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4721B - 车辆用门把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门把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4721B
CN1984721B CN200580023951XA CN200580023951A CN1984721B CN 1984721 B CN1984721 B CN 1984721B CN 200580023951X A CN200580023951X A CN 200580023951XA CN 200580023951 A CN200580023951 A CN 200580023951A CN 1984721 B CN1984721 B CN 19847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andle
door
component
turn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239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84721A (zh
Inventor
砂原茂幸
谷本哲朗
永田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1870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6940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5/01338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6009205A1/ja
Publication of CN1984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47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84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47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基座部件固定于车辆的门板的背面。手柄部件被自由倾动地支撑于该基座部件。从门板的表面将手柄部件配设于基座部件。在手柄部件设置转动轴。轴支撑部件相对基座部件可转动地支撑转动轴。从而,可以可靠地防止相对基座部件,手柄部件在该手柄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发生晃动的情况。

Description

车辆用门把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门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公知的门把手装置,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装置。参照图20对该门把手作以说明。
门把手装置具有:固定于车辆门板111的背面111b上的框架112;从门板111的表面111a配设于该框架112的手柄113;自由回转地支撑于框架112的杆114。在手柄113的长度方向(在图20中左右方向)的第一端(在图20中左端),形成有接合腿部113a。该接合腿部113a与设于框架112的支撑部112a相接合。手柄113在该接合腿部113a中,被自由倾动地支撑于框架112。在手柄113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在图20中右端),形成有与杆114接合的接合臂部113b。杆114与用于使门锁装置(省略图示)动作的棒(省略图示)等连接。
在如图20所示的状态下,当将手柄113相对门板111拉向(打开操作)车辆外部方向(在图20中向上)时,手柄113以与框架112的支撑部112a接合的手柄113本身的接合腿部113a为中心,相对框架112向车辆外部方向倾动。伴随该动作,与手柄113的接合臂部113b接合的杆114转动,而使与该杆114连接的门锁装置进行打开动作。由此,可以将门(省略图示)打开。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2-46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2-227462号公报
这样,在对上述门把手装置进行打开操作时,手柄113以与框架112的支撑部112a接合的手柄113本身的接合腿部113a为中心,相对框架112向车辆外部方向倾动。然而,手柄113的接合腿部113a的位置在手柄113的长度方向上,相对支撑接合腿部113a的框架112的支撑部112a的位置没有受到限制。换言之,其为下述的结构:手柄113相对于框架 112的倾动中心的位置,在手柄113的长度方向上未保持一定。也就是,手柄113的接合腿部113a有可能相对框架112的支撑部112a,在手柄113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因此,当对手柄113进行打开操作时,存在手柄113(手柄部件)相对框架112(基座部件)在手柄113的长度方向上晃动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可靠地防止手柄部件相对基座部件在该手柄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发生晃动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具有:被固定于车辆的门板的背面的基座部件;以自由倾动地支撑于该基座部件的方式从上述门板的表面配设于该基座部件的手柄部件。在上述手柄部件上设有转动轴。轴支撑部件相对上述基座部件来支撑该转动轴。该轴支撑部件限制上述转动轴相对于上述基座部件向上述手柄部件的长度方向的移动。
优选为,上述手柄部件也可以具有包括相互对置的一对对置壁的支撑臂。上述转动轴以相互连接两个对置壁的方式设于上述支撑臂。上述轴支撑部件收纳于两个对置壁之间。
优选为,也可以将自由旋转地支撑上述转动轴的轴支承凹部设于上述轴支撑部件。
