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51048A - 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及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及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51048A
CN1951048A CNA2005800146746A CN200580014674A CN1951048A CN 1951048 A CN1951048 A CN 1951048A CN A2005800146746 A CNA2005800146746 A CN A2005800146746A CN 200580014674 A CN200580014674 A CN 200580014674A CN 1951048 A CN1951048 A CN 1951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modulation mode
multiplex sing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146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51048B (zh
Inventor
林贵也
谷口友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51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1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51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10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2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identifying the type of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59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35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 H04L2025/03375Passband transmission
    • H04L2025/03414Multi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缩短从开始接收动作至输出所传输的影像、声音等为止的时间。是一种接收由多个载波构成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包括:高速傅利叶变换部,将所接收的时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变换为频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并输出;还原部,对上述频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进行波形还原,并输出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以及调变方式推测部,基于构成上述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多个载波的信号点,推测这些载波的调变方式,并输出所获得的推测结果。上述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根据上述推测结果,对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进行用以获得所传输的信息的处理。

Description

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及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接收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方式数码调变、传输的信号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欧洲及日本地面数码播放及无线LAN等传输方式,是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方式。
[0003]正交频分复用方式,是将数据分配给相互正交的多个载波以执行调变、解调变的传输方式。在发送一侧,执行逆高速傅利叶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在接收侧,执行高速傅利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 m)处理。每个载波皆可使用任意的调变方式,亦可选择正交相移键控(QPSK:Quaternary PhaseShift Ke ying)、正交调幅(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等调变方式。
[0004]根据日本所采用的地面数码电视播放的传输标准ISDB-T,地面数码电视播放的发送信号由13个正交频分复用段(segment)(以下简单的称其为“段”)构成。图3是表示ISDB-T(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Broadcast-Terrestrial)中所制定的发送信号的频谱图。每个段具有将电视播放一个频道的传输带域宽度等分为14份后所获得的带域宽,由多个载波构成。
[0005]一个或者多个段构成一个阶层,能够对每一个阶层设定调变方式(例如正交相移键控、16正交调幅或者64正交调幅)、内符号的符号化率(例如1/2、2/3或者3/4)等传输参数。另外,能够同时传输的阶层数最大为3(A阶层、B阶层及C阶层),后述的部份接收部也作为一个阶层计算。而且,在ISDB-T中,为了减少干扰在信道的影响,在频率轴上进行交错(频率交错),在时间轴上进行交错(时间交错)。
[0006]然而,由ISDB-T制定的频率交错的处理方法,依赖于构成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阶层的构造、内容而不同。对具体例加以说明。
[0007]图25为表示进行单一阶层传输时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频率交错的情况的示意图。图25表示仅传输A阶层(调变方式64正交调幅)的情况。如此,单一阶层传输时的频率交错,属于所有的13个段的载波相互交换而被交错,达到了横断整个传输带的目的。
[0008]另一方面,图26是表示进行用以部份接收的2阶层传输时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频率交错的情况的示意图。图26表示部份接收用A阶层(调变方式正交相移键控)、非部份接收用B阶层(调变方式64正交调幅)被传输时的情况。如图26所示,在ISDB-T中,A阶层仅由位于传输带域中央的段号0的段构成,且能够在该段内进行频率交错。此时,属于中央段的载波不与其他段的载波交换。因此,能够用仅接收中央段的接收装置接收服务的一部分。换而言之,能够“部份接收”。下面,称部份接收用的阶层为部份接收部。
[0009]如上所述,在ISDB-T中,频率交错的处理由于阶层的结构及内容、部份接收部的有无而大大不同。因此,为了对所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进行频率交错的解除,便需要根据部份接收部是否被传输来改变处理。另外,为了对所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进行纠错,在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软判定(demap)的际,需要对已解调的载波的调变方式加以识别。
[0010]在ISDB-T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有关部份接收部的有无、调变方式等传输参数的信息,一般是取得并使用被插在正交频分复用接收信号中的被称为TMCC(Transmission and Multiplexing ConfigurationControl)信息的传输控制信息。
[0011]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包括:在接收装置中解调、纠错处理等所需要的调变方式、符号化率、时间交错长度、段数等每一个阶层的传输参数以及表示部份接收部的有无的旗标(flag)等。因为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是以给定的符元(symol)时间插在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给定载波中(以下称其为传输控制载波)中,其插入位置在接收一侧已知,故在接收一侧能够根据需要取得各种信息。
[0012]根据ISDB-T的传输形式,以204个符元为一个周期构成一个框(frame)。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拥有204个比特,是以一个符元为一个比特的比率由传输控制载波传输。例如,表示部份接收部的有无的信息,换而言之,部份接收旗标,在符元号码27这一符元由传输控制载波传输。有关各阶层的调变方式的信息,是A阶层在符元号码28~30、B阶层在符元号码41~43、C阶层在符元号码54~56由传输控制载波传输。
[0013]接收如此的传输方式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接收装置中,自动选台等,着重看从开始接收所选择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到进行解调变、纠错,输出影像、声音等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0014]图27是说明如何取得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取得时间的图。如图27所示,假定接收装置,在时间t0开始接收动作,接着调整接收信号的输入大小调整、使频率同步等;在时间t1开始取得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在时间t2将204比特的所有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取完。接收装置,完成了部份接收旗标的取得的后,再基于此,去认识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段构造,进行频率交错解除、时间交错解除,并进一步依次执行软判定、纠错等处理。
[0015]在符元号码28开始取得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在下一个框的符元号码27完成部份接收旗标的取得的情况下,从开始取得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到完成部份接收旗标的取得为止所需要的时间Δta最大。此时时间Δta,成为传输204个符元所需要的时间。在由ISDB-T制定的模式3、保护比1/4的情况下,该时间约为257毫秒。
[0016]另一方面,为取得各阶层的调变方式的信息所需要的时间也一样。例如,在符元号码31开始取得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在符元30完成取得时,为识别A阶层的调变方式所需的、从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取得动作开始到完了的时间最大,为传输204个符元所需的时间大约也是257毫秒(模式3、保护比1/4的时候)(B阶层、C阶层也需要相等的时间)。
[0017]以下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为人所知。即先使储存体储存部份接收旗标、载波调变方式、时间交错长度等进行解调、纠错所需要的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每开始一次接收动作,便读出使储存体储存的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再基于已读出的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进行解调、纠错动作。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此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1-292121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8]如此,从开始取得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到完成部份接收旗标或者载波调变方式等信息的取得为止所需要的时间,有可能迟延频率交错解除处理的开始或者迟延软判定处理的开始。这将对接收装置从开始接收动作至输出影像、声音等为止所需的时间造成很大的影响。
装[0019]以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阶层的结构、调变方式等为首的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内容,在信号发送侧的播放局任意设定。其内容有可能随着播放时间而改变。换而言之,在读出并使用储存在储存体的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时候,使储存体储存的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内容有可能与实际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最新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内容不同。在不能基于正确的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内容进行解调、纠错处理的时候,从开始接收动作至输出所传输的影像、声音等为止会产生无用的迟延时间。
