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83641A - 用于将导电体连接到连接导线的具有二极管的连接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将导电体连接到连接导线的具有二极管的连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83641A
CN1983641A CNA2006100647500A CN200610064750A CN1983641A CN 1983641 A CN1983641 A CN 1983641A CN A2006100647500 A CNA2006100647500 A CN A2006100647500A CN 200610064750 A CN200610064750 A CN 200610064750A CN 1983641 A CN1983641 A CN 1983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device
diode
heat conduction
conduction structure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647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68539C (zh
Inventor
冈特·费尔德梅尔
海因茨·谢勒
安德烈亚斯·韦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Publication of CN1983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3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85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8539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42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4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to b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e.g. junction box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4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to b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e.g. junction boxes
    • H02S40/345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to b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e.g. junction boxes with cooling means associated with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e.g. cooling means associated with or applied to the junction bo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458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terminal blocks
    • H01R9/2466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terminal blocks using a planar conductive structure,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将至少一个导电体连接到至少一个连接导线的连接设备包括连接器壳体和布置在连接器壳体中的中间连接布置,中间连接布置具有用于连接连接导线的第一连接区域和用于连接导电体的第二连接区域。中间连接布置包括具有导电体结构的基底布置、热传导结构以及至少一个二极管。二极管被配置为具有两个基本平坦的相对主表面的扁平二极管。二极管连接到导电体结构并通过其至少一个主表面连接到热传导结构。导电体结构用于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的电连接,热传导结构被配置为消散来自二极管的热能。因此在连接设备内部获得了二极管的用于消散废热的更高的热传导率。

Description

用于将导电体连接到连接导线的具有二极管的连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至少一个导电体连接到至少一个连接导线的连接设备,该连接设备具有中间连接布置,该中间连接布置具有至少一个二极管。这种类型的连接设备被配置尤其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太阳能电池的电连接。
背景技术
用于产生电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通常包括分层布置,其具有位于暴露侧的平坦的第一层,例如具有低吸收作用的玻璃盖板,以及位于后侧的平坦的第二层,例如玻璃盖板。单个太阳能电池,其可以通过光生伏打效应产生电能,布置在这些层之间并且在该分层布置内相互连接。以这种形式形成的太阳电池板通常设置有环绕的连接器壳体。为了获得更高的电压和电流,多个太阳能电池组合成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以相互串连或者并联的形式连接。
在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通常用连接金属片接触太阳能电池的与暴露侧分开的后侧,所述金属片借助于接线盒形式的连接设备连接到连接导线,也被称为太阳能导线。这种连接通过,例如,焊接、螺纹连接或者使用可以将连接金属片夹紧到导电轨的夹子来实现。
通常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太阳能电池的电连接的这种类型的连接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二极管,其可以防止提供了不同太阳能电流和太阳能电压的位于阳光下的太阳能电池和位于阴暗处的太阳能电池之间的均衡电流。因此,组件即使在局部阴影下也可以连续工作并且相应的减少功率。这样的旁路二极管,如他们所知,通常具有圆形配置,这意味着它们只具有有限的用途,尤其是对于高功率来说。在二极管中产生相对高的损耗,尤其是在高功率的情况下,其必须以热的形式消散到连接设备外部。然而,在介绍中提及类型的连接设备中,在具有圆形配置的二极管的情况下,产生的废热的消散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限定一种介绍中提及类型的连接设备,其适用于将导电体,尤其是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导电体,连接到连接导线,即使在传输高功率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本发明通过形成权利要求1所述类型的连接设备实现了这个目的,其可以通过根据权利要求21特征的方法生产,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23的配置有这种连接设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实现了这个目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和发展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包括连接器壳体,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导线的连接导线通孔和至少一个用于导电体的导体通孔,加上布置在连接器壳体中的中间连接布置,所述中间连接布置具有用于连接连接导线的第一连接区域和用于连接导电体的第二连接区域。中间连接布置包括具有导电体结构的基底布置、热传导结构以及至少一个二极管。二极管配置为具有两个基本平坦的相对主表面的扁平二极管。二极管连接到导电体结构,并通过其至少一个主表面连接到热传导结构。导电体结构被配置用于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的电连接,而热传导结构被配置为消散来自二极管的热量。
由于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优选具有大表面积的热传导结构,并且二极管被配置为扁平二极管并通过其至少一个主表面高效连接到热传导结构,所以实质上二极管中产生的废热有可能更好的消散,因为在连接设备内部获得了用于二极管的更高的热传导率。因此二极管可以承受更高的热负载,为此即使更高的电功率也可以在连接设备中从导电体传输到连接导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封装二极管的封装材料如此设置和布置以致它与二极管接触并且从二极管吸收热能。例如,封装材料可以例如在置于基底布置上之后封装二极管。封装材料尤其是一种热塑性聚合物。使用这样的布置,有可能增加待从二极管消散热量的散发量,因为封装材料可以吸收额外的热输出,并将其释放到连接器壳体的外部。另外,增加了热容量,从而提高了动态性能,因为可以吸收瞬间高水平的散发热。另外的优点是,通过使用封装材料,例如可以形成可选的到达金属热传导结构的转换,因此增加了整体热传导率。另外,在较大的表面积上实现了与二极管的接触,其也增加了消散的热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基底布置具有板结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基底布置尤其包括印刷电路板,导电体结构包括应用到印刷电路板上的迹线。在这种情况下,二极管可直接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例如,连接到平坦表面上的其中一个迹线上。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基底布置尤其包括穿孔栅格,其具有多个相互分离的穿孔栅格构件。这种情况下,二极管也可以在平坦表面上连接到其中一个穿孔栅格构件,实现了从二极管到基底布置的最理想的传热。根据这些实施例,导电体结构也形成至少部分热传导结构,因为来自二极管的大部分废热经过导电体结构的金属表面通过平坦表面上的传热和热传导消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热传导结构被与基底布置分离布置。例如,热传导结构被配置为金属板,其例如被嵌入在基底布置旁边的封装材料中。例如,二极管和封装二极管的封装材料被布置在基底布置上,与基底布置分离布置的形式可能为金属板的至少一部分热传导结构被嵌入封装材料中。以这种方式增加了热传导率,因为来自二极管的额外热能可通过封装材料和热传导结构的分离构件消散。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热传导结构被布置在例如印刷电路板形式的基底布置的至少两个不同的侧面上,在基底布置的第一侧面上形成第一局部热传导结构,在基底布置的第二侧面上例如印刷电路板的后侧面上形成第二局部热传导结构。这里,二极管连接到例如印刷电路板前侧面上的第一局部热传导结构。为了连接第一局部热传导结构和第二局部热传导结构,热传导结构具有穿过基底布置的板通孔。因此,二极管发射的热能例如可以被传导到印刷电路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因此,热传导结构的表面可以被有效的扩大,由此也增加了热传导结构的热传导率。二极管的热能也可以在热传导结构的更大的表面区域上散发。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热传导结构被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外部吸热部件,以消散热能到连接器壳体外部。尤其是,热传导结构被布置在连接器壳体内,其在连接器壳体内具有至少一个热传导通孔。可以通过该热传导通孔馈通连接到热传导结构的热导体,以消散二极管的热能到连接器壳体的外部。这种热导体,例如,可以被配置为外部吸热部件,或者被连接到这样的设备。因此,二极管的热能也可以有效地消散到连接器壳体的外部,因此更高的电功率可以在连接器壳体内传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连接器壳体内可提供多个二极管,其连接到导电体结构并且通过其一个主表面连接到热传导结构。在此,至少两个二极管被相互偏移地布置在中间连接布置的平面上,增加二极管之间的距离,以减少二极管之间的相互热效应。
为了制造上述的连接设备,二极管安装在中间连接布置上,然后被封装在封装材料中,并且如此形成的中间连接布置被插入连接器壳体中。
对于穿孔栅格被用作基底布置的情况,根据这种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使用下面的过程:为了创建基底布置,由金属带形成具有多个穿孔栅格构件的穿孔栅格,所述穿孔栅格构件最初通过连接板相互连接。因此穿孔栅格的穿孔栅格构件被保持在一起用于接下来的制造步骤。在安装了二极管和在中间连接布置上施加了封装材料之后,连接板被切断,现在中间连接布置通过封装材料保持在一起,并且以这种形式插入连接器壳体中。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方面,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配备有这里所述的连接布置。这种情况下,连接设备的第一连接区域连接到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外部连接的连接导线,而连接设备的第二连接区域连接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至少一个太阳能电池的电接触形成区域。例如,连接设备连接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后部保护板的后侧面。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中示出的图形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附图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配置有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其具有作为基底布置的印刷电路板,
图3是图2示出的连接设备实施例的中间连接布置的详细透视图,
图4是中间连接布置后侧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另一实施例中使用的中间连接布置的进一步实施例,其具有作为基底布置的穿孔栅格,
图6是图5的中间连接布置的透视图,其具有施加在其上的封装材料,
图7A-7D示出了图5和6的中间连接布置在封装在封装材料中之后和切断穿孔栅格的连接板之后的各种视图,
图8,9示出了在制造的各种阶段具有穿孔栅格的中间连接布置的进一步实施例,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进一步实施例的部分截面的详细透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进一步实施例的透视图,其具有外部吸热部件,
图12示出了具有封闭的连接器壳体盖的图11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设置有连接设备1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一个实施例的不按比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包括分层布置,该分层布置具有以玻璃板形式位于暴露侧的平坦的第一层101和平坦的第二层103。第二层103也可以由玻璃或者保护膜制成。至少一个太阳能电池102位于第一层101和第二层103之间,其当暴露在由光线106表示的光例如阳光下时提供电能。这种能量通过通常以形成印刷电路的铜箔形式的导体箔104从太阳能电池102取走。出于此目的,导体箔104的一侧电连接到太阳能电池102的未暴露的后侧,而另一侧通过导电体13连接到连接设备1,太阳能电池的能量从该连接设备通过连接导线11,12取出以供给图1中未示出的负载。
根据本实施例,连接设备1例如通过诸如胶水的粘合剂107连接到第二层103的后侧。另外,第二层103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105,例如箔导体形式的一个或多个导电体13可穿过所述通孔从太阳能电池102的后侧进给到连接设备1。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1的第一实施例,其尤其可以用于连接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图2中示出的连接设备1包括连接器壳体2,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两个用于连接导线11和12的连接导线通孔21和22,连接导线11和12通过连接导线通孔21和22送出。例如,这可以通过在各种情况下都合适配置的连接器来实现。导电体13,例如图1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电导体箔,通过导体通孔23,24引入到连接器壳体2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导体通孔23,24各自设置为槽形,以将多个导电体13引入到连接器壳体2内部。通过导体通孔23,24引入的导电体13在图2中未示出。
中间连接布置3额外设置在连接器壳体2内部,其包括用于连接连接导线11,12的第一连接区域31,以及用于连接由图1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导出的导电体13的第二连接区域32。在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中间连接布置3包括印刷电路板4形式的基底布置,其包括导电体结构或者施加在印刷电路板4上形成导电体结构的迹线41。在第一连接区域31中,电终端42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其在本实例中被配置为插入式舌片。连接导线11和12相应的电缆接线头形式的插入式终端被推到电终端42上。
在第二连接区域32中,印刷电路板4包括各个尺寸稳定的平面导体43,其被配置成为各个插入的导电体13的箔型连接区域提供平坦的接触表面。该箔型连接区域,为了清楚起见图2中未示出,被放置在平面导体43上,并且例如被焊接到那里。印刷电路板4可以通过固定设备46(图3)固定到连接器壳体2上,例如该固定设备46的形式为被固定在连接器壳体2中的相应螺钉穿透的印刷电路板4上的开口。在连接器壳体2的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壳体结构被表示在印刷电路板4下面,相对于本发明而言其执行非实质功能,但是其可提供在连接器壳体2中,以使连接器壳体2可用于其它应用。例如,该结构可用于连接器壳体2的不同应用中,以实现其中未使用印刷电路板4的不同的中间连接布置。
如图2所示,配置为扁平二极管的多个二极管5安装在印刷电路板4上,或者更精确地说安装在迹线41上。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中间连接布置3的详细透视图。如图3所示,二极管5具有两个基本平坦的相对的主表面51和52。其中一个主表面51形成二极管5的可见顶面,另一主表面52形成二极管5的不可见的底面。主表面51和52通过各侧表面53连接到一起,这样主表面51,52和侧表面53形成了二极管5,在本实施例中其形状基本上为立方体。主表面51和52显著大于侧表面53。二极管5的扁平结构以这种方式获得,其也可以被称为“扁平二极管”。
二极管5通过各自的导线54连接到印刷电路板4的迹线41,在本实例中连接到邻近各二极管5的迹线41上。到迹线41的第二电连接通过到二极管5底面的第二导线(未示出)实现。位于二极管5上的迹线41以这种方式通过相应的二极管5连接到相邻的迹线41。
在本实施例中,相似类型的多个二极管5设置在印刷电路板4的前侧,并且连接到印刷电路板4的迹线41。在这种情况下,二极管5在印刷电路板4的平面上相互偏移布置(例如,在印刷电路板4的横向和纵向轴对角偏移),以增加二极管5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少二极管5的热效应。然而,在备选实施例中,按行并排布置二极管5(例如,沿印刷电路板4的纵轴)也是可能的。
在图3示出的连接布置中,迹线41通过二极管5串行互连。这样的电路尤其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即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单个太阳能电池102相互连接成太阳能电池电路例如连接成单个太阳能电池102的串联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电路在单个不同的电路节点处连接到中间连接布置3的第二连接区域32的各平面导体43。因此,太阳能电池电路的成对的电路节点通过二极管5相互连接。二极管5因此用作各分路二极管,当相应组的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102不发电时,其可以将电流转向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指定组的太阳能电池102,或者例如当存在部分阴影时仅转向到有限程度以产生电能。
印刷电路板4的迹线41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两个主要功能。第一,迹线41被用于通过各自的二极管5实现中间连接布置3的第一连接区域31和第二连接区域32之间的电连接。第二,迹线41也用作消散来自二极管5的热能的热传导结构,来自二极管的热能在各二极管中产生为废热。通过二极管5的主表面52的相对大的面积实现了向底层迹线41的良好传热,具有相对大表面积的迹线41用于向周围环境发射吸收自各二极管的热。金属迹线41的大面积用作热传导体,其依次可通过例如在图2和3中未示出的封装材料消散吸收的热。
图4示出了印刷电路板4的后侧4-2的透视图,在其前侧4-1上安装有二极管5,如参考图2和3描述的那样。印刷电路板4的后侧4-2具有迹线45,其在后侧4-2上没有相互连接。迹线45基本执行作为热传导结构的功能,其通过各自的板通孔44连接到印刷电路板4前侧4-1上的迹线41。因此,两个局部热传导结构,以通过板通孔44穿过印刷电路板4相互连接的迹线41和45的形式,形成在印刷电路板4的前侧4-1和后侧4-2上。通过这种方式,迹线41的表面区域也可以延伸到印刷电路板4的后侧4-2上,以增加用于改善消散二极管热能的表面积。
图5示出了用于布置在连接设备1中的中间连接布置3的另一实施例,其中穿孔栅格6被用作基底布置。图5示出了制作阶段,其中穿孔栅格6的单个穿孔栅格构件6-1到6-6仍然通过各自的连接板64相互连接。单独的穿孔栅格构件6-1到6-6每一个都具有用作导电体结构的迹线61。另外,提供了尺寸固定的平面导体63,每一个平面导体都用作导电体13例如图1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导电体13的箔型连接区域的平坦接触表面。平面导体63例如(图6;图7a)向上弯曲,箔型连接区域通过各自的弹性扣件连接到平面导体63。在本实施例中,不像图2和3所示的实施例,提供了六个平面导体63用于连接到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电终端62设置在穿孔栅格6的相反侧上,以将中间连接布置3连接到连接导线11,12。例如,终端62设置有弹性罩扣件65(图7d),用于夹紧各连接导线11,12的电线。在图5中,不像图2和3所示的实施例,设置了四个终端62用于连接导线11,12的连接。
多个二极管5,以参考图2和3已描述的方式,安装在穿孔栅格6上。二极管5通过各自的导线54和55连接到两个相邻的穿孔栅格构件6-1到6-6上。穿孔栅格6的单个穿孔栅格构件6-1到6-6的互连因此类似于图2和3中示出的印刷电路板4的迹线41的互连,虽然在图5示出的实施例中,三个二极管5彼此并联连接。将多于或少于三个的二极管5彼此并联连接也是可能的。
图6示出了图5的中间连接布置3的透视图,其中,在穿孔栅格6上安装了二极管5之后,封装材料7被施加在基底布置上。封装材料7以这样的方式封装各个二极管5,以致封装材料7可与二极管5接触并吸收来自二极管5的热能。例如,基底布置利用塑性聚合物形式的封装材料7封装或者注模,形成众所周知的热包裹成型(thermal overmolding)。例如,来自德国Werner Wirth GmbH公司的产品THERMELT,可以被用作封装材料7。通过使用这种热包裹成型可以实现来自二极管5的热向周围环境的改善的热消散。在这种情况下,穿孔栅格构件6-1到6-6(图5)的大区域也用作热传导结构,其通过各自的迹线61将产生的热散发到封装材料7。
图7A-7D示出了图5和6的中间连接布置3在不同制造阶段的各种视图。图7A示出了中间连接布置3的在将穿孔栅格6封装在封装材料7中形成形状基本上为立方体的封装体之后的侧视图,在某种程度上如图6所示。图7C示出了中间连接布置3的平面图,其中穿孔栅格6基本上完全封装在封装材料7中,同时穿孔栅格6的连接板64(图5)仍然保持在开口66处。图7B示出了中间连接布置3的相应侧视图,与图7A示出的侧视图相比旋转了90°。
下面更详细的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1的制造。
为了形成基底布置,如图5所示,具有多个穿孔栅格构件6-1到6-6的穿孔栅格6由金属带形成。穿孔栅格6的穿孔栅格构件6-1到6-6首先通过连接板64相互连接。例如,将合适的金属带穿过用于形成穿孔栅格构件6-1到6-6的冲床。然后,二极管5例如通过焊接安装在穿孔栅格6上,同时初始的连接板64仍然保持完整。然后,以这种形式形成的中间连接布置3被插入在成形工具中,例如插入在铸模或喷射模塑模中,以施加封装材料7。在此形成开口66,以使得连接板64在形成最终铸造形体之后可以从外部容易取得。然后,连接板64被合适的工具(未示出)切断,以生产如图7D所示的中间连接布置3。该图示出了连接板64已经从开口66冲下。另外,附加到终端62上的弹性罩夹子65可以在该图中看到。然后,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中间连接布置3被插入到图2所示的连接器壳体2中,以连接连接导线11,12或者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导电体13。然后,中间连接布置3固定到连接器壳体2。
图8和9示出了在不同制造阶段的中间连接布置3的另一实施例,其具有作为基底布置的穿孔栅格8。穿孔栅格8包括多个穿孔栅格构件8-1到8-4,形成具有各种分离迹线81的导体结构。二极管5通过其中一个主表面安装在许多穿孔栅格构件8-1到8-4上。尺寸固定的平面导体83用作例如太阳能电池组件100的导电体13的箔型连接区域的平坦接触表面,连接箔通过各弹簧夹84夹紧,例如形式为永久弹性不锈钢弹簧的弹簧夹。弹簧夹84也可用于图5到7D示出的实施例。从连接设备1发出的连接导线11,12连接到终端82。在将二极管5焊接到穿孔栅格8上之后,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中间连接布置3通过封装材料7封装,并且冲压栅格的仍然保持的连接板被冲出开口86。中间连接布置3可在开口87处固定在连接器壳体2上。不像前面的实施例,系统的串连型的互连没有通过穿孔栅格8实现,以例如允许连接箔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侧以不同的形式互连。因此二极管布线可以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变化的迹线模式),以允许考虑太阳能电池组件侧的不同需求。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1的另一实施例的详细的局部剖视的透视图。不像上述的连接设备1的实施例,在图10的连接设备1或者中间连接布置3中,具有导电体结构的基底布置4和热传导结构被互相分离布置。根据图10的实施例,热传导结构被配置为导热的、平坦的、优选金属板10,在其上,二极管5通过其中一个主表面安装在平面上以提供最佳的热传输。二极管5用导线57和58连接到基底布置4上的导电体结构,其中导电体结构在图10中没有更详细地示出。这具有例如与图2和3中所示的印刷电路板4类似的结构。
图10中所示的金属板10的布置、二极管5和基底布置4可重新嵌入在封装材料中,类似于图6和7A-7D。
其上安装有二极管5并且布置在连接器壳体2中的金属板10连接到吸热部件。出于此目的,在连接器壳体2中提供了热传导通孔25用于穿过连接到金属板10的热传导体9。热传导体9兼用作具有增加表面积的附加肋的外部吸热部件,以改善二极管5的热能向连接器壳体2外部的消散。热传导通孔25是连接器壳体2中的开口,类似于连接导线通孔21,例如,在另外的应用中其也可以备选作为额外的连接导线通孔。尤其如参考图2所示的,另外的孔26设置在连接器壳体2的右侧,其也可以用作额外金属板的热传导通孔。其余的二极管5可以布置在这个额外的金属板上,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连接器壳体2中布置翻倍的二极管5。
吸热部件形式的热传导体9,其不是导电体,优选在塑胶中实现,以获得到连接器壳体2外部的最佳热传导率,所以不能从连接器壳体2的外部接近第二连接布置3的导电构件。
在备选实施例中,如图2和3所示,有可能在印刷电路板4上安装二极管5,并且提供金属板10作为热传导结构的额外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印刷电路板4上的二极管5被封装材料7封装,类似于图6和7,金属板10也被嵌入封装材料7中。热因此从二极管5或者印刷电路板4通过封装材料7传输到金属板10,该金属板依次连接到类似于图10所示的热传导体9或者吸热部件的热传导体。因此,来自二极管5的热通过封装材料7和金属板10消散到连接器壳体2外部。
图11和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布置3的另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0的实施例那样,热传导结构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外部吸热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为吸热部件15,用来将热能消散到连接器壳体2外部。在这种情况下,吸热部件15优选实施为肋片体,以形成尽可能大的用于消散产生的热的冷却表面积。
在另一实施例中,热传导结构包括板14,例如阳极氧化铝板,其至少部分覆盖了中间连接布置3,优选为基本全部覆盖,并且其在中心馈通处连接到外部吸热部件15。例如,板14和吸热部件15可以是共用组件,板14的子区域布置在连接器壳体2内部,并且吸热部件15的子区域布置在连接器壳体2外部。板14通过下表面从中间连接布置3吸收热能,并且通过外部吸热部件15散发热能。
在图11的实施例中,层17布置在例如印刷电路板4形式的基底布置和板14之间。层17是非导电的导热剂。层17尤其用于填补印刷电路板4的潜在的粗糙表面,这样为板14形成光滑表面和平面支撑。从而可以最小化热阻抗,因为可以通过几乎完全平坦的表面实现接触。备选地,层17可以是热传导垫,其具有比导热剂更硬的坚固性,并且可以用于在印刷电路板4上平整不明显的(less sharp)不平坦区域。在一实施例中,该中间连接布置3中的二极管5布置在印刷电路板4的下侧面上,热能通过印刷电路板4(图4)的后部消散。参考图6描述的封装材料7在这里并不是绝对必要的。
板14以这种方式配置和布置,以致可在板14的金属部分、或吸热部件15和中间连接布置3的带电部分之间观察到如相关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依赖于给定情况下使用的电压等级)中指定的带电元件的气隙和漏电路径。尤其是,适当配置和确定层17的尺寸以保证这些。
在图12中,连接器壳体2设置有连接器壳体盖16,其在连接器壳体2的上部区域从其外部关闭了连接器壳体2。连接器壳体盖16通过锁键18保持在连接器壳体2上。在连接器壳体盖16上,从而作为整体在连接器壳体2上提供了热传导通孔27,用于通过热传导体19,其连接到板14和外部吸热部件15(图11),以通过吸热部件15的冷却肋片将板14吸收的热能消散到连接器壳体外部。

Claims (23)

1、一种用于将至少一个导电体(13)连接到至少一个连接导线(11,12)的连接设备,包括:
连接器壳体(2),其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导线(11,12)的连接导线通孔(21,22)和至少一个用于导电体(13)的导体通孔(23,24),
布置在连接器壳体(2)中的中间连接布置(3),其具有用于连接连接导线(11,12)的第一连接区域(31)和用于连接导电体(13)的第二连接区域(32),
其中中间连接布置(3)包括具有导电体结构(41,61)的基底布置(4,6)、热传导结构(7,10,14,41,45,61)以及至少一个二极管(5),
其中二极管(5)被配置为具有两个基本平坦的相对主表面(51,52)的扁平二极管,所述二极管连接到导电体结构(41,61),并通过其至少一个主表面(52)连接到热传导结构(7,10,14,41,45,61),
其中导电体结构(41,61)被配置用于第一连接区域(31)和第二连接区域(32)的电连接,并且热传导结构(7,10,14,41,45,61)被配置为消散来自二极管(5)的热能。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设备,其中连接设备(1)被配置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到连接导线(11,12)的电连接,第二连接区域(32)连接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至少一个太阳能电池(102)的电接触形成区域(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连接设备,其中封装二极管(5)的封装材料(7)如此设置以致它与二极管接触并且从二极管吸收热能。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连接设备,其中封装材料(7)形成为热塑性聚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所述的连接设备,其中基底布置(4,6)具有板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所述的连接设备,其中
热传导结构(41,45)布置在基底布置(4)的至少两个不同的侧面(4-1,4-2)上,在基底布置的第一侧面(4-1)上形成第一局部热传导结构(41),并且在基底布置的第二侧面(4-2)上形成第二局部热传导结构(45),
其中二极管(5)连接到第一局部热传导结构(41),
热传导结构(41,45)具有穿过基底布置(4)的板通孔(44),以将第一局部热传导结构(41)连接到第二局部热传导结构(45)。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任一所述的连接设备,其中导电体结构(41,61)包括至少部分热传导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任一所述的连接设备,其中热传导结构(7,10,14)连接到至少一个外部吸热部件(9,15),用于将热能消散到连接器壳体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连接设备,其中热传导结构包括板(10,14),所述板至少部分覆盖中间连接布置(3),并且所述板连接到外部吸热部件(9,15)。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连接设备,其中不是导电体的热传导结构(17)布置在基底布置(4)和板设备(14)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到10任一所述的连接设备,其中热传导结构(7,10,14)布置在连接器壳体(2)内,并且在连接器壳体(2)内设置了至少一个热传导通孔(25,27)用于通过连接到热传导结构的热传导体(9,15),从而将热能消散到连接器壳体外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连接设备,其中热传导体(19)不是导电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到12任一所述的连接设备,其中热传导结构(10,14)布置得与基底布置(4)分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到13任一所述的连接设备,其中二极管(5)和封装二极管的封装材料(7)布置在基底布置(4)上,并且布置得与基底布置(4)分离的热传导结构(10)的至少一部分被嵌入在封装材料(7)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到14任一所述的连接设备,其中热传导结构(10,14)被配置为金属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到15任一所述的连接设备,其中基底布置包括印刷电路板(4),导电体结构(41)包括应用在印刷电路板上的迹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到16任一所述的连接设备,其中基底布置包括具有多个相互分离的穿孔栅格构件(6-1到6-6)的穿孔栅格(6)。
18、根据权利要求1到17任一所述的连接设备,其中基底布置(4,6)包括至少一个尺寸固定的平面导体(43,63),其被配置成为导电体的至少一个箔型连接区域(13)提供平坦的接触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到18任一所述的连接设备,其中设置了多个二极管(5),其被连接到导电体结构(61),至少两个二极管彼此并联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到19任一所述的连接设备,其中设置了多个二极管(5),其被连接到导电体结构(41,61),至少两个二极管相互偏移地布置在中间连接布置(3)的平面上。
21.一种用来制造根据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设备的方法,其中二极管(5)安装在中间连接布置(3)上,然后中间连接布置通过封装材料(7)封装,并且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中间连接布置插入到连接器壳体(2)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为了形成基底布置(6),由金属带形成具有多个穿孔栅格构件(6-1到6-6)的穿孔栅格(6),所述穿孔栅格的穿孔栅格构件最初通过连接板(64)相互连接,并且在安装了二极管(5)和施加了封装材料(7)之后,连接板(64)被切断。
23.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设备(1)和至少一个太阳能电池(102),
其中连接设备的第一连接区域(31)连接到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100)外部连接的连接导线(11,12),
其中连接设备的第二连接区域(32)连接到太阳能电池的电接触形成区域(13)。
CNB2006100647500A 2005-10-20 2006-10-20 用于将导电体连接到连接导线的具有二极管的连接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05685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5050314A DE102005050314A1 (de) 2005-10-20 2005-10-20 Verbindungsvorrichtung zur Verbindung eines elektrischen Leiters mit einer Anschlussleitung mit einem Diodenbauelement
DE102005050314.4 2005-10-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3641A true CN1983641A (zh) 2007-06-20
CN100568539C CN100568539C (zh) 2009-12-09

Family

ID=37649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647500A Active CN100568539C (zh) 2005-10-20 2006-10-20 用于将导电体连接到连接导线的具有二极管的连接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37689A1 (zh)
EP (2) EP1777754B1 (zh)
JP (1) JP4854081B2 (zh)
CN (1) CN100568539C (zh)
AT (2) ATE453210T1 (zh)
DE (2) DE102005050314A1 (zh)
ES (2) ES2381246T3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8118A (zh) * 2009-11-20 2012-09-1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模块用端子盒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用端子盒的制造方法
CN101816075B (zh) * 2007-10-02 2013-04-03 泰科电子公司 小型光电盒
CN106025732A (zh) * 2016-04-01 2016-10-12 刘洋宏 带12v电源指示灯4路总线接线排
CN108520908A (zh) * 2018-06-21 2018-09-11 米亚索乐装备集成(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顶电极、太阳能电池及电池顶电极的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10490A1 (en) * 2006-11-15 2008-05-1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Photovoltaic connection system
EP1998378A1 (en) * 2007-05-29 2008-12-03 Ifv-Ensol, S.L. Connector box assembling in a photovoltaic solar module
DE202007012096U1 (de) * 2007-08-29 2009-01-08 Weidmü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Anschlußvorrichtung für leitende Kontakte, insbesondere Messerkontakte
ITMI20080569A1 (it) * 2008-04-02 2009-10-03 Compel Electronics S P A Sistema di interconnessione di pannelli fotovoltaici
DE102008039932B4 (de) * 2008-08-27 2017-02-02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Verbindungsvorrichtung zur Verbindung eines elektrischen Leiters mit einem Solarmodul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sowie Solarmodul mit einer solchen Verbindungsvorrichtung
US7914298B2 (en) * 2008-10-10 2011-03-29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olar box and two position solar connectors
DE102008052348B4 (de) * 2008-10-20 2016-12-29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Verbindungsvorrichtung zur Verbindung eines elektrischen Leiters mit einem Solarmodul, sowie Solarmodul mit einer solchen Verbindungsvorrichtung
DE102008056282A1 (de) * 2008-11-07 2010-05-20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Verbind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photovoltaisches Solarmodul
DE102008056283A1 (de) * 2008-11-07 2010-05-20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Verbind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photovoltaisches Solarmodul
DE202008018011U1 (de) * 2008-11-27 2011-03-31 Knick Elektronische Messgeräte GmbH & Co. KG Elektronische Geräteanordnung und Kühlkörper hierfür
DE102008062034B4 (de) * 2008-12-12 2010-08-12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Verbindungsvorrichtung zum Anschluss an ein Solarmodul und Solarmodul mit einer solchen Verbindungsvorrichtung
CN101459392B (zh) * 2008-12-31 2010-11-10 东莞市日新传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接线盒
JP5147740B2 (ja) * 2009-01-13 2013-02-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装置及びその整流素子の誤搭載検出方法
DE102009017052B3 (de) * 2009-04-09 2010-07-01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Verbind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photovoltaisches Solarmodul,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sowie Solaranlage mit einer solchen Verbindungsvorrichtung
DE102009054039B4 (de) * 2009-05-25 2016-03-31 Yamaichi Electronics Deutschland Gmbh Anschlussdose für ein Solarmodul, Verwendung und Verfahren
DE102009022570A1 (de) * 2009-05-25 2010-12-02 Yamaichi Electronics Deutschland Gmbh Anschlußdose, Solarpaneel und Verfahren
ES2376517T3 (es) * 2009-07-03 2012-03-14 Tyco Elektronics Amp Gmbh Caja de empalmes para la conexión de una célula solar, diodo eléctrico, elemento de gu�?a y medios de fijación.
EP2273561A1 (en) * 2009-07-09 2011-01-12 OJA-Services Thermally mounting electronics to a photovoltaic panel
US20100139742A1 (en) * 2009-10-12 2010-06-10 Wayman Elizabeth N Photovoltaic Module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Junctions
WO2011049632A1 (en) * 2009-10-25 2011-04-28 Xunlight Corporation In-line flexible diode assembly for use in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2011100810A (ja) * 2009-11-05 2011-05-1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EP2330635A1 (en) * 2009-12-02 2011-06-08 Esmolo AG Interconnection Device
US8572836B2 (en) 2010-04-19 2013-11-05 Sunpower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arge-area segmented photovoltaic module
EP2562822B1 (en) * 2010-04-21 2016-01-13 Kyocera Corporation Solar cell module
DE102010030478A1 (de) * 2010-06-24 2011-12-29 Semikron Elektronik Gmbh & Co. Kg Verbindungseinrichtung anordenbar zu einem Photovoltaikmodul
JP5523227B2 (ja) * 2010-07-06 2014-06-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US8137115B1 (en) * 2010-09-17 2012-03-20 Delta Electronics, Inc. Junction box and conductor strip connection device thereof
WO2012083049A1 (en) 2010-12-17 2012-06-21 First Solar, Inc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US8519278B2 (en) 2011-02-16 2013-08-27 Amphenol Corporation Photovoltaic junction box
DE102011002215A1 (de) * 2011-04-21 2012-10-25 Fpe Fischer Gmbh Anschlussdose für Solarmodule
US8435063B2 (en) 2011-06-07 2013-05-07 Phoenix Contact Development & Manufacturing,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9331214B2 (en) * 2011-10-11 2016-05-03 Joe Lin Diode cell modules
JP5729648B2 (ja) * 2011-10-13 2015-06-03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TWM423402U (en) * 2011-10-18 2012-02-21 Ji-Ren Yang Bus box
JP2013115338A (ja) * 2011-11-30 2013-06-1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ダイオードの取付構造
CN103187178A (zh) * 2011-12-27 2013-07-03 造能科技有限公司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TW201327856A (zh) * 2011-12-27 2013-07-01 Mke Technology Co Ltd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US20150020870A1 (en) * 2012-02-14 2015-01-22 Honda Motor Co., Ltd. Solar cell module
WO2016103626A1 (ja) * 2014-12-24 2016-06-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端子ボックス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端子ボックス付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1858080B1 (ko) * 2015-10-06 2018-06-29 한국에너지기술연구원 정션박스 조립체가 구비되는 태양전지 모듈
CN105720913A (zh) * 2016-05-03 2016-06-29 闪耀魅力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安全断开接线盒及电站系统
EP3809590B1 (en) * 2017-03-29 2023-09-20 Solaredge Technologies Ltd. Heat dissipation for a photovoltaic junction box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48471A (en) * 1962-02-07 1966-04-26 Bendix Corp Heat sinks
US4460232A (en) * 1982-05-24 1984-07-17 Amp, Incorporated Junction box for solar modules
CA1212785A (en) * 1983-10-21 1986-10-14 Zbigniew Turlej Ionization smoke detector
JPS61159793A (ja) * 1984-12-31 1986-07-19 株式会社 アサヒ化学研究所 基板に導電回路を形成する方法
EP1102354B1 (en) * 1999-11-17 2008-05-28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Apparatus for contacting foil conductors, in particular of a solar module
US6582249B1 (en) * 1999-11-17 2003-06-24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Apparatus for contacting foil conductors, in particular of a solar module
DE10050614C1 (de) * 2000-10-12 2002-02-07 Dorma Gmbh & Co Kg Solarmodul
DE10154234A1 (de) * 2001-11-07 2003-05-22 Kostal Leopold Gmbh & Co Kg Anordnung bestehend aus einem paneelartig aufgebauten Modul und aus einer Anschlußeinheit, Anschlußeinheit für eine solche Anordnung, Verfahren zum Erstellen einer solchen Anordnung sowie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r solchen Anordnung
JP3744458B2 (ja) * 2002-04-10 2006-02-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装置
US20040037044A1 (en) * 2002-08-21 2004-02-26 Alexander Cook Heat sink for surface mounted power devices
JP2004241753A (ja) * 2002-12-13 2004-08-26 Canon Inc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DE102004001011B4 (de) * 2003-01-08 2010-04-1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Yokkaichi Anschlusskastenvorrichtung für ein Solarzellenmodul und ein Verbindungsverfahren für eine Anschlusskastenvorrichtung
JP4232150B2 (ja) * 2003-06-27 2009-03-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端子ボックス
DE20311184U1 (de) * 2003-07-21 2004-02-19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Anschlussdose zum Anschließen an ein Solarpaneel
JP4515817B2 (ja) * 2004-05-18 2010-08-04 株式会社三社電機製作所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接続具
JP2004282107A (ja) * 2004-07-09 2004-10-0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接続用端子ボックス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6075B (zh) * 2007-10-02 2013-04-03 泰科电子公司 小型光电盒
CN102668118A (zh) * 2009-11-20 2012-09-1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模块用端子盒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用端子盒的制造方法
CN106025732A (zh) * 2016-04-01 2016-10-12 刘洋宏 带12v电源指示灯4路总线接线排
CN108520908A (zh) * 2018-06-21 2018-09-11 米亚索乐装备集成(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顶电极、太阳能电池及电池顶电极的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6011256D1 (de) 2010-02-04
EP2146381B1 (en) 2012-02-22
ATE453210T1 (de) 2010-01-15
CN100568539C (zh) 2009-12-09
EP2146381A3 (en) 2010-11-24
EP2146381A2 (en) 2010-01-20
ATE546840T1 (de) 2012-03-15
JP4854081B2 (ja) 2012-01-11
JP2007116173A (ja) 2007-05-10
ES2381246T3 (es) 2012-05-24
ES2337280T3 (es) 2010-04-22
EP1777754B1 (en) 2009-12-23
US20070137689A1 (en) 2007-06-21
EP1777754A1 (en) 2007-04-25
DE102005050314A1 (de) 200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8539C (zh) 用于将导电体连接到连接导线的具有二极管的连接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60504B (zh) 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1690424B (zh) 电子组件和制造电子组件的方法
CN102983114B (zh) 具有超薄封装的高性能功率晶体管
CN112994611A (zh) 一种低成本大电流分体式光伏组件接线盒
CN202080215U (zh) 一种电压调节器刷架总成
CN203774298U (zh) 一种带电极压力装置的功率半导体模块
CN202103516U (zh) 一种多层线路联接的电压调节器刷架总成
US6775145B1 (en) Construction for high density power module package (case II)
CN102185411B (zh) 一种电压调节器刷架总成
CN111769798A (zh) 一种改进的模块化光伏组件旁路元件及组件接线盒
CN204464263U (zh) 一种模块化的mosfet封装结构
CN203398100U (zh) 新型散热结构的半导体芯片
CN202475996U (zh) 电源适配器的防水结构
WO2012129959A1 (zh) 一种电压调节器刷架总成
CN213426103U (zh) 高载流模块化光伏组件旁路元件及光伏组件接线盒
CN205647423U (zh) 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
CN211295087U (zh) 功率模块
CN212305259U (zh) 一种改进的模块化光伏组件旁路元件及组件接线盒
CN216818324U (zh) 功率半导体模块
CN214757065U (zh) 一种高压模块
CN218570188U (zh) 一种大电流光伏组件接线盒
CN213071116U (zh) 改进的模块化光伏组件旁路元件及组件接线盒
CN218333755U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的微组装芯片电源
CN212278193U (zh) 改进的模块化光伏组件旁路元件及组件接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erman Bensheim

Patentee after: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Address before: German Bensheim

Patentee before: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