并且,自由旋转地支撑上述转动轴的轴支承凹部也可以设于上述基座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组装有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的车辆的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2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具有的把手手柄的支撑臂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图2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中固定件支撑支撑臂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变形例的固定件支撑支撑臂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把手手柄的支撑臂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固定件支撑图6的支撑臂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的剖视图。
图9是图8的门把手装置具有的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10(a)、(b)是表示图9的固定件支撑把手手柄的转动轴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11是表示图9中的固定件试装配于框架的状态的、图8的B-B剖视图。
图12是图9的固定件紧固于框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图9的固定件紧固于框架的状态下的螺栓的松弛状态的剖视图。
图14是图9的固定件紧固于框架的状态下的螺栓从螺母脱离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5的门把手装置具有的导向部件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5的门把手装置的把手手柄的腿部的立体图。
图18(a)、(b)是图15的C-C剖视图。
图19是图18的要部放大图。
图20是表示公知的门把手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作以说明。
图1是车辆的门8的立体图。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以门8为车辆的侧门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车辆的后门。门8的外侧板9(门板)配设有外把手装置10(车辆用门把手装置)。外把手装置10为了使门8相对车辆主体(省略图示)进行打开动作及关闭动作而进行操作。
图2是沿着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其表示外把手装置10配设于门8的外侧板9的状态。
外把手装置10具有把手手柄11(手柄部件)、和把手框架12(基座部件)。
把手框架12在其长度方向(在图2中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具有与外侧板9的凹部9a相匹配的弯曲部12a。在夹着弯曲部12a的把手框架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形成有两个框架开口部12d、12e。另外,在外侧板9上也形成有板件开口部9d、9e。在把手框架12固定于外侧板9的状态下,框架开口部12d、12e处于分别与板件开口部9d、9e一致的位置关系。
夹着弯曲部12a的把手框架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于外侧板9的门内侧面9b(背面)。在把手框架12的第二端(在图2中右端)中的框架开口部12e配设有锁芯23及覆盖该锁芯23的盖24。并且,在把手框架12的第二端,配设有螺钉25。螺钉25连接把手框架12与锁芯23。当拧入该螺钉25时,把手框架12及锁芯23夹持外侧板9。通过该夹持力,把手框架12的第二端固定于外侧板9。
把手框架12的第一端(在图2中左端)通过螺母21及螺钉22固定于外侧板9。螺母21构成为可将外侧板9夹持于该螺母21与把手框架12之间。而且,通过将螺钉22拧入螺母21中,使螺母21及把手框架12夹持外侧板9。由此,把手框架12固定于外侧板9。
把手手柄11呈长形状,并具有支撑臂31及动作臂32。
动作臂32形成于把手手柄11的长度方向(在图2中左右方向)的第二端(在图中右端)。动作臂32朝向门8(朝向图2中下方)延伸。动作臂32穿过外侧板9的板件开口部9e延伸到门8的内部,且被支撑在把手框架12的框架开口部12e内。通过该支撑,把手手柄11的动作臂32连接于门8。并且,动作臂32的前端(在图2中下端)与钟形曲柄臂33(bell crank arm)接合。该钟形曲柄臂33通过棒等(未图示)连接于被配设在门8内的门锁装置(未图示)。
支撑臂31形成于把手手柄11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在图2中左端)。支撑臂31穿过外侧板9的板件开口部9d延伸到门8内部,并被插入到把手框架12的框架开口部12d内。即,把手手柄11从外侧板9的门外侧面9c(表面)组装到把手框架12上。在该支撑臂31的前端(在图2中左端),设有轴部31a(转动轴或倾动轴)。在把手框架12的框架开口部12d内,设有固定件40(轴支撑部件)。固定件40以使支撑臂31自由倾动的方式支撑轴部31a。通过该支撑,把手手柄11的支撑臂31连接于门8。以下,参照图3及图4,对支撑臂31的轴部31a及固定件40的结构作以说明。
图3是表示把手手柄11的支撑臂31的立体图。在支撑臂31的前端,设有一对对置壁31b。两个对置壁31b之间,收纳有固定件40(参照图2及图4)。支撑臂31的轴部31a以连接两个对置壁31b的方式被设置。轴部31a在与把手手柄11的长度方向(图3所示的L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并呈圆柱形。
图4是表示基于固定件40的支撑臂31的支撑结构的图。支撑臂31的轴部31a通过固定件40支撑于把手框架12。固定件40通过螺母41及螺钉42固定于把手框架12。在固定件40上设有支撑部40a(轴支承凹部)。支撑臂31的轴部31a收纳于支撑部40a。支撑部40a形成为对应于轴部31a的形状的凹状。支撑臂31的轴部31a被自由转动地支撑在该支撑部40a内。
