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0935A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0935A
CN1990935A CNA2006101711487A CN200610171148A CN1990935A CN 1990935 A CN1990935 A CN 1990935A CN A2006101711487 A CNA2006101711487 A CN A2006101711487A CN 200610171148 A CN200610171148 A CN 200610171148A CN 1990935 A CN1990935 A CN 19909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 feed
spacing
motor
guidance panel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711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90935B (zh
Inventor
新井富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90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0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90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09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7/00Work-feeding means
    • D05B27/02Work-feeding means with feed dogs having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ovements
    • D05B27/06Work-feeding means with feed dogs having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movements arranged above and below the workpie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调节适于线迹间距或送布速度的送布间距,由此实现调节作业的效率化以及线迹的均匀化的缝纫机。该缝纫机具备送布调节体,其在缝纫机底板内与水平送布轴平行配置,通过转动调节基于水平送布轴的水平运动的送布间距;和调节用电动机,其为了调节送布间距而使送布调节体转动。另外,缝纫机具备:连杆构件,其连结于水平送布轴,将基于水平运动的所述送布间距的调节量传递给所述针杆摆动台;操作面板,其被输入送布间距;控制部,其控制调节用电动机,通过送布调节体调节送布间距,以成为向操作面板输入的送布间距。

Description

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尤其涉及利用上送布脚、压脚以及送布齿进行送布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缝纫机中,公知有利用上送布脚、送布齿一边送布一边进行缝制的缝纫机(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图16是表示在送布时的上送布脚、压脚以及送布齿的动作的说明图。如该图16(a)所示,压脚106将布102、103按压在针板107上面。当缝纫机针101下降刺穿布102、103时,与此同时上送布脚104下降。此时,通过上送布脚104和以近似椭圆摆动的方式上升的送布齿105夹持布102、103。
接着,如图16(b)所示,在上送布脚104压住布102、103时,压脚106开始向针板107上方上升,从布102、103上离开。此时,缝纫机针101刺穿布102、103、且上送布脚104以及送布齿105以夹着布102、103的状态向图16(b)左方向移动。即,布102、103通过与针101及上送布脚104以及送布齿105的协同动作而被送向左方向。
然后,如图16(c)所示,如果基于上送布脚104和送布齿105的协同动作来输送布102、103的运动结束,则缝纫机针101上升,从布102、103中拔出。此时,压脚106下降,压住布102、103。
之后,如图16(d)所示,压脚106将布102、103压在针板107上,同时上送布脚104以及送布齿105开始从布102、103离开。之后,缝纫机针101、上送布脚104以及送布齿105从布102、103离开,同时摆动并退回到图16(a)所示的初始位置。通过反复进行这些动作来输送布。
在此,可以通过调整上送布脚、送布齿的各自的摆动振幅,改变上送布脚、送布齿的送布间距。例如,上送布脚、送布齿分别连结有用于使它们摆动驱动的动力传递机构,在调节摆动振幅的情况下,调节各动力传递机构的构成构件的驱动范围。为了调整该驱动范围,使用例如通过汽缸能够进行二级调节的方式、或通过手动能够进行多级调节的方式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36363号公报
但是,为了实现线迹的均匀化,希望对应于线迹的间距变动或送布速度变动来调节送布间距,但如果是例如现有的基于汽缸的能够进行二级调节的方式,则由于不能进行细微调节,所以无法实现所述的愿望,而如果是基于手动的能够进行多级调节的方式,则因为需要以手动进行细微调整,调节作业变得很烦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通过能够自动调节适于线迹间距或送布速度的送布间距,以实现调节作业的效率化以及线迹的均匀化。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缝纫机,具备:
上轴(9),其与主电动机(60)连动并被支承为能够旋转;针杆摆动轴(10),其被支承为能够旋转;针杆摆动台(11),其与所述针杆摆动轴的旋转连动,并被支承为能够沿一方向自由摆动;针杆(13),其与所述上轴连动,并被能够上下运动地支承于所述针杆摆动台;上送布脚(14),其与所述针杆同步,并被能够上下运动地支承于所述针杆摆动台;上下送布轴(38),其被支承为能够以一轴为中心摆动;水平送布轴(39),其被支承为能够以一轴为中心摆动;送布齿(44),其被配置为能够和所述针杆摆动台在同方向上摆动且能够上下运动;和连结机构(40、41、42、43),其连结于所述上下送布轴以及所述水平送布轴,将所述上下送布轴的摆动转换成上下运动,并且将所述水平送布轴的摆动转换成水平方向的摆动,传递给所述送布齿,并且,通过所述送布齿以及所述上送布脚,一边送布一边进行缝制,
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备:送布调节体(52),其连结于所述水平送布轴,以通过自身的旋转调节所述水平送布轴的水平方向摆动量;调节用电动机(4),其使所述送布调节体旋转;连杆构件(59),其连结于所述水平送布轴,以将所述水平方向摆动量传递给所述针杆摆动台;操作面板(7),其被输入所述水平方向摆动量;和控制部(6),其控制所述调节用电动机以控制所述送布调节体的旋转,使得成为向所述操作面板输入的所述水平方向摆动量。
本发明的所述水平方向摆动量相当于送布间距。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缝纫机中,
具备:编码器(62),其检测所述主电动机的旋转速度;和存储部(71),其存储作为与所述旋转速度对应的所述水平方向摆动量的调节数据(T),并且,所述控制部从所述调节数据中选择与由所述编码器检测出的所述旋转速度对应的所述水平方向摆动量,控制所述调节用电动机。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缝纫机中,
所述控制部,在向所述操作面板输入所述调节数据中的作为所述水平方向摆动量的送布间距的修正值时,将该调节数据中的所述送布间距替换为所述修正值。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缝纫机中,
所述控制部从所述调节数据中选择与由所述编码器检测出的所述旋转速度以及向所述操作面板输入的线迹间距对应的所述送布间距,控制所述调节用电动机。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缝纫机中,
能够向所述操作面板输入至少一组以上的线迹间距以及以该线迹间距进行缝制的针数,所述控制部按每个向所述操作面板输入的所述针数,从所述调节数据中选择与每个所述针数的所述线迹间距对应的所述送布间距,控制所述调节用电动机。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缝纫机中,
在缝制途中向所述操作面板输入以后的缝制路径成为角部的角部进入指示以及所述角部的曲率半径,
所述存储部存储与所述角部的曲率半径对应的所述送布间距的修正比率数据,
所述控制部,在向所述操作面板输入所述角部进入指示时,基于与所述角部的曲率半径对应的所述修正比率数据,对所述送布间距进行修正,控制所述调节用电动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控制调节用电动机,通过送布调节体调节水平方向摆动量,以成为向操作面板输入的水平方向摆动量,因此,能够自动地调节水平方向摆动量。由此,能够实现调节作业的效率化以及线迹的均匀化。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由于从调节数据中选择与主电动机的旋转速度、即送布速度对应的水平方向摆动量,控制调节用电动机,因此,可基于缝制中的送布速度调节水平方向摆动量。由此,能够使对应于送布速度的变动的水平方向摆动量的调节实现自动化。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向操作面板输入调节数据中的作为水平方向摆动量的送布间距的修正值时,能够将该调节数据中的送布间距修正为修正值。例如,即使因缝纫机的个体差异等使得设定的线迹间距和实际的线迹间距不同,通过进行所述修正,也能够使它们一致。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由于从调节数据中选择与主电动机的旋转速度以及线迹间距对应的送布间距,控制所述调节用电动机,因此,可基于缝制中的送布速度以及线迹间距调节送布间距。由此,能够使对应于送布速度以及线迹间距的变动的送布间距的调节实现自动化。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由于按向操作面板输入的每个针数,以成为输入的线迹间距的方式,从调节数据中选择与每个针数的线迹间距对应的送布间距,控制调节用电动机,因此,即使在预先向操作面板输入了缝制工序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与该线迹间距对应的送布间距的调节。
在此,在从直线缝制切换成角部缝制的情况下,操作者在使布相对于送布方向倾斜的同时进行缝制。在该缝制时,如果上送布脚和压脚同步而进行送布(参考图16(a)、(b)、(c)),则由于布被上送布脚和压脚按压,所以难以使布倾斜。操作者能够使布倾斜只是在上送布脚和压脚过渡的瞬间(参考图16(d))。此时,操作者如果使布倾斜,则通常布的一方伸展,另一方收缩。但是,由于一般的布的伸缩性差,难以伸展,所以被收缩的部分在起伏的状态下被压脚按压。由于反复进行这样的动作来进行角部缝制,所以存在的问题是与直线缝制相比,间距变小。但是,如技术方案6所示,在向操作面板输入角部进入指示时,可基于与角部的曲率半径对应的修正比率数据,修正送布间距,因此,即使在角部缝制时,也能够以和直线缝制相同的间距进行缝制,从而能够实现线迹的均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缝纫机的机构线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所具备的针杆摆动台周边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与图1的缝纫机所具备的摆动轴连结的零件的分解图;
图5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所具备的调节块的倾斜角度变动的说明图;
图6是与图1的缝纫机所具备的下轴连结的零件的分解图;
