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3255B - 缝纫机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63255B CN101063255B CN2007100979426A CN200710097942A CN101063255B CN 101063255 B CN101063255 B CN 101063255B CN 2007100979426 A CN2007100979426 A CN 2007100979426A CN 200710097942 A CN200710097942 A CN 200710097942A CN 101063255 B CN101063255 B CN 10106325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er foot
- middle presser
- mentioned
- needle
- tailoring patter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9/00—Pressers; Presser feet
- D05B29/06—Presser feet
- D05B29/08—Presser feet comprising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9/00—Programme-controlled sewing machines
- D05B19/0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7/00—Work-feeding means
- D05B27/22—Work-feed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setting length of stitch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29/00—Pressers; Presser feet
- D05B29/02—Presser-control device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30—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可以容易地确认缝针相对于缝纫机上保持的被缝制物的针尖位置的缝纫机。在停止缝纫机(100)而主轴(2)停止旋转的状态下设定缝制图案数据时,通过操作操作面板(300),解除由中间压脚退避机构进行的中间压脚(29)的退避,同时通过驱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将中间压脚29的高度切换为可动范围的最上点和最下点,以可以确认缝针(108)相对于在针板(110)上的保持框(111)上保持的被缝制物的针尖位置,以及确认中间压脚(29)和保持框(111)不会接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框状布料保持体的缝纫机的中间压脚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由于保持在上述框状的布料保持体上的布料,在框中央附近仅利用布料的张力保持展开的状态,所以在缝针上下移动时,由于与针外周部之间的摩擦而与针一起上下移动,会产生抖动。为了防止该抖动,设有中间压脚装置,其在缝针上升时,将布料的针贯穿部周边向下方按压。
中间压脚装置,在缝针从布料中上升时,利用中间压脚将布料向下方按压,在缝针完全从布料中上升后,中间压脚和缝针一起上升(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另外,图16所示的中间压脚装置500,通过将上轴502的旋转运动经由偏心凸轮503变换为摆动运动,同时将该摆动经由多个连杆(504~509)等传递至中间压脚510,从而使该中间压脚510上下移动。
该中间压脚装置500如图17所示,在偏心凸轮503位于图中左侧的配置下,使中间压脚510向下死点移动,另外,如图18所示,在偏心凸轮503位于图中右侧的配置下,使中间压脚510向上死点移动。此时,由螺栓部件511轴支撑的连杆507和连杆512的各自的一端部抵接在缝纫机架的壁面520上,各连杆(507,512)以缝纫机架的壁面520为支点进行摆动。
而且,上轴502的旋转运动还作为使缝纫机的缝针上下移动的驱动力进行利用。
另外,在缝纫机停止的状态下,为了容易进行布料向缝纫机的针板上表面的布料保持部中的取放,缝针(未图示)利用上轴502的旋转而移动至上升位置,同时如图19所示,中间压脚510被中间压脚提升部件530向上方拉起。在该中间压脚510被拉起时,被螺栓部件511轴支撑的连杆507和连杆512的各自的一端部从缝纫机架的壁面520离开,同时连结连杆512的另一端部和缝纫机臂的拉伸弹簧513被拉长。此外,该拉伸弹簧513用于施加中间压脚510的前端部(下端部)将布料向下方预紧的预紧力。
并且,在该缝纫机停止的状态下,使缝针的针尖下降至被缝纫机的布料保持部保持的布料的表面附近,进行缝针相对于该布料的落针位置的确认操作。
专利文献1:特开平7-1782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在中间压脚510利用中间压脚提升部件530抵抗拉伸弹簧513的弹簧力而上升的状态下,在为了使缝针从上升位置下降而通过手动旋转滑轮501使上轴502旋转时,由于被拉长的拉伸弹簧513产生的收缩力成为负载而作用在上轴502上,所以使缝针的针尖接近布料的表面的操作需要很大的力,产生增加操作者的负担等问题。
而且,在通过中间压脚提升部件530使中间压脚510利用拉伸弹簧513的作用力而下降的状态下,在使缝针的针尖接近布料的表面时,由于与缝针的上下移动同步而上下移动的中间压脚510会遮蔽针的针尖,所以产生无法确认缝针的针尖位置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其能够通过切换中间压脚的高度而容易地确认缝针的针尖与缝纫机所保持的被缝制物相对的位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为一种缝纫机,其具有:缝针(108),其利用主轴的旋转而上下移动;保持框(111),其将被缝制物保持在针板上;中间压脚(29),其可上下移动地被缝纫机支撑;中间压脚上下移动机构(M1),其与上述缝针的上下移动连动,使上述中间压脚上下移动;预紧机构(M2),其与上述中间压脚上下移动机构连接,将上述中间压脚向针板侧预紧;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其调节中间压脚的高度;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其在缝纫机停止时,抵抗由预紧机构产生的预紧力,使上述中间压脚上升至退避位置;以及缝制图案设定单元(200、203a),其通过操作设定输入缝制图案,该缝纫机基于由缝制图案设定单元设定的缝制图案进行缝制,其特征在于,具有中间压脚高度切换单元(200、203a),其在由上述缝制图案设定单元设定缝制图案时,利用输入操作解除由上述中间压脚退避机构进行的上述中间压脚的退避,同时驱动上述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将上述中间压脚的高度切换为可动范围的最上点和最下点。
根据技术方案1记述的发明,缝纫机在缝纫机停止而主轴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根据输入操作设定缝制图案时,能够基于规定的输入操作,解除由上述中间压脚退避机构进行的中间压脚的退避,同时驱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将中间压脚的高度切换为可动范围的最上点和最下点。