发明内容
[002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缩短从开始接收所发送的信号的接收动作到输出所传输的影像、声音等为止的时间。
(为解决课题的方法)
[0021]本发明构成为:基于所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等载波的信号点,求出该载波的调变方式,再根据已求出的调变方式,对所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等进行用以获得所传输的信息的处理。
[0022]具体而言,本发明是一种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其接收由多个载波构成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包括:高速傅利叶变换部,其将所接收的时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变换为频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并输出;还原部,其对上述频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进行波形还原,并输出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以及调变方式推测部,其基于构成上述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多个载波的信号点,推测这些载波的调变方式,并输出所获得的推测结果。构成为:根据上述推测结果,对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进行用以获得所传输的信息的处理。
[0023]如此,便能够基于构成所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载波的信号点推测调变方式,再根据所推测的调变方式,进行用以获得所传输的信息的处理。因此,无需等到取完所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传输参数(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结果是,能够大大的缩短从开始接收动作至输出影像、声音等为止的时间。
(发明的效果)
[0024]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开始接收后较早的阶段,进行为取得所传输的信息的处理,从而能够大大的缩短从开始接收动作至输出影像、声音等为止所需的时间。因此,在依次选择很多播放局的情况下,无需等待,即能顺利的获得影像等。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的构成例的方块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例的方块图。
图3,为ISDB-T中制定的发送信号的频谱图。
图4,为表示图2的调变方式推测部的构成例的方块图。
图5,为载波调变方式为正交相移键控的情形下,发送信号时的信号点配置图(星座)。
图6,是载波调变方式为16正交调幅的情形下,发送信号时的信号点配置图(星座)。
图7,为载波调变方式为64正交调幅的情形下,发送信号时的信号点配置图(星座)。
图8(a),为表示在区域S1,以正交相移键控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变时的理想信号点的图;图8(b),为表示在正交相移键控方式下对载波进行调变时实际接收的载波信号点的存在范围的图。图8(c),为表示实际上所接收的载波的平均矢量的图。
图9(a),为表示在区域S1,以16正交调幅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变时的理想信号点的图;图9(b),为表示在16正交调幅方式下实际接收的载波信号点的存在范围的图。图9(c),为表示实际上所接收的载波的平均矢量的图。
图10(a),为表示在区域S1,以64正交调幅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变时的理想信号点的图;图10(b),为表示在64正交调幅方式下实际接收的载波信号点的存在范围的图。图10(c),为表示实际上所接收的载波的平均矢量的图。
图11,是表示在图4的平均矢量算出部62中求出的平均矢量AQ、A16、A64的图。
图12(a),为表示在区域S2,以16正交调幅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变时的理想信号点的图;图12(b),为表示在16正交调幅方式下对载波进行调变时实际接收的载波信号点的存在范围的图。图12(c),为表示实际上所接收的载波的平均矢量的图。
图13(a),为表示在区域S2,以64正交调幅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变时的理想信号点的图;图13(b),为表示在64正交调幅方式下实际接收的载波信号点的存在范围的图。图13(c),为表示实际上所接收的载波的平均矢量的图。
图14,为表示在图4的平均矢量算出部67中求出的平均矢量A16’、A64’的图。
图15,是表示图4调变方式判定部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的构成例的方块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的构成例的方块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的构成例的方块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的构成例的方块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的构成例的方块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涉及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的构成例的方块图。
图22,是一时序图,其表示取完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后开始时间交错的情况下,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取得状况与时间交错解除的解除时间的关系。
图23,是一时序图,其表示不等取完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即开始时间交错的情况下,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取得状况与时间交错解除的解除时间的关系。
图24,是表示图21的交错解除部的变形例的构成的方块图。
图25,为表示进行单一阶层传输时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频率交错情况的示意图。
图26,是表示进行用以部份接收的2阶层传输时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频率交错情况的示意图
图27,是说明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取得时间的图。
(符号说明)
[0026]14                正交检波部
      16                高速傅利叶变换部(FFT部)
      18                还原部
      20,220,620      部份接收判定部
      22,23            段抽出部
      24,25,424       调变方式推测部
      26,226           判定部
      30,730           交错解除部
      42,442,642      软判定部
      44                纠错部
      46,546           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TMCC信息取得部)
      48,548           选择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28]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的构成例的方块图。图1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具备:调谐器2、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信息源解码部6以及输出部8。
[0029]天线1,接收无线频率(Radio Frequency:RF)带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供至调谐器2。调谐器2将由天线1提供的无线频率带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变换为中间频率(Intermadiate Frequency:IF)带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并输出至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中。
[0030]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对由调谐器2供来的中间频率带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进行解调及纠错,将所传输的TS(Transport System)复原,将所复原的TS输出至信息源解码部6中。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推测载波的调变方式,根据已推测的载波调变方式,进行用以获得所传输的信息的处理(频率交错解除或者软判定等)。
[0031]信息源解码部6,对从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供来的TS进行信息的分离与扩展,产生所传输的影像、声音以及其他数据,将所产生的影像、声音数据输出至输出部8中,根据需要将其他数据输出至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外部。输出部8,拥有CRT(Cathode Ray Tube)及喇叭,基于由信息源解码部6供来的影像及声音数据,将影像表示于CRT,将声音输出至喇叭。
[0032]下面,说明有关图1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的数实施方式。
[0033](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表示图1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构成例的方块图。图2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拥有:正交检波部14、高速傅利叶变换部(FFT部)、还原部18、部份接收判定部20、交错解除部30、软判定部42以及纠错部44。交错解除部30拥有频率交错解除部32与时间交错解除部34。
[0034]正交检波部14,将从调谐器2供来的中间频率带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变换为基带(Base Band)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并输出至高速傅利叶变换部16。高速傅利叶变换部16,由傅利叶变换将时域信号即基带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变换为频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并输出至还原部18。已变换的频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表示各载波的相位与振幅。各个载波以被称为星座(constellation)、独立的拥有I轴方向的成份与Q轴方向的成份的矢量形式表示出来。
[0035]还原部18,对频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补偿上在信道产生的失真(波形还原),将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输出至部份接收判定部20及频率交错解除部32中。部份接收判定部20,基于从还原部18供来的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判定是否已传输了部份接收用信息,换而言之,判定是否存在部份接收部,将判定结果输出至频率交错解除部32中。
[0036]交错解除部30,对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进行交错的解除(交错解除:deinterleave)。频率交错解除部32,基于从部份接收判定部20供来的判定结果,用分别适合于有部份接收部与无部份接收部的方法,对还原部18的输出进行频率交错的解除(频率交错解除),将已频率交错解除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输出至时间交错解除部34中。
[0037]时间交错解除部34,对由频率交错解除部32供来、已频率交错已解除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进行时间交错的解除(时间交错解除),将时间交错已解除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输出至软判定部42中。
[0038]软判定部42,对由时间交错解除部34供来、时间交错已解除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进行对应于各载波的调变方式的软判定,算出软判定距离数据,并将所获得的软判定距离数据输出至纠错部44。纠错部44,对由软判定部42供来的软判定距离数据进行腓特比解码及(Reed-Solomon)解码等而进行纠错,将所发送的TS复原。由纠错部44复原的TS成为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的输出。
