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49385B - 记录用磁带盒及其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用磁带盒及其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49385B
CN1949385B CN2006101408297A CN200610140829A CN1949385B CN 1949385 B CN1949385 B CN 1949385B CN 2006101408297 A CN2006101408297 A CN 2006101408297A CN 200610140829 A CN200610140829 A CN 200610140829A CN 1949385 B CN1949385 B CN 19493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record
tape reel
drive unit
cass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408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49385A (zh
Inventor
志贺英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49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9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49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9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4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 G11B23/041Details
    • G11B23/044Reels or cores; positioning of the reels in the cassett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60Guiding record carrier
    • G11B15/66Threading; Loading; Automatic self-loading
    • G11B15/67Threading; Loading; Automatic self-loading by extracting end of record carrier from container or spool
    • G11B15/674Threading or attaching end of record carrier on or to single ree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4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 G11B23/08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 G11B23/107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using one reel or core, one end of the record carrier coming out of the magazine or cassett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记录用磁带盒。在该记录用磁带盒上设置有把记录磁带卷绕在磁带盘盘心上的磁带盘、容纳单独的磁带盘并使磁带盘旋转的壳体、在壳体上形成,并能引出安装在记录磁带端部的引导部件的开口。该记录用磁带盒的磁带盘盘心略成鼓状。另外,在装填记录用磁带盒的驱动装置中,卷绕磁带盘的盘心略成鼓状。

Description

记录用磁带盒及其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在磁带盒内装设有计算机等记录再现装置使用的磁带等记录带的记录用磁带盒以及用于装填此记录用磁带盒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都是把计算机等记录再现装置使用的磁带等记录带卷绕到磁带盘(磁带盘盘心)上,这种记录用磁带盒只是单纯地把磁带盘收容在磁带壳体内。当把这种记录用磁带盒装入驱动装置内时,通过引导部件从开口处引出记录磁带。并且,引出的记录磁带被导带部件和记录再现磁头夹着,卷绕在配置于记录用磁带盒的另一侧的卷绕磁带盘上。
特别是最近,使用提高了记录密度的记录用磁带盒的记录·再现系统(驱动装置),根据预先记录在磁带上的伺服信号,利用调节器使记录再现磁头在上下方向上活动,使记录再现磁头按伺服信号的指示记录数据信号,这种方式正在成为主流。从记录磁带盒引出的记录磁带,用驱动装置内的多个导带部件支撑,通常最好控制其记录再现磁头在规定位置上移动。
并且,在驱动装置内的导带部件的方式有,在两端形成限制部(凸缘)的圆筒状部件旋转方式;固定配置同样的圆筒状部件及块状部件的旋转方式(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4-362755号公报);还有固定配置喷出气体使记录磁带向上浮起的块状部件的旋转方式(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表平9-511352号公报)等等。
但是,实际上记录用磁带盒内的磁带盘和驱动装置内卷绕磁带盘的磁带盘盘心,都很难完全在一条直线上,另外,使各磁带盘旋转的电机、导带部件也很难完全组装在一条直线上工作,所以,记录磁带虽然有导带部件的支撑,但在行走中也会在宽度方向(上下方向)上产生抖动。
并且,当这种抖动显著时,特别是短时间剧烈抖动(加速度大)时,基于记录磁带上的伺服信号工作,在上下方向上抖动的记录再现磁头不可能适应这种急剧的记录磁带位置变动,就会出现不能记录·再现所要的数据信号的问题。
另外,在最近的高记录密度的记录·再现系统中,由于伺服信号变小、伺服信号本身的记录密度得以提高、记录磁带的行走速度加快,所以即使以前不成问题的抖动,也会出现因伺服信号的读取误差而产生数据信号的记录·再现误差的问题。
产生这种抖动的原因可以说有多种,记录磁带的弯曲、厚薄分布不均、残余变形、卷边及卷绕记录磁带时的宽度方向(高方向)的不规则卷绕、卷绕磁带盘及磁带盘的平直度、驱动装置的电机及导带部件和记录再现磁头的平直度、磁带密度、多个导带部件在宽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位置不正(也包括有意错开位置,限制记录磁带的情况)、记录磁带和接触部件的滑动摩擦等。
另外,当某种原因使记录磁带的行走位置不稳定时,在卷绕到磁带盘及卷绕磁带盘的时候,记录磁带的卷绕位置就会变乱,导致接着向反方向送出时,出现记录磁带位置的变动,或者构成记录磁带和圆筒状导带部件的限制部件(凸缘)碰撞,其宽度方向的端部(边)受到损坏的原因。