技术方案2记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中记述的缝纫机中,具有缝制图案存储单元(200、203a),其存储由上述缝制图案设定单元设定的缝制图案,在基于存储在上述缝制图案存储单元中的缝制图案,确认上述缝针相对于上述被缝制物的落针位置时,利用上述中间压脚高度切换单元,解除由上述中间压脚退避机构进行的上述中间压脚的退避,同时驱动上述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将上述中间压脚的高度切换为可动范围的最上点和最下点。
根据技术方案2记述的发明,可以实现与技术方案1记述的发明同样的作用,同时,缝纫机在缝纫机停止而主轴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在基于存储在缝制图案存储单元中的缝制图案而确认缝针相对于被缝制物的落针位置时,能够基于规定的输入操作,利用上述中间压脚高度切换单元,解除由上述中间压脚退避机构进行的中间压脚的退避,同时驱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将中间压脚的高度切换为可动范围的最上点和最下点。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记述的发明,在缝纫机停止而主轴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缝纫机能够利用输入操作输入缝制图案,同时在使被缝制物按照缝制图案向X方向、Y方向移动时,为了使缝针下降在被缝制物上而容易地确认的缝制位置,基于规定的输入操作,解除由中间压脚退避机构进行的中间压脚的退避,同时驱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将中间压脚的高度切换为可动范围的最上点和最下点。
即,在缝纫机中,在解除由中间压脚退避机构进行的中间压脚的退避的状态下,由于由预紧机构产生的预紧力,不会为了使主轴向使中间压脚离开针板的方向旋转而作用,所以对于与该中间压脚连动而上下移动的缝针,也不向离开针板的方向作用力。
因此,在设定缝制图案时,可以通过向规定方向手动旋转主轴,使缝针从退避位置侧向下方移动,使缝针的前端部靠近针板的上表面,所以在利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使中间压脚向最上点移动的配置中,通过使缝针的前端部靠近针板的上表面,可以容易地观察缝针相对于保持在针板上的保持框上的被缝制物的针尖位置,以可以确认缝针的落针位置。
另外,在利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使中间压脚向最下点移动的配置中,可以调整使得中间压脚和保持框不会接触。
根据技术方案2记述的发明,在停止缝纫机而主轴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基于存储在缝制图案存储单元中的缝制图案确认缝针相对于被缝制物的落针位置时,缝纫机可以基于规定的输入操作,解除由中间压脚退避机构进行的中间压脚的退避,同时驱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将中间压脚的高度切换为可动范围的最上点和最下点。
即,在缝纫机中,在解除由中间压脚退避机构进行的中间压脚的退避的状态下,由于由预紧机构产生的预紧力,不会为了使主轴向使中间压脚向离开针板的方向旋转而作用,所以对于与该中间压脚连动而上下移动的缝针,也不向离开针板的方向作用力。
因此,在基于缝制图案确认缝针相对于被缝制物的落针位置时,可以通过向规定方向手动旋转主轴,使缝针从退避位置侧向下方移动,使缝针的前端部靠近针板的上表面,所以在利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使中间压脚向最上点移动的配置中,通过使缝针的前端部靠近针板的上表面,可以容易地观察缝针相对于保持在针板上的保持框中的被缝制物的针尖位置,以可以确认缝针的落针位置。
另外,在利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使中间压脚向最下点移动的配置中,可以调整使得中间压脚和保持框不会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缝纫机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缝纫机的保持框及中间压脚附近的放大斜视图。
图3是表示缝纫机的中间压脚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中间压脚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5是中间压脚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6是关于中间压脚装置的中间压脚的高度调节的说明图。
图7是关于中间压脚装置的中间压脚向退避位置的移动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缝纫机的中间压脚装置的动作控制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缝纫机的中间压脚装置的动作控制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缝纫机的操作面板中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中间压脚装置的中间压脚的退避位置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中间压脚装置的中间压脚的最上点的说明图,(a)表示缝针配置在上方的状态,(b)表示缝针配置在下方的状态。
图14是表示中间压脚装置的中间压脚在最下点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缝纫机的操作面板中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现有的中间压脚装置的斜视图。
图17是关于现有的中间压脚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8是关于现有的中间压脚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9是关于现有的中间压脚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缝纫机的实施方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缝纫机,以电子循环缝纫机为例进行说明。
电子循环缝纫机是如下所示的缝纫机:其具有保持框,该保持框保持进行缝制的被缝制物即布料,通过该保持框相对于缝针进行相对移动,在被保持在保持框上的布料上,形成基于规定的缝制数据(缝制图案)的线迹。
在这里,将后述的缝针108进行上下移动的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上下方向),将与其正交的一个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左右方向),将与Z轴方向和Y轴方向这两者正交的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前后方向)。
电子循环缝纫机100(下面称为缝纫机100)如图1所示,具有以下等部分:缝纫机主体101,其安装在缝纫机工作台T的上表面上;踏板R,其安装在缝纫机工作台T的下部,用于操作缝纫机主体101;以及操作面板300,其安装在缝纫机工作台T的上部,用于由用户进行输入操作。
(缝纫机架及主轴)
如图1、图2所示,缝纫机主体101具有缝纫机架102,其外形在侧面观察下呈大致コ字状。该缝纫机架102具有:缝纫机臂部102a,其形成缝纫机主体101的上部,向前后方向延伸;缝纫机底座部102b,其形成缝纫机主体101的下部,向前后方向延伸;以及纵向机体部102c,其连结缝纫机臂部102a和缝纫机底座部102b。
该缝纫机主体101在缝纫机架102中配置有动力传递机构,具有可自由转动地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主轴2(参考图4)及未图示的下轴。主轴2配置在缝纫机臂部102a的内部,下轴(省略图示)配置在缝纫机底座部102b的内部。