并且,在固定件40处,且支撑部40a的附近设有贯通孔40c。即,支撑部40a由三个内壁41a~43a构成。该内壁41a~43a形成为在与轴部31a的延伸方向相同方向上延伸。而且,在支撑部40a的周围形成有贯通孔40c。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贯通孔40c形成于支撑部40a的内壁41 a侧(在图4中右侧)和内壁42a侧(在图4中下侧)。贯通孔40c形成为在轴部31a延伸方向(轴部31a的轴向)上使固定件40穿过。而且,在固定件40处与该贯通孔40c对应地设有挠曲部40d。即,挠曲部40d是由贯通孔40c和支撑部40a的内壁形成的。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挠曲部40d是由贯通孔40c与支撑部40a的内壁41a、42a形成的。具体而言,在各贯通孔40c和支撑部40a(轴支承凹部)对应的内壁41a、42a之间的固定件40(轴支撑部件)的部位分别形成挠曲部40d。挠曲部40d与轴部31a相抵接。挠曲部40d形成于贯通孔40c与支撑部40a之间,且呈薄壁状。由此,挠曲部40d在规定范围内可凹状地挠性变形,以便堵塞对应的贯通孔40c。以在轴部31a收纳于支撑部40a的状态下,该挠曲部40d一直以一定程度的变形来与轴部31a相抵接的方式,设定轴部31a及支撑部40a的尺寸。即,轴部31a与支撑部40a之间的尺寸误差,可以通过贯通孔40c及挠曲部40d来吸收,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 支撑臂31相对固定件40的晃动。另外,贯通孔40c及挠曲部40d也可以形成于支撑部40a的内壁41a~43a中至少一个内壁41a~43a。
并且,在固定件40设有一对导向部40b。在把手框架12上与该导向部40b对应地设有一对安装孔12f。当将固定件40固定于把手框架12时,首先在支撑臂31的轴部31a收纳于支撑部40a的状态下,将导向部40b插入到安装孔12f中。在此刻,固定件40在把手手柄11的长度方向上相对把手框架12而被定位。该状态下,通过螺母41及螺钉42将固定件40固定于把手框架12。由此,在把手手柄11的长度方向上,支撑臂31的轴部31a相对把手框架12而被保持。换言之,可以在把手手柄11的长度方向上,限定轴部31a相对于固定件40的位置。即,把手手柄11成为以支撑臂31的轴部31a为中心,相对把手框架12向车辆外部方向(在图4中上方)倾动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固定件40通过螺母41及螺钉42固定于把手框架12的例子,而将固定件50固定于把手框架12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将固定件50的两个导向部50b的前端形成为爪形,且将该导向部50b卡止于把手框架12的结构。此时,由于也可以不采用如图4所示的螺母41及螺钉42而将固定件50固定于把手框架12,所以固定件50相对把手框架12的组装变得容易。并且,还可以实现固定件50的结构的简化。
接下来,参照图6及图7,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作以说明。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把手手柄11的支撑臂31的结构、及把手框架12支撑支撑臂31的轴部31a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其他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共同,因此省略对共同部分的详细说明。
图6是把手手柄11中的支撑臂31’的立体图。在支撑臂31’设有一对对置壁31’。在两个对置壁31b’之间收纳有固定件40’(轴支撑部件)(参照图7)。轴部31a’(倾动轴)被设置为:在支撑臂31’的前端连接两个对置壁31b’。轴部31a’在与把手手柄11的长度方向(图6所示的L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且呈圆柱形。
图7是表示基于固定件40’的支撑臂31’的支撑结构的图。支撑臂31’的轴部31a’通过固定件40’支撑于把手框架12。支撑臂31’的轴部31 a’收纳于设置在把手框架12上的支撑部12g(轴支承凹部)。支撑部12g 形成为与轴部31a’的形状对应的凹状。支撑臂31’的轴部31a’被自由旋转地支撑在该支撑部12g上。
固定件40’的第一端(在图7中右端)固定于把手框架12。该实施方式中,螺母21及螺钉22(参照图2)将固定件40’与把手框架12一起固定于外侧板9。这样一来,固定件40’固定于把手框架12。
固定件40’的第二端(在图7中右端)通过导向爪部40a’被卡止于把手框架12。当将固定件40’固定于把手框架12时,首先,在支撑臂31’的轴部31a’收纳于支撑部12g的状态下,使导向爪部40a’卡止于把手框架12的卡止部12h。在此刻,固定件40’堵塞支撑部12g的出口,因此固定件40’在把手手柄11的长度方向上相对把手框架12而被定位。该状态下,通过螺母21及螺钉22,将固定件40’固定于把手框架12。由此,在把手手柄11的长度方向上,支撑臂31’的轴部31a’相对把手框架12而被保持。此时,在把手手柄11的长度方向上,可以限制轴部31 a’相对固定件40’的位置。即,把手手柄11为:以支撑臂31’的轴部31a’为中心,相对把手框架12可向车辆外部方向(在图7中上方)倾动的结构。
以下,参照图2,简单地说明外把手装置10的动作。
在使门8进行打开动作时,将手放入到把手手柄11与外侧板9之间的空间内,将把手手柄11拉向车辆外部方向(在图2中上方)。由此,把手手柄11以支撑臂31的轴部31a为中心,相对把手框架12向车辆外部方向倾动。此时,支撑臂31的动作臂32向车辆外部方向移动,而与该动作臂32接合的钟形曲柄臂33动作。由此,门锁装置的闩锁机构(省略图示)动作,门8相对车辆的主体进行打开动作。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外把手装置10,设于把手手柄11的支撑臂31处的轴部31a,通过固定件40,在把手手柄11的长度方向上相对把手框架12而被保持。由此,把手手柄11的轴部31a相对把手框架12的位置,在把手手柄11的长度方向上受到限制。即,当把手手柄11相对把手框架12倾动时的倾动中心的位置,在把手手柄11的长度方向上被保持一定。从而,可以可靠地防止把手手柄11相对把手框架12在长度方向上的晃动。其结果,门8的动作涉及的把手手柄11的操作感得以提高,且可以提高外把手装置10的商品性(品质)。
以下,对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作以说明。
如图8所示,在车辆的车板2处,设有在进行门板的打开操作时成为把持部的把手手柄3。车辆用门把手装置311具有:设于门板2的内侧的框架4;设于门板2的外侧的把手手柄3;固定于框架4的固定件(轴支撑部件)5。
