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1610B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91610B CN1991610B CN200610172530XA CN200610172530A CN1991610B CN 1991610 B CN1991610 B CN 1991610B CN 200610172530X A CN200610172530X A CN 200610172530XA CN 200610172530 A CN200610172530 A CN 200610172530A CN 1991610 B CN1991610 B CN 19916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input
- clutch
- tooth bar
- image form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3578 rel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9021 linear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023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1014327 Anodont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02583 anodont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212 anodonti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961004 Nibea albiflo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048567 Pogonias crom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6 hal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367 haloge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64138 MAP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3—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84—Frame structures using extractable subframes, e.g. on rails or hing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 G03G2221/169—Structural door desig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以下部分: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图像载体;向图像载体提供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在使显影剂载体压靠图像载体的加压位置和释放压力的释放位置之间进行往复和基本直线的运动的直线运动构件;驱动源;设置在设备主体上以便打开和关闭的盖;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作为用于移动直线运动构件的力输入到直线运动构件的第一输入构件;和与盖的打开动作连动地输入用于移动直线运动构件的力的第二输入构件。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互引用
本申请要求对于2005年12月27日申请的申请号为No.2005-376117的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到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涉及诸如激光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诸如激光打印机的采用电子照相系统的图像形成设备通常配备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鼓。用于将静电潜像显影成为色粉图像的显影盒被可拆卸地安装到该图像形成设备上。
该设备的主体上设置可以打开/关闭的盖。打开该盖,可以将显影盒安装到设备主体或者从中取下。
显影盒配备向感光鼓提供色粉的显影辊。在显影盒安装到设备主体上的状态下,该显影辊可以压靠感光鼓或者与感光鼓分离。
作为使显影辊压靠感光鼓或者与感光鼓分离的结构,提出了一种包括用于向保持显影辊的显影单元加压的杠杆,用于操纵该杠杆的导向构件和用于使该导向构件实现往复直线运动的导向凸轮的结构(例如参见JP-A-2002-6716)。当要形成一幅图像的时候,该导向构件随导向凸轮的转动在一个方向上移动,杠杆从显影单元上分离,从而将显影辊压靠在感光鼓上。另一方面,当不形成图像时,导向构件随凸轮的转动在另一方向上移动,使杠杆向显影单元加压,从而使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
发明内容
在常规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当打开盖将要从设备主体上取下显影盒的时候,显影辊不必与感光鼓分开。在某些情况下,显影辊仍然保持压靠感光鼓。例如,如果图像形成操作期间或者图像形成操作刚好完成之后突然断电,显影辊就被保持在压靠感光鼓的状态。如果显影辊被保持压靠感光鼓,当显影盒从设备主体上取下的时候,有可能不能达到显影盒的顺利的分离操作。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在该图像形成设备中,当盖打开的时候,显影剂载体对图像载体的压靠被解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侧视剖面图;
图2是显示图1中所示的显影盒和鼓子单元的侧视剖面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鼓单元在左后侧从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处于四个显影盒安装在其上的状态);
图4是图1中所示的鼓单元在左前侧从上方观察时的立体图(处于一个显影盒正被安装或分离,同时其它显影盒都被分离的状态);
图5是图1中所示的鼓单元的右侧视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显影盒从左后方观察的立体图,显示手柄的倾斜状态;
图7是图1中所示的显影盒从左后方观察的立体图,显示手柄的直立状态;
图8是图1中所示的显影盒从左前方观察的立体图,显示手柄的倾斜状态;
图9是图1中所示的显影盒从左前方观察的立体图,显示手柄的直立状态;
图10是图1中所示的显影盒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中所示的显影盒的右侧视图;
图12是取自图1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中所示的显影盒的右侧剖视图,显示手柄的倾斜状态;
图14是图1中所示的显影盒的右侧剖视图,显示手柄的受压状态;
图15是处于主体机箱的外板和前盖被移走而鼓单元安装到主体机箱的状态下图1中所示的主体机箱和鼓单元在右前侧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中所示的鼓单元,左右轨道以及分离加压机构在右前侧从上观察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5中所示的轨道以及分离加压机构在右前侧从上观察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7中所示的直线运动凸轮机构、中间构件以及同步运动机构在右前侧从上观察的立体图;
图19A到图19E是用于解释图18中所示的直线运动凸轮构件与中间构件的运动的立体图:
图20是处于图19A的状态下的直线运动凸轮构件与中间构件的右侧视图;
图21是处于图19C的状态下的直线运动凸轮构件与中间构件的右侧视图;
图22是处于图19E的状态下的直线运动凸轮构件与中间构件的右侧视图;
图23是用于在加压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直线运动凸轮构件的驱动机构在前盖关闭的状态下的左侧示意图;
图24是用于在加压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直线运动凸轮构件的驱动机构在前盖正在打开的状态下的左侧示意图;
图25是用于在加压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直线运动凸轮构件的驱动机构在前盖打开的状态下的左侧示意图;
图26是图23中所示的第一离合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总体介绍]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图像载体;向该图像载体提供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在将显影剂载体压靠图像载体的加压位置和释放压力的释放位置之间进行往复和基本直线的运动的直线运动构件;驱动源;设置在设备主体上能打开和关闭的盖;从驱动源向直线运动构件输入作为移动直线运动构件的力的驱动力的第一输入构件;以及输入用于与盖的打开动作连动移动直线运动构件的力的第二输入构件。
根据上述结构,当盖关闭的时候,通过从驱动源经由第一输入构件向直线运动构件输入驱动力从而使其在加压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可以使显影剂载体压靠图像载体或者释放压力。此外,由于经由第二输入构件输入到直线运动构件的力与盖的打开运动相关联地使直线运动构件移动到释放位置,因此在盖打开的状态下显影剂载体压靠图像载体的压力能被释放。由于该原因,显影盒能顺利地从设备主体上分离,即使在可拆卸地安装到设备主体上的显影盒中设置显影剂载体的结构中也是如此。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直线运动构件整体配备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第一输入构件包括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输入到第一齿条的第一输入齿轮,第二输入构件包括将用以移动直线运动构件的力输入到第二齿条的第二输入齿轮。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整体设置在直线运动构件上,经由第一输入齿轮输入到第一齿条的力可以可靠地移动直线运动构件,同样,经由第二输入齿轮输入到第二齿条的力也可以可靠地移动直线运动构件。以这样的方式,显影剂载体压靠图像载体的压力可以可靠地施加或释放。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离合机构,该第一离合机构能切换到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被传递到第一输入齿轮的传递状态和中断向第一输入齿轮传递驱动力的中断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从驱动源向第一输入齿轮的驱动力的传递和中断可以由第一离合机构切换。因此,可以从驱动源向第一输入齿轮传递驱动力并且由该驱动力移动直线运动构件。也可以中断从驱动源向第一输入齿轮的驱动力,并且由从第二输入齿轮向第二齿条输入的力移动该直线运动构件而不用考虑驱动源。也就是说,在一种情况下,如果由驱动源的驱动力使直线运动构件运动,该驱动力被传递到第一输入齿轮,在其他情况下,驱动源和第一输入齿轮之间的连接中断,由此可以防止驱动源阻碍直线运动构件的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离合切换杠杆,该离合切换杠杆与盖的关闭动作连动地使第一离合机构从中断状态切换到传递状态,并且与盖的打开动作连动地使第一离合机构从传递状态切换到中断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第一离合机构能够与盖的关闭运动相关联地切换到传递状态,就可以在之后通过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移动直线运动构件。此外,由于第一离合机构能够与盖的打开运动相关联地切换到中断状态,则可以在之后通过经由第二输入齿轮输入到第二齿条的驱动力移动直线运动构件而不用考虑驱动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第一离合机构包括:齿轮支撑轴;能够绕该齿轮支撑轴旋转的驱动输入齿轮,该驱动输入齿轮包括输入齿轮部和中心齿轮部,该两部分形成在绕齿轮支撑轴的同轴圆柱面上,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被输入到输入齿轮部;能够绕齿轮支撑持轴旋转的驱动输出齿轮,该驱动输出齿轮包括形成在绕齿轮支撑轴的圆柱面上的输出齿轮部和形成在圆柱面上正对中心齿轮部并留有间隔的内齿轮部,第一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部啮合;位于中心齿轮部和内齿轮部之间并与中心齿轮部和内齿轮部啮合的行星齿轮;以及行星齿轮座构件,该行星齿轮座构件包括设置于驱动输入齿轮和驱动输出齿轮之间并可绕齿轮支撑轴旋转的行星齿轮支撑部,该行星齿轮支撑部可旋转地支撑行星齿轮,其中离合切换杠杆与盖的关闭动作连动地与行星齿轮座构件接合,并且与盖的打开动作连动地与行星齿轮座构件分离。