主轴2与主轴电动机2a(参考图8)连接,由该主轴电动机2a施加旋转力。另外,下轴(省略图示)经由纵轴(省略图示)与主轴2连结,如果主轴2转动,则主轴2的动力经由纵轴向下轴侧传递,使下轴旋转。
在主轴2的前端连接针棒108a,该针棒108a利用主轴2的旋转而沿Z轴方向上下移动,在该针棒108a的下端可更换地具有缝针108。即,缝针108利用主轴2的旋转而沿Z轴方向上下移动。
在缝纫机臂102a中,为了防止由于缝针108的上下移动导致的布料的浮起,设有中间压脚装置1(参考图3),其具有中间压脚29,该中间压脚29与针棒108a的上下移动连动而上下移动,将缝针108周围的布料向下方按压。此外,中间压脚装置1的主体设置在缝纫机臂部102a的内部,缝针108被插入安装在中间压脚29的前端侧形成的通孔中。
而且,如图1、图2所示,在缝纫机底座部102b上设置有针板110,在该针板110的上方设置保持框111及缝针108。
保持框111安装在安装部件113上,该安装部件113配置在缝纫机臂部102a的前端部上,在该安装部件113上,连结配置在缝纫机底座102b内的X轴电动机(省略图示)及Y轴电动机(省略图示)。
保持框111在针板110上保持作为被缝制物的布料,随着X轴电动机及Y轴电动机的驱动,使保持的布料连同保持框111一起向前后左右方向移动。通过保持框111的移动和缝针108及釜(省略图示)的动作连动,在布料上形成基于规定的缝制图案数据的线迹数据的线迹。
此外,由于保持框111具有布料压脚(省略图示)和下板(省略图示),所以可以通过配置在缝纫机臂102a内的布料压脚电动机(省略图示)的驱动而上下驱动安装部件113,在布料压脚下降时,将布料夹持在其与下板之间进行保持。
踏板R作为操作踏板而进行动作,该操作踏板用于驱动缝纫机100,使针棒108a(缝针108)上下移动,或使保持框111进行动作。即,构成方式为,踏板R中组装用于检测踏板R踩下后的踏下操作位置的传感器,来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作为踏板R的操作信号,输出至后述的控制装置200中,控制装置200与该操作位置、操作信号对应,驱动缝纫机100并使其进行动作。
此外,在缝纫机100上设有操作面板300,其用于由用户进行操作输入,输入至操作面板300中的各种数据及操作信号输出至后述的控制装置200中。
此外,操作面板300由液晶显示面板和设置在该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上的触摸面板构成,通过触摸操作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的各种操作键等,触摸面板检测出触摸指示的位置,将与检测出的位置对应的操作信号输出至后述的控制装置200中。
(中间压脚装置)
中间压脚装置1如图3至图5所示,具有:中间压脚29,其在缝制时将布料向针板110侧按压;上下移动机构M1,其与利用主轴2的旋转而上下移动的缝针108对应,使中间压脚29上下移动;预紧机构M2,其将中间压脚29向针板110侧预紧;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其在缝制结束后,使中间压脚29上升至退避高度位置;以及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其调节中间压脚29的高度。
中间压脚上下移动机构M1利用在上下方向上驱动前端具有缝针108的针棒108a的主轴2(参考图4)的转动,使中间压脚29上下移动。
如图4所示,在主轴2上固定偏心凸轮3,在该偏心凸轮3上连结连接连杆4。在连接连杆4上连结摆动轴拱座5,在摆动轴拱座5上连结摆动轴6的一端部。
如图5所示,在摆动轴6的另一端部上固定中间压脚调节腕7的基端部,该中间压脚调节腕7调节中间压脚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量D1。在中间压脚调节腕7上形成槽凸轮7a。该槽凸轮7a为弧状的长孔,在该槽凸轮7a的期望位置上,第1连杆8的一端部被调节螺母9和阶梯螺栓10轴支撑。该轴支撑位置可以沿槽凸轮7a调节。
如图5所示,第1连杆8的另一端部上,由阶梯螺栓12可自由转动地连结第2连杆11的长度方向大致中间。在这里,调节螺母9所卡合的槽凸轮7a,在中间压脚29位于上下往复运动的下死点时,成为以阶梯螺栓12的轴心为中心的圆弧的一部分。
并且,第2连杆11的一端部被轴支撑在后述的定位连杆13上。
通过第2连杆11的一端部被定位连杆13轴支撑,在通常的缝制时,在中间压脚29进行上下移动时,利用拉伸弹簧16的弹性力,维持第2连杆11的一端部被推压向限制部件19的状态。此外,在中间压脚29被障碍、例如布料的台阶推压而无法下降至预定的下死点位置的情况下等,定位连杆13抵抗拉伸弹簧16的弹性力进行旋转,通过第2连杆11的一端部的支点抵抗拉伸弹簧16而下降,中间压脚29能够向上方避开。由此,防止中间压脚29的损坏。
如图5所示,第2连杆11的另一端部经由阶梯螺栓21,可自由转动地连结在第3连杆20的一端部上。在第3连杆20的另一端部上,利用阶梯螺栓23,以在第3连杆20的长度方向上串联连接的方式,可自由转动地连结第4连杆22的一端部。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该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构成中间压脚连杆部件24。
在第4连杆22的另一端部上,利用阶梯螺栓26连结连杆中继板25。在连杆中继板25上固定中间压脚棒拱座27,在中间压脚棒拱座27上保持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间压脚棒28。在中间压脚棒28的下端部上安装中间压脚29,其在缝制时将布料向针板110侧按压。在中间压脚棒28的上端部上设有按压弹簧30,利用螺栓31及螺母32安装在中间压脚棒拱座27上。在中间压脚29在缝制时与缝针108同步进行上下移动时,按压弹簧30向下方按压中间压脚29。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1连杆8、第2连杆11、第3连杆20、第4连杆22等构成中间压脚上下移动机构M1。
阶梯螺栓23连结方形滑块33及导向部件34,同时连结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即,在第4连杆22的正面侧设有导向部件34,在该导向部件34的正面侧设有方形滑块33,第3连杆20、第4连杆22、方形滑块33及导向部件34由一个阶梯螺栓23连结。
方形滑块33起到填充阶梯螺栓23与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连结部P之间的间隙的衬垫的作用,具有防止各连杆的抖动、顺滑地驱动各部件的功能。
导向部件34是大致F字状的板材,上端部34t利用阶梯螺栓35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缝纫机壳体(缝纫机架102)上。在导向部件34的下端部附近,沿上下方向形成长形的长孔34a。该长孔34a,在内侧可滑动地嵌入方形滑块33,导向部件34可以使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连结部P沿中间压脚29的上下方向D1移动,且限制向横切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直列方向D2的方向D3的移动。
另外,如图5所示,在导向部件34上,移动连杆36的一端部利用阶梯螺栓37可自由转动地连结在长孔34a的上部附近,该移动连杆36使该导向部件34向横切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直列方向D2的方向D3移动。在移动连杆36的另一端部上连结偏心凸轮38,在该偏心凸轮38上连结可变轴39的一端部。
可变轴39的另一端部如图4所示,经由轴承40、锥齿轮41,与作为驱动单元的电动机42连结。即,电动机42的驱动以可变轴39、偏心凸轮38、移动连杆36的顺序传递,移动连杆36使导向部件34移动。
电动机42采用脉冲电动机,可以在正反方向上自由旋转,同时可以由控制装置200控制其旋转量及驱动定时。