[0039]图3,为ISDB-T中制定的发送信号的频谱图。ISDB-T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拥有如图3所示的布置的13个段,各个段含有多个载波。下面,称段号为0的段为“中央段”,称段号为1~12的段为“非中央段”。在进行部份接收用段的传输的情况,中央段构成一个阶层,非中央段构成其他阶层;在不进行部份接收用段的传输的情况,例如所有这13个段构成一个阶层。
[0041]在ISDB-T中,将13个段分割为多个阶层并传输的阶层传输是一个很大的特征。由对每一个阶层选择具有不同耐性的性质的调变方式、纠错能力或者是所传输的信息量等,在固定接收/移动接收/利用随身携带接收装置等不同接收形态下便能同时接收播放服务。例如正在研究开发如下的服务,即利用假设所传输的全部段为同一个阶层,能够确保传输容量的64正交调幅作为调变方式,面向能接收高精细度播放等固定接收装置传输。
[0041]另外,亦研究开发着以下服务形态。即以中央段为部份接收部,以该段作为面向携带接收装置的阶层加以传输,剩下的12段作为面向固定接收装置的阶层传输。于此情形,是研究以信道相对干扰的耐性较高的正交相移键控(或者16正交调幅)作为部份接收部的调变方式,以能够确保较高的传输容量的64正交调幅作为剩下12段的调变方式。
[0042]因此,在着眼于中央段的调变方式的情形,一般认为以下推测的概率非常高,是有效的。即若属于中央段的载波调变方式为正交相移键控或者16正交调幅,则推测为“有部份接收部”;若属于中央段的载波的调变方式为64正交调幅,则推测为“无部份接收部”。
[0043]于是,图2的部份接收判定部20,基于由还原部18供来的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推测这些载波的调变方式,再基于所获得的推测结果,若属于中央段的多个载波的调变方式为正交相移键控或者16正交调幅,则判定为“有部份接收部”;若为其他调变方式,例如64正交调幅,则判定为“无部份接收部”。而且,频率交错解除部32,根据部份接收判定部20的判定结果进行频率交错解除处理。
[0044]换而言之,当判定出存在部份接收部的时候,频率交错解除部32,便假定所输入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为“有部份接收的2阶层传输”,在中央段和非中央段独立的进行频率交错解除。当判定出存在部份接收部的时候,频率交错解除部32便假定所输入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为“单一阶层传输”,使中央段和非中央段一体的进行频率交错解除。
[0045]如图2所示,部份接收判定部20,包括:段抽出部22、调变方式推测部24以及判定部26。段抽出部22,从由还原部18供来的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中抽出属于中央段的载波,并输出至调变方式推测部24中。调变方式推测部24,对属于由段抽出部22供来的中央段的载波的调变方式进行推测,将推测结果输出至判定部26。
[0046]判定部26,基于由调变方式推测部24供来的推测结果,由属于中央段的载波的调变方式,判定部份接收用阶层的有无。换而言之,属于中央段的载波的调变方式的推测结果为正交相移键控或者16正交调幅时,判定为“有部份接收部”;当判定结果为64正交调幅时,则判定为“无部份接收部”。判定部26将判定结果输出至频率交错解除部32。
[0047]接着,详细说明调变方式推测部24。此处,对以正交相移键控、16正交调幅、64正交调幅中的任一调变方式对所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加以调变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
[0048]图4,为表示图2中的调变方式推测部24构成例的方块图。调变方式推测部24,包括:绝对值算出部52、正交相移键控区域判定部61、平均矢量算出部62、67、功率算出部63、68、阈值比较部64、69、16正交调幅区域判定部66以及调变方式判定部58。
[0049]绝对值算出部52,对由调变方式推测部24供来的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算出I轴成份及Q轴成份的绝对值|I|、|Q|(假设这里,|*|表示*的绝对值),将所算出的绝对值|I|、|Q|输出至正交相移键控区域判定部61、平均矢量算出部62、67以及16正交调幅区域判定部66。
[0050]正交相移键控区域判定部61,对每一个载波判定由绝对值算出部52供来的|I|、|Q|是否在所给定的范围内,将判定结果输出至平均矢量算出部62中。平均矢量算出部62,将在正交相移键控区域判定部61中已判定出其绝对值|I|、|Q|在所给定的范围内的载波,算出平均值ave(|I|)、ave(|Q|)(此处,ave表示*的平均值),将以所算出的ave(|I|)、ave(|Q|)分别作为I轴成份、Q轴成份的矢量作为平均矢量输出至功率算出部63。
[0051]功率算出部63,算出由平均矢量算出部62供来的平均矢量的I轴成份及Q轴成份的平方和(ave(|I|))2+(ave(|Q|))2,将算出结果作为功率值输出至阈值比较部64。换而言之,功率算出部63求出平均矢量振幅的平方。阈值比较部64,对由功率算出部63供来的功率值与所给定的阈值加以比较,将比较结果输出至调变方式判定部58中。
[0052]16正交调幅区域判定部66,对每一个载波判定由绝对值算出部52供来的绝对值|I|、|Q|是否属于所给定的范围内,将判定结果输出至平均矢量算出部67中。平均矢量算出部67,将在16正交调幅区域判定部66中已判定出其绝对值|I|、|Q|在所给定的范围内的载波,算出平均值ave(|I|)、ave(|Q|),将以所算出的ave(|I|)、ave(|Q|)分别作为I轴成份、Q轴成份的矢量作为平均矢量输出至功率算出部68。
[0053]功率算出部68,算出由平均矢量算出部67供来的平均矢量的I轴成份及Q轴成份的平方和(ave(|I|))2+(ave(|Q|))2,将算出结果作为功率值输出至阈值比较部69。阈值比较部69,对由功率算出部68供来的功率值与所给定的阈值加以比较,将比较结果输出至调变方式判定部58中。
[0054]调变方式判定部58,基于由阈值比较部64及69供来的比较结果,判定输入至调变方式推测部24的信号是正交相移键控、16正交调幅、64正交调幅的哪一个调变方式,并输出判定结果。调变方式判定部58的判定结果成为调变方式推测部24的推测结果。
[0055]以下,详细说明图4所示的调变方式推测部24的动作。图5为载波调变方式为正交相移键控的情形下,发送信号时信号点配置图;图6是载波调变方式为16正交调幅的情形下,发送信号时信号点配置图;图7为载波调变方式为64正交调幅的情形下,发送信号时信号点配置图。图5至图7,是表示将在ISDB-T中所用的调变方式信号在发送时的信号点配置在I-Q座标平面上的情形。另外,假定图5至图7中的信号点配置被标准化,以使载波的平均功率成为1。
[0056]在无高斯杂音(以下简单称其为“杂音”)等干扰影响的情形,接收时的信号点与这些发送信号点亦即理想信号点基本一致。但是,受到干扰影响等的情形下,根据其影响程度,波形还原后的信号点会偏离理想信号点,以各理想信号点为中心分布在其周围。
[0057]调变方式推测部24,从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推测其调变方式,用于在一个符元内推测的载波数越多,推测精度越高,而且推测所需要的时间也短。因此,会令用于在各个符元内推测的载波数多一些。于是,为了在所限制的电路规模、运算规模的下处理更多的载波,要利用的配置对称性。
[0058]换而言之,绝对值算出部52,由求出每个载波的信号点的I轴、Q轴成份的绝对值|I|、|Q|,则即使所输入的载波的信号点位在I-Q平面上的任一位置,也将信号点变换至I≥0且Q≥0的区域内的点。绝对值算出部52将所求出的绝对值输出至正交相移键控区域判定部61、平均矢量算出部62、67以及16正交调幅区域判定部66中。
[0059]图4的正交相移键控区域判定部61、平均矢量算出部62、功率算出部63以及阈值比较部64,判定载波的调变方式是否是正交相移键控。正交相移键控区域判定部61,判定输入至调变方式推测部24的载波的信号点的各个成份(I,Q)是否满足|I|≤1/且|Q|≤1/的条件。换而言之,判定从绝对值算出部52输入的载波的信号点,是否在图5到图7的区域S1(0≤|I|≤1/且0≤|Q|≤1/的区域),并将判定结果输出至平均矢量算出部62中。
[0060]平均矢量算出部62,对已在正交相移键控区域判定部61判定了是否满足|I|≤1/且|Q|≤1/这一条件的载波,算出从绝对值算出部52供来的绝对值|I|、|Q|的平均值ave(|I|)、ave(|Q|)(此时,亦可跨过多个符元求出平均),并将所算出的ave(|I|)、ave(|Q|)输出至功率算出部63中。功率算出部63,算出由平均矢量算出部62供来的ave(|I|)、ave(|Q|)的平方和(ave(|I|))2+(ave(|Q|))2,并输出至阈值比较部64。
[0061]到此为止的处理,相当于对调变方式推测部24供来的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判定出表示该信号点的矢量(以原点O(0,0)为始点的位置矢量)中满足终点在区域|I|≤1/且|Q|≤1/的条件的矢量,算出这些平均矢量(原点O(0,0)为始点、以(ave(|I|)、ave(|Q|))为终点的位置矢量)的功率。
[0062]此处,说明供至调变方式推测部24的载波的调变方式正交相移键控、16正交调幅以及64正交调幅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平均矢量算出部62的算出结果。
[0063]图8(a),为表示在区域S1以正交相移键控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变时的理想信号点的图;图8(b)为表示以正交相移键控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变时实际接收的载波信号点的存在范围的图。图8(c)为表示实际上所接收的载波的平均矢量的图。
[0064]首先,当载波以正交相移键控方式进行调变的时候,几乎能够完全忽视干扰影响时从绝对值算出部52输出的信号点的座标成为(I,Q)=(1/、1/)。将原点O与该信号连接起来的矢量如图8(a)的矢量TQ所示。
[0065]另一方面,在受到杂音等干扰影响的情况下,从调变方式推测部24输出的信号点会偏离理想信号点(1/、1/)。将原点O和受到干扰影响时的信号点连接起来的矢量例如图8(b)的矢量RQ所示。如此的受到干扰影响时的信号点便分布在以理想信号点(1/、1/)为中心的扇形区域SQ内。平均矢量算出部62,求出将原点O与区域S1中所含的各个信号点连接起来的各个矢量的平均矢量。其结果例如图8(c)中的矢量AQ所示。
[0066]图9(a),为表示在区域S1以16正交调幅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变时的理想信号点的图;图9(b),为表示以16正交调幅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变时实际接收的载波信号点的存在范围的图。图9(c),为表示实际上所接收的载波的平均矢量的图。
[0067]首先,当以16正交调幅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变的时候,几乎能够完全忽视干扰影响时从绝对值算出部52输出的信号点的座标成为 ( I , Q ) = ( 1 / 10 , 1 / 10 ) . 将原点O与该信号连接起来的矢量如图9(a)的矢量T16所示。
[0068]另一方面,在受到杂音等干扰影响的情况下,从绝对值算出部52输出的信号点会偏离理想信号点
Figure A20058001467400212
将原点O和受到干扰影响时的信号点连接起来的矢量例如图9(b)的矢量R16所示。如此的受到干扰影响时的信号点便分布在以理想的信号点
Figure A20058001467400213
为中心的区域S16内。平均矢量算出部62,求出将原点O与区域S1所含的各个信号点连接起来的各个矢量的平均矢量。其结果例如图9(c)中的矢量A16所示。矢量A16接近将原点O和区域S1的中心连接起来的矢量。另外,当干扰的程度例如干扰是杂音时的C/N那么大等时,该结果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0069]图10(a),为表示在区域S1以64正交调幅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变时的理想信号点的图;图10(b)为表示在以64正交调幅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变时实际接收的载波信号点的存在范围的图。图10(c)为表示实际上所接收的载波的平均矢量的图。
[0070]首先,当载波以64正变调幅方式进行调变的时候,几乎能够忽视干扰影响时从绝对值算出部52输出的信号点成为 ( I , Q ) = ( 1 / 42 , 1 / 42 ) , ( 1 / 42 , 3 / 42 ) ( 3 / 42 , 1 / 42 ) , ( 3 / 42 , 3 / 42 ) 这四个中的任一个。将原点O与该信号点连接起来的矢量如图10(a)的矢量T64所示。
[0071]另一方面,与图8(b)与图9(b)一样,在受到杂音等干扰影响的情况下,从绝对值算出部52输出的信号点会偏离四个理想信号点。将原点O和受到干扰影响时的信号点连接起来的矢量例如图10(b)的矢量R64所示。如此的受到干扰影响时的信号点便分布在以四个理想信号点中每一个理想信号点为中心的区域S64内。平均矢量算出部62,求出将原点O与区域S1所含的各个信号点连接起来的各个矢量的平均矢量。其结果例如图10(c)中的矢量A64所示。矢量A64和图9(b)中所示的矢量A16一样,接近将原点O和区域S1的中心连接起来的矢量。另外,当干扰的程度例如干扰是杂音时的C/N那么大等时,该结果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0072]图11,是表示在图4的平均矢量算出部62中求出的平均矢量AQ、A16、A64的图。表示于载波以正交相移键控方式调变时的平均矢量AQ、与载波以16正交调幅或者64正交调幅方式调变时的平均矢量A16、A64间在I-Q平面上有很明显的差。当各个矢量AQ、A16、A64是以原点O为始点的位置矢量(位置矢量的终点,是以在平均矢量算出部62获得的平均值ave(|I|)、ave(|Q|)分别作I轴座标和Q轴座标的点)时,该差值很容易从原点到各终点座标的距离、距离的平方(功率值)或者终点座标中的任一个判别出来。
[0073]于是,阈值输出部64,对从功率算出部63输出的功率值与给定阈值加以比较,当功率值大于阈值时便判定为所输入的载波调变方式是正交相移键控;当功率值不超过阈值时,便判定为它不是正交相移键控。
[0074]这里所用的阈值,可以是用例如理想条件下接收正交相移键控信号、16正交调幅信号、64正交调幅信号时表示平均矢量AQ、A16及A64的各个功率值PAQ、PA16及PA64求得的PAQ、PA16的平均值(PAQ+PA16)/2,也可以是求得的PAQ、PA64的平均值(PAQ+PA64)/2。