根据上述结构,在离合切换杠杆被锁定到行星齿轮座构件的状态下,行星齿轮座构件的旋转被限制。因此,当驱动输入齿轮转动时,行星齿轮将在其自己的轴上旋转但不改变其在绕齿轮支撑轴的圆周方向上的位置。由于行星齿轮的旋转,具有与行星齿轮啮合的内齿轮部的驱动输出齿轮绕齿轮支撑轴旋转。另一方面,在离合切换杠杆与行星齿轮座构件分离的状态下,行星齿轮座构件可以绕齿轮支撑轴旋转。因此,即使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被输入到驱动输入齿轮部,但该驱动输入齿轮的旋转力将不传递到驱动输出齿轮,因为行星齿轮在绕自己的轴转动的同时也将绕齿轮支撑轴公转(行星齿轮座构件绕齿轮支撑轴转动)。结果,在盖关闭的状态下,就可以可靠地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到与驱动输出齿轮的输出齿轮部啮合的第一输入齿轮。另一方面,在前盖打开的状态下,可以可靠地中断驱动力从驱动源到第一输入齿轮的传递。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第二输入齿轮连同盖的打开和关闭运动而旋转。
根据上述结构,就可以与盖的打开和关闭运动相关联地产生第二输入齿轮的旋转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二离合机构,该第二离合机构能够切换到第二输入齿轮的旋转力被传递到第二齿条的传递状态和第二输入齿轮的旋转力向第二齿条的传递被中断的中断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通过第二离合机构切换第二输入齿轮的旋转力向第二齿条的传递和中断。以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将第二输入齿轮的旋转力传递到第二齿条从而使直线运动构件移动。另一方面,还可以中断第二输入齿轮的旋转力向第二齿条的传递,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输入到第一齿条,从而使直线运动构件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第二离合机构能够在盖的打开运动期间从中断状态切换到传递状态,以及在盖的关闭运动期间从传递状态切换到中断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在盖的打开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将第二离合机构切换到传递状态,并且将第二输入齿轮的旋转力传递到第二齿条从而使直线运动构件移动。通过此时由第二输入齿轮的旋转力使直线运动构件从施压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显影剂载体压靠图像载体的压力可以可靠地解除。另一方面,因为在盖的关闭运动的过程中第二离合机构能切换到中断状态,可以在关闭运动之后通过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输入到第一齿条上将直线运动构件移动到施压位置和释放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第二离合机构包括:与第二输入齿轮啮合并连同盖的打开运动以一个方向旋转的旋转齿轮,该旋转齿轮连同盖的关闭运动以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个方向旋转;以及可旋转地支撑第二输入齿轮并且跟随旋转齿轮在所述一个方向的转动从使第二输入齿轮与第二齿条分离的分离位置移动到使第二输入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的啮合位置的摇臂,该摇臂跟随旋转齿轮在所述另一个方向的转动从啮合位置移动到分离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旋转齿轮以与盖的打开运动相关联的一个方向旋转,并且跟随该旋转,第二输入齿轮在旋转的同时与第二齿条啮合。因此,就可以在盖的打开运动过程中将第二输入齿轮的旋转力可靠地传递到第二齿条。此外,旋转齿轮以与盖的关闭运动相关联的另一个方向旋转,并且跟随该旋转,第二输入齿轮与第二齿条分离。因此,就可以在盖的关闭运动过程中可靠地中断第二输入齿轮的旋转力向第二齿条的传递。
根据本发明第十方面,与盖的打开动作连动,第二输入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从而将使直线运动构件移动到释放位置的力输入到第二齿条。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通过与盖的打开动作连动地从第二输入齿轮向第二齿条输入的力使直线运动构件移动到释放位置。因此,在盖被打开的状态,可以可靠地解除显影剂载体压靠图像载体的压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当直线运动构件移动到释放位置时,第二输入齿轮与第二齿条之间的啮合被解除。
根据上述结构,当直线运动构件移动到释放位置后,可以防止从第二输入齿轮向第二齿条输入用于使直线运动构件移动的力。因此,可以防止直线运动构件的移动超过释放位置,并且防止由于直线运动构件这样的过度运动带来的故障的发生。
[说明性的各个方面]
1、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总体结构
图1是显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侧视剖面图。
该彩色激光打印机1是侧向设置的串联型彩色激光打印机,其中,将在下文说明的多个鼓子单元28在水平方向上平行排列。在主体机箱2中,彩色激光打印机1包括用于提供纸张3的纸张提供部4,用于在所提供的纸张3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5,以及用于排出其上已形成图像的纸张3的纸张排出部6。
(1)主体机箱
主体机箱2在侧视图中具有基本为长方体箱的形状。主体机箱2中限定了用于容纳将在下文说明的鼓单元26的鼓容纳空间7。
在主体机箱2的一个侧面上形成与鼓容纳空间7相通的安装孔8。在形成安装孔8的侧面设置作为用于打开或者关闭安装孔8的盖的前盖9。前盖9从主体机箱2向侧面倾斜从而打开安装孔8,以及沿主体机箱2一个侧面竖立从而关闭安装孔8。在安装孔8打开的状态,鼓单元26可以通过安装孔8安装到鼓容纳空间7或者从中取出。
在下文的描述中,设置前盖9的一侧(图1中的右侧)称为前侧,相对的一侧(图1中的左侧)称为后侧。此外,当从前侧观察彩色激光打印机1的时候,左侧和右侧也是如此定义。进一步,除非特别说明,在鼓单元26以及显影盒27容纳在主体机箱2中的状态,其前,后,左,右,上,下侧都按此方法定义。
(2)纸张提供部
纸张提供部4设置在主体机箱2的底部。纸张提供部4包括储存纸张3的纸张提供盘10,设置于纸张提供盘10的前端上方并彼此相对的分离辊11和分离垫12,设置于分离辊11后面的纸张提供辊13,以及纸张3通过的纸张提供路径14。
所形成的纸张提供路径14在侧视图中基本呈U型,采取它的上端相邻于分离辊11而下游端从传送带58的前侧相邻于传送带58这样的方式。传送带58将在后面描述。
在纸张提供路径14的中间,纸屑去除辊15和夹纸辊16设置于分离辊11的前侧上方并彼此正对。一对套准辊17设置于纸屑去除辊15和夹纸辊16的上方。
在纸张提供盘10内设置压纸板18,纸张3以堆叠的方式装在压纸板18上。压纸板18在其后端可倾斜地保持,从而可以在纸张装填位置和纸张提供位置之间移动,在纸张装填位置压纸板18沿纸张提供盘10的底板平置并且其前端下倾,在纸张提供位置压纸板18倾斜并且其前端上倾。
此外,杆19设置于纸张提供盘10的前端部下方,用于将压纸板18的前端向上提升。杆19被保持在压纸板18前端部的下方以便于沿垂直方向倾斜。
通过倾斜杆19,压纸板18的前端向上提升,从而使压纸板18定位于纸张提供位置。
当压纸板18定位于纸张提供位置时,压纸板18上的纸堆3最上面的纸张被压靠纸张提供辊13,随着纸张提供辊13的转动,最上面的纸张被提供到分离辊11和分离垫12之间的位置。
当纸张提供盘10从主体机箱2抽出的时候,压纸板18处于纸张装填位置。当压纸板18处于纸张装填位置时可以将纸张3以堆叠的方式装填在压纸板18上。
被提供的纸张3被卡在分离辊11和分离垫12之间并且被一张一张地分离以便传送。被传送的纸张3通过纸屑去除辊15和夹纸辊16之间并被除去纸尘。然后,纸张3沿着纸张提供路径14被传送到套准辊17。
通过套准辊17套准之后,该纸张3被传送到传送带58。
(3)图像形成部
图像形成部5包括扫描部20,处理部21,转印部22和定影部23。
(3-1)扫描部
扫描部20设置在主体机箱2的上部。该扫描部20有纵向和横向延伸的支撑板24以及固定在支撑板24上表面的扫描单元25。在扫描单元25中设置诸如4个激光源,以及多角镜、fθ透镜、反射镜、平面倾斜校正透镜的光学构件。从各个光源发出的基于图像数据的激光束由多角镜的偏转并扫描,通过fθ透镜和平面倾斜校正透镜,然后被反射镜反射。之后,激光束通过快速扫描被投射到下文将说明的各种颜色的感光鼓29的表面。
(3-2)处理部
处理部21设置于扫描部20的下方以及纸张提供部4的上方。处理部21包括单个鼓单元26,以及4个相应于各种颜色的显影盒27。
(3-2-1)鼓单元
鼓单元26有相应于各种颜色的4个鼓子单元28,即黑色鼓子单元28K,黄色鼓子单元28Y,品红色鼓子单元28M和青绿色鼓子单元28C。
鼓子单元28沿着前后方向平行间隔排列。更具体地,以从前侧到后侧的顺序依次排列黑色鼓子单元28K,黄色鼓子单元28Y,品红色鼓子单元28M和青绿色鼓子单元28C。
如下文所述,每个鼓子单元28都包含一对侧边框架104以及一个桥接在两个侧边框架之间的中心框架105(见图4)。
图2是显示显影盒27和鼓子单元28的侧视剖面图。需要注意的是下文将说明的把手214在图1和图2中被省略。
如图2所示,每个鼓子单元28都保持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鼓29,栅控式电晕充电器30和清洁刷31。
圆柱体形状并在宽度方向延伸的感光鼓29包括其最上表面层为由聚碳酸酯制成的可正向充电的感光层的鼓体32;和沿鼓体32的轴线方向设置的鼓轴33。鼓体32被设置成相对于鼓轴33旋转。鼓轴33在轴向的两端穿过一对侧边框架104(见图4)并由下文将说明的侧板103(见图4)保持从而使鼓轴33不能转动。在图像形成的时候,感光鼓29由来自主体机箱2中设置的电动机(未绘出)的驱动力旋转。
栅控式电晕充电器30设置在感光鼓29的斜上后方,与感光鼓29正对并留有间隔。栅控式电晕充电器30由中心框架105保持。栅控式电晕充电器30包括正对感光鼓29并与之留有间隔的放电丝34和设置于该放电丝34和感光鼓29之间的栅极35。在图像形成的时候,对放电丝34加上高电压,从而使放电丝34产生电晕放电。同时对栅极35加上电压,从而使感光鼓29的表面均匀带上正电荷,同时对提供到感光鼓29上的电荷数量进行控制。
清洁刷31由中心框架105保持并设置在感光鼓29的后面以便与之正对而且与感光鼓29接触。在图像形成的时候,清洁偏压被施加到清洁刷。
(3-2-2)显影盒
如图1所示,显影盒27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相应于各种颜色的鼓子单元28中。详细地说,有4个显影盒27,即,可拆卸地安装到黑色鼓子单元28K中的黑色显影盒27K,可拆卸地安装到黄色鼓子单元28Y中的黄色显影盒27Y,可拆卸地安装到品红色鼓子单元28M中的品红色显影盒27M,和可拆卸地安装到青绿色鼓子单元28C中的青绿色显影盒27C。