图7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所具备的送布调节体的内面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所具备的连杆体、曲柄杆以及第一垂直延伸连杆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图7的送布调节体以及和第一电动机的关系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1的缝纫机的主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11是在图1的缝纫机中执行的缝制程序的一个例子;
图12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调节数据的送布间距表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3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中执行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14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中执行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图13的流程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以现有的缝纫机送布时的上送布脚、压脚以及送布齿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中:1-缝纫机;2-缝纫机机架;3-缝纫机工作台;4-第一电动机(调节用电动机);5-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6-控制部;7-操作面板;8-缝纫机横臂;9-上轴;10-针杆摆动轴;11-针杆摆动台;12-机针;13-针杆;14-上送布脚;15-偏心凸轮;20-压脚;24-转动连结部;37-下轴;38-上下送布轴;39-水平送布轴;44-送布齿;52-送布调节体;60-第二电动机(主电动机);59-连杆构件;71-ROM(存储部);T-间距表(调节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如该图1所示,缝纫机1设置有:缝纫机机架2;缝纫机工作台3,其载置缝纫机机架2;第一电动机4,其作为内置于缝纫机机架2的本发明的调节用电动机;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5,其用于驱动第一电动机4;控制部6,其控制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5;以及操作面板7,其配置在缝纫机工作台3上,输入对控制部6的各种指示。
首先,对于缝纫机机架2的缝纫机横臂8侧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缝纫机1的机构线图。如该图2所示,在缝纫机机架2的缝纫机横臂8的内部,设置有:被转动自如地支承的上轴9;相对于上轴9平行配置并被转动自如地支承的针杆摆动轴10;以及连结于针杆摆动轴10并且在缝制方向上被摆动自如地支承的针杆摆动台11。上轴9以及针杆摆动轴10在相对于缝制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另外,与上轴9连接有作为本发明的主电动机的第二电动机60(参考图10),在该第二电动机60的作用下上轴9转动。
图3是表示针杆摆动台11周边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如该图3所示,在针杆摆动台11的上端部,以针杆摆动台11转动的方式连结有针杆摆动轴10。在针杆摆动台11的下端部支承有保持机针12的针杆13以及用于送布的上送布脚14。由此,如果随着针杆摆动轴10的转动,针杆摆动台11在缝制方向上摆动,则针杆13以及上送布脚14在缝制方向上摆动。在此,针杆13经由连杆构件16连结于安装在上轴9的偏心凸轮15,与上轴9的转动连动地上下运动。
另一方面,在上送布脚14的上端部经由连杆构件17连结有三角连杆构件18。另外,在三角连杆构件18上的连杆构件17的连结位置18a的后方的连结位置18b(图3中的左侧),经由连杆构件19连结有压脚20。压脚20被限制缝制方向的移动,被支承为只能上下运动。
而且,在三角连杆构件18的上部连结位置18c经由连杆构件21连结有传递连杆22。在传递连杆22的没有连结连杆构件21的一侧的端部,连结有与上轴9连动的摆动轴23的一端部。图4是连结于摆动轴23的零件的分解图。如该图4所示,在摆动轴23的另一端部,连结有和摆动轴23一起转动的转动连结部24。在该转动连结部24上,经由连杆构件26连结有与上轴9连结的曲柄杆25。由此,上轴9的转动经由曲柄杆25、连杆构件26以及转动连结部24传递给摆动轴23,从而使该摆动轴23转动。
如果摆动轴23与上轴9连动而往复转动,则经由传递连杆22以及连杆构件21,三角连杆构件18的上部连结位置18c在缝制方向上摆动。在三角连杆构件18的上部连结位置18c向图3的右侧摆动时,三角连杆构件18本身顺时针转动,上送布脚14下降。通过下降,上送布脚14与针板H相接,从而限制上送布脚14的下降,三角连杆构件18以连结位置18a为中心顺时针转动。由此,三角连杆构件18的连结位置18b上升,压脚20上升。
另一方面,在三角连杆构件18的上部连结位置18c向图3中的左侧摆动时,三角连杆构件18本身逆时针转动,压脚20下降。通过下降,压脚20与针板H相接,从而限制压脚20的下降,三角连杆构件18以连结位置18b为中心逆时针转动。由此,三角连杆构件18的连结位置18a上升,上送布脚14上升。
此外,在上送布脚14的上下运动时针杆摆动台11也摆动,所以上送布脚14上下运动的同时在缝制方向上摆动。
如图4所示,在曲柄杆25上连结有以和连杆构件26成为同轴的方式夹持的一对夹持构件27,与该夹持构件27连结有经由该夹持构件27调节曲柄杆25的初始位置的调节块28。调节块28和上轴9平行,并被固定在转动自如的调节轴29的一端部,通过该调节轴29的转动其倾斜角度变动。在调节轴29上固定有旋转角度调节用的突起部30。在突起部30的突起31上抵接有转动自如的月牙状的旋转板32。由于旋转板32的从旋转轴到外周的距离在各个部位都不同,所以随着旋转板32的旋转突起31前后运动。通过该突起31的前后运动,突起部30转动,从而使调节轴29转动。在旋转板32上连结有手动式的标度盘33,通过使该标度盘33旋转,旋转板32旋转。