[0075]或者是,由于模拟、实验等而有干扰的情形,也可选出能够辨别出A16或者A64与矢量AQ的适当值作为阈值。已知:作为一例,在AWGN(Additi ve White Gaussian Noise)的环境下,若选择0.26作阈值,便能进行有效的辨别。阈值输出部64,将该判定结果输出至调变方式判定部58。
[0076]图4的16正交调幅区域判定部66、平均矢量算出部67、功率算出部68以及阈值比较部69,判定载波的调变方式是16正交调幅与阈值输出部64的哪一个。16正交调幅区域判定部66,判定输入到调变方式推测部24的载波信号点的各个成份(I,Q),是否满足 | I | ≤ 1 / 10 | Q | ≤ 1 / 10 这样的条件。换而言之,判定从绝对值算出部52输入的载波的信号点是否在图6、图7的区域S2( 0 ≤ | I | ≤ 1 / 10 0 ≤ | Q | ≤ 1 / 10 的区域)中,并将判定结果输出至平均矢量算出部67。
[0077]平均矢量算出部67,对已在16正交调幅区域判定部66判定出满足 | I | ≤ 1 / 10 | Q | ≤ 1 / 10 这一条件的载波,算出从绝对值算出部52供来的绝对值|I|、|Q|的平均值ave(|I|)、ave(|Q|)(此时,亦可跨过多个符元求出平均),并将所算出的ave(|I|)、ave(|Q|)输出至功率算出部68中。功率算出部68,求出由平均矢量算出部67供来的ave(|I|)、ave(|Q|)的平方和(ave(|I|)2+(ave(|Q|))2,并输出至阈值比较部69。
[0078]到此为止的处理,相当于对调变方式推测部24供来的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判定出表示该信号点的矢量(以原点O(0,0)为始点的位置矢量)中满足终点在区域 | I | ≤ 1 / 10 | Q | ≤ 1 / 10 的条件的矢量,算出这些平均矢量(原点O(0,0)为始点、以(ave(|I|)、ave(|Q|))为终点的位置矢量)的功率。
[0079]此处,说明供至调变方式推测部24的载波的调变方式正交相移键控、16正交调幅以及64正交调幅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平均矢量算出部67的算出结果。
[0080]图12(a),为表示在区域S2以16正交调幅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变时的理想信号点的图;图12(b)为表示以16正交调幅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变时实际接收的载波信号点的存在范围的图。图12(c)为表示实际上所接收的载波的平均矢量的图。
[0081]首先,当以16正交调幅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变的时候,几乎能够完全忽视干扰影响时从绝对值算出部52输出的区域S2内信号点座标成为 ( I , Q ) = ( 1 / 10 , 1 / 10 ) . 将原点O与该信号连接起来的矢量如图12(a)的矢量T16’所示。
[0082]另一方面,在受到杂音等干扰影响的情况下,从绝对值算出部52输出的信号点会偏离理想信号点
Figure A20058001467400242
将原点O和受到干扰影响时的信号点连接起来的矢量例如图12(b)的矢量R16’所示。如此的受到干扰影响时的信号点便分布在以理想信号点
Figure A20058001467400243
Figure A20058001467400244
为中心的扇形区域S16’内。平均矢量算出部67,求出将原点O与区域S2所含的各个信号点连接起来的各个矢量的平均矢量。其结果例如图12(c)中的矢量A16’所示。
[0083]图13(a),为表示在区域S2以64正交调幅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变时的理想信号点的图;图13(b)为表示在以64正交调幅方式对载波进行调变时实际接收的载波信号点的存在范围的图。图13(c)为表示实际上所接收的载波的平均矢量的图。
[0084]首先,当载波以64正交调幅方式进行调变的时候,几乎能够忽视干扰影响时从绝对值算出部52输出的区域S2内的信号点座标成为 ( I , Q ) = ( 1 / 42 , 1 / 42 ) . 将原点O与该信号点连接起来的矢量如图13(a)的矢量T64’所示。
[0085]另一方面,在受到杂音等干扰影响的情况下,从绝对值算出部52输出的信号点会偏离理想信号点 将原点O和受到干扰影响时的信号点连接起来的矢量例如图13(b)的矢量R64’所示。如此的受到干扰影响时的信号点便分布在以理想信号点
Figure A20058001467400247
Figure A20058001467400251
为中心的区域S64’内。平均矢量算出部67,求出将原点O与区域S2所含的各个信号点连接起来的各个矢量的平均矢量。其结果例如图13(c)中的矢量A64’所示。矢量A64’接近将原点O和区域S2的中心连接起来的矢量。另外,当干扰的程度例如干扰是杂音时的C/N那么大等时,该结果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0086]图14,是表示在图4的平均矢量算出部67中求出的平均矢量A16’、A64’的图。表示在载波以16正交调幅方式调变时的平均矢量A16’与载波以64正交调幅方式调变时的平均矢量A64’间在I-Q平面上有很明显的差。当各个矢量A16’、A64’是以原点O为始点的位置矢量(位置矢量的终点,是以在平均矢量算出部67获得的平均值ave(|I|、ave(|Q|)分别作I轴座标和Q轴座标的点)时,该差值很容易由从原点到各终点座标的距离、距离的平方(功率值)或者终点座标的任一个判别出来。
[0087]于是,阈值输出部69,对从功率算出部68输出的功率值与给定阈值加以比较,当功率值大于阈值时便判定为所输入的载波调变方式是16正交调幅;当功率值不超过阈值时,便判定为其为64正交调幅。
[0088]这里所用的阈值,可以是用例如理想条件下接收16正交调幅信号、64正交调幅信号时表示平均矢量A16’、A64’的各个功率值PA16’及PA64’求得的PA16’及PA64’的平均值(PA16’+PA64’)/2。
[0089]或者是,由于模拟、实验等而有干扰的情形,也可选出能够辨别出A16’与A64’的适当值作为阈值。已知:作为一例,在AWGN的环境下,若选择0.06作阈值,便能进行有效的辨别。阈值输出部69,将该判定结果输出至调变方式判定部58。
[0090]图15,是表示图4的调变方式判定部58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调变方式判定部58,判定根据图15所示的流程输入到调变方式推测部24的载波的调变方式。
[0091]在步骤ST12,调变方式判定部58,首先,基于阈值输出部64的比较结果,判定载波调变方式是否是正交相移键控。当阈值输出部64的比较结果表示为正交相移键控的时候,便进入步骤ST14。在步骤ST14,调变方式判定部58判定输入到调变方式推测部24的载波调变方式是否是正交相移键控。
[0092]另一方面,在阈值输出部64的比较结果表示不是正交相移键控的时候,进入步骤ST16。在步骤ST16,调变方式判定部58基于阈值比较部69的比较结果,判定载波调变方式是否是16正交调幅。当阈值比较部69的比较结果表示是16正交调幅的时候,便进入步骤ST18。在步骤ST18,调变方式判定部58判定输入到调变方式推测部24的载波调变方式是否是16正交调幅。
[0093]在阈值比较部69的比较结果表示不是16正交调幅的时候,进入步骤ST20。在步骤ST20,调变方式判定部58判定输入到调变方式推测部24中的载波调变方式是否是64正交调幅。以该调变方式判定部58的判定结果作为调变方式推测部24的推测结果输出。
[0094]按照上述结构,到例如约20个符元那么多的波形还原结果输入为止,调变方式推测部24能够推测所输入的(中央段)载波调变方式。
[0095]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以由调变方式推测部24推测载波调变方式是正交相移键控、16正交调幅、64正交调幅的哪一个的情形为例加以说明,无容置疑,能够由同样的处理来推测载波调变方式是否是这以外的多值正交调幅等其他调变方式。
[0096]在该实施方式中,是在调变方式推测部24中,根据平均矢量算出部62及67获得的平均矢量大小或者功率值推测调变方式,亦可代替这一做法,由用在平均矢量算出部62、67获得的平均矢量的终点座标,亦即在平均矢量算出部62、67获得的平均值ave(|I|)、ave(|Q|)中的任一个是否在一定范围内来推测调变方式。
[0097]根据部份接收判定部20,一定的接收条件内确保判定精度,故能够省略进行有关部份接收部的有无的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部份接收旗标)的取得处理,从而能够减少用于该处理的电路。
[0098]在该实施方式中,要说明的是频率交错解除部32与时间交错解除部34是独立的构成要素的情况。但因为分别是以载波单位进行交错的解除,故将这些集合起来解除交错亦可。这一点在以下其他实施方式中也一样。
[0099]亦可如此,即由功率算出部63,68求出平均矢量的振幅;由阈值比较部64、69将所求得的平均矢量的振幅与给定阈值加以比较。
[0101]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不用等待取得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部份接收旗标,即可判定部份接收部的有无。因此,能够早期的开始频率交错解除处理,故能够缩短从接收装置开始接收到输出影像、声音等为止的时间。
[0101](第二实施方式)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204的构成例的方块图。在图1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中,用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204替换图1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即构成第二实施方式。用部份接收判定部220代替图2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的部份接收判定部20,即构成图16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204。其他构成要素,与参考图2所说明的一样,故用同一个符号表示它们,省略说明。
[0102]在ISDB-T中,进行部份接收的服务的情况下,做出以下选择的可能性很高。即选择正交相移键控或者16正交调幅作部份接收部亦即中央段的调变方式,选择64正交调幅作为其他段亦即非中央段的调变方式。换而言之,中央段与非中央段的调变方式存在差别的可能性很高。
[0103]在此,本实施方式的部份接收判定部220,基于由还原部18供来的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推测该载波的调变方式,再基于推测结果,对属于中央段的多个载波的调变方式和属于非中央段的多个载波的调变方式加以比较,若二者间存在差异,则判定为“有部份接收部”;若二者间无差异,则判定为“无部份接收部”。而且,频率交错解除部32,根据由部份接收判定部220判定出的判定结果,进行频率交错解除处理。
[0104]如图16所示,部份接收判定部220,包括:段抽出部22、23,调变方式推测部24、25以及判定部226。段抽出部22,由从还原部18供来的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中抽出属于中央段的载波,并输出至调变方式推测部24中。调变方式推测部24,针对属于由段抽出部22供来的中央段的载波推测调变方式,将推测结果输出至判定部226。
[0105]段抽出部23,由从还原部18供来的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中抽出属于非中央段(段号1~12的12个段)的载波,并输出至调变方式推测部25。调变方式推测部25,推测对属于由段抽出部23供来的非中央段的载波的调变方式,并将推测结果输出至判定部226。调变方式推测部25,结构上基本与参考图4所说明的调变方式推测部24一样,这里省略详细说明。
[0106]判定部226,基于分别从调变方式推测部24及25提供的、属于中央段的载波的调变方式及属于非中央段的载波的调变方式的推测结果,判定部份接收用阶层的有无。换而言之,判定部226,对属于中央段的载波的调变方式的推测结果及属于非中央段的载波的调变方式的推测结果加以比较,若二者间存在差异,则判定为“有部份接收部”;若二者相同,则判定为“无部份接收部”。
[0107]当例如从调变方式推测部24供来的中央段的调变方式的推测结果是“正交相移键控”,从调变方式推测部25供来的非中央段的调变方式的推测结果是“64正交调幅”时,则因为调变方式不同,故判定部226做出“有部份接收部”的判定。当中央段的调变方式的推测结果是64正交调幅,非中央段的调变方式的推测结果也是64正交调幅时,则因为调变方式上无差异,故判定部226做出“无部份接收部”的判定。判定部226的判定结果,作为部份接收判定部220的输出输出至频率交错解除部32中。
[0108]如上所述,图16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不用等取得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部份接收旗标,即可判定部份接收部的有无。因此,能够早期的开始频率交错解除的处理。从而能够缩短从接收装置开始接收信号到输出影像、声音等为止的时间。
[0109]另外,要说明的是,部份接收判定部220的段抽出部23,将属于非中央段即段号1~12的12个段的载波输出到调变方式推测部25的情况。所输出的段并不限于此。将属于非中央段的任意段的载波输出到调变方式推测部25中也无所谓。例如,仅将属于传输频带上与中央段相邻的段号1及2的段的载波输出到调变方式推测部25中亦可。此时,在不使推测精度恶化很大的情况下,能够降低运算所需要的功耗。
[0110]要说明的是,部份接收判定部220具有调变方式推测部24及25的情况,用一个调变方式代替调变方式推测部24及25也是可以的,使该调变方式推测部与调变方式推测部24及25做同样的动作即可。
[0111]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要说明的是,部份接收判定部220包括调变方式推测部24及25,调变方式推测部24推测中央段的调变方式;调变方式推测部25推测非中央段的调变方式的情况。但是,可代替该做法,在部份接收判定部220中,用一个调变方式推测部代替调变方式推测部24及25,使该一个调变方式推测部作与调变方式推测部24及25一样的动作。换而言之,推测中央段及非中央段的调变方式亦可。在这一情况下,判定部226,便能够基于在一个调变方式推测部中获得的推测结果亦即对中央段的调变方式与非中央段的调变方式的比较,判定部份接收用阶层的有无。