框架4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且通过螺母212及螺栓213固定于门板2。在框架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两个开口部4a、4b。另外,门板2在与框架4的开口部4a、4b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开口部2a、2b。
把手手柄3的外形呈长尺状。把手手柄3具有:设有被自由转动地支撑于框架4的转动轴3a的第一端(在图8中左端);设有与门锁机构连动的连动部3b的第二端(在图8中右端)。把手手柄3的转动轴3a被设于从作为把手手柄3的本体部的外观部3c的第一端延伸设置的腿部3d的前端。把手手柄3的腿部3d插入到门板2的开口部2a及框架4的开口部4a中,且把手手柄3的转动轴3a被保持于设置在框架4上的支撑部4c。
把手手柄3的连动部3b被设于从外观部3c的第二端延伸设置的腿部3e的前端。把手手柄3的腿部3e插入到门板2的开口部2b及框架4的开口部4b中,且把手手柄3的连动部3b与钟形曲柄臂14接合。钟形曲柄臂14连接于设置在门板2的内侧的门锁机构(省略图示)。
固定件5被设于框架4的支撑部4c附近,并构成为可限制转动轴3a向把手手柄3的长度方向(以下,简称为长度方向)的移动。图9表示固定件5的立体图,图10表示基于固定件5的把手手柄3的转动轴3a的支撑结构的剖视图。固定件5在组装完成时,如图10(a)所示,成为通过螺母(内螺纹部)15及螺栓(紧固部件、外螺纹部件)16而固定于框架4的紧固状态,而在组装工序中,其可成为如图10(b)所示,在从相对框架4被固定的位置开始到脱离的位置(从紧固状态脱离的位置)上通过框架4被保持的试装配状态。
在固定件5处设有收纳把手手柄3的转动轴3a的截面呈大致U字形的支撑部5a、5b。在其紧固状态下,固定件5如下述那样固定于框 架4。在框架4上固定螺母15。通过将螺栓16相对该螺母15紧固,而使固定件5的对接面5c与框架4的对接面4d相抵接。此时,固定件5的导向部5d、5e被插入到框架4的孔4e、4f中,支撑部5a、5b被定位。由此,固定件5的支撑部5a、5b限制转动轴3a向长度方向的移动。而且,通过框架4的支撑部4c与固定件5的支撑部5a、5b,自由转动地支撑把手手柄3的转动轴3a。
另外,固定件5在其试装配状态下,基于螺母15及螺栓16的紧固被解除,且被保持在固定件5的对接面5c与框架4的对接面4d脱离的位置。此时,固定件5的导向部5d、5e离开框架4的孔4e、4f,且把手手柄3的转动轴3a将不被固定件5的支撑部5a、5b支撑。从而,把手手柄3的转动轴3a可以在长度方向(在图10(b)中的实线箭头方向)上移动,且把手手柄3可以从框架4拆装。
接下来,对在固定件5的试装配状态下固定件5由框架4来保持的构成作以说明。图11表示试装配状态下基于框架4的固定件5的保持结构。图11是沿着图8中B-B线的剖视图。在框架4处,且在沿着螺栓16的紧固方向(在图11中上下方向)形成并相互对置的平面4g、4h上分别设有突起部4i、4j。在固定件5上,且在与框架4的平面4g、4h对置的平面上分别设有试装配凹部5f、5g。在试装配凹部5f、5g的内侧形成空洞部5h、5i,而构成为使试装配凹部5f、5g的间隔壁朝向内侧易于发生弹性变形。而且,如图11所示,使突起部4i、4j与试装配凹部5f、5g接合,由此固定件5相对框架4而被保持在试装配的状态。由于固定件5的试装配凹部5f、5g的间隔壁构成为易于发生弹性变形,所以其可以在不施加较大负荷状态下将固定件5保持在试装配状态或从试装配状态解除。
接下来,对使处于紧固状态的固定件5移动时的作用作以说明。在进行把手手柄3的更换、修理等时,需要使处于紧固状态的固定件5移动而将把手手柄3移动到可拆装的试装配状态。图12表示紧固状态下的固定件5的固定部的B-B剖视图,图13、图14表示试装配状态下的固定件5的固定部的B-B剖视图。
当使处于紧固状态的固定件5移动时,首先使螺栓16向松弛方向转动。由于螺母15固定于框架4,所以伴随螺栓16的旋转,螺栓16向背离框架4的方向(在图12中下方)移动。而且,在螺栓16移动了 规定量时,螺栓16的抵接面16a与设于固定件5的接合部5j、5k抵接。当继续使螺栓16移动时,固定件5伴随螺栓16移动,固定件5的对接面5c与框架4的对接面4d脱离。而且,通过将固定件5移动到如图13所示的试装配状态的位置,使把手手柄3成为可拆装的。这样,通过将螺栓16向松弛方向移动,可使固定件5从紧固状态移向试装配状态,因此不需要将螺栓16松开后再将固定件5拆下的作业,可以提高组装作业性。
并且,当继续使螺栓16从图13所示的试装配状态向松开方向旋转时,如图14所示,螺母15与螺栓16的旋接分离。此时,由于框架4的突起部4i、4j与固定件5的试装配凹部5f、5g维持接合,所以固定件5被保持于试装配状态。由此,当使固定件5移动时,即使将螺栓16过度松开也可使固定件5不从框架4脱落。
接下来,对车辆用车门装置311的作用作以说明。当车辆用车门装置311的组装完成时,固定件5为紧固状态。当车门8进行打开操作时,从门8的关闭状态握住把手手柄3并向门8的外侧拉拽。由于把手手柄3的转动轴3a通过框架4的支撑部4c与固定件5的支撑部5a、5b而被自由转动地支撑,所以把手手柄3在长度方向上没有晃动且以转动轴3a为中心开始转动。伴随把手手柄3的转动,把手手柄3的连动部3b使钟形曲柄臂14动作,且钟形曲柄臂14驱动门锁机构的闩锁机构。而且,当把手手柄3转动规定角度时,则门锁机构的锁紧被解除。由此,允许打开门8,可以进行门8向打开方向的动作。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以下的效果。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固定件5通过螺母15及螺栓16被固定于框架4的紧固状态下,固定件5的支撑部5a、5b限制把手手柄3的转动轴3a向把手手柄3的长度方向移动。因此,在车辆用门把手装置311组装完成时,可以抑制把手手柄3在其长度方向上的晃动。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可从框架4拆装转动轴3a的试装配状态下,固定件5被框架4保持。因此,在组装把手手柄3前,可将固定件5与框架4单元化来进行操作。从而,在车辆用门把手装置311的组装工序中,在组装把手手柄3完成后,可以只通过紧固螺栓16来支撑把手手柄3,可以提高组装作业性。并且,由于可以将固定件5与框架 4单元化,所以也有利于运输时的操作和制造管理。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框架4的突起部4i、4j与固定件5的试装配凹部5f、5g的接合,而将固定件5相对框架4保持于试装配状态。因此,在没有另外采用新部件的情况下,就可以将固定件5相对于框架4保持在试装配的状态。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与框架4的突起部4i、4j接合的试装配凹部5f、5g的间隔壁构成为易于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可以在不施加较大负荷状态下将固定件5保持在试装配状态或从试装配状态解除。