白地发光。并且,能够从容器主体的密接部目视观察发出光,附着在密封部上的食物纤维及种子等异物作为阴影而能够容易地以高精度判别。制作100个同样的试样A,同样进行检查后,对于所有100个都能够判别出异物的存在。
代替目视观察,在图2的装置中,从上方用照相机对于没有附着异物的密封部和附着有异物的密封部进行摄影,通过图像处理装置对没有附着异物的密封部22的图像(图3A)和附着有异物28的密封部22的图像(图3B)进行运算处理,进行在密封部上是否附着有异物的检查。结果,与目视观察的情况同样,对于所有100个试样A都能够判别出异物的存在。另外,在图3A及图3B中,29表示内容物。
另外,对于检查的结果为在密封部上没有附着异物的装有草莓酱的透明塑料成型容器的密封,可以通过将盖材料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铝/密封剂)热熔融到透明塑料成型容器的凸缘部上来进行。
实施例2
由在容器最外层及内层上、按照具有有激励发光功能的苯环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日本ユニペツト公司制,V=0.84,MV=4000泊)/粘接剂/中间层(氧隔离性树脂EVOH(クラレ(股份)公司制)/粘接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顺序设置的3层构造材料构成,通过喷射流成型而成型出平均壁厚为0.2~0.4mm、内容量为500ml的细口瓶透明容器。将内容物(草莓果汁)填充到该瓶容器内,使作为内容物的一部分的食物纤维及种子等作为异物附着在瓶口部的密封部上而制成试样B。
将该试样B与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通过目视观察进行容器的密封部的检查后,附着在密封部上的食物纤维及种子等异物作为阴影而能够容易地以高精度判别。制作100个同样的试样B,同样进行检查后,对于所有100个都能够判别出异物的存在。
另外,对于检查的结果为在密封部上没有附着异物的装有草莓果汁的细口瓶透明容器的密封,可以通过将盖材料拧入到细口瓶透明容器的密封部上来进行。
实施例3
在一般所使用的玻璃容器材料(钠玻璃)中混合熔融了激励发光性物质的铈0.01%后,成型制成广口玻璃瓶容器,再在表面上实施作为激励发光性物质的锡镀层处理。将内容物(果酱)填充到该透明的广口玻璃瓶容器内,使作为内容物(果酱)的一部分的食物纤维及种子等作为异物附着在瓶容器开口部的密封部上而制成试样C。
将该试样C与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通过目视观察进行容器的密封部的检查后,附着在密封部上的食物纤维及种子等异物作为阴影而能够容易地以高精度判别。制作100个同样的试样C,同样进行检查后,对于所有100个都能够判别出异物的存在。
另外,对于检查的结果为在密封部上没有附着异物的装有草莓酱的广口玻璃瓶容器的密封,可以通过将盖材料嵌合到广口玻璃瓶容器的密封部上来进行。
实施例4
由混合了0.01%激励发光性物质的铈的在实施例3中使用的玻璃容器材料,制成瓶口直径为27mm、具有宽为1.5mm的密封部的玻璃容器。作为内容物,与实施例2同样地将草莓果汁填充到该玻璃容器中,使长径为0.3mm、0.4mm、0.5mm、0.6mm、0.7mm、1.0mm大小的固形物作为异物附着在密封部上,与实施例1同样通过目视观察及图像处理检查有无异物的附着。在目视观察的情况下1.0mm大小的异物能够完全地判别,而随着其大小变小,判别的精度有降低的趋势。另一方面,在通过图像处理检查后,只要异物的大小为0.5mm以上就能够完全地判别,关于异物的大小,利用图像处理能够判断更小的异物。
比较例1
对于在实施例1~3中制成的试样A、B及C,除了代替黑光而利用市场上销售的白色荧光灯(30W)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通过目视观察进行容器的密封部的异物检查后,对于试样A,附着了异物的100个试样中的能够判别出附着有异物的为38个。对于试样B,附着了异物的100个试样中的能够判别出附着有异物的为48个。对于试样C,附着了异物的100个试样中的能够判别出附着有异物的为42个。这样,在利用可见光的反射的情况下,检查精度及检查效率显著降低。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检查方法,作为容器主体而使用具有通过紫外线照射而激励发光的激励发光性物质的材料,观察从容器主体的密封部射出的发光性物质的发出光来检查密封部有无异常,所以在妨碍密封部的密封状态那样的异物附着在密封部上的情况下,成为异物遮挡射出光的状态,能够观察到较大的对比度等的差异,所以能够容易地辨认出异物的存在,能够容易地检查容器主体的密封部有无异状。因而,本发明的检查方法在容器主体的密封部的异状的检查中是具有实用性的。

Claims (16)

1.一种检查方法,是检查由具有包围开口部的密封部的容器主体、和用来将该容器主体密封的盖部件构成的密封容器的该容器主体的密封部上是否附着有异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容器主体,使用具有通过紫外线照射而激励发光的激励发光性物质的容器主体;在将内容物填充到容器主体中后用该盖部件将该容器主体密封之前,对容器主体照射紫外线而使激励发光性物质激励发光,观察从该密封部的整个区域射出的发出光,将射出光被遮挡的部位判断为附着有异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容器主体的结构部件对于该激励发光性物质的发出光显示出光透射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容器主体的结构部件中分散有该激励发光性物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容器主体的结构部件本身由该激励发光性物质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容器主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设置有该激励发光性物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盖部件热熔接在密封部上而将容器主体密封。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盖部件嵌合到密封部上而将容器主体密封。
8.一种检查方法,是检查由具有包围开口部的密封部的玻璃容器主体、和为了将该玻璃容器主体密封而嵌合在该密封部上的盖部件构成的密封容器的该玻璃容器主体的密封部上是否附着有异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玻璃容器主体,使用在玻璃容器的外表面上涂敷通过紫外线照射而激励发光的激励发光性的锡类底涂料、再在该锡类底涂料涂敷膜上形成聚乙烯涂敷膜而成的玻璃容器主体;在将内容物填充到容器主体中后将该盖部件嵌合到该玻璃容器主体的密封部之前,对玻璃容器主体照射紫外线而使锡类底涂料激励发光,观察从该密封部的整个区域射出的发出光,将射出光被遮挡的部位判断为附着有异物。