进而,与驱动装置的数目比较,大量生产·消费的记录用磁带盒由于要求廉价的部件,组装时很难提供通过调整使精度提高的记录用磁带盒。另外,与驱动装置的导带部件相比,磁带盘盘心的尺寸相对较大,也存在着很难获得驱动装置的导带部件那样的高精度圆筒形状的问题。
若记录磁带偏离磁带盘盘心的宽度方向(高方向)的中心位置,偏向上下凸缘的任何一方卷回磁带时,卷绕形状(卷绕面)就整齐(以下称“整齐卷绕”)。但是,若是这样的卷法,往往引起记录磁带的一段从其宽度方向端部的整齐卷绕面中跳出其宽度方向的现象(以下称“1段跳出现象”)。
当发生这种1段跳出现象时,其跳出1段部分的记录磁带宽度方向的端部,由于运输和掉落等碰撞到记录用磁带盒时,受到上凸缘或下凸缘的阻碍而折弯,在驱动装置内行走记录磁带时,往往产生读取伺服信号错误,出现不能记录或再现信息的问题。
对此,当把记录磁带卷绕在磁带盘盘心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方向时,卷绕面不整齐,形成连续平缓的凹凸形状的卷绕面(以下称“麻面卷绕”)。以往,这种麻面卷绕由于在行走记录磁带时宽度方向的不稳定性(上下活动)和外观形状不美观的原因被避免使用,但可以判断所见每一段跳出的量(和相邻记录磁带跳出量的差)比整齐卷绕时发生1段跳出现象的跳出量要小。
也就是这种麻面卷绕,在运输和掉落等受到碰撞时,在记录磁带的宽度方向端部很难受到损伤,即使受到损伤也可以认为是轻微的。另外,我们知道虽然有麻面卷绕程度的影响,但行走时记录磁带的上下活动还是在允许范围内的。因此,比较理想的情况是记录磁带在磁带盘盘心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约中心位置上,尽量靠近其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卷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记录用磁带盒及其驱动装置,这种磁带盒为提高耐冲击性,尽可能地使记录磁带卷绕在磁带盘盘心略中央的位置,以便在驱动装置内行走时,能够减少伺服信号的读取错误及数据信号的记录·再现错误的发生。
本发明中,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用磁带盒的特征为:具备有把记录磁带卷绕安装在磁带盘盘心上的磁带盘、可转动地容纳所述磁带盘的壳体、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用于引出安装在所述记录磁带的端部的引导部件的开口,在这种记录用磁带盒上的上述磁带盘盘心略成鼓状。
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中,通常是可以把记录磁带卷绕在磁带盘盘心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约中央位置上的。因此,能够防止记录磁带的1段跳出现象,在传送及落下时等能够减轻对记录磁带的损伤(能够提高耐冲撞性)。因此,在驱动装置内行走时,能够减少伺服信号的读取错误及数据信号的记录·再现错误的发生。
权利要求2的记录用磁带盒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1的记录用磁带盒中,上述磁带盘盘心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的差为0.03mm以上0.3mm以下。
权利要求3的记录用磁带盒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1的记录用磁带盒中,对于上述记录磁带的宽度尺寸,上述磁带盘盘心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的差为0.2%以上2.5%以下。
权利要求4的记录用磁带盒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1~3的任何1种记录用磁带盒中,上述磁带盘盘心的最大半径是该磁带盘盘心的宽度方向约中央的大小。
权利要求5的记录用磁带盒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4的记录用磁带盒中,装填在驱动装置中,使上述记录磁带行走时,使其该记录磁带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和上述磁带盘盘心的宽度方向中央位置基本一致。
在权利要求2~5中,把记录磁带卷绕在磁带盘盘心的宽度方向约中央的位置比较合适。
权利要求6的记录用磁带盒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5的记录用磁带盒中,至少在从上述开口引出上述引导部件期间,在上述壳体内设置了滑动接触上述记录磁带的导带部件。
权利要求7的记录用磁带盒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6的记录用磁带盒中,上述导带部件被作成在宽度方向的端部形成凸缘的略成圆筒状,在与上述记录磁带滑动接触的同时可以旋转。
在权利要求6及权利要求7中,从壳体内引出的记录磁带,利用设置在壳体内的导带部件,限制了其宽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位置后,被支撑在驱动装置的导带部件上。另外,在其记录磁带被卷回到磁带盘时,也利用设置在壳体内的导带部件,在限制其宽度方向(上下方向)位置的同时卷回记录磁带。因此,能够缓和记录磁带的上下抖动,可抑制记录磁带急剧地上下抖动。
权利要求8的记录用磁带盒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的记录用磁带盒中,在装入驱动装置时,配置了上述导带部件和上述磁带盘连动,并可在同一高度上移动的位置调整装置。
权利要求9的记录用磁带盒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8的记录用磁带盒中,上述位置调整装置,具有把上述导带部件向上述壳体底板加力的加力装置、在上述壳体底板上穿设,俯视时和上述导带部件宽度方向端部形成的凸缘重叠的开孔,在装填到驱动装置中时,设置在该驱动装置中的结合部件从上述开孔处进入,借助上述凸缘使上述导带部件抵抗上述加力装置的加力,向上述壳体的顶板移动。
在权利要求8及权利要求9中,即使记录用磁带盒装进驱动装置时,设置在壳体内的导带部件也通常和磁带盘处在同一高度的位置上。因此,在磁带盘和导带部件之间,不会发生记录磁带扭曲,造成记录磁带创伤的不良情况。另外,在驱动装置一方,只要设置了结合部件就不必设置位置调整用的复杂结构等,所以可实现低成本的优点。
权利要求10的记录用磁带盒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9的记录用磁带盒中,在记录用磁带盒不装进驱动装置时,具有可关闭上述开孔的盖体。
在权利要求10中,当记录用磁带盒不装进驱动装置的不使用时(保管时及运输时等),可防止灰尘等从开孔处进入。
权利要求11的记录用磁带盒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6~10的任何1种记录用磁带盒中,上述导带部件略成鼓状。
在权利要求11中,是边把记录磁带限制在导带部件宽度方向约中央位置边行走。因此,能够更有力地抑制记录磁带的急剧上下抖动。
