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75276A - 用于控制空调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空调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75276A
CN1975276A CNA2006101700942A CN200610170094A CN1975276A CN 1975276 A CN1975276 A CN 1975276A CN A2006101700942 A CNA2006101700942 A CN A2006101700942A CN 200610170094 A CN200610170094 A CN 200610170094A CN 1975276 A CN1975276 A CN 1975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temperature
discharge temperature
records
expansion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700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75276B (zh
Inventor
朴钟汉
崔圣吾
朴荣民
李润彬
黄一男
尹硕晧
金承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975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5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75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52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2Compress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5Mot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 F25B2313/023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in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5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 F25B2313/025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6Several compression cycles arranged in parall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7Details of compressors or related parts
    • F25B2400/075Details of compressors or related parts with parallel compres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1Inverter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6Temperatures of fresh outdoor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2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discharge side of the compress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系统,包括:多个室外单元,每个室外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室内单元,通过制冷剂管与室外单元连接,该室内单元具有室内热交换器;以及压力调整管,用于根据工作模式使压力相等。该压力调整管连接于室外单元之间。

Description

用于控制空调的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是2004年9月27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的申请号为200410082677.0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系统及方法,并且更加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系统及方法,其可以通过在主次室外热交换器之间设置压力调节管分别对冷却和加热模式均匀地保持高压和低压。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系统及方法,其可以通过根据基于压缩机的排出温度和基于环境条件的排出温度控制空调而防止液态制冷剂从一侧(one-sidely)流入主次压缩机中之一。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可以根据其功能分为单冷型、单热型和冷热型。空调还可以根据其单元构成分为制冷单元和排热单元集成在一起的一体型、以及制冷单元设置在室内而排热和压缩单元设置在室外的分体型。
分体型包括多于两个的室内单元连接至单个室外单元从而调节多个室内空间中的空气的多体型。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多体型空调。
如图所示,现有技术的多体型空调包括设置在各个室内的多个室内单元20a、20b和20c、以及室外单元。该空调可以在制冷和加热模式下选择性地工作。
室外单元分为主室外单元10和次室外单元10a。主室外单元10包括用于通过改变工作频率来改变驱动RPM的变频压缩机11、稳定驱动的定速压缩机11a、用于分离液体的收集器14、四通阀13、用于热交换的冷凝器15、以及室外风扇16。次室外单元10a具有与主室外单元10一致的结构。
每个室内单元20a、20b和20c包括分配器21、膨胀阀22a(22b和22c)、室内热交换器23a(23b和23c)、以及室内风扇24a(24b和24c)。
下面将介绍上述空调的加热和制冷模式。
在制冷模式中,如图1所示,由室内热交换器23a、23b和23c导入主次室外单元10和10a的压缩机11、11a、12和12a的气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11、11a、12和12a压缩为高温/高压状态,并通过为实现制冷循环而转换的四通阀13和13a排出至室外热交换器15和15a。
