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7810A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57810A
CN1757810A CNA2005101084541A CN200510108454A CN1757810A CN 1757810 A CN1757810 A CN 1757810A CN A2005101084541 A CNA2005101084541 A CN A2005101084541A CN 200510108454 A CN200510108454 A CN 200510108454A CN 1757810 A CN1757810 A CN 1757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er feet
cloth
data
eedle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084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洼田次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57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78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9/00Pressers; Presser feet
    • D05B29/06Presser feet
    • D05B29/08Presser feet comprising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9/00Programme-controlled sewing machines
    • D05B19/0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 D05B19/1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of operation of machine
    • D05B19/16Control of workpiece movement, e.g. modulation of travel of feed dog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9/00Pressers; Presser feet
    • D05B29/02Presser-control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30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缝纫机,缝纫机(100),基于被储存在EEPROM(72)中的多个由线迹数据构成的缝制图案数据,使机针(108)和保持框(111)进行动作,并形成对应于多个线迹数据的线迹,该缝纫机(100)具有:基于与该线迹数据一起作为缝制图案数据的一部分而被储存的中压脚高度数据来调整中压布装置(1)的中压脚(29)的高度的中压脚高度调整控制装置(例如,控制装置(1000))。这种缝纫机,可以在任意的时间点进行中压脚的高度的变更,可以高效率地进行缝制。

Description

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中压布装置的缝纫机的控制。
背景技术
以往,在如循环作业缝纫机或刺绣缝纫机等通过框状的按压装置保持布料并沿XY方向输送布料来进行缝制的缝纫机中,为了防止在机针上升时因布料和机针的摩擦而使布料与机针一起上升而造成的缝制混乱,因此设置中压布装置。
该中压布装置具有中压脚,该中压脚通过弹性力在被按压向下方的状态下追随机针的上下运动而进行上下运动。该中压脚,通常在机针下降时下端接触在布料上,这时,不追随机针的下降而通过弹性力维持按压布的状态,在布料上穿入的机针上升并在从布料中拔出时,通过弹性力中压脚处于下压状态并按压布料,机针从布料中拔出后中压脚追随机针并上升。
作为上述的中压布装置,公知的有:由于可以调节距离中压脚的上升位置的机针板的高度(中压脚高度),因此可以对用于使中压脚上下运动的摇动部件的摇动支点的变位进行调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昭63-296783号公报
但是,上述以往的中压布装置的情况,在缝制动作中不能改变中压脚的高度。为此,为了对应进行缝制的布料等原材料的厚度,在缝制前,必须调整上述摇动部件并进行调整中压脚高度等操作,从而导致生产性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其在缝制动作中等任意的时间可以进行中压脚的高度的变更,可高效地进行缝制。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技术方案1记载的缝纫机,包括:上下运动的机针;布保持部,该布保持部保持被缝制物并可沿与所述机针的上下运动方向交差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中压布装置,该中压布装置可沿所述机针的上下运动而升降,并具有向下方压住所述被缝制物的中压脚,使得被保持在所述布保持部的所述被缝制物不会与所述机针一起上升;和存储机构,该存储机构用于储存多个由线迹数据构成的缝制图案数据;基于被储存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所述缝制图案数据,使所述机针和所述布保持部动作,形成对应于多个线迹数据的线迹,
其特征在于,具备: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被连接在中压布装置上,以便变更作为所述中压脚的上升位置的中压脚高度;和中压脚高度调整控制机构,该中压脚高度调整控制机构,基于与被储存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所述中压脚高度相关的中压脚高度数据,控制所述驱动装置。
技术方案2记载的缝纫机,包括:上下运动的机针;布保持部,该布保持部保持被缝制物并可沿与所述机针的上下运动方向交差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中压布装置,该中压布装置可沿所述机针的上下运动而升降,并具有向下方压住所述被缝制物的中压脚,使得被保持在所述布保持部的所述被缝制物不会与所述机针一起上升;和存储机构,该存储机构用于储存多个由线迹数据构成的缝制图案数据;基于被储存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所述缝制图案数据,使所述机针和所述布保持部动作,形成对应于多个线迹数据的线迹,