另外,本发明权利要求12的驱动装置的特征为:该驱动装置具有卷绕磁带盘,该卷绕磁带盘装有记录用磁带盒,卷绕从该记录用磁带盒引出的记录磁带,并且上述卷绕磁带盘的盘心略成鼓状。
在权利要求12中,通常能够把记录磁带卷绕在盘心的宽度方向(高方向)约中央的位置。所以,即使在驱动装置中也能防止记录磁带的1段跳出现象,减轻对记录磁带的损伤(可提高耐冲撞性)。由此,可缓和记录磁带的上下抖动,能够抑制记录磁带急剧的上下抖动。因此,可使记录磁带的行走位置比以前更加稳定,即使是提高了记录密度的记录磁带,在驱动装置中,也能够减少伺服信号的读取错误及数据信号的记录·再现错误的发生。
本发明权利要求13的驱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12的驱动装置中,上述磁带盘盘心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的差为0.03mm以上、0.3mm以下。
权利要求14的驱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12的驱动装置中,对于上述记录磁带的宽度尺寸,上述磁带盘盘心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的差为0.2%以上、2.5%以下。
权利要求15的驱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12~14的任何1种驱动装置中,上述磁带盘盘心的最大半径是该磁带盘盘心的宽度方向约中央的大小。
权利要求16的驱动装置的特征为:在权利要求15的驱动装置中,使其上述记录磁带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和上述磁带盘盘心的宽度方向中央位置基本一致。
在权利要求13~16中,能够适合把记录磁带卷绕在磁带盘盘心宽度方向略中央的位置。所以,能够缓和记录磁带的上下抖动,可抑制记录磁带的急剧上下抖动。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提供为提高耐冲击性而把记录磁带卷绕到磁带盘盘心大致中央位置的,在驱动装置内行走时,能减少伺服信号的读取错误及数据信号的记录·再现错误发生的记录用磁带盒及其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记录用磁带盒的概略斜视图;
图2为从上方观看记录用磁带盒的概略分解斜视图;
图3A为表示记录用磁带盒门和壳体开口部分的概略斜视图;
图3B为表示记录用磁带盒门和壳体开口部分的概略斜视图;
图4为磁带盘的侧断面概略图;
图5为表示装入记录用磁带盒后的驱动装置情况的概略侧面图;
图6为从上方观看安装有导带部件的记录用磁带盒时的概略分解斜视图;
图7为表示装入了记录用磁带盒的驱动装置情况的概略平面图;
图8为表示装入记录用磁带盒后的驱动装置情况的概略侧面图;
图9为表示记录用磁带盒的导带部件附近的概略侧面图;
图10A为表示向驱动装置装填前的导带部件和支轴的结构概略侧断面图;
图10B为表示向驱动装置装填后的导带部件和支轴的结构概略侧断面图;
图11为表示成凸鼓形状的导带部件和支轴的结构侧断面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图面表示的最佳实施方式对各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为方便说明,在图1中用箭头A表示记录用磁带盒10向驱动装置70(参照图7)的装入方向,并把箭头A的方向作为记录用磁带盒的前方(前侧),把和箭头A垂直的箭头B方向作为右方(右侧)。另外,把箭头C方向作为本发明的宽度方向,并和高方向及上下方向为同方向。
如图1、图2所示,记录用磁带盒10具有基本为矩形盒状的壳体12。该壳体12分为由聚碳酸酯(PC)等树脂制的上壳14和下壳16,上壳14和下壳16分别由顶板14A周边设立的围壁14B、和底板16A周边设立的围壁16B构成,用超声波焊接或用螺钉等把它们相互连接而成。
在壳体12的内部只能容纳1盘可以旋转的磁带盘20。该磁带盘20的结构中,有构成轴心部的有底圆筒状磁带盘盘心22、在该磁带盘盘心22的上端部设置有凸缘24、在其下端部设置有凸缘26,上凸缘24及下凸缘26分别在磁带盘盘心22的上端部及下端部,用超声波焊接方式连接。并且,在磁带盘盘心22的外周面,卷绕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磁带等记录磁带T,由上凸缘24及下凸缘26夹持卷绕的记录磁带T宽度方向的端部(边)。
如图4所示该磁带盘盘心22,它的形状从侧面看,宽度方向约中央部分为圆弧状膨胀的鼓形(以下也称“凸鼓状”)。并且,该磁带盘盘心22的最大半径(宽度方向约中央部分的半径)和最小半径(宽度方向上下端部的半径)的差ΔR为,ΔR=0.03mm~0.30mm。
即其差ΔR,对于1/2厘米幅宽的记录磁带T的宽度,为0.2%~2.5%。当其差ΔR不满0.03mm时,把记录磁带T引导到磁带盘盘心22中央的效果不大,比0.30mm大时,卷绕到磁带盘盘心22的记录磁带T会产生变形的问题。
并且,其差ΔR优选ΔR=0.08mm~0.20mm的,更优选ΔR=0.10mm~0.20mm的。另外,象这种凸鼓状的磁带盘盘心22,例如是可以用磨削工艺制造的。
在磁带盘盘心22的底壁28下面,磁带盘齿轮27(参照图4)成环状,在下壳16的中央部分,为把磁带盘齿轮27露到外部,穿设了齿轮开40。从此齿轮开40露出的磁带盘齿轮27,啮合在驱动装置70(参照图5)的驱动齿轮上(图略)进行驱动旋转,这样,磁带盘20就可在壳体12内旋转。
在底壁28下面的磁带盘齿轮27直径方向内侧,由磁性材料形成的环状磁带盘板极29(参照图4),是用镶嵌成型等方式固定着,并利用驱动装置70的环状磁石(图略)的磁力吸附并使之保持。进而,磁带盘20依靠移动限制壁42实现旋转过程中不晃荡。移动限制壁42分别部分地突设在上壳14及下壳16的内面,并作为和齿轮开口40同轴的圆形轨道的内壁。
在壳体12的右壁12B上,形成了引出卷绕在磁带盘20上的记录磁带T的开口18,在开口18引出的记录磁带T的自由端部,固定着引导导杆30,引导导杆30被驱动装置70的引出部件(图略)卡住(结合)的同时引出磁带。
在引导导杆30比记录磁带T的宽度方向端部突出的两端部有环状沟32,环状沟32被引出部件的卡子等卡住。由此,当引出记录磁带T时,卡子等与记录磁带T的接触不会造成损伤。
在壳体12的开口18的内侧,即上壳14的顶板14A内面及下壳16的底板16A内面,并且在壳体12内,保持引导导杆30定位的上下成一对的导杆保持部36。导杆保持部36在记录磁带T的引出一侧做成开放的略呈半圆形状,直立状态的引导导杆30的两端部34,可从其开放一侧进出导杆保持部36。
在导杆保持部36附近,固定配置弹簧片38、弹簧片38的叉状前端分别固定在引导导杆30的上下两端部34上,把引导导杆30保持在导杆保持部36上。并且,当引导导杆30进出导杆保持部36时,弹簧片38的前端部作适当地弹性变形,从而允许引导导杆30的移动。
开口18由门50进行开闭。如图3详细所示,门50是能够堵塞开口18大小的略成矩形的板状,为使门50能沿壳体12右壁12B移动,在开口18内侧的顶板14A及底板16A上,形成可让门50的上下端部滑动嵌入的沟部64。
在门50的后端部中央突设有长柄52,螺旋弹簧58套在长柄52上。在长柄52的后端,有防止螺旋弹簧58脱落的扩开部54。在下壳16上突设有卡子62的支撑台60,卡子62卡在套着长柄52的螺旋弹簧58的后端。