这样,移动连杆36、导向部件34和方形滑块33等,作为调节中间压脚29的高度的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进行动作。
定位连杆13在其中央部附近,利用阶梯螺栓14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作为缝纫机壳体的缝纫机架102上,阶梯螺栓14的位置与中间压脚29位于下死点时的阶梯螺栓12的位置一致。
定位连杆13的一端部面向缝纫机面部侧,以大致コ字状折返,在弯曲的前端部上形成弹簧钩挂部13a。本实施方式中的定位连杆13的形成方式为,其一端的弹簧钩挂部13a折返至作为该定位连杆13的旋转中心的阶梯螺栓14附近,从旋转中心至弹簧钩挂部13a的距离较短。在弹簧钩挂部13a上连结拉伸弹簧16的一端(上端),拉伸弹簧16的另一端(下端)连结在固定于缝纫机架上的弹簧钩挂部15上。
拉伸弹簧16进行预紧,以将形成弹簧钩挂部13a的定位连杆13的一端部向下方拉。即,在第2连杆11的与第3连杆20连接的部位向上方移动时,拉伸弹簧16向下方预紧中间压脚29,以将该连接部位向下方拉。即,拉伸弹簧16和定位连杆13起到作为向针板110侧预紧中间压脚29的预紧机构M2的功能。
另外,通过定位连杆13连结第2连杆11,预紧机构M2与中间压脚上下移动机构M1连接。
在定位连杆13的另一端部上连结止动器17,第2连杆11的一端部和定位连杆13的另一端部由一个阶梯螺栓18连结。另外,止动器17与定位连杆13一起通过阶梯螺栓14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缝纫机架102上。在止动器17的一端部17a的上方设有限制部件19,以限制该止动器17的一端部向上方移动。另外,该限制部件19也可以由缝纫机架102的一部分代替。
如图4所示,锥齿轮41可以与锥齿轮43啮合,以使电动机42的驱动可以向与可变轴39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D4输出。在锥齿轮43的后端上同轴地连结轴承44、中间压脚升降凸轮45等。
中间压脚升降凸轮45是在轴方向端面上具有未图示的槽的槽凸轮。
中间压脚升降凸轮45,其槽成为凸轮部,该中间压脚升降凸轮45的旋转范围的一半,形成从旋转中心至槽的距离大致相同的圆弧形(下面称为维持部),剩余的一半,从旋转中心至槽的距离大于该维持部中的从旋转中心至槽的距离,且形成平滑变化的形状(下面称为变化部)。
该中间压脚升降凸轮45使中间压脚提升部件46的一端部46a上下升降,该中间压脚提升部件46使中间压脚29上升至缝制结束后的退避位置,在该中间压脚升降凸轮45的槽的内部,以可自由滑动的方式嵌合设置在中间压脚提升部件46的另一端部上的圆筒状的滚柱47。并且,在滚柱47沿中间压脚升降凸轮45的维持部移动时,中间压脚提升部件46的一端部46a不进行升降,但在滚柱47沿中间压脚升降凸轮45的变化部移动时,中间压脚提升部件46的一端部46a进行升降。
由于在上述槽凸轮即中间压脚升降凸轮45的未图示的槽的内侧,经由滚柱47卡合中间压脚提升部件46的另一端部,所以只要中间压脚升降凸轮45不旋转,则中间压脚提升部件46就不进行摆动,可以维持固定的状态。这样,由中间压脚升降凸轮45、中间压脚提升部件46及滚柱47构成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
中间压脚提升部件46在其中腹部上,利用轴部件即销钉48,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并支撑在缝纫机架102上。所述中间压脚提升部件46,以其一端部46a位于中间压脚棒拱座27的下方的方式设置,通过滚柱47沿中间压脚升降凸轮45的变化部移动,中间压脚提升部件46的一端部46a上升而使中间压脚棒拱座27上升,从而可以使中间压脚29上升至退避位置。
(缝制时的中间压脚的动作)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中间压脚装置1的中间压脚上下移动机构M1的动作。
如果利用主轴电动机2a的驱动,使主轴2旋转从而使偏心凸轮3旋转,则连接连杆4的前端向与主轴2的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横切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直列方向D2的方向D3)摆动,与连接连杆4连结的摇动轴拱座5也向相同方向摆动。由于通过该摇动轴拱座5摆动,摇动轴6也摆动,所以第1连杆8的一端部成为摆动支点,第1连杆8的另一端部向与摆动轴6的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横切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直列方向D2的方向D3)摆动。伴随着第1连杆8的另一端部的摆动,第2连杆11的另一端部向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直列方向D2摆动,与第2连杆11的另一端部连结的第3连杆20及第4连杆22向其直列方向(上下方向)D2摆动。由于伴随着第3连杆20及第4连杆22的摆动,与第4连杆22连结的中间压脚棒28沿上下方向D1向上下方向移动,所以中间压脚29向上下方向移动。此外,由于缝针108利用主轴2的旋转而上下移动,所以中间压脚29以与该缝针108的上下移动连动的方式上下移动。
此外,以与利用主轴2的旋转而上下移动的缝针108连动的方式,利用中间压脚上下移动机构M1而上下移动的中间压脚29的行程为0~4(mm),以在主轴2的角度是0°时为4mm(上死点)、在主轴2的角度是180°时为0mm(下死点)的方式进行上下移动。
(利用中间压脚装置调节中间压脚高度的动作)
下面,说明利用具有上述机构的中间压脚装置1的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调节中间压脚29高度的动作。
电动机42的驱动经由锥齿轮41、轴承4传递至可动轴39,可动轴39开始旋转。利用可动轴39的旋转,偏心凸轮38也旋转,移动连杆36向与可动轴39的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横切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直列方向D2的方向D3)摆动。利用移动连杆36的摆动,导向部件34向横切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直列方向D2的方向D3摆动。
此时,如图6(a)、(b)所示,由于在导向部件34的长孔34a上连结的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连结部P的阶梯螺栓23(方形滑块33),其螺栓部分被长孔34a限制了向横切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的直列方向D2的方向D3移动(参考图6(a)),所以由摆动传递的力被限制,阶梯螺栓23(方形滑块33)沿长孔34a向上方移动,随着阶梯螺栓23(方形滑块33)跟随导向部件34的移动,串联连结的第3连杆20和第4连杆22之间的角度变化,中间压脚连杆部件24成为大致ㄑ字状(参考图6(b))。如果中间压脚连杆部件24成为大致ㄑ字状,则中间压脚29沿上下方向D 1向上方移动。因此,可以调节中间压脚29的从针板110至中间压脚29的高度。
此外,利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进行高度调节的中间压脚29的高度范围是0~7(mm),在中间压脚连杆部件24由于导向部件34的摆动而被最大幅弯曲时(例如图6(b)的状态),处于可动范围的最上点即7mm,在中间压脚连杆部件24处于一字直线状时(例如图6(a)的状态),处于可动范围的最下点即0mm。
(利用中间压脚装置进行的中间压脚的退避动作)
下面,说明利用具有上述结构的中间压脚装置1的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在缝制结束后使中间压脚29移动至退避位置时的动作。
电动机42的驱动经由锥齿轮41及锥齿轮43传递至中间压脚升降凸轮45,随着中间压脚升降凸轮45的旋转,滚柱47沿中间压脚升降凸轮45的槽中的变化部移动,中间压脚提升部件46的一端部46a上升。