换言之,可无较大阻力地解除突起部4i、4j与试装配凹部5f、5g的接合状态。因此,可以使固定件5从试装配状态顺利地变为紧固状态。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使处于紧固状态的固定件5移动时,向松开方向转动螺栓16而使螺栓16向背离框架4的方向移动,并使螺栓16的抵接面16a与固定件5的接合部5j、5k相抵接,由此使固定件5从紧固状态移向试装配状态。即,当边松开边移动螺栓16(紧固部件)时,通过螺栓1 6与接合部5j、5k接合,使固定件5(轴支撑部件)与螺栓16一起从与紧固状态对应的位置移向与试装配状态对应的位置。因此,通过只向松开方向旋转螺栓16,就可以使固定件5从紧固状态移向试装配状态,所以可以提高组装作业性。即,当因为更换把手手柄3等而使固定件5从紧固状态移动时,只通过解除基于螺栓16的固定,就可使固定件5向与试装配状态(即,把手手柄3可从框架4拆装的状态)对应的位置移动,所以可以提高组装作业性。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向松开方向旋转螺栓16而使固定件5从紧固状态移向试装配状态时,在固定件5的试装配状态下的螺母15与螺栓16的旋接分离。因此,可防止因过度松开螺栓16而造成固定件5移动至从框架4脱落的位置的情况。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变更为如下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固定件5的2个部位的支撑部5a、5b,限制转动轴3a向长度方向的移动,但也可将固定件5的支撑部设为支撑部5a、5b中的任意一方,而将另一方设置于框架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框架4的突起部4i、4j与固定件5的试装 配凹部5f、5g之间的接合,将固定件5相对框架4保持在试装配状态,但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件将固定件5保持在试装配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固定件5的紧固状态下,固定件5是通过螺母15及螺栓16而被固定于框架4的,但也可以通过使设于固定件5的卡止爪相对框架4接合等(参照图5的导向部50b)其他的紧固方法来进行固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螺母15相对框架4进行固定,但是也可以将与螺母15对应的内螺纹部直接设置于框架4。
以下,对本发明涉及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作以说明。
如图15所示,车辆用门把手装置411具有固定于框架4的导向部件85。
为了支撑把手手柄3,框架4由强度优良的材料,例如混入有玻璃纤维的树脂来形成。
导向部件85设于框架4的开口部4b附近,并相对框架4固定。导向部件85构成为:在把手手柄3的转动时使把手手柄3的腿部3e滑动,由此限制把手手柄3向转动轴3a的轴线方向的移动。因此,导向部件85由滑动性良好的材料形成。并且,导向部件85可以由比框架4的材料硬度低的材料形成。
图16表示导向部件85的立体图,图17表示把手手柄3的腿部3e的立体图,图18表示图15中的C-C线上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411的截面图,图19表示图18的要部放大图。图18(a)是把手手柄3的非操作位置下的剖视图,图18(b)是把手手柄3的打开操作方向的转动终端位置下的剖视图。
导向部件85外形呈大致U字形,且在内侧的一对对置的面分别以相互对置的方式设有突起状的导向部85a、85b。导向部85a、85b通过与把手手柄3的腿部3e的滑动部3g、3h滑动,来限制把手手柄3向转动轴3a的轴线方向(在图18中的实线箭头方向)的移动。在此,从在把手手柄3背离导向部件85的状态下的导向部85a的顶点到导向部85b的顶点为止的距离D(参照图19),被设定为小于从腿部3e的滑动部 3g到滑动部3h为止的距离d。并且,在导向部85a、85b的背面分别设有空洞部85c、85d,导向部85a、85b构成为朝向外侧易于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导向部件85的导向部85a、85b可弹性地夹持把手手柄3的腿部2e,且可消除把手手柄3向转动轴3a的轴线方向的晃动量。
并且,导向部件85构成为限制把手手柄3向打开操作方向的转动范围。在把手手柄3的腿部3e的前端设有抵接部3i、3j,在导向部件85处设有止动部85e、85f。如图18(b),在把手手柄3的打开操作方向的转动终端位置上,把手手柄3的抵接部3i、3j分别与导向部件85的止动部85e、85f抵接,由此可以限制把手手柄3的转动范围。在此,在导向部件85的止动部85e、85f的背面侧(在图18中上侧)分别设有空洞部85g、85h,止动部85e、85f构成为向背面侧易于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在把手手柄3的打开操作方向的转动终端位置上,把手手柄3的抵接部3i、3j与导向部件85的止动部85e、85f弹性地抵接,因此可以降低止动部85e、85f与抵接部3i、3j的撞击声。
接下来,对车辆用门把手装置411的作用作以说明。当进行打开车门的操作时,从车门的关闭状态把持把手手柄3并向外侧拉拽。于是,把手手柄3以转动轴3a为中心开始转动,把手手柄3的滑动部3g、3h边在导向部件85的导向部85a、85b滑动边开始移动(图18(a))。并且,伴随把手手柄3的转动,把手手柄3的连动部3b使钟形曲柄臂14动作,钟形曲柄臂14驱动门锁机构。而且,当把手手柄3转动到第一规定角度之时,门锁机构的锁紧被解除。由此,可打开车门。
把手手柄3构成为:即使在解除了基于门锁机构的锁紧之后也可向打开操作方向转动。当继续进行把手手柄3向打开操作方向的转动操作时,在把手手柄3转动到第二规定角度位置上时,把手手柄3的抵接部3i、3j与导向部件85的止动部85e、85f(图18(b))抵接。由此,可以限制把手手柄3向打开操作方向的转动范围。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得到如下的效果。
(1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把手手柄3的打开操作方向的转动终端位置下,把手手柄3的抵接部3i、3j与导向部件85的止动部85e、85f弹性地抵接。因此,可以减小在转动终端位置上发生的抵接部3i、3j与止动部85e、85f的撞击声。
(1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导向部件85的导向部85a、85b弹性地夹持把手手柄3的滑动部3g、3h,且限制把手手柄3向转动轴3a的轴线方向的移动。因此,在把手手柄3转动时,在不对把手手柄3施加较大负荷的情况下,就可以消除把手手柄3向转动轴3a的轴线方向的晃动量。并且,由于导向部85a、85b弹性地夹持滑动部3g、3h,所以可以吸收从导向部85a的顶点到导向部85b的顶点为止的距离D及从腿部3e的滑动部3g到滑动部3h为止的距离d的产品偏差,并消除把手手柄3向转动轴3a的轴线方向的晃动量。
(1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用于限制把手手柄3的腿部3e向转动轴3a的轴线方向的移动的导向部件85上,设有易于弹性变形的止动部85e、85f。即,在导向部件85上一体地形成止动部85e、85f。因此,不需要设置新的用于减小撞击声的止动部件,可以抑制部件数量增加。
(1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导向部件85由比框架4的材料硬度低的材料形成。因此,在可确保框架4强度的同时,易于使导向部件85的止动部85e、85f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可以减小在把手手柄3的转动终端位置上发生的抵接部3i、3j与止动部件85e、85f的撞击声。并且,导向部件85的导向部85a、85b也易于发生弹性变形,所以在把手手柄3转动时,可以抑制施加于把手手柄3的负荷。
(1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强度优良的材料形成框架4,且由滑动性优良的材料形成导向部件85。从而,例如与一体地形成框架4与导向部件85的情况相比,可加大材料的选择自由度。
(16)把手手柄3具有:设置转动轴3a的第一端;设有与门锁机构连动的连动部3b、及在转动终端位置上与止动部85e、85f抵接的抵接部3i、3j的第二端。从而,可以有效地配置把手手柄3的转动轴3a、连动部3b及抵接部3i、3j。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变更为如下的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把手手柄3设为手柄式门把手,但也可以是薄片(f1ap)式门把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止动部85e、85f设在导向部件85的两个部位,但也可以只设在一个部位,或设在三个以上的部位。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导向部件85由比框架4的材料硬度低的材料形成,但也可以与硬度无关地选择导向部件85及框架4的材料。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导向部件85的导向部85a、85b弹性地夹持把手手柄3的滑动部3g、3h,但也可以构成为在导向部85a、85b与滑动部3g、3h之间设置间隙。

Claims (17)

1.一种车辆用门把手装置(10),具有:固定于车辆的门板(2)的背面的基座部件(12);以支撑于该基座部件(12)且可自由倾动的方式从上述门板(2)的表面配设在该基座部件(12)上的手柄部件(11),该车辆用门把手装置的特征是,
其还具有设于上述手柄部件(11)的转动轴(3a、31a、31a’)、以及相对上述基座部件(12)来支撑该转动轴(3a、31a、31a’)的轴支撑部件(5、40、40’),上述转动轴(3a、31a、31a’)沿着与上述手柄部件(1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上述轴支撑部件(5、40、40’)是与上述基座部件(12)分开独立的部件,上述轴支撑部件(5、40、40’)固定于上述基座部件(12)上,该轴支撑部件限制上述转动轴(3a、31a、31a’)相对于上述基座部件(12)向上述手柄部件(11)的长度方向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10),其特征是,上述手柄部件(11)具有支撑臂(31、31’),上述支撑臂(31、31’)的前端包括相互对置的一对对置壁(31b、31b’),上述转动轴(3a、31a、31a’)以相互连接上述两个对置壁(31b、31b’)的方式设于上述支撑臂(31、31’),上述轴支撑部件(5、40、40’)收纳于上述两个对置壁(31b、31b’)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10),其特征是,上述轴支撑部件(5、40、40’)具有支撑上述转动轴(3a、31a、31a’)且使其自由旋转的轴支承凹部(12g、40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10),其特征是,在上述轴支承凹部(12g、40a)的内壁(41a~43a)形成有可与上述转动轴(3a、31a、31a’)抵接的挠曲部(40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10),其特征是,上述轴支撑部件(5、40、40’)在上述轴支承凹部(12g、40a)的周围,具有沿着与上述转动轴(3a、31a、31a’)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贯通孔(40c),在该贯通孔(40c)与上述轴支承凹部(12g、40a)的内壁(41a~43a)之间的轴支撑部件(5、40、40’)的部位形成上述挠曲部(40d)。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10),其特征是,上述轴支承凹部(12g、40a)被三个内壁(41a~43a)划分,上述挠曲部(40d)形成于上述三个内壁(41a~43a)中的至少一个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10),其特征是,上述基座部件(12)具有支撑上述转动轴(3a、31a、31a’)且使其自由旋转的轴支承凹部(12g、40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10),其特征是,上述转动轴(3a、31a、31a’)在相对上述手柄部件(1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并具有圆柱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10),其特征是,
其还具有:在关闭位置锁紧车门(8)的门锁机构;将上述轴支撑部件(5、40、40’)固定于上述基座部件(12)的紧固部件(16),
当使上述手柄部件(11)从上述车门(8)的关闭状态转动时,解除基于上述门锁机构的锁紧并允许上述车门(8)打开,
上述转动轴(3a、31a、31a’)相对上述手柄部件(11)的长度方向垂直地延伸,
上述轴支撑部件(5、40、40’)可变化为:被上述紧固部件(16)固定于上述基座部件(12)的紧固状态、以及在从相对上述基座部件(12)被固定的位置脱离的位置上被上述基座部件(12)保持,而被试装配于该基座部件(12)的试装配状态;上述轴支撑部件(5、40、40’)在上述紧固状态下限制上述转动轴(3a、31a、31a’)向上述手柄部件(11)的长度方向的移动,且允许在上述试装配状态下相对上述基座部件(12)拆装上述转动轴(3a、31a、31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10),其特征是,上述基座部件(12)及上述轴支撑部件(5、40、40’)中任意一方具有突起部(4i、4j),而另一方具有划分试装配凹部(5f、5g)的间隔壁,通过上述突起部(4i、4j)与上述试装配凹部(5f、5g)接合,而使上述基座部件(12)将上述轴支撑部件(5、40、40’)保持在试装配状态,上述试装配凹部(5f、5g)的间隔壁可弹性变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10),其特征是,上述轴支撑部件(5、40、40’)具有可与上述紧固部件(16)接合的接合部(5j、5k),以便限制上述紧固部件(16)从上述轴支撑部件(5、40、40’)脱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10),其特征是,上述紧固部件(16)为外螺纹部件,在上述基座部件(12)形成有螺合于上述外螺纹部件的内螺纹部(15),当边松开边移动上述紧固部件(16)时,上述紧固部件(16)与上述接合部(15)接合,由此上述轴支撑部件(5、40、40’)与上述紧固部件(16)一起朝向对应于试装配状态的位置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10),其特征是,在上述轴支撑部件(5、40、40’)试装配于上述基座部件(12)的状态下,可以解除上述外螺纹部件(16)与上述内螺纹部(15)之间的螺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10),其特征是,其还具有固定于上述基座部件(12)的导向部件(85),该导向部件(85)通过在上述手柄部件(11)的转动时以使该手柄部件(11)滑动的方式进行导向,来限制上述手柄部件(11)向上述转动轴(3a、31a、31a’)的轴线方向的移动,导向部件(85)具有止动部(85e、85f),该止动部当上述手柄部件(11)在欲打开车门(8)的方向上转动到转动终端位置时,弹性地抵接于上述手柄部件(11)来限制上述手柄部件(11)的进一步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10),其特征是,上述导向部件(85)通过弹性地夹持上述手柄部件(11),来限制上述手柄部件(11)向上述转动轴(3a、31a、31a’)的轴线方向的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10),其特征是,上述导向部件(85)由比上述基座部件(12)的材料硬度低的材料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用门把手装置(10),其特征是,上述手柄部件(11)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在上述第一端设有上述转动轴(3a、31a、31a’),在上述第二端设有与门锁机构连动的连动部及在上述转动终端位置与上述止动部(85e、85f)抵接的抵接部(3i、3i)。
CN200580023951XA 2004-07-23 2005-07-21 车辆用门把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47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5184/2004 2004-07-23
JP2004215184A JP4469241B2 (ja) 2004-07-23 2004-07-23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185047/2005 2005-06-24
JP2005185047 2005-06-24
JP187069/2005 2005-06-27
JP2005187069A JP4569403B2 (ja) 2005-06-27 2005-06-27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PCT/JP2005/013382 WO2006009205A1 (ja) 2004-07-23 2005-07-21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4721A CN1984721A (zh) 2007-06-20
CN1984721B true CN1984721B (zh) 2011-09-21

Family

ID=35902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2395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84721B (zh) 2004-07-23 2005-07-21 车辆用门把手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69241B2 (zh)
CN (1) CN19847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35324B2 (ja) * 2006-08-25 2011-12-1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IT1391437B1 (it) * 2008-10-02 2011-12-23 Valeo Spa Maniglia per veicoli con meccanismo di sblocco migliorato
US8056188B2 (en) * 2009-03-02 2011-11-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oor assist assembly for being grasped by a user of a vehicle
JP5270421B2 (ja) * 2009-03-30 2013-08-21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車両の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5235815B2 (ja) * 2009-08-05 2013-07-10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5407652B2 (ja) 2009-08-18 2014-02-0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DE102013000631A1 (de) * 2013-01-16 2014-07-1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Befestigung eines Türgriffs an einer Fahrzeugtür, Fahrzeugtür, Fahrzeug
US11280117B2 (en) * 2014-02-28 2022-03-22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Door-handle system for vehicles
JP6605636B2 (ja) * 2018-01-26 2019-11-13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JP7007246B2 (ja) * 2018-08-07 2022-01-24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1163A (en) * 1994-06-15 1997-07-29 Sakae Riken Kogyo Co., Ltd. Door handle device
CN1223327A (zh) * 1998-12-28 1999-07-21 金进国 汽车车门把手
JP3468281B2 (ja) * 1998-12-25 2003-11-17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自動車のドアアウトサイドハンド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1163A (en) * 1994-06-15 1997-07-29 Sakae Riken Kogyo Co., Ltd. Door handle device
JP3468281B2 (ja) * 1998-12-25 2003-11-17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自動車のドアアウトサイドハンドル装置
CN1223327A (zh) * 1998-12-28 1999-07-21 金进国 汽车车门把手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US 2003/0001399 A1,说明书第0067段、附图1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69241B2 (ja) 2010-05-26
CN1984721A (zh) 2007-06-20
JP2006037378A (ja) 2006-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84721B (zh) 车辆用门把手装置
WO2006009205A1 (j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CN101619636B (zh) 用于机动车的门闩装置
DE102012202670B4 (de) Zusammenschiebbare Türgriff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 und Türanordnungen mit derselben
DE10362050B4 (de) Struktur einer Heckklappe
KR20060101857A (ko) 차 중앙 기둥 구조체
CN103597158A (zh) 交通工具用锁紧装置
US8366158B2 (en) Latch direction change structure of lock
CN104350225A (zh) 耦合装置,用于使以可摆动方式被支承的车身部件,像车门、后盖或前盖与车身的车辆结构部件可松脱地连接
DE102012208983B4 (de) Fahrzeugsitz
WO2017148634A1 (de) Anordnung mit einem crashprofil und einem lastweiterleitungselement an einem kraftfahrzeug, lastweiterleitungselement sowie kraftfahrzeug oder fahrzeugtür
CN101243234A (zh) 用于多点锁定在壳体或柜内的门或壁件的锁定件
EP3175124A1 (de)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sandwichbauteil
EP2322370B1 (de) Fixierungssystem für einen Verdeckkastendeckel
JP2015199425A (ja) センタピラーレス車両のドアロック構造
DE69914128T2 (de) Einbauposition für eine Dämpfungsvorrichtung in ein Nutzfahrzeug
JP5635549B2 (ja) コンテナの緊締装置
CN102953612B (zh) 车辆用收纳装置
CN209410027U (zh) 驻车制动操纵杆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809129Y (zh) 一种汽车门锁
CN220032088U (zh) 转运工装
CN106891720A (zh) 换挡杆装置、尤其可手动换挡的变速器的换挡杆装置
CN110949536B (zh) 客车及其前围门组件
KR100534939B1 (ko) 자동차용 리어 스플릿 폴딩 시트백 마운팅 구조
DE10013848B4 (de) Schließsystem für eine Kraftfahrzeugtü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