其特征在于,具备: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被连接在中压布装置上,以便变更作为所述中压脚的上升位置的中压脚高度;中压脚高度存储机构,该中压脚高度存储机构,使与所述中压布装置的中压脚的高度位置相关的中压脚高度数据与所述缝制图案数据对应并进行储存;和中压脚高度调整控制机构,该中压脚高度调整控制机构,基于与被储存在所述中压脚存储机构中的中压脚高度数据,调整所述中压布装置的中压脚的高度。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缝纫机基于被储存在存储机构中的缝制图案数据,使机针和布保持部进行动作,在形成对应于多个线迹数据的线迹时,基于和线迹数据一起作为缝制图案数据的一部分的被存储的中压脚高度数据,可以调整中压布装置的中压脚的高度。即,通过预先在缝制图案数据中编入用于调整中压布装置的中压脚的高度的中压脚高度数据,缝纫机可通过实行基于该缝制图案数据的缝制,使该中压脚高度数据像用于进行缝制的缝制图案数据的命令那样发挥作用,可以调整中压脚的高度位置,因此,在所要求的时间点,在中压布装置中调整中压脚的高度,可以变更中压脚的高度。
所以,这样的缝纫机100,可以在任意的时间点进行中压脚的高度的变更,可以高效率地进行缝制。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缝纫机基于被存储在存储机构中的缝制图案数据,使机针和布保持部进行动作,在形成对应于多个线迹数据的线迹时,基于对应于该缝制图案数据并被储存在中压脚高度存储机构中的中压脚高度数据,可以调整中压布装置的中压脚的高度。即,通过预先使中压脚高度数据与缝制图案数据对应并作成编入的程序图案数据,缝纫机可通过实行基于该程序图案数据的缝制,使得该中压脚高度数据像用于进行缝制的程序图案数据的命令那样发挥作用,可以调整中压脚的高度位置,因此,在所要求的时间点,在中压布装置中可以调整中压脚的高度,变更中压脚的高度。
所以,这样的缝纫机可以在任意的时间点进行中压脚的高度的变更,可以高效率地进行缝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缝纫机的保持框和中压脚的附近的扩大立体图。
图3是中压布装置的中压脚高度调节前的侧视图。
图4是中压布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中压布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说明中压脚的退避机构(退避前)的侧视图。
图7是说明中压脚的退避机构(退避中)的侧视图。
图8是说明中压脚的退避机构(退避后)的侧视图。
图9是中压布装置的中压脚高度调节后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缝纫机的操作面板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缝纫机的缝制图案数据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基于缝制图案数据的运针(线迹形状)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缝纫机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14是表示缝纫机的程序图案数据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缝纫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缝纫机的缝制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中:1-中压布装置,2-主轴,2a-主轴马达,29-中压脚,42-中压脚马达,70-ROM,71-RAM,72-EEPROM(存储机构、中压脚高度存储机构),73-CPU,74a-操作面板,100-电子循环作业缝纫机(缝纫机),101-缝纫机主体,102-缝纫机架,108-机针,108a-针杆,111-保持框(布保持部),1000-控制装置(中压脚高度调整控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1~图16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缝纫机,以电子循环作业缝纫机为例子加以说明。电子循环作业缝纫机具有作为保持部的保持框,该保持框保持进行缝制的作为被缝制物的布料,通过该保持框相对机针进行相对的移动,在被保持在保持框的布料上形成基于规定的缝制数据(线迹图案)的线迹。
在此,定义:将后述的机针108进行上下运动的方向设为Z轴方向(上下方向),与此垂直的一方向设为X方向(前后方向),与Z轴方向和X方向的两方垂直的方向设为Y方向(左右方向)。
电子循环作业缝纫机100(以下,为缝纫机100),如图1所示,由设置在缝纫机工作台T的上面的缝纫机主体101、设置在缝纫机工作台T的下部并用于操作缝纫机主体101的踏板R等构成。
如图1所示,缝纫机主体101具备从外形的侧面看呈大致コ字形的缝纫机架102。该缝纫机架102具有:成为缝纫机主体101的上部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缝纫机头部102a、成为缝纫机主体101的下部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缝纫机底板部102b、和连接缝纫机头部102a和缝纫机底板部102b的纵机身部102c。
该缝纫机主体101,在缝纫机架102内配置有动力传递机构,并具有转动自由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主轴2(参照图4)以及未图示的下轴。主轴2被配置在接缝纫机头部102a的内部,下轴(图示省略)被配置在缝纫机底板部102b的内部。
主轴2与主轴马达2a(参照图13)连接,并由该主轴马达2a赋予转动力。而且,下轴(图示省略)通过未图示的纵轴与主轴2连接,当主轴2转动时,主轴2的动力通过纵轴(图示省略)向下轴侧传递,从而下轴进行转动。
在主轴2的前端,通过主轴2的转动连接有沿Z轴方向上下运动的针杆108,在该针杆108a的下端,如图2所示,设置有机针108。
此外,在主轴马达2a的驱动输出轴或主轴上,设置有编码器2b(参照图13)。编码器2b是用来检测主轴马达2a的主轴的旋转角度的装置,例如,主轴马达2a的主轴每旋转1°,向控制装置1000输出脉冲信号。而且,随着主轴2的1旋转,针杆108a进行1次往复的运动。
而且,在下轴(图示省略)的前端设置有旋梭(图示省略)。当下轴和主轴2一起转动时,通过机针108和旋梭(图示省略)的协同动作而形成线迹。
此外,由于主轴马达2a、主轴2、针杆108a、机针108、下轴(图示省略)、旋梭(图示省略)等连接而构成与以往的公知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在此不做详述。