此时,如图7所示,中间压脚提升部件46的一端部46a推上中间压脚棒拱座27,使中间压脚29上升至退避位置。
在该中间压脚提升部件46使中间压脚棒拱座27上升时,随着与中间压脚连杆部件24(第3连杆20、第4连杆22)连结的第2连杆11摆动,定位连杆13摆动,拉伸预紧机构M2的拉伸弹簧16。即,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抵抗来自预紧机构M2的预紧力,使中间压脚29上升至退避位置。并且,在中间压脚29利用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移动至退避位置的状态下,利用预紧机构M2的拉伸弹簧16,以向上方推回缝针108的方式作用使主轴2旋转的预紧力,难以通过手动旋转滑轮(省略图示)而使主轴2手动旋转,以使缝针108从退避位置侧向下方移动。
另外,利用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而向退避位置上升的中间压脚29的高度,在例如主轴2的角度是53°时,为从针板110的上表面开始20mm的位置。此时,缝针108的前端部的高度是从针板110的上表面开始17mm的位置。
(控制装置)
下面,说明缝纫机的控制装置200。
如图8所示,控制装置200具有:CPU 201,其按照与缝纫机100的各部分的动作及缝制图案等的设定相关的处理程序,执行各种控制及处理;RAM 202,其展开处理程序,成为CPU 201的工作区域;以及ROM 203,其存储用于执行各种处理的处理程序及处理数据等。
在ROM 203中存储缝制图案设定程序203a,其实现由用户对操作面板300的输入操作而设定缝制图案的功能。即,通过由CPU 201执行缝制图案设定程序203a,控制装置200起到作为缝制图案设定单元的功能,即基于用户对操作面板300的输入操作,设定缝制图案。此外,与由作为缝制图案设定单元的控制装置200设定的缝制图案相关的缝制图案数据203c,存储在作为缝制图案存储单元的RAM 202及ROM 203中。
另外,在ROM 203中存储有中间压脚高度切换程序203b,其实现下述功能:根据用户对操作面板300的输入操作,解除由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进行的中间压脚29的退避,同时驱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将中间压脚29的高度切换为可动范围的最上点和最下点。即,通过CPU 201执行中间压脚高度切换程序203b,控制装置200起到作为中间压脚高度切换单元的功能,即基于用户对操作面板300的输入操作,解除由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进行的中间压脚29的退避,同时驱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将中间压脚29的高度切换为可动范围的最上点和最下点。另外,与中间压脚29的可动范围的最上点及最下点对应的高度相关的中间压脚高度数据203d,存储在ROM 203中。
另外,通过由CPU 201执行中间压脚高度切换程序203b,作为中间压脚高度切换单元的控制装置200实现如下功能:在基于存储在缝制图案存储单元(RAM 202,ROM 203)中的缝制图案数据,确认缝针108相对于被缝制物的落针位置时,解除由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进行的中间压脚29的退避,同时驱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将中间压脚29的高度切换为可动范围的最上点和最下点。
(中间压脚的动作控制)
下面,基于图9、图10所示的流程图,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缝纫机100中的中间压脚装置1的中间压脚29的动作控制。
首先,在操作面板300处于规定的主体输入模式的状态下,如果按下规定的功能选择键(步骤S101:是),则执行规定的功能(步骤S102),并返回步骤S101。
如果不按下规定的功能选择键(步骤S101:否),而按下规定的数值输入键(步骤S103:是),则进行输入的数值设定(步骤S104),并返回步骤S101。
另一方面,如果不按下规定的数值输入键(步骤S103:否),而控制装置200判断规定的数据设定键被按下(步骤S105:是),则进入步骤S106。
另外,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没有按下规定的数据设定键(步骤S105:否),则进入步骤S121(图10)。
步骤S106中,在操作面板300上显示如图11所示的、用于生成并设定缝制图案数据的数据设定画面(步骤S106)。
然后,控制装置200判断操作面板300的8方向键301是否被按下(步骤S107)。
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8方向键被按下(步骤S107:是),则控制装置200使保持框111向与该8方向键301对应的方向移动,以使保持框111和缝针108(中间压脚29)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同时使在操作面板300上显示的、与缝针108的位置对应的光标K移动(步骤8108)。
另一方面,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8方向键301没有被按下(步骤S107:否),则返回步骤S107。
然后,控制装置200判断操作面板300的确定键302是否被按下(步骤S109)。
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确定键302被按下(步骤S109:是),则将与显示在操作面板300上的光标K的位置相关的坐标数据,作为缝制数据存储在RAM 202等中(步骤S110)。
另一方面,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确定键302没有被按下(步骤S109:否),则返回步骤S107。
然后,控制装置200判断操作面板300的中间压脚上下键303是否由用户的操作而被按下(步骤S111)。
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中间压脚上下键303被按下(步骤S111:是),则进入步骤S114。
另一方面,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中间压脚上下键303没有被按下(步骤S111:否),则控制装置200判断操作面板300的确定键304是否被按下(步骤S112)。
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确定键304被按下(步骤S112:是),则控制装置200将多个缝制数据(坐标数据)作为缝制图案数据进行关联,存储在RAM 202等中(步骤S113),结束缝制图案数据生成处理,返回步骤S101。
另一方面,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确定键304没有被按下(步骤S112:否),则返回步骤S107。
在步骤S114中,控制装置200进行3进制计数器C=C+1的处理(步骤S114)。
另外,3进制计数器C的初始值为C=0。而且,在3进制计数器C为C=0,缝纫机停止而主轴2停止时,主轴2的角度为53°的状态下,如图12所示,缝针108的前端部位于从针板110的上表面开始17(mm)的高度,中间压脚29利用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上升至从针板110的上表面开始20(mm)的高度即退避位置。
因此,可以通过确保缝针108及中间压脚29与针板110之间的空间,容易地在保持框111上安装布料。
然后,控制装置200判断3进制计数器C是否为C=1(步骤S115)。