如图2所示,每个显影盒包括显影框架36;设置在显影框架36中并且有搅拌构件48的搅拌器37;供给辊38;作为显影剂载体的显影辊39;以及层厚调节刀片40,层厚调节刀片40具有用金属板簧构件制成的刀片53、用绝缘硅树脂橡胶制成的加压部54以及固定构件55。
显影框架36呈盒状,在其下端部分有一个开口41。分隔壁42将显影框架36分成色粉容纳室43和显影室44。在分隔壁42上形成连通色粉容纳室43和显影室44的连通孔45。
在对应于显影盒27的鼓子单元28中,栅控式电晕充电器30产生电晕放电并使感光鼓29的表面均匀正向充电。
随着感光鼓29的旋转,感光鼓29的表面先由栅控式电晕充电器30正向充电,然后通过快速扫描暴露于来自扫描部20的激光束,从而形成相应于将要形成在纸张3上的图像的静电潜像。
随着感光鼓29的进一步旋转,同时随着显影辊39的旋转,使携带在显影辊39的表面并正向充电的色粉与感光鼓29接触。色粉被提供到感光鼓29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像即来自被均匀正向充电的感光鼓29表面的暴露于激光束并具有低电势的曝光区域上。以这样的方式,感光鼓29上的静电潜像被显影成可见图像,通过反转显影,相应于每种颜色的色粉图像被携带在感光鼓29的表面上。
当转印完成以后感光鼓29上留下的色粉被显影辊39回收。而且转印完成以后粘在感光鼓29表面上的来自纸张3的纸屑被清洁刷31清除。
(3-3)转印部
如图1所示,转印部22在主体机箱2中沿前后方向设置于纸张提供部4的上方和处理部21的下方。该转印部22包括驱动辊56,从动辊57,传送带58,转印辊59和清洁部60。
驱动辊56和从动辊57在前后方面彼此正对并留有间隔。驱动辊设置在比青绿色鼓子单元28C更靠后的位置,从动辊57设置在比黑色鼓子单元28K更靠前的位置。
传送带58为诸如碳的电导性微粒散布于其中的聚碳酸酯,聚酰亚胺等树脂薄膜制成的环带。传送带58环绕驱动辊56和从动辊57。
在图像形成的时候,来自主体机箱2中设置的电动机(未显示)的驱动力传递到驱动辊56从而旋转驱动辊56。于是传送带58在驱动辊56和从动辊57之间循环移动,在与各个鼓子单元28中的感光鼓29正对并接触的各个转印位置其循环移动方向与感光鼓29的转动方向相反,同时,从动辊57被相应驱动。
在环绕驱动辊56和从动辊57的传送带58之内,转印辊59被分别与感光鼓29正对设置,将传送带58设置于两者之间。每个转印辊59都有一个金属辊轴,辊轴上覆盖由电导性的橡胶材料制成的辊体。在使转印辊59与传送带58正对并接触的转印位置,转印辊59以与传送带58的循环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被驱动而转动。在图像形成时,来自设置于主体机箱2内的未被显示的高电压板的转印偏压被施加到转印辊59上。
清洁部60设置在环绕驱动辊56和从动辊57的传送带58的下方。清洁部60包括主清洁辊61,副清洁辊62,刮片63以及色粉容器64。
主清洁辊61设置成与传送带58在下侧,也就是说与在上侧与感光鼓29和转印辊59接触的传送带58相对的一侧接触。在接触位置,主清洁辊61适合于以与传送带58的循环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被驱动而转动。在图像形成的时候,主清洁辊61上施加了主清洁偏压。
副清洁辊62设置成从下方与主清洁辊61接触,在接触位置,副清洁辊62适合于以与主清洁辊61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在图像形成的时候,副清洁辊62上施加了副清洁偏压。
刮片63设置成从副清洁轴62下部与之接触。
色粉容器64设置在主清洁辊61和副清洁辊62的下方,这样从副清洁辊62掉下的色粉可以被储存在其中。
从纸张提供部4提供的纸张3由通过驱动辊56和从动辊57作循环移动的传送带58从前侧向后侧传送,从而依次通过各个鼓子单元28对应的转印位置。在传送过程中,鼓子单元28中的感光鼓29上携带的各种颜色的色粉图像依次转印到纸张3上,从而在纸张3上形成彩色图像。
具体地说,在黑色鼓子单元28K中的感光鼓29表面上携带的黑色色粉图像被转印到纸张3后,黄色鼓子单元28Y中的感光鼓29表面上携带的黄色色粉图像以重叠的方式转印到已转印黑色色粉图像的纸张3上。依次执行同样的操作,品红色鼓子单元28M中的感光鼓29表面上携带的品红色色粉图像和青绿色鼓子单元28C中的感光鼓29表面上携带的青绿色色粉图像被以重叠的方式转印到纸张3上,从而在纸张3上形成彩色图像。
另一方面,通过主清洁偏压,将转印操作过程中粘到传送带58表面的色粉从传送带58的表面转移到主清洁辊61上,然后,通过副清洁偏压转移到副清洁辊62上。此后,已经转移到副清洁辊62上的色粉被刮片63刮下,并从副清洁辊62落下而被储存到色粉容器64中。
(3-4)定影部
在主体机箱2中定影部23设置在比青绿色鼓子单元28C更靠后的位置,并设置成沿前后方向正对感光鼓29与传送带58接触的转印位置。定影部23包括加热辊65和加压辊66。
加热辊65是具有在其表面上形成的释放层的金属管。加热辊65具有沿其轴向设置在其中的卤素灯。加热辊65经过卤素灯加热使其表面温度加热到定影温度。
加压辊66设置在加热辊65的下方而与加热辊65正对。加压辊66从下方向加热辊65加压。
已转印到纸张3上的彩色图像被传送到定影部23,在纸张3从加热辊65和加压辊66之间通过的同时经过加热被定影到纸张3上。以这样的方式,纸张3上的图像形成过程完成。
(4)纸张排出部
在纸张排出部6中,纸张3的排出侧的传送路径67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其上游端在下部区域与定影部23相邻,其下游端在上部区域与纸张排出盘68相邻。所形成的传送路径67在侧视图中大致呈U形,使纸张3被向后提供,然后在翻转之后被排出到前侧。
在纸张排出侧的传送路径67的中间设置传送辊69和夹纸辊70使其彼此相对。另外,一对纸张排出辊71设置在纸张排出侧的传送路径67的下游端。
纸张排出部6进一步配备纸张排出盘68。纸张排出盘68通过从前侧往后侧逐渐凹进主体机箱2的上壁而形成,从而使排出的纸张3能够以堆叠方式装在盘上。
从定影部23传送的纸张在传送辊69和夹纸辊70的作用下沿纸张排出侧的纸张传送路径67传送,然后通过纸张排出辊71排出到纸张排出盘68上。
2.鼓单元
图3是在左后侧从上方观察所得的鼓单元26的立体图(处于向其上安装4个显影盒27的状态)。图4是在左前侧从上方观察所得的鼓单元26的立体图(处于一个显影盒正被安装或者正被分离,其它显影盒都被分离的状态)。图5是鼓单元26的左侧视图。
鼓单元26包括相应于4种颜色的4个鼓子单元28。4个鼓子单元28沿前后方向平行排列,鼓单元26包括在4个鼓子单元28的前后方向的两侧设置的前梁101和后梁102,以及沿宽度方向(丛左到右的方向)从两侧包围前梁101、4个鼓子单元28以及后梁102的一对侧板103。
带有4个鼓子单元28,以及形成整体的前梁101,后梁102以及一对侧板103的鼓单元26被可滑动地安装到主体机箱2中的鼓容纳空间7(见图1)或者从中拆卸。
(1)鼓子单元
如图4所示,鼓子单元28具有一对在宽度方向呈一定距离互相正对的侧边框架104以及沿宽度方向桥接在两个侧边框架104之间的中心框架105。
每个侧边框架104由树脂材料制成平板形状。感光鼓29的鼓轴33插入两个侧边框架104中。
侧边框架104配备导向槽106,其作用是引导显影盒27相对于鼓子单元28的安装和拆卸运动。导向槽106沿从侧边框架104后侧的上端边缘到靠近侧边框架104前侧下端的位置的基本垂直的方向形成。导向槽106的最下端部(最深部)设置成相应于在显影辊39与感光鼓29接触的状态下显影辊轴51的位置。导向槽106可滑动地接纳环构件205,该构件将在后面说明。
另外,在每个侧边框架104中形成凸起107。该凸起107形成圆柱状并沿宽度方向从侧边框架104向外突出。凸起107设置成在显影盒27安装到鼓子单元28上的状态下在宽度方向上与显影盒27中的窗口206正对,具体情况将在后面描述。
更进一步,左侧的侧边框架104配备联接内插孔109,该孔在宽度方向上与显影盒27的联接接收齿轮208正对,具体情况将在后面说明。该联接内插孔109形成为在厚度方向上穿过左侧侧边框架104的圆孔。
中心框架105由树脂材料制成。支撑显影盒27的支撑辊110沿宽度方向设置在中心框架105上端部的两端。支撑辊110可旋转地由沿中心框架105的上端部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未显示)保持。
(2)前梁
前梁101由树脂材料整体形成。前梁101设置在四个沿前后方向平行排列的鼓子单元28的前面,并桥接在一对侧板103之间。
前梁101具有附接到其宽度方向的中心部的前侧握持部111,以及可旋转地支撑前侧握持部11的支撑轴112。
前侧握持部111具有基本U形的形状,其两端以这样的方式由支撑轴112在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可旋转地支撑,即前侧握持部111可以在沿前梁101竖直的储存位置(见图3)和从前梁101向前倾斜的操作位置(见图4)之间倾斜。
支撑轴112由前梁101支撑以在宽度方向上穿过前梁101。支撑轴112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端从前梁向外突出进而穿过侧板103而在宽度方向向外突出。
(3)后梁
后梁102由树脂材料整体形成。后梁101设置在四个沿前后方向平行排列的鼓子单元28的后面,并桥接在一对侧板103之间。
如图3所示,所形成的后梁102在俯视图中呈开口向后的C形。后侧握持部113整体设置在后梁102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后侧握持部113具有在后视图中呈基本U形的形状,其两端连接到后梁102,并从后侧下部向上朝前侧倾斜从而从后梁102斜向向上突出。
(4)侧板
侧板103由比形成前梁101和后梁102采用的树脂材料刚性更好的材料制成,诸如金属或者纤维强化树脂。最好采用钢板制造侧板103。
每个侧板103在侧视图中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长的矩形板的形状。相对于在前后方向上平行排列的前梁101、4个鼓子单元28和后梁102,侧板103以这样的安排设置,即其前端正对前梁101,其后端正对后梁102。侧板103被固定到前梁和后梁。
侧板的103的各个上端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弯曲,其横截面呈L型,从而形成在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的凸缘部114。这些凸缘部114沿前后方向(水平方向)直线延伸。
所形成的每个侧板在其后端部的上端在侧视图中呈向后延伸的基本L形。在该向后延伸部中可转动地设置两个滚轮构件118。该两个滚轮构件118设置成在前后方向上具有间隔119。前侧滚轮构件118设置在凸缘部114的下方,后侧滚轮构件118设置在凸缘部114后端的后面。
侧板103在其后端区域进一步配备在侧视图中呈U形的从后端切除的切除部120。在鼓单元26安装在主体机箱2中的状态下,设置在主体机箱2中的定位轴(未显示)与该切除部120相接合,从而相对于主体机箱2定位鼓单元26。
更进一步,侧板103在其上端区域配备4个光穿透孔115,用于分别接纳鼓子单元28的凸起107。光穿透孔115在侧板103的上端区域中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带有间隔。这些光穿透孔115是在厚度方向上穿过侧板103的圆孔,其各个位置分别正对鼓子单元28的凸起107。鼓子单元28的凸起107与光穿透孔115相接合并在宽度方向上向外露出,从而限制了鼓子单元20绕鼓轴33相对于侧板103的转动。
更进一步,侧板103在其下端区域配备轴孔116,鼓轴33的轴向端部穿过该轴孔116。左侧侧板103配备4个联接外插孔117,显影盒27的联接接收齿轮208在宽度方向上与该联接外插孔117正对。这些联接外插孔117形成于侧板103垂直方向的中间部位并在前后方向带有间隔。这些联接外插孔117形成为在厚度方向上穿过侧板103的圆孔,其位置与鼓子单元28的联接内插孔109正对。
3.显影盒
图6和图7是从左后方观察的显影盒27的立体图,图8和图9是从左前方观察的显影盒27的立体图,图10是显影盒27的俯视图,图11是显影盒27的右侧视图,图12是沿图11的A-A线的剖视图,图13和图14是显影盒27的右侧剖视图。应该注意,在图13和图14中以简化的形式显示了供给辊38和显影辊39。
(1)显影盒
显影盒27的显影框架36整体配备一对在宽度方向上互相正对的侧壁201,桥接在两个侧壁201的上端边缘之间的上壁202,桥接在两个侧壁201的前端边缘之间的前壁203和桥接在两个侧壁201的后端边缘之间的后壁204。开口41由两个侧壁201,前壁203和后壁204的下端边缘限定,从而使显影辊39暴露。
用于探测容纳在色粉容纳室43中的色粉的剩余量的窗口206嵌入两个侧壁201中。这些窗口206设置成间隔色粉容纳室43彼此正对,这样用于探测色粉剩余量的光可在宽度方向上通过窗口206。
左侧侧壁201配备由齿轮盖207覆盖的齿轮机构,如图6至图9所示。该齿轮机构包括从齿轮盖207暴露的联接接收齿轮208和齿轮系230(见图12),该齿轮系230在齿轮盖207内与联接接收齿轮208啮合。