排出至主次室外热交换器15和15a的制冷剂通过与利用室外风扇16和16a导入室外单元10和10a的室外空气热交换而相变为高温/高压液体状态。
相变后的制冷剂通过分配器21导向室内单元20a、20b和20c的膨胀阀22a、22b和22c。
导向膨胀阀22a、22b和22c的制冷剂变为低温/低压液体状态,并随后导向室内热交换器23a、23b和23c。
导向室内热交换器23a、23b和23c的制冷剂与热交换器周围的空气热交换,从而相变为低温/低压气体状态,并随后通过四通阀13和13a导入压缩机11、11a、12和12a中。
通过膨胀阀22a、22b和22c减压的制冷剂分别在热交换器23a、23b和23c中热交换,在这期间,周围空气变为冷却空气并随后通过室内风扇24a、24b和24c排至室内,完成制冷操作循环。
加热模式按照与制冷模式相反的循环工作。即,如图2所示,由室外热交换器(冷凝器)15和15a导入主次室外单元10和10a的压缩机11、11a、12和12a中的低温/低压气体状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11、11a、12和12a压缩为高温/高压气态状态,并通过为实现加热循环而转换的四通阀13和13a排出至室内热交换器23a、23b和23c。排出至室内热交换器23a、23b和23c中的制冷剂通过与室内空气热交换相变为高温/高压液态状态。相变后的制冷剂导向膨胀阀22a、22b和22c,在这期间,周围空气通过与高温/高压制冷剂热交换变为温暖空气并随后排至室内从而提高室内空气温度。
导向膨胀阀22a、22b和22c的制冷剂变为低温/低压液体状态,并随后导向室外热交换器15和15a。导向室外热交换器15和15a的制冷剂与导入主次室外单元10和10a的空气热交换,从而相变为低温/低压气体状态,并随后通过四通阀13和13a导入压缩机11、11a、12和12a中。
然而,在上述加热模式中,如图2所示,由于主室外单元10的变频压缩机11与次室外单元10a的定速压缩机12之间存在制冷剂流速差,因此主室外热交换器15与次室外热交换器15a之间将发生压力差,由此可以在压力相对较低的主室外热交换器15上形成结霜,从而降低了热交换效率。
热交换效率的降低恶化了室内单元20a、20b和20c的加热能力,由此破坏了空调的稳定性。
另外,由于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积存在收集器中,液态制冷剂倾向存在于主次压缩机中之一中。这可以导致压缩机受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系统及方法,其基本避免了一种或多种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陷导致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系统及方法,其可以通过防止在室外热交换器上形成霜来改善空调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系统及方法,其可以防止液态制冷剂从一侧流向主次压缩机中之一,由此防止压缩机受损。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的和特征将部分地通过下面的描述展示,部分地通过对以下内容进行验证或通过实践本发明而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明晰和掌握。本发明的目的及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和权力要求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根据在此实施并宽泛介绍的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系统,包括:多个室外单元,每个室外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室内单元,通过制冷剂管与该室外单元连接,该室内单元具有室内热交换器;以及压力调整管,用于根据工作模式使压力相等,该压力调整管连接于室外单元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包括步骤:确定是否驱动压缩机超过预定时间;当压缩机驱动超过预定时间时测量压缩机的排出温度;将该测得的温度与预定温度相比较;以及当测得的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进行电子膨胀阀打开的控制使得高于当前的过热温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包括步骤:确定是否驱动压缩机超过预定时间;当压缩机驱动超过预定时间时测量压缩机的排出温度;将该测得的温度与根据室外温度预定的温度相比较;以及当测得的温度低于该预定温度时,进行电子膨胀阀打开的控制使得排出温度高于当前的过热温度。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包括步骤:确定是否驱动压缩机超过预定时间;当压缩机驱动超过预定时间时测量压缩机的排出温度;将该测得的温度与根据蒸发温度预定的温度相比较;以及当测得的温度低于该预定温度时,进行电子膨胀阀打开的控制使得排出温度高于当前的过热温度。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包括步骤:驱动第一压缩机;确定是否驱动该第一压缩机超过预定时间;当该第一压缩机驱动超过预定时间时测量该第一压缩机的排出温度;将该测得的温度与预定温度相比较;当测得的温度低于该预定温度时,以第二压缩机替换该第一压缩机;以及通过预热在该第一压缩机中的液态制冷剂,蒸发该第一压缩机中的液态制冷剂。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主室外热交换器与次室外热交换之间设置了压力调整管,因此可以防止在主室外热交换器上形成霜,由此改善了空调的可靠性。
即,压力调整管使导向主次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压力相等,霜不会形成在主室外热交换器上,改善了空调的热交换效率和可靠性。
另外,在驱动主次室外热交换器预定时间后,可以通过控制诸如压缩机排出温度、室外温度、和/或蒸发温度的参数来防止制冷剂从一侧流向主次压缩机中之一,由此防止压缩机受损。
另外,由于对主次两侧施加了相等的制冷剂压力,因此可以获得次侧能力增大的效果。
另外,由于可以通过压力调整管使积存在收集器中的液态制冷剂的量彼此相等,因此可以进一步改善空调的稳定性。
应理解,对本发明的上述一般性介绍和以下详细说明是以示例和说明为目的,并应提供如权利要求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理解本发明而引入的附图与本申请相结合并构成其一部分,其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同起到了解释本发明原理的作用。
附图中:
图1为说明根据现有技术的多体空调的制冷循环的示意图;