因此,当长柄52在支撑台60上自由滑动的同时,由于螺旋弹簧58的后端被卡在卡子62处,其螺旋弹簧58的作用力使门50平常向开口18的关闭方向加力。并且,当开口18开放时,最好把支撑长柄52的支撑台66进一步突设在卡子62的支撑台60的后方一侧。
在门50的前端部,向外面突设着操作开闭用的凸部56。当记录用磁带盒10向驱动装置70内装填时,凸部56和驱动装置70的开闭部件(图略)结合。这样,门50就形成了抵抗螺旋弹簧58的作用力而被开放。
这里,就装填记录用磁带盒10的驱动装置70加以说明。如图5所示,该驱动装置70设置有,卷绕通过引导导杆30从记录用磁带盒10中引出的记录磁带T的卷绕磁带盘80。并且,卷绕磁带盘80的盘心82也和磁带盘20的盘心22一样,从侧面看其形状为宽度方向约中央部分膨胀成圆弧状的鼓状(凸鼓状)。
即,卷绕磁带盘80,为了把引导导杆30收纳在磁带盘盘心82上,把上凸缘84和下凸缘86用螺钉固定(或用超声波焊接也行)等固定在磁带盘盘心82上,磁带盘盘心82的最大半径(宽度方向约中央部分的半径)和最小半径(宽度方向上下端部的半径)的差ΔR为,ΔR=0.03mm~0.30mm。
即其差ΔR,对于1/2厘米幅宽的记录磁带T的宽度,为0.2%~2.5%。当其差ΔR不满0.03mm时,把记录磁带T引导到磁带盘盘心82中央的效果不大,比0.30mm大时,卷绕到磁带盘盘心82的记录磁带T会产生变形的问题。这一点和上述磁带盘盘心22是一样的。
并且,其差ΔR优选ΔR=0.08mm~0.20mm的,更优选ΔR=0.10mm~0.20mm的,这也和上述相同。另外,象这种凸鼓状的磁带盘盘心82,例如是可以用磨削工艺制造的,这也和上述相同。
下面,对于上述结构的记录用磁带盒10及驱动装置70,就其作用加以说明。上述结构的记录用磁带盒10,在其没有被装进驱动装置70的不使用情况下(保管及运输时),开口18被门50关闭。当使用记录磁带T时,把前壁12A作为前头,把记录用磁带盒10沿箭头A的方向装进驱动装置70内。
于是,记录用磁带盒10被插入无图示的斗内,在斗(驱动装置70)上设置的开关部件(图略),结合在门50的凸部56上。在这种状态下,当记录用磁带盒10进一步向箭头A方向移动时,开关部件一边抵抗螺旋弹簧58的作用力一边相对地把凸部56向后方移动。于是,突设有凸部56的门50,沿着右壁12B在沟部64内向后侧滑动,开口18打开。
这样,记录用磁带盒10,被装进驱动装置70(斗)的规定深度,开口18完全开放时,装着记录用磁带盒10的斗下降规定的高度,驱动装置70的定位部件(图示省略)对准插入下壳体16中形成的定位用孔部(图示省略)。这样,记录用磁带盒10就被精确地定位在驱动装置70内的规定位置上,门50的滑动(向后方移动)受到限制。
而且,由于这个记录用磁带盒10(斗)的下降,驱动齿轮(图示省略)对准齿轮开口40,进入记录用磁带盒10,在与磁带盘齿轮啮合的同时,使磁带盘20上升至规定的高度(参照图5)。然后,在驱动齿轮和磁带盘齿轮27完全啮合的状态下,由于磁带盘板极29被设置在驱动齿轮内侧的环状磁体(图示省略)的磁力吸附并保持固定,所以磁带盘20继续维持着磁带盘齿轮27对驱动齿轮的啮合,在壳体12内,磁带盘20就成为对其壳体12能够相对旋转的闭锁解除状态。
另一方面设置在驱动装置70一方的取出部件(图示省略),从开放的开口18,进入壳体12内,把被导杆保持部36定位保持的引导导杆30夹住拉出。而且,这时因为记录用磁带盒10在驱动装置70内被精确定位,所以取出部件可以把其箍圈准确地卡在引导导杆30的环状沟32上。而且因为磁带盘20的旋转闭锁状态被解除,所以可以伴随引导导杆30的取出动作而旋转。
这样,从开  18取出的引导导杆30被收容在驱动装置70一方的卷绕磁带盘80的磁带盘心82上。而在其之前,从壳体12内取出的记录磁带T滑接在配置于最接近记录用磁带盒10的导带部件72上。这个导带部件72被安装成其高度位置偏在中间或上下的某一方位置,比如偏下的位置。
因此,滑接在导带部件72上的记录磁带T,按照其导带部件72上边的凸缘72A,在上端的边缘被限制的状态下行走,然后滑接到导带部件74。这个导带部件74被安装成其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偏在比磁带盘心22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更靠上的位置,由其下方的凸缘74B限定记录磁带T的下端的边缘。
然后,被导带部件74限定了位置的记录磁带T,再由导带部件74滑接到导带部件76。并且,在滑接到这个导带部件76之前,记录磁带T滑接在记录再现头88上。导带部件76和导带部件74相反,即和导带部件72同样,其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要组装成在比磁带盘心22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更靠下的位置,由其上侧的凸缘76A限制记录磁带T的上端边缘。
接着,被导带部件76限制了位置的记录磁带T,最后滑接到导带部件78。导带部件78和导带部件74同样,其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要安装成在比磁带盘心22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更靠上的位置,由其下侧的凸缘78B限制记录磁带T的下端边缘。
这样,若驱动装置70内的各个导带部件72~78的高度位置(宽度方向的位置)沿着记录磁带T所经过的路线相互交错,就有适于进行记录磁带T宽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位置限制的优点。
这样,如果记录磁带T继续被限定在导带部件72~78宽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位置,并且引导导杆30,被收容在卷绕磁带盘80的磁带盘心82上,由于其卷绕磁带盘80和磁带盘20同步进行旋转驱动,记录磁带T边被卷绕在卷绕磁带盘80上,边依次从壳体12中取出,利用配置在规定的导带部件74、76间的记录再现头88,进行信息的记录及再现。
而且,这时由于其卷绕磁带盘80的磁带盘心82成凸鼓状,记录磁带T一面被限定在磁带盘心82的宽度方向几乎中间的位置(记录磁带T的宽度方向中间位置基本与磁带盘心82的宽度方向中间位置保持一致),一面卷动。因此在卷绕磁带盘80上防止了记录磁带T跳出1段的现象,同时缓和了记录磁带T行走过程中的宽度方向(上下方向)的抖动,抑制了记录磁带T急剧的上下抖动。
在此,记录再现头88,由无图示的调节器支持着,使其能够在上下方向(高度方向)移动,追随着记录磁带T上设置的伺服信号S,进行上下方向(高度方向)的移动。这个伺服信号S,如图9中所示的那样,由4条(或者5条等都可以)平行排列的图形P略成“八”字状,作为1组,其略成“八”字状的1组伺服信号S,构成在记录磁带T的上下端部旁边,其扩开的一边,作为外侧,在1列中配置多组。
按照这样的伺服信号S,判断在1组伺服信号S间(在图9中以W表示)的检测时间(距离)变长时,行走着的记录磁带T的位置,对于记录再现头88偏离到上或是下,所以据此可以调整记录再现头88的上下方向(高度方向)的位置。
特别是最近记录密度高(大容量化)的记录磁带T,由于这种伺服信号S的大小(图形P的长度)和记录信号本身的大小缩小了,而且图形P间的距离和记录信号间的距离也缩短了,所以因为把磁带盘心82作成凸鼓状,对于能够使记录磁带T的行走位置稳定(抑制急剧的上下抖动),是极其有效的。也就是说,由于采取这样的结构,即使是记录密度提高了的记录磁带T,在驱动装置70内,伺服信号S(参照图9)的读取错误和数据信号的记录·再现错误的发生也可以减少。