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3进制计数器C为C=1(步骤S115:是),则控制装置200解除由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进行的中间压脚29的退避,同时使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动作,切换为使中间压脚29向最上点移动(步骤S116),并返回步骤S107。
在这里,中间压脚29的退避被解除而中间压脚29利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移动至最上点的配置,如图13(a)所示,是缝针108的前端部位于从针板110的上表面开始17(mm)的高度,中间压脚29位于从针板110的上表面开始10(mm)的高度的状态。另外,在主轴2的角度为53°,中间压脚29利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移动至最上点的配置中,伴随中间压脚29的行程的3(mm)和作为中间压脚29的最上点的7(mm)相加,中间压脚29位于从针板110的上表面开始10(mm)的高度。
并且,在解除由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进行的中间压脚29的退避动作的状态下,由于为了利用预紧机构M2的拉伸弹簧16将缝针108向上方推回而使主轴2旋转的预紧力不发生作用,所以可以通过手动旋转滑轮(省略图示)而手动旋转主轴2,使缝针108从退避位置侧向下方移动,从而缝针108的前端部接近针板110的上表面,所以如图13(b)所示,可以使缝针108的针尖相对于布料的表面或针板110的上表面接近至期望的距离。另外,在主轴2的角度由于手动旋转滑轮而成为100°~110°,中间压脚29利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移动至最上点的配置中,伴随中间压脚29的行程的2(mm)和作为中间压脚29的最上点的7(mm)相加,中间压脚29位于从针板110的上表面开始9(mm)的高度。
因此,在使缝针108的针尖接近针板110的上表面,缝针108的针尖接近布料的表面的状态下,通过操作8方向键301以使保持框111和缝针108的相对位置变化,可以容易地观察缝针108相对于该保持框111上所保持的布料的针尖位置,容易地确认缝针108的落针位置。
另一方面,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3进制计数器C不是C=1(步骤S115:否),则控制装置200判断3进制计数器C是否为C=2(步骤S117)。
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3进制计数器C为C=2(步骤S117:是),则控制装置200解除由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进行的中间压脚29的退避,同时使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动作,切换为使中间压脚29向最下点移动(步骤S118),并返回步骤S107。
在这里,解除中间压脚29的退避而中间压脚29利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移动至最下点的配置,如图14所示,是中间压脚29位于从针板110的上表面开始2(mm)的高度的状态。另外,在主轴2的角度为100°~110°,中间压脚29利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移动至最下点的配置中,伴随中间压脚29的行程的2(mm)和作为中间压脚29的最下点的0(mm)相加,中间压脚29位于从针板110的上表面开始2(mm)的高度。另外,在解除由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进行的中间压脚29的退避动作的状态下,通过手动旋转滑轮(省略图示)而手动旋转主轴2,可以使缝针108从退避位置侧向下方移动,所以缝针108的前端部的高度位置可以成为期望的距离。
由此,在使中间压脚29的前端(下端)接近针板110的上表面从而接近保持框111的状态下,通过操作8方向操作键301而使保持框111和中间压脚29(缝针108)的相对位置变化,可以确认中间压脚29和保持框111之间不会接触。
另一方面,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3进制计数器C不是C=2(步骤S117:否),则控制装置200重置3进制计数器C而使C=0(步骤S119)。
然后,控制装置200驱动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等,利用中间压脚提升部件46使中间压脚29上升至退避位置,同时将中间压脚29及缝针108的配置切换为如图12所示的状态(步骤S120),并返回步骤S107。
此外,在图10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21中,控制装置200判断规定的图案确认键是否被按下(步骤S121)。
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规定的图案确认键被按下(步骤S121:是),则进入步骤S122。
另一方面,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规定的图案确认键没有被按下(步骤S121:否),则进入步骤S134。
在步骤S122中,如图15所示,在操作面板300上显示图案确认画面,该图案确认画面用于确认基于缝制图案数据的缝制图案(步骤S122)。此外,在该图案确认画面中,可以从RAM 202及ROM 203中存储的多个缝制图案数据中,选择并调用期望的缝制图案数据。
然后,控制装置200判断操作面板300的前进后退键305是否被按下(步骤S123)。
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前进后退键305被按下(步骤S123:是),则控制装置200以沿着所选择的缝制图案数据的缝制图案形状的方式,基于与该缝制图案数据中的落针位置相关的坐标数据,移动保持框111,以使保持框111和缝针108(中间压脚29)的相对位置变化(步骤S 124)。
另一方面,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前进后退键305没有被按下(步骤S123:否),则返回步骤S123。
然后,控制装置200判断操作面板300的中间压脚上下键303是否由于用户的操作而被按下(步骤S125)。
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中间压脚上下键303被按下(步骤S125:是),则进入步骤S127。
另一方面,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中间压脚上下键303没有被按下(步骤S125:否),则控制装置200判断操作面板300的确定键304是否被按下(步骤S126)。
如果控制装置判断确定键304被按下(步骤S126:是),则结束缝制图案数据确认处理,返回步骤S101(图9)。
另一方面,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确定键304没有被按下(步骤S126:否),则返回步骤S123。
在步骤S127中,控制装置200进行3进制计数器C=C+1的处理(步骤S127)。
另外,3进制计数器C的初始值为C=0。此外,在3进制计数器C为C=0,缝纫机停止而主轴2停止时主轴2的角度为53°的状态下,如图12所示,缝针108的前端部位于从针板110的上表面开始17(mm)的高度,中间压脚29利用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上升至从针板110的上表面开始20(mm)的高度的退避位置。
因此,通过确保缝针108及中间压脚29与针板110之间的空间,可以容易地在保持框111上安装布料。
然后,控制装置200判断3进制计数器C是否为C=1(步骤S128)。