而且,在缝纫机头部102a上,设置有具有中压脚29的中压布主轴1(参照图3),该中压脚29,用于防止因机针108的上下运动而导致的布料上浮并和针杆108a的上下运动连动而上下运动、向下方按压机针108的周围的布料。此外,中压布装置1被设置在缝纫机头部102a的内部,机针108被设置成可穿过在中压脚29的前端侧形成的贯通孔。
另外,如图1、图2所示,在缝纫机底板部102b上,设置有机针板110,在该机针板110的上方配置有保持框111以及机针108。
保持框111被安装在安装部件113上,该安装部件113被配置在缝纫机头部102a的前端部,在该安装部件113上连接着作为驱动机构的被设置在缝纫机底板部102b内的X轴马达76a以及Y轴马达77a。(参照图13)
保持框111保持作为被缝制物的布料,并随着X轴马达76a以及Y轴马达77a的驱动而使所保持的布料向保持框111各前后左右方向移动。通过保持框111的移动和机针108、旋梭(图示省略)的动作的连动,可在布料上形成基于规定的缝制图案数据的线迹数据的线迹。
另外,保持框111,由压布脚(图示省略)和下板(图示省略)构成,安装部件113通过配置在缝纫机头部102a内的压布脚马达79b的驱动,可以进行上下驱动,并在压布脚下降时在和下板之间夹持并保持布料。
踏板R驱动缝纫机100,并使针杆108a(机针108)上下运动,作为用于使保持框111进行动作的操作踏板进行工作。即,在踏板R上组装有用于检测踩入踏板R的该踩入操作位置的、例如由可变电阻等构成的传感器(踩入量检测机构),来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作为踏板R的操作信号向后述的控制装置1000输出,控制装置1000根据其操作位置、操作信号驱动缝纫机100并使其动作。
如图3~5所示,中压布装置1被设置在主轴2上,该主轴2对在前端设置了机针108的针杆108a沿上下方向驱动。偏心凸轮3被固定在主轴2上,连接连杆4被连接在该偏心凸轮3上。摇动轴拱座5被连接在连接连杆4上,摇动轴6的一端部被连接在摇动轴拱座5上。
如图3~5所示,在摇动轴6的另一端部固定有用于调节中压脚的上下方向D1的移动量的中压脚调节臂7的基端部。在中压脚调节臂7上形成有槽凸轮7a。该槽凸轮7a是弧状的长孔,通过调节螺母9和分段螺钉10,可转动自由地固定该槽凸轮7a的所要求的位置和第1连杆8的一端部。该固定位置被形成在从和摇动轴6的轴心线交叉的位置,到从该交叉位置至中压脚调节臂7的一端侧的规定位置的范围之间,并在该范围内可以进行所要求的调节。
通过第2连杆11的长度部分和分段螺钉12,可转动自由地连接第1连杆8的另一端部。而且,与调节螺母9卡合的槽凸轮7a,成为在中压脚29位于上下往复运动的下死点时、以分段螺钉12的轴心为中心的圆弧的一部分。定位连杆13被连接在第2连杆11面侧。
定位连杆13,由分段螺钉14将其中央部附近可转动自由地安装在作为缝纫机框体的缝纫机架102上,分段螺钉14的位置,与中压脚29处于下死点时分段螺钉12的位置一致。
在定位连杆13的一端部设置有弹簧挂钩13a,而且,在缝纫机架102上固定弹簧挂钩15a,在该两弹簧挂钩之间架设螺旋弹簧16,并以向下方拉拽的方式对安装着弹簧挂钩13a的定位连杆13的一端部施加力。即,螺旋弹簧16,在作为中压脚摇动部的、第2连杆11的第3连杆20的连接部P1向上方移动时,作为对连接部P1施加向下方的力的施力机构而发挥作用。在定位连杆13的另一端部,连接有止动件17,通过一分段螺钉18连接第2连杆11的一端部以及定位连杆13的另一端部。另外,止动件17,与分段螺钉14和定位连杆13一起可转动自由地被安装在缝纫机架102上。在止动件17的一端部17a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限制向止动件17的上方转动的限制部件19。此外,该限制部件19也可以由缝纫机架102的一部分代用。而且,通过第1连杆8、第2连杆11、定位连杆13构成中压脚摇动机构M1。
在第2连杆11的另一端部上,由分段螺钉21可转动自由地连接着第3连杆20的一端部。在第3连杆20的另一端部上,由分段螺钉22相对第3连杆20的长度方向、以成为直列的方式可转动自由地连接着第4连杆22的一端部。通过该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构成中压脚连杆部件24。
在第4连杆22的另一端部,由分段螺钉26连接着连杆中继板25。中压脚棒拱座27被固定在连杆中继板25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压脚棒28被保持在中压脚棒拱座27上。在中压脚棒28的下端部,安装有在缝制时将布料压在针板上的中压脚29。在中压脚棒28的上端部,设置有螺旋弹簧30,并由螺栓31以及螺母32安装在中压脚棒拱座27上。
分段螺钉23连接角块33以及引导部件34,并连接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即,在第4连杆22的正面侧设置有引导部件34,在该引导部件34的正面侧设置有角块33,通过一个分段螺钉23连接第3连杆20、第4连杆22、角块33、引导部件34。
角块33起到填补分段螺钉23、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连接部P3之间的间隙的垫圈的作用,并防止各连杆的晃动,使各部件顺利地被驱动。
引导部件34是呈大致三角形状的板材,上端部34t通过分段螺钉35可转动自由地被安装在缝纫机架102上。在引导部件34的下端部附近,形成有沿上下方向的长的长孔34a。该长孔34a被形成为比分段螺钉23的螺纹部的直径略大的宽度,并且在该长孔34a内插通分段螺钉23。即,引导部件34可以使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连接部P3沿中压脚29的上下方向D1移动,并且,限制向横切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直列方向D2的方向D3的移动。
而且,在引导部件34上,通过分段螺钉37在长孔34a的上部附近转动自由地连接有移动连杆36的一端部,该移动连杆36,作为使引导部件34向横切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直列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在移动连杆36的另一端部上连接有偏心凸轮38,可变轴39的一端部被连接在该偏心凸轮38上。在可变轴39的另一端部上,通过轴承40、伞齿轮41连接有作为驱动机构的中压脚马达42。即,中压脚马达42的驱动,按照可变轴39、偏心凸轮38、移动连杆36的顺序被传递,移动连杆36使引导部件34移动。
在伞齿轮41上啮合伞齿轮43,可以沿与可变轴39的轴方向垂直的方向D5输出中压脚马达42的驱动。在伞齿轮43的后端,同轴连接轴承44、中压脚升降凸轮45等。
中压脚升降凸轮45,如图6~图8所示,以通过转动中心的中心线为边界,一方被形成为从转动中心至外周面的距离大致相等的圆弧状(以下,称作维持部45a),另一方被形成为从转动中心至外周面的距离比从维持部45a的转动中心至外周面的距离大且圆滑变化的形状(以下,称作变化部45b)。