圆柱形的齿轮设置部209形成于齿轮盖27的下端区域并在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联接接收齿轮208设置在齿轮设置部209中并从齿轮设置部209的末端面暴露。
设置在主体机箱2中的联接轴(未显示)联接到联接接收齿轮208,以便前后移动但不能相对转动。设置在主体机箱2中的电动机(未显示)的驱动力从该联接轴输入。
齿轮系230包括固定到搅拌器37的转动轴47上的搅拌器驱动齿轮,固定到供给辊38的供给辊轴49上的供给辊驱动齿轮,固定到显影辊39的显影辊轴51上的显影辊驱动齿轮等,它们都通过中间齿轮的方式与联接接收齿轮208啮合。因此,输入到联接接收齿轮208的驱动力通过齿轮系230的方式传递到搅拌器37、供给辊38和显影辊39。
如图11所示,封闭用于向色粉容纳室43填充色粉的色粉填充口(未显示)的帽210设置在右侧侧壁201上,位于窗口206的上方。另外,用于可旋转地支撑显影辊轴51的右端部的轴承构件211设置在右侧侧壁201的下端区域。如图12所示,显影辊轴51的右端部可旋转地插入轴承构件211,其左端部可旋转地插入左侧侧壁201,从而使显影辊轴51被显影框架36可旋转地支撑。显影辊轴51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分别从齿轮盖207和轴承构件211在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突出的部分分别由环构件205覆盖。
如图6至图9所示,基本圆柱状的分离凸起212设置在两个侧壁201的上端部,并在宽度方向上从连接到后壁204的上端部的部位向外突出。
上壁202配备将在运送显影盒时握住的把手214。把手214也作为压力构件。所形成的把手214呈在宽度方向上伸长的薄板形状,并且被设置成可以摆动到相对于上壁202成基本直角直立的直立状态(见图7和图9),比直立状态更靠近上壁202地向前倾斜的倾斜状态(见图6,图8和图13),以及比倾斜状态更靠近上壁202的加压状态(见图14)。
更具体地,如图13和14所示,侧视图中向上突出的基本半圆形的把手支撑部215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整体形成在上壁202的后端部。把手支撑部215上分别形成在宽度方向上穿过其中的通孔229。另一方面,如图6和图7所示,把手214在其后端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上形成切口231,把手支撑部215可以与该切口231相接合。在每个切口231中设置在俯视图中呈基本L形的可弹性变形部232,该可弹性变形部232具有连接到切口231的左侧面的基端。可弹性变形部232的一端在宽度方向上正对切口231的右侧面并与之留有间隔,以及把手支撑部215适配在可弹性变形部232的端部和切口231的右侧面之间。可弹性变形部232的端部和切口231的右侧面分别配备支撑轴233以便在互相靠近的方向上突出。在通过可弹性变形部232的变形使支撑轴233分隔开的状态下,把手支撑部215适配到切口231中,此后,通过从变形状态释放可弹性变形部232使支撑轴233插入把手支撑部215的通孔229中。以这样的方式,把手214能够适配到把手支撑部215中以便摆动。
如图9和图12所示,一对圆柱形的弹簧导向构件216在上壁202沿宽度方向(显影辊39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形成在上壁202的前端部中,两者之间的间隔长度与显影辊39的海绵辊体50在宽度方向的长度(轴向长度)基本相等。弹簧导向构件216分别与前后间隔的把手支撑部215正对,同时,在宽度方向上分别与显影辊39的橡胶辊体52的两端正对。每个弹簧导向构件216在其中包括可以上下移动的接触构件217,以及总是向上推动接触构件217的圈弹簧218,如图13和图14所示。
接触构件217整体具有在俯视图中呈基本圆形其上表面为凸曲面的主体部219,从主体部219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向下突出的凸起220,从主体部219的下表面的圆周沿弹簧导向构件216的内表面延伸的圆柱形的延伸部221。延伸部221配备多个锁紧钩222。这些锁紧钩222适配在弹簧导向构件216中形成的凹槽223中,锁紧钩222的末端锁到凹槽223的上端,使接触构件217不能从弹簧导向构件216中脱离。
通过将上壁202中形成的弹簧配合凸起224插进圈弹簧218的下端,并将接触构件217的凸起220插进圈弹簧218的上端,圈弹簧218在接触构件217和上壁202之间被设置于压缩状态。
如图9所示,把手214的下表面(正对上壁202的表面)上对应于相应于接触构件217的各个位置形成能够接纳相应的接触构件217的凹陷225。在把手214被倾斜而处于倾斜状态的情况下,接触构件217分别被接纳在凹陷225中,接触构件217的顶端邻接凹陷225的底面(把手214的下表面)。
此外,如图10所示,把手214的中心部位形成在俯视图中呈基本矩形的在宽度方向上延长的握持孔226。因此,将手指插入握持孔226中就可以抓住把手214。
把手214在其前端区域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进一步配备在侧视图中基本柱形的在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的加压凸起227。如图10所示,加压凸起227被形成具有如此的长度,使其末端面位于同一平面S上,该平面S包括向同一侧突出的分离凸起212的末端面。也就是说,加压凸起227的末端面被设置在宽度方向上与向同一侧突出的分离凸起212的末端面相同的位置。此外,在显影盒27安装到鼓子单元28并且手柄214倾斜而处于倾斜状态的情况下,加压凸起227位于比分离凸起212更低的位置,如图11所示。
如图8和图9所示,前壁203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配备侧视图中呈基本梯形的向前突出的被支撑的凸起228。
(2)显影盒在鼓单元中的安装和拆卸
通过将手指插入把手214的握持孔226中抓住把手214,从而可以将相应于特定颜色的显影盒27从上方安装到对应于该显影盒27的鼓子单元28中,如图4所示。
更具体地,每个显影盒27中位于显影辊轴51的轴向两侧的环构件205被插入对应的鼓子单元28的侧边框架104中的导向槽106中,然后显影盒27沿着导向槽106被向下推到鼓子单元28中。当显影辊39与感光鼓29接触时,进一步推显影盒27受到限制。然后显影盒27以这样的方式在其自重作用下绕显影辊轴51倾斜,使显影盒27的上端部向前侧的中心框架105倾斜,显影框架36的前壁203上形成的被支撑凸起228邻接中心框架105的支撑辊110而被支撑。以这样的方式,显影盒27相对于鼓子单元28获得定位,从而完成显影盒27向鼓子单元28的安装。
在以这样的方式安装显影盒27之后,手指从处于直立状态的把手214上松开,把手214在其自重作用下绕支撑轴233从直立状态倾斜到倾斜状态。
当所有的显影盒27都被安装到各个鼓子单元28中后,前梁101的前侧握持部111,各个显影盒27的把手214以及后梁102的后侧握持部113在前后方向上重叠排列,如图3所示。
另一方面,通过在显影盒27安装到鼓单元26(鼓子单元28)中的状态下抓住把手214,把手214被从倾斜状态拉到直立状态并被向上提升从而可将显影盒27从鼓单元26中卸出。
4.轨道,分离加压机构
图15是在右前侧从上方观察的主体机箱2和鼓单元26的立体图,图中显示主体机箱2的外板和前盖9被移走,同时鼓单元26已安装到主体机箱2中。
主体机箱2具有一对在宽度方向互相正对的将鼓单元26夹在中间的主体框架301。用于引导安装和拆卸鼓单元26的轨道302,以及分离加压机构303分别设置在主体框架301的内侧面上。所设置的分离加压机构303的作用是为了相对于感光鼓29分离和加压已经安装到鼓单元26上的显影盒27的显影辊39的目的(用于使显影盒27在接触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并进一步使显影盒27在接触位置压靠感光鼓29的目的)。
请注意,图15中仅显示左侧的分离加压机构303。
图16是在右前侧从上方观察的鼓单元26,左右轨道302以及左右分离加压机构303的立体图。图17是在右前侧从上方观察的左右轨道302以及左右分离加压机构303的立体图;
(1)轨道
左右轨道302设置成在宽度方向上互相正对,将鼓单元26夹在中间。每个轨道302都整体具有正对主体框架301的前端面的轨道紧固部304,沿主体框架301的内表面在前后方向(水平方向)延伸的轨道主体部305,以及将轨道紧固部304连接到轨道主体部305的连接部306。
轨道紧固部304用螺栓307固定到主体框架301的前端面上。所形成的轨道主体部305呈基本L形的横截面,具有其在宽度方向上向内弯折的下端部。在鼓单元26安装到主体机箱2中的状态,鼓单元26的侧板103上的凸缘部114被放置在轨道主体部305的水平延伸部上。
连接部306被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将轨道紧固部304的端边缘连接到轨道主体部305的前端边缘。连接部306配备在宽度方向穿过的滚轮支撑轴308。由滚轮支撑轴308可转动地保持的轨道滚轮309设置成在宽度方向上正对连接部306的内表面。轨道滚轮309的圆周面的最上部的位置比轨道主体部305的下端部(水平延伸部分)高。
(2)鼓单元26向主体机箱2的安装
为了将鼓单元26安装到主体机箱2中,第一步先用两手分别抓取鼓单元26的前侧握持部111和后侧握持部113(见图3),从而将鼓单元26提起。然后,如图1所示使前盖9倾斜以打开安装孔8,将鼓单元26通过安装孔8插入到鼓容纳空间7中。
在这种情况下,鼓单元26后端部设置的滚轮构件118沿轨道302的轨道主体部305滚动。然后从后侧握持部113放手,鼓单元26的两个凸缘部114分别放置在左右轨道滚轮309上。在这种状态下,向后推鼓单元26。接下来,滚轮构件118将沿轨道主体部305滚动,凸缘部114将沿轨道滚轮309滑动,从而鼓单元26平滑移动。同时,显影盒27的分离凸起212和加压凸起227将沿保持器紧固部322的凸轮接纳部323滑动,下文对此加以说明。
然后,滚轮构件118将从轨道302向后落下,凸缘部114将从轨道滚轮309向后落下而置于轨道主体部305的水平延伸部上。接着显影盒27的加压凸起227和分离凸起212被分别接纳在下文将说明的加压凸起接纳部325和分离凸起接纳部326中,从而完成鼓单元26安装到主体机箱2中的过程。
其后,从前侧握持部111放手,前盖9关闭同时由前盖9关闭安装孔8。与前盖9的关闭运动相关联,前侧握持部111绕支撑轴112从直立位置(见图4)转到储存位置(见图3)。
(3)分离加压机构
如图17所示,分离加压机构303包括一对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相对于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分别设置的中间构件311,保持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并使之前后直线运动的凸轮保持器312,以及使这对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同步直线运动的同步运动机构313。图18是在右前侧从上方观察的直线运动凸轮构件、中间构件311和同步运动机构313的立体图。具体地,图18中,为了显示在右前侧从上方观察的分离加压机构303的立体图而略去了凸轮保持器312。图19A到图19E为用于显示其中一个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和中间构件311的运动的透视图。图20为显示图19A所示状态下的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与中间构件311的右侧视图,图21为显示图19C所示状态下的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与中间构件311的右侧视图,图22为显示图19E所示状态下的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与中间构件311的右侧视图。
每个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包括一个沿主体框架301内侧表面(见图15)前后延伸的凸轮主体板314,以及在凸轮主体板314的沿宽度方向的内侧面上设置的四个操作构件315。
四个在前后方向伸长的基本矩形状的开口316在凸轮主体板314上以前后方向的等间隔形成。
四个操作构件315分别设置于四个矩形开口316的前面。所形成的每个操作构件315在侧视图中都呈曲柄形状,并且整体具有加压部317,分离部318和连接部319,加压部317沿凸轮主体板314的上端边缘延伸,用于将显影盒27的加压凸起227向下压;分离部318沿凸轮主体板314的下端边缘延伸,用于下文将说明的使中间构件311转动,连接部分319将加压部分317的后端连接到分离部318的前端。