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3进制计数器C为C=1(步骤S128:是),则控制装置200解除由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进行的中间压脚29的退避,同时使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动作,切换为使中间压脚29向最上点移动(步骤S129),返回步骤S123。
在这里,中间压脚29的退避被解除而中间压脚29利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移动至最上点的配置,如图13(a)所示,是缝针108的前端部位于从针板110的上表面开始17(mm)的高度,中间压脚29位于从针板110的上表面开始10(mm)的高度的状态。另外,在主轴2的角度为53°,中间压脚29利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移动至最上点的配置中,伴随中间压脚29的行程的3(mm)和作为中间压脚29的最上点的7(mm)相加,中间压脚29位于从针板110的上表面开始10(mm)的高度。
并且,在解除由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进行的中间压脚29的退避动作的状态下,由于为了利用预紧机构M2的拉伸弹簧16将缝针108向上方推回而使主轴2旋转的预紧力不发生作用,所以可以通过手动旋转滑轮(省略图示)而手动旋转主轴2,使缝针108从退避位置侧向下方移动,从而可以使缝针108的前端部接近针板110的上表面,因此,如图13(b)所示,可以使缝针108的针尖相对于布料的表面或针板110的上表面,接近至期望的距离。另外,在主轴2的角度由于手动旋转滑轮而成为100°~110°,中间压脚29利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移动至最上点的配置中,伴随中间压脚29的行程的2(mm)和作为中间压脚29的最上点的7(mm)相加,中间压脚29位于从针板110的上表面开始9(mm)的高度。
因此,在使缝针108的针尖接近针板110的上表面,缝针108的针尖接近布料的表面的状态下,通过操作前进后退键305以使保持框111和缝针108的相对位置变化,可以容易地观察缝针108相对于该保持框111上所保持的布料的针尖位置,容易地确认缝针108的落针位置。
另一方面,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3进制计数器C不是C=1(步骤S128:否),则控制装置200判断3进制计数器C是否为C=2(步骤S130)。
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3进制计数器C为C=2(步骤S130:是),则控制装置200解除由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进行的中间压脚29的退避,同时使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动作,切换为使中间压脚29向最下点移动(步骤S131),并返回步骤S123。
在这里,解除中间压脚29的退避而中间压脚29利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移动至最下点的配置,如图14所示,是中间压脚29位于从针板110的上表面开始2(mm)的高度的状态。另外,在主轴2的角度为100°~110°,中间压脚29利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移动至最下点的配置中,伴随中间压脚29的行程的2(mm)和作为中间压脚29的最下点的0(mm)相加,中间压脚29位于从针板110的上表面开始2(mm)的高度。另外,在解除由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进行的中间压脚29的退避动作的状态下,通过手动旋转滑轮(省略图示)而手动旋转主轴2,可以使缝针108从退避位置侧向下方移动,所以缝针108的前端部的高度位置可以成为期望的距离。
由此,在使中间压脚29的前端(下端)接近针板110的上表面从而接近保持框111的状态下,通过操作前进后退键305而使保持框111和中间压脚29(缝针108)的相对位置变化,可以确认中间压脚29和保持框111之间不会接触。
另一方面,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3进制计数器C不是C=2(步骤S130:否),则控制装置200重置3进制计数器C,使C=0(步骤S132)。
然后,控制装置200驱动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等,利用中间压脚提升部件46使中间压脚29上升至退避位置,同时将中间压脚29及缝针108的配置切换为如图12所示的状态(步骤S133),并返回步骤S123。
在步骤S134中,控制装置200判断缝制执行键是否被按下(步骤S134)。
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缝制执行键没有被按下(步骤S134:否),则返回步骤S101(图9)。
另一方面,如果控制装置200判断缝制执行键被按下(步骤S134:是),则执行随着踏板R等操作的缝制(步骤S135),结束缝纫机的动作控制。
因此,缝纫机100,在停止缝纫机而主轴2停止旋转的状态下,在操作操作面板300上设定缝制图案数据、或基于规定的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缝制图案数据确认缝针108相对于布料的落针位置时,通过按下操作面板300的中间压脚上下键303,可以解除由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进行的中间压脚29的退避动作,同时使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动作,切换为使中间压脚29向其可动范围的最上点(7mm)和最下点(0mm)移动。
即,在解除由中间压脚退避机构M3进行的中间压脚29的退避的状态下,通过手动旋转滑轮(省略图示)而手动旋转主轴2,可以使缝针108从退避位置向下方移动,缝针108的前端部可以接近针板110的上表面,所以在利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使中间压脚29移动至最上点的配置下,通过使缝针108的前端部接近针板110的上表面,可以容易地观察缝针108相对于该保持框111上所保持的布料的针尖位置,确认缝针108的落针位置。
另外,通过利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使中间压脚29移动至最下点,使中间压脚29接近针板110的上表面,可以确认中间压脚29相对于保持框111的位置,以调整为使得中间压脚29和保持框111不会接触。
因此,缝纫机100通过由用户操作操作面板300,可以驱动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M4,以切换为使中间压脚29向其可动范围的最上点和最下点移动。同时通过在当时手动旋转滑轮(省略图示)而手动旋转主轴2,可以使缝针108从退避位置向下方移动,所以可以确认缝针108相对于该保持框111上所保持的布料的落针位置,以及确认中间压脚29和保持框111不接触。
因此,在设定缝纫机中的缝制图案数据时,通过确认缝针108相对于该保持框111上所保持的布料的落针位置,可以恰当地生成缝制图案数据。另外,在设定缝纫机100中的缝制图案数据时、以及确认该缝制图案数据时,能够调整为使得中间压脚20和保持框111不会接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缝制图案数据存储在RAM 202及ROM 203中,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能够在缝纫机100的控制装置200上附加的公知的存储单元(例如闪存等)中,存储缝制图案数据。
另外,对于其他具体的细部构造等,当然也可以恰当地变更。
Claims (2)
1.一种缝纫机,其具有:
缝针,其利用主轴的旋转而上下移动;
保持框,其将被缝制物保持在针板上;