[0112](第三实施方式)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304的构成例的方块图。用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304代替图1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即构成第三实施方式。图17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304,是在图2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46与选择部48。其他构成要素与参考图2所说明的一样,故用同一个参考符号表示省略说明。
[0113]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46,从高速傅利叶变换部16接收频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对调变方式、符号化率等解调、纠错处理所需要的各种传输控制信息(ISDB-T的传输控制信息)进行解码、取得,同时将与所取得的部份接收部的有无有关的信息亦即部份接收旗标FP输出至选择部48。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46,将表示部份接收旗标FP的取得是否完了的旗标FF(以下称其为“取得完了旗标”)输出至选择部48。部份接收判定部20,基于在还原部18获得的波形还原结果判定部份接收部的有无,将判定结果输出至选择部48。
[0114]选择部48,在由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46获得的取得完了旗标FF表示部份接收旗标FP的取得尚未完了的时候,选择有关由部份接收判定部20输出的部份接收部的有无的判定结果;在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46获得的取得完了旗标FF表示部份接收旗标FP的取得已经完了的时候,选择由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46输出的部份接收旗标FP,将选择结果即有关部份接收部的有无的信息输出至频率交错解除部32。
[0115]频率交错解除部32,基于从选择部48输出的部份接收部的有无的信息,对从还原部18输出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进行频率交错解除处理,将处理结果输出至时间交错解除部34中。
[0116]ISDB-T标准中,传输控制载波对在信道上的干扰的耐性非常高,能够进行能够对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纠错处理等的设计。因此,解码结果的可靠性非常高。于是,在该实施方式,到作为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获得的部份接收旗标FP的取得完了为止的那一阶段,利用由部份接收判定部20早期取得的判定结果,根据部份接收部的有无进行频率交错解除;在完成部份接收旗标FP的取得后的阶段,利用部份接收旗标FP的值,根据部份接收部的有无进行频率交错解除。
[0117]因此,在信道上受干扰的影响较少的情况下,能够由部份接收判定部20早期的推测部份接收部的有无,缩短至影像、声音等输出为止的时间;另一方面,在部份接收判定部20推测出错的信道环境下,也能够参考作为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获得的部份接收旗标FP。因此故能够得到更正确的有关部份接收部的有无的信息。
[0118]另外,该实施方式中,表示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捕捉、完了的取得完了旗标FF,可以仅表示部份接收旗标FP取得完了,也可以表示整个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取得完了。
[0119]该实施方式中,使用图16的部份接收判定部220代替部份接收判定部20。
[0120](第四实施方式)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04的构成例的方块图。使用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04代替图1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即构成第四实施方式。图18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04,包括:正交检波部14、高速傅利叶变换部16、还原部18、调变方式推测部424、软判定部442以及纠错部444。与参考图2所说明的构成要素一样的构成要素,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省略说明。
[0121]还原部18,针对频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进行在信道上产生的失真的波形还原,并将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输出至调变方式推测部424及软判定部442。调变方式推测部424,利用所输入的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推测载波的调变方式,并将推测结果输出至软判定部442。调变方式推测部424,与参考图4所说明的调变方式推测部24一样,省略详细说明。
[0122]软判定部442,基于在调变方式推测部424获得的对调变方式的推测结果,对从还原部18输入的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进行软判定,将软判定距离数据输出至纠错部444。纠错部444,进行各种交错的解除处理、腓比特解码、RS解码等纠错解码化处理,并输出其结果。
[0123]根据图18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04,如现有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一样,例如在ISDB-T的情况下,无需取得作为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传输、有关载波调变方式的信息,即能基于由调变方式推测部424波形还原后的载波,推测调变方式(例如正交相移键控、16正交调幅、64正交调幅中的任一个),再利用该推测结果在软判定部442进行软判定。因此,无需取得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般的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所需的时间,从而能够缩短从接收开始至输出影像、声音等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0124]另外,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04,在接收以成为接收对象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调变方式对传输带域内所有数据载波而言是同一个为前提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情况,因为调变方式推测部424对载波调变方式的推测精度提高,所以能够收到更高的效果。
[0125]例如,日本所采用的地面数码声音播放方式(ISDB-TSB)的A阶层或者仅接收ISDB-T的部份接收部的一段专用接收装置等中,所接收的带域的OFDM信号的调变方式对整个数据载波来说都一样。因此,若在这样的装置中使用图18所示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04,则与由MCC信息取得有关载波调变方式的信息的现有接收装置相比,能够大幅的缩短从开始接收到输出声音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0126]同样,在接收欧洲的地面数码电视播放方式即DVB-T或者DVB-H的情况,也能收到应用该实施方式的效果。DVB-T或者DVB-H中,整个带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调变方式相同,有关该载波调变方式的信息作为被称为TPS(Transmission ParameterSignalling)的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传输。在接收如此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情况下,也是与由TPS取得有关载波调变方式的信息的现有接收装置相比,能够大幅的缩短从开始接收到输出声音等为止所花费的时间。
[0127]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何推测以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为对象的载波的调变方式,在单载波传输是统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处理(此时,不需要高速傅利叶变换部,有时也不需要还原部)。换而言之,能够按时间将表示所接收的载波在I-Q平面上的信号点中存在于给定区域的信号点的矢量加以平均,算出平均矢量,并将该平均矢量的振幅或者振幅的平方与给定阈值进行比较,以求出载波的调变方式,进行软判定。
[0128](第五实施方式)
图19,为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504的构成例的方块图。使用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504代替图1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即构成第五实施方式。图19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504,是在图18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04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546与选择部548。与参考图2、图18所说明的构成要素一样的构成要素,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省略说明。
[0129]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546,从由高速傅利叶变换部16供来的频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取得调变方式、符号化率等解调、纠错处理所需要的各种传输控制信息(ISDB-T的传输控制信息、DVB-T的TPS信息等),同时将与载波的调变方式有关的信息MI输出至选择部548。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546,将表示有关载波调变方式的信息MI等的取得是否完了的旗标(取得完了旗标FI)输出至选择部548。
[0130]还原部18,将波形还原结果输出至调变方式推测部424及软判定部442。调变方式推测部424,由所输入的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推测载波的调变方式,将推测结果输出至选择部548。
[0131]选择部548,在由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546获得的取得完了旗标FI表示有关载波调变方式的信息MI尚未取完的时候,选择调变方式推测部424的推测结果;相反,当取得完了旗标FI表示有关载波调变方式的信息MI已经取完的时候,则选择由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546供来的有关载波调变方式的信息MI,并将选择结果输出至软判定部442。
[0132]软判定部442,基于从选择部548供来的选择结果,对从还原部18供来的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进行软判定,并将软判定距离数据输出至纠错部444。
[0133]ISDB-T标准中,对所取得的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耐性非常高。于是,该实施方式的特征如下。到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等作为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传输的有关载波调变方式的信息取得完了为止的阶段,利用有关能够由由调变方式推测部424早期获得的载波调变方式的信息,在完成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取得后的阶段,利用作为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获得的信息,根据载波调变方式进行软判定。
[0134]因此,在信道上受干扰的影响较少的情况下,能够由调变方式推测部424早期的推测载波调变方式,而能缩短至影像、声音等输出为止的时间。另一方面,在调变方式推测部424推测出错的信道环境下,也能够利用作为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获得的有关载波调变方式的信息MI。故能够得到更正确的有关载波调变方式的信息。
[0135]另外,该实施方式中,表示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取得完了的取得完了旗标FI,可以是仅表示有关载波调变方式的信息MI的旗标,亦可为表示整个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取得完了的旗标。
[0136]另外,与第四实施方式一样,该实施方式,也能应用至仅接收ISDB-TSB的A阶层或者ISDB-T的部份接收部的一段专用接收装置、DVB-T、DVB-H用接收装置等。根据本实施方式,与从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TPS等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取得有关载波调变方式的信息的现有接收装置相比,能够缩短从开始接收至输出影像、声音等所需要的时间。