这样,由于利用各导带部件72~78,一面限制高度位置(宽度方向的位置)一面滑接到记录再现头88,信息的记录和再现不出错而结束的记录磁带T,靠驱动齿轮及卷绕磁带盘80的倒转而卷回到磁带盘20。
而在这个时候,记录磁带T还是被限制在导带部件72~78的宽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位置,并且由于磁带盘心22成凸鼓状,平常保持被限制在磁带盘心22的宽度方向大约中间的位置(记录磁带T的宽度方向中间位置保持和磁带盘心22的宽度方向中间位置大略一致)而卷绕着。因此,在磁带盘20上,记录磁带T的1段跳出的现象防止了,即使因运输和掉落等使记录用磁带盒10受到撞击,记录磁带T也不容易受到损坏,即使受到损伤也是轻微的。
这样,当记录磁带T直到最后被卷回到磁带盘20,引导导杆30被保持在保持部36时,收容着记录用磁带盒10的斗上升至规定的高度,定位部件(图示省略)从定位孔(图示省略)抽出的同时,驱动齿轮从齿轮开40抽出,解除驱动齿轮对磁带盘齿轮27的啮合。然后,磁带盘20下降至原来高度的位置。
然后,记录用磁带盒10被无图示的弹射机构移动到与箭头A方向相反的方向。而随着这个移动,门50由于螺旋弹簧58的作用力向开口18的闭塞方向滑动,把开口18完全闭塞(恢复到初始状态)。这样,开口18完全闭塞的记录用磁带盒10,就从驱动装置70(斗)内完全退出。
那么,下面就记录用磁带盒10中设置了导带部件48的情形进行说明。当设置了这个导带部件48时,对于磁带盘心22、82,可以更精确地把记录磁带T卷绕到其宽度方向大约中间的位置。下面就其导带部件48进行说明。
如图6至图9所示,在上壳体14及下壳体16的开口18旁边的规定位置,分别突出设置着的支轴44、46,在组装壳体12时,其支轴44、46上,安着活动的略呈圆筒状的导带部件48。也就是说,导带部件48的内径要比支轴44、46的外径大一些,在支轴44、46支持的状态下,导带部件48可以自由旋转。
而且,在导带部件48的上下两端,凸缘48A、48B形成一个整体,可以限制记录磁带T的宽度方向端部(上下端)即边缘的位置。另外,导带部件48的记录磁带T滑接的部分(除去凸缘48A、48B的部分)的外径最好是6mm~10mm左右。
而且,这个导带部件48的结构是:在把记录用磁带盒10装进驱动装置70时,随着磁带盘20的上升移动(进行联动),可以上升移动到与磁带盘20同样高度。即,支轴44上插装着螺旋弹簧47,其螺旋弹簧47的一端由顶板14A支撑着,另一端被导带部件48的凸缘48A的上面支撑着。这样,导带部件48就构成了经常对底板16A一方加力的结构。
进而,在突出设置在底板16A的圆柱状底座45的上面中间,突出设置着支轴46。凸缘48B,其下面由于螺旋弹簧47的作用力而恰好接在底座45上,同时,其外径的大小,从平面看,是比底座45所规定的长度(后述的结合支杆71可以正好接上的长度)向外侧露出的大小。
底座45附近的(与底座45邻接)底板16A,前后方向的对边成平行的圆弧,左右方向的对边穿设着成平行直线的约为长方形的开孔17,这个开孔17,从平面看与凸缘48B是重合的(参照图7、图10)。
因此,把记录用磁带盒10装进驱动装置70时,由于在驱动装置70上设置的结合支杆71,从其开孔17进入,通过凸缘48B,导带部件48与螺旋弹簧47的作用力相对抗,而向顶板14A一边移动。
而且,如图10所示的那样,这个开孔17可以靠盖体51闭塞。盖体51和底座45成为一体,而且,在底板16A中突出设置的略成矩形框状的结构55中,保持同样的高度可以前后方向(箭头D方向及箭头E方向)滑动,由于扭簧57等的作用力,平常向使开孔17闭塞的方向加力。
即,扭簧57的一端,恰好接着盖体51的开孔17相反一方的后端51B,扭簧57的另一端接在与框体55内的开孔17相反一方的后壁55A上。而且,为了和底座45的形状一致,盖体51的开孔17一方的前端51A,从平面看略成圆弧状的缺口。因此,由于扭簧57的作用力,盖体51向开孔17一方的箭头D的方向滑动。接在底座45的侧面,使开孔17闭塞。所以,在没有装进驱动装置70的不使用期间(保存时和运输时等)可以防止从其开孔17进入灰尘等。
再者,盖体51的前端51A的下面是规定角度(例如45度)的倾斜面51C。从而,结合支杆71的前端就是可以滑接到倾斜面51C的规定角度(例如45度)的倾斜面71A。即结合支杆从开孔17进入,其倾斜面71A恰好接倾斜面51C,向上方一推,盖体51就滑动到箭头E方向,开孔17就开放。
另外,如图9所示的那样,导带部件48的记录磁带T滑接的部分(除去凸缘48A、48B的部分)的宽度(高度)H1,比磁带盘心22的宽度(高度)H2小。而且,导带部件48组装成:其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大体和磁带心22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一致(大致是同一高度)。
另外,这个导带部件48高精度配置在磁带盘20(上凸缘24及下凸缘26)和引导导杆30之间,并且如图7所示的那样,至少引导导杆30(记录磁带T)从壳体12内引出期间(最好是引导导杆30在导杆保持部36保持时也一样)能位于使记录磁带T可以滑接的位置。
在图7中,表示分别省略了上凸缘24、84(参照图8)的磁带盘20及卷绕磁带盘80。也就是说,磁带盘20及卷绕磁带盘80,以磁带盘心22、82和下凸缘26、86、记录磁带T表示。而且,因为记录磁带T的磁带通过路径是通过板簧38成两股状的前端部之间,所以不会干扰其板簧38。
下面,就这种结构的导带部件48,说明其作用。记录用磁带盒10装在驱动装置70中,斗一下降,突出设置在驱动装置一边的结合支杆71,就从对开的开孔17进入,其前端的倾斜面71A就把盖体51的前端51A的倾斜面(下面)51C向上推按。于是,盖体51抵抗着扭簧57的作用力,向箭头E方向滑动,随着结合支杆71的进入,开孔17被打开(参照图10)。
在此,因为其开孔17从平面看是和凸缘48B重叠的,所以从开孔17进入的结合支杆71就恰好接在凸缘48B的下面,通过其凸缘48B,抵抗了螺旋弹簧47的作用力,把导带部件48推上去。因此,磁带盘20和导带部件48,平常保持在相同高度的位置(参照图8)。
因而,磁带盘20和导带部件48之间在高度方向上不会发生错位,记录磁带T不发生扭曲。即对记录磁带T不会损伤。而且,这样在记录用磁带盒10方面,因为配备了由使导带部件48向底板16A一方加力的加力部件(螺旋弹簧47)等构成的位置调整部件,所以驱动装置70一方只设置突出的结合支杆71,而不必设置导带部件48上升用的传动机构等复杂机构。因而,成本方面也是适宜的。
另外,这个导带部件48,是在引导导杆30被保持在导杆保持部36的状态下,配置在记录磁带T滑接的位置,进而,如图9中表明的那样,从侧面看,组装成其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与磁带盘心22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大体一致的同时,其宽度H1比磁带盘心22的宽度H2小。
因此,由于这个导带部件48,记录磁带T在行走中的宽度方向(上下方向)的抖动缓和,行走中的急剧的上下抖动得以控制。因而,能使记录磁带T的行走位置稳定,即使是记录密度提高了的记录磁带T,在驱动装置70中,也可以使伺服信号S(参照图9)的读取错误和数据信号的记录·再现错误的发生减少。