图2为说明根据现有技术的多体空调的加热循环的示意图;
图3和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体空调的示意图;
图5a和5b为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制冷模式中主次室外热交换器之间通过压力调节管的压力调节过程的示意图;
图6a和6b为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加热模式中主次室外热交换器之间通过压力调节管的压力调节过程的示意图;
图7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通过将驱动超过预定时间的压缩机的排出温度与预定排出温度相比较来防止在加热模式中液态制冷剂从一侧流入主次压缩机其中之一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示出考虑室外温度的排出温度的曲线图;
图9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通过将驱动超过预定时间的压缩机的排出温度与根据室外温度预定的排出温度相比较来防止在加热模式中液态制冷剂从一侧流入主次压缩机其中之一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示出考虑蒸发温度的排出温度的曲线图;
图11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通过将驱动超过预定时间的压缩机的排出温度与根据蒸发温度预定的排出温度相比较来防止在加热模式中液态制冷剂从一侧流入主次压缩机其中之一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2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通过将驱动超过预定时间的压缩机的排出温度与预定的排出温度相比较来防止在加热模式中液态制冷剂从一侧流入主次压缩机其中之一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图3和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体空调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多体空调包括分别具有压缩机11和11a、12和12a、以及主次室外热交换器15和15a的主次室外单元10和10a;多个室内单元20a、20b和20c;以及连接在主室外热交换器15与次室外热交换器15a之间用于在制冷和加热模式下均匀地保持压力的压力调节管30。
在加热模式下,主室外单元10和变频压缩机11与次室外单元10a的定速压缩机12之间存在制冷剂量的差异。因此,主室外热交换器15的压力水平变得低于次室外热交换器15a的。
因此,霜可以形成在主室外热交换器15上,由此恶化了空调的交换效率和稳定性。为了防止这一点,在主室外热交换器15与次室外热交换器15a之间设置压力调节管30,从而在制冷和加热模式下稳定地保持压力。
在加热模式下,压力调节管连接于从形成低压的热交换器15和15a后端延伸出来的制冷剂管之间。
另外,在制冷模式下,压力调节管连接在从形成高压的热交换器15和15a前端延伸出来的制冷剂管之间。
压力调节管30的直径设计为小于制冷剂管的直径,大于3/4英寸。
下面,将介绍使用主次室外热交换器15与15b之间的压力调节管的压力调节过程。
图5a和5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制冷模式下,主次室外热交换器之间通过压力调节管的压力调节过程。
图6a和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加热模式下,主次室外热交换器之间通过压力调节管的压力调节过程。
在制冷模式下,由主室外单元10的变频和定速压缩机11和11a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与由次室外单元10a的定速压缩机12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四通阀13和13a导向主次室外热交换器15和15a。
此处,因为主室外单元由于驱动变频和定速压缩机11和11a两者而具有较大的能力,而次室外单元由于仅驱动定速压缩机12而具有相对较小的能力,因此主室外单元10的主压缩机11和11a与次室外单元10a的定速压缩机12之间存在制冷剂量的差异。因此,主室外热交换器15的压力水平变得与次室外热交换器15a的不同。
此处,如图5a和5b所示,制冷剂由高压的主侧流向低压的次侧,从而实现压力相等。随后,制冷剂流向主次室外热交换器15和15a。结果,热交换器15和15a在相同的制冷剂压力水平下工作。
在加热模式下,由主室外单元10的变频和定速压缩机11和11a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与由次室外单元10a的定速压缩机12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导向室内热交换器23a、23b和23c,并在其中冷凝。冷凝的制冷剂随后经膨胀阀22a、22b和22c导向主次室外热交换器15和15a。此处,与制冷模式中相同,主室外单元10的主压缩机11和11a与次室外单元10a的定速压缩机12之间存在制冷剂量的差异。因此,主室外热交换器15的压力水平变得与次室外热交换器15a的不同。
此处,如图6a和6b所示,通过压力调节管30,主室外热交换器15的压力水平与次室外热交换器15a的相同。因此,可以减小或防止主室外热交换器15上霜的形成。特别地,由于导向压缩机11和11a以及12的制冷剂的量彼此相等,因此收集器14和14a中的液态制冷剂积存量彼此相等,由此改善了空调的稳定性。
压力调节管30可以应用于自动转换型多体空调以及手动转换型多体空调。当压力调节管30用于自动转换型多体空调时,空调可以由压力调节效应中获益更多。
下面,将介绍加热模式下利用压力调节管30防止液态制冷剂从一侧流向主压缩机11(11a)和次压缩机12(12a)中之一的空调控制方法。
空调的控制基于1)驱动超过预定时间的压缩机11、11a、12和12a的排出温度;2)根据室外温度预定的排出温度;3)根据蒸发温度预定的排出温度来实现。
为说明方便,主室外单元的压缩机11和11a将表示为变频压缩机11,而次室外单元的压缩机12和12a将表示为定速压缩机12。
图7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通过将驱动超过预定时间的压缩机的排出温度与预定排出温度相比较来防止在加热模式中液态制冷剂从一侧流入变频和定速压缩机11和12其中之一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首先驱动压缩机11和12,确定压缩机11和12是否驱动超过预定时间,例如,超过10分钟(S701)。
当压缩机11和12驱动小于10分钟时,由热交换器(在制冷模式中为室内热交换器,或在加热模式中为室外热交换器)导入压缩机的制冷剂为液态。