中压脚升降凸轮45,是使中压脚提升部件46升降的部件,中压脚提升部件46是使中压脚29上升至缝制完成后的中压脚退避高度位置P5的部件,设置在中压脚提升部件46的一端部的圆筒状的滚子47的外周面,与中压脚升降凸轮45的外周面对接。即,虽然在中压脚升降凸轮45的维持部45a与滚子47对接时,中压脚提升部件46不上升(参照图6),但在中压脚升降凸轮45的变化部45b与滚子47对接时,中压脚提升部件46上升(参照图7以及图8)。即,通过中压脚升降凸轮45、中压脚提升部件46、滚子47构成中压脚退避机构M2。
中压脚提升部件46,在其中腹部通过销48可转动自由地被安装在缝纫机架102上。中压脚提升部件46被设置成其另一端部位于中压脚棒拱座27的下方的位置,中压脚升降凸轮45的变化部45b与滚子对接并通过中压脚提升部件46的另一端部的上升,可以使中压脚棒拱座27上升,使中压脚29上升至中压脚退避位置P5(参照图8)。而且,在缝纫机架102上,位于比中压脚提升部件46更上方的位置设置弹簧挂钩49,在该弹簧挂钩49的上,架设螺旋弹簧50的一端部,另一端部被架设在中压脚提升部件46的一端部附近。由此,总是对中压脚提升部件46的一端部施加向上方的力。
接着,基于从图3至图8,对具有上述构成的中压布装置1的动作加以说明。
在使上轴马达2a驱动并使主轴2、偏心凸轮3转动时,连接连杆4的前端沿与主轴2的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相对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直列方向D2横切的方向D3)摇动,被连接在连接连杆4上的摇动轴拱座5也沿同方向摇动。由于通过摇动轴拱座5摇动,摇动轴6也摇动,所以,第1连杆8的一端部成为摇动支点,并且第1连杆8的另一端部沿与摇动轴6的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相对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直列方向D2横切的方向D3)摇动。随着第1连杆8的另一端部的摇动,第2连杆11的另一端部沿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直列方向D2摇动,连接在第2连杆11的另一端部的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沿其直列方向(上下方向)D2摇动。由于随着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摇动,连接在第4连杆22上的中压脚棒28沿上下方向D1向下方移动,因此,中压脚29也沿上下方向移动。
接着,从图3至图9,对具有上述的构成的由中压布装置1形成的中压脚高度位置P4的调节动作加以说明。
通过后述的控制装置1000的CPU73实行控制程序,中压脚马达42基于被储存在后述的EEPROM72中的缝制图案数据、中压脚高度数据开始驱动。
通过伞齿轮41、轴承40向可动轴39传递中压脚马达42的驱动,可动轴39开始转动。通过可动轴39的转动,偏心凸轮38也转动,移动连杆36沿与可动轴39的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相对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直列方向D2横切的方向D3)摇动。通过移动连杆36的摇动,引导部件34沿相对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直列方向D2横切的方向D3摇动。
此时,如图9所示,连接在引导部件34的长孔34a上的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连接部P3的分段螺钉23,由于通过长孔34a,其螺纹部分限制向相对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直列方向D2横切的方向D3的移动,所以,通过摇动而被传递的力无处可去,分段螺钉23沿长孔34a向上方移动,随着分段螺钉23追随引导部件34的移动,直列排列连接的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之间所成的角度θ发生变化,中压脚连杆部件24成为大致ㄑ字形。当中压脚连杆部件24成为大致ㄑ字形时,中压脚连杆部件24的两端部间的距离L,换句话说,第3连杆20的一端部和第4连杆22的另一端部之间的距离L变短,中压脚29沿上下方向D1向上方移动。由此,可以调节距离中压脚29的针板的中压脚高度位置P4。
另外,缝纫机100(缝纫机主体101),如图1、图10所示,具有操作者用于进行对缝纫机的各种设定操作、各种数据等的输入操作的操作面板74a。通过未图示的有线或无线的线路,连接该操作面板74a和缝纫机主体101。
操作面板74a,具备可以进行缝纫机的各种设定、各种数据的输入操作的多个操作键组、和用于表示各种设定状态等的数据显示部74d。
如图10所示,在操作面板74a上,设置了数据显示部74d、准备键74e、复位键74f、+/前进键74g、-/后退键74h、图案No.键74i、X扩大缩小率键74j、Y扩大缩小率键74k、速度键741、中压脚高度键74m、程序键(“Pr1”、“Pr2”、“Pr3”、“Pr4”)74o、以及表示缝纫机和各键的动作状态等的LED90和91等。
在数据显示部74d上,表示有LED91点亮的地方、对应键的各种数据号码和数据数值等。
准备键74e是用于对由+/前进键74g、-/后退键74h等进行变更的数据和数值进行确定操作等的键。
复位键74f是用于将由+/前进键74g、-/后退键74h等变更的数据和数值进行复位操作等的键。
+/前进键74g、-/后退键74h是用于进行各种数据号码和数据数值的变更(顺进:+,逆进:-)操作的键。
图案No.键74i,是用于例如在进行预先被设定储存的缝制图案数据的缝制时,由于选择所需的缝制图案数据,所以要读出对应该缝制图案数据的缝制的缝制图案数据,并表示该缝制图案No.的键。
在此,对缝制图案加以说明。
缝制图案是进行缝制时的运针图案,是为了实行其运针图案而用将保持框111移动时的X方向移动量、Y方向移动量的数据(表示落机针位置的线迹数据)进行多个组合的缝制图案数据来表示的图案。图11、图12表示实际的缝制图案和运针图案的一例。从原点位置(0,0)进行按照图11所示的图案No.1的缝制图案数据进行运针时,实行如图12所示的运针而形成线迹。
此外,在图11所示的缝制图案数据中,空送1、空送2、空送3---缝点16、缝点17是使保持框111移动时的X方向移动量、Y方向移动量的数据(参量)。而且,在“空送”时,针杆108a(机针108)不进行动作,仅保持框111移动,在“缝点”时,针杆108a(机针108)和保持框111一起进行动作,从而形成线迹。而且,“中压脚高度”、“切线”、“结束”分别对应中压脚装置1、切线装置(图示省略)、缝纫机100的动作的命令,并且是包括对应其动作的数值数据(例如,表示中压脚的高度位置的中压脚高度数据(参量))。
此外,X移动量(Y移动量)、中压脚移动量的数值数据的“15”表示“1.5mm”。