[0137](第六实施方式)
图20,为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604的构成例的方块图。第六实施方式中,是使用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604代替图1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图16所示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204中,用部份接收判定部620替换部份接收判定部220,用软判定部642替换软判定部42,即构成图20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604。其他构成要素与参考图2、图16所说明的构成要素一样,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省略说明。
[0138]还原部18,将波形还原结果输出至部份接收判定部620及频率交错解除部32中。部份接收判定部620基本上与图16的部份接收判定部220一样。不同的是,表示中央段的调变方式和非中央段的调变方式的信号被输出至外部。
[0139]判定部226,将有关部份接收用阶层的有无的判定结果输出至频率交错解除部32。调变方式推测部24,求出中央段的调变方式并输出至软判定部642;调变方式推测部25,求出非中央段的调变方式并输出至软判定部642。
[0140]软判定部642,对从还原部18供来的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进行软判定,并将软判定距离数据输出至纠错部44中。此处,软判定部642,基于在调变方式推测部24及25中获得的对调变方式的推测结果,对中央段及非中央段各自的载波进行软判定。
[0141]根据图20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604,无需取得由接收信号(例如ISDB-T时作为传输控制信息)传输、有关部份接收部的有无的信息及有关载波调变方式的信息,即能基于由部份接收判定部620对部份接收部的有无的判定结果,进行频率交错解除,同时利用部份接收判定部620对调变方式的推测结果在软判定部642进行软判定。因此,无需取得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时间,从而能够缩短从接收开始至输出影像、声音等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0142]另外,亦可如此,即如参考图17等所说明的一样,本实施方式中,包括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及选择部,适当选择并使用有关在部份接收判定部620中获得的部份接收部的有无的信息、有关调变方式的信息、以及从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等获得的信息。
[0143]在该实施方式中,要说明的是部份接收判定620检测中央段及非中央段中的调变方式的差异并判定部份接收部的有无的情况。可以代替这一做法,同样使用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部份接收判定部20,利用在部份接收判定部20所获得的调变方式的推测结果。于此情况下,传输调变方式不同的两阶层以上的阶层时,便不能推测调变方式。但是在调变方式在整个段都一样的情况下,则能够推测调变方式、部份接收部的有无,不需要由传输控制信息获得部份接收旗标、调变方式。因此,此时能够缩短从接收开始到输出影像、声音等所需要的时间。
[0144](第七实施方式)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704的构成例的方块图。使用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704代替图1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即构成第七实施方式。在图2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4中,用交错解除部730代替交错解除部30,并加上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46,即构成图21的正交频分复用解调纠错部704。其他构成要素与参考图2所说明的构成要素一样,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省略说明。
[0145]图21的交错解除部730,包括:交错解除部30、时间交错部734。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46,从由高速傅利叶变换部16供来的频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取得调变方式、符号化率等解调、纠错处理所需要的各种传输控制信息(ISDB-T的传输控制信息),将与所取得的时间交错长度输出至时间交错解除部734。
[0146]频率交错解除部32,基于从部份接收判定部20供来的判定结果,用适合于存在部份接收部和不存在部份接收部的方法,对还原部18的输出进行频率交错的解除(频率交错解除),将被频率交错解除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输出至时间交错解除部734。
[0147]时间交错解除部734,根据由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46供来的时间交错长度对从频率交错解除部32供来的频率交错解除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进行时间交错的解除(时间交错解除),将已时间交错解除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输出至软判定部42。
[0148]时间交错解除部734,包括:写入地址产生部736、读出地址产生部737、储存体控制部738以及储存体739。写入地址产生部736,产生用以将供到时间交错解除部734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写入储存体739的地址,并作为写入地址输出至储存体控制部738。即使是在接收动作开始时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46未取得时间交错长度的状态,亦即有关时间交错长度的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尚未正确的供到时间交错解除部734的状态,写入地址产生部736也开始产生写入地址。
[0149]读出地址产生部737,产生用以从储存体739读出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作为时间交错解除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地址作为读出地址,并输出至储存体控制部738。读出地址产生部737,基于从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46供来的时间变错长度,产生读出地址。
[0150]储存体控制部738,将由写入地址产生部736、读出地址产生部737分别供来的写入地址、读出地址,作为地址AD输出到储存体739。储存体控制部738,根据写入地址控制将提供到时间交错解除部734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写入储存体739的数据DT,同时根据读出地址控制来自储存体739的数据DT的读出,将所读出的数据作为已进行了时间交错解除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输出至软判定部42。
[0151]图22是表示取完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后开始时间交错的情况下,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取得状况、时间交错解除的解除时间的关系的时序图。图23是表示不等取完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即开始时间交错的情况下,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的取得状况、时间交错解除的解除时间的关系的时序图。
[0152]ISDB-T中,采用的是具有以下效果的时间交错。即为了提高移动接收时的特性,在发送一侧对每一个载波以符元为单位将数据的迟延量错开,在接收一侧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从而达到将信道上所产生的集中错误分散的效果。该表示分散时间的时间交错长度I,能够根据服务内容,在发送一侧从I=0,1,2,4(Mode3时)中任意选择。时间交错的数据分散期间,I=0时,是0符元;I=1时,是95符元;I=2时,是190符元;I=4时,是380符元。有关该时间交错长度的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在符元号码34,35,36(A阶层的时间交错长度的情况)的符元中,由传输控制载波传输。
[0153]现在,假设在时间t0开始接收动作,在时间t1,开始取得有关时间交错长度的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在时间t2结束。假设时间t1,是某一框的符元号码37的时间;时间t2,是下一个框的符元号码37的时间。假设要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时间交错长度I为2(分散期间190符元)。因为在时间交错长度I=2时,有必要将190符元那么多的数据写入储存体中,故从开始写入到经过190符元的期间的后,才开始读出有效的数据。
[0154]如图22所示,在取完时间交错长度的时间t2开始向储存体写入的时候,从从时间t2到经过190符元期间后的时间t3的时间(符元号码22的时间)能够从储存体读出有效数据,从该时间,能够输出时间交错被解除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
[0155]另一方面,如图23所示,考虑在取完时间交错长度的前开始向储存体写入的时候,换而言之,例如在开始取得时间交错长度的时间t1开始向储存体写入的情况。从时间t1到时间t2的期间,因为时间交错长度不明确,故无法输出有效信号,但因为在时间t2,从开始写入经过了190个符元以上的期间,故若完成时间交错长度的取得,便能马上从该时间输出时间交错被解除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换而言之,与图22的场合相比,能得到时间交错被提前解除了190符元那么多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
[0156]于是,该实施方式的时间交错解除部734中,在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46取得时间交错长度的前,开始向储存体739写入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到取完时间交错长度的时候,从储存体739开始进行对应于时间交错长度的读出。此处,在向储存体739写入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际,假想是向时间交错长度最大的储存体写入。
[0157]结果,与取得时间交错长度的后,开始进行对应于时间交错长度的写入的情况相比,能够早期的输出时间交错被解除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因此,能够缩短从开始接收到输出影像、声音等的时间。
[0158]另外,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要说明的是频率交错解除部32和时间交错解除部734各自为不同的构成要素的情况,因为任一个皆为载波单位的交错处理,故能够将其统合起来减少储存体的量。换而言之,可利用下述交错解除部代替交错解除部730。
[0159]图24,是表示图21的交错解除部的变形例的构成的方块图。图24的交错解除部830,包括:写入地址产生部836、读出地址产生部837、储存体控制部838以及储存体839。
[0160]图24的写入地址产生部836及读出地址产生部837,分别产生各自的地址,以便同时进行频率交错和时间交错的解除。此时,写入地址产生部836,基于由部份接收判定部20获得的有关部份接收部的有无的判定结果,产生写入地址;读出地址产生部837,基于由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46获得的时间交错长度,产生读出地址。
[0161]储存体控制部838,将由写入地址产生部836、读出地址产生部837供来的写入地址、读出地址作为地址AD输出至储存体839。储存体控制部838,根据写入地址,将供到交错解除部830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作为数据DT写入储存体839中,同时根据读出地址,控制从储存体839中读出数据DT,将所读出的数据作为频率交错和时间交错已被解除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输出至软判定部42中。
[0162]储存体控制部838,在取得时间交错长度的前,基于从部份接收判定部20获得的对部份接收部的有无的判定结果,开始将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的数据写入储存体839中,从取完时间交错长度时开始,根据该时间交错长度,从储存体读出数据即可。在该情况下,也是与图21的交错解除部730一样,能够早期的获得频率交错和时间交错双方皆解除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OFDM信号)。
[0163]该实施方式中,可以用图16的部份接收判定部220代替部份接收判定部20。
[0164]该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与参考图17等所说明的一样包括选择部,交错解除部730,适当的选择并使用在部份接收判定部20获得的有关部份接收部的有无的信息以及从传输控制信息(TMCC信息)获得的信息。