进而,如图2所示,在调节轴29上固定有臂29a的一端侧。该臂29a的另一端侧配置在能够与驱动缸51的杆抵接的位置。而且,在驱动缸51下降时,调节轴29上固定的突起31抵接于与标度盘33连结的旋转板32,在驱动缸51的杆和臂29之间确保规定量的间隙。如果驱动缸51上升,则抵接于臂29a,使调节轴29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突起31从旋转板32上离开规定量。
基于图5,对于驱动缸51上升时的上下量或上升位置的变化进行说明。
如果驱动缸51上升,则调节轴29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使调节块28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如果调节块28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则夹持构件27和曲柄杆25的连结点从P1向P2移动。
随着曲柄杆25的往复运动,摆动轴23进一步转动,摆动角变大(A<B),上送布脚14和压脚20的上下量上升,其上升位置也上升。
而且,若使驱动缸51下降,则上送布角14和压脚20的上下量成为标度盘33的设定了的上下量。此外,上下量调节机构由标度盘33、旋转板32、驱动缸51、调节轴29、调节块28、夹持构件27、曲柄杆25等构成。另外,基于标度盘33的调节块28的倾斜角度的调节可以在比基于驱动缸51的调节量小的范围内进行多级调节。即,标度盘33是本发明的调节体。此外,调节体并不限定于标度盘33,例如也可以是杆状的零件。
接着,对于缝纫机机架2的缝纫机底板50侧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缝纫机机架2的缝纫机底板50的内部,设置有:下轴37,其经由滑轮34、35以及带36而与上轴9连动;和上下送布轴38以及水平送布轴39,其与下轴37平行地配置,并被转动自如地支承。
图6是与下轴37连结的零件的分解图。如图6所示,在上下送布轴38的一端部设置有向侧方延伸的第一水平延伸连杆45,在该第一水平延伸连杆45上连结有与下轴37连结的曲柄杆46。如果下轴37转动,则曲柄杆46的前端部46a在前后方向(Y方向)上作圆弧运动,因此,该动作经由第一水平延伸连杆45传递给上下送布轴38,从而该上下送布轴38转动。
在上下送布轴38的另一端部,固定有向侧方延伸的第二水平延伸连杆40。在该第二水平延伸连杆40上经由连杆构件41连结有支承构件42的一端部。如果上下送布轴38往复转动,则第二水平延伸连杆40的延伸部40a在上下方向上作圆弧运动,因此,该动作通过连杆构件41传递,支承构件42的一端部上下运动。由此,上下送布轴38的转动运动被转换成上下运动。所述第二水平延伸连杆40以及连杆构件41构成连结机构。
另一方面,在水平送布轴39的一端部固定有向上方延伸的第一垂直延伸连杆47。在该第一垂直延伸连杆47上转动自如地安装有近似呈“ヘ”字状的连杆体48的一端部。在该连杆体48的近似中央部连结有与下轴37连结的曲柄杆49的前端部。而且,在连杆体48的另一端部连结有送布调节体52。
在送布调节体52上设置有用于配置连杆体48的间隙53,在形成该间隙53的一对内面54中形成有弯曲的槽55。图7是表示送布调节体52的内面的说明图。如该图7所示,在槽55内配置有轴销81,该轴销81在两端安装了角块80。轴销81枢轴支承连杆体48的另一端部。在此,如果送布调节体52转动,则槽55也转动,因此,能够调节连杆体48的另一端部的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量(摆动量)。具体地说,如果槽55接近于水平,则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量(摆动量)变大,相反,如果接近于垂直,则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量(摆动量)变小。
图8是表示连杆体48、曲柄杆49以及第一垂直延伸连杆47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如果曲柄杆49上下运动,则连杆体48的另一端部在与槽55的倾斜对应的范围内水平移动,其水平移动从连杆体48的一端部经由第一垂直延伸连杆47传递给水平送布轴39,从而水平送布轴39转动。如上所述,由于因槽55的倾斜,连杆体48的另一端部的移动量变化,所以如果使送布调节体52转动来调节槽55的倾斜,则能够调节连杆体48的移动量以及水平送布轴39的转动量。
在水平送布轴39的另一端部,固定有向上方延伸的第二垂直延伸连杆43。在该第二垂直延伸连杆43上连结有支承构件42的另一端部。如果水平送布轴39往复转动,则第二垂直延伸连杆43的延伸部43a在水平方向上作圆弧运动,因此,该动作传递给支承构件42,该支承构件42的另一端部水平运动。由此,这样支承构件42在上下送布轴38以及水平送布轴39的作用下上下运动,同时相对于缝制方向进行摆动。在此,水平送布轴39的转动运动被转换成水平运动。由于水平送布轴39的转动量可以由送布调节体52进行调节,所以能够调节支承构件42以及送布齿44的水平移动量、即布的送布间距。所述支承构件42以及第二垂直延伸连杆43构成连结机构。
图9是表示送布调节体以及与第一电动机的关系的分解立体图。如该图9所示,送布调节体52经由三个连杆构件56、57、58与第一电动机4连结。即,如果第一电动机4使送布调节体52转动,则调节送布间距。
在支承构件42上固定有上送布脚14和送布的送布齿44。在缝制时,通过用上送布脚14和送布齿44夹持布并摆动,能够进行送布,因此,支承构件42的摆动以及上送布脚14的摆动被设定成以夹持布的状态在缝制方向上行进。