还有,把记录磁带T卷回磁带盘心22时,也是由这个导带部件48限制其宽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位置,并且,由于磁带盘心22成凸鼓状,所以经常是被限制在磁带盘心22宽度方向的大致中间卷绕着。因此,在磁带盘20上,防止了记录磁带T跳出一段的现象,即使因运输时和掉落等记录用磁带盒10受到撞击,也很难使记录磁带T受到损伤,即使受到损伤,也是轻微的。
那么,若记录磁带T卷回到磁带盘心22,引导导杆30保持在导杆保持部36,伴随着收容着记录用磁带盒10的斗的上升移动,结合杆71从开孔17被抽出。于是,导带部件48,随着由于螺旋弹簧47的作用力,造成的磁盘20的下降移动而联动(同步)下降,由于凸缘48B的下面接着底座45,被保持在原来高度的位置。
另外,结合杆71从开孔17抽出时,其开孔17被扭簧57加了力的盖体51关闭。即盖体51由于扭簧57的作用力向箭头D方向滑动,由于前端51A正好接着底座45的周壁,因而使开孔17关闭。
这样,开孔17除了结合杆71插入(装进驱动装置70)时之外,平常是被盖体51关闭着,所以在不使用时(保管时和运输时等),不必担心尘土等从其开孔17进入记录用磁带盒10(壳体12)内。
另外,如图11所示的那样,也可以把导带部件48和磁带盘心22、82同样,制作成从侧面看,其形状为中间部分膨胀成圆弧状的略成鼓状(凸鼓形状)的。这种情况下金属容易成形,而且,那时导带部件48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的差,优选ΔR=0.07mm~0.50mm,更优选ΔR=0.10mm~0.20mm。
因为当把导带部件48制作成这样的鼓状时,就可以使行走的记录磁带经常限制在导带部件48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大略中间的恰当位置,所以可以进一步抑制记录磁带T急剧的上下抖动。而且,导带部件72~78,也可以制作成这样的鼓状。
象以上说明的那样,磁带盘20及卷绕磁带盘80的磁带盘心22、82制成大略为鼓状(凸鼓状),所以平常记录磁带T可以在磁带盘心22、82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大略中间的位置卷绕。因此,可以防止记录磁带T跳出一段的现象,即使因运输和掉落等使记录用磁带盒10受到撞击,也可以减轻对记录磁带T的损伤(可以提高耐冲击性)。因而,在驱动装置70内运行时,可以减少伺服信号S的读取错误和数据信号的记录·再现错误的发生。
另外,因为只把磁带盘20及卷绕磁带盘80的磁带盘心22、82制作成大略为鼓状(凸鼓状)就可以,所以其它零件可以另外配置,比使记录磁带T在磁带盘20及卷绕磁带盘80的磁带心22、82的宽度方向大略中间卷绕的结构,具有可以小型化且成本制造低的优点。
而且,若至少在引导导杆30从开口18取出期间,使记录磁带T滑接的导带部件48和磁带盘20,经常可以保持同样高度的位置,配置在壳体12内,则因为记录磁带T由其导带部件48适当地限制在宽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位置,所以就能缓和记录带的上下抖动,可以抑制记录磁带T的急剧的上下抖动。因此,即使是记录密度提高后的记录磁带T,也可以更加减少驱动装置70的记录再现头88上的伺服信号S的读取错误和数据信号的记录·再现错误发生。
另外,若设置这样的导带部件48,作为小容量带的记录用磁带盒10,即使减少了在磁带盘心22上卷绕的记录磁带T的卷量,从壳体12内取出时的磁带通过路线也是经常保持一定的(平时是滑接在导带部件48上的路线)。
因此,作为其小容量型使用,没有必要另外准备使磁带盘心22的直径增大的盘心大的磁带盘(图示省略)。也就是说,因为不必考虑磁带盘心22的直径的大小,而且,不必考虑磁带盘心22上卷绕的记录磁带T的卷绕量多少,记录磁带T的带所通过的路线可以经常是固定的,所以,可以提高记录用磁带盒10的通用性。

Claims (19)

1.一种记录用磁带盒,具备有把记录磁带卷绕安装在磁带盘盘心上的磁带盘、可转动地容纳所述磁带盘的壳体、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用于引出安装在所述记录磁带的端部的引导部件的开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用磁带盒上的所述磁带盘盘心略呈鼓状;
所述磁带盘盘心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的差为0.03mm以上、0.3mm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用磁带盒,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记录磁带的宽度尺寸,所述磁带盘盘心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的差为0.2%以上、2.5%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用磁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带盘盘心的最大半径是该磁带盘盘心的宽度方向约中央的大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用磁带盒,其特征在于:
装填在驱动装置中,使所述记录磁带行走时,该记录磁带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和所述磁带盘盘心的宽度方向中央位置基本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用磁带盒,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从所述开口引出所述引导部件期间,在所述壳体内设置了滑动接触所述记录磁带的导带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用磁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带部件被作成在宽度方向的端部形成凸缘的略呈圆筒状,在与所述记录磁带滑动接触的同时可以旋转。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用磁带盒,其特征在于:
在装进驱动装置时,配置了所述导带部件和所述磁带盘连动,并可在同一高度上移动的位置调整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用磁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调整装置具有把所述导带部件向所述壳体底板加力的加力装置、
在所述壳体的底板上穿设,俯视时和所述导带部件的宽度方向端部形成的凸缘重叠的开孔,
在装填到驱动装置中时,设置在该驱动装置中的结合部件从所述开孔处进入,借助所述凸缘使导带部件抵抗所述加力装置的加力,向所述壳体的顶板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用磁带盒,其特征在于:
在记录用磁带盒不装进驱动装置时,具有可关闭所述开孔的盖体。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用磁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带部件略呈鼓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用磁带盒,其特征在于:
单独的所述磁带盘可以转动地容纳在所述壳体内。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用磁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带盘盘心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的差为0.08mm以上、0.2mm以下。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用磁带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带盘盘心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的差为0.1mm以上、0.2mm以下。
14.一种驱动装置,其中:
该驱动装置具有卷绕磁带盘,该卷绕磁带盘装有记录用磁带盒,卷绕从该记录用磁带盒引出的记录磁带,
并且所述卷绕磁带盘的磁带盘盘心略呈鼓状;
所述卷绕磁带盘的磁带盘盘心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的差为0.03mm以上、0.3mm以下。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记录磁带的宽度尺寸,所述磁带盘盘心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的差为0.2%以上、2.5%以下。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带盘盘心的最大半径是该磁带盘盘心的宽度方向约中央的大小。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磁带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和所述磁带盘盘心的宽度方向中央位置基本一致。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带盘盘心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的差为0.08mm以上、0.2mm以下。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带盘盘心的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的差为0.1mm以上、0.2mm以下。
CN2006101408297A 2005-10-11 2006-10-11 记录用磁带盒及其驱动装置 Active CN19493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6793/2005 2005-10-11
JP2005296793A JP2007109277A (ja) 2005-10-11 2005-10-11 記録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ドライ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9385A CN1949385A (zh) 2007-04-18
CN1949385B true CN1949385B (zh) 2010-08-18

Family

ID=37192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08297A Active CN1949385B (zh) 2005-10-11 2006-10-11 记录用磁带盒及其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407125B2 (zh)
EP (1) EP1775727B1 (zh)
JP (1) JP2007109277A (zh)
CN (1) CN1949385B (zh)
DE (1) DE602006006773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43227A1 (en) * 2004-09-01 2006-03-02 Wataru Iino Reel and method of designing same
JP2008176886A (ja) 2007-01-19 2008-07-31 Fujifilm Corp テープリール、記録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マシンリール及びドライブ装置
JP2008243294A (ja) * 2007-03-27 2008-10-09 Fujifilm Corp テープリール、記録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マシンリール及びドライブ装置
JP4964343B1 (ja) * 2011-05-30 2012-06-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記録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US11508410B2 (en) * 2019-05-06 2022-11-22 Quantum Corporation Magnetic tape cartridge with increased data storage capac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72774A (en) * 1953-03-19 1956-12-04 Minnesota Mining & Mfg Tape roll and core
US3066794A (en) * 1961-06-30 1962-12-04 Norton Co Tape core
JPS58212571A (ja) * 1982-05-31 1983-12-10 Tanaka Kikinzoku Kogyo Kk 線材・条材の巻取り用リ−ル
JPS605484A (ja) * 1983-06-22 1985-01-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セツトテ−プ
JPS60202588A (ja) * 1984-03-28 1985-10-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JPS6154086A (ja) * 1984-08-24 1986-03-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テ−プリ−ル
JPS61189490U (zh) * 1985-05-17 1986-11-26