X扩大缩小率键74j、Y扩大缩小率键74k在实行缝制图案时,是用于进行该图案的扩大缩小率的表示的键。
速度键741是用于表示缝制时的缝纫机的速度的键。
中压脚高度键74m是用于表示缝制时的中压布装置1的中压脚29的高度的键。
程序键(“Pr1”、“Pr2”、“Pr3”、“Pr4”)74o是用于选择组合了缝制图案数据、扩大缩小率、缝纫机速度、中压脚高度等的、数据(程序图案数据)的键,该数据用于进行客户定制的缝制。
此外,在操作面板74a上,通过各种键被设定输入的缝制数据等各种数据,向后述的控制装置1000输出,并被储存在后述的EEPROM72中。
另外,缝纫机100(缝纫机主体101),如图13所示,具备用于控制上述的各部、各部件的动作的控制装置1000。
控制装置1000,如图13所示,具备ROM70、RAM71、EEPROM72、以及CPU73。
在ROM70中,收纳储存有缝纫机100(缝纫机主体101)的控制程序和控制数据、与各种缝制相关的数据。
RAM71,设置有各种工作存储器和计数器等,并作为缝制动作中或数据处理中的工作区域而被使用,临时储存从ROM71中读出的程序或数据等。
EEPROM72储存被输入的各种数据和各种参量。
尤其是EEPROM72,作为存储机构,储存有通过操作面板74a输入的、组合多个缝制数据而构成的缝制图案数据(例如,图11的图案No.1的缝制图案数据等)。
另外,EEPROM72储存X扩大缩小率和Y扩大缩小率的数据、缝纫机速度数据、中压脚高度数据等。尤其是EEPROM72,作为使中压脚高度数据与组合了多个线迹数据构成的缝制图案数据相对应、并进行储存的中压脚高度存储机构而发挥作用。此外,与中压脚高度数据相对应的缝制图案数据,即使是不包括中压脚高度数据的数据,但可以是包含如图11的图案No.1的缝制图案数据的数据。
另外,EEPROM72储存有程序图案数据(例如,图14的程序图案数据“Pr1”、“Pr2”、“Pr3”、“Pr4”)等作为组合了以上缝制图案数据、X扩大缩小率和Y扩大缩小率的数据、缝纫机速度数据、中压脚高度数据等的缝制数据。
CPU73以RAM71为操作区域(工作区域)进行基于被收纳在ROM70中的控制程序的各种的动作处理、运算处理。
而且,控制装置1000,作为基于作为多个线迹数据和缝制图案数据的一部分而被储存在EEPROM72中的中压脚高度数据来调整中压布装置1的中压脚29的高度的中压脚高度调整控制机构发挥作用。
另外,控制装置1000,在作为中压脚高度存储机构的EEPROM72中,作为基于与缝制图案数据相对应并储存的中压脚高度数据来调整中压布装置1的中压脚29的高度的中压脚高度调整控制机构发挥作用。
此外,作为高度调整控制机构的控制装置1000,通过控制中压脚马达42的驱动来调整中压布装置1的中压脚29的高度。
另外,CPU73,通过接口74与操作面板74a连接,并基于从操作面板74a输入的数据而进行缝制图案数据的选择以及变更等。
另外,CPU73,通过接口74与压布脚开关74b以及启动开关74c连接,当从压布脚开关74b以及启动开关74c输出指示信号时,基于上述的缝制图案数据等,在缝纫机100的各部进行缝制的处理。
另外,CPU73,通过接口75与驱动主轴马达2a的主轴马达驱动电路75b连接,通过控制主轴马达2a的旋转来控制驱动机构(例如,安装有机针108的针杆108a、主轴2等)的动作。此外,主轴马达2a具备编码器2b,在驱动主轴马达2a的主轴马达驱动电路75b中,以对应主轴2的旋转角度的方式来处理从编码器2b输出的脉冲信号而生成的信号,通过接口75被出入到CPU73中,通过该信号,CPU73可以识别主轴2的旋转角度。
此外,主轴马达2a可以应用例如伺服马达。
另外,CPU73,通过接口76以及接口77,与被配置在保持用于缝制的布料的保持框111上的、分别驱动X轴马达76a以及Y轴马达77a的X轴马达驱动电路76b以及Y轴马达驱动电路77b连接,并且控制保持框111的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的动作。
另外,CPU73,通过接口78与用于驱动中压脚马达42的中压脚马达驱动电路78b连接,并控制中压布装置1的动作,其中,中压脚驱动马达42用于使中压布装置1的中压脚29进行动作。
另外,CPU73,通过接口79与用于驱动压布脚马达79a的压布脚驱动马达驱动电路79b连接,并控制压布脚的动作,其中,压布脚马达79a用于使压布脚(图示省略)沿上下移动。
此外,X轴马达76a以及Y轴马达77a、中压脚马达42、压布脚马达79a也可以应用例如脉冲马达。
另外,CPU73,通过接口80与用于检测出出保持框111的原点位置的X轴原点传感器80a以及Y轴原点传感器80b的连接,并输入表示保持框111是否回到原点位置的信号,基于该信号进行控制。
另外,CPU73,通过接口80与用于检测中压布装置1的中压脚29的原点位置的中压脚原点传感器80c连接,并输入表示中压布装置1的中压脚29是否位于正常的位置的信号,基于该信号进行控制。
另外,CPU73,通过接口80与用于检测压布脚(图示省略)的原点位置的压布脚原点传感器80d连接,并输入表示压布脚是否回到原点位置的信号,基于该信号进行控制。
接着,基于图15、图16表示的流程图,对本发明的缝纫机100的动作加以说明。
首先,接通操作缝纫机100的主电源(图示省略),在缝纫机100启动的状态下,控制装置1000检测按动程序键(“Pr1”、“Pr2”、“Pr3”、“Pr4”)74o的信号后(步骤S101;“是”),控制装置1000从被储存在EEPROM72中的程序图案数据中选择与被按下的程序键74o对应的规定的程序图案数据并提取出,在RAM71上展开,进行设定(步骤S102)。
然后,控制装置1000,在没有检测到按动程序键74o的信号时(步骤S101;“否”),或在步骤S102的程序图案设定后,向步骤S103转移。
然后,控制装置1000,在检测出按下图案No.键74i、X扩大缩小率键74j、Y扩大缩小率键74k、速度键741、中压脚高度键74m的信号后(步骤S103;“是”),控制装置1000在数据显示部74d显示对应各键的设定内容或设定数据,并点亮所对应的LED91(步骤S104)。
而且,控制装置1000,在没有检测出按下图案No..键74i、X扩大缩小率键74j、Y扩大缩小率键74k、速度键741、中压脚高度键74m的信号时(步骤S103;“否”),或在步骤S104的动作后,向步骤S105转移。
然后,控制装置1000,在检测出按下+/前进键74g、-/后退键74h的信号时(步骤S105;“是”),控制装置1000进行在数据显示部74d显示的设定内容并进行设定数据的更新(步骤S106)。
而且,控制装置1000在没有检测出按下+/前进键74g、-/后退键74h的信号时(步骤S105;“否”),或在步骤S106的设定的更新后,向步骤S107转移。
然后,控制装置1000监视是否操作准备键74c,控制装置1000在没有检测出按下准备键74c的信号时(步骤S107;”否“),返回到步骤S101。另一方面,控制装置1000在检测出按下准备键74c的信号时(步骤S107;“是”),在步骤S106中确定被更新的设定,进入步骤S108。