而且,如图2所示,由于水平送布轴39和针杆摆动轴10通过连杆构件59连结,所以由送布调节体52调节后的水平送布轴39的转动量还反映于针杆摆动轴10。即,如果使送布调节体52转动,则调节水平送布轴39的转动量,并调节送布齿44侧的送布间距,并且调节针杆摆动轴10的转动量,还调节上送布脚14侧的送布间距。由此,能够进行正确的送布间距的控制。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的主控制结构的框图。如该图10所示,与控制部6电连接有:通过编码器61输入第一电动机4的旋转速度,并且驱动第一电动机4的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5;通过编码器62输入第二电动机60的旋转速度,并且驱动第二电动机60的第二电动机驱动电路63;用于切线的切线机构65;和操作面板7。
控制部6具备CPU70、ROM71、RAM72、和EEPROM73,CPU70将基于向操作面板7输入的指示的ROM71中的控制程序在RAM72中展开,对应于位置传感器64、编码器61、62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5以及第二电动机驱动电路63。
向操作面板7输入:缝制开始指示、中断指示、切线指示、送布间距、用于调整第二电动机60的旋转速度的旋转速度调整指示等。
如果向操作面板7输入送布间距,则控制部6的CPU70控制第一电动机4,使送布调节体52转动来调节送布间距,以达到该送布间距。即,调节水平送布轴39的水平方向摆动量。
进而,如果向操作面板7输入旋转速度调整指示,则控制部6的CPU70控制第二电动机驱动电路63,使第二电动机60的旋转速度改变。此时,由于在CPU70中输入有编码器62的检测结果,所以CPU70识别实际的第二电动机60的旋转速度。
另外,在操作面板7中可以输入至少一组以上的线迹间距以及以该线迹间距进行缝制的针数,由此生成缝制程序。图11是缝制程序的一个例子。在该缝制程序P中,在以线迹间距10mm缝2针(缝制1、2)、以线迹间距1mm缝5针(缝制3~7)、以线迹间距-10mm缝3针(缝制8~10)、以线迹间距15mm缝5针(缝制11~15)、以线迹间距-5mm缝3针(缝制16~18)之后,实施切线结束缝制。如此在操作面板7中生成的缝制程序存储于EEPROM73中。EEPROM73内的缝制程序在缝制前由用户从操作面板7进行选择,通过CPU70执行。
ROM71是本发明的存储部,在该ROM71中存储有:如图12所示的设定与第二电动机60的旋转速度和各线迹间距对应的送布间距的送布间距表T(调节数据)。这是以从操作面板7输入的线迹间距以及由编码器62检测出的第二电动机60的旋转速度为基础,由此选择适合它们的送布间距。例如,在线迹间距为10mm、旋转速度为300rpm的情况下,选择在送布间距表T中的D6栏存储的送布间距。此外,在送布间距表T中的负的线迹间距中,表示反向送布缝制时的线迹间距。此外,如上所述,可从操作面板7输入送布间距和线迹间距。
输入的送布间距,实际上是直接控制作为调节用电动机的第一电动机的数值。另外,输入的线迹间距是应在布上最终形成的线迹的间距。
而且,虽然在下面详细说明,但如果缝制速度高,则线迹间距有变大的倾向。因此,为了在布上形成输入的规定的线迹间距,进行控制使得如果缝制速度变高则送布间距变小,从而在布上形成规定的线迹间距。
接着,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参考图13的流程说明通常的缝制时的作用。如果通过操作面板7输入线迹间距,则CPU70执行控制程序。在步骤S1,CPU70从送布间距表T中选择与输入的线迹间距和预先设定的送布速度(旋转速度)对应的送布间距。
在步骤S2,CPU70为了使送布调节体52转动而成为选择的送布间距,控制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62,并驱动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62。
在步骤S3,CPU70判断是否向操作面板7输入了缝制开始指示,在没有输入时保持该状态待机,在已输入时进入步骤S4。
在步骤S4,CPU70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5以及第二电动机驱动电路63,驱动第一电动机4以及第二电动机60,在送布的同时执行缝制。
在步骤S5,CPU70判断是否向操作面板7输入了切线指示,在已输入时进入步骤S6,在没有输入时进入步骤S7。
在步骤S6,CPU70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5以及第二电动机驱动电路63,在使第一电动机4以及第二电动机60停止之后,控制切线机构65执行切线,之后结束控制程序。
在步骤S7,CPU70判断是否向操作面板7输入了旋转角度调整指示,在没有输入时进入步骤S5,在已输入时进入步骤S8。
在步骤S8,CPU70从送布间距表T中选择与预先输入的线迹间距和调节后的旋转速度对应的送布间距,进入步骤S9。
在步骤S9,为了使送布调节体52转动而成为选择的送布间距,控制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62,并驱动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62,进入步骤S5。由此,即使在缝制途中改变旋转速度,也能够调节送布间距,所以能够使线迹间距均匀。
接着,参考图14的流程对于基于缝制程序的缝制时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果通过操作面板7选择EEPROM73中的缝制程序P,则CPU70基于选择的缝制程序执行缝制控制。在步骤S11,CPU70判断下一数据是否是结束数据,在是结束数据的情况下结束程序,在不是结束数据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
在步骤S12,CPU70判断下一数据是否是切线,在是切线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3,在不是切线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
在步骤S13,CPU70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5以及第二电动机驱动电路63,在使第一电动机4以及第二电动机60停止后,控制切线机构65执行切线,进入步骤S14。
在步骤S14,CPU70判断下一数据是否是缝制数据,在不是缝制数据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1,在是缝制数据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5。