JPH06309837A (ja) * 1993-04-27 1994-11-04 Sony Corp 磁気記録媒体用カセットのリール及び磁気記録媒体用カセット
JPH09511352A (ja) 1993-12-21 1997-11-11 ストレージ テクノロジー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高性能テープ軌道システム
JPH07312061A (ja) * 1994-05-13 1995-11-28 Sony Corp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3460377B2 (ja) * 1995-05-15 2003-10-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テープリール
JPH09161441A (ja) * 1995-11-30 1997-06-20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2001243740A (ja) * 1999-12-06 2001-09-0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磁気テープカセット、ガイドローラ及びガイドローラの製造方法
US6508750B1 (en) * 2001-08-09 2003-01-2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Grooved tape guide
JP3667712B2 (ja) * 2002-04-17 2005-07-06 Necパーソナル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磁気テープ装置
JP2004014023A (ja) * 2002-06-07 2004-01-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リール
JP2004022049A (ja) * 2002-06-14 2004-01-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磁気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JP4180898B2 (ja) * 2002-12-03 2008-11-12 Tdk株式会社 成形金型、成形方法及び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US6915982B2 (en) 2003-06-02 2005-07-12 Imation Corp. Single reel data storage tape cartridge with internal tape gui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75727B1 (en) 2009-05-13
DE602006006773D1 (de) 2009-06-25
US7407125B2 (en) 2008-08-05
EP1775727A2 (en) 2007-04-18
JP2007109277A (ja) 2007-04-26
CN1949385A (zh) 2007-04-18
EP1775727A3 (en) 2008-03-05
US20070080254A1 (en) 200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49385B (zh) 记录用磁带盒及其驱动装置
JP4875017B2 (ja) 記録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JPH10500799A (ja) 寸法が異なる複数の情報記憶メディアカートリッジに対応するためのドライブ及びそのためのカートリッジ
US5547142A (en) Tape cassette with internal tape cleaning and locking
US6739539B2 (en) Recording tape cartridge
JP2003157648A (ja) 記録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US7021579B2 (en) Recording tape cartridge
EP0493845A2 (en) Holder for a rectangular cassette
JP2003157652A (ja) 記録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US5724217A (en) Magnetic disk cartridge with shutter spring engaging portion and guide projection
US4896237A (en) Magnetic tape cartridge compatible with disk drive and tape drive mechanism therefor
JP2001307455A (ja) 磁気テープ用の細長いクリアランスタイプガイド
JP4157648B2 (ja) 連動されるシャッタを有する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駆動する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US20100065671A1 (en) Recording tape cartridge
JP2003157651A (ja) 記録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EP1693847B1 (en) Recording tape cartridge
US8824089B1 (en) Tape cartridge and tape device
US6892974B2 (en) Recording tape cartridge
JP2004039103A (ja) 記録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US3719334A (en) Tape drive capstan
JP4593431B2 (ja) 記録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GB2295262A (en) A cover mechanism for covering a drive unit opening
JP3458967B2 (ja)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US6886768B2 (en) Recording tape cartridge
JP2005196900A (ja)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62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County,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