9.一种装有内容物的密封容器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具有通过紫外线照射而激励发光的激励发光性物质且具有包围开口部的密封部的容器主体,从其开口部填充内容物,对容器主体照射紫外线而使激励发光性物质激励发光,在通过观察从该密封部的整个区域射出的发出光、将射出光被遮挡的部位判断为附着有异物而检查在密封部上是否附着有异物后,通过盖部件将没有附着异物的容器主体密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容器主体的结构部件对于该激励发光性物质的发出光显示出光透射性。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容器主体的结构部件中分散有该激励发光性物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容器主体的结构部件本身由该激励发光性物质构成。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容器主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设置有该激励发光性物质。
14.如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盖部件热熔接在密封部上而将容器主体密封。
15.如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盖部件嵌合到密封部上而将容器主体密封。
16.一种装有内容物的密封玻璃容器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玻璃容器的外表面上、涂敷通过紫外线照射而激励发光的激励发光性的锡类底涂料、再在该锡类底涂料涂敷膜上形成聚乙烯涂敷膜而形成玻璃容器主体,该玻璃容器主体具有通过紫外线照射而激励发光的激励发光性物质且具有包围开口部的密封部,对于该玻璃容器主体从其开口部填充内容物,对玻璃容器主体照射紫外线而使激励发光性物质激励发光,在通过观察从该密封部的整个区域射出的发出光、将射出光被遮挡的部位判断为附着有异物而检查在密封部上是否附着有异物后,通过将盖部件嵌合在没有附着异物的玻璃容器主体的密封部上而进行密封。
CN200580009213XA 2004-03-22 2005-03-16 密封容器的检查方法及装有内容物的密封容器制品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978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83102A JP4085999B2 (ja) 2004-03-22 2004-03-22 密封容器の検査方法及び内容物入り密封容器製品の製造方法
JP083102/2004 2004-03-22
PCT/JP2005/004611 WO2005090949A1 (ja) 2004-03-22 2005-03-16 密封容器の検査方法及び内容物入り密封容器製品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7887A CN1997887A (zh) 2007-07-11
CN1997887B true CN1997887B (zh) 2012-01-04

Family

ID=34993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0921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97887B (zh) 2004-03-22 2005-03-16 密封容器的检查方法及装有内容物的密封容器制品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085999B2 (zh)
CN (1) CN1997887B (zh)
WO (1) WO200509094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5002A (zh) * 2013-02-20 2015-10-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把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36796A1 (de) * 2005-08-02 2007-02-08 Krone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kennen von Flascheneigenschaften
JP4628256B2 (ja) * 2005-11-08 2011-02-09 シーシーエス株式会社 透明体の内面検査方法
JP6070940B2 (ja) * 2013-03-07 2017-02-01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粘稠物が充填された容器の検査方法とその装置
DE102014005650A1 (de) 2014-04-17 2015-10-22 Heuft Systemtechnik Gmbh Behälterinspektion
JP6408354B2 (ja) * 2014-11-19 2018-10-17 東レ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検査装置及び生産管理方法
US9954289B2 (en) * 2015-05-20 2018-04-24 Yazaki Corporation Terminal with wir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erminal with wire, and wire harness
JP7365979B2 (ja) 2020-07-31 2023-10-20 サントリ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密封システム、密封方法、および判定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68A (zh) * 1989-10-06 1991-04-17 埃尔帕特朗尼股份公司 用于检验瓶子口部或同类物的装置
CN1017650B (zh) * 1988-03-23 1992-07-29 纳幕尔杜邦公司 检测可反复使用的塑料制的食品或饮料容器中污染物质的方法
CN1111351A (zh) * 1993-12-06 1995-11-08 埃尔帕特朗尼股份公司 对容器透明区特别是入口区的光学检查方法及设备