在步骤S15,CPU70识别该缝制数据的线迹间距,并且基于编码器62的检测结果识别第二电动机60的旋转速度。
在步骤S16,CPU70从送布间距表T中选择与在步骤S15识别的线迹间距以及旋转速度对应的送布间距。
在步骤S17,为了使送布调节体52转动而成为选择的送布间距,控制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62,并驱动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62。
在步骤S18,CPU70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5以及第二电动机驱动电路63,驱动第一电动机4以及第二电动机60,在送布的同时执行缝制。
在步骤S19,CPU70读出下一缝制数据,进入步骤S11。
此外,在该程序中也可以在缝制途中改变第二电动机60的旋转速度。即使旋转速度发生了变化,CPU70也按每个缝制数据识别旋转速度,因此,每次选择最合适的送布间距。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1,由于控制第一电动机4,通过送布调节体52调节送布间距,使得成为向操作面板7输入的送布间距,因此,如果用户向操作面板7输入适合于线迹间距和送布速度的送布间距,则能够自动地调节送布间距。由此,能够实现调节作业的效率化以及线迹的均匀化。
另外,由于从送布间距表T选择与第二电动机60的旋转速度、即送布速度对应的送布间距,控制第一电动机4,因此,可基于缝制中的送布速度调节送布间距。由此,能够使对应于送布速度的变动的送布间距的调节实现自动化。例如,在直线部分和弯曲部分,弯曲部分的送布速度变慢,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能够调节送布间距,所以也可以使线迹均匀。
进而,由于从送布间距表T选择与第二电动机60的旋转速度以及线迹间距对应的送布间距,控制第一电动机4,因此,可基于缝制中的送布速度以及线迹间距调节送布间距。由此,能够使对应于送布速度以及线迹间距的变动的送布间距的调节实现自动化。
而且,在程序缝制时,为了按每个向操作面板7输入的针数成为输入的线迹间距,从调节数据选择与每个针数的线迹间距对应的送布间距,控制第一电动机4,因此,即使在预先向操作面板7输入了缝制程序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与该线迹间距对应的送布间距的调节。
此外,不言而喻,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也可以将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送布间距表T替换成向操作面板7输入的修正值。由此,在出厂前,能够修正替换成与缝纫机1的个体差异对应的送布间距,即使在出厂后,也可以修正替换成对应于用户的希望的送布间距。
另外,也可以在角部缝制时修正送布间距。具体地说,在缝制途中向操作面板7输入以后的缝制路径成为角部的角部进入指示、在进入角部后缝制路径再次成为直进的直线恢复指示以及角部的曲率半径等。
而且,在ROM71中存储有与角部的曲率半径对应的送布间距的修正比率数据。修正比率数据,例如表1所示那样按每个曲率半径进行设定,使得如果角部的曲率半径变小,则修正比率变大。
[表1]
  曲率半径(mm)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修正比率   1.5   1.4   1.3   1.2   1.15
此外,修正比率数据,通过模拟或实验等按每个布的种类预先设定最佳的数据。
而且,如果向操作面板7输入角部进入指示,则控制部6基于与角部的曲率半径对应的修正比率数据,对送布间距进行修正,控制第一电动机4。具体地说,对于预先确定的送布间距,通过对与角部的曲率半径对应的修正比率数据进行积算,对送布间距进行修正。
另外,如果在输入角部进入指示后向操作面板7输入直进恢复指示,则控制部6使基于修正比率数据的送布间距的修正复位,控制第一电动机4。
接着,参考图15的流程,对于基于角部进入的送布间距的修正处理进行说明。如果通过操作面板7输入线迹间距,则CPU70执行控制程序。在步骤S21,CPU70从送布间距表T选择与输入的线迹间距和预先设定的送布速度(旋转速度)对应的送布间距。
在步骤S22,CPU70为了使送布调节体52转动而成为选择的送布间距,控制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62,并驱动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62。
在步骤S23,CPU70判断是否向操作面板7输入了缝制开始指示,在没有输入时保持该状态待机,在已输入时进入步骤S24。
在步骤S24,CPU70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5以及第二电动机驱动电路63,驱动第一电动机4以及第二电动机60,在送布的同时执行缝制。
在步骤S25,CPU70判断是否向操作面板7输入了切线指示,在已输入时进入步骤S26,在没有输入时进入步骤S27。
在步骤S26,CPU70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5以及第二电动机驱动电路63,在使第一电动机4以及第二电动机60停止之后,控制切线机构65执行切线,之后结束控制程序。
在步骤S27,CPU70判断是否向操作面板7输入了角部进入指示,在已输入时进入步骤S28,在没有输入时进入步骤S33。
在步骤S28,CPU70判断是否向操作面板7输入了角部的曲率半径,在已输入时进入步骤S29,在没有输入时保持该状态待机。
在步骤S29,CPU70选择与输入的曲率半径对应的修正比率数据,进入步骤S30。
在步骤S30,CPU70在预先确定的送布间距上乘以选择的修正比率数据,由此对送布间距进行修正,进入步骤S31。
在步骤S31,为了使送布调节体52转动而成为修正后的送布间距,控制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62,并驱动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62,进入步骤S32。由此,即使在缝制途中进入到角部,由于能够调节送布间距,所以也能够使线迹间距均匀。