因此,为了确定操作状态是否达到了导入压缩机的制冷剂不为液态的正常状态,驱动时间设置为高于10分钟。驱动时间可变。
当压缩机11和12驱动大于10分钟时,测量压缩机11和12的排出温度(S703)。
随后,确定测得的温度是否小于预定温度75℃(S705)。
当压缩机11和12中的至少一个的测得温度小于75℃时,该压缩机中的制冷剂为液态,控制电子膨胀阀的打开,使得排出温度可以比当前的过热温度高10℃(S707)。在图7的流程中,SH表示过热温度,Sh表示新的过热温度,而Sh表示当前过热温度。
通过控制电子膨胀阀的打开,可以防止供油量由于液态制冷剂的引入而增大和压缩机由于压缩部件的磨损而受损。
接着,确定该压缩机的排出温度是否提高至高于预定排出温度5℃,即,高于80℃(S709)。
当压缩机的排出温度高于80℃时,回到前面的过热状态,进行正常操作(S711和S713)。
当该压缩机的排出温度未高于80℃时,重复控制电子膨胀阀的打开,直至压缩机的排出温度提高至高于预定排出温度5℃。
该预定温度不限于75℃,而是可以变化。
图8示出了考虑室外温度的排出温度的曲线图。即,该曲线图示出了参考排出温度可以根据室外温度变化。
图9示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通过将驱动超过预定时间的压缩机的排出温度与根据室外温度预定的排出温度相比较来防止在加热模式中液态制冷剂从一侧流入变频和定速压缩机11和12其中之一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9所示,首先驱动压缩机11和12,确定压缩机11和12是否驱动超过预定时间,例如,超过10分钟(S901)。
当压缩机11和12驱动小于10分钟时,由热交换器(在制冷模式中为室内热交换器,或在加热模式中为室外热交换器)导入压缩机的制冷剂为液态。
因此,为了确定操作状态是否达到了导入压缩机的制冷剂不为液态的正常状态,驱动时间设置为高于10分钟。驱动时间可变。
当压缩机11和12驱动大于10分钟时,测量压缩机11和12的排出温度和室外温度(S903)。
随后,确定测得的温度是否小于根据室外温度预定的预定温度75℃(S905)。
当压缩机11和12中的至少一个的测得温度小于75℃时,该压缩机中的制冷剂为液态,控制电子膨胀阀的打开,使得排出温度可以比当前的过热温度高10℃(S907)。
通过控制电子膨胀阀的打开,可以防止供油量由于液态制冷剂的引入而增大和压缩机由于压缩部件的磨损而受损。
接着,确定该压缩机的排出温度是否提高至高于根据室外温度预定的排出温度5℃,即,高于80℃(S909)。
当压缩机的排出温度高于80℃时,回到前面的过热状态,进行正常操作(S911和S913)。
当该压缩机的排出温度未高于80℃时,重复控制电子膨胀阀的打开,直至压缩机的排出温度提高至高于预定排出温度5℃。
图10示出了考虑蒸发温度的排出温度的曲线图。即,该曲线图示出了参考排出温度可以根据蒸发温度变化。
图11示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通过将驱动超过预定时间的压缩机的排出温度与根据蒸发温度预定的排出温度相比较来防止在加热模式中液态制冷剂从一侧流入变频和定速压缩机11和12其中之一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1所示,首先驱动压缩机11和12,确定压缩机11和12是否驱动超过预定时间,例如,超过10分钟(S1101)。
当压缩机11和12驱动小于10分钟时,由热交换器(在制冷模式中为室内热交换器,或在加热模式中为室外热交换器)导入压缩机的制冷剂为液态。
因此,为了确定操作状态是否达到了导入压缩机的制冷剂不为液态的正常状态,驱动时间设置为高于10分钟。驱动时间可变。
当压缩机11和12驱动大于10分钟时,测量压缩机11和12的排出温度和蒸发温度(S1103)。
随后,确定测得的温度是否小于根据蒸发温度预定的预定温度75℃(S1105)。
当压缩机11和12中的至少一个的测得温度小于75℃时,该压缩机中的制冷剂为液态,控制电子膨胀阀的打开,使得排出温度可以比当前的过热温度高10℃(S1107)。
通过控制电子膨胀阀的打开,可以防止供油量由于液态制冷剂的引入而增大和压缩机由于压缩部件的磨损而受损。
接着,确定该压缩机的排出温度是否提高至高于根据蒸发温度预定的排出温度5℃,即,高于80℃(S1109)。
当压缩机的排出温度高于80℃时,回到前面的过热状态,进行正常操作(S1111和S1113)。
当该压缩机的排出温度未高于80℃时,重复控制电子膨胀阀的打开,直至压缩机的排出温度提高至高于预定排出温度5℃。
图12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通过将驱动超过预定时间的压缩机的排出温度与预定的排出温度相比较来防止在加热模式中液态制冷剂从一侧流入主次压缩机11和12其中之一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2所示,首先驱动压缩机11,确定压缩机11和12是否驱动超过预定时间,例如,超过20分钟(S1201)。
当压缩机11驱动小于20分钟时,由热交换器(在制冷模式中为室内热交换器,或在加热模式中为室外热交换器)导入压缩机的制冷剂为液态。
因此,为了确定操作状态是否达到了导入压缩机的制冷剂不为液态的正常状态,驱动时间设置为高于20分钟。驱动时间可变。
当压缩机11驱动大于20分钟时,测量压缩机11的排出温度(S1203)。
随后,确定测得的温度是否小于预定温度60℃(S1205)。
当测得温度高于60℃时,保持当前的操作状态(S1215)。
然而,当压缩机11的测得温度小于60℃时,工作的压缩机由压缩机11转变压缩机12,其后,通过设置在压缩机11底部上的加热器预热压缩机11,从而蒸发液态制冷剂(S1207)。
即,无论室外温度如何,当压缩机11的排出温度小于60℃时,由于即使压缩机11处于压缩工作中仍以液态排出制冷剂,因此以压缩机12替代压缩机11工作,并通过加热器预热压缩机11使液态制冷剂蒸发。
接着,确定压缩机11是否预热超过1小时(S1209)。
当压缩机11预热超过1小时的时候,使压缩机11再次工作(S1211)。
然而,即使使压缩机11再次工作,若压缩机中的制冷剂以液体状态排出,压缩机故障将通过例如LED提示,使得使用者可以检修压缩机11(S1213)。
如上所述,由于在主室外热交换器与次室外热交换之间设置了压力调整管,因此可以防止在主室外热交换器上形成霜,由此改善了空调的稳定性。
即,压力调整管使导向主次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压力相等,霜不会形成在主室外热交换器上,改善了空调的热交换效率和可靠性。
另外,在驱动主次室外压缩机预定时间后,可以通过控制诸如压缩机排出温度、室外温度、和/或蒸发温度的参数来防止制冷剂从一侧地流向主次压缩机中之一,由此防止压缩机受损。
另外,由于对主次两侧施加了相等的制冷剂压力,因此可以获得次侧能力增大的效果。
另外,由于可以通过压力调整管使积存在收集器中的液态制冷剂的量彼此相等,因此可以进一步改善空调的稳定性。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应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的改动与变化。