如图20到22所示,作为向上突起的操作部的凸起部320形成于分离部318的后端。
最前面的操作构件315具有与其他三个操作构件(下文称之为三个后部操作构件315)不同的形状。具体地,最前面操作构件315的加压部317形成得比三个后部操作构件315的加压部在前后方向更长。另一方面,最前面操作构件315的分离部318形成得比三个后部操作构件315的分离部在前后方向更短。根据这样的形状不同,就可以使所有显影盒27的显影辊39压靠所有感光鼓29,或者只将黑色显影盒27K的显影辊39压靠感光鼓29,并且进一步,可以使所有显影盒27的显影辊39与感光鼓29分离,下文将加以说明。
四个中间构件311分别设置在四个操作构件315的后面,在宽度方向分别正对4个矩形开口316。如图20到图22所示,所形成的每个中间构件311在侧视图中呈基本L形,像在宽度方向上有一定厚度的挡块。中间构件支撑轴321在宽度方向上穿过中间构件311的一个端部,从而该中间构件311由该中间构件支撑轴321可转动地支撑。在中间构件311不与分离部318接触的状态下,中间构件311的下端部正对分离部318的凸起部320并与之在前后方向留有间隔(见图20)。
四个中间构件支撑轴321在前后方向上等间隔排列(其间隔长度与在四个显影盒27安装到鼓单元26中的状态下分离凸起212之间的间隔长度一样),如图17所示。当中间构件支撑轴321支撑的中间构件311被插入到相应的矩形开口316中时,中间构件支撑轴321在凸轮主体板314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其自身在宽度方向上的内端部由凸轮保持器312支撑并不能转动。
如图17所示,凸轮保持器312整体具有沿主体框架301的内侧表面在前后方向延伸的薄板形状的保持器紧固部322,和从保持器紧固部322的下端边缘连续的凸轮接纳部323。
保持器紧固部322用螺栓324固定到主体框架301的内侧表面。
所形成的凸轮接纳部323的横截面呈基本C形,在宽度方向上从保持器紧固部322的下端边缘沿着其整体长度向内延伸,然后向下弯曲,并进一步在宽度方向上向外弯曲。通过从其上表面到内侧表面连续切除凸轮接纳部323,四个能接纳显影盒27的加压凸起227的加压凸起接纳部325和四个能接纳显影盒27的分离凸起212的分离凸起接纳部326交替形成。具体地,四个加压凸起接纳部325以在显影盒27安装到鼓单元26上的状态下在前后方向上与加压凸起227之间的间隔相同的间隔形成在凸轮接纳部323中。以同样的方式,四个分离凸起接纳部326以在显影盒27安装到鼓单元26上的状态下在前后方向上与分离凸起212之间的间隔相同的间隔形成在凸轮接纳部323中。分离凸起接纳部326分别设置在加压凸起接纳部325的后面。当分离凸起212分别被接纳在分离凸起接纳部326中时,分离凸起212分别从上方正对中间构件311。
同步运动机构313被构造成使直线运动的驱动力可跟随左侧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的直线移动从左侧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传递到右侧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具体地,如图18所示,同步运动机构313包括形成于左侧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的后端的上表面上的左侧齿条327;与左侧齿条327啮合的左侧小齿轮328;形成于右侧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的后端的上表面上的右侧齿条329;与右侧齿条329啮合的右侧小齿轮330;以及左侧小齿轮328和右侧小齿轮330被固定到其上并使两者之间无相对转动的连接轴331。
(4)分离和加压操作
现在参考图19A到图22描述分离加压机构303的操作。
如图19A和图20所示,在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运动到最前加压位置的状态下,操作构件315的分离部318以在前后方向上分隔的非接触方式正对设置于分离部318的后面的中间构件311。在最前的操作构件315的分离部318和设置于其后的中间构件311之间形成比三个后部操作构件315的分离部318与分别设置在其后的中间构件311之间更大的间隔。
在这种状态下,显影盒27处于接触位置,亦即显影辊39分别与感光鼓29相接触。操作构件315的加压部317从上方邻接显影盒27的加压凸起227,从而将加压凸起227向下压。在每个显影盒27中,通过将加压凸起227向下压,把手214绕支撑轴233转到加压状态,如图14所示,并由把手214将接触构件217向下推(凹陷225),从而使圈弹簧218压缩。由于圈弹簧218的压缩而产生的推动力施加到显影框架36的上壁202上,并且向下推动显影框架36,这样显影辊39被压靠感光鼓29。此时,圈弹簧将产生1N到20N的推动力。
当左侧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从这种状态向后移动时,左侧小齿轮328随着左侧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的移动而转动。左侧小齿轮328的转动通过连接轴331的方式传递到右侧小齿轮330,使右侧小齿轮330作与左侧小齿轮328同方向的转动,从而使右侧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向后移动。
随着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继续向后移动,三个后部操作构件315的加压部317从与显影盒27的加压凸起227的接合释放,因此,加压部分317施加在加压凸起227上面的压力解除。然后,如图19B所示,三个后部操作构件315的分离部318邻接分别设置于其后的中间构件311的下端部,并将中间构件311的下端部向后压,从而中间构件311绕中间构件支撑轴321转动并向上提升。在转动过程中,中间构件311从下方邻接分别位于其上方的分离凸起212。由于向上方向的力从中间构件311施加到分离凸起212上,黄色显影盒27Y,品红色显影盒27M和青绿色显影盒27C被向上提升。
随着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进一步继续向后移动,中间构件311的一个端部(中间构件支撑轴321穿过的端部)邻接三个后部操作构件315的分离部318的上表面,如图19C和图21所示。然后,黄色显影盒27Y,品红色显影盒27M和青绿色显影盒27C位于分离位置,从而使上述三种显影盒的显影辊39与感光鼓29分离。在这种情况下,黑色显影盒27K的加压凸起227被操作构件315的加压部317加压。以这样的方式,只有黑色显影盒27K的显影辊39保持压靠感光鼓29。
此后,随着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进一步继续向后移动,最靠前的操作构件315的加压部317从与黑色显影盒27K的加压凸起227的接合释放,加压部317向加压凸起227的压靠解除。然后,如图19D所示,最靠前操作构件315的分离部318邻接设置于其后的中间构件311的下端部,并将中间构件311的下端部向后压,从而中间构件311绕中间构件支撑轴321转动并向上提升。在转动过程中,中间构件311从下方邻接位于其上方的分离凸起212。由于向上方向的力从中间构件311施加到分离凸起212上,黑色显影盒27K被向上提升。
随着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进一步继续向后移动,中间构件311的一个端部(中间构件支撑轴321穿过的端部)邻接最靠前的操作构件315的分离部318的上表面,如图19E和图22所示。然后,黑色显影盒27K移动到分离位置,从而黑色显影盒27K的显影辊39与感光鼓29分离。以这样的方式,所有显影盒27的显影辊39都处于与感光鼓29分离的转状态。
应该注意,通过从图19E所示状态向前移动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图19A至图19D分别所示的状态可被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分离部318的凸起部320与中间构件311相接合,从而使中间构件311在从分离凸起212移开的方向(向下方)转动。5.直线运动凸轮构件的驱动机构
图23,图24和图25是示意性地显示在加压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的驱动机构的左侧视图。
在加压位置(见图19A和图20)和释放位置(见图19E和22)之间移动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的驱动机构包括整体设置在左侧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宽度方向的外侧表面上的驱动输入构件401,设置在驱动输入构件401上方的电动机驱动机构402,以及设置在驱动输入构件401下方的盖驱动机构403。
所形成的驱动输入构件401在俯视图中呈前后方向伸长的基本矩形形状。第一齿条404形成于驱动输入构件401的上表面,来自电动机驱动机构402的驱动力输入到第一齿条404上。第一齿条404沿驱动输入机构401在前后方向的整个长度形成。另一方面,第二齿条405形成于驱动输入机构401的下表面,来自盖驱动机构403的驱动力输入到第二齿条405上。第二齿条405形成在驱动输入机构401的下表面上除了该下表面的前端区域以外的地方,并且该前端区域被定义为不形成第二齿条405的无齿部471。
电动机驱动机构402由主体框架301支撑在左侧。电动机驱动机构402包括作为驱动源的具有设置成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输出轴407的电动机406,固定到电动机406的输出轴407上的电动机齿轮408,与电动机齿轮408啮合的中间齿轮409,与第一齿条404啮合的第一输入较小齿轮410,具有比第一输入较小齿轮410更大的直径并和第一输入较小齿轮410整体转动的第一输入较大齿轮411。能在中间齿轮409的转动传递到第一输入较大齿轮411上的传递状态和该传递中断的中断状态之间切换中间齿轮409的转动的第一离合机构412,和用于在传递状态和中断状态之间切换第一离合机构412的离合切换机构413。
图26是第一离合机构412的剖视图。
第一离合机构412具有所谓的“行星差动离合”的结构。具体地,如图26所示,第一离合机构412包括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齿轮支撑轴421,以及驱动输入齿轮422,驱动输出齿轮423和被齿轮支撑轴421可旋转支撑的行星齿轮座构件424。
驱动输入齿轮422可旋转地保持在齿轮支撑轴421的右端部上。驱动输入齿轮422整体具有插在齿轮支撑轴421上的圆柱状的齿轮凸起部425,和在侧视图中呈圆形的凸出部426,该凸出部426从齿轮凸起部425的右端部径向突出。
与下文将叙述的行星齿轮435啮合的中心齿轮部427在齿轮凸起部425的左端部形成在齿轮凸起部425的外周面上。
凸出部426的圆周边缘在宽度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厚度,凸出部426的外周面上形成将要与中间齿轮409(见图23)啮合的输入齿轮部428。
驱动输出齿轮423可旋转地保持在齿轮支撑轴421的左端部上,在宽度方向上与驱动输入齿轮422留有间隔。驱动输出齿轮423整体具有插在齿轮支撑轴421上的圆柱状的齿轮凸起部429,和在侧视图中呈圆形的凸出部430,该凸出部430从齿轮凸起部429的右端径向突出。
与第一输入较大齿轮411啮合的输出齿轮部431在齿轮凸起部429的左端部形成在齿轮凸起部429的外周面上。
朝向驱动输入齿轮422突出的圆柱形部432在凸出部430的径向的中间位置形成在凸出部430的右侧面上。圆柱部432形成包围齿轮支撑轴421的圆柱状,并正对驱动输入齿轮422的中心齿轮部427。与下文将说明的行星齿轮435啮合的内齿轮部433形成在圆柱部432的内周面(正对中心齿轮部427的表面)上。
行星齿轮座构件424设置在驱动输入齿轮422和驱动输出齿轮423之间并绕齿轮支撑轴421旋转。在侧视图中该行星齿轮座构件424呈圆形。
多个行星齿轮支撑部434整体形成在行星齿轮座构件424上沿圆周包围齿轮支撑轴421。每个行星齿轮支撑部434形成为具有开口向右侧并朝向左侧(朝向驱动输出齿轮423)突出的基本C形的横截面的凸出。行星齿轮435分别由行星齿轮支撑部434支撑而旋转(绕其自己的轴旋转),并与驱动输入齿轮422的中心齿轮部427和驱动输出齿轮423的内齿轮部433相啮合。
在行星齿轮座构件424的圆周边缘形成齿轮形成部437,该齿轮形成部437呈围绕齿轮支撑轴421的圆柱形状并向左侧突出。保护齿轮436形成于齿轮形成部437的外周面,与离合切换杠杆441的锁定齿轮447相啮合,该离合切换杠杆441将在后面说明。