在步骤S32,CPU70判断是否向操作面板7输入了直进恢复指示,在已输入时进入步骤S33,在没有输入时进入步骤S35。
在步骤S33,CPU70使基于修正比率数据的送布间距的修正复位,进入步骤S34。
在步骤S34,为了使送布调节体52转动而成为复位后的送布间距,控制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62,并驱动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62,进入步骤S35。
在步骤S35,CPU70判断是否向操作面板7输入了旋转角度调整指示,在没有输入时进入步骤S25,在已输入时进入步骤S36。
在步骤S36,CPU70从送布间距表T中选择与预先输入的线迹间距和调节后的旋转速度对应的送布间距,进入步骤S37。
在步骤S37,为了使送布调节体52转动而成为选择的送布间距,控制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62,并驱动第一电动机驱动电路62,进入步骤S25。由此,即使在缝制途中改变旋转速度,由于能够调节送布间距,所以也能够使线迹间距均匀。
如此,如果向操作面板7输入角部进入指示,则基于与角部的曲率半径对应的修正比率数据,对送布间距进行修正,因此,即使在角部缝制时,也能够以和直线缝制相同的间距进行缝制,从而能够使线迹均匀化。
此外,角部的曲率半径的输入可以在缝制中,也可以在缝制前。

Claims (6)

1.一种缝纫机,具备:
上轴,其与主电动机连动并被支承为能够旋转;
针杆摆动轴,其被支承为能够旋转;
针杆摆动台,其与所述针杆摆动轴的旋转连动,并被支承为能够沿一方向自由摆动;
针杆,其与所述上轴连动,并被能够上下运动地支承于所述针杆摆动台;
上送布脚,其与所述针杆同步,并被能够上下运动地支承于所述针杆摆动台;
上下送布轴,其被支承为能够以一轴为中心摆动;
水平送布轴,其被支承为能够以一轴为中心摆动;
送布齿,其被配置为能够和所述针杆摆动台在同方向上摆动且能够上下运动;和
连结机构,其连结于所述上下送布轴以及所述水平送布轴,将所述上下送布轴的摆动转换成上下运动,并且将所述水平送布轴的摆动转换成水平方向的摆动,传递给所述送布齿,并且,
通过所述送布齿以及所述上送布脚,一边送布一边进行缝制,
该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备:
送布调节体,其连结于所述水平送布轴,以通过自身的旋转调节所述水平送布轴的水平方向摆动量;
调节用电动机,其使所述送布调节体旋转;
连杆构件,其连结于所述水平送布轴,以将所述水平方向摆动量传递给所述针杆摆动台;
操作面板,其被输入所述水平方向摆动量;和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调节用电动机以控制所述送布调节体的旋转,使得成为向所述操作面板输入的所述水平方向摆动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编码器,其检测所述主电动机的旋转速度;和
存储部,其存储作为与所述旋转速度对应的所述水平方向摆动量的调节数据,并且,
所述控制部从所述调节数据中选择与由所述编码器检测出的所述旋转速度对应的所述水平方向摆动量,控制所述调节用电动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向所述操作面板输入所述调节数据中的作为所述水平方向摆动量的送布间距的修正值时,将该调节数据中的所述送布间距替换为所述修正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从所述调节数据中选择与由所述编码器检测出的所述旋转速度以及向所述操作面板输入的线迹间距对应的所述送布间距,控制所述调节用电动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能够向所述操作面板输入至少一组以上的线迹间距以及以该线迹间距进行缝制的针数,
所述控制部按每个向所述操作面板输入的所述针数,以成为输入的所述线迹间距的方式,从所述调节数据中选择与每个所述针数的所述线迹间距对应的所述送布间距,控制所述调节用电动机。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在缝制途中向所述操作面板输入以后的缝制路径成为角部的角部进入指示以及所述角部的曲率半径,
所述存储部存储与所述角部的曲率半径对应的所述送布间距的修正比率数据,
所述控制部,在向所述操作面板输入所述角部进入指示时,基于与所述角部的曲率半径对应的所述修正比率数据,对所述送布间距进行修正,控制所述调节用电动机。
CN2006101711487A 2005-12-27 2006-12-25 缝纫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909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76100 2005-12-27
JP2005376100 2005-12-27
JP2005376100 2005-12-27
JP2006268326 2006-09-29
JP2006268326 2006-09-29
JP2006-268326 2006-09-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0935A true CN1990935A (zh) 2007-07-04
CN1990935B CN1990935B (zh) 2012-05-30

Family

ID=38288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7114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90935B (zh) 2005-12-27 2006-12-25 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990935B (zh)