Claims (16)

1.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包括步骤:
确定是否驱动压缩机超过预定时间;
当压缩机驱动超过预定时间时测量压缩机的排出温度;
将该测得的温度与预定温度相比较;以及
当压缩机中的制冷剂为液态时,进行电子膨胀阀打开的控制使得高于当前的过热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测得的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控制电子膨胀阀的打开,使得排出温度可以增高至高于当前的过热温度预定水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控制电子膨胀阀的打开后,确定排出温度是否提高预定水平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排出温度提高预定水平时,返回前面的过热状态的步骤。
5.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包括步骤:
确定是否驱动压缩机超过预定时间;
当压缩机驱动超过预定时间时测量压缩机的排出温度;
将该测得的温度与根据室外温度预定的温度相比较;以及
当测得的温度低于该预定温度时,进行电子膨胀阀打开的控制使得高于当前的过热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测得的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控制电子膨胀阀的打开,使得排出温度可以增高至高于当前的过热温度预定水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控制电子膨胀阀的打开后,确定排出温度是否提高预定水平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排出温度提高预定水平时,返回前面的过热状态的步骤。
9.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包括步骤:
确定是否驱动压缩机超过预定时间;
当压缩机驱动超过预定时间时测量压缩机的排出温度;
将该测得的温度与根据蒸发温度预定的温度相比较;以及
当测得的温度低于该预定温度时,进行电子膨胀阀打开的控制使得高于当前的过热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测得的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控制电子膨胀阀的打开,使得排出温度可以增高至高于当前的过热温度预定水平。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控制电子膨胀阀的打开后,确定排出温度是否提高预定水平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排出温度提高预定水平时,返回前面的过热状态的步骤。
13.一种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包括步骤:
驱动第一压缩机;
确定是否驱动该第一压缩机超过预定时间;
当该第一压缩机驱动超过预定时间时测量该第一压缩机的排出温度;
将该测得的温度与预定温度相比较;
当测得的温度低于该预定温度时,以第二压缩机替换该第一压缩机;以及
通过在该第一压缩机中进行预热,蒸发该第一压缩机中的液态制冷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预热时间是否高于预定时间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预热时间高于预定时间时,再次使该第一压缩机工作从而压缩制冷剂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即使在该第一压缩机再次工作时仍保持液体压缩状态时,显示该第一压缩机的故障状态的步骤。
CN2006101700942A 2003-10-20 2004-09-27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752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72992/03 2003-10-20
KR1020030072992A KR100717444B1 (ko) 2003-10-20 2003-10-20 멀티 에어컨 및 에어컨 제어방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26770A Division CN100354577C (zh) 2003-10-20 2004-09-27 用于控制空调的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5276A true CN1975276A (zh) 2007-06-06
CN1975276B CN1975276B (zh) 2010-10-13

Family

ID=3438678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267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4577C (zh) 2003-10-20 2004-09-27 用于控制空调的系统及方法
CN20061017009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75276B (zh) 2003-10-20 2004-09-27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267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4577C (zh) 2003-10-20 2004-09-27 用于控制空调的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050081540A1 (zh)
EP (1) EP1526346A3 (zh)
JP (1) JP2005127702A (zh)
KR (1) KR100717444B1 (zh)
CN (2) CN100354577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4456A (zh) * 2013-07-29 2015-02-1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室外机冷媒分流不均的调节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75682B1 (ko) 2004-05-24 2006-05-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실외기간 균압관을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