[0165]上述实施方式中,主要使用矢量及其成份加以说明,使矢量为以原点O作始点的位置矢量,利用该矢量的终点及该点的I轴座标、Q轴座标也能进行同样的说明。
[0166]以上第一到第七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本发明所涉及的构成,本发明并不限于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构成。例如,可调换信号处理顺序、由多个构成要素进行的信号处理集合起来进行、将其他信号处理组合起来等,省略信号处理的一部分。所举出的构成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内容。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0167]综上所述,因为本发明能够缩短从开始接收到输出影像、声音等所需要的时间,故作为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及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方法等很有用。

Claims (16)

1.一种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接收由多个载波构成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其特征为:
包括:
高速傅利叶变换部,将所接收的时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变换为频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并输出,
还原部,对上述频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进行波形还原,并输出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以及
调变方式推测部,基于构成上述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多个载波的信号点,推测这些载波的调变方式,并输出所获得的推测结果;
上述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构成为:根据上述推测结果,对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进行用以获得所传输的信息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上述调变方式推测部,算出对构成上述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多个载波的信号点中存在于I-Q平面上给定区域的信号点的I轴座标的平均值和Q轴座标的平均值,再基于上述已算出的I轴座标的平均值和Q轴座标的平均值,推测构成上述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多个载波的调变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是由分别由多个载波构成的多个段构成,能够利用给定段传输部份接收用信息;
该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进一步包括:
判定部,基于在上述调变方式推测部获得的推测结果,判定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中上述部份接收用信息是否被传输,以及
交错解除部,根据由上述判定部获得的判定结果,对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进行频率交错的解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上述判定部,基于在上述调变方式推测部获得的推测结果,当属于能够传输上述部份接收用信息的给定段的多个载波的调变方式是正交相移键控或者16正交调幅的情况下,便判定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中上述部份接收用信息被传输,而当属于能够传输上述部份接收用信息的给定段的多个载波的调变方式是64正交调幅的情况下,便判定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中上述部份接收用信息未被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上述判定部,基于在上述调变方式推测部获得的推测结果,当属于能够传输上述部份接收用信息的给定段的多个载波的调变方式和属于与能够传输上述部份接收用信息的给定段不同的段的多个载波的调变方式不同的情况下,便判定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中上述部份接收用信息被传输,而在其他情况下,便判定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中上述部份接收用信息未被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进一步包括:
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从上述频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取得并输出表示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中上述部份接收用信息是否被传输的传输控制信息,以及
判定部,在上述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取得上述传输控制信息的情况下,选择由上述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输出的上述传输控制信息,而在其他情况下,则选择在上述判定部获得的判定结果,并将选择结果输出至上述交错解除部;
上述交错解除部,基于上述选择部的输出,对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进行频率交错的解除。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进一步包括软判定部,该软判定部基于在上述调变方式推测部获得的推测结果,对上述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进行软判定,并将所获得的结果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进一步包括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该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从上述频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取得并输出表示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时间交错长度的传输控制信息;
上述交错解除部,在上述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取得表示上述时间交错长度的传输控制信息的前,基于上述判定部的判定结果产生写入地址,再基于上述已产生的写入地址,开始将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写入储存体中,并且,在上述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取得表示上述时间交错长度的传输控制信息的后,基于上述已取得的时间交错长度产生读出地址,再基于上述已产生的读出地址,将上述已写入储存体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读出,解除已施加给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频率交错及时间交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进一步包括软判定部,该软判定部基于在上述调变方式推测部获得的推测结果,对上述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进行软判定,并将所获得的结果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进一步包括:
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从上述频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取得并输出表示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载波的调变方式的传输控制信息,以及
选择部,在上述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取得上述传输控制信息的情况下,选择由上述传输控制信息取得部输出的上述传输控制信息,而在其他情况下,选择由上述调变方式推测部输出的推测结果,将选择结果输出至上述软判定部的选择部;
上述软判定部,基于上述选择部的输出,对上述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进行软判定。
11.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为:
包括:
还原部,接收已被数码调变的载波并将其波形还原,
调变方式推测部,算出在上述还原部波形还原后的载波的信号点中存在于I-Q平面上给定区域的信号点的I轴座标的平均值和Q轴座标的平均值,再基于上述已算出的I轴座标的平均值和Q轴座标的平均值,推测在上述还原部波形还原后的载波的调变方式,以及
软判定部,基于由上述调变方式推测部推测的调变方式,对在上述还原部波形还原的载波进行软判定,将所获得的结果输出。
12.一种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方法,接收由多个载波构成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其特征为:
包括:
高速傅利叶变换步骤,将所接收的时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变换为频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
还原步骤,对上述频域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进行波形还原,并输出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
调变方式推测步骤,基于构成上述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多个载波的信号点,推测这些载波的调变方式,并获得推测结果,以及
处理步骤,根据上述推测结果,对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进行用以获得所传输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方法,其特征为:
上述调变方式推测步骤为,算出对构成上述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多个载波的信号点中存在于I-Q平面上给定区域的信号点的I轴座标的平均值和Q轴座标的平均值,再基于上述已算出的I轴座标的平均值和Q轴座标的平均值,推测构成上述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多个载波的调变方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方法,其特征为:
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分别由多个载波构成的多个段所构成,能够利用给定段传输部份接收用信息;
该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定步骤,基于在上述调变方式推测步骤获得的推测结果,判定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中上述部份接收用信息是否被传输,以及
解除步骤,根据由上述判定步骤获得的判定结果,对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进行频率交错的解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方法,其特征为:
上述判定步骤,基于在上述调变方式推测步骤获得的推测结果,当属于能够传输上述部份接收用信息的给定段的多个载波的调变方式和属于与能够传输上述部份接收用信息的给定段不同的段的多个载波的调变方式不同的情况下,便判定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中上述部份接收用信息被传输,而在其他情况下,便判定上述已接收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中上述部份接收用信息未被传输。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方法,其特征为:
进一步包括软判定步骤,该软判定步骤基于在上述调变方式推测步骤获得的推测结果,对上述波形还原后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进行软判定。
CN2005800146746A 2004-05-11 2005-05-11 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及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510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41554 2004-05-11
JP141554/2004 2004-05-11
PCT/JP2005/008615 WO2005109713A1 (ja) 2004-05-11 2005-05-11 Ofdm受信装置及びofdm受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1048A true CN1951048A (zh) 2007-04-18
CN1951048B CN1951048B (zh) 2011-01-26