然后,控制装置1000,在判断步骤S102中被选择设定的程序的图案No.或X扩大缩小率、Y扩大缩小率、缝纫机速度、中压脚高度变更后(步骤S108;“是”),将被更新的新的程序图案的数据写入EEPROM72中(步骤S109),并进入步骤S112。另一方面,当控制装置1000判断没有变更程序时(步骤S108;“否”),进入步骤S110。
而且,控制装置1000判断是否变更中压脚高度的数据(步骤S110)。
当控制装置1000判断变更了中压脚高度数据时(步骤S110;“是”),控制装置1000将被变更的新的中压脚高度的数据写入EEPROM72中(步骤S111)。另一方面,当控制装置1000在判断没有变更中压脚高度的数据时(步骤S110;“否”),或在步骤S111的数据写入后,向步骤S112转移。
然后,控制装置1000驱动压布脚马达79a,进行使压布脚(图示省略)移动至压布脚原点传感器80d的检测位置的原点检索(步骤S112)。此外,压布脚的原点位置是压布脚下降位置。
而且,控制装置1000驱动中压脚马达42,进行使中压脚移动至中压脚原点传感器80c的检测位置的原点检索(步骤S113)。此外,中压脚的原点位置是中压脚上升位置。
进而,控制装置1000驱动X轴马达76a、Y轴马达77a,在进行使保持框111移动至X轴原点传感器80a、Y轴原点传感器80b的检测位置的原点检索后,使保持框111移动至被选择的缝制图案数据的缝制开始位置(步骤S114)。
而且,控制装置1000驱动压布脚马达79a,使压布脚(图示省略)上升(步骤S115)。
然后,控制装置1000判断是否按下压布脚SW74b(步骤S116)。
当控制装置1000没有检测出按下压布脚SW74b的信号时(步骤S116;“否”),回到步骤S116。另一方面,控制装置1000在检测出按下压布脚SW74b的信号时(步骤S116;“是”),驱动压布脚马达79a,使压布脚(图示省略)下降(步骤S117)。
而且,控制装置1000判断是否按下压布脚SW74b(步骤S118)。
控制装置1000在检测出按下压布脚SW74b的信号时(步骤S118;“是”),驱动压布脚马达79a,使压布脚(图示省略)上升(步骤S119),并回到步骤S116。另一方面,控制装置1000在没有检测出按下压布脚SW74b的信号时(步骤S118;“否”),进入步骤S120。
然后,控制装置1000判断是否按下启动SW74c(步骤S112)。
控制装置1000在没有检测出按下启动SW74c的信号时(步骤S120;“否”),回到步骤S118。另一方面,控制装置1000在检测出按下启动SW74c的信号时(步骤S120;“是”),进行缝制动作处理(步骤S121),并在该处理结束后向步骤S122转移。
而且,控制装置1000驱动X轴马达76a、Y轴马达77a,使保持框111从缝制结束位置移动至缝制开始位置(步骤S122)。
进而,控制装置1000驱动压布脚马达79a,使压布脚(图示省略)上升(步骤S123),并回到步骤S116,反复缝制动作。
下面,根据图16所示的流程图,对步骤S121的缝制动作处理加以说明。
缝纫机100,基于在步骤S101中所选择的程序图案数据中的缝制图案数据、在步骤S102中所选择的缝制图案数据的多个线迹数据而进行缝制。
首先,控制装置1000判断所选择的缝制图案数据的线迹数据是否是“空送”数据(步骤S201)。
当控制装置1000判断线迹数据是“空送”数据时(步骤S201;“是”),控制装置1000基于“空送”数据的X轴移动量、Y轴移动量来驱动X轴马达76a、Y轴马达77a,并使保持框111移动(步骤S202)。
而当控制装置1000在判断线迹数据不是“空送”数据(步骤S201;“否”),或在步骤S202的动作后,向步骤S203转移。
然后,控制装置1000判断被选择的缝制图案数据的线迹数据是否是“完成数据(结束命令)”(步骤S203)。
当控制装置1000判断线迹数据是“完成数据(结束命令)”时(步骤S203;“是”),缝制动作处理(子程序)结束,回到主程序。另一方面,当控制装置1000判断线迹数据不是“完成数据(结束命令)”时(步骤S203;“否“),并进入步骤S204。
接着,控制装置1000判断被选择的缝制图案数据是否是作为程序图案数据而被选择的数据(步骤S204)。
控制装置1000在判断缝制图案数据是作为程序图案数据而被选择的数据后(步骤S204;“是”),控制装置1000根据该程序图案数据中的中压脚高度数据,使中压脚马达42动作,使中压脚29下降至规定的高度(步骤S205),并进入步骤S207。
另一方面,控制装置1000在判断缝制图案数据不是作为程序图案数据而被选择的数据后(步骤S204;“否”),控制装置1000根据缝制图案数据中的中压脚高度数据,使中压脚马达42动作,使中压脚29下降至规定的高度(步骤S206),并进入步骤S207。
然后,控制装置1000根据被设定的缝纫机速度,向主轴马达驱动电路75b输出缝纫机速度指令,将缝纫机旋转指令设为ON状态,使缝纫机100的主轴2旋转,并使针杆108a(机针108)进行动作(步骤S207)。
接着,控制装置1000判断被选择的缝制图案数据的线迹数据是否是“切线数据(切线命令)”(步骤S208)。
当控制装置1000判断线迹数据是“切线数据(切线命令)”时(步骤S208;“是”),进入步骤S213。
另一方面,当控制装置1000判断线迹数据不是“切线数据(切线命令)”时(步骤S208;“否”),进入步骤S209。
然后,控制装置1000判断被选择的缝制图案数据的线迹数据是否是“缝制”数据(步骤S209)。
当控制装置1000判断线迹数据是“缝制”数据时(步骤S209;“是”),控制装置1000基于“缝制”数据的X轴移动量、Y轴移动量来驱动X轴马达76a、Y轴马达77a,并使保持框111移动,通过和机针108(针杆108a)的协同动作而形成线迹(步骤S210)。
而且,当控制装置1000判断线迹数据不是“缝制”数据时(步骤S209;“否”),或在步骤S210的动作后,向步骤S210转移。
接着,控制装置1000判断被选择的缝制图案数据的线迹数据是否是“中压脚高度数据(中压脚高度命令)”(步骤S211)。
当控制装置1000判断线迹数据是“中压脚高度数据(中压脚高度命令)”时(步骤S211;“是”),控制装置1000根据该中压脚高度数据,使中压脚马达42动作,并使中压脚29下降至规定的高度而变更配置(步骤S212),并回到步骤S208。另一方面,当控制装置1000判断线迹数据不是“中压脚高度数据(中压脚高度命令)”时(步骤S211;“否“),回到步骤S208。
在步骤S213中,控制装置1000向切线装置(图示省略)输出切线指令并进行切线,同时,将缝纫机旋转指令设为OFF状态,输出缝纫机停止指令(步骤S213),机针108在机针上位置停止、等待。(步骤S214)。
当控制装置1000使主轴停止并判断缝纫机100停止时(步骤S214;“是”),控制装置1000使中压脚马达42动作,使中压脚29上升至规定的高度并配置在待机位置(步骤S215),回到步骤S201。
这样,本发明的缝纫机100,在基于被储存在EEPROM72中的缝制图案数据进行缝制时,使作为该缝制图案数据的一部分而被储存的中压脚高度数据对应于其缝制图案数据,基于被存储的中压脚高度数据,通过控制中压布装置1的中压脚马达42的动作,可以调整并变更中压布装置1的中压脚29的高度位置。