KR100619756B1 (ko) * 2004-11-03 2006-09-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열교환용량 조절가능한 실외기 및 이를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
KR100688166B1 (ko) * 2004-12-10 2007-03-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20060070885A (ko) * 2004-12-21 2006-06-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0688171B1 (ko) * 2004-12-29 2007-03-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 공기조화기 및 냉매 회수방법
JP4246189B2 (ja) * 2005-09-07 2009-04-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101133619B1 (ko) * 2005-09-13 2012-04-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난방 운전 방법
KR101302128B1 (ko) * 2006-07-19 2013-08-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냉매 불균일 조정 방법
KR101144805B1 (ko) * 2006-12-27 2012-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 및 상기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KR101154888B1 (ko) * 2007-07-06 2012-06-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조기기
JP4626714B2 (ja) * 2008-08-22 2011-02-0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US9238398B2 (en) * 2008-09-25 2016-01-19 B/E Aerospace, Inc. Refrige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nection with a vehicle's liquid cooling system
US8943848B2 (en) 2010-06-16 2015-02-03 Reznor Llc Integrated ventilation unit
JP5370560B2 (ja) * 2011-09-30 2013-12-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媒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03759455B (zh) * 2014-01-27 2015-08-19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热回收变频多联式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6201872B2 (ja) * 2014-04-16 2017-09-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4154672B (zh) * 2014-08-06 2016-08-1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并联多联机系统及化霜控制方法
CN107852116B (zh) * 2015-07-14 2020-08-25 株式会社电装 电动压缩机的驱动装置
KR102581680B1 (ko) 2017-02-01 2023-09-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US11137157B2 (en) 2017-09-18 2021-10-05 Gd Midea Heating &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ulti-split air conditioner, multi-split air conditioner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9883011B (zh) * 2018-12-24 2021-02-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媒调节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CN112178802B (zh) * 2020-09-30 2021-10-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确定空调室外机安装位置的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3531820B (zh) * 2021-06-22 2023-03-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压缩机预热的方法、空调器、空调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5975B2 (ja) * 1988-03-01 1995-05-1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2839343B2 (ja) * 1990-08-10 1998-12-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ルチエアコン
JP3143142B2 (ja) * 1991-04-23 2001-03-0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TW212224B (zh) * 1992-02-28 1993-09-01 Sanyo Denki Kk