Family

ID=35320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1467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51048B (zh) 2004-05-11 2005-05-11 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及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773682B2 (zh)
EP (1) EP1746753A4 (zh)
JP (1) JP4355337B2 (zh)
CN (1) CN1951048B (zh)
TW (1) TW200607272A (zh)
WO (1) WO20051097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6517B (zh) * 2005-12-05 2013-04-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交织器/去交织器存储器的设备和方法
JP4812454B2 (ja) 2006-02-13 2011-11-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復調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7613258B2 (en) * 2006-02-28 2009-11-03 O2Micro International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GPS tracking loop parameter based on SNR estimation
JP2007266761A (ja) * 2006-03-27 2007-10-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受信装置
US8045927B2 (en) * 2006-04-27 2011-10-25 Nokia Corporation Signal detection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773882B2 (ja) * 2006-05-24 2011-09-14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Ofdm受信装置及びofdm受信方法
WO2008032261A2 (en) * 2006-09-12 2008-03-20 Nxp B.V. Deinterleaver for a multi-stage interleaving scheme with processing of bit pairs
US7986746B2 (en) * 2006-12-30 2011-07-2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Content differentiated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used in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s
US8005160B2 (en) * 2006-12-30 2011-08-2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Processing differentiated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used in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s
KR101437944B1 (ko) 2007-11-29 2014-09-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계층변조된 방송신호를 수신하기 위한 방송수신장치 및방송신호 수신방법
US8417203B2 (en) * 2007-12-26 2013-04-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ceiver and gain control method
JP4388118B2 (ja) * 2007-12-26 2009-12-24 株式会社東芝 変調方式推定装置及び方法
JP5257748B2 (ja) * 2008-03-27 2013-08-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変調誤差比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TWI386001B (en) * 2008-08-01 2013-02-11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aptively calculating symbol start position
TW201138383A (en) * 2010-04-22 2011-11-0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dulation recogni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630646B2 (ja) * 2010-10-19 2014-11-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及びその送信方法、並びに、受信装置
CN102072824B (zh) * 2010-12-18 2012-07-04 浙江大学 车轮夹紧式车辆定位装置
WO2014171673A1 (ko) * 2013-04-15 2014-10-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WO2014204181A1 (en) 2013-06-19 2014-12-24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KR101964653B1 (ko) 2015-01-05 2019-08-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TWI575901B (zh) * 2015-06-17 2017-03-2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通道效應消除裝置及通道效應消除方法
CN112134605B (zh) * 2015-11-13 2024-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TWI627846B (zh) * 2016-03-30 2018-06-2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等化增強模組、解調變系統以及等化增強方法
CN107294888B (zh) * 2016-04-11 2020-08-14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等化增强模块、解调制系统以及等化增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84595B1 (en) * 1998-09-03 2007-04-25 Sony Deutschland GmbH Blind modulation detection
JP3779092B2 (ja) 1999-05-12 2006-05-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送受信装置
JP2001127810A (ja) * 1999-10-28 2001-05-11 Sony Corp 変調方式認識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4378837B2 (ja) * 2000-04-07 2009-12-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
JP2001313628A (ja) 2000-04-28 2001-11-09 Sony Corp Ofdm受信装置及び方法
JP3976474B2 (ja) 2000-05-12 2007-09-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Ofdm復調装置
JP3992908B2 (ja) 2000-06-27 2007-10-17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変調方式を用いた伝送装置
EP1168742B1 (en) 2000-06-28 2008-03-19 Sony Deutschland GmbH Modulation identification device
JP4362955B2 (ja) 2000-07-11 2009-11-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復調装置及び復調方法
JP3811002B2 (ja) 2000-12-13 2006-08-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
JP2003060611A (ja) 2001-08-15 2003-02-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JP2003101602A (ja) 2001-09-20 2003-04-04 Fujitsu General Ltd 多値qam信号の判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851143B2 (ja) 2001-11-05 2006-11-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変調方式識別回路、これを備えた受信装置、無線局、及び変調方式識別方法
US7173990B2 (en) * 2001-12-27 2007-02-06 Dsp Group Inc. Joint equalization, soft-demapping and phase error correction in wireless system with receive diversit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7272A (en) 2006-02-16
US20070230329A1 (en) 2007-10-04
EP1746753A1 (en) 2007-01-24
JP4355337B2 (ja) 2009-10-28
JPWO2005109713A1 (ja) 2008-03-21
EP1746753A4 (en) 2009-06-03
US7773682B2 (en) 2010-08-10
CN1951048B (zh) 2011-01-26
WO2005109713A1 (ja) 2005-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1048A (zh) 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及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方法
CN1173499C (zh) Ofdma信号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CN1714525A (zh)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以及控制程序
CN1172472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处理方法以及接收装置
CN1484449A (zh) 正交频分复用传输方式及其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
CN1207908C (zh) 基于滑动窗口的对含导频的块信号的信道估计和均衡方法
CN1310486C (zh) 无线通信装置
CN1237747C (zh)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装置
CN1638372A (zh) 无线接收装置
CN1120595C (zh) 相干检波方法,移动通信接收机及干扰消除装置
CN1525675A (zh) 用于设置保护区间的方法和正交频分复用通信装置
CN1842982A (zh) 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及正交频分复用接收方法
CN1574715A (zh) 正交分频多任务接收器及接收方法
CN1826745A (zh) 无线发送装置和调制方式的选择方法
CN1957611A (zh) 使用e-8vsb、e-4vsb和p-2vsb的混合的双流结构数字电视传送和接收方法
CN1703035A (zh) 无线通信设备
CN1898890A (zh) 数据发送方法和数据接收方法
CN1853351A (zh) 放大电路及放大方法
CN1941763A (zh) 无线接收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262083C (zh) Cdma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859666A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小区搜索方法及其装置
CN1568594A (zh) 正交频分复用接收装置以及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的校正方法
CN1650555A (zh) Ofdm-cdma发送装置和ofdm-cdma发送方法
CN1677908A (zh) Tds-ofdm接收机自适应信道估计均衡方法及其系统
CN1350729A (zh) 频率自动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解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

Termination date: 201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