在离合切换杠杆441的锁定齿轮447被锁定到行星齿轮座构件424的保护齿轮436的状态下,行星齿轮座构件424的旋转被限制。然后,旋转力从中间齿轮409输入到驱动输入齿轮422的输入齿轮部428从而使驱动输入齿轮422转动。当驱动输入齿轮422转动时,行星齿轮435将绕其自己的轴旋转但不改变它们在绕齿轮支撑轴421的圆周方向上的位置。由于行星齿轮435的旋转,具有与行星齿轮435啮合的内齿轮部433的驱动输出齿轮423绕齿轮支撑轴421旋转。然后,驱动输出齿轮423的旋转力被传递到第一输入较大齿轮411并使其旋转。通过第一输入较大齿轮411的旋转实现中间齿轮409的旋转力向第一输入较大齿轮411的传递。
另一方面,在离合切换杠杆441与行星齿轮座构件424分离的状态下,行星齿轮座构件424可以绕齿轮支撑轴421旋转。因此,即使中间齿轮409的旋转力被输入到驱动输入齿轮422的输入齿轮部428,驱动输出齿轮423也不旋转,因为行星齿轮435在绕其自己的轴转动的同时还绕齿轮支撑轴421公转(行星齿轮座构件424绕齿轮支撑轴421转动)。相反,即使在驱动输入齿轮422停止的状态下(由于电动机406停止转动从而在驱动输入齿轮422上施加制动力的状态)驱动输出齿轮423转动,行星齿轮435仍将跟随驱动输出齿轮423的转动在绕其自己的轴转动的同时绕齿轮支撑轴421公转(行星齿轮座构件424绕齿轮支撑轴421转动),其条件是离合切换杠杆441与行星齿轮座构件424分离。由于这样的原因,在离合切换杠杆441与行星齿轮座构件424分离的状态下,驱动输入齿轮422与驱动输出齿轮423之间没有连接,从而中间齿轮409的旋转力向第一输入较大齿轮411的传递中断。
具体地,当离合切换杠杆441的锁定齿轮447锁定到行星齿轮座构件424的保护齿轮436或者从中分离时,第一离合机构412便在中间齿轮409的旋转力传递到第一输入较大齿轮411的传递状态和该传递中断的中断状态之间切换。
如图23到图25所示,离合切换机构413具有设置于第一离合机构412前面的离合切换杠杆441,用于使离合切换杠杆441前后移动的杠杆移动机构442,以及用于与前盖9的打开关闭运动相关联地操作杠杆移动机构442的操作片443。
离合切换杠杆441整体具有前后延伸的臂部444,和连接到臂部444的后端的锁定部446。
所形成的臂部444在侧视图中呈前端上弯的基本L形。而且,一个拉长的孔445沿臂部444的前后方向形成于臂部444的前后方向的的中心部分。
所形成的锁定部446在侧视图中呈向后侧开口的基本C形,与行星齿轮座构件424的保护齿轮436啮合的锁定齿轮447形成于该C形的圆面上。
杠杆移动机构442具有一对彼此相对将离合切换杠杆441的臂部444夹在中间的的对置片448,可旋转地支撑该对对置片448的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对置片支撑轴449,在对置片448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在宽度方向上延伸并穿过离合切换杠杆441的拉长孔445的杠杆操作轴450,在操作片443被锁定到其上的对置片448的后端之间并在宽度方向延伸的锁定凸起451,以及悬挂在对置片448前端与离合切换杠杆441的后端之间的圈弹簧452。
注意,图23至图25中仅显示右侧对置片448,而为了简化图形,左侧对置片448略去未画。
所形成的操作片443在侧视图中呈基本梯形,在前盖9关闭的状态下从前盖9的内表面向杠杆移动机构442的锁定凸起451下方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延伸。
盖驱动机构403在垂直方向上从下方正对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并配备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盖关联移动构件461。盖关联移动构件461通过未图示的连杆机构连接到前盖9上,并适合于与前盖9的打开运动相关联地向前直线移动或与前盖9的关闭运动相关联地向后直线移动。
齿条构件462整体设置在盖关联移动构件461宽度方向的外侧表面上,以及在齿条构件462的上表面上除了该上表面的前端区域以外的地方形成齿条466,该前端区域被定义为不形成齿条466的无齿部467。
进一步,盖驱动机构403包括可与齿条466啮合的小齿轮463,可与第二齿条405啮合的第二输入齿轮464,和能在传递状态和中断状态之间切换的第二离合机构465,在传递状态,小齿轮463的旋转力传递到第二输入齿轮464,在中断状态,该传递中断。
在前盖9关闭的状态下,小齿轮463与齿条构件462的无齿部467相接触。
第二输入齿轮464设置于小齿轮463的上方。在前盖9的关闭状态下,第二输入齿轮464正对驱动输入构件401的下表面上的第二齿条405,在垂直方向上留有间隔。
第二离合机构465设置在小齿轮463和第二输入齿轮464的前面,包括与上述两齿轮啮合的旋转齿轮468和摇臂469。摇臂469的一端保持在旋转齿轮468的旋转轴上,从而通过合适的摩擦阻力转动,其另外一端则可旋转地支撑第二输入齿轮464。
在前盖9关闭的状态下,操作片443的上端边缘从下方邻接杠杆移动机构442的锁定凸起451,如图23所示,从而锁定凸起451被操作片443提升到在前后方向上正对杠杆操作轴450的位置。此时,离合切换杠杆441处于最靠后位置,锁定齿轮447被锁定到第一离合机构412中的行星齿轮座构件424的保护齿轮436上。以这样的方式,第一离合机构412处于中间齿轮409的旋转力被传递到第一输入较大齿轮411上的传递状态。
同时,第二输入齿轮464正对驱动输入构件401的下表面上的第二齿条405,在垂直方向上留有间隔,并且与第二齿条405(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的运动无关。
当在这种状态下电动机406的驱动受到控制,并且电动机406的输出轴407以一个方向(图23中箭头所示方向)转动时,旋转力(驱动力)通过电动机齿轮408传递到中间齿轮409,进而通过第一离合机构412传递到第一输入较大齿轮411上。然后,第一输入较小齿轮410与第一输入较大齿轮411整体转动,并且从第一输入较小齿轮410输入到第一齿条404的旋转力将使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向后直线移动。另一方面,当电动机406的输出轴407以另一方向(与图23中箭头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旋转力通过电动机齿轮408输入到第一齿条404,中间齿轮409,第一离合机构412,第一输入较大齿轮411和第一输入较小齿轮410,从而使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向前直线移动。
由于这样往复的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便在加压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相应地,就可以将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移位到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是所有显影辊39压靠感光鼓29,第二种状态是仅黑色显影盒27K的显影辊39压靠感光鼓29,第三种状态是所有显影辊39与感光鼓29分离。
当前盖9打开时,操作片443与锁定凸起451分离,如图24所示。当操作片443与锁定凸起451分离时,一对对置片448在其自重作用下绕对置片支撑轴449在使锁定凸起451下降的方向上倾斜。结果,杠杆移动机构442的杠杆操作轴450被锁定到离合切换杠杆441的拉长孔445的前端部,指向前方的力从杠杆操作轴450施加到拉长孔445的前端部,从而使离合切换杠杆441向前移动。结果,离合切换杠杆441的锁定齿轮447与保护齿轮436分离,并且第一离合机构412处于中断状态,在此状态下,中间齿轮409的旋转力向第一输入较大齿轮411的传递中断。
同时,与前盖9的打开运动相关联,盖关联移动构件461将向前直线运动。然后小齿轮463与齿条机构462的齿条466啮合,并且由于齿条466的移动,小齿轮463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4所示。由于小齿轮463的旋转,旋转齿轮468顺时针旋转,如图24所示。当旋转齿轮468旋转时,与之啮合的第二输入齿轮464以图24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摇臂469绕旋转齿轮468的旋转轴逆时针旋转,如图24所示。结果,第二输入齿轮464与驱动输入构件401的下表面上的第二齿条405啮合,从而第二离合机构465切换到小齿轮463的旋转力被传递到第二输入齿轮464上的传递状态。然后,第二输入齿轮464的旋转力输入到第二齿条405,并且通过该旋转力使直线运动凸轮机构310向后移动。
此后,前盖9进一步打开。当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与该打开运动相关联地进一步向后移动而定位在释放位置时,第二输入齿轮464正对无齿部471,如图25所示。因此,即使第二输入齿轮464进一步旋转,旋转力也不输入到第二齿条405上。
其后当前盖9关闭时,与该关闭运动相关联,盖关联移动构件461向后直线移动。齿条466移动时,小齿轮463以图25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然后,由于小齿轮463的旋转力,旋转齿轮468以图25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旋转齿轮468旋转时,由于该旋转力带动摇臂469绕旋转齿轮468的旋转轴以图24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第二输入齿轮464与驱动输入构件401的下表面上的第二齿条405分离。以这样的方式,第二离合机构465切换到中断状态,该状态中小齿轮463的旋转力向第二输入齿轮464的传递中断。
6.操作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当前盖9关闭时,通过第一输入较小齿轮410将电动机406的驱动力输入到第一齿条404上,从而使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在加压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可以使显影辊39压靠感光鼓29或者释放该压力。而且,由于通过第二输入齿轮464与前盖9的打开运动相关联地向第二齿条405输入的驱动力使直线运动凸轮机构310移动到释放位置,所以在前盖9打开的状态下,所有显影辊39压靠所有感光鼓29的压力可以被释放。由于该原因,显影盒27可以顺利地从主体机箱2中拆卸。
此外,由于具有第一齿条404和第二齿条405的驱动输入构件401整体配备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就可以通过第一输入较小齿轮410向第一齿条404输入的驱动力可靠地移动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也可以通过第二输入齿轮464向第二齿条405输入的驱动力可靠地移动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以这样的方式,显影辊39压靠感光鼓29的压力可以可靠地施加和释放。
进一步,来自电动机406的驱动力向第一输入较小齿轮410(第一输入较大齿轮411)的传递和中断可以通过第一离合机构412切换。因此,可以将来自电动机406的驱动力传向第一输入较小齿轮410,并由该驱动力移动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也可以中断来自电动机406的驱动力向第一输入齿轮的传递,通过从第二输入齿轮464向第二齿条405输入的力移动直线运动凸轮机构310而不用考虑电动机406。换句话说,在直线运动凸轮机构310由电动机406的驱动力移动的情况下,驱动力被传递到第一输入齿轮,在其他情况下,电动机406与第一输入较小齿轮410之间的连接中断,这样就可以防止电动机406阻碍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的运动。
更进一步,因为第一离合机构412能与前盖9的关闭运动相关联地切换到传递状态,可以在之后通过电动机406的驱动力移动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而且,因为第一离合机构412能与前盖9的打开运动相关联地切换到中断状态,之后也可以通过输入到第二齿条405上的驱动力移动直线运动凸轮机构310而不用考虑电动机406。