DE (1) DE10200606134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9047A (zh) * 2017-04-18 2018-11-02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缝纫机
CN109208197A (zh) * 2018-10-11 2019-01-15 阮积康 一种缝纫机针距疏密可调的电控驱动装置
CN109554834A (zh) * 2017-09-26 2019-04-02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9853142A (zh) * 2019-02-28 2019-06-07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
TWI779485B (zh) * 2021-02-09 2022-10-01 啟翔股份有限公司 旋轉頭花樣縫紉機及其縫紉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09919B2 (ja) * 2017-01-31 2021-01-06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
CN112899897B (zh) * 2021-01-30 2024-09-20 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零针距位置状态下执行剪线的缝纫机
CN112779682A (zh) * 2021-01-30 2021-05-11 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定位轮
CN112779681A (zh) * 2021-01-30 2021-05-11 琦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定位送布牙停止位置的缝纫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72766B2 (ja) * 1999-09-06 2009-06-03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送り装置
JP3867012B2 (ja) * 2002-05-14 2007-01-10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布送り装置
JP2004329394A (ja) * 2003-05-02 2004-11-25 Juki Corp ミシンの送り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9047A (zh) * 2017-04-18 2018-11-02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缝纫机
CN108729047B (zh) * 2017-04-18 2022-07-12 杜尔克普-阿德勒有限责任公司 缝纫机
CN109554834A (zh) * 2017-09-26 2019-04-02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9554834B (zh) * 2017-09-26 2022-03-04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9208197A (zh) * 2018-10-11 2019-01-15 阮积康 一种缝纫机针距疏密可调的电控驱动装置
CN109853142A (zh) * 2019-02-28 2019-06-07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
TWI779485B (zh) * 2021-02-09 2022-10-01 啟翔股份有限公司 旋轉頭花樣縫紉機及其縫紉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6061348A1 (de) 2007-08-23
CN1990935B (zh) 2012-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90935A (zh) 缝纫机
CN1611650A (zh) 缝纫机
CN1757810A (zh) 缝纫机
CN1021922C (zh) 一种能自动调节缝纫机针距的装置
CN1752321A (zh)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CN101041925A (zh) 缝纫机
CN1144906C (zh) 缝纫机送布装置
CN101150017A (zh) 剪刀脚组装设备及方法
CN1458317A (zh)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CN1136346C (zh) 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CN1955356A (zh) 滚边缝纫机
CN1863632A (zh) 棒材供给机及棒材加工系统
CN101067262A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840763A (zh) 缝纫机的锁边宽度调整装置
CN1861874A (zh) 纽扣搬送装置
CN1837443A (zh) 嵌条缝纫机
CN1297703C (zh) 缝纫机中的进给量和进给方向控制装置及方法
JP2007195957A (ja) ミシン
CN1908279A (zh) 锁扣眼缝纫机的切布装置
CN1757811A (zh) 缝纫机的中压布装置
CN1746364A (zh) 缝纫机的上送布装置
CN1192251A (zh) 缝制各类制品,特别是皮革制品的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机器
CN1676715A (zh) 间隙压脚上下驱动装置及其缝纫机
CN1944751A (zh) 袋口滚边缝纫机的大压脚装置
CN1611651A (zh) 缝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