CN1212364A (zh) * 1997-05-15 1999-03-31 欧文斯-布洛克威玻璃容器有限公司 容器密封表面区域的检测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0380B2 (ja) * 1990-07-30 1996-03-04 参天製薬株式会社 樹脂成形品の検査装置
JPH05215688A (ja) * 1991-07-10 1993-08-24 Asahi Glass Co Ltd 透光性物体中の散乱体検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11271238A (ja) * 1998-03-23 1999-10-05 N Tec:Kk プラスチック容器の天面部の検査方法
JP3031466B1 (ja) * 1999-03-11 2000-04-10 東洋ガラス株式会社 食品容器の形状計測方法
JP2000351652A (ja) * 1999-06-07 2000-12-19 Tsutsumi Yotaro ガラス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346808A (ja) * 1999-06-08 2000-12-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欠陥検査用光源装置
JP4227272B2 (ja) * 1999-08-11 2009-02-18 株式会社エヌテック 異なる波長の光を用いた物品の検査装置
JP2001278636A (ja) * 2000-03-29 2001-10-10 Koa Glass Kk 紫外線蛍光ガラス、紫外線蛍光ガラス製品、および紫外線蛍光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50B (zh) * 1988-03-23 1992-07-29 纳幕尔杜邦公司 检测可反复使用的塑料制的食品或饮料容器中污染物质的方法
CN1050768A (zh) * 1989-10-06 1991-04-17 埃尔帕特朗尼股份公司 用于检验瓶子口部或同类物的装置
CN1111351A (zh) * 1993-12-06 1995-11-08 埃尔帕特朗尼股份公司 对容器透明区特别是入口区的光学检查方法及设备
CN1212364A (zh) * 1997-05-15 1999-03-31 欧文斯-布洛克威玻璃容器有限公司 容器密封表面区域的检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5002A (zh) * 2013-02-20 2015-10-2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把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5090949A1 (ja) 2005-09-29
JP2005265812A (ja) 2005-09-29
JP4085999B2 (ja) 2008-05-14
CN1997887A (zh) 2007-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7887B (zh) 密封容器的检查方法及装有内容物的密封容器制品的制造方法
CN104792797B (zh) 用于对饮料技术中的包装对象进行光学检验的装置
US20190157516A1 (en) Resin molded produc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wavelength conversion member and illumination member
US699317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aging liquid-filled container
CN104114454B (zh) 基于衬里的运输和分配系统
EP1715492B1 (en) Nuclear powered quantum dot light source
JPWO2015156227A1 (ja) 波長変換部材、成形体、波長変換装置、シート部材、発光装置、導光装置、並びに表示装置
CN101291857A (zh) 一种使用热变色和光致变色指示件的装置和方法
WO2005084907A2 (en) Container having irradiated indicia
JP2017106909A (ja) Uv照明を用いる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欠陥の検査
MXPA06004466A (es) Metodo para producir recipientes de plastico no electrostaticamente cargables y/o electricamente drenables, y recipientes de plastico producidos por el mismo.
CN100373643C (zh) 具有聚合物长通反射器的基于荧光粉的光源
JP6772445B2 (ja) チューブ容器用積層体、チューブ容器およびチューブ容器用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742391A (zh) 具有聚合物长通反射器的基于荧光粉的光源
US9376058B2 (en) Fluid level indicator using photoluminescent illumination
CN100372136C (zh) 具有非平面长通反射器的基于荧光粉的光源
RU2485588C1 (ru)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онная метка и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JP2017072545A (ja) 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成形体
EP1267155B1 (en) Method for otpically inspecting blister packages
JP5030689B2 (ja) 包装体
CN113924475A (zh) 用于以光学方式检查容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77211A (zh) 用于探测和/或确定包含在管状包装材料的壁中包含的阻挡层的位置的设备和方法
CN208035678U (zh) 一种用于光固化墨水的墨水容器
EP2180533B1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US9562847B2 (en) Modular absorption measur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