即,通过预先在缝制图案数据、程序图案数据中编入用于调整中压布装置1的中压脚29的高度的中压脚高度数据,缝纫机100在实行基于这些缝制图案数据、程序图案数据的缝制时,该中压脚高度数据像用于进行缝制的缝制数据的命令那样发挥作用,可以调整中压脚29的高度位置,所以,在所要求的时间点,在中压布装置1中可以调整中压脚29的高度,并可变更中压脚29的高度。
所以,缝纫机100在任意的时间点可进行中压脚29的高度的变更,可以高效率地进行缝制。
此外,在以上的实施例中,作为存储机构、中压脚高度存储机构,虽然以EEPROM72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作为存储机构,也可以配置其他的存储装置(磁存储媒质、光学存储媒质、半导体存储器等)。
另外,不光是XY机构,可以是像一轴驱动或圆弧驱动等那样的驱动机构。
另外,除此以外,关于具体的细节构造等可以做适当的变更。

Claims (2)

1.一种缝纫机,包括:
上下运动的机针;
布保持部,该布保持部,保持被缝制物并可沿与所述机针的上下运动方向交差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
中压布装置,该中压布装置,可沿所述机针的上下运动而升降,并具有向下方压住所述被缝制物的中压脚,使得被保持在所述布保持部的所述被缝制物不会与所述机针一起上升;和
存储机构,该存储机构,用于储存多个由线迹数据构成的缝制图案数据;
基于被储存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所述缝制图案数据,使所述机针和所述布保持部动作,形成对应于多个线迹数据的线迹,
其特征在于,具备:
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被连接在中压布装置上,以便变更作为所述中压脚的上升位置的中压脚高度;和
中压脚高度调整控制机构,该中压脚高度调整控制机构,基于与被储存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所述中压脚高度相关的中压脚高度数据,控制所述驱动装置。
2.一种缝纫机,包括:
上下运动的机针;
布保持部,该布保持部保持被缝制物并可沿与所述机针的上下运动方向交差的方向进行相对移动;
中压布装置,该中压布装置可沿所述机针的上下运动而升降,并具有向下方压住所述被缝制物的中压脚,使得被保持在所述布保持部的所述被缝制物不会与所述机针一起上升;和
存储机构,该存储机构用于储存多个由线迹数据构成的缝制图案数据;
基于被储存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所述缝制图案数据,使所述机针和所述布保持部动作,形成对应于多个线迹数据的线迹,
其特征在于,具备:
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被连接在中压布装置上,以便变更作为所述中压脚的上升位置的中压脚高度;
中压脚高度存储机构,该中压脚高度存储机构,使与所述中压布装置的中压脚的高度位置相关的中压脚高度数据与所述缝制图案数据对应并进行储存;和
中压脚高度调整控制机构,该中压脚高度调整控制机构,基于与被储存在所述中压脚存储机构中的中压脚高度数据,调整所述中压布装置的中压脚的高度。
CNA2005101084541A 2004-10-08 2005-10-08 缝纫机 Pending CN17578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96903 2004-10-08
JP2004296903A JP2006102396A (ja) 2004-10-08 2004-10-08 ミシ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7810A true CN1757810A (zh) 2006-04-12

Family

ID=36372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101084541A Pending CN1757810A (zh) 2004-10-08 2005-10-08 缝纫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6102396A (zh)
KR (1) KR20060052109A (zh)
CN (1) CN1757810A (zh)
TW (1) TW200619451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5091B (zh) * 2006-08-28 2011-06-0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1096802B (zh) * 2006-06-29 2011-09-07 百灵达公司 多头式刺绣机
CN101063255B (zh) * 2006-04-24 2012-04-18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1338490B (zh) * 2007-07-04 2013-02-13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1457448B (zh) * 2007-12-12 2013-06-19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中压脚装置
CN101153431B (zh) * 2006-09-29 2013-08-14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4088086A (zh) * 2014-06-04 2014-10-08 池州学院 智能控制的多功能缝纫机
CN105937106A (zh) * 2015-03-04 2016-09-14 蛇目缝纫机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8411504A (zh) * 2017-02-10 2018-08-17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9576910A (zh) * 2017-09-29 2019-04-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09576916A (zh) * 2017-09-29 2019-04-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10512364A (zh) * 2018-05-21 2019-11-29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11206339A (zh) * 2018-11-22 2020-05-29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12522865A (zh) * 2019-09-18 2021-03-19 浙江中捷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缝纫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40212B2 (ja) * 2006-08-10 2012-10-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ミシン及びミシンプログラム