中间压脚,其可上下移动地被缝纫机支撑;
中间压脚上下移动机构,其与上述缝针的上下移动连动,使上述中间压脚上下移动;
预紧机构,其与上述中间压脚上下移动机构连接,将上述中间压脚向针板侧预紧;
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其调节上述中间压脚在该中间压脚的上下移动路线中的高度;
中间压脚退避机构,其在缝纫机停止时,抵抗由上述预紧机构产生的预紧力,使上述中间压脚上升至退避位置;以及
缝制图案设定单元,其通过操作设定输入缝制图案,
该缝纫机基于由缝制图案设定单元设定的缝制图案进行缝制,
其特征在于,
具有中间压脚高度切换单元,其在由上述缝制图案设定单元设定缝制图案时,利用输入操作,解除由上述中间压脚退避机构进行的上述中间压脚的退避,同时驱动上述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将上述中间压脚的高度切换为可动范围的最上点和最下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缝制图案存储单元,其存储由上述缝制图案设定单元设定的缝制图案,
在基于存储在上述缝制图案存储单元中的缝制图案,确认上述缝针相对于上述被缝制物的落针位置时,利用上述中间压脚高度切换单元,解除由上述中间压脚退避机构进行的上述中间压脚的退避,同时驱动上述中间压脚高度调节机构,将上述中间压脚的高度切换为可动范围的最上点和最下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119493A JP2007289336A (ja) | 2006-04-24 | 2006-04-24 | ミシン |
JP2006-119493 | 2006-04-24 | ||
JP2006119493 | 2006-04-2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63255A CN101063255A (zh) | 2007-10-31 |
CN101063255B true CN101063255B (zh) | 2012-04-18 |
Family
ID=38760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9794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63255B (zh) | 2006-04-24 | 2007-04-23 | 缝纫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7289336A (zh) |
KR (1) | KR20070104839A (zh) |
CN (1) | CN10106325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48564B (zh) * | 2008-12-04 | 2013-02-13 | Juki株式会社 | 缝纫机的控制装置及缝纫机的控制方法 |
JP5253993B2 (ja) * | 2008-12-24 | 2013-07-31 | Juki株式会社 | ミシン |
CN103161034A (zh) * | 2013-04-07 | 2013-06-19 | 苏州锦超针纺织有限公司 | 新型定位压脚 |
CN109610104B (zh) * | 2019-01-29 | 2024-03-15 | 浙江耐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模板缝纫机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370A (zh) * | 1993-12-24 | 1996-01-03 | 重机公司 | 缝纫机的压脚高度调节装置 |
CN1757810A (zh) * | 2004-10-08 | 2006-04-12 | 重机公司 | 缝纫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336094A (ja) * | 1991-05-10 | 1992-11-24 | Juki Corp | 模様縫いミシンの布押え装置 |
JPH06315581A (ja) * | 1993-05-10 | 1994-11-15 | Brother Ind Ltd | ミシン |
-
2006
- 2006-04-24 JP JP2006119493A patent/JP2007289336A/ja active Pending
-
2007
- 2007-04-19 KR KR1020070038195A patent/KR20070104839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7-04-23 CN CN2007100979426A patent/CN10106325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370A (zh) * | 1993-12-24 | 1996-01-03 | 重机公司 | 缝纫机的压脚高度调节装置 |
CN1757810A (zh) * | 2004-10-08 | 2006-04-12 | 重机公司 | 缝纫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70104839A (ko) | 2007-10-29 |
CN101063255A (zh) | 2007-10-31 |
JP2007289336A (ja) | 2007-1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10905B (zh) | 纽扣孔锁边缝纫机 | |
CN212388175U (zh) | 一种缝纫机 | |
CN1995519A (zh) |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 |
CN101748566B (zh) | 缝纫机 | |
CN101713130B (zh) | 缝纫机 | |
US6520101B2 (en) | Sewing machine with a device for adjusting a pressure applied to a pressure bar and a device for lifting the presser bar | |
CN101864644B (zh) | 上下进给缝纫机 | |
CN101063255B (zh) | 缝纫机 | |
CN100516337C (zh) | 缝纫机的送布装置 | |
CN101153431B (zh) | 缝纫机 | |
CN102234880A (zh) | 缝纫机 | |
JP4623423B2 (ja) | 刺繍ミシンの刺繍押え | |
CN101858017B (zh) | 缝纫机 | |
KR101508615B1 (ko) | 재봉기 | |
CN111379083A (zh) | 抬压脚装置、缝纫机以及抬压脚装置的控制方法 | |
US7322303B2 (en) | Needle bar drive apparatus for sewing machine | |
CN113564817B (zh) | 一种缝纫机 | |
KR101027591B1 (ko) | 재봉틀의 눌러올리는 장치 | |
JPH07328258A (ja) | 上送り機構を備えた偏平縫いミシン | |
CN101532215A (zh) | 一种套结机压脚自动提升装置 | |
CN101818417A (zh) | 缝纫机 | |
JP2008086350A (ja) | ミシンの押え上げ装置 | |
US4465002A (en) | Button sewing machine | |
JP2019162282A (ja) | ミシン | |
CN105386242B (zh) | 孔锁边缝纫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18 Termination date: 2013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