JP2966633B2 (ja) * 1992-02-28 1999-10-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US5311748A (en) * 1992-08-12 1994-05-17 Copeland Corporation Control system for heat pump having decoupled sensor arrangement
JP3060770B2 (ja) * 1993-02-26 2000-07-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3289366B2 (ja) * 1993-03-08 2002-06-0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KR950014040B1 (ko) * 1993-05-29 1995-11-20 엘지전자주식회사 냉/난방 공기조화기의 결빙검출 방법
JPH07269974A (ja) * 1994-03-31 1995-10-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3351099B2 (ja) * 1994-05-26 2002-11-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WO1996000872A1 (fr) * 1994-06-29 1996-01-11 Daikin Industries, Ltd. Controleur de commande de repartition d'huile d'un appareil de conditionnement d'air
JP3829340B2 (ja) * 1995-02-06 2006-10-0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US5623834A (en) * 1995-05-03 1997-04-29 Copeland Corporation Diagnostics for a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JPH08327181A (ja) * 1995-05-31 1996-12-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熱交換器及びその熱交換器を用いた冷凍装置
JP3152614B2 (ja) * 1996-02-23 2001-04-0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01336840A (ja) * 2000-05-30 2001-12-07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4240355B2 (ja) * 2002-01-28 2009-03-1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437802B1 (ko) * 2002-06-12 2004-06-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공기조화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4456A (zh) * 2013-07-29 2015-02-1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室外机冷媒分流不均的调节方法
CN104344456B (zh) * 2013-07-29 2017-03-2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室外机冷媒分流不均的调节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209928A1 (en) 2008-09-04
EP1526346A3 (en) 2011-05-11
KR100717444B1 (ko) 2007-05-14
US20050081540A1 (en) 2005-04-21
CN1609526A (zh) 2005-04-27
KR20050037730A (ko) 2005-04-25
EP1526346A2 (en) 2005-04-27
CN1975276B (zh) 2010-10-13
JP2005127702A (ja) 2005-05-19
CN100354577C (zh) 2007-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75276A (zh) 用于控制空调的系统及方法
CN1226573C (zh) 空调装置
CN1062948C (zh) 空调装置
CN1110664C (zh) 冷冻装置
CN100338412C (zh) 热电联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491C (zh) 空调机
CN1920421A (zh) 储热式空调机
CN1645017A (zh) 控制热泵系统中过热度的设备和方法
CN1645007A (zh) 多子机空调机的控制方法
CA2775540A1 (e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both energy saving and comfort control in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553111A (zh) 变频空调的启动控制方法
CN1737461A (zh) 热电联产系统
CN1607361A (zh) 控制空调器的方法
CN1244782C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573256A (zh) 冷却设备
CN1896644A (zh) 热电联产系统
CN1246658C (zh) 使用多压缩机的热泵型空调系统的线性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CN1231731C (zh) 包括附加的加热器的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操纵方法
CN1138112C (zh) 制冷剂分支管及装有该制冷剂分支管的空调机
CN1892129A (zh) 空调器的制冷运转方法
CN1782620A (zh) 制冷/制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7953C (zh) 空调机
CN1837690A (zh) 发动机驱动式空气调节机
CN1122156C (zh) 复合型空调的电控膨胀阀的控制方法
CN1178034C (zh) 利用空调机制造热水的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9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