进一步,在第一离合机构412中,在前盖9关闭的状态下,可以可靠地将来自电动机406的驱动力传递到与驱动输出齿轮423的输出齿轮部431啮合的第一输入较大齿轮411上。另一方面,在前盖9打开的状态下,可以可靠地中断来自电动机406的驱动力向第一输入较大齿轮411的传递。
因为第二输入齿轮464与前盖9的打开和关闭运动相关联地旋转,就可以与前盖9的打开和关闭运动相关联地产生第二输入齿轮464的旋转力。
然后,可以通过第二离合机构465切换第二输入齿轮464的旋转力向第二齿条405的传递和中断。以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将第二输入齿轮464的旋转力传递到第二齿条405从而使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移动。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中断第二输入齿轮464的旋转力向第二齿条405的传递将来自电动机406驱动力输入到第一齿条404,从而使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移动。
进一步,在前盖9的打开运动过程中,可以将第二离合机构465切换到传递状态,将第二输入齿轮464的旋转力传递到第二齿条405从而使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移动。由于此时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通过第二输入齿轮464的旋转力从加压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显影辊39压靠感光鼓29的压力可以可靠地解除。另一方面,因为在前盖9的关闭运动过程中第二离合机构465能切换到中断状态,因此可以在前盖9的关闭运动之后通过将来自电动机406的驱动力输入到第一齿条404上而将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移动到加压位置和释放位置。
更进一步,在第二离合机构465中,旋转齿轮468与前盖9的打开运动相关联地以一个方向旋转,并且跟随该旋转,第二输入齿轮464在旋转的同时与第二齿条405啮合。以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在前盖9的打开运动期间将第二输入齿轮464的旋转力可靠地传递到第二齿条405。此外,旋转齿轮468与前盖9的关闭运动相关联地以另一个方向旋转,并且跟随该旋转,第二输入齿轮464与第二齿条405分离。以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在前盖9的关闭运动期间可靠地中断第二输入齿轮464的旋转力向第二齿条405的传递。
进一步,可以通过与前盖9的打开运动相关联地从第二输入齿轮464向第二齿条405输入的力使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移动到释放位置。因此,在前盖9打开的状态下,可以可靠地解除显影辊39压靠感光鼓29的压力。
进一步,当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移动到释放位置时,第二输入齿轮464正对无齿部471。因此,即使第二输入齿轮464进一步旋转,该旋转也将不输入到第二齿条405。因此,可以防止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的移动超过释放位置,并且防止发生由于直线运动凸轮构件310这样的过度运动带来的故障。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载体,该图像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剂载体,该显影剂载体向所述图像载体提供显影剂;
直线运动构件,该直线运动构件在使所述显影剂载体抵靠所述图像载体的加压位置和释放压力的释放位置之间作往复的和基本直线的运动;
驱动源;
盖,该盖设置在设备主体上以便打开和关闭;
第一输入构件,该第一输入构件将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输入到直线运动构件,该驱动力作为用于移动所述直线运动构件的力;和
第二输入构件,该第二输入构件与盖的打开动作连动地输入用于将所述直线运动构件移动至所述释放位置处的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直线运动构件一体地配备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
所述第一输入构件包括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输入到所述第一齿条的第一输入齿轮,以及
所述第二输入构件包括将用于移动所述直线运动构件的力输入到所述第二齿条的第二输入齿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离合机构,该第一离合机构能被切换到传递状态和中断状态,在所述传递状态中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被传递到所述第一输入齿轮,且在所述中断状态中所述驱动力向第一输入齿轮的传递被中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离合切换杠杆,该离合切换杠杆与所述盖的关闭动作连动地使所述第一离合机构从所述中断状态切换到所述传递状态,并与所述盖的打开动作连动地使所述第一离合机构从所述传递状态切换到所述中断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离合机构包括:
齿轮支撑轴;
能绕所述齿轮支撑轴旋转的驱动输入齿轮,该驱动输入齿轮包括输入齿轮部和中心齿轮部,所述输入齿轮部和中心齿轮部形成在围绕着所述齿轮支撑轴的同轴圆柱面上,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被输入到所述输入齿轮部;
能绕所述齿轮支撑轴旋转的驱动输出齿轮,该驱动输出齿轮包括形成在围绕着所述齿轮支撑轴的圆柱面上的输出齿轮部和形成在与所述中心齿轮部相对并与所述中心齿轮部之间留有一间隔的圆柱面上的内齿轮部,所述第一输入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部啮合;
行星齿轮,该行星齿轮置于所述中心齿轮部和所述内齿轮部之间并与所述中心齿轮部和所述内齿轮部啮合;和
行星齿轮座构件,该行星齿轮座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输入齿轮和驱动输出齿轮之间并可绕所述齿轮支撑轴旋转的行星齿轮支撑部,所述行星齿轮支撑部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行星齿轮;
其中所述离合切换杠杆与所述盖的关闭动作连动地与所述行星齿轮座构件相接合,并且与所述盖的打开动作连动地从所述行星齿轮座构件分离。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输入齿轮与所述盖的打开动作和关闭动作连动地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图像形成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二离合机构,该第二离合机构能够被切换到传递状态和中断状态,在所述传递状态中所述第二输入齿轮的旋转力被传递到所述第二齿条,且在所述中断状态中所述第二输入齿轮的旋转力向第二齿条的传递被中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离合机构能够在所述盖的打开动作期间从所述中断状态切换到所述传递状态;并在所述盖的关闭动作期间从所述传递状态切换到所述中断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离合机构包括:
旋转齿轮,该旋转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入齿轮啮合并与所述盖的打开动作连动地在一个方向上旋转,所述旋转齿轮与所述盖的关闭动作连动地在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个方向上旋转;和
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二输入齿轮的摇臂,该摇臂跟随所述旋转齿轮在所述一个方向的旋转从分离位置移动到啮合位置,在所述分离位置所述第二输入齿轮从所述第二齿条分离,且在所述啮合位置所述第二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所述摇臂跟随所述旋转齿轮在所述另一个方向的旋转从所述啮合位置移动到所述分离位置。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输入齿轮与所述盖的打开动作连动地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从而将用于使所述直线运动构件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的力输入到所述第二齿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述直线运动构件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第二输入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之间的啮合解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376117 | 2005-12-27 | ||
JP2005376117A JP4389174B2 (ja) | 2005-12-27 | 2005-12-27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376117 | 2005-12-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91610A CN1991610A (zh) | 2007-07-04 |
CN1991610B true CN1991610B (zh) | 2010-04-21 |
Family
ID=38193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172530XA Active CN1991610B (zh) | 2005-12-27 | 2006-12-27 | 图像形成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15756B2 (zh) |
JP (1) | JP4389174B2 (zh) |
CN (1) | CN199161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21739B1 (en) * | 2007-04-30 | 2008-01-22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Cartridge with a handle for use with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
JP4552972B2 (ja) * | 2007-06-07 | 2010-09-2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317440B2 (ja) * | 2007-07-13 | 2013-10-16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509169B2 (ja) * | 2007-11-08 | 2010-07-2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082891B2 (ja) * | 2008-01-30 | 2012-11-2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471010B2 (ja) * | 2008-02-27 | 2010-06-0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623131B2 (ja) * | 2008-04-23 | 2011-02-0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788737B2 (ja) * | 2008-05-29 | 2011-10-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565667B2 (ja) | 2008-09-29 | 2010-10-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995211B2 (ja) * | 2008-09-29 | 2012-08-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549426B2 (ja) | 2008-09-29 | 2010-09-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689750B2 (ja) * | 2008-09-29 | 2011-05-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911236B2 (ja) * | 2009-08-28 | 2012-04-0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978705B2 (ja) | 2010-02-26 | 2012-07-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93966B2 (ja) * | 2011-05-30 | 2015-10-1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
JP5919655B2 (ja) * | 2011-06-14 | 2016-05-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65399B2 (ja) | 2012-03-28 | 2017-01-2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07596B2 (ja) | 2012-05-31 | 2016-10-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9182739B2 (en) | 2013-01-24 | 2015-11-1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9104169B2 (en) | 2013-01-24 | 2015-08-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EP2759891B1 (en) | 2013-01-24 | 2017-03-29 | S-Printing Solution Co., Ltd. |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ment cartridge |
CN203365924U (zh) | 2013-01-24 | 2013-12-2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及显影盒 |
US9058017B2 (en) | 2013-01-24 | 2015-06-1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ment cartridge |
JP6094441B2 (ja) | 2013-09-30 | 2017-03-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35258B2 (ja) * | 2014-01-24 | 2016-11-30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379855B2 (ja) * | 2014-08-25 | 2018-08-2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KR101733802B1 (ko) * | 2015-12-23 | 2017-05-10 |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 현상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
US10205838B2 (en) * | 2016-01-22 | 2019-02-1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upper casing which opens and closes relative to lower casing |
JP6812115B2 (ja) * | 2016-03-11 | 2021-01-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786355B2 (ja) * | 2016-10-31 | 2020-11-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KR101739382B1 (ko) | 2017-04-13 | 2017-05-24 |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 현상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
JP7497570B2 (ja) * | 2019-12-23 | 2024-06-1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473A (zh) * | 1995-04-28 | 1997-10-08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卡盒,处理卡盒组装方法和成像设备 |
JP2002006716A (ja) * | 2000-06-19 | 2002-01-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369750A (zh) * | 2001-02-09 | 2002-09-18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成像设备和使显影元件与感光鼓分离的分离机构 |
CN1580970A (zh) * | 2003-07-31 | 2005-02-1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感光构件盒,处理单元和成像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139464A (ja) * | 1990-10-01 | 1992-05-13 | Konica Corp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JPH08328880A (ja) * | 1995-05-31 | 1996-12-1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複数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を同時に実行できるオペレ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計算機運転管理システム |
JPH09304994A (ja) | 1996-05-13 | 1997-11-28 | Casio Electron Mfg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US7137115B2 (en) * | 2000-01-25 | 2006-11-14 | Fujitsu Limited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ultithreading |
JP4265154B2 (ja) * | 2002-06-14 | 2009-05-2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025663B2 (ja) * | 2003-03-04 | 2007-12-26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像担持体着脱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JP3948420B2 (ja) * | 2003-03-07 | 2007-07-2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157112A (ja) * | 2003-11-27 | 2005-06-16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695465B2 (ja) * | 2004-09-28 | 2011-06-0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ハードウェア制御方法、および、ハードウェア制御プログラム |
-
2005
- 2005-12-27 JP JP2005376117A patent/JP4389174B2/ja active Active
-
2006
- 2006-12-21 US US11/614,392 patent/US7715756B2/en active Active
- 2006-12-27 CN CN200610172530XA patent/CN199161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473A (zh) * | 1995-04-28 | 1997-10-08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卡盒,处理卡盒组装方法和成像设备 |
JP2002006716A (ja) * | 2000-06-19 | 2002-01-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369750A (zh) * | 2001-02-09 | 2002-09-18 | 佳能株式会社 | 处理盒、成像设备和使显影元件与感光鼓分离的分离机构 |
CN1580970A (zh) * | 2003-07-31 | 2005-02-1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感光构件盒,处理单元和成像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389174B2 (ja) | 2009-12-24 |
JP2007178656A (ja) | 2007-07-12 |
US20070147887A1 (en) | 2007-06-28 |
CN1991610A (zh) | 2007-07-04 |
US7715756B2 (en) | 2010-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91610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CN102165378B (zh) |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 |
US8135310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translation cam member | |
US8548351B2 (en) | Image-forming device | |
JP476612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9720342B2 (en) | Developing agent container including supply chamber and waste chamber | |
JP4334014B1 (ja) |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
US8320794B2 (en) |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4873022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271293B (zh) | 图像形成装置及显影盒 | |
JP2012194596A (ja) | カートリッジ | |
CN100529986C (zh) | 显影单元和成像装置 | |
CN102968025A (zh) | 显影装置和安装显影装置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