JP5073360B2 (ja) * 2007-05-11 2012-11-14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
DE102008016353A1 (de) * 2008-03-29 2009-10-08 Dürkopp Adler AG Nähmaschine
JP5227812B2 (ja) * 2009-01-05 2013-07-03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縫いデータ作成装置
JP6151979B2 (ja) * 2013-06-13 2017-06-21 Candart株式会社 刺繍機
JP6603525B2 (ja) * 2015-09-18 2019-11-06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3255B (zh) * 2006-04-24 2012-04-18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1096802B (zh) * 2006-06-29 2011-09-07 百灵达公司 多头式刺绣机
CN101135091B (zh) * 2006-08-28 2011-06-0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1153431B (zh) * 2006-09-29 2013-08-14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1338490B (zh) * 2007-07-04 2013-02-13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1457448B (zh) * 2007-12-12 2013-06-19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中压脚装置
CN104088086A (zh) * 2014-06-04 2014-10-08 池州学院 智能控制的多功能缝纫机
CN105937106A (zh) * 2015-03-04 2016-09-14 蛇目缝纫机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8411504A (zh) * 2017-02-10 2018-08-17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9576910A (zh) * 2017-09-29 2019-04-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09576916A (zh) * 2017-09-29 2019-04-0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09576916B (zh) * 2017-09-29 2021-04-0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09576910B (zh) * 2017-09-29 2021-04-2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CN110512364A (zh) * 2018-05-21 2019-11-29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11206339A (zh) * 2018-11-22 2020-05-29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11206339B (zh) * 2018-11-22 2023-08-25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12522865A (zh) * 2019-09-18 2021-03-19 浙江中捷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缝纫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12522865B (zh) * 2019-09-18 2022-06-14 浙江中捷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缝纫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19451A (en) 2006-06-16
KR20060052109A (ko) 2006-05-19
JP2006102396A (ja) 2006-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57810A (zh) 缝纫机
CN1280068C (zh) 机器人教示装置,使用它的机器人和机器人的操作方法
CN1800475A (zh) 缝纫机的布厚变化检测装置
CN1173809C (zh) 无主轴切削方式的旋板机中单层板切削方法以及该旋板机
CN1782160A (zh) 上下送布缝纫机
CN1831231A (zh) 缝纫机
CN1203225C (zh) 绣花机
CN1518961A (zh) 手术用显微镜装置
CN1786313A (zh) 差动送布缝纫机
CN1789537A (zh) 缝纫机
CN1807737A (zh) 缝纫机
CN1757809A (zh) 缝纫机
CN1389611A (zh) 缠线脚钉扣缝纫机
CN1861882A (zh) 缝纫机的中压脚装置
CN1458317A (zh)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CN1611650A (zh) 缝纫机
CN1229203C (zh) 透镜加工设备
CN1757811A (zh) 缝纫机的中压布装置
CN101063255A (zh) 缝纫机
CN101067262A (zh) 嵌条缝制缝纫机
CN1908279A (zh) 锁扣眼缝纫机的切布装置
CN1924146A (zh) 缝纫机的针杆驱动装置及缝纫机
CN1940163A (zh) 袋口滚边缝纫机
CN1861883A (zh) 缝纫机的中压脚机构
CN1273675C (